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三星堆祭祀坑群鸟瞰图大致呈北斗轮廓的古天文遗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退休后,在凉山州首府西昌市生活了七年,有机会部分了解到彝区文化与解读着彝族英雄支格阿龙(阿鲁)的由来:天空中飞翔的神鹰,以九(代表雄性)滴精血、滴落在人间美女普莫列依的七(代表母性)层裙子上而受孕,生下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男孩。此男孩是神鹰的种,由夷人女神所生;再由神龙养活他成人,成英雄、成神。
用彝文化解读支格阿龙:支格为姓氏,阿鲁为名。因他是龙年龙月龙日生,所以、又称“阿龙”。因其“鲁”字,在彝语的读音为“龙”;所以,支格阿龙的名称,也就读成“支格阿鲁”。成人后的支格阿龙,既是一个毕摩(懂得彝族巫术、是文化人士的代表,“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有智有谋,能言善变;又能以箭射日射月、除妖灭害;能执司祭、行医的职守,具有超人的能力;是彝族的大英雄。
我们了解关于支格阿龙系“鹰生龙养”的故事,知道彝族人常自诩为“鹰的后代”、“躺在鹰背上晒太阳的民族”;但不囿于只听信这一种类似地传说;因为完全可能有新的解读。例如“鹰生龙养”的支格阿龙在体现“龙”的作为中,就被彝族民众崇拜为火始之祖,被后代彝族尊称为“火龙”;又如在凉山山区彝族家庭火塘里的火神,是神圣的,不能横跨过去:彝族人自认为是火的民族,是火的子孙;从而崇火、恋火,以火为乐、为节庆。著名火把节,就是“古夷→倮倮→彝族→诺苏”民族遗留至今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火龙神话传说,既与彝族的火崇拜文化现象一脉相承,又与三星堆青铜神树一号树干有火焰纹托盘和花蕾下方也有火焰纹托盘,皆象征着青铜神树一号有“火树”之潜质;而且太阳鸟是站在火焰纹上,与自己能发光发热、闪烁火焰的神性相一致。
支格阿龙之“龙”字读为“鲁”,其“鲁”字的汉字结构,呈“上‘鱼’(这与鱼凫或鱼鹰之‘鱼’相同,可意味历史源头相似)、下‘日’(这与太阳鸟文化背景表示太阳神的内涵相同)”——这样的重叠式双重相同,既非望文生义,又能从字面上让人产生“三星堆青铜神树太阳鸟所代表太阳神的共性,由‘鱼凫→鱼鹰→猫头鹰→鹰→太阳鸟(有像鹰的喙)’而转化”的联想。或者,能再由某只太阳鸟经演绎为“羊角马面龙身人手的‘火龙’”这一阶段性场景后,再化身为彝族射日射月的英雄支格阿龙(阿鲁),成为从羌蜀夷三大部族的母系共同体中分离出父系彝族(一支古夷氏族)的英雄象征;即自从父系彝族“支格阿龙”的出现,标志着三星堆鱼凫王朝之母系社会开始衰落,出现了古蜀国区域内在这一阶段中,有部族大动荡、或有社会再进步大变局的可能性。
“羊角、马面、龙身、人手的‘火龙’”身躯后肢中、出现人手的文物部件,极可能是男性的“人手”形态;似乎在宣告此阶段有了社会大变局:三星堆王朝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明显地过渡。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50是三星堆博物馆展览中的两条青铜龙文物,其形态上差别大:
在一号青铜神树上的龙,龙头下垂,前上半身呈葡蔔状、前肢五爪似人手,尾部上翘。在爬龙柱形上的龙,头部上昂、两只前爪按在柱首的平顶上,探首向前眺望;龙口大张,露出锋利的牙齿,下巴有山羊状的胡须。
此二龙,也有少量共性,都有一对羊角:青铜树上火龙的羊角,像黑山羊的两只角,但较细长、且向前斜弯;爬龙柱的龙的两只羊角宽大,犹如大岩羊的羊角。
这两条龙都长着羊角,能直接像“羌”字那样,能深层次体现着“羌人、乃从羊儿”;能以其字或字形的“羊”字的部首,体现着对“羊头”或“羊角”的民俗崇拜;即古羌人或古羌戎后裔(含羌蜀夷氏族共同体),特别重视突出羌文化中的“羊角”作用。例如,羌人计算自己的羌年时,古羌人以羊角卜来推羌历,就是今日羌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星堆博物馆的这两种“龙”,皆能以其羊角龙的特征,在文物的表面形式中,传承着古羌戎部族的图腾、习俗与文化。这深刻地表明在古蜀文化中,遗存着古羌戎先祖浑厚的基因与羌文化烙印——看看青铜大立人身穿的龙袍锦绣着四条古蜀的龙(图51为其中的一条龙),它们,都是长着两根长长羊角的“羊角龙”。此龙的两根羊角,有一粗短、一细长的特点,与图50相似。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青铜神树龙身后肢重点演绎出人手掌中的“图腾三星”

我们2021年上半年在《广汉论坛》,发表了《天文古国:“三星堆”遗址名称新考》等文论;对三星堆一词之主语“三星”的构成,有多方面论述,但现在还在等待科技鉴定。半年后,在该文基础上,再在《广汉论坛》发表《三星堆地名与三星堆文物是写照古蜀天文惊天下之“三星堆天文古国”历史文化的储存器》。这两文,皆是一家之言,还需增加广度与深度的阐释,去充实着这类论述的价值与意义。
以上两拙作,都介绍了在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龙身的后肢,演绎出人的胳膊,并在胳膊中段、又奇特地生长出人的大手掌之文物部件;在该大手掌中、有疑形态像“三星环绕”的纹饰标记,嵌入在人的掌心中。
此类文物这些部件既然客观存在,就必有它们的特定含意在表达。我们现在只能逻辑推理,寻觅其弦外之音、或是告知后裔:此“三星环绕”的图案,既是直接作为三星堆青铜神树一号文物在表达鱼凫先民们原创其神树要体现的文化重点,又是三星堆遗址主人为丰富祭祀文化而制作了大量祭祀文物群体的核心内涵所在;本文对此,需要强调与补充。
一号青铜神树显现其龙身中,有人的大手掌部件、可见“三星”标记的图案,在手掌文物的掌心处,有很清晰表现“三星从中心向外辐散”的图符标记;形成奇异而巨大的手。
此奇异巨手的文物部件与攀援在该青铜神树上“火龙”的关系,有很多奇特的表达:
之一,很不合情理的文物景象:此文物部件,不是从该火龙的前肢、而是从龙的后腿部位,演绎出人的胳膊。
从该龙身后肢的后腿部位演绎出人的胳膊中段、所生长出一只夸张着含拇指在内的五根手指,并特别放大了“人的手掌”。
之二,此人的手掌,所存在“三星辐散,表示‘古蜀族群、天之历数’”的图符从中心向四周传播;这可能是在突出两类与古蜀密切相关的“星级文化”:一是表示古蜀族群的地域性人文特征,另一是表示该族群已掌握与应用着天文历数特征、原创有三种太阳历。

一、人文特征,有“氏族三星、祖先三星、文物三星”三方面的“星级价值”
1、广义古蜀的地域,北邻古羌戎(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营盘山遗址为代表)、南邻西南夷(以生活在大小凉山与云南,在解放前称“倮倮”、解放后称“诺苏”的世居群体为主),中为古蜀聚居区(以四川盆地为主体);其羌、蜀、夷的土著,在上古社会可合称西夷。这三大部族,既在分布上彼此相隔或相邻、因而有族群差异;又在文化上相聚、相融,汇合成羌、蜀、夷民族共同体的西夷或南夷或西南夷。
有由《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本南夷”;有《华阳国志》与《水经注》。均载“蜀曰邛皆夷种”古语,即在历史文化上曾经很有名;但在现实中,却被很多人遗忘了。
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先秦的古羌人、古蜀人与古夷人(今彝族先民),是一家人;即古羌人是古蜀人与古夷人的祖辈,古蜀人与古夷人是兄弟姐妹。本文合称古羌人、古蜀人与古夷人,为先秦“羌蜀夷共同体”之三大祖先族群。在人类学层面上,具有“三星”:
由古蜀国先民之古蜀人(核心区在成都平原) + 古羌人为古羌戎的后裔(古羌人以川西北高原为大本营)、或为氐羌人 + 与古蜀人系兄弟姐妹关系的古夷人【分布在四川西部,长期与古羌戎、古蜀人混居;商周时期,因“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在云南)、嶲(在凉山)等处”,使古夷人数次大量南迁、演绎为西南夷的主体】;即古蜀人 + 古羌人 + 古夷人。由这三大族群,构成古蜀国民众的主流;可誉“氏族之三星”。
2、以狭义古蜀国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与盆地周边及山区,为古蜀人地域中心;其古蜀国有三代古圣先贤,在民族学层面上具有“三星”价值:
含古蜀第一代蜀王蚕丛、第二代蜀王柏灌(皆已故)、和鱼凫王朝跨千年王者中已故的鱼凫蜀王。此三类蜀王祖先筚路蓝缕、为古蜀国开疆拓土、建有星级功勋,受到长久思念;可誉古蜀国的“祖先之三星”。
3、本书,共列举了四种“文物三星——图52-1:神树龙身人手之三星  图52-2:鸟尾三星金箔  图52-3:鸟冠三星与尾三星 图52-4:鸟背饰三星”的文物证据;可惜,三星堆博物馆等,并未对这些文物标记的“三星”内容予以重视或强调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双手共10根手指、代表一个太阳月有36天,便将一年分10个太阳月、并另剩下5日)……以体现其“象数与象意”综合后的数理含义,而命名各自的太阳历名称;即古蜀发明的这三种太阳历,是以不同太阳月周期、区别出三种不同人体历法的意义与名称。
由图54一号青铜神树所拟人的一双大手,能以人手共有28节指节而划分一回归年、为13个太阳月的历法;即俗称“第一种人体历法或妇女月经历法”,正规称“13月太阳历”。   
先认识人的每只手有多少个指节,从这样的生理特征、开始认识人体历法。
古蜀人寻找到由母系社会妇女们自我感悟到“28天”这是个有特别意义的数字,能概括妇女最明显月经主要周期的日期数、即28天;再将此自然的天数,套入所创太阳月理念而编制出人体的第一种历法——即妇女月经历法、或13月太阳历。此历法被以文献回溯方式向社会较详细传播的时间,是1985年。由彝族教授刘尧汉公布。
细读→图54:从人手的大拇指开始,数数一只手的指节。一根大拇指,为两节指节;其余四根手指,每根各有三节指节。即一只手、有14节指节;一双手,共有28节指节。以此28的数字,代表28天的周期,可表示一个太阳月。
此“28”的特定数字,既可指引古人认识28星宿的基础;又能以“28”的特定数字,对应于妇女月经周期为28天的重要生理时间;还帮助彝族第一个教授刘尧汉以此“28”的特定数字为据,在1985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明源头新探》第50页第二章“五、人体历法”中,率先介绍了:“一个月二十八天,一年十三个月共三百六十四天”的历法。这种“一个月二十八天”的历法,实际上就是以妇女月经“二十八天”为同期的历法,它本当直称为“月经历法”,最为贴切;但把它作为标题,或许令人有“粗俗”之感,我才把它称为“人体历法”,似较文雅。
中国人首次由鱼凫人原创了第一种太阳历或“人体历法之‘妇女月经(以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历法’或‘13月太阳历——用一平年的时间365天 ÷ 28天 = 13月余1天(这余的1天、作过年日)’(若被除数是闰年的366天,则366天÷ 28,得商‘13’月;这余的‘2’天,可作过年、过节日)”。
此13月太阳历出现于古蜀的时间,最迟大致是夏商社会、现由三星堆博物馆保管的文物而印证;再由金沙遗址博物馆,保存有“戴太阳冠(见图17)铜立人”文物“戴13道太阳冠”,能显现此13月历只与太阳有关……另外,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还存在有更经典的十月太阳历文物类型: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镂空文物的双面图案。
2、剖析一号青铜神树“人手特征”可扩充解读10月太阳历的天文历数特征
中国历史上的计算工具,大致有手指、石子、结绳、契刻、算筹、珠算、文字等形式。
《中国古代计算工具》介绍了“手指计数应该是人类最早的计算工具,因为这种计算工具是天生就有的。在人类从猿向人转化的过程中,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非常弱小的时候,手指必然成为人类首先选择和使用的计算工具,而且手指计算形成了人类对计数制度的认识和革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03月出版了叶舒宪、田大宪合著《中国古代神秘数字》。此书透视神秘数字表象,解读了中国文化遗产中神秘数字符号背后的隐秘编码、神圣意蕴。
该书绪论分析:人类学家在田野考古中发现,原始数观念是神秘数字的认识起点,“它的产生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早好几千年”,甚至一两万年。即便在今天看来极为简单的“一”,也伴随着复杂的智力劳动……至于计数方法,则有不同形式……“近取诸身”,也是常用形式。以手指作为计数工具,被视为数源于手的证据……
该绪论小结:数字仅仅是一个计数的符号,是公元前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的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意义,它们身上所存在的意义完全是人们自己强加到它们身上的。
然而,我们发现三星堆数字“0-9”十个自然数系列,比公元前印度人发明的同样数字系列要早两千多年【据《百度知道》等介绍: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公元前三世纪,印度数字已有了1至9,至于有没有数字“0”,还无文物证据予以肯定(仅于公元876年才出土有刻版记录)——由于“三星堆数字‘0-9十个自然数系列’”出现在夏商,即至少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有此系列;则中国古蜀发明的“0-9十个自然数系列”,或比印度的同类数字系列要早两千多年】。
就在三星堆发明有“0-9”十个自然数系列或前或后的氏族文化期间,鱼凫人已可能会演绎出‘十’或‘10’这个数的概念;这个来自利用自己的身体部件,比如十根手指来计数,是古人最自然、最简单的选择。有人引古希腊的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所指出:今天十进制的广泛采用,只不过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十个手指这个解剖学事实的结果。可见数学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跟人用手指计数这一简单质朴的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回到解析三星堆鱼凫人以特定一双大手的十根手指、去表示对十月太阳历之“十月”的解读。在前面图20左侧文字注释中有一个蓝色底板方框的文字、指向青铜大立人双手,注有“一双巨手十指拟十月历”的内容;这是古蜀人通过以具体表示抽象的原则,借具象化的人有双手之形式、表达其“能进行应用‘十’或‘10’这个数”之观念与蕴意;所以,这正是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双手造型需要特别巨大的缘由之一。
