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2983|评论: 327

[原创·贴图] 《话说营山---营山白塔和杨上容》【长篇连载,实时更新在本帖第二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2739tvyzvnbw70oejyll.png



在营山县志史料中对于营山进士举人的记载非常详细清楚,明末的26年中,考中3名进士。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任皇帝的151年中,营山考中举人102人(见《营山明清举人简表》),进士17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时任县令张玉璘有“营邑山川绣错,人文蔚起,国朝科第蝉联不歇”的感慨,乾隆四十二年(1777)时任县令王绂也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的赞叹。   




172739zgetigyzbxg1e8q8.png


172740kaovteeo3f6wgeni.png


172740to44m29hya5omoeo.png


psb (11).jpg


但《营山县志》里找不到传说中的宋道台



psb (12).jpg


psb (13).jpg


但营山民间都知道过去也还出过道台的。关于营山出过道台的事,在通天和双林两地民间最为流传。
可奇怪的是营山出过道台的事,却在营山县志资料中未曾记载。
难道是民间传闻有误?还是官方县志的遗漏?
但出道台的传闻是清朝的事情了,距今几百年早已改朝换代、人事物非了,再加上已无确凿的史料可查,自然关于道台之说,也只是在那些散落乡村的遗老野夫中,还偶有听闻。
只是岁月这东西悄然过去,那些出生在民国时代听父辈道台之说的老人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估计再过些年陈之后,等听说过那些传闻的乡村老人们都已全部死去之后,关于营山出过道台的传闻恐怕到时候也就随之埋入黄土野草之下,永远消失了。





但人世间有些遇见都是自有缘分的。
最近我无意间竟然找到了一些有关营山宋道台的确凿证据。
据说营山曾经出过道台,道台的轶事与通天和双林有关。



psb (18).jpg


前不久看到一本通天乡的《宋氏家谱》,马上就联想到了宋道台的事情,于是好奇去寻找线索,竟然就在隐匿民间的《宋氏家谱》中找到了那个民间传闻中的宋道台的有关记载:
“宋时宪 字觐光,即宋道台,系四世祖宋有存之长子,自幼聪明好学,练就一手好字,自成一体,且仪容俊秀,风度文雅,有‘貌比潘安,才胜曹植’之称。因书法出众,方圆数十里都来求他写匾、写碑或提写诗文,并视为珍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被蓬洲知府丁邦奎(浙江山阳人)荐为拔贡(明清时,每三年各有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政合格的称为拔贡)。后经省学政考选,保送入京。在朝考时,主考官见他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很秀丽,诸科合格,遂留供职。在朝数年,结识了一大批满员大僚,权贵们见他博学多才,书法功底深厚,遂推荐他到国子监(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教授王孙子弟。期间恰逢乾隆裁削各省参政,参议副使、佥事。府、州上设道台。因得到亲王保荐,升任为浙江海宁道道台。进入仕途,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宋道台。”


001IhVlazy76F4jgQks34&690.jpg


psb (15).jpg

既说到道台,那什么又是道台呢?

这里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明清时期,省与府之间设监察区称“道”,长官称道员道台。乾隆以后,管地方行政的道台成为省以下管辖府州县的高级行政长官。由省布政司参政、参议和按察司副使、佥事等充任,道员办公机关称道台衙门。布政司参政、参议任道员的,称为守道;按察司副使、佥事等任道员称为巡道。乾隆时设分守道、分巡道,带兵备衔,管辖府、县。现在我要说的营山宋道台,就是这样一个官员了。

psb (17).jpg


psb (16).jpg



江河溪流,终归大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宋道台既然姓宋,又出自营山,自然追根溯源,就可以从宋氏家谱里找到他。

恰好曾多次参与这部《宋氏家谱》编撰的宋氏老人就在我的身边。

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我终于可以好好来揭开这个宋道台之谜了。

psb (14).jpg

寻根求源宋氏是中国一个大姓,在当代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宋氏乃成汤后裔,原为子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1世纪(成王时),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叛乱,成王命周公平叛,诛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又以其地封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建都商丘,共传32代。春秋宋襄公称霸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300年。民间有“宋戴一家,宋孔同祖”一说。据《史记·孔子世家》索引《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据考证,连大名鼎鼎的孔子都是微子启的二弟微仲衍的第十五世孙。



psb (1).jpg


这里我先来简单说说营山的宋氏来历。
营山宋姓最早康熙四十三年(1704)湖广填四川“自楚入蜀”的来到营山的,

第一个来到营山的那个叫宋君禄,就是营山宋姓的始祖了。据说他“善方舆之术”,也就是特别会看风水之地。最开始他们是住在营山一个叫易家沟的地方(据说是在现法堂乡),后来又转迁到现通天场去,看见一块地风水特别好,于是就扎根住了下来,那就是现在通天龙潭村的宋家坪。多年之后,宋君禄又偕妻子杨氏移居到陕西境地去了(有西安、也有说是庆阳,但现无法考证)。


psb (1).jpg psb (2).jpg


但宋君禄生下的儿子宋永明,宋氏家谱称之为永明祖,后来入赘(也就是上门)到双林坝张氏家了去了。后来宋永明“颐养丰隆,寿享遐龄”死后葬在营山双林坝,坐东面西。而张氏死后则葬在通天宋家坪龙潭子坎上,坐北朝南。
宋永明和张氏一共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宋玉吉,住在宋家坪。次子宋珍吉,住在斑竹湾。而三子宋任吉,则抱养到双林坝赵姓家去当养子。
长子宋玉吉,有朱氏和骆氏两个老婆,宋玉吉为人忠信、诚实,足享高寿,后八十余岁死后与朱氏一起同葬在双林坝。宋玉吉生了三个儿子,都住在宋家坪。其中长子、次子姓宋,另外送了一个给陶姓人家该为陶姓(所以通天陶宋实际是一房人,在宋氏家谱中都有陶宋一家人,两姓不通婚的祖训。)

宋玉吉的长子住宋家坪,有李氏、杨氏。他生了二个儿子,老大就是后来宋家坪大名鼎鼎的宋道台,宋时宪。



psb (3).jpg


家谱上说:宋时宪,字觐光,因曾任浙江海宁道道台而得名宋道台。
他是乾隆皇帝钦点的十八名翰林之一,卒葬双林坝,立有墓碑。
宋时宪娶妻徐氏、雍氏,共生了五个儿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天宋道台死后要葬于双林坝的原因。

psb (4).jpg



psb (5).jpg


据斑竹湾一耄耋老人说:
宋道台小时其实读书成绩并不好,他父亲宋有存很有学问,对他管教很严。幼时五岁的宋道台有次考差了,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据说把手都打折了,只要他一考差了,他父亲就要严厉教训他,所以宋时宪后来考上道台都是他父亲打出来的。
他后来发奋读书,考上秀才、举人。最开始在阆中保宁府作官。后来又到浙江海宁当府官。在他
任内期间,正是乾隆皇帝常幸江南的时候。海宁乃乾隆皇帝出行必经之地。宋道台人很聪明,他就提前在秋天下种时节下令河道两旁的田土分别按“天子万年”、“天下太平”的字样排列播种油菜,字与字的空间则间种其他颜色的作物。
到了第二年春天,春光明媚,油菜花开的时候,乾隆皇帝下江南又出行路过海宁地界了。当他坐在船上,看见沿河两岸的油菜田里到处都是一片金色的油菜花黄,他突然非常吃惊地看见
在金黄色的花海里有绿色作物衬托出亮闪闪的“天下天平”、“天子万年”的字样。顿时龙颜大悦,圣心欢愉,大为嘉奖。连忙问身边随行此地谁在主政,乾隆帝要马上召见宋道台到御船上来面御。
随行官员立即去传请宋道台登船去觐见乾隆帝。
但宋道台接旨后,却一直跪地叩头不敢抬头起身。随行命官为何不赶快起来去上船见皇帝。
宋道台伏地战战兢兢:下官卑微,只是一个府官,怎么敢上船去受皇帝觐见啊!实在罪不敢当。
命官忙回去禀报皇上。乾隆帝看见岸上这金黄飘香的圣赞佳作,心情正好,对这个姓宋的下官特别好奇,知道他这是嫌官太小了,于是叫命官去给他加官就是了。
但升了一道官后,宋道台还是伏地不起,据说那一天乾隆给他连升了三级官,后来赐为道台,宋时宪这才赶忙谢主隆恩,叩谢起身登船拜见乾隆帝。
乾隆帝见他一表人才,有意考他才学,便作出了一对:“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以求下联。
道台随即答曰:“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盆”。
清朝乾隆皇帝是一位非常有文采的皇帝,虽然是一位满族人,但对汉族文化、诗词歌赋研究极深,尤其喜欢作诗、对对子。也许是爱屋及乌,对于善于对对子的人,他也特别喜欢。
皇帝听后,连称奇才,认为此人有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久即升他为江南布政使(布政使当时是皇帝直接外放官员,位列三司,职权仅次于巡抚)。
《宋氏家谱》记载宋时宪后来是乾隆帝钦点的十八翰林之一,因他学问非常好,后来
乾隆帝让他专门教皇子读书。

psb (6).jpg


乾隆中叶,被提升为江苏织造使(织造使为内庭外任官员,专为内庭供管钱粮,采办备造皇帝及宫廷御用器物的差使)。当时该职一般由满员出任,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宋道台遭人妒嫉被人弹劾。死因待查,死后归葬双林坝。

psb (7).jpg



psb (8).jpg



psb (9).jpg



psb (10).jpg



现在,再来说说宋道台之死
据现尚在人世的宋氏老人讲:宋时宪的老家房子就在现在通天乡龙潭村的宋家坪。他还未当道台之前,有个风水先生给他们家看了块好屋基地,自修了那块好地之后,就走好运,当上了道台,成了给乾隆帝教皇子读书的翰林。最开始的时候,宋道台回来每次都还将他待为座上宾,一起同坐,非常敬重。但后来宋时宪当了道台,那阴阳先生自己却瞎了眼睛,在宋家打入磨坊推磨。阴阳先生晓得是自己害了自己,有苦难言,后悔不已。
后来阴阳先生的徒弟来这里就想骗宋时宪给他师傅出气。
他就骗宋道台说这里有帝位之气。
宋道台忙说我有帝主,怎敢有非分之想。
那位徒弟就说,这个地方有帝王之气,你有帝王之相,就要去争嘛!
那位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如果在门前龙潭那里修一个家庙,风水就更好了。
宋道台后来果真就上当听信了那徒弟的话。



psb.png



那个修家庙的地方,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龟蛇之地。龟为土,蛇为水。龟蛇之地素来风水极佳,“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水性主动属阳,祸福之来应验而速。”故看风水无不以有水的龟蛇之地视为贵重,“真武坐坛踏龟蛇,富贵荣华着紫衣。”
阴阳先生的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在乌龟头上去修一座家庙,以后会更兴旺。宋道台,只知道龟蛇之地是难得的好风水,却不知道在龟头上修座庙子,却是徒弟在害他。家庙要修,也只能修在乌龟背上,如果修在乌龟头上,那就将乌龟压住,永世不得翻身了。
在修那座家庙的时候,在河边土里面挖到一根成了精的地瓜藤,那地瓜藤有黄桶那么粗,怎么挖也挖不断。每天眼看挖到要断的时候,却偏偏那时候天就黑下来,看不见就不再挖了。等到第二天再去挖的时候,那成了精的地瓜藤却又长好了。就这样挖了好几天,后来叫人用刀砍,用锯子锯,都还是没有挖断。后来有天晚上,那根地瓜藤精就投梦给宋道台,说你为什么要老是来挖断我啊!如果你确实想把我挖断,你就必须亲自到我面前来给我烧纸拜我。
宋道台第二天去挖的时候就果真去拜了那地瓜藤根,一拜了之后,那地瓜藤就被挖断了,后来就在这里按阴阳先生说的在乌龟的头上修了一座家庙。
现在通天河边那个传说中挖地瓜藤精的地方现在的人们都叫那里“挖断河”。庙修好之后,就把龟蛇二将压住了,后来那瞎眼的老阴阳先生眼睛也睁开看得见东西了,徒弟就带着先生逃走,从此再也找不到了。而自从在龙潭修了家庙后不仅,宋道台家风水遭破坏了,宋道台后来被奸佞陷害自己在龙潭吞金投河而死了。





这就是我现在给大家说的营山宋道台的一些事情。

宋道台的轶事,都是根据宋氏家谱及其宋氏族人而整理出来的。

我手里收集有《宋氏家谱》,还亲自听过出生在通天斑竹湾的宋氏老人们给我讲他们所知道的宋道台是故事和他们当年曾经亲眼所见过的龙潭庙子和黑硖石的事情。这也应该算是当今知道关于营山乾隆年间确实出过一个宋道台的最真实可靠的,有据可查的一个版本了。

最后特别感谢《宋氏家谱》和宋氏族人给我提供的这些难得资料和信息!

