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十章 贾文明旅游记(十二) 毛垭坝里话沧桑(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康巴变幻如魔镜, 细说古今有几人? 贾文明一行在塔子坝排泄一通,拍了此照片又驱车前行,过了大河边桥,进入理塘地界,翻过一座山脊,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高城--理塘县城尽收眼底,望不到边际的毛垭坝,一马平川,无量河从中缓缓流过,繁星点点的牛毛帐蓬冒出缕缕青烟,随风飘散,黑牛白羊在草地上散漫吃草欢嬉,一派生机,令人陶醉。 理塘--康南重镇,这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见证了康区沧桑经历。贾文明住进了旅馆,虽然喘着粗气,还是在街上溜了一圈,感慨唏嘘,说了一番为世人瞠目的话来。 甘孜藏区,饱经风霜,历遭磨难,天灾人祸,连年不断,一部康巴史,就是苦难史,就是康巴娃苦苦抗争的历史。古羌人因种种原因,迁徙到康巴大地,逐渐演化成康巴藏族,但一直未能使康巴藏区太平过,在你争我夺之中渡过漫长的历史岁月,最终形成六大板块。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谚语云:卫藏娃会念经,安多娃会赚钱,康巴娃会打架。过分地争勇好斗,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服谁,产生不出自已的领袖,是原因之一;外来政治势力的影响和文化宗教的浸渍,使其纷争加巨,是原因之二。 理塘,春秋战国属白狼国。到了唐朝,吐蕃势力统治着这里。南北朝时,吐番瓦解,北方西夏人和蒙古人称虚而入,有的还称王称霸。宋朝时虽有划江而治之说,这里一盘散沙。元朝,蒙古人统治有加,大势分封土司,设制辖管,理塘土司是康区著名土司之一。明朝,云南丽江纳西族木姓土司,借口赶走蒙古统治者,在朝庭的资助下,用武力占领了康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盘,东到木里,西到昌都,北到大渡河,南到金沙江,并于1580年(明万历八年)资助第三世达赖喇嘛索朗加措,在梭磨拉山脚,建造起了康区第一座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长青”为弥勒之意,“春科尔”即法轮)--理塘寺,灭掉这里的黑教,兴起了黄教,成为后来西藏上层控制康南的重要据点。纳西人走了,满清人来,这里更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定。1848年,新龙的抢匪世家工布朗结(人称布鲁曼--瞎子之意)举事,杀得理塘土司屁滚尿流,无辜百姓被杀被抢,尸骨遍野,血流成河。民国初,1916年,乡城抢匪洛绒丁真率部2000余人,长途奔袭理塘寺和甘孜大金寺,理塘又狼烟四起。1959年,理塘喇嘛寺打响了康巴叛乱第一枪,康区重燃战火。经过近二十年的剿灭,叛匪才得以绝迹。改革开放后,理塘才真正获得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