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佬官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3-20 20:23
[em05][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7-3-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的海洋

高原的夏天就是这样美丽,这样令人向往!

发表于 2007-3-2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3-2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塔林

站在塔林前,你的灵魂会得到了进化.

菩萨会保佑你和你的家人!!

发表于 2007-3-2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螺沟金山

发表于 2007-3-2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站在佛爷岩下再次呼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副”楼主拍砖!如你会开车,请关注第三章精彩场面。

发表于 2007-3-2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渡河边佛爷岩,

佛爷岩脚10余载.

风吹云母随沙走,

人去楼空柳依旧.

杨柳坪上开镍矿,

金汤沟里裹水银.

姑咱上游修电站,

烹坝农家品河鲜.

关外青冈菌味好,

康定虫草买卖欢.

泸定蜜桃磨西柿,

海螺冰川依神山.

塔公草原赛马会,

二道桥头泡温泉.

野人海子三千尺,

汇得折多下瓦斯.

公主桥头歇一脚,

工会夜半录像稀.

豌豆凉粉思到今,

解放大衣曾裹鸡.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康巴,老革命,向你致敬!佛儿岩、云母矿、杨柳坪、镍矿、金汤寨子坪、金矿、石膏矿、瓦斯沟电站、余老板的鱼、松茸、八十年代的录像舘、田凉粉、御寒军大衣……一幕幕在眼前闪过!你的诗很有味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奉献”。多交流。

发表于 2007-3-2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佬官不要客气,关外的见闻你可是写得活灵活现,如身亲至,钩起回忆似在眼前.康巴那么多典故,那么多传说,人文历史,让我这半个康巴人(迄今为止,这辈子有约一半时间在康巴,所以算是半个康巴人吧?)如沐春风,顿觉自豪.期待哥子的第三章……

发表于 2007-3-2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3-22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2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副夸奖了,折多山想必你走过多次,那是“鬼门关”,在此赛車,匪夷所思,却真有其事,绝非杜撰。运用抢挡操控汽車,是跑川藏路驾驶员的基本要求,如此出神入画,绝非一般技艺,川人聪明绝顶,看后解气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3-22 14:00

不错,顶!

发表于 2007-3-2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马山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顶的精美图片!有折多山公路图片吗?请顶一张。

发表于 2007-3-2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3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章  贾文明打猎记(上)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了狩猎活动。
  狩猎,是人类与野兽之间的搏击。
  狩猎,是人类与野兽争夺生存空间的一埸血与火的战斗。
  狩猎,是人性与兽性的较量。
  过去的康巴汉子不会打猎,不叫男人!

  贾文明先生酷爱打猎,有成套的打猎经验,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于是人们呼他为“贾打山”(当地称打猎为‘打山’)。贾打山足迹遍布大半个康区,在康定雅拉河上游中古打过老熊,在道孚打过野牛,在理塘的喇嘛垭打过鹿子,在巴塘打过獐子,在乡城打过野猪,在石渠打过黄羊,在甘孜打过狼……总之,过去的康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打猎是康巴人的日常活动。现在少了这项活动,康巴汉子也渐渐技艺退化,慢慢变得不象男人了!
  先不忙跟贾打山进山打猎,听一听两个故事,开开打猎眼界,有些心理准备。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打老熊。传说康定县金汤沟住着一位李姓老猎户,以打猎为生,死在他枪下的兽类不计其数。某日,老李进山,迎头碰见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黑瞎子,老李顺手就是一火,黑瞎子老熊应声倒下,老李急忙前去收屍,谁知老熊装死,趁其不备,顺势用锋利无比的前爪把老李的面皮抓了下来,老李也不含糊,一手挚刀砍向老熊面额,一手将被抓下的面皮复原在脸上,双方负痛,各自逃窜。至此老李面目全非,再也无脸面在世面上走动,起早贪黑仍在山里闯荡。第二年秋天,老李进山揹柴,把儿柴刚上肩,突然从柴垛子里冲出一只面额有刀伤的老熊,把老李扑倒在地,老李心想今天完了,报仇的来了,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只好拼了。慌忙中抽出腰刀,割断捆柴绳索,跳将起来,举刀与老熊搏斗,一刀一掌来回比划数个回合,老李一刀砍中熊的眼睛,老熊一掌击碎李的锁骨,双双倒地,呜呼哀哉!老李儿子小李见老爸揹柴半天没有回来,怕有意外,沿路寻来,见老爸与熊血鼓淋噹死在一起,只好放声痛苦,把老爸与熊一起就地埋葬。小李发誓再不当猎人,改行做其它营生去了!
  第二个故事讲打野牛。野牛喜群居,往往一头公野牛带着一群母野牛过日子。故事发生在道孚县玉科草原。有一叫尼玛的猎手,一次猎杀野牛时,一枪误中怀孕的母牛,顿时引起公牛的勃然大怒,管它枪林弹雨,奋蹄冲向尼玛,一双锐利无比的硕大犄角直插尼玛胸间,顿时毙命。公牛把尼玛的屍体一直保留在角上,作为荣誉。第二年,尼玛的儿子小尼玛发现了这头公牛,角上仍保留着一副蛄蝼架。小尼玛心里不安呀,見父亲死无葬身之地,决定报仇雪恨,于是联络其他猎手,寻找公牛的行踪。第三年夏天,终于将头上仍带有蛄蝼架的公牛围住,一阵排子枪,公牛倒下,这时只见众母牛将公牛团团围住,不肯离去,发出了阵阵悲鸣,每斗母牛依次去舔公牛的血和躯体,摇摇头,摆摆尾,有的甚至跪下……埸面之感人,人间少有。
  贾打山有一整套打猎理论,什么测风、看向、坐口子、辨脚印、闻粪便之类的,欲知其詳,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07-3-2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折多山


发表于 2007-3-2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折多山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