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学习,80年代港片,90年代武侠,00年代游戏,各个年代荒废人生的东西。可苦了这些关心孩子的家长啊,自己什么都不懂,在那干着急,自己没有处理好关系,就把责任赖在其他实物上。一个连游戏都没碰过的所谓专家,将流量软件当做游戏,发表让国际社会广泛反对的言论在中国兜售,引起恐慌。你们称游戏为电子鸦片,可别忘了游戏的另一个称号:第九艺术,也别忘了中美日早就在使用游戏训练军队,打游戏不用脑子?你的脑子呢?。过年过节的时候,不要一天到晚领着孩子见所谓亲戚,他们根本不认识,话题仅限于今年长高了,成绩怎么样。呵呵,能有点儿时代气息么,手机上才有属于他们的天地,你们应该想着怎么适应孩子,而不是让时代来适应自己。再说,管好玩的内容,遵守年龄限制,水弹枪要求十四岁以上,各种游戏也普遍要求十二岁以上,不要不遵守规矩还赖厂商,跳楼了找牛顿索赔的那位家长,您想钱想疯了吗?顺带一提,通过游戏克服3D眩晕症,提高大脑对图像的适应性的人,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