很多资料都是取材于宋氏家谱,如果涉及到个人隐私,或者我笔下故事有谬误之处,敬请及时与我联系交流。

愿这些文字,可以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挖掘那些渐已消失的营山轶事。


本人电话:18990852966

也可以加电话微信相互交流
现在,再来说说宋道台之死
据现尚在人世的宋氏老人讲:宋时宪的老家房子就在现在通天乡龙潭村的宋家坪。他还未当道台之前,有个风水先生给他们家看了块好屋基地,自修了那块好地之后,就走好运,当上了道台,成了给乾隆帝教皇子读书的翰林。最开始的时候,宋道台回来每次都还将他待为座上宾,一起同坐,非常敬重。但后来宋时宪当了道台,那阴阳先生自己却瞎了眼睛,在宋家打入磨坊推磨。阴阳先生晓得是自己害了自己,有苦难言,后悔不已。
后来阴阳先生的徒弟来这里就想骗宋时宪给他师傅出气。
他就骗宋道台说这里有帝位之气。
宋道台忙说我有帝主,怎敢有非分之想。
那位徒弟就说,这个地方有帝王之气,你有帝王之相,就要去争嘛!
那位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如果在门前龙潭那里修一个家庙,风水就更好了。
宋道台后来果真就上当听信了那徒弟的话。
那个修家庙的地方,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龟蛇之地。龟为土,蛇为水。龟蛇之地素来风水极佳,“得水



为上

,藏风次之。水性主动属阳,



祸福

之来应验而速。”故看



风水







无不以有水的龟蛇之地视为贵重,“真武坐坛踏龟蛇,富贵荣华着紫衣。”
阴阳先生的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在乌龟头上去修一座家庙,以后会更兴旺。宋道台,只知道龟蛇之地是难得的好风水,却不知道在龟头上修座庙子,却是徒弟在害他。家庙要修,也只能修在乌龟背上,如果修在乌龟头上,那就将乌龟压住,永世不得翻身了。
在修那座家庙的时候,在河边土里面挖到一根成了精的地瓜藤,那地瓜藤有黄桶那么粗,怎么挖也挖不断。每天眼看挖到要断的时候,却偏偏那时候天就黑下来,看不见就不再挖了。等到第二天再去挖的时候,那成了精的地瓜藤却又长好了。就这样挖了好几天,后来叫人用刀砍,用锯子锯,都还是没有挖断。后来有天晚上,那根地瓜藤精就投梦给宋道台,说你为什么要老是来挖断我啊!如果你确实想把我挖断,你就必须亲自到我面前来给我烧纸拜我。
宋道台第二天去挖的时候就果真去拜了那地瓜藤根,一拜了之后,那地瓜藤就被挖断了,后来就在这里按阴阳先生说的在乌龟的头上修了一座家庙。
现在通天河边那个传说中挖地瓜藤精的地方现在的人们都叫那里“挖断河”。庙修好之后,就把龟蛇二将压住了,后来那瞎眼的老阴阳先生眼睛也睁开看得见东西了,徒弟就带着先生逃走,从此再也找不到了。而自从在龙潭修了家庙后不仅,宋道台家风水遭破坏了,宋道台后来被奸佞陷害自己在龙潭吞金投河而死了。






据《宋氏家谱》载:“乾隆中叶,被提升为江苏织造使(织造使为内庭外任官员,专为内庭供管钱粮,采办备造皇帝及宫廷御用器物的差使)。当时该职一般由满员出任,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宋道台遭人妒嫉被人弹劾。死因待查,死后归葬双林坝。”
宋道台深得乾隆信任,后来专为皇宫掌管钱粮,这无疑也暗地遭奸佞忌恨。仁宗嘉庆元年,也是宋道台最后一次离京为朝廷收集银两,他顺道也想回家看看。忌恨他的奸佞就在皇帝那里诬告陷害,弹劾宋道台。这一次皇颜不悦,朝命他限期速返京城对质。宋道台知道这是奸佞陷害,本来已征收好十八匹骡子的银两,正准备满载而归回朝复命,但在龙潭的时候,他骑在骡子上点数征收的银两,想着遭人陷害,被人弹劾,心情一时着急,竟然忘记了自己身下坐的那匹,怎么数来数去都少了一匹骡子的银两。
他想到现在遭人陷害,京城遥远,期限已近,已很难按朝廷规定的限期准时赶回京城,并且现在又突然少了一匹骡马的银两,自然回去也只有一死了。
想到这里,宋道台知道自己大限已尽、劫数难逃,只有一死了之。于是吞金之后,投身跳进龙潭身亡。
宋道台之死,世人知之甚少,但却一直都是宋氏家族里流传至今的道台之死。
宋道台死后,不久皇帝也知道是被害而死。宋道台教过的皇子对老师感情很好,还亲自赶来为他送葬。为谢宋道台师恩,赏赐宋道台后人,出门送葬那天走多远那一片的地都赏赐给宋道台后人。出殡那天天在下雨,路很溜滑,走到安化河边现与通天交界之处,戴孝的白布腰带踩进鞋靴里走不动了,再加上雨也下大,路滑不好走,就没再往前走了,也就是现在通天宋家坪斑竹湾与安化交界的河边边界位置,那以前都是宋道台家的地。
宋道台后来葬于双林坝,守道台老家的是双林坝的人。宋道台葬的那个坟地,风水上讲是一个伏地狮子地,前面有一条小河,对面很远是一个大圆山包。
当年在龙潭乌龟包修那个家庙,后来是一座私学,给我讲这些宋道台的老人,当年小时就在那里读过书。他是1936年生的,那时龙潭那里那座老家庙都还在。他7岁发蒙,在那里读了一年的《四书》,他还记得给他教书的老师叫宋宏孝,当时和他一起读书的有30多个学生。家庙并不是很大,门前立了一块黑硖石碑,他读书那时天天都看见那块黑硖石碑,现在想来,应该有两米多高的样子,有四五寸厚,上面好像是记的宋道台的一些事,但他那时太小,也没有好好读过碑文,现在已记不得内容了。但那块高硖石碑,那座他读过书的家庙他却都还记得。
龙潭那座宋道台修的家庙是解放之后,大约是在50年至51年期间,土改的时候,被当时一个叫李周之的劳动模范改田改土给毁坏了。
1936年生在斑竹湾的那个老人至今还在,已是八十多年的从前了,那些事他还清楚记得。那个叫龙潭的地方,现在还在,依然还叫龙潭。
那个传说中挖断河的地方,现在也依然还在,当地人还是把那里叫挖断河。
山还在,龙潭河也在,宋家坪和斑竹湾的宋氏后人也依然还在。
但那座家庙,那块高大的黑硖石碑却再也没有了,还有少被人知的营山宋道台的故事,只留在如今还稀疏活着为数可数的那么几个民国老人,当年曾经亲眼看见过那些宋道台遗漏之物的苍老而遥远的模糊记忆之中了。




































psb.jpg
172741n1yiulisoo1sl8ou.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2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想来写一写营山这座白塔和当年修建这座白塔的人


————————《话说营山----营山白塔和宁远杨上容》

psb.jpg

psb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5:19
现在,我想来写一写营山这座白塔和当年修建这座白塔的人

在今营山县城东面,最近几年才新建好的白塔公园内的最高处,但见有一白塔耸立高处,鹤立鸡群,与众不凡,尽得众人之观瞻仰望。
此塔状如文笔,指天望月,迎日触云,栉风沐雨,居高雄踞县城之东,已历经近两百年岁月沧桑,至今依然巍峨挺拔,原地固守,看人世之时代变迁,实在堪为营山之亮丽奇景。
此塔为砖石结构,六方锥体形,九级楼阁式, 最新数据通高32.7 米,塔身用 39x19x10 厘米的青砖砌成。因在营山人的印象中塔身一直都是通体粉白,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座塔叫做白塔,县志故载为习称白塔。
营山人虽叫它白塔,但塔门上却留刻有当时建塔的“廻龙塔”塔名,至今刻痕依旧,深入砖石,可这个原本的塔名,还是改变不了绝大多数营山人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白塔叫法。

所以,如今新建的这个公园,也特以白塔命为公园之名,并没有叫什么“廻龙塔公园”。在营山人心目中,白塔早就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所以还是白塔叫起来亲切,也最接地气。所以特别新建了高大的公园牌坊,还将原来的老白塔,重新修葺,一番翻新之后,就好像给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彻底洗心革面之后,再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并且把它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封闭隔离保护,再不准人靠近抚摸攀爬,这样一来,白塔顿时又焕然一新一样,其白塔之名,看起来就更实至名归与引人注目了。



psc.pn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5:19
现在,我想来写一写营山这座白塔和当年修建这座白塔的人

——谨以此文献给此塔
    还有宁远杨上容、以及所有白塔公园的建设者们!




在今营山县城东面,最近几年才新建好的白塔公园内的最高处,但见有一白塔耸立高处,鹤立鸡群,与众不凡,尽得众人之观瞻仰望。此塔状如文笔,指天望月,迎日触云,栉风沐雨,居高雄踞县城之东,已历经近两百年岁月沧桑,至今依然巍峨挺拔,原地固守,看人世之时代变迁,实在堪为营山之亮丽奇景。
此塔为砖石结构,六方锥体形,九级楼阁式, 最新数据通高32.7 米,塔身用 39x19x10 厘米的青砖砌成。因在营山人的印象中塔身一直都是通体粉白,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座塔叫做白塔,县志故载为习称白塔。
营山人虽叫它白塔,但塔门上却留刻有当时建塔的“廻龙塔”塔名,至今刻痕依旧,深入砖石,可这个原本的塔名,还是改变不了绝大多数营山人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白塔叫法。

所以,如今新建的这个公园,也特以白塔命为公园之名,并没有叫什么“廻龙塔公园”。在营山人心目中,白塔早就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了,所以还是白塔叫起来亲切,也最接地气。所以特别新建了高大的公园牌坊,还将原来的老白塔,重新修葺,一番翻新之后,就好像给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彻底洗心革面之后,再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并且把它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封闭隔离保护,再不准人靠近抚摸攀爬,这样一来,白塔顿时又焕然一新一样,其白塔之名,看起来就更实至名归与引人注目了。

psb (2).jpg
无论夜色下,还是透过花丛的缝隙
人们所看到的白塔都是那样充满古韵魅力


psb (47).jpg
在营山人的心目中,营山白塔,算是营山最为醒目的标志性历史文物了。
据营山县志记载:此塔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距今195年历史),为当时邑令杨尚容修建(县志载为杨尚容,但根据查阅有关古籍考证名字和白塔上当时修建所留刻的文字来看,应该为“杨上容”,县志所载的“尚”字应该是音同的字误。)
塔建在县城东里许的梅家桥侧山梁上,占地面积 10 平方米。为砖石结构,六方锥体形,九级楼阁式, 通高31.2米(但现在有关白塔高度数据为32.7米,两个高度数据存在1.5米误差,估计是现今维修加固之后将原来塔基四周泥土挖走了一部分,特别加固突出所造成的),底座1.27米,边长3.3米,塔身用 39x19x10 公分的青砖砌成,砖上有模铸“三星塔”三字,逐层减缩。顶层边长2米。每层6门,有敞有闭。塔级均出檐,层层开窗。每级塔檐均以5层砖叠砌而成,高0.54米。塔内为实心柱,柱上共开有8个佛龛,原设有佛像,现浮雕神像被毁,只剩一二层模糊壁画犹可辨,但今已不知毁于何时?塔顶为葫芦状,施“二龙戏珠”雕刻。塔内有石梯踏道 88级,螺旋状盘旋直通顶层,过去塔至于荒郊野岭,人可随意进入,拾级而上,凭窗远眺全城风光。
自从2012年开始修建白塔公园之后,将白塔重新修葺之后,列为公园内重点文物保护,底层塔门锁闭,四周更设有围栏阻隔,禁令公告,游人再不得靠近,进入登临了。


psb (3).jpg
龙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一直都占据着极为崇高的尊严与威仪
这塔内雕刻的龙形,依然栩栩如生,保存较好。希望以后不要人物去
涂抹颜色与修饰,就这样继续让它保持原来真实本色的模样就最好了。



psc.jpg



psb (4).jpg
这里面原来应该是供奉有佛像的,如今只剩

空空的拱形佛龛原来的佛像早已不在只剩墙壁上的佛像痕迹了


psb (5).jpg

psb (7).jpg

psc (2).png

在白塔公园没有修建之前,这座白塔还孤零零地独立在县城东边一条公路上边的小山梁上。那时的白塔,就这样自然敞开着的。可以任人随意进入爬到塔里去。小时,我也有好几次特意到白塔上面去看。那时,下面的佛像没有注意过。只是想一心好奇爬到白塔顶上去,登高远眺营山老县城。那时的白塔顶上还有风铃,但没有好好去看过那风铃到底是怎样大小形状。也许那时爬到塔顶,听到耳畔的风铃声响,还是好奇去看过那塔尖的铜铃的,只是那已是很久的过去了,很多记忆早就模糊遗忘了,自然心里也就一片模糊虚空,再也想不起来了。


