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无数唯独教不了自己的女儿
我和丈夫都是高中的数学老师,这么多年教过的孩子很多,怎么难教的孩子也教过,什么样的难题也做过。有的孩子很懒惰,有的孩子只知道苦学,有的孩子兴趣不在学习上,我也总是细心的找出症结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可是最近,女儿的青春期,对我来说,却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女儿今年13岁,读初二。从小到大,她的各项功课都很好,尤其数学,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她喜欢学习,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都会来问我,按时完成作业,我一直很省心。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她回家做作业总是偷偷摸摸的,不让我看。要是看见我过去就把们锁起来。有一次我看她睡着了,就偷偷过去看看她的作业,发现做的很不好,8道题目,2道没有做,2道就是错的。我非常生气,这完全不应该是她平时的水平啊!第二天早上,我拿着作业大声骂她,怎么会这个样子,作业做的一塌糊涂,一点都不用心啊!不会做作业,可以来问我,怎么做的这么糟糕。女儿一下子像个受伤的小兽,哭着喊着抢过作业说:“妈妈你怎么可以偷看我的作业,一点都不尊重我,你以后不要再私自进我的房间!”然后抢过书包就夺门而出。
我在家眼泪也快出来了,一向听话乖巧的女儿怎么成这样了。下午女儿回家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我稍微问一句,她就不高兴,自己躲到房间里去,把门锁起来。就这样折腾了两个月,期中考试,女儿的数学成绩,从平时的几乎满分降到了80分。我拿着卷子质问她,她光流泪,就是不理我,我再追问,她就回房间去了。我不知道女儿怎么了,问她要么一句话也不说,要么就态度非常差,跟我吵架,对着干。晚上我跟丈夫聊起女儿的成绩,他安慰了我一下,说你不要着急,女儿对你好像有些逆反,这些日子你先不要管她了,我问问她,了解一下看看怎么办。
第二天老公回家很早,陪女儿吃完晚饭,说带她去她一直想去的KTV唱歌(以前总是觉得影响成绩没带她去过)。晚上10点,他俩高高兴兴的回来了,我正想开口问问女儿,丈夫给我使了个眼色。我压下了自己的话,问了下女儿今天开心不开心,女儿很高兴的说开心呢。等她洗澡睡觉了之后,赶紧问老公怎么样了,老公说,女儿说你太强势了,根本不关心她,只关心她的成绩。不问她每天开心不,都干了些什么,放学回家只知道查作业,辅导作业,你只关心她的作业,根本不关心她。还说她们同学都说她,数学考的好是应该的,有个好妈妈天天跟在屁股后面辅导,换个猪也能考个第一了,她很受伤,再也不想让你辅导了,她要自己学习。
我沉默了,是呀,我对她的关心确实太少了,或者说没有关心到她的心理成长。我以为帮助她学习好就够了,谁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晚上我整夜没睡,仔细的想了想女儿最近的变化。有一次,她回家说心情不好,我说小孩子有什么心情不好的,快点做作业….又有一次,她说最近班里有同学取笑她,我说他们取笑他们的,你好好学习就好,不要管那么多…还有一次,她在打电话,我问她打给谁,她很警惕的说,她有她自己的朋友,要我不要事事巨细的问,给她点空间….想来想去终于明白,女儿不是变了,而是长大了,在不知不觉中,不再是那个事事听我话的小孩子,而是长成了有自己思想的小大人了呀。
说实话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虽然知道青春期逆反,但也从来没有认真钻研过怎么帮助叛逆的孩子。第二天,我去学校图书馆借了很多青春期的书,想从中找找帮助女儿的办法。仔细读了读才发现,其实逆反心理没有那么可怕。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只不过在初高中学生身上它体现得更为突出一些罢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面对生理和心理的诸多变化,多数表现都会比较叛逆、敏感、缺乏情绪控制能力、行为冲动。孩子过于严重的逆反心理,可能与青春期家长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如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在学校里老师不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都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当孩子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排解压力时便产生逆反心理。我按照书上写的一些方法,对比了一下自己平时的不足,暗下心思,这次一定要真正当个好妈妈。
女儿放学回家,我不再是马上问她作业情况,而是做了她喜欢吃的东西,一起聊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问问她今天在学校开心不开心,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有没有说明有趣的事情;晚上有时候她做完作业也会一起看看书,看看电视,聊聊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女儿跟我说她的心事,我也不再摆出家长的架势,而是像朋友一样,仔细聆听她的情况,帮助她分析分析,像个朋友一样的和她聊天谈心。有时候她不听话,干出一些反常的事情,我也不再是一味的大呼小叫,打骂训斥,而是先询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听她讲出她的理由。后来我发现,我们心里感觉的孩子的不听话,我们眼里看见的孩子的反常行为,在孩子本身来说,很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理由,大部分时候,这些理由也很充分,只是她们的经历太少,不知道怎么正确的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好好引导,帮她找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训斥责骂。慢慢的,女儿放下了她心里对我的戒备,不再一回家就锁在自己的房间里。她也慢慢开始听我的意见,不是一味的叛逆了。只是有一样,她还是不