体现这个缘由的文物部件,并不是只孤独显现在青铜大立人的双手造型中;图54青铜神树一号的“龙身”、所衍生有两只人的胳膊并再衍生一双巨大人手的造型,是又一例证。
故此,出现在图54青铜神树一双大型的人手,能以每只手有五指而合并为人的双手有十根手指的效果。其以“人手‘有十指’特征”,实现着从思维表象中理出其端绪、阐述,而引导抽绎“解读出能表示10月太阳历之天文历数(历法)”的特征。
本文指出:由于三星堆太阳历通过结合三星堆数字系统,需要引申出能反映三种太阳历月份的“13、18、10”之周期性的数字;在具备这类功能的青铜大立人、玉边璋和青铜神坛这三件文物中,以青铜神坛下部的青铜神兽部件,表现得最完美。
对应于古蜀人发明其太阳历系统,均存在源于人类借原始的天文思维、去获得与原生数字观念相结合的方式,方生成了该太阳历系统中由这三件文物的涵义、可印证其共有“天数在蜀、天数一体”而相似性的既成事物。
由图54中所反映青铜神树一号有左、右两只“人手”的图案,能直接以人手共十指之“十”的数字,代表十月太阳历的“十(10)”的涵义。这一涵义的显现需要在此予以强调:图54中的双手图案,显然比图48反映青铜神树一号只有“一只人手”的图案,更直接具有能反映十月太阳历的代表性。
探求“三星堆太阳历与三星堆数字”这两大古老发明的形成、及二者融合体在古蜀文明社会进程中的模式,可应用王先胜先生在《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6期《十月太阳历溯源》中,所提出“象意思维、象数思维以及数理表达方式”与考古纹饰学的思考,对我们探索中国上古蜀夷太阳历体系的来龙与去脉,有促进。
本书图20与图54各有一双鱼凫人的巨手,能以十根手指寓意三星堆十月太阳历的十个太阳月,能以人的肢体语言、演绎其天数一体生成的社会环境及其转换背景。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0与图54中这两双不同形态的巨手,皆能演绎十月太阳历的文物意象,读者可努力在把神秘数字、深邃天象与古蜀古夷历史等相结合后,去增加解释“三星堆文物的核心,融合着神明与科技一体、天象与历数一体”等文化的长度与宽度。  
三星堆青铜神树,主要昭示着十月太阳历:仅在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就出土有八棵青铜神树,属夏代晚期。由于损坏严重,多数还在修复中。现已有两棵完成修复并在博物馆内展览。这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神树,是“青铜神树一号”的造型,即我们称其为“‘九鸟一龙十二果’历法大树”。
解析该历法大树中的九只鸟,是由三星堆天文古国之图腾鸟即鱼凫、鱼鹰衍生的太阳鸟;因而其历法大树,也就是太阳神树。
解析该神树中、攀援而下着头部上昂的龙,可能是由第十只太阳鸟衍生出一条奇异造型的龙;这条龙为何与九只太阳鸟同处于该神树之中?或其龙身就是那第十只太阳鸟在“鹰变龙”过程中的产物、且这一产物随后还发展为彝族传奇神话——“鹰生龙养”的古夷男性英雄支格阿龙(支格阿鲁)成为彝族的火神与创世祖先的诞生,是来自古蜀人中的一支氏族再发展、成为大凉山世居族群的新开拓者。
解析该神树的十二果,它们在一号青铜神树中,有上、中、下三层枝条,以表示组成一个太阳月36天之1/3、为一个太阳旬,共12天;即太阳旬本身,分上旬、中旬、下旬,由三个太阳旬、和为36天,方组成一个太阳月。而十月太阳历即由十个太阳月组成,每个平年为360日余5天。
……当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便能引导学者向古蜀历史真相去有序地延伸研究;随后,就将拓展出一片片新认知的境界,逐渐接触到所探秘三星堆天文古国的真谛。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塑有“‘九鸟一龙十二果’历法大树”的形态(见图48与图57);重点是关联于表达由古蜀原创了十月太阳历的这一事实。此事实,可能寓意或涉及到相关的本土宗教、神话与科学等知识领域;而它们,都是古蜀国对自然界认知的文化结果。
然而,却有不少人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上共有这十个动物的形态,去关联于所谓“十个太阳”或“十日神话”并做出专门的解说;或将“十二果”作为古蜀曾以十二个月为一阴阳历历年的周期;同时,却完全回避“为何有一只长着羊角、马脸、龙身、人手的‘奇异龙’之存在的客观事物”。但这些解说与回避,与我们的看法有重大区别、即有鸿沟:
三星堆精美奇特的青铜神树,原本就可能曾栖息有十只太阳鸟并在较长时期内,曾张扬着古蜀国创造的十月太阳历;但该青铜神树却不能模拟阴阳历的十二个月。因为商代时的古蜀国本土历法,只创造了三种太阳历,并未与阴阳历相关。
从大格局中讲,商代时的古蜀国虽曾强大,但相对中原殷商政权、却仍是个不起眼的西夷方国,或城邦国家。因商代的历法是阴阳历,而古蜀古夷的太阳历是与殷历相悖,故而必受到商周两朝的连续攻击或排斥;所以,有了后来传说、要由中原人后羿射日、即实施了改变原有的太阳历历法、才有了殷商社会的阴阳历面世,并成为后世两千多年之主流的中国旧历。直至辛亥革命成功,才有世界公历在中国成为新历的开始……
来自商代变革历法而排斥着夏朝推行的太阳历,可能在商代晚期,也催生了古蜀国三星堆神树上的鱼鹰·太阳鸟,也随着十月太阳历渐渐被嬗变的大趋势而变化;方有了古蜀“鸟变龙”之再衍生新神话的产生——出现了这类“羊角(有时像山羊、有时像岩羊)、马脸、龙身、人手‘奇异龙’的龙头”。
此龙头,虽部分相似于中原龙的形象,却在鱼凫女王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所穿的龙袍中心,又另以四条火龙为主要图案而明显有别于中原龙;即夏商时古蜀之“龙”,部分相似中国传统的“中原龙”,又有三星堆人自身的、“奇异的‘火龙’”等等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山海经》、《淮南子》等“十日”传说,仅靠“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 ”的寥寥短语,而不依靠有力的、系统的文物凭据去解读。这显然属证据不足。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来自近4000年前的夏朝晚期,它是引导后世(约距今2700~2200多年前)的《山海经》、《淮南子》等,去追溯“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 ”的传说;或是“十日神话”的由来之源。但我们解说该“十日神话”源头的空间,并不在神州的中原地区,而在西南夷分布的云贵川渝桂;其源头的时间,不在尧时,而在夏末商初时期。
“十日神话”不只是神话,更是对“十日历”、即十月太阳历曾长期造福于西南夷的传说与讴歌。而关于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因有“九只太阳鸟、一只火龙、十二果(即表示12日、拟一个太阳旬,由三旬组成一太阳月;由十个太阳月,组成一个十月历太阳年)”的存在,可对应古蜀古羌古夷有祖传的十月太阳历文化遗产:其古蜀国北面的古羌和南面的古夷,现都已认同此遗产;而拥有丰富十月历文物证据的三星堆博物馆,却视而不见。
研究古蜀史,需结合运用彝族和羌族祖先的文化:是羌族与彝族祖先和古蜀人,共创古蜀的三种太阳历文化;虽然近年我们以大量物证、证明三种太阳历存在的文物群,保存在三星堆博物馆等并多次汇报,却因这类发现来自民间,考古界似乎拒绝而数年闭目塞听、充耳不闻;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作为古蜀天文历法树的议题,难入围正统考古领域去讨论?