微信图片_20190918172124.jpg

那时站在塔顶所看见的营山老县城,不过只是一条歪歪斜斜的老旧长街而已。
营山老县城,几乎就是一条从西街到流二桥为止的一条从西到东的长街而已。
那时的白塔,还在县城之外。如果我要想去看白塔,还得早早起来,走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穿过营山县城才能走到这里,爬上冷冷清清的白塔上面去看营山县城。



psb (6).jpg
塔,还是这座白塔

但它的过去和现在,好像又变得不一样了

至少它现在所看见的营山县城已经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



psb (1).jpg
在白塔公园刚刚修好,还没有封堵下面塔门的时候,我曾经又爬进塔内登高俯瞰过一次现在的营山新城。没有想到,那竟然是我最后一次爬到白塔之上去了。估计,以后的白塔一直都会这样封闭隔离保护下去,所以,我就再也无缘爬上白塔塔顶去了。





psb (9).jpg
古老的塔窗,看见外面新城的变化,就好像是在看
用一幅充满清代历史韵味的古色镜框装饰出的一幅新画图画一样



psb (8).jpg


psb (10).jpg

塔身全是用这样一样大小的青砖砌成的,虽然简单朴素,但却又坚固结实,久经自然岁月的风雨考验,于平凡之中,默默绽放着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与智慧

psb (38).jpg


psb (11).jpg
现在,在古塔的内部多了人为的现代电缆,这些电缆黑线的进入,无外乎是为了夜晚十分为塔身装饰闪烁彩灯,以满足造景的虚荣之心而已,对古塔今后的保护,自然也就埋下了意想不到的隐患,也许哪一天线路老化或者必不可少的定期更换维修自然会增加很多人为的破损机率,最可怕的就是漏电失火!好在塔是砖石结构,如果是木塔的话,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psb (12).jpg
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塔内的材料结构,塔内的梯步应该是条石砌成的,所以这座白塔就是典型的砖石混合结构,塔身和中间的塔柱砌的是青砖,盘旋而上的承重梯步是粗厚结实的条石。


psb (13).jpg

psb (7).jpg
塔内建有八处佛龛,当年最初里面供奉的是什么佛像,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估计这些佛像都是解放前后才被人为毁掉的吧!可惜这些古代的佛雕造像
因为被视为宗教,封建迷信之崇拜物而被破坏,为什么就不能将它们视为
古代文物保护,世代流传呢?
所以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是不能容忍有损政权统治的意识形态的,
可是往往毁掉的宗教佛像造像,而人心的信仰总是无法彻底抹杀的!
与其这样,倒不如顺其民心的自然,还其信仰的自由。


psb (5).jpg

psb (33).jpg

psc (3).jpg

如今的白塔,只能这样隔栏旁观了,这也是这座白塔近两百年存在以来,所享受最为安稳的保护了。既被县邑视为古宝,众星捧月的宠爱保护。又高高在上,默默俯瞰着营山县城的古今变迁。
但见底层塔门有横额,镌刻“廻龙塔”三字,左右有楹联:“砥柱回澜波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上款书“道光甲申孟春”,下款署“署邑令宁远杨上容题”。三层刻有“威震山河”,五层刻有“小鹰塔”,六层刻有“光耀紫极”,九层刻有“文运出震”,均为正书。二层塔身塑有一蟠龙,民国初年被雷击毁,今尚存残痕。塔刹呈葫芦状,铜铸饰:“二龙戏珠”图案。塔身四周檐牙原系有铜铃,今无存。
1982年10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单位,1986 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这塔上所留刻的几处文字,我特别详细看过很多遍。
从这些文字,可以知道这座塔是何时又谁人所造。
清道
光甲申孟春,邑令宁远杨上容。
迴龙塔为塔名。
为什么叫回龙塔呢?中国建塔至少从明代起就要建“廻澜塔”的历史了,主要是镇压妖邪,降治水患的。古之廻字,就是今之回字。廻,本有河水回旋之意,回龙也有围龙之意。
一般龙都是水中之王,潜龙深渊,孽龙作怪,兴风作浪,自古中国人都认为水患都是龙在作怪,
所以建塔压龙,降服水患,也是自古民间的传统习惯了,后来不少地方又慢慢演化为回龙塔。
营山一直就有叫回龙的地方,从白塔下流过的那条营山河,其实其源头就是发源于回龙地界的现清水乡红岩子沟。据说古时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营山古城,主要是其山脉来龙,主要源于川峡交界之米仓山,入营后经回龙镇石牛山、丰产乡木樨山和衮山(衮山这个山名在有关营山古籍介绍着多有记载,只是不知道古籍中所说的衮山具体是指哪一座山)、朗池镇张家山后,最终落脉太白山(县武装部所在地),所以后来就在那里建了朗池县,也就是现在营山县城最早的雏形。潜龙无形,一般古人都爱将山势水流视为龙脉。来龙去脉,是古人风水舆地最为看重的要旨,所以建塔于此,并特别取名“廻龙塔”。
难道营山回龙镇的名字由来和眼前这座白塔命名为廻龙塔的所有由来都是源自于此吗?
威震山河是希望此塔可以压邪镇妖,保一方平安。
光耀紫极的光耀就是光辉照耀或耀眼的光之意,紫极则有星名、道教所指的天上仙人所居的地方或者天空之意。总体可以理解为光辉照耀的吉祥福地。
文运出震是希望此塔可以庇佑营山这地方可以多出读书之人。震字,在中国易经中属
八卦中的“震”卦,位在东方。出震,即是出于东方。
如此看来,当时白塔的修建,是极为讲究风水地理的,白塔建于县城的正东向,也就是八卦的震位,其建塔之意也就是要营山“文运出震”,多出人才。
其他的留刻文字,基本上都可以去明白理解。
但唯独五层的“小鹰塔”三字,久久凝望,苦想冥思也不得其解。
为什么杨上容会在五层留下这三个字呢?
到底寓意何在?
至今,我都没有找到答案。希望懂的朋友可以告诉给我。
我最后唯一的猜想就是,此塔杨上容命为迴龙塔,就一定有用塔镇邪压妖之意。既然此塔与龙有关,那多半镇邪压妖也就是想压住地下的猛蛇孽龙了,而鹰素来都是蛇莽的致命克星了。鹰啄蛇眼,致命无敌。所以特意在居高临下的五层便刻下了“小鹰塔”三字,就是说此塔有凶猛锐利之鹰时刻镇守。
但既然如此,为何又不叫更为强壮、力量更大的“大鹰塔”、“老鹰塔”呢?

psc (55).jpg

psc (56).jpg



psb (62).jpg

psb (21).jpg




psc (2).jpg

psb (16).jpg
今塔与过去的老塔相比,虽然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多了花园牌坊的陪伴,但却失去了原来最初的清代古韵之色,新的涂料白色可以让旧塔瞬间变得更为光鲜洁白,但也却将好不容易保存近两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之色、厚重历史味道一下子荡然无存、消失无痕了。两相对照,还是更喜欢原来的塔门楹联字体的成色,充满浓浓古味,虽陈旧不新,但却更显底蕴。你看原来那颜色看起来多舒服啊!怎么看,都舒服。
看来当初那些好心修葺保护之人,在这方面还是显得有些肤浅,考虑欠妥了。


psc (17).jpg

psc (52).jpg

时光不会倒流
只有这些从前的老照片

还依然诉说着当年蓝天白云之下

山梁上草木清风相伴的白塔旧影


psc (4).jpg





psc (33).jpg
psb (57).jpg
psc (8).jpg
psc (9).jpg
psc (8).jpg
psb (65).jpg
psc (4).png
psc (3).png
psc (5).png
psc (7).jpg
psc (6).png
psb (19).jpg
psb (44).jpg
psb (66).jpg
psb (22).jpg
psc (7).png
psb (21).jpg
psb (22).jpg
psb (69).jpg
psc (24).jpg
psc (29).jpg
psc (28).jpg
psc (27).jpg
psc (26).jpg
psb (43).jpg
psb (42).jpg
psb (41).jpg
psc (25).jpg
psc (30).jpg
psc (15).jpg
psb (70).jpg
psc (8).png
psb (25).jpg
psc (13).jpg
psc (12).jpg
psc (13).jpg
psb (71).jpg
psb (72).jpg
psb (74).jpg
psb (73).jpg
psb (76).jpg
psc (59).jpg
psb (75).jpg
psc (61).jpg
psc (60).jpg
psc (62).jpg
psb (77).jpg
psb (33).jpg
psc (63).jpg
psc (64).jpg
psc (65).jpg
psc (66).jpg
psc (67).jpg
psb (34).jpg
psb (35).jpg
psb (81).jpg
psb (82).jpg
psb (83).jpg
psb (84).jpg
psb (85).jpg
psc (10).png
psc (68).jpg
psc (69).jpg
psc (70).jpg
psc (71).jpg
psc (72).jpg
psc (73).jpg
psc (74).jpg
psc (75).jpg
psc (76).jpg
psc (77).jpg
psc (78).jpg
psc (79).jpg
psc (80).jpg
psc (81).jpg
psc (82).jpg
psc (83).jpg
psc (84).jpg
psc (85).jpg
psc (86).jpg
psb (85).jpg
psb (86).jpg
psb (87).jpg
psb (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5:19
现在,我想来写一写营山这座白塔和当年修建这座白塔的人

县志载那里叫梅家桥侧山梁上,小时还爬上去过几次,但当时所有心事都只放在爬白塔,而没有去管那里叫什么小地名,更没有留意那里是不是有一处桥之类,既叫梅家桥,难道那里曾经有姓梅的人家住在桥边吗?没有注意过,也没有去好奇去打听过。我眼中只在意的是那清代的白塔和它塔顶风铃的寂寞响声。山梁倒还有一些印象,也只是很矮的一小山包而已,只不过在当时的县城城郊一带算是稍微高一些的地方了。


今日我们有幸能看见的这座营山白塔,完全归功于当年在营山主政建造白塔的创始人——县令杨上容。
关于这个杨县令,《营山县志》仅记载有“清道光四年(1824),为当时邑令杨尚容修建”一事,且还县志的记载还将他名字中的“上”字记成“尚”字。
但从塔门额和塔门两侧楹联上现在还依然清晰可见的当时建塔所刻留在塔身的两处文字记载,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确定:杨县令的真名,应该是“杨上容”而非“杨尚容”。这个叫杨上容的县令应该是来自一个叫宁远的地方,而非我们营山本地人。
白塔修建的具体时间应该是道光甲申年孟春时节。
除此之外,有关杨上容和修建白塔的具体史料记载,就几乎没有了。
但楸着杨上容修建白塔所留下的这些仅存蛛丝马迹,通过一番艰辛折腾,史海寻针之后,依然还是找到了一些线索,现在就借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从白塔公园内现在所见的这尊雕塑上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杨县令的介绍:
杨上容(1784年—?)湖南宁远人,清道光壬午(1822年)恩科进士,官至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道光三年(1823年)署理营山知县,勤政优学,深受士民爱戴。道光四年(1824年)孟春,主建回龙塔(俗称白塔),传承文脉,彰显文运。
这是我们营山县人民政府2017年在公园建成,特别为他塑立了这尊雕塑,不忘他当年在营山主建白塔所留下功绩的一种特别纪念,也算得上是我们营山人民不忘杨上容的特别褒奖了。


雕塑是今人所雕塑的,文字也是今人根据古籍记载所留刻的。
杨县令建白塔的事,应该是确凿无误。
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人物雕塑是否就是当时的杨上容本人尊容,那就只有另当别论了。
现在的人谁也没有见过他的画像真容,即使后来的县志,也没有留下他更多的东西。所以过去的一切都只能借助美好的想象了。气宇轩昂,身躯高大的汉白玉雕塑到底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宁远进士,恐怕就只能站在高处的那时白塔才知道答案了。
既然一切都只能依靠美好的想象,那么现在就请跟我一起穿越远去的时光岁月,去寻找当年杨上容的踪迹吧!


