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花的海洋
高原的夏天就是这样美丽,这样令人向往!
举报
塔林
站在塔林前,你的灵魂会得到了进化.
菩萨会保佑你和你的家人!!
大渡河边佛爷岩,
佛爷岩脚10余载.
风吹云母随沙走,
人去楼空柳依旧.
杨柳坪上开镍矿,
金汤沟里裹水银.
姑咱上游修电站,
烹坝农家品河鲜.
关外青冈菌味好,
康定虫草买卖欢.
泸定蜜桃磨西柿,
海螺冰川依神山.
塔公草原赛马会,
二道桥头泡温泉.
野人海子三千尺,
汇得折多下瓦斯.
公主桥头歇一脚,
工会夜半录像稀.
豌豆凉粉思到今,
解放大衣曾裹鸡.
不错,顶!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章 贾文明打猎记(上)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了狩猎活动。 狩猎,是人类与野兽之间的搏击。 狩猎,是人类与野兽争夺生存空间的一埸血与火的战斗。 狩猎,是人性与兽性的较量。 过去的康巴汉子不会打猎,不叫男人!
贾文明先生酷爱打猎,有成套的打猎经验,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于是人们呼他为“贾打山”(当地称打猎为‘打山’)。贾打山足迹遍布大半个康区,在康定雅拉河上游中古打过老熊,在道孚打过野牛,在理塘的喇嘛垭打过鹿子,在巴塘打过獐子,在乡城打过野猪,在石渠打过黄羊,在甘孜打过狼……总之,过去的康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打猎是康巴人的日常活动。现在少了这项活动,康巴汉子也渐渐技艺退化,慢慢变得不象男人了! 先不忙跟贾打山进山打猎,听一听两个故事,开开打猎眼界,有些心理准备。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打老熊。传说康定县金汤沟住着一位李姓老猎户,以打猎为生,死在他枪下的兽类不计其数。某日,老李进山,迎头碰见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黑瞎子,老李顺手就是一火,黑瞎子老熊应声倒下,老李急忙前去收屍,谁知老熊装死,趁其不备,顺势用锋利无比的前爪把老李的面皮抓了下来,老李也不含糊,一手挚刀砍向老熊面额,一手将被抓下的面皮复原在脸上,双方负痛,各自逃窜。至此老李面目全非,再也无脸面在世面上走动,起早贪黑仍在山里闯荡。第二年秋天,老李进山揹柴,把儿柴刚上肩,突然从柴垛子里冲出一只面额有刀伤的老熊,把老李扑倒在地,老李心想今天完了,报仇的来了,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只好拼了。慌忙中抽出腰刀,割断捆柴绳索,跳将起来,举刀与老熊搏斗,一刀一掌来回比划数个回合,老李一刀砍中熊的眼睛,老熊一掌击碎李的锁骨,双双倒地,呜呼哀哉!老李儿子小李见老爸揹柴半天没有回来,怕有意外,沿路寻来,见老爸与熊血鼓淋噹死在一起,只好放声痛苦,把老爸与熊一起就地埋葬。小李发誓再不当猎人,改行做其它营生去了! 第二个故事讲打野牛。野牛喜群居,往往一头公野牛带着一群母野牛过日子。故事发生在道孚县玉科草原。有一叫尼玛的猎手,一次猎杀野牛时,一枪误中怀孕的母牛,顿时引起公牛的勃然大怒,管它枪林弹雨,奋蹄冲向尼玛,一双锐利无比的硕大犄角直插尼玛胸间,顿时毙命。公牛把尼玛的屍体一直保留在角上,作为荣誉。第二年,尼玛的儿子小尼玛发现了这头公牛,角上仍保留着一副蛄蝼架。小尼玛心里不安呀,見父亲死无葬身之地,决定报仇雪恨,于是联络其他猎手,寻找公牛的行踪。第三年夏天,终于将头上仍带有蛄蝼架的公牛围住,一阵排子枪,公牛倒下,这时只见众母牛将公牛团团围住,不肯离去,发出了阵阵悲鸣,每斗母牛依次去舔公牛的血和躯体,摇摇头,摆摆尾,有的甚至跪下……埸面之感人,人间少有。 贾打山有一整套打猎理论,什么测风、看向、坐口子、辨脚印、闻粪便之类的,欲知其詳,且听下回分解。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