坐拥古蜀“历法三星”文物群的三星堆博物馆,需知自己是保护三星堆天文资源的文物守宝人;应尽文博责、将该天文历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果交给社会,供大众和学术界、艺术界汲取知识、开展研究、欣赏艺术,并最终达到启迪智慧、促进文化创新的目的。此类职能如果守宝人意识不到,或模糊或懒政,将对保护古蜀传统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君不见……①2009年10月,古羌人遗传的羌年(属十月太阳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中国的第27项。②2019年7月1日起,古夷人后裔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开始施行。③2021年3月2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研究会“彝族历法”学术研讨会,赞同恢复“彝族太阳历”:以每年冬至日为新年、为历元。④居于联结古羌与古夷的古蜀人发祥地三星堆故地,对于有人大声疾呼此地有古蜀原创三种太阳历的资源宝贝,却无动于衷???
但三星堆博物馆在对“三星堆神树概况”进行多种时空穿梭地介绍中,却出现捕风捉影、认同“是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传说的虚幻价值;本末倒置将此类仅两千多年传说或神话的文献内容,置于尧时、或与商代同期;或胡乱置于夏商三星堆遗址有青铜神树的实物证据意义之上;即未尊重三星堆一号神树的基本事实。如此附会“十鸟十阳的太阳树传说”,既忽略相关时空差异,又无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上奇异“龙”的存在有着被凝固于文物中的文化;即三星堆受中原“十日神话”流传而左右,无可信的物证。
这一矛盾的存在,一是相关史料不足,局限着人们的视角;二是相关考古工作不踏实——如此不当地“拉后来才出现的《山海经》文献,去作为先有‘三星堆神树文物’存在的时代背景”;这既疑属对古蜀历史研究不务实的表现,又指人们在思考“三星堆神树概况”问题时,总把思路引往《山海经》神话怪异这类方向之上去思考、理解、解读问题;久而久之,该定势思维误导人们只想到“青铜神树与《山海经》有关”的先入为主,却禁锢着古蜀一号青铜神树奇异“龙”能对思维导航原本应有“压舱石”的定向作用,已形成考古思维上的一言堂;即阻碍解读太阳神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僵化和呆板。
这个“之上”的来历,是以一个无文物考证支持的传说文化或由滞后文献所载神话的价值,竟胜过了三星堆遗址既客观存在三种太阳历的文物群(有关“由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和玉边璋这三件文物,都满载着这三种太阳历的丰富资源”,具有殊途同归的表现形式;因这些形式都不直接关联于青铜神树本身,故而主要放在另文再释),又出土有多种青铜神树的实物证据。中国考古学的多项原则,在此却轻易地被忘记、被忽悠、颠倒了……  
以往不尊重三星堆青铜一号神树文物实体而言其神树“十鸟十阳”的观点,应纠偏了。
第四节  在多学科交叉中研究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文物价值

学界现有解释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观点,似夹杂着多种文化浮躁的表现,成为自1986年发现三星堆青铜神树后,就长期跟风、少独立思考,流行其文化泡沫说法之源。如此无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有奇异“龙”存在、而称“十鸟十阳的太阳树”,不是一号青铜神树文物的实况,即显然是不完整的解读内容;既让人深思,又让人须继续溯源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去将可能获得的知识碎片拼接起后再告诉社会、以便有利于辨识相关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1、将古夷文化融入古蜀三星堆文化的考究可能是解读青铜神树知识的一条必经之路
自1986年三星堆两大祭祀坑大发现以来已近36年,却仍还有大量三星堆之秘未能辨识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界未切入到三星堆文化的第一学之天文学与第一法太阳历法中去解读、去考古;从而已长期迷糊着考古的视野。今人,若继续不重视开启以天文历法观点去解释三星堆文化成因的天窗,或将有避实就虚之嫌。至少对青铜神树的研究,现须更新。
解读三星堆青铜神树,需要科技与创新。而引入专题天文考古一号青铜神树,能从运用交叉科学研究三星堆、开展针对性强的科技革命,或能开拓出其考古的新境界。
打开天文历法之窗,三星考古辰宿列张;  创新研究青铜神树,大写古蜀耀祖荣光。
三星堆祭祀坑群的出土文物,存留着关联三星堆的遗址与地名、三星堆太阳历、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天文历法树与三星堆天文古国等硕果的意趣与物证,通过“象意思维、象数思维以及数理表达方式”,演绎着对三星堆文物内涵的认识、理解、欣赏、评价,去展望着三星堆考古能多层次、多领域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三星堆青铜一号神树高达395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直接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太阳鸟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通民俗的功能,是中国宇宙树类型中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之伟大的实物标本。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之一,更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
有考古文论称:三星堆青铜一号神树中的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但当我们尝试将解读该火龙的由来与演变、联系到古夷与古蜀存在先祖文化同源于古羌的层面上,话匣子就打开了,多个版本的思绪或解读,便汩汩流淌而出——
此龙为火龙:由来于“三星堆图腾鸟之鱼凫或鱼鹰 → 太阳鸟 →‘羊角、马面、龙身、人手’的火龙”,已在本质中成为“有‘能浴火’之神性入注在内”的载体。其历史背景,或为“鹰≈龙”神话的衍生,提供了最早的古蜀古夷某些环境与实物证据:
当上古夷人在距今前三千多年至两千年中、数度因故离开成都平原或川西坝子、主要迁徙至横断山区大小凉山之际,渐形成古夷后裔彝族男英雄支格阿龙诞生的传说。支格阿龙的神性,来于三星堆图腾鸟鱼鹰升华为太阳鸟并演绎为火龙;由此他便成为彝族的火神。
三星堆青铜神树文物,是体现古蜀古夷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此一号青铜神树上的这条奇异造型、巧中翘楚的火龙,为何要与九只太阳鸟同处于该神树之中?原来它们,都是青铜树干上与树枝中火轮托盘里的精灵。当知识延伸到那神树主干火轮中“H”状艺术型的火焰纹,其“借音”于彝文读“妑(pā)”、却表达着彝文为“男祖”或“老祖”之意,既引出原为隐喻的一片新认知境界,又扩展出从母系社会古蜀人中或在三星堆天文古国中,分离出一支父系古夷人、并再演化为彝族的直系祖先之氏族分支的新路线。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塑有“九鸟一龙十二果”的形态,此事实可能寓意相关宗教、神话与天文历法,都是古蜀国对自然界认知的结果。不少人将这十个动物的形态与所谓“十个太阳”或“十日神话”相关联的解说,在我们看来是有区别、有鸿沟:三星堆精美奇特的青铜神树,原本可能有能栖息十只太阳鸟并张扬着古蜀国创造有十月太阳历(因三星堆遗址在第一次大发掘中就有八棵青铜神树,不排除某棵青铜神树上有十只太阳鸟)的可能。
上古蜀国虽曾强大,但相对中原殷商政权,却是个不起眼的西夷方国;故而难以上商代的经传。商代的历法是阴阳历,而古蜀古夷历法,是来自或相同于夏朝的太阳历;因夏历在商代已与殷历相悖、必受攻击与排斥;所以,有了后来传说要由中原人后羿射日……这类排斥,可能在夏商时期曾催生了三星堆神树上的鱼鹰鸟·太阳鸟被嬗变,出现一只古蜀太阳鸟由“鸟变龙”并再衍生成的新神话;即彝族男祖,从母系的羌蜀夷群体中分离开。
彝人对古老三星堆的遐想,有很多。虽然英雄支格阿龙以马为梦、巡游于大小凉山,但他却是“鹰”的后代,住大凉山区。彝族以“鹰为祖先”,支格阿龙是“鹰生龙养”神话的化身;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保存九只太阳鸟(系鱼凫的化身)和一条龙(由第十只太阳鸟或鱼鹰、鱼凫而嬗变)的图案,就是这类神话在演绎过程中将某瞬间的片段、定格于神树中的“鹰(隐身其内)龙(形象在外)合体”。