于是,蛰伏于冬日寒冷寂寞时光里,独自穿越逝去的时空岁月,在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厚覆之下,去寻找当年的宁远杨上容。一番苦苦寻觅,我终于找到杨上容是现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平田村人。
宁远平田村,是宁远北路第一村,位于宁远县北部,北靠清水桥镇,南连柏家坪镇,现在的交通非常方便,宁远县城30公里这个宁远平田村可别小看,虽只是一个村而已,但却历史悠久,出了不少人物,据现有资料记载始建于南宋,距今已近900多有年历史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因村前田土平坦而得名平田,自古为永州大道之交通要道,平田村全村以欧阳姓为主,元末明初因族人参加徐寿辉部与朱元章相抗衡而被株连九族,改为杨姓400多年,直至清嘉庆年间上书户部才改回欧阳。

平田村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始祖庆崇公避战乱初居此地至明清,已经显现出昌盛之势,在清末至民国,平田已经号称湘南的名村望族,历史上明清进士、举人十余人,民国黄埔军校各期学生二十多人,建国后数十知名平田人贡献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中。




也许宁远这地方,实在太人才济济了,以至于杨上容这个人物的记载,也很简略,仅有杨上容籍贯湖南宁远人,清代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以三甲22名举进士,杨上容也是清代宁远仅有两个进士之一。(道光壬午朝考,取六十五人,拟定名次进呈。上抑第一名王煜为第三,抑第四名陈宪曾置于末,第五名陈嘉树为四十九名,余皆前后更易,家弟柬之以二十一名改五十三名,取第六十名许冠瀛为第一,复于不入选者钦取七人,第二名杨上容即初不入选者也)。





只有在白塔公园的雕塑碑文上,记载着杨上容在道光壬午年(1822)当时是中的恩科进士。
这里我来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恩科吧!
清代科举制度一般都是
每三年举行乡、会试,这就是正科。但若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恩科始于宋,明、清亦用此制。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网上有资料说
清代一共只开过如下五次恩科: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

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

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

但看了半天,这五次恩科竟然没有修我们营山白塔的杨上容在道光二年(1822)所中的进士恩科考试。所以看来网上这个关于清代恩科考试的统计和我们营山所塑的这个碑文,二者之间一定有一个是有误的。
在我个人感觉而来,正科中的进士,肯定要比恩科的含金量更高一些。
如果当年杨上容是以恩科考中的进士,那说明他当时读书的成绩也并不是怎么出类拔萃的,总共才289人参加恩科考试,最终也只是以三甲第22名考中进士,如果按现在的高考成绩来说,北大,清华肯定与他无缘,甚至连稍微好一点的重本都难考上,最多也就是跌跌撞撞,勉强考了一个普通大学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在宁远的地方志上,杨上容的记载就只是留有其名而已。

此外还有杨上容历任四川绵竹县州暑理营山锦州的记载。
后来,又大海捞针找到两条杨上容在绵竹和涪州也任过官的史料记载:
查阅“紫岩书院”,道光五年(1825)知县杨上容将“月波”并入“紫岩”。
光绪八年(1882)知县庄裕筠、山长杨聪等增修。清末废科举,办新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改为绵竹县立初级中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1907)改成县立中学堂。1949年被省教育厅使名为四川省绵竹中学。
紫岩书院内当时有:
“月波井”,是西汉武帝时著名哲学家严君平所凿。传说月波井每当朝霞霁月,井中水波荡漾掩映,因此得名。传说这口井与绵竹武都山的升仙井相通,严君平在这里隐居修道,每天早晨从升仙井土遁至成都,在君平街上卖萝卜,卖完后就到成都严君亭卜卦,日得百钱至黄昏而归。故这个“月波”在绵竹是有些历史底蕴的,所以道光五年(1825),杨上容在绵竹任知县的时候,就将"月波"并入"紫岩",重整了紫岩书院。也就因为这件事,所以杨上容的名字也就留在了绵竹的地方县志上。

“道光十二年(1832),知州杨上容在涪州捐资倡设官宾兴。同年,“长里宾兴”、“白里宾兴”、“云里宾兴” 娜等里宾兴相继募捐成立。
所谓宾兴,就是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杨上容也因为“宾兴”之事作为美谈,在后来的涪州地方志上留下了记载。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宁远人平时很看重教育和人才的。

这样看来,这个杨上容除了在我们营山当过县令,修过白塔,还先后在绵竹,涪陵也为过官,并且也都做过与兴文重教有关的事情,这些自然都是他留下良好口碑的政绩史料。
史料记载杨上容历任四川绵竹县州暑理营山锦州。
所谓暑理,就是旧社会指某官职空缺,由别人暂时代理。也就是说杨上容在营山、锦州两地为官,不过是临时性的代理任职而已。也许正是因为暑理的缘故,杨上容留在营山的史料很少。他在锦州的记载根本就没有找到了。



后来再查询《清实录道光朝实录》,在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四和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七也分别找到了有关杨上容的几处记载:
如“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四川涪州知州杨上容、赋性贪酷。惟利是营。勒索盐店规礼。锁押店商冉复旦、向炜、索勒赃银至一万六千两之多。该处士民编刻歌谣。到处张贴。”

又谕、前据御史沈鑅奏、四川涪州知州杨上容等、赋性贪酷。及恋缺钻营。物议纷腾各款。当降旨交汤金钊等严密查访。据实参办。兹据查明杨上容并无肆求盐规。及藉案需索情事。其士民所造歌谣。逐款研讯。实无传案派差。多至数十人。及更换市斗。乡约得受使费。并米船过境。扣买转售。淩辱士子各情。惟伊子杨世伟、与涪州周姓结婚。定聘在未到任以前。与为子娶部民女者不同。但在任内时迎娶。究有不合。杨上容著交部议处。前任江津县知县告病之天全州知州郭彬图、于升任后。因接任之员出差未回。以致交代卸事稍迟。并非恋缺逗留。亦无任性骄横等弊。华阳县知县现升资州知州舒翼、地方公事。尚无贻误。审理案件时。亦无奄然鼾睡之事。郭彬图、舒翼、均无不合。著无庸议。至此项歌谣。编自何人。既经讯明杨上容并无其事。是有心倾陷。情同鬼蜮。最为风俗人心之害。不可不严行拏究。著鄂山留心体访。饬拏务获。按律惩办。以肃吏治而戢刁风。”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里的这些记载,是说杨上容在涪州任知州时有人告他“赋性贪酷。惟利是营。勒索盐店规礼。锁押店商冉复旦、向炜、索勒赃银至一万六千两之多。该处士民编刻歌谣。到处张贴。”这样的负面消息。
但后来“
当降旨交汤金钊等严密查访。据实参办。
这个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一字勖兹,萧山人。比杨上容大12岁,官也比杨上容当得大,算得上老资历了。汤家世代以经商为业,只有他勤奋求学。乾隆五十九年汤金钊22岁举乡试第一,即称解元。嘉庆四年金钊27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七年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不久充上书房总师傅,调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之职。道光十八年以协办大学士调回吏部。咸丰四年值汤金钊中进士六十周年之际,清朝廷特地加封他太子太保衔,并赐御书"庆衍恩荣"匾额,恩宠有加。终年85岁,谥为文端公。子汤修,官通政司副使。
也就是涪州志记载“道光十二年(1832),知州杨上容在涪州捐资倡设官宾兴”的那一年,有人举报杨上容。汤金钊也就是那一年刚从大学士调回吏部,吏部,就好像现在专门查官员犯罪的纪委一样,由此可见这个汤某人平时肯定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他就接旨去调查杨上容等人的违法乱纪的举报案子了。
但经过汤某人的严密查访之后,最终结论是“既经讯明杨上容并无其事。是有心倾陷。”终于还了杨上容一个清白之名。
这件事情记载在《清实录道光朝实录》里是道光十六年(1838)的事情,由此推断那时据杨上容1824年在营山当邑令修廻龙塔,已相隔了14年之久了。这也是可以找到的杨上容在清朝官史录上最后的一点史料线索了。
现在综合以上信息,大致可以得知杨上容的真实生平大致是这样的:乾隆四十九年(1784)杨上容出生在湖南永州宁远的平田乡,道光二年(1822)38岁的杨上容终于以三甲22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中进士的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三年(1823)这位刚刚考上进士的湖南宁远人便风尘仆仆,远离家乡来到了当时地处拍偏僻的巴蜀之地暂时担任我们营山的邑令。
绵竹县志记载:道光五年(1825)知县杨上容将“月波”并入“紫岩”。
也就是道光四年杨上容在营山把白塔建好之后,就顺利完成暑理任务,正式到绵竹去当知县了。也就是说杨上容在我们营山实际就只呆了两年时间。
“道光十二年(1832),知州杨上容在涪州捐资倡设官宾兴”可知,在绵竹呆了几年之后,杨上容又升到涪州去任知州了。后来又有道光十八年(1838)被人举报诬陷最终查无此事的最后线索。杨上容的所有个人信息,也就到涪州为止,再也找不到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知道杨上容的时间线索从1784年出生到1836年为止,也就是到他52岁之后,就再无音讯了。
只见其生,不见其死。
也不知是何原因?是他从此以后从官场销声匿迹,寂寂无名直至终老都未留下痕迹了吗?还是他后来官场出了什么事情,最终被清朝官史除名未加记录吗?
在他曾经当官的三个地方,都没有找到他以后的记载,甚至连最后死于哪一年都没有。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这些记录,也还可以理解为只是匆匆而过的过客未加记录也很正常,但在宁远老家的地方志上也是如此一片空白,就显得有些令人蹊跷,不可理喻了。所以最大一种可能就是杨上容本人最终在官场上晚节不保,最终成为朝廷的罪臣被所有史料除名未加记录,宁远地方志也以此为耻,而羞于记载,所以才只留其获得进士的正面记载,而于其以后的事情,就略去不记,念及故土乡情,也不加评价,如此而已。
这些只是个人好奇的推测而已,没有证据,也请不要对号入座,以免亵渎他兴建白塔有功的地下之灵。

这是以前老营山白塔的旧貌真容,当时的白塔就在这个地方,营渠老公路从下面经过,塔附近有许多翠竹环绕着普通农户的瓦房,县志说的梅家桥也许就在那拐弯之处,但我实在没有一点印象了,也许那里的本地人才知道哪里是梅家桥。那后面的小山梁,在营山来说,就显得实在太渺小了,可以说那地方不过只是一个土丘而已,根本连山梁都算不上的。但在营山县城这个位置,也就只有这里才算得上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
这两张照片,都是当年遮光罩影所拍下来的,他本姓岳,身前我们是很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喝酒相聚,野外拍照踏青,只可惜几年前不幸得癌症死了,人生如梦,往事依稀,只留下这些老照片还永远定格着当年白塔一去不回的昔日旧影了。



现在也就终于明白为什么史料上记载杨上容曾经暑理营山锦州。
这暑理之意,也就是暂时在营山当官主政,并不是正式任命,可能也是朝廷考虑到这小子刚刚考上进士,还从没有当过一把手,为官一方,主持政事,怕能力不够,经验不足,所以才先暂时试试水深水浅,先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去暑理营山吧!
虽然杨上容那时只是暑理营山,但从资历上来讲,他已经比晚清大名鼎鼎的李鸿章要早出道几十年。因为39岁的杨上容到营山来当官的那一年,后来中国人都知道的李鸿章大人才刚刚出生呢!
杨上容到营山不久的第二年,也就是道光四年(1824)孟春,就选在县城东郊之外那个叫梅家桥的侧山梁上修建了这座白塔。当然他并不叫它白塔,对他来讲,以外观白色直呼白塔,实在显得太过于直白浅显,缺乏文才含量了,他好歹是刚恩科中举的营山县邑,满心雄心勃勃,岂能随随便便和那些野老乡夫一样没有水平地这样俗称乱叫呢?
所以,他经过深思之后,亲自署名廻龙塔。
修塔那年,是他来营山当邑令的第二年,那一年,杨上容刚好满40岁。那么这座白塔,算是他步入不惑之年的人生杰作,也是他初入官场的政绩工程,自然也是留在营山的一座纪念塔了。
塔身上,我们现在都可以看见当时留刻的具体时间是孟春时节,也就是1824年正月。但现在我们无法知道,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孟春,是白塔开始修建的开工奠基时间呢?还是最后建成,大功告成之后,万民欢呼雀跃,一起庆功的石刻所留?


对于这些具体的细节,如今我们都无法知道了。
我们现在只能看见那塔身之上当年意气风发,刚满40岁的杨上容非常用心地在塔门附近的塔身上留下了自己的字迹:“署邑令宁远杨上容题”
孟春,就是每年的正月。
那一年的孟春时节,估计比现在还要稍微冷一些。
好在营山的冬天再冷都没有多少冰雪的光顾,即使寒冷,也比不过杨上容的宁远老家寒冷。
只是那一年,杨上容在营山当官,初来乍到暑理营山,又想在营山这个地方,好好搞一个政绩工程出来,所以那一年,他主要的心思就是要把这座廻龙塔建好。
那个时候,营山还没有公路,所以交通,都是只能靠人力步行。我特意查了我们营山的县志,是在
民国17年(1928)才修筑营蓬简易公路,购中型汽车1辆,从南充用船运至周口,再抬上公路开到营山。没有公路,自然也就没有车道。营山又没有大江大河,水路不通。所以刚刚考上进士不久的新官上任,也只能去营山这样交通不便的偏僻之地当官。宁远那样远,自然那时也只能是水路坐船入川之后,再骑马或步行到营山县衙门来报道当官的,最多不过是坐人抬的滑竿来到我们营山城。
所以我可以肯定,那一年杨上容春节是绝对没有回宁远老家去过年。
一定是呆在营山的,按道理那时他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儿女,说不定有了老婆妻子,还有大房二房小妾之类拖儿带女一大家子。因为后面要提到的感应寺据说也是他修的,并且是因为他女儿半夜睡觉没有关门被他发现,觉得伤风败俗,最后将那可怜女儿赶出家门,在感应寺出家悔过。如果那个关于感应寺来历的传说是真的话,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先这样去想象铺垫了。






在杨上容到营山当县令之前的前任知县应该是叫吉恒,县志记载嘉庆十九年(1814)这位前任知县在营山作出了主持建义学24所的政绩。年轻的杨上容到营山之后,一定会最先了解的就是前任知县所做的政绩。既然前任吉恒主持建了24所义学,那他就不能再走他走过的老路了。就要另外另辟蹊径想办法搞自己的政绩工程了。
那个时候的营山,真可谓穷乡僻壤。营山县城,不过一条破烂长街而已。衙门也是清水衙门,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高大堂皇,可以出很多钱来搞白塔公园、水晶广场、东西互通、南北两河治理这样体面漂亮的市政工程了。
道光年间的中国,正是日没西山的衰败之时,国都如此,那个时候的营山,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一直都长期处于传统原始的农耕时代,老百姓的苦,可想而知。营山县城的落后贫穷也可以想象。但封建社会历来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美德,那个时候,一切都是那么落后,又没有什么现代科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来县当政的官员,大都重教兴学,以培育人才为念。他们所能搞的政绩工程,也不过就是修建的文庙、学宫、文塔、书院和考棚之类的事情了,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来搞什么产业园、发展工业经济的构想啊!
所以,想来想去,杨上容最后就决定还是搞白塔项目吧!


