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南京某地铁站,一位女士,带着男童竟然在女厕的洗手池,还是那种专为小女孩设置的洗手池里拉粑粑,此举引起了大家的愤慨。(我也知道了,还有个“太子娘”的称谓。特指把自家男孩当太子一样侍奉,对其他人毫不尊重的母亲。)
从评论来看,大家愤怒的主要是绝大部分人反对的是男童进女性空间,反而对在水池拉粑粑的提到的不多。可能是因为后者大家都知道做法违背公秩良序,也因为前者不少人都积聚了一定的情绪,希望通过这个事情骂出一个解决办法。
缺乏明确的道德和法律判定,自然争议不断。
把小孩视为无性别意识带入异性空间,到底是该以多少岁为界?
带行为能力受限的孩子如厕,该以孩子还是大人性别为准?
从硬件设施上来说。无性别厕所随着大家消费水准上升,肯定会越来越少。我记得前些年的火锅店、网吧、甚至地铁站,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还有比较多的无性别厕所,现在的消费场所和公共场合为了提高隐私度和体验基本都区分开了,但是大多场所又没有达到能提供母婴室和家庭厕所的程度。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时间脚程范围内的还是只有男女厕。
南京那事的结果是,在保洁的要求下,这个女同志自己手掏了排泄物,南京南站地区综管办也表示会把相关情况向铁路南京站反馈。随地大小便的问题,肯能在宣传和管理下能有效杜绝。但是带娃如厕的问题,只要经济水平和硬件设施未能达到一定水准,相关法规没有明确界定,还将不断引起争议。所以有家长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大家带孩子出门,都是怎么上的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