2、以“反求诸己”方式解析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作为天文历法树而需补正的途径
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这就是我们倡议以“反求诸己”方式,通过检讨自己在发现三星堆博物馆存在系列天文历法文物群并发表《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前两册中、虽罗列了众多三星堆著名文物的解读,却既重点遗漏了对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作为天文历法树之重大意义的剖析,又忘记了应从人类学与民族学角度、去仰望先祖族群创造三种太阳历法的超常智慧,能穿越时空在21世纪初、被我们发现有大量文物冷清躺在三星堆博物馆,等待着有识之人去揭密探宝。为此,本文要旨之一,就是在实践为此查漏补缺。
①“巴蜀广汉本南夷”与“蜀曰邛、皆夷种”两古语可强化对古夷人的理解
由《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本南夷”和《华阳国志》与《水经注》载“蜀曰邛、皆夷种”。这两句古语,很多人并不知道或知道了也不愿应用。而我们,必须直接告诉读者:先秦的古羌人、古蜀人与古夷人(今彝族先民),曾长期是古羌族群的家人而共祖。因此,对三星堆古蜀文化进行研究的人们,需补充对古夷人或对先秦之南夷、西南夷文化的了解;因为这两句古语中的“南夷”、“夷种”的词义,不是虚词是实词,又同义。
由“南夷”、“夷种”的古词义告诉人们,对先秦至秦汉社会生活在川渝滇黔桂古地之古老族群的文化,不能将某些现代意识去理解为古时的场景。例如,在先秦曾是巴国古都的四川阆中,在秦汉社会里也并非以汉人为主的地区,却仍是原有以古夷人为主的空间。
从《阆中县志·帝制时期》第250页“五、余志”,得知:记载秦汉之际的阆中先民“……世号板楯蛮夷”【仅此页证据,就含九个“夷”字,说明秦汉的阆中先民,应是以羌系夷人为主体的族群(彝族先民)。而由西汉阆中夷人落下闳主编完成中国历法史中划时代的《太初历》,此奠定农历基础的夷人既为彝族先民,也是三星堆故城“雒城”之雒文化的光大者——落下闳之“落下”或“落≈雒”,就是同源于“雒≈傩≈倮罗”的证据】。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运章在有关“金乌负日”与《三星堆太阳神崇拜》(《华夏地理》在线阅读2014-04-10)中,不仅认同河姆渡文化牙雕器上的双鸟太阳纹,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双乌负日”资料。还称古代“金乌负日”的神话起源甚早,在考古资料中也屡有发现。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器上绘有用弧线表示天穹,中有圆形太阳,下有双翅,双腿向后伸展,作神乌背负太阳行空飞翔的图案,正是典型的“金乌负日图”。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玉璧上,在刻有太阳纹的祭坛上站着一只神鸟,因玉璧是祭祀天神的礼器,故这神鸟也应是金乌的象征等等。这里的“金乌负日”,或可简称“日乌”,即太阳。
然而,以上与“日乌”或“金乌负日”有关文物的引用与解读,均不是发生在古蜀的地域,而是出现在东夷或中原或北方的古地。从现有的考古物证看,没有证据表明东夷人或夏商的中原人等、与古蜀同期的先民们,享有共同“日乌”或“金乌负日”的语言和信仰;因而,考古界现流行将三星堆夏商时期青铜神树上的太阳鸟,与战国至汉代《山海经》、《淮南子》等中原文献记载的“金乌负日”传说相联系,被我们质疑有些不合时宜。
③中国考古界长期仿《山海经》考究三星堆青铜神树却脱离文物实体之弊有损阐释
这个“脱离文物实体之弊”的代表,即指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动物图案实体,只有“九鸟一龙”。因此,面对该青铜神树客观的动物群落为考古对象的要点,既不能讲到九鸟、就必须牵涉十只太阳鸟,去无中生有添加一只;又不应对该青铜树存在着奇异火龙,长期麻木不仁。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代表,采用敷衍或搪塞自身思路的狭隘,将会继续出错。
④“金乌负日”与“青铜神树”神话系统不宜混淆在中原“后羿射日”的传说中
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大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大量奇特文物所表现另类文明的事实证明,古蜀国可能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属华夏未知历史中更早的一个文化中心;因古蜀与中原文化在上古仅有少量的联系却客观地并驾齐驱、曾被中原人忌讳而不宣,才显得神秘;这神秘若能破解,将可能部分弥补上古文献对三星堆天文古国记载的缺陷。
中原“后羿射日”传说的实质,是先秦中原人坚持商代阴阳历而反对西夷的太阳历;即反对体现长江文明成果的古蜀三种太阳历,曾影响黄河文明而被中原人扼杀或腰斩。这种欲让“古蜀一号青铜神树”服务于中原“后羿射日”传说,既有因果倒置之嫌,又极度垄断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涵意的文化定义,霸占对该文物实用性与科学性解释的话语权。
此类混淆“三星堆青铜神树与后羿射日”的传说文化,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嫌。
⑤三星堆青铜文物涵义应重在体现长江文明而不能受制于黄河或中原的文化圈子
中国考古百年的历史学界,在前面一半多时间内,曾偏执地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长江流域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距今约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而三星堆遗址与文化所闪烁着华夏第一王朝部分气象的文物证据,正在越来越多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历史和文化,是社会实践所聚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之财富的总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知识与环节。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磨砺中一点一点地累积营养、以滋润着中华文明生长点的持续萌发;直至成为参天大树并构建出民族文化的宝库,成为世代的道德传承,成为融通各种先进思想、创造精神文明观念原生形态之母体的力量源泉。
我们爱慕三星堆文化:来自在新世纪中体验到谈论中国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这类物证的连贯性,应与代表长江文明之一源的三星堆文化遗存有关;这样的物证,不是因为有古史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有夏、商、周三代的存在,而是因中国有着对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发掘及系统的新研究与新应用;因为三星堆文化遗迹,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信史中既属已知最早文明体系,其古蜀又是延续时间超过两千年而历时最长王朝的历史证据。
摘录:新华社成都2020年7月29日电(记者童芳):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0年7月28日公布,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专家认为,此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一重要聚落,涵盖了近5000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区域发展史。此发现拉开了对三星堆周边区域研究的序幕【联合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丰镇联合村1组,南距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
三星堆古地,既是能前延距今5000年前作为长江上游已知最大的一处中心遗址,又是相对独立跨越两千年、持续出现在成都平原之史前城邦组织中得以保存最好的古蜀国中心都邑;其后,汉代在此地建“雒县”行政区,再复建广汉的“雒城”。此“雒城”,或正是继承三星堆原有宫殿都城之旧称的某种再现?