现在我们来说说这塔吧!
时过境迁,县志对塔也没有留下更多资料,所以我们现在也不能知道当时杨上容为何要选中这里,来修这样一座廻龙塔?
就那样一个平顶山丘,到底是怎样用青砖条石来修建一座九层多高的白塔呢?
肯定是没有悬吊的机械的。
最多就只能靠搭木架来一层层堆砌。据说后来1826年所建的云凤书院就是用修塔之后的木料来修建的,所以也可以想象当初大概就是这样用木料搭架堆砌修建的白塔。



白塔所用的青砖上面有很多都烧铸了“三星塔”三个字。
烧砖的时候,特意留上“三星塔”三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廻龙塔就叫廻龙塔嘛!干嘛里面所修的砖,很多都留有三星塔三个字啊?
按照杨上容如此认真用心来修建这个廻龙塔,并且亲自署刻塔名,一定对修塔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虑的。
当然修建廻龙塔的最主要建筑材料就更是重中之重,决不会马虎大意的了。
由此看来这“三星塔”三字也是他授意之下,特别烧制的。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于星宿常有“参宿三星”之说,我们都爱说“三星高照”,也就是这个意思,常认为“三星”代表福、禄、寿,有幸福美满、吉祥富贵、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古时对天文星占很是崇拜,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也将参宿三星当成了福禄寿三星。
我推测白塔内现在我们所看见的造塔之砖上面很多都留有“三星塔”便是如此来历。



关于这座白塔的来历,我们现在的营山人基本上都给当时的情景作了这样的想象描述,这些想象有的应该是根据史料证据合理想象推测的,有的则是故意为了打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白塔公园而故意人为杜撰和虚构的。反正都是早已烟消云散的一两百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人都早已作古化为泥土,所以也就不再顾及真伪虚假了,只要围绕县志的营山史料,即使是凭空合理虚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也都是死无对证,不会有什么法律责任了。而正是这些想象的推测,则一起构成了今日白塔公园主题由来的名正言顺的历史背景缘由。
既然如此,那就把我所找到的几种主流传说都一一复制于此,以满足大家茶余饭后的好奇心吧!

传说一:相传宁远杨尚容来营山作县令时,听说营山人才辈出,就是走不出去,便带领县衙随从站在县城至高点,即南门外印台山(印台山到底是哪里?会不会是现在的翠屏山呢)观察,顿觉悟出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县志说是梅家桥侧的山梁,这里怎么变成梅家梁了,到底是县志有误,还是梅家梁有误呢?希望原来住在白塔附近的人们可以更正一下)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
传说二:据传回龙塔之所以修建,乃清道光时,辽宁宁远扬上客(宁远,我知道的有辽宁宁远和湖南宁远,但杨上容肯定是湖南宁远才对,这位先生在这里就实在错得太凶了,并且连杨邑令的名字几乎都错完球了),署理营邑,到任之后,首先察看地形,了解民情。登绥山之巅,俯览全城县城东西长而南北狭,宛若船形,文庙高处似舵,纸市、外南、盐市、小北四街,犹船橹四友。唯缺船桅,荡舟江河,飘泊无定。虽说营山人才辈出,就是走不出去,(这个说法我不赞成,其实在修白塔之前,营山在宋明清之前就已经出了很多进士人才了),顿觉悟出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逐决于梅家桥回水泊梁上(这个对修塔之地的地名说法还很有意思,需去当地考证后方知是否如此)修建回龙塔,以正文风。








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1824年白塔修好之后,营山也就只出了8个进士,而不是9个翰林,所以这也是一误)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回龙塔建成,好似船桅矗立。虽然激流漩涡之中,而船行若走矣。此塔又似文笔,直指魁斗、文星高照,日月增辉.之后,县内举子赴考应试,先后会进点翰者多人。后人赞曰:“白塔城,文风正,朗水清,乐升平”,以修塔架料建造了“云凤书院”,即现在的营山云凤小学。
营山县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回龙塔进行了维修。由于年久失修,塔身和塔檐的护面石灰脱落,塔檐多处垮塌,塔基石碎裂,中心柱被雷击。(何时被雷击查无详细的资料)为抢救县城惟一的标志性建筑,县政府投资12万元进行全面维修。









传说三:“营山十景”的白塔一座,名叫回龙塔。史料记载,该塔系清道光四(1824)年孟春建造。砖石结构,九层楼阁,塔内有石梯88级,盘旋而上,直通塔顶。民间传说,当年造塔的原因,是知县杨上(尚)容不忍看见“当地读书人敬教勤学却职官渺渺,进士无几”,于是造塔避邪。塔成之后,“县中举子赴京应试,会进点翰中榜者居多。”回龙塔建成后,用于搭脚手架的木料太多,弃之可惜,杨上容用它来修建了云凤书院。(此说如果是真实的话,那可能当初白塔就是先搭外围木架,然后再逐层修建起来的)
此后在清朝的八届科考中,营山县文人学士应试点翰者9名,贡生88名,巧应回龙塔9层88级之数。(这里又是在牵强附会了,上面已经说了营山后来只出了8个进士。贡生的数量我无从考证。并且修塔的数量就一定预示着以后会出这么多人才吗?这一点是故意说建塔的灵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与其说是回龙宝塔显灵,还不如说是云凤书院立功。
回龙塔的建造者为杨上容并无争议,但关于云凤书院,有的史料记载却另有其人:道光六(1826)年知县夏文臻(江西人)一上任便“首以人才为念”,当“询知邑无书院兼乏考棚”,目睹来县参加考试的一千六七百童生,“备桌凳而来者,拥塞公门,一遇霖雨,苦不可状”,便商议士绅,按粮捐输。先修了云凤书院(师范附小前身)的讲堂、学舍,接着修了考棚16间(地址在今会展中心右侧),可容2000余人。
书院在知县的亲历主持下建成,其后“士子锐意潜修,养成利器,营邑得以山奇水秀,代不乏人”,成为蜀中佳话。
史上营山,是一个文风丕振、文运亨达之地。在清一代,经皇帝主持的殿试考取进士26名,在四川全省100多个县中居第五位,被誉为“科第仕宦,甲于蜀都”。这是与一些知县重视教育分不开的。


传说四:太极定位营山城
这也是我认为最精彩的一种想象推测了,至少根据古时堪舆风水之说,有理有据,充满技术含量,不得不让人信服!)
营山古城,其山脉来龙,源于川峡交界之米仓山,入营后经回龙镇石牛山、丰产乡木樨山和衮山、朗池镇张家山后,落脉太白山(县武装部所在地),山前为一条形宽阔平坝,古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选址于此,设县建城,名为朗池。因县城四周的小山状如营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2年)改名为营山。营山河(经县城一段俗称北门河)与南门河(今汽车站到翠屏山之南门河段称怀德溪、今翠屏山至流二河之南门河段称潆回河下段)自西向东顺流,而潆回河上段(今叶家河<古宝石河>)却自东向西逆流,迂回曲折,环绕翠屏山后与南门相汇,清代同治版《营山县志》称潆回河为“营邑风水之要”。
潆回河逆流回旋之水,为何为营邑风水之要呢?
览观其象,翠屏山乃天然营垒之中心,朝揖翠屏山的营垒群峰,将县城围成一个盆地;东西对流的怀德溪与潆回河上段在翠屏山下环绕交汇,将县城分成南北部分而成两仪;耸秀的翠屏山环顾四周,浑然天成一个易经八卦图中的太极。有道是“翠屏耸秀是太极,潆回怀德分两仪,营垒群峰为四象,象演八卦成营邑”。
太极文化影响中国人文文化数千年,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是《易经》,而太极又是《易经》元气宇宙观的核心,类似于现代天文学中大爆炸宇宙观的“黑洞”,是产生和构成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未形成以前的宇宙处于混沌未分的元气状态。太极的演化而使元气分化成清轻的阳气和浊重的阴气,阳气变成天,阴气变成地,然后天地又化生出万物和人类。先民选址于天然的太极图地形立县建城,取“太极定位”之寓意,与千年之后的当今文明仍然相通相融,相得益彰。
自太白山回溯来龙二里许,出脉分支,一支向西,连起两峰,与来龙合围而成一玲珑毓秀之西月湖;一支向东,起顶结穴,建成邓锡侯父墓之邓家花园(邓锡侯乃抗日名将,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形成生态与人文互补的“太白邀月花园陵”景观。
太白山为县邑灵气毕萃之地,古人于此建奎星楼,(奎星楼其实是白塔之后才建的)立文庙,乘地脉应天星而培人文,作舟楫以济巨川,千钧重任,一柁为主。湖南宁远杨上容来营山作县令,又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在城东梅家梁上修建31.2米高的六棱锥形九层回龙塔一座,与文庙相对,配文峰以聚水口之气,主全县文运昌盛。塔建成后,营山连续考中6名进士,其中4名点翰林,正好与此塔横额“文运出震”(震,即东方)相巧合。
在中国这个推行儒家文化的国度,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学子们走的是一条“读经——科举——仕进”的人生道路,耕读为本和风水福荫子孙的观念与此相伴而行,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成为先民生存发展的人生走向和习俗。营山选县城、建文庙、立文塔,文风鼎盛,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美誉。宋、明、清三代,营山考中进士57人,其中清朝26人,占全川第五位,仅次于成都、华阳、富顺、涪陵。明清时期的龚、侯、罗、马、李、于、陈、张八大望族就有25人,占两朝进士32人的78%,其散落在乡村的各色古宅,形成“巴蜀进士居”的亮丽风景线。
譬如,营山李氏一族,其先祖落居小桥白岩寨下李家沟,脉发黄渡景阳山,途经延寿寨、印合寨诸峰,起伏延绵数十里,至小白岩寨后,顿起高峰白岩寨,寨上又起狮子包等五大星峰,俗谓“五星聚讲”。其李家沟主峰狮子包,全为白岩硬石,高为五峰之首,孕育出李家4名进士和60余名举人、贡生。其中,李初元为明嘉靖甲辰(1544)科进士,历河南监察御史,秉公执法,清廉为官,卒于乡试贡院,启其箱箧,仅有遗金五钱,敝袜一双,人感其廉。其子李彭年中举入仕陕西知县,其主笔之明代《营山县志》,为营邑现存志书之最古版本。
再如陈氏一家,祖籍江西,通风水的陈思义先祖,明代中叶入营,落户小桥,娶当地民女为妻,育有五男。延师教子,兴家置产,富甲一方。其精美典雅的古宅,脉发景阳山,前遥皇后背,脚下有陡滩,右边灵鹫寨,左边有小山,侧河进流江,山水紧相连,孕育出4名进士和30余名举人、贡生。脉系么房后裔的陈周政,明天启辛未(1631)科进士,甲戌科钦点江南会试同考官,后任宁国知府,太蓬山留有其“吞云吹月”的手迹石刻。其后裔陈怀玉、陈跻敬父子双中进士。源出长房支系的陈会,祖孙三代十二男,五桂飘香无白丁,京城翰林省学政,知府知县世所稀。陈会是康熙47年(1708)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康熙56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康熙59年出任一品江南大主考。陈会为政勤廉,卒于其任,柩归原籍,朝廷为彰其德,雍正帝钦赐“文谥先贤大士江南大主考陈公讳会之道碑”一块,立于其坟,文官过此下轿,武官过此下马,鞠躬朝拜,崇敬缅怀。
还有于家,祖籍广西,其先祖于绍,为明朝营山第一任知县,后裔散居营城,清代考有于之辐、于德培、于式枚、于式棱4名进士。式棱之兄于式枚是光绪6年(188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居邮部、礼部、吏部、学部侍郎高位,曾被光绪帝钦点为考察宪政大臣出使德国,其“行宪政、兴教育、备人才、择疆吏”的建言受朝廷嘉纳,声望显于朝野。邻里为争一墙之地,欲求式枚之力以兴大讼。于式枚回信引“千封书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相劝,双方为其所感,遂息讼言和。其跨越时空的和谐之举,至今传为美谈。

在我看来,写这一段文字的人很不简单,算是高人了,也不以后能不能有缘一见。以上几种说法,基本上就是白塔公园白塔来历的最主要说法了,其实几种说法几乎都同出一源,谁是最初的作俑始者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大家心意都是一样的,就是齐心协力想用以白塔为主题,以寥落的县史为线索,展开各种想象,以文字的方式塑造白塔从无到有的孔雀历史,并且还要结合营山历代所出的大大小小留史有名的人才,最终归功于伟大白塔
“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美誉,让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凭空打造的白塔公园,充满更多浓郁的人文历史底蕴色彩。
其实白塔,就是当年那座孤零山梁之上的老塔而已,不过有些幸运地披上了今人如此慷慨恩赐给它的这一身新装,所以才如此骄傲得意地屹立在众人眼前。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
感谢当初动了此念修建白塔公园的那些人!
薛建秋,也许该算一个吧!