允许我在她做作业的时候在她的旁边,辅导她做作业,我心里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后来有一次,我发现我班里的一个小孩数学进步很快,作业也做的比以前好很多了。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还单独叫过来关心了下他的进步原因。结果学生说他父母给他买了个乐辅通,自己就可以辅导自己,很方便,所以进步快。
自己辅导自己?女儿跟我对着干,不让我辅导,但又有很多学习问题无法解答,这不就是很适合我女儿用么。刚好马上就到女儿生日了,我就买了个乐辅通送个她,还带了个平板电脑,把她高兴的。但我很严肃的跟她说,这个东西是用来学习的,你不喜欢妈妈辅导,你就用她自己来辅导自己吧。如果下次考试,你还没有进步,妈妈就亲自辅导你了,你再怎么不愿意也没用。她高兴的答应了,还向我保证肯定会好好使用,好好学习。
刚开始的几天,我还是偷偷的看着女儿的举动。她回家之后,就开始学习。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自己用用乐辅通。后来乐辅通的老师跟她沟通使用效果的时候,还强调应该多看看总结,做做总结。所以女儿在做完作业之余,还会看看乐辅通的总结归纳,章节小节。慢慢的,她也愿意跟我谈谈她的学习了。有时候乐辅通给她的解答方案,她也会很有兴致的跟我一起讨论讨论。有时候她还会故意考考我,让我给她做个总结,然后她会对比乐辅通的总结,看看哪个更好。有一次她跟我开玩笑说,妈妈,人家乐辅通比你还好呢,从来不逼着给我辅导,而是我怎么问怎么教,也比你耐心哦,从来不训我的,哈哈!教我的时候也都是一步一步提示的, 我跟着思路就会做了,根本不用看详细解答呢。
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样热烈的讨论和总结中,我们又回归到以前那种和谐的关系。所有的都和以前一样,好像她从来没有过叛逆期。只是她的学习习惯改变了。以前都是我督促她,辅导她,看着她学习。现在,她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作业,遇见问题就看看乐辅通,作业完成的质量提高了很多。
关系缓解了一些之后,我有时也会在她做作业时旁敲侧击一下。建议她做完作业最好再做下总结。因为我教了这么多年数学,深知数学是一个需要总结归纳的学科,有总结才有提高。我希望她不止是停留在做题的层面,而是能真正理解题目包含的所有知识。她说刚好她的乐辅通里面也有总结归纳的很多东西,自己不会还可以跟着学习。
后来她每次作业做完了之后还自己对不会的题目做个总结,弄清楚每个知识点,还做做乐辅通提供的同类型题目,巩固一下。这样下来,她不会的题目反而最后变成了强项,因为她研究的透彻,达到了做一道会一类的效果。每章开始的时候总会跟着乐辅通的指导预习预习,结束后再看看章节总结,把知识点梳理梳理。女儿的改变是我没有料到的,她现在的自主学习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了。我夸她有进步的时候,她还骄傲的对我说,这是乐辅通倡导的“做中学”的理念,还说我做了一辈子老师竟然都没听说过这个。她还说乐辅通都有错题本的功能,把她不会的题目都收藏起来,复习起来啊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我有些惭愧。为人师表,我总是想着怎么尽心尽力教孩子们知识,自己却没有好好充电一下,对于孩子, 不光是知识可以教,更有学习的理念可以教。对于初中生这样一个叛逆期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多了解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走过心理的成长期,平稳度过这样一个阶段。惭愧的是,在我女儿叛逆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女儿的成长,也使我重新学习了该怎么样正确的对待“小大人”一样的孩子。尊重,平等,交流,引导,这些都是我以前欠缺的,也是最重要的。
期末考试的时候,女儿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数学99分,班级第二名。
有时候回头想想,其实叛逆期也不可怕,怕的就是家长在这个时候昏了头脑,一味的跟孩子蛮干,导致孩子本来正常的叛逆期却无法正常的走过。我庆幸我丈夫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帮我平稳情绪,也庆幸自己认真查了很多资料,而没有蛮干。我觉得孩子的逆反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把经验写出来给大家分享。逆反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开始尝试着了解孩子,帮他度过这一时期。
孩子需要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家长把自己当成大人来看待.由于心理上尚未成熟,在面对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内心依然希望得到师长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所以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尝试着跟孩子交朋友,多听孩子的想法,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给孩子一个适当的自由成长空间。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平稳的渡过青春期,尽享和谐的亲子关系。
点评:这个孩子本身学习不错,有主动性,只是正在经历逆反期,所以孩子才会对妈妈稍微有些过头的言语,而妈妈不愧为老师,见多识广,快速地适应了女儿的变化,并及时制定了对策,在学习上,制定了完善孩子学习方法为主的策略,智能家教乐辅通的选择正好兼具了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改善孩子学习方法的要求,针对逆反,减少了训斥,给出孩子独立空间,这些都符合我们329楼《青春期孩子发展特点及对策》针对逆反和学习的要设计合理的逆反处理方案和学习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