“雒”的含义在三星堆中的文化原型,是鱼凫、鱼鹰、是鹰、是猫头鹰、是太阳鸟?或是“太阳鸟的分支而变为鹰、再分支出‘鹰变龙’的新的氏族”?是由青铜一号神树上滋生出又一神灵的主体,即隐喻着“太阳”或“太阳神”?
我们顺着认识三星堆文物和三星堆祭祀坑遗址群的目光,能将视线穿透远古和星空,窥见在这大片肥田沃土、民风古朴的地域中,先滋养出特定天文历法养分的环境,再诞生了众多新事物:
源于三星堆遗址疑象征十月太阳历的三种青铜文物“十日历法树、太阳轮形器、戴十绺辫索冠人头像”,先成长了起来;又光大于成都金沙遗址的十月太阳历文物,遂成就了享誉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双面镂空金箔,能以一面图案表示半年、双面图案表示一年之十月太阳历的经典文物;既庚续着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对十月太阳历原理与功能的多重文化演绎;还充实与壮大了三星堆文化,从而让三星堆文明,有相当的神圣性。
仅仅举证广义三星堆文化或文明,经上述简述所蕴含的多样化经典、能展示古蜀人已经在天文仪器的制作方面,具有“能将想到的、做出来”之天赋能力——创制十月太阳历的经历,就是从想象到理论展示、从理论到仪器实体、从演绎到应用领域,连续拓出一片极其开阔、充溢着众多科学感之“天数一体与天数在蜀”的视野;这些属于古蜀与三星堆文化的奇特靓点,属于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天文财富,或将丰富着世界的天文历法好传统?
⑥三星堆文化代表古羌、古蜀与古夷(彝)的共祖文化而必与东夷文化有区别
我们认为:其广泛流传于社会的“金乌负日”与“青铜神树”的神话关系,不宜重点宣传中原后羿射日的旧论;更不该任凭用此旧论、去大量代替或冒充是相关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祭祀坑群在第二次大发掘高潮中,网名“田家岁时记”于2021年3月21日,发表有一篇《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到底有多神奇?<山海经>中说得很清楚》的文章,有两段宣称的内容,摘录于下:
……“十日神话”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不过人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后羿身上,其实这个神话中便蕴藏着青铜神树的作用。《山海经》中记载:“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可见树上的九只神鸟与太阳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是由飞翔的鸟所背负。结合《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不难看出青铜神树上的鸟,是为了背负太阳而存在。再结合山海经及其他神话传说,专家还原了完整的“十日神话”……“后羿射日”的完整版,广为流传的是后半段,而神树则在被人们忽略的前半段……
《山海经》再次证实它的惊世骇俗,更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也难怪古代曾对《山海经》之奇谈怪论屡禁不止,可见《山海经》中许多看似荒诞的记载,多是《山海经》成书之前就已存在着某些更早的未知文明;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这些曾是荒诞记载却在不断获得新的文物印证中、渐渐成为可能的事实——这类结果,着实让人又喜又惊。
我们对上面的摘录,仅同意前段中“……‘后羿射日’的完整版,广为流传的是后半段,而神树则在被人们忽略的前半段……”的片段;对其它宣称的内容,基本持不同意见。
有如:本来是三星堆在先的某些青铜神树上,曾可以栖息着十只金乌或太阳鸟;但在一号青铜神树中的太阳鸟,实体只有九只,而另一只金乌或三星堆的太阳鸟、已从原太阳鸟群体中分异,并从神树主干上攀援而下,先演绎为火龙,又进化为“‘羊角、马脸、龙身、人手’并手握‘图腾三星’”而成为重要的天文标记;再经文化转型,该火龙进入人神一体青铜大立人所穿着的女王龙袍;其火龙图案,就是古蜀特有的“长有两羊角、马脸、龙身、大手(前肢)的火龙(回看图51中的两只超大的前脚)”。然后,又或再转型,进入玉边璋文物在祭祀场景中、在两座祖宗神山的边缘,奇特地下垂着两只半握拳的大手、正在呵护着神山或传达着重要地祭祀信息(回看图55中的两只大手)……
现简单地用三句话,小结本小标题段落中的内容要点:
一指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不是为中原“十日神话”服务而供“黄河文明中‘太阳鸟、太阳神鸟(日乌或金乌)’的栖息处”;中国的考古,怎能让夏商时期长江流域的古蜀祭祀文物,去延后约两千年而变成东周到秦汉才有《山海经》文献之怪诞文化的后续?这类本末倒置的文化关系,让三星堆夏商的青铜神树成为千年之后的《山海经》怪论的附庸,竟然还冠冕堂皇拥有其话语权。
二言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是半神半人的产物;它们既表现有神树(品质上有青铜神树与玉琮神树之分)、太阳神鸟之树、通天神树和龙树、社树等的神性一面,又显示为古羌、古蜀与古夷人认识宇宙和天文的科学树;还是承载蚕丛、柏灌、鱼凫三位古蜀祖先神灵之族群先贤们同创三种太阳历法的历法大树等。
三说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由龙身人手彰显的“三星标记”、即三星图腾,是铸造在鱼凫社会之人间神国的蓝天下;既可串联起三星堆博物馆天文文物群之青铜太阳轮形器、能重点推衍三星堆文化中十月太阳历的形成机制或原理,又延续在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文物硕果中,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此特色的文化遗产标志,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三星堆“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和玉边璋这三件文物皆能演绎古蜀的三种太阳历”之科学能量,先聚合在一号青铜神树之历法大树中,再发散青铜太阳轮形器的功能演示中、发散到“蒜头鼻,耳廓丰厚穿三孔、脸形瘦削,刀眉栗眼、面容朴实敦厚,体现浓郁的地方土著风格、头戴十绺辫索冠青铜头像”中;然后,再升华到以成都金沙遗址仿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文物原理的功能,先制作出“头戴十三道光芒纹之‘太阳冠’铜小立人”文物、以纪念古蜀人原创13月太阳历的文化。接着,金沙遗址更是以惊世骇俗的“太阳神鸟”金箔镂空文物的双面图案(一面为五个太阳鸟、代表半年的五个月,双面图案,即代表一个太阳年的回归年之365天或366天),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而挖掘该标志物的文化功能,还潜藏着可表达“十个太阳月”的十月太阳历演示仪经典文物美誉——这是勾连“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专题文化桥梁。此桥梁,已于2021年12月18日开始搭建——如此新辉煌的三星堆-金沙天文资源文物群的梳理与策展,就在今后人们能否更好阐释“三星堆-金沙遗址是古蜀天文历法共同体”的努力之中。
以上三“指、言、说”的解读,可归纳于一个焦点: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之历法大树、其作为张扬十月太阳历的文化本质,既浓缩在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对十月太阳历原理机制的创建中,又体现在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文物对十月太阳历功能演示的传播里——它们的价值,疑就是在夏朝中应用《夏历》或部分残留至今《夏小正》的核心。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是十月太阳历的历法大树 → 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阐释十月太阳历的文化机制 →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文物演示十月太阳历的文化功用 → 能印证它们就是《夏历》的科学版本,就是《彝族天文学史》所探秘十月太阳历的母本之所在。