这就是现在南门河与北门河两河相汇之处,南门河就是古时的怀德溪与潆回河
合为一流。有关怀德溪和潆回河的古籍资料我并未亲眼找到。也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真实可靠?
不过这南门河的真实由来倒好像确是如此,好久有空闲,好好顺着南门河去寻找一下怀德溪和
潆回河的真迹,看看它们到底发源于何端?
那天在寻找到这两河交汇之处时,我就想为什么营山人不把这怀德溪和潆回河的历史挖掘出来,以后在这里专门立一个标志。
在以后即将打造的南门河治理工程项目中,希望有关部门以后能够好好将这段历史挖掘整理出来,将怀德溪和
潆回河的古时名字以标志牌的形式展示出来。
现在的南门河一直都被城市楼房街道遮掩在地下,暗无天日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下暗河。
也不知道当年那些只图眼前方便遮盖南门河扩建营山老街的官员们如今有何感想?现在我们又要重新将那些建筑遮挡之物全部拆掉,重新让南门河重见天日,在城中以翠屏山公园为主还南门河真实面目,希望以后的营山城中,南门河治理工程早日顺利完工,让营山城中有一条清水荡漾的南门河,最好那时候我们还是叫它们怀德溪和
潆回河。
以后若是政府真要以怀德溪之名重新命名的话,我愿随时参与怀德溪源头溯源和历史考证工作,让曾经的怀德溪水再次清澈自由地环绕着翠屏山流出营山县城。



这就是两河相汇之后的真正朗水了。
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浑浊的营山河,而不是杨上容刻在迴龙塔上的
砥柱廻澜的波澄朗水了。
少年时候,我还在营山的北门河里游泳过,在垮拱桥,在北门桥的棕子湾,那时营山城还是一条老街的老城,不过四五万人而已,河水是清亮的,还没有什么污染,所以随时都可以下河去洗澡。粽子湾那里的河边还有一些竹子的倒影,很多人晚上会在河里去洗澡。跨拱桥那里的河凼里,我去洗过好几次。现在湿地公园那里其实以前还没有什么竹子,现在我们所看见的那一片麻竹,不过是2000年的时候,好像是一个叫司青的人在那里靠国家的林业项目栽的一片麻竹,没想到几年后就长成那样一大片的竹林,更没有想到的是那一片麻竹林,后来竟然不知从哪里招引来许多白鹤,那些白鹤筑巢于县城河边备受保护,很快就安居乐业,子孙繁衍,于是便成为县城一景,后来索性以此为由申请有关项目资金,竟然一拍即合,经过一番打造之后便有了今日所见的白鹤朝祥的湿地公园之景。
但现在的营山县城,估计人口已有二十万左右,城区也一下子暴涨了好几倍,人多生活污水也多,自然昔日清亮的朗水也就浑浊不清了。
也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杨上容那时所看见的
波澄朗水那一天了。



这就是南北两河交汇之处了,它将怀德溪和潆回河收归一起,然后从这里与北门河两河相聚,形成今日营山河,过去的朗水,然后一路继续东流而下,经过营中校门,再从巍巍迴龙塔下流经而去。所以,我觉得以后也应该在这个位置立一个标志。要么南门河,要么潆回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1 13: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砥柱 ...

寰俊鍥剧墖_201909181721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5:20
在今营山县城东面,最近几年才新建好的白塔公园内的最高处,但见有一白塔耸立高处,鹤立鸡群,与众不凡, ...

四十岁的宁远杨上容带着县衙官吏一起站在塔下,仰望着眼前的白塔胜利竣工,高高屹立在眼前。梅东桥侧的山梁上到处都是远近而来的围观民众。大家望着崭新白塔突兀眼前,一片欢呼雀跃。塔尖刚刚挂上的崭新塔铃,在料峭春寒的孟春风中发出悦耳动听的清脆响声。杨上容顺了顺背后长长发辫,双手正了正官帽,理了理长袖衣裳,然后满怀虔诚恭敬,亦步亦趋走到簇新的塔门之前,将目光庄重地注视一遍他亲自署刻的“迴龙塔”三字,最后微微躬身钻进了底层塔内,面对塔内供奉的佛像,敬献香烛,作揖跪拜。
随从的官吏和民众则围在塔门之外,无数双眼睛望着这位说话总带着浓浓湘音味道的宁远县令敬拜完神像之后,顺着塔内狭窄的梯步慢慢向塔顶爬去。
那时的杨上容内心是喜悦的,今天他和这座白塔是众目围观之中的主角,面对这样多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他尽量保持着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他是朝廷的命官,是来自宁远的进士,是主政营山这一片土地的堂堂邑令,所以,他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尽量做得老道而得体。
他就这样登上了塔顶,朝西望着远处犹如一条歪歪斜斜逶迤而来的长蛇一般的营山县城。居高临下,塔下的子民一个个显得是那样矮小,他俯身朝下面仰望的人群挥了挥手,下面的人群就齐呼呼朝他回应欢呼,但实在离得有些太高了,他只看见地下的人在涌动挥手,却怎么也看不清他们脸上真实的笑容了。
不过,这已经很令他感到开心满足了。
他又将目光收回来,想寻找遥远故乡在哪一边。但是远山绵延,天际苍茫,他一时竟然已不知该从哪里去寻找宁远的方向了。好在他很快就以塔为中心,分清了东南西北的方位,心里也就知道家在何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8 11: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看看营山最早的白塔老照片,也不知道哪些朋友还有过去白塔的老照片?如果有请大家发出来一起分享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砥柱 ...

回龙塔位于营山县朗池镇梅家梁上,系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营山县县令杨上容主建。塔呈六棱锥形高33.2米,底坐过长3.8米。顶层边长2米。共九层,逐级上收,檐牙高啄,巍然矗立.每层六门,有敝有闲。底屋门柱上刻石为联“底柱枷阑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上款书:“道光甲申孟春”,门额上阴刻“回龙塔”三字。三层、五层、六层、九层分别镌刻“威震江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震”横批于石额上.塔刹为圆锥葫芦状三级构成,均系青灰陶铸,“每级葫芦之间施莲花座衔接.底层葫芦四方的二龙抢宝于其上。”一、二层塔身原有彩绘,现已模糊不清。二层门首原铜铸二龙戏珠图案,昔清末民初遭雷击毁。塔内有石级88步,盘旋而上。直通塔顶。
凭临远眺,绥山巍峨,朗水为带,天高地阔,尽收眼底,看今朝风光无限。
河水为墨,蓝天为纸,白塔为笔,老城记忆,焕然一新,尽情挥毫画新篇。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发帖,居然不能一次性将图文全部发完,辛辛苦苦将文字和图片配好一起发出来,但最后却提示一次性不能超过5000字符,所以就只能一次次来发,原本是依次发出来的,但最终审核通过之后,却是这般本末倒置的破碎状态了,并且中间很多与文字相连一起的照片也没有发出来,实在不伦不类,违背了我原来的初衷。让大家看起来,也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所以实在遗憾,也深表抱歉!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砥柱 ...

论坛发帖,居然不能一次性将图文全部发完,辛辛苦苦将文字和图片配好一起发出来,但最后却提示一次性不能超过5000字符,所以就只能一次次来发,原本是依次发出来的,但最终审核通过之后,却是这般本末倒置的破碎状态了,并且中间很多与文字相连一起的照片也没有发出来,实在不伦不类,违背了我原来的初衷。让大家看起来,也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所以实在遗憾,也深表抱歉!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2-2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作品,继续欣赏

2022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12-26 17:0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砥柱 ...

谢谢分享,学习了,文采飞扬!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5:19
现在,我想来写一写营山这座白塔和当年修建这座白塔的人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
砥柱廻澜波澄朗水 奇峯拔地秀啟绥山

所谓“砥柱”,也就是中流砥柱之意,既有砥柱,就必有中流。
但在白塔,甚至在整个营山,都没有哪条江河可以称得上砥柱的中流。营山是一个缺水之地,就拿白塔那里来说,不过就一条小河沟而已。营山水系,大体来说主要就只有三条水系,流江河、消水河、营山河,这三条水系最后在黄渡汇入流江河一直东去流进了渠江。
另外就是城南发育的文峰河与封窦发源的水系汇合,经过渌井境内最终朝西流进蓬安柏杨河流进嘉陵江。
现在我们在白塔所看见的那条小河,也就是我们营山境内的第三条水系,我们叫着营山河。当然,营山河,也只是我们现在所叫的名字,在杨上容那时,人们则把它称之为朗水。
所谓朗水,自然就一定与古时营山的朗池有关了。
关于营山朗池的历史,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在今营山县城守镇置朗池县,属果州(州治今南充市)。唐大历五年(770)朗池县治被焚,迁治于歇马馆(今营山县城)。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池县为营山县。以前政府办公大楼后,有一池水常年清澈见底,人们习称为朗池,因而得名。清朝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蒋予籓亲书“古朗池”三个大字,刻石碑立于池旁。
所以当宁远人杨上容在营山县衙门里当邑令的时候,他一定对营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有了一番了解。这又是他考上进士的第一次暑理营山,所以对于修建廻龙塔一事,应该是竭尽全力,这幅楹联的诞生,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句斟字酌之后才最终定案的。
朗水,取朗池之意,也就是营山县城经过的从白塔下向东流去的那条河水了。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营山河,到了白塔下面的营山河,其实是由我们现在所叫的北门河和南门河两条河流组成的。
北门河的上游,发源于清水乡红岩子沟,北向南流,经丰产乡至城附折向东流,再经朗池(县城段称为北门河)。
而南门河,今汽车站到翠屏山之南门河段古称怀德溪,今翠屏山至流二河之南门河段古称潆回河下段,自西向东顺流,而潆回河上段(今叶家河)却自东向西逆流,迂回曲折,环绕翠屏山后与南门相汇,清代同治版《营山县志》称潆回河为“营邑风水之要”。
所以南北两河在今化育桥上游文凤学校对面处两河相汇,合二为一,最终经过感应寺和营山中学校门,再从白塔下绕过往济川、东升、骆市、小蓬、沿码等地折向北流,最后于黄渡汇入流江河。
所以,从风水的角度来说,选在白塔位置,就是镇守营山县城的水口位置,那是城邑最重要的风水之地。
过去古人读书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以及正史,还有诗词歌赋,没有象现在这样的专门数理化课程,主要是重文。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过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经典,其实就是那时古人所学的基础知识。
而其中的《周易》是他们的必学功课,《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它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长河里,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也是谜案最多的一部书。我们现在所谓的易经八卦,看命算卜,风水堪舆之术其实都来源于此。所以那时当官的人,特别是可以考中进士的人来说,对周易,对风水、堪舆之说其实都非常的相信和讲究,也是一个个藏龙卧虎很有本事的。

所以,对于一个县城的风水和家里的风水,很是讲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把地形山势一看,罗盘一打,就可以切中要害。哪里像现在的人很少有真正懂得这些学问的人了。
营山县城四周都有山把守,唯有朗水穿过的中间地带是较为宽敞平坦的。所以从风水学的角度,就一定要守住水口,镇着去脉。
这塔门正对的方向,应该就是正西方向。
“奇峯拔地秀啟绥山”,也就是希望以后绥山更秀美!这可能也是他建塔的最终愿景。