本文,若能唤起国人对“《夏历》≈ 蜀羌夷共创十月太阳历 ”的文化探询、并最终能证实其正确性,将是对笔者的最大宽慰。盼望以此丛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探源工程、能予以实质推进而予以诚挚地体现。
⑦青铜神树龙身人手的“图腾三星”将“天数在蜀”的古蜀天文历法演绎得如影随行
解读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具备“天文历法大树”的现实意义,是介绍古蜀人原创三种太阳历,超然在已故吕子方教授系列科技史中《天数在蜀》这篇论文、所涉为春秋战国的时间上限【历法,即历数;天文历法,就是天文历数;或可特定其天文简称为“天数”】;云推进到夏商社会、可由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而代表古蜀天文历法文物的一种样板,做出重要补充。
如前述,曾解读青铜神树龙身人手之“三星标记·图腾三星”的双重意义中,让我们获得感悟:
A、有关人文特征,有“氏族(含‘羌、蜀、夷三氏族’)三星、祖先(含‘蚕丛、柏灌、鱼凫三王者’)三星、文物(含以三尾羽或三冠羽或三人首鸟身表现的‘小立鸟、金箔鸟、三号青铜神树’)三星”这三点;它们,都是具有“星级价值”的代表。
B、有关天文历法特征,指三星堆人原创了三种太阳历的存在(含在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奴隶社会博物馆,考察到这三个博物馆馆藏有十多种文物中、多交错式存在;能直接表现、或衍生表现古蜀13月太阳历、18月太阳历和19月太阳历的系列物证)。
这些特征,皆以包容的方式,既顺从于古时天文与数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科学的分类;又在三星堆文物群中,它们却如影随行在“天文(象)历数(法)”中,印证着冯时先生 2010年4月2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做《天上人间——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现实意义》主题演讲中,提出一种“天文学和数学是近似于二位一体”的观点、具有正确性。
王先胜先生在《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6期发表的《十月太阳历溯源》中,提出了解读古代纹饰的核心方法,即运用中国传统的象意思维、象数思维以及数理表达方式(这也是考古纹饰学提出的基础和起点);值得我们在《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或《天问三星堆考古》丛书中,持续去探索其正能量的载体,并致力于存留其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财富:
所谓“象意”,即以物象意、或以象明意,以象达意;指具有具体地形象或象征的图像等;又有物象、事象、意象的综合表达意思。《易传·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说的就是此意思——本书前述解读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奴隶社会博物馆贮藏着几十种有关天文历法的文物与涵义,就因为我们大量专题应用了这类“象意”的原理,才在调查中获得初步解密;遂在破茧成蝶中,求得深度与广度上的升华。
所谓“象数”,即以形象配合数量表达意思,指能同时掌握“有形象、有数字含意”而相关联的关系,助推让情况能弄得一清二楚——回看前面阐释“氏族三星(含‘羌、蜀、夷三氏族’)、祖先三星(含‘蚕丛、柏灌、鱼凫这三批已逝世的王者’)、文物三星(如图52中四幅小图所含以三尾羽或三冠羽等文物举例)”。这三点;就是这样地逻辑对应,才由此推出其成为具有“星级价值”的代表。
所谓数理,即以数明理,有数有理,用数来概括事物与事物变化的规律;既对于本质内涵具有高度抽象性,又对于外观表达具备其精确性;即能借助于凸显其数的量化体现、让处于隐蔽状态之客观事物的义理,得到丰富与确认。例如:“三星堆”的地名,就蕴含着恰如其分的数理关系:三,为数;星,为天体、天象、天文;这二者,统一于天文历法。此“三星堆≈天数一体”的排列,就是三星堆天文古国的核心价值所在,就是很好的天文数理例证与文化展示;即三星堆的文物群,必蕴藏着重大与宝贵的天文资源与天数财富。
王先胜在另一篇《关于建立考古纹饰学的思考》称:“虽然史前纹饰释读困难,但其重要性却早已为学界所认识……文字是起源于记号、符号、图画记事,而且在民族学、考古学方面亦有不少证据表明器物纹饰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能……纹饰的分解、组合等,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用这些内容,在本文阐释“天数一体”的解析中,能产生逻辑推理的效应。这些辉煌,是建立在古蜀人原创了天文历法的资源,含留存在三星堆核心区三个古老地名的本身,也就是天文地名的特殊天文资源【三星堆所在地的三星乡或三星村,其“三”与“星”的数理关系、中兴(星——声近义通)乡、南兴(星——声近义通)的语义关联】……这些“星(兴)”,正是三种“中星(日中星,即观测正午上中天的太阳;昏中星,观测黄昏后的北斗;夜半中星,观察半夜星上中天12星次或28宿的中星)”中的某些恒星。
长期以来,中国考古界未重视三星堆遗址与博物馆均大量存在着三星天文古国的天文资源;可是,这里遗址名称的本身,就有“星”、就有三堆著名黄土,方形成“三星堆”古天文遗迹。而三星堆第二次大发掘发现“祭祀坑群鸟瞰图像北斗轮廓”,是更重大的天文遗迹与天文财富。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龙身后肢,伸出“像人的胳膊与人的巴掌”图案——其手的中心、发散出“三颗星星”,这就是夏商此地就有“三星‘天文标记’”的三星图腾!为何不能被重视?原因,疑是中国考古界忘看此地名?或蔑视来自民间科学爱好者针对三星堆考古提议这里寓有重大天文资源——因为瞧不起,所以不理睬,或久久不深入研究?
⑧2021年掘出三星堆祭祀区8个祭祀坑鸟瞰图“像北斗轮廓”是天文信息的重大展示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第二次大发掘,所发掘出“略像北斗九星”的祭祀器物掩埋坑群体的坑位形态,存在于三星堆祭祀核心区被称“南兴(星)镇”天文地名的所在地。这一古天文信息,透露出此遗迹可能原在三千多年前、原本有“将斗柄指南的北斗九星轮廓指代盛夏丰收在望”之古天文吉祥意象,倒错为让仙逝的鱼凫女王经巫术“倒错”手法,反向为“斗柄指北的北斗轮廓表现在寒冬时节”,方便其在阴间继续受到类似原有王者的礼遇。
此“三星堆8个祭祀坑群鸟瞰图略像北斗轮廓”的遗迹客观存在,它们能证明鱼凫王朝很可能在安排修筑祭祀区八个祭祀坑位时,仍按古蜀祭司所理解“运用北斗星周年运行规律定寒暑”的方法,去反向地将祭祀物掩埋坑串联为呈北斗九星(但在春祭时缺瑶光星)轮廓,以体现让古蜀女王之亡灵在春半年的阴间,也能享用原在人间所受北斗星神的庇护。
此鸟瞰图中模拟斗柄的方向,是指向地面的偏北方;这是根据在古蜀文化的童年中、可能会按巫术规律去营构出一个“倒错的世界”之“实践”的结果;即依靠一定的神灵观念为动力和润滑剂而运转,实践着鱼凫人对自身的一种幼稚般神化的文化;以一种企望“恭迎‘北斗星神下凡到鱼凫都城’”的神迹,去根据其“倒错世界”的相反规律,实现着将该鸟瞰图中模拟斗柄方向原想指向地面的偏南方,结果恰恰相反而指向偏北方。此结果,曲折地反向印证着后世传播巴楚賨人鹖冠子的天文名句,言“斗柄指南、天下皆夏”,原本是在人间突出其北斗之处于“南星”时段的重要性【即可能诱发产生了广汉人将三星村所在地、又另行增添命名为“南兴镇”的安排】。而这类遥相呼应三星堆古老天文遗产的“三星乡、中兴(星)乡和南兴(星)镇”的三个天文地名,具有能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与情感共鸣的议题,能深刻体验在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可感触此古天文地名在实践中的乐趣;今后若能以此作为文旅活动的特色项目,能在此去吸引今人与远古先贤对话、在选择祭祀坑位与造型中、在解读北斗轮廓之涵义中的等等方面;最终,发展为传播古天文信息的杰作,而进行若干形式的文化互动……
彝族先民之古夷人作为与三星堆鱼凫人一起生活的族群兄弟姐妹,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掌握到通过观测北斗的方位定季节的方法。当古夷人由传说中经历“鹰变龙、再变为人”并诞生彝族始祖之一的英雄支格阿龙后,后代的彝族进一步掌握、运用与丰富着十月太阳历法的内涵。其要领之一,就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正南指、作为大暑,此时可过“火把节”;以北斗星的斗柄正北指、作为大寒,称“星回节”。此时前后(山区的彝民、或另以冬至日前后)、作为彝族历的历元而定其彝历的年节,即以诺苏群体,先后欢乐地度过彝族的十月年。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三星堆太阳历·三星堆数字”共隐于通灵神化的青铜神兽

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兽和三星堆玉边璋等专题文物上,都可以找到多组被发现的“象数”类0 ~ 9十个自然数的纹饰符号;我们将该系统,命名为“三星堆数字”。
三星堆第一次大发掘出土了由“天、地、人三界”组成的青铜神坛,其下部的“地界”、为青铜神兽部件;由此部件保存着成形于夏商的“三星堆数字”物证最直观、最配套,故可别称“数字神兽”。该通灵神化的青铜神兽部件、最能代表“三星堆数字”专题的文物群特征:既可证四川“天数在蜀”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蜀鱼凫王朝就已存在,又很直观服务于“三星堆太阳历”天文专题知识的存在,是“天数、真正一体化”的实物;其影响深远。
青铜神兽文物表示的“三星堆自然数0 ~ 9十个数字系统”,向社会展示四千多-三千多年前“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的两文化巨轮,推动着古蜀天文科技在华夏领先。
此青铜神兽的特殊身份,亦能代表古蜀古夷崇拜太阳历之“年”的历法意义;三星堆遗址出土这样两只“独角兽”、原本同属青铜神坛底层之“地界”部件的一个雌、雄整体,相依相拥、合二为一;是一对“有阳半年、阴半年之春秋划分”的历法产物。
此青铜神兽,在现有彝族意识中,传说被古夷称“土牛”;我们疑其属神州最早的“年兽”形象;寄寓三星堆人创造了由两个半年组成全年太阳历的吉祥物,循环天、地、人间。
该青铜神兽原件的造型精美,但体积较小;在修复中为便于展览,三星堆博物馆特将这对青铜神兽一分为二、再放大为各自独立存在的文物单件。对此,产生了对原件结构与涵义表达等方面的一些小变更;故需要针对此简况,先作说明、以备案。图30:大暑“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时节是古蜀稻作丰收在望的“南星”喜庆时段

第一节  以象数、象意类造型的“三星堆数字”聚焦于“数字神兽”

发明有“三星堆数字(象数、象意和数理逻辑)”与“三星堆太阳历(含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的古夷古蜀人,以成都平原为主要基地;在鱼凫时代以“三星”冠名,保存着多种“三星标记”的文化,部分仍传到现代。例如:隐匿着鱼凫人为编制太阳历系统,已掌握天文观察对象的三种“中星(日中星、晨昏中星、夜半中星)”及应用,从而在三星堆遗址既建中兴(与中星、声近义通)乡地名之实,又以“南星”冠名(图30的寓意、或是此冠名之源),祭奠祖先循星斗崇拜创三种太阳历,敬奉“南星【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建有南兴(与南星、声近义通)镇地名】”;再用斗转星移“‘斗柄(星)指南、天下皆夏’,辩季节变化”之实;以“约定俗成、名成主人”的中国地名命名民俗,流传着此地天文历法古老民间智慧和古羌后裔的思想火花,留下中国古老文明发祥之长江上游的三星堆特色文明与文化。既充实着早有哲人说过“地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储存器”,又生长并保存着不间断的古蜀三星堆两千年文化资源(由三星堆联合遗址至古蜀三代圣贤的王者——前文有简述、再加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等,直至汉代建雒县、筑雒城等可证明)。
鱼凫王朝原创“天数在蜀”的太阳历,为古蜀古夷指导民众把握农时农事,奠定农业丰收的基础;此天文功劳,现需认定与张扬。祝当代关注与爱护三星堆历史文化的学者们,请持续研究三星堆这类“天数一体”的专题文物群、并保护好曾有的荣光。
由三星堆留下蕴含天文资源的老地名所留下上述历史记忆,值得鼓与呼。它们,既印证冯时研究员指出“中国天文学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源,我们要想准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从天文学的角度入手”的经验,也适用认识三星堆的古老天文学与太阳历。而四川原流传“天数在蜀”之语,若与我们解读三星堆文化存在“天数一体”的关系相联系,就能二者结合,更直接而多样化连贯起三星堆的天文学、太阳历与数字和数学史等,相得益彰。
我们划分“三星堆数字”,为象数类和象意类。首先指这些0~9十个自然数的系统,还不是确定为很具体的数,而是形式上较像某些自然数的“象数”。其次指以物象意或以象明意、以象达意,指以形象、象征图像等;即以物象、事象、意象,云表达其意思等。
由这样的象数类和象意类数字符号或纹饰,已基本构成完整的0 ~ 9共十个自然数系列,镌刻在三星堆青铜神兽的体表,可别称“数字神兽”。此“数字神兽”,距今约3300年以上;它们比印度同样数字系列于公元867年始现0 ~ 9系统的文物记录,约早两千年。
三星堆青铜神兽、青铜大立人和玉边璋这三件商代文物,皆能反映上述三种太阳历。古埃及太阳历虽比三星堆太阳历早约两千年,却只有一种12月历;墨西哥古老的太阳历是18月历,相传与中国彝族先民的18月历在科学史上有关联。
一、三星堆“数字神兽”造型具有两种特性:
1、“三星堆数字”,完全是中原汉文化之外的另一个神秘系统;在华夏的数字脉络和算筹或筹算文化中,既无该数字源头、也找不到它的流。存在于中华大地这个与古蜀古夷有关、系精湛的“数字神兽”文化,在表现中国数字的典籍中没留下丝毫墨迹;世界成型配套0~9十个自然数字的发明、或最早成型的这类数字文物代表,让人穷尽心思找不到归属,却不经意被我们发现其隐身之处,竟显现在三星堆博物馆中被冷落为“门童”之代表的青铜神兽中!现暂划归于古蜀古夷在夏商遗存中的“三星堆数字”。
2、此“三星堆数字与印度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联系,是先有三星堆自然数0~9的十个数字系列、后有印度-阿拉伯数字0~9的十个自然数数字系列。公元八世纪末,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再传向世界。而到公元876年,印度才有同样含有“0”的这类完整数字系列、始现于出土刻版记录的文物中。
此三星堆数字,既出现在夏商古蜀国的专题文物群、又以鱼凫王朝青铜神兽文物为典型代表;所保存的数字字符,竟是以相当美术化为主的“三星堆数字(仍属‘象数’)”,即能深刻地反映其数字体系,已进入高级应用阶段。
青铜神兽文物在三千多年前有此“0~9”十个抽象性自然数数字的完整图符、可以“三星堆数字”身份,领跑世界数字史的古老源头与用途;部分已高度艺术化的“三星堆数字”在青铜神兽身上,还疑体现有四则运算的某些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