古时修塔,一般都有几种以下作用:
1、作为墓碑
2、作为崇拜物
3、储藏宝物
4、作为景观
5、补全风水
6、镇压妖邪
7、保全文运
8、指导航向
从杨上容修廻龙塔来说,应该是镇压妖邪与保全文运为主要目的。
由于塔在封建社会里的宗教地位显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补全风水的角色,在营山县城要想扼住水口,就选在风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抵一山。通过建塔来镇邪压妖和保全延续在科举考试中的运气也是当时最普遍流行的一种做法。
一般古时修塔要么修回澜塔,要么修文昌塔。回澜塔,一般是镇邪镇住水患,保一方安宁。
据说回澜塔始建于明朝,后也叫镇江佛塔。后来各地都兴起兴修“回澜塔”,后来也叫“廻龙塔”。据说最开始的廻龙塔,其实叫‘围’龙塔,因当地方言‘围’与‘回’的发音非常接近,‘围龙塔’常被念成‘回龙塔’。到明代重修此塔时,便正式更名为‘廻龙塔’。此说属想当然的道听途说,毫无根据。“回龙塔”也写作“迴龙塔”,“廻龙塔”。“ 迴”是后起字,它的意义早先写作“回”。“回”的意思是旋转。回来、回去是后起的意义。回龙塔的意思是将兴妖作怪的孽龙回绕,锁住,以消除水患灾祸。
后来重修后又变成了一座“风水塔”,风水塔是典型道教塔,前后相差这么大,原因是为何呢?其实,佛教从两汉时传入,汉唐时兴盛,到明清时,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广泛了。明清两代经济文化一度发达,建塔超过千座,帝王们信佛又信风水,故建造佛塔同时,还建造风水塔。加之社会中对科举和贸易的重视,促进了经商改变社会地位的思想,对“风水”更加看重,甚至一些原有的佛塔,也被移植成了“风水塔”。
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文昌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为最常用之法器,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文昌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旺文。
相宅经纂》说:“凡都省府县乡村,人文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文昌塔、文昌宫、文昌庙之类的,原意属星官名。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 文昌帝君"的。主读书功名事业等。所以,"文星"是深受文人崇拜。
而营山白塔在修好之后,杨上容亲自署名为“廻龙塔”。可见主要的风水意义还是补缺风水之缺,以镇邪压妖,保营山平安太平为主。当然,也可能有现在我们所说的保全文运之说包含其中。总之,修塔的目的,就是保营山安宁,让营山多出人才。
但他没有取传统的回澜塔之名,也没有取文昌塔、文峰塔之名。
而是自己取名“廻龙塔”。



一般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地宫
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
如此说来,这塔下面也许有塔穴,还埋有什么东西的。








塔基
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



塔身
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
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
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
刹身
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
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
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这塔到底最后是怎样安装上去的,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那么高,难道真的要在塔外搭建那么高的外围木架吗?难道是把塔一层一层修上去之后,在最后的九层上面再把吊上去的做好的塔刹安在上面吗?还是在砌好九层之后,最后继续在上面修建塔刹呢?
照理说只有接着在上面修的塔刹才牢固结实,要是另外修好的塔刹安装在上面肯定就没有直接在上面修的牢固。
修塔的情形和具体方法,我是毫不知晓了,没有见识过,也就无法去想象。
总之,一座白塔就这样修好了。
辛苦了好久,这座塔终于胜利完工了。
四十岁的宁远杨上容带着县衙官吏一起站在塔下,仰望着眼前的白塔胜利竣工,高高屹立在眼前。梅东桥侧的山梁上到处都是远近而来的围观民众。大家望着崭新白塔突兀眼前,一片欢呼雀跃。塔尖刚刚挂上的崭新塔铃,在料峭春寒的孟春风中发出悦耳动听的清脆响声。杨上容顺了顺背后长长发辫,双手正了正官帽,理了理长袖衣裳,然后满怀虔诚恭敬,亦步亦趋走到簇新的塔门之前,将目光庄重地注视一遍他亲自署刻的“迴龙塔”三字,最后微微躬身钻进了底层塔内,面对塔内供奉的佛像,敬献香烛,作揖跪拜。
随从的官吏和民众则围在塔门之外,无数双眼睛望着这位说话总带着浓浓湘音味道的宁远县令敬拜完神像之后,顺着塔内狭窄的梯步慢慢向塔顶爬去。
那时的杨上容内心是喜悦的,今天他和这座白塔是众目围观之中的主角,面对这样多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他尽量保持着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他是朝廷的命官,是来自宁远的进士,是主政营山这一片土地的堂堂邑令,所以,他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尽量做得老道而得体。
他就这样登上了塔顶,朝西望着远处犹如一条歪歪斜斜逶迤而来的长蛇一般的营山县城。居高临下,塔下的子民一个个显得是那样矮小,他俯身朝下面仰望的人群挥了挥手,下面的人群就齐呼呼朝他回应欢呼,但实在离得有些太高了,他只看见地下的人在涌动挥手,却怎么也看不清他们脸上真实的笑容了。
不过,这已经很令他感到开心满足了。
他又将目光收回来,想寻找遥远故乡在哪一边。但是远山绵延,天际苍茫,他一时竟然已不知该从哪里去寻找宁远的方向了。好在他很快就以塔为中心,分清了东南西北的方位,心里也就知道家在何方了。






塔是宗教建筑物。我国建塔是从佛教传入开始的。塔最早是佛教徒供奉佛的“舍利”,我国古塔建筑多种多样,按构造式样大致分为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是用砖石等材料砌出的实心体,不能登临,古塔大部分属于这一类。这类塔有密檐楼阁式、楼阁式、砖木混合式、砖石混合式四种。塔主要有木、砖、石砖琉璃、铁等。塔的平面形式,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层数从1层到15层,多是单数。
营山白塔,属于砖塔。但也不完全属于纯砖塔,因为它下面塔基和底层,还是采用了一些条石构成的,所以严格来说,应该算砖石结构的古塔了。
砖塔在各类塔中数量最多,这是由砖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砖由粘土烧制,其在结构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与石材接近,远胜于夯土和木材,又具有易于施工的特点,可以相对轻易地砌出各种造型并进行各式雕刻。
虽然砖的性质非常适合,但是由于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主流地位,砖塔外观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做法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在塔的内部,多采用乱砌法,即砖在塔心随意堆积,但是为了保证结构坚固和美观,塔身表面的砖块则须有序砌筑,一般采用长身砌或长身丁头砌两种技法。
塔砖之间的粘合材料也是对砖塔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唐代砖塔多以粘性稍差的黄泥为灰浆,宋辽以后在黄泥浆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壳,使其粘合力有所增加。从明代开始,砌塔全部使用石灰浆,使得明、清塔的稳定性有极大提高。以砖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尤其是砖塔之间的缝隙多,特别在南方极易生长植物,无论杂草还是树木,根系深入塔身后都会逐渐破坏塔的结构,甚至最终导致塔的坍塌。









檐下砖石斗拱仍保存了宋代木结构手法,结构精巧。各层平座与腰檐之间高度不等,使塔身外形立面具有变化丰富的韵律感。双筒体的组合结构,配以每层台阶进出方向的不同,有如迷宫,设有斗拱,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遗风。塔顶置覆体,上置铁相轮与葫芦顶,其上置铜针,绕塔仰望,塔顶宝葫芦似与彩云相接,不仅增添了古塔雄姿,且具避雷作用。
塔一般是随着寺庙而建造,但现在许多地方是有塔无庙。
造塔、修塔,敬塔之功德延寿、生天、灭五无间罪、成佛等种种功德。除了造塔,看塔绕塔古也很有讲究,绕塔之功德《右绕佛塔功德经》则揭示绕塔可远离八难,具足妙色相,获得福命财宝,乃至得为天人师等。不得左右顾视、唾寺中地.至于绕塔形式,经律之中,制为右绕,若左绕行,为神所诃。绕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佛前地;五不得中住与人语。”
也就是说,平时看塔绕塔,一般都该从右到左绕,而且还有诸多禁忌。

自古以来,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
营山素有9宫18庙之说,就是现在营山文物古迹统计中,也依然还存有13寺5庙,比如什么龙兴寺、道林寺、永林寺、法堂寺、感应寺、宝珠寺、张家庙、文峰庙、佛尔庙等等等等,总之很多很多的。所以这也与古时建塔,有塔必有寺的习惯相吻合的。

据说杨上容当时修了白塔,还修了感应寺。
















但现在已不知是先有感应寺,还是先有白塔。也不知道感应寺到底是不是杨上容所建。
感应寺不只是真实存在,而且很多营山人都应该知道的。
原来的感应寺,其实就是以前的营中对面的老城守区公所,后来还是东城派出所在那里。现在那里已经修成了东方花园。

这个地方解放以后做过很多场所,从化肥厂,区公所,到东城派出所,再到今天的小区。当年的感应寺正大门就在这里,有人说与白塔应该是在正西一条线上。

在感应寺遗址前面,挨着营中桥头垃圾场不远处的一个小车库内,几年前还看见过曾经的感应寺,里面不仅供奉有营山历史上记载的观音菩萨,还有其他佛菩萨等塑像。怎么寺庙的规模只有一间车库,还是租的,怎么跟解放前的规模相比,缩小了呢?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小区建设修好之前不仅做过城守区区公所、东城派出所等部门,还是解放前营山的一个重要的古迹之一感应寺。
抗战时期,前半部改为粮食储运处办公地址,大跃进办过化肥厂,后改建成城守区公所,改革开放后拆除重建成楼房,撤区后东城派出所设此。大概十多年前,估计2002之后不久,那里又建成了现在的东方花园。原来的感应寺,四合院式古建筑,整体布局近似东林寺,规模小些。清道光年间,知县杨上容维护封建礼教,中秋节发现亲女夜睡未关房门,打算处死,后经多方劝解,虽死罪已免,但活罪难逃,遂将其女逐出府门,修建了感应寺,感应出自佛书《感应篇》,其主旨是善恶分明,因果报应,建寺拜佛乃善行,必得好报。故逼女削发为尼,从此敲木鱼,念佛经,抱憾终身。这个传说,曾在网上见人摘文拍照说过此事,但是真是假已不得而知。
但感应寺倒确有此寺!
老城守公所那时我也经常去,只是那时去了那么多次,却根本就没有想到感应寺,自然也没有去留意什么。只是现在想起这些,脑子里还依稀记得从前的模样。

关于感应寺历史简介,真是多灾多难。老营山人说是跟白塔是一个人修的,那么,就是当年的营山知县——杨上容了。可能是因为白塔有座塔的原因,才将感应寺修建选址选到这个地方,那个时候这里还是郊区农村。据营山相关历史记载,白塔、云凤书院、感应寺都差不多是在道光年间一个时期修建的。

回龙塔位于营山县朗池镇梅家梁上,系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营山县县令杨上容主建。塔呈六棱锥形高33.2米,底坐过长3.8米。顶层边长2米。共九层,逐级上收,檐牙高啄,巍然矗立.每层六门,有敝有闲。底屋门柱上刻石为联“底柱枷阑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上款书:“道光甲申孟春”,门额上阴刻“回龙塔”三字。三层、五层、六层、九层分别镌刻“威震江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震”横批于石额上.塔刹为圆锥葫芦状三级构成,均系青灰陶铸,“每级葫芦之间施莲花座衔接.底层葫芦四方的二龙抢宝于其上。”一、二层塔身原有彩绘,现已模糊不清。二层门首原铜铸二龙戏珠图案,昔清末民初遭雷击毁。塔内有石级88步,盘旋而上。直通塔顶。
凭临远眺,绥山巍峨,朗水为带,天高地阔,尽收眼底,看今朝风光无限。
河水为墨,蓝天为纸,白塔为笔,老城记忆,焕然一新,尽情挥毫画新篇。



写到这里,白塔和杨上容的历史轶事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最后,还是让我再仰望如今焕然一新的白塔新貌,徜徉在白塔公园里的欢声笑语之中,跟随曾经登临过白塔之巅的记忆去想象、俯瞰一下如今的营山县城吧!
最后我也把一些过去关于的白塔老照片发在这里,让大家见证一下白塔的变迁
吧!

这是一座塔的历史,也是一座城的变迁。在这即将200年的历史里,这座塔见证了营山县城的变化,它也是中国近200年历史的见证者。

从塔的诞生,到它的现在,当年修建它的杨上容还有数代数不清的营山子民都早已生命不在,化为了地下厚厚尘埃。

幸好,白塔还在,风韵犹存!

幸好,国逢盛世,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你我正逢此时,安享平凡生命的简单快乐,每天可以在白塔公园散步闲逛。

愿白塔可以永久相伴!也愿它越来越年轻!

愿大家都幸福健康快乐!

也愿我们的国家和我们这个时代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4 20:35
除了北门,还有舍利塔、所谓的贵妃墓没有再一一去到,亲眼看看了。
因为看了透明岩那些摩崖石刻之后,我 ...

从9月9日开始写《话说太蓬山》系列文字,历时三个多月,今天终于写到最后,约13万字,该写最后的结束语了。
其实,对太蓬山真正的关注好奇,应早在夏天的八月就开始了,所以,如此算来,我是历经了盛夏、凉秋、寒冬三个季节的变换,才将这些文字写完。
但回头思想自己所写的文字,未必就将所有想写的东西都已写完写尽了,也未必就真的就如最初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去写完的。
无奈于现实的琐碎纷扰,很多时候我都只能在一种时断时续的状态中来写这些文字,如此一来,总是会思索常被打断得支离破碎,不得不每一次往前续写的时候,再重新回忆、寻找路径,继续文字前行。这样自然就显得前后重复,拖沓啰嗦,甚至还会有很多细节不够准确、深入。
所以,特别要在这里,对这些文字,对太蓬山,对读过这些文字的人们说声抱歉。
虽然有这样多的欠缺遗憾,但毕竟我这样以自己的方式将我所想要述说的太蓬山基本上都写出来了,至少有了一个十之八九的大概模样,以后如有闲时闲心,再来慢慢重新修改。当然,如果真还有那样一天,一定好好删增整理,并且力求以史料为据,严谨而认真去做好修缮工作。
那么,就这样吧!
一切都该暂告结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4 20:35
除了北门,还有舍利塔、所谓的贵妃墓没有再一一去到,亲眼看看了。
因为看了透明岩那些摩崖石刻之后,我 ...


贵妃墓
太蓬山除了有让人难以费解的《安禄山题龛》,无独有偶竟然还在太蓬山的杨柳湾有一座刻有“杨氏之墓”的神秘古墓。然而此地虽叫杨柳湾,却从无一棵杨柳树,从古至今也均无一家杨姓人氏,而且方圆几十里就只有这样一座孤墓,且从未有人来拜祭过墓主,更令人费解的是此墓虽地处荒山却坐北朝南,风水极佳。那么这墓里到底埋的是什么人?当地老百姓一直传言,此墓正是唐朝逃隐至太蓬避难的杨贵妃死后的葬埋之处。这一传说恰好与透明岩边的《安禄山题龛》遥相呼应,唐史最著名的安史之乱事变中的两个主要男女主角,到底与这座太蓬山有着怎样蛛丝马迹的联系呢?这也惹得无数后世之人百思不解,好奇不已。据《旧唐书 列传第一 杨贵妃》记载:“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从这段史载中可以看出,唐玄宗特别留念杨贵妃之死,确有过将贵妃之墓密葬他处的记载,“诏令改葬”、“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杨贵妃生于蜀地,自幼“衣道士服,号曰太真”,上皇密令改葬他所,令图其形于别殿,也就给现今还依然完好无损掩蔽在丛林芳草中的杨贵妃墓留下了无数神秘的想象空间。后经史学家考证,此墓确实乃杨贵妃之墓。从这座墓的外观来看,一点也找不出皇家贵族的痕迹,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当年积千般宠爱于一身的杨责纪最终的结局是多么的悲惨。
说实话关于太蓬山的贵妃墓之说,我并不敢苟同,也不想多去多花费心思有什么参合。
上面关于贵妃墓的文字,是在参考营山贵妃传说的基础上编撰的一段文字。
我至今没有去看过那所谓的贵妃墓,也就是那杨氏墓。
因为不感兴趣,所以也就一直都没有去。
一座普通的荒野坟墓,不过只是一个普通杨氏之墓,有什么好看的呢?
我真的不相信那墓就是贵妃之墓。
中国这么大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被名为四大美女的杨贵妃在唐朝历史又是那样的艳丽多姿,如果她真的葬身于营山太蓬山的话,早就被造得天翻地覆了。所以打死我都不会相信那些言之凿凿的贵妃传说。
在我看来,所有贵妃传说在太蓬山的横空出世,完全都是由那块至今还完整留刻在透明岩的安禄山佛龛和题刻所惹的祸。安禄山与杨贵妃本来就有暧昧一腿温柔同梦的历史污点,所以后世之人,只要一提起安禄山,立马就会想到他的风流情妇杨贵妃来。
再加上我们营山的太蓬山透明岩上竟然明白无误地刻有安禄山在唐玄宗时代留下的石刻题字,我们营山这小地方,千百年来很少与历史名人有过什么瓜葛,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安禄山的历史人名,所以无论真假,也不管忠奸善恶,只要他是历史名人,好不容易出现在营山底盘上,先把他死死摁住不放,然后再费尽心思展开天马行空的合理想象,把那位倾国倾城,家喻户晓的杨贵妃也一起牵扯进来,一起把他们归隐在太蓬山上,这样就无形中给我们营山人自认为的这座自称蜀北名山的太蓬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的唐古逸韵,这样就可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4 20:34
北寨门我从未去看过,所以很想去亲自看看。
据说北寨门,上面刻有“皇恩北至”的横额。但那天满怀信心去 ...

太蓬山作为营山最著名的佛教之地,香火一直都很兴盛。
只可惜,我没有宗教信仰,也从未去太蓬山烧香祈福。我甚至连太蓬山赶庙会烧香的盛景都没有好好见识过。我只是好奇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太蓬山庙会热闹场面的照片记录。这里选了一些放在这里。
千年古刹太蓬山虽历经沧桑,但于隋唐播种下来的佛教信仰早已深入信众之心,根深蒂固,时代相传。如今的景福寺依然经声阵阵,香火鼎盛,特别是每年农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为太蓬山观音会其中,尤以六月十九朝太蓬山最为热闹。朝山的善男信女,远及陕西,近及临县。朝山期间,山上香客数万,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庙中香火继夜达旦。摊贩密集,商品琳琅满目,游艺娱乐,应有尽有。解放后,寺庙多被拆毁或改作别用,香会习俗几近消失。1983年,开发太蓬山旅游区,每年的阴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又有了朝山活动,远近州县来此朝山祈福观景者络绎不绝,给古老而神秘的太蓬山又重新带来了新的活力。无论时代怎样变,但在太蓬山,在当地民众的心中,他们祈求于佛主保佑的信仰早已世代相传。所以,对于生活在太蓬山周围的芸芸众生来说,此山和佛与他们子孙同在。
203902shraf77zbknznbj7.jpg 203901y3r777s5iw7mm713.jpg 203901beo8xl75cnrcpe7o.jpg 203901hwbpb0p28zcecwyd.jpg 203900dtugeujckjcoglgn.jpg 203900tv3a7vkrwavrvaax.jpg 203900tba9agaubbba8bce.jpg 203900hfmlmdgxxmlx9m6j.jpg 203859ec7occr7pcozujoj.jpg 203859bn8nu04mj64u4s9q.jpg 203859c9o6vojqqtoce6v6.jpg 203859oovkktqyfztmnbot.jpg 203859shvprfprcfcco3z8.jpg 203858hzyjfwttw7yxgcmy.jpg 203858x57755pj7g5cks5b.jpg 203858qeh3z73kipe3kkuy.jpg 203858fafanv4ck7iwfsa9.jpg 203857bi2rz2n8rjp2sr4p.jpg 203857r6zmua3z3gp4j536.jpg 203857eehsci6gxxcnix1x.jpg 203857qolniosiz6iun5qi.jpg 203857c97gz3gqg777gzmg.jpg 203856ho1dfla1t56t8oqy.jpg 203856mplww79zl020w97n.jpg 203856har7zyo9tondaapf.jpg 203856a601babt6xgxrrn6.jpg 203856pzngwyn9ei99inyy.jpg 203856dr3rhmexlhtoytxe.jpg 203855n2it72azm7mnqvxn.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4 20:34
北寨门我从未去看过,所以很想去亲自看看。
据说北寨门,上面刻有“皇恩北至”的横额。但那天满怀信心去 ...

除了北门,还有舍利塔、所谓的贵妃墓没有再一一去到,亲眼看看了。
因为看了透明岩那些摩崖石刻之后,我对其他的就再没有多少兴趣了。况且其他那几处,我也不想去了,太累了,感觉所有的好奇感都没有了一样。于是,便只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就想匆匆结束了。
舍利塔,位于太蓬山西麓刺沟湾,为景福寺方丈慧智长老墓地。该塔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六月上旬。塔为六方锥形体,中空,下大上小,逐级收缩。高七层,每层均有塔檐,通高9.5米,地径1.3米,底层周长4.2米。底层阳刻“舍利塔”三大字,每字各刻一方,颜体正楷。二层以上各层六方均刻有佛像、人物、花鸟、走兽、等浮雕,造像生动。舍利塔四周建有石栏围护。塔后削壁处凿有神龛,中刻“恭维普济堂方丈上慧性智公和尚塔”十五大字,落款为“咸丰四年四月上浣建造”十小字。龛前刻一联云:“东山应对青狮形,西峰譬喻白象身。”横额为“五蕴空冢”。塔前为利山碑,碑联为:“祖德源远遗传万代,师恩泽被子孙千秋。”横额为“源远流传。

贵妃墓
太蓬山除了有让人难以费解的《安禄山题龛》,无独有偶竟然还在太蓬山的杨柳湾有一座刻有“杨氏之墓”的神秘古墓。然而此地虽叫杨柳湾,却无一棵杨柳树,从古至今也均无一家杨姓人氏,而且方圆几十里就只有这样一座孤墓,且从未有人来拜祭过墓主,更令人费解的是此墓虽地处荒山却坐北朝南,风水极佳。那么这墓里到底埋的是什么人?当地老百姓一直传言,此正是唐朝逃隐至太蓬避难的杨贵妃死后的葬埋之处。这一传说恰好与透明岩边的《安禄山题龛》遥相呼应,唐史最著名的安史之乱事变中的两个主要男女主角,到底与这座太蓬山有着怎样蛛丝马迹的联系呢?这也惹得无数后世之人百思不解,好奇不已。
据《旧唐书 列传第一 杨贵妃》记载: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既进见,玄宗大悦。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从这段史载中可以看出,唐玄宗特别留念杨贵妃之死,确有过将贵妃之墓密葬他处的记载,诏令改葬”、“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杨贵妃生于蜀地,自幼“衣道士服,号曰太真”,上皇密令改葬他所,令图其形于别殿,也就给现今还依然完好无损掩蔽在丛林芳草中的杨贵妃墓留下了无数神秘的想象空间。后经史学家考证,此墓确实乃杨贵妃之墓。从这座墓的外观来看,一点也找不出皇家贵族的痕迹,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当年积千般宠爱于一身的杨责纪最终的结局是多么的悲惨。
203529tiizj5jgqzjwzwew.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4 20:32
这一次在穿岩洞东面迎客松之下的崖壁上,我竟然发现了三个大字。那里不好拍照,更无法过去靠近仔细辨认。 ...

北寨门我从未去看过,所以很想去亲自看看。
据说北寨门,上面刻有“皇恩北至”的横额。但那天满怀信心去北寨门,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听当地人讲,北寨门并不远,问清了详细的路线,我便一个人往北门而去了。但短短那段北门之行,却异常艰辛,危险与困难丛丛。原来的路,早就没有了。不是没有路了,而是这些年无人走了,山上的人们都不再到那边去了,在大自然完全自然状态之下,到处都是灌木杂草和树木,于是除了密密麻麻茂密的植被荆棘草木之外,就再无路可走了。
并且,那说起来不过短短一两里多的距离,我竟然亲自遭遇了三次游蛇从脚下窜出。都是一两米多长,一黑两青,甚是恐怖,胆战心惊。好在我脚穿长雨鞋,手持长开山棍,方才给自己壮胆,一路提心吊胆艰难穿行在荆棘密布的前行迷途上。
最终,我还是失败于大自然的荆棘阻隔,最后不到两百米的路程终于无力穿过,最终只能遗憾地与北门方向告别。
北门,我永远也无法再见到你的尊容了。
但我相信,也许北门也会因为这样的自然保护,而比其他几处寨门更加安然无恙地保存更久吧!


203423k91xy9y3c3no1ag1.jpg 203423prict5gniksszg1t.jpg 203422v6qzit61g646c6nc.jpg 203422rf7xljlgpll0gjmx.jpg 203421xbde681u2gg3uebu.jpg 203421gr4h9idzk5gkdkag.jpg 203421q01kqlznzk3lq6gx.jpg 203420r8qmlou2r8c2o5kq.jpg 203420j5alz1jevol5znol.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4 20:26
眼前的“凡”字,虽已快要破损脱落,但凡字依然看见。据资料记载,这隶书的凡字,据传为唐末尔朱真人手书 ...

这一次在穿岩洞东面迎客松之下的崖壁上,我竟然发现了三个大字。那里不好拍照,更无法过去靠近仔细辨认。在迎客松的下面,离栖真岩三字不远,我尽量一脚紧靠在石栏柱里面,一脚尽最大努力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之下使劲跨在最外边的岩石上,努力将身体最大极限的往外倾斜,然后用手机去拍下那里的照片。我确定我已经看清就是“福仙岩”三个大字。但手机照片拍出来,有些模糊,好像看清那三个红褐色的大字“福仙岩”。这处岩书题字,在所有关于太蓬山古迹研究的学术资料中都无记载。
不知是何时留下的,也不知是谁的手笔?这也算这次太蓬之行的一个新发现吧! 202724x5yx3x2i5wmv575m.jpg
202724l68hefoy897inmy7.jpg

202723m75s8embbm5s535d.jpg

202723kxks6ucoz9jgphuj.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3 19:23
天色昏暗,估计再过不了多久就会天黑下来。寺庙那边已给普定打来电话说要准备吃晚饭了。告别李氏三兄弟 ...

眼前的“凡”字,虽已快要破损脱落,但凡字依然看见。据资料记载,这隶书的凡字,据传为唐末尔朱真人手书,当初写的“隔凡”两字,但现在仅存一个“凡”字,残宽39厘米,高120厘米,字径约24-36厘米。这隔凡为何意呢?没有确切的记载,大概是尔朱真人在此修道,隔凡便是隔离凡尘,将凡人隔开之意吧!
望着这在唐时留下的古人字迹,在一千多年漫长的时间岁月的自然消磨之下,因并不是深深刻于岩石之内的,所以表面岩石已自然风化有了许多脱落,看样子,再过不了多久,这个凡字也会因为表面岩石的风化脱落而永远消失掉的。所有人为的东西,在大自然的面前都显得好苍白无力与存在的短暂啊!

202540bisfntgrsxzzhfsr.jpg
202539lgn7g26ksuxegbeb.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