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佬官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美了,简直是美妙绝伦!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十章   贾文明旅游记(十二)

    毛垭坝里话沧桑(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康巴变幻如魔镜,
    细说古今有几人?

  贾文明一行在塔子坝排泄一通,拍了此照片又驱车前行,过了大河边桥,进入理塘地界,翻过一座山脊,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高城--理塘县城尽收眼底,望不到边际的毛垭坝,一马平川,无量河从中缓缓流过,繁星点点的牛毛帐蓬冒出缕缕青烟,随风飘散,黑牛白羊在草地上散漫吃草欢嬉,一派生机,令人陶醉。
  理塘--康南重镇,这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见证了康区沧桑经历。贾文明住进了旅馆,虽然喘着粗气,还是在街上溜了一圈,感慨唏嘘,说了一番为世人瞠目的话来。
  甘孜藏区,饱经风霜,历遭磨难,天灾人祸,连年不断,一部康巴史,就是苦难史,就是康巴娃苦苦抗争的历史。古羌人因种种原因,迁徙到康巴大地,逐渐演化成康巴藏族,但一直未能使康巴藏区太平过,在你争我夺之中渡过漫长的历史岁月,最终形成六大板块。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谚语云:卫藏娃会念经,安多娃会赚钱,康巴娃会打架。过分地争勇好斗,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服谁,产生不出自已的领袖,是原因之一;外来政治势力的影响和文化宗教的浸渍,使其纷争加巨,是原因之二。
  理塘,春秋战国属白狼国。到了唐朝,吐蕃势力统治着这里。南北朝时,吐番瓦解,北方西夏人和蒙古人称虚而入,有的还称王称霸。宋朝时虽有划江而治之说,这里一盘散沙。元朝,蒙古人统治有加,大势分封土司,设制辖管,理塘土司是康区著名土司之一。明朝,云南丽江纳西族木姓土司,借口赶走蒙古统治者,在朝庭的资助下,用武力占领了康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盘,东到木里,西到昌都,北到大渡河,南到金沙江,并于1580年(明万历八年)资助第三世达赖喇嘛索朗加措,在梭磨拉山脚,建造起了康区第一座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长青”为弥勒之意,“春科尔”即法轮)--理塘寺,灭掉这里的黑教,兴起了黄教,成为后来西藏上层控制康南的重要据点。纳西人走了,满清人来,这里更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定。1848年,新龙的抢匪世家工布朗结(人称布鲁曼--瞎子之意)举事,杀得理塘土司屁滚尿流,无辜百姓被杀被抢,尸骨遍野,血流成河。民国初,1916年,乡城抢匪洛绒丁真率部2000余人,长途奔袭理塘寺和甘孜大金寺,理塘又狼烟四起。1959年,理塘喇嘛寺打响了康巴叛乱第一枪,康区重燃战火。经过近二十年的剿灭,叛匪才得以绝迹。改革开放后,理塘才真正获得新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被经幡装点过度的森林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磨西沟内的红石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藏式壁画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香港回归十年,明天更加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十一章   贾文明旅游记(十三)

    毛垭坝里话沧桑(二)

  即使夏天,理塘的夜是清冷的。高山缺氧,使在理塘生活多年的贾文明仍感不适,胸胀气闷,半夜里躺在床上讲起了长青春科尔寺的历史。
  该寺在明朝万历前是一座名为“邦根”的本教(黑教)小喇嘛寺,达赖三世受到丽江木姓土司的资助,选址在此建起了康南第一座黄教寺庙,并亲任第一任主持(堪布),开始也只有100多人,规模逐年扩大,建起了大昭殿和吴王殿(吴读“木,纪念木氏土司而建”。木氏土司赠送十万多块包括《甘珠尔》、《丹珠尔》在内的经板,经文卷首均有《三藏圣教序》等汉文字样。寺内“堪布”座侧有一块用玻璃罩罩着的马头骨,为镇寺之宝,还有一块四方型的黑石头,上有三世达赖索朗加措踩踏的凹形脚印,一直藏于秘室,难于与善男信女见面。
  明朝未年,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实汗”统一西藏和康区,长青春科尔寺成为蒙古人统治康南的工具,第十五任“堪布”邓朱加措就是地道的蒙古人,俗称“阁素呼图克图”。
  清代,该寺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政冶势力大大超过当地土司的势力,除了政治、司法、宗教、经济外,还拥有武装力量,民国时还办起了“五明学院”,“汉僧留学院”,驻寺人员达5000多人,成为康南最大的封建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称霸一道,经常纵喇嘛抢劫,杀人放火,欲所欲为,弄得南路一带民不聊生。清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派炉厅同知刘廷恕带兵剿办,杀死一名该寺主持,才使其势力稍减。
  到了民国,该寺投靠西藏地方政府,采取“亲藏远汉”的民族分裂政策。后来迫于形势,又采取了“亲汉近藏”的两面政策,受到国民政府和西藏的双重支持,发展迅猛异常,加上甘孜县大金寺,双双成为西藏上层控制康南康北的两个堡垒。
  该寺转世活佛较多,比较著名的有“香根活佛”。1838年,生于理塘火竹仲堆的“阿汪洛绒一西丹比结存”,与甘孜县孔萨土司幼童和乾宁的克珠加措(十一世达赖),同为十一世达赖侯选灵童,经“金瓶掣签”后,落选回故乡为“长青春科尔寺”活佛,称“香根一世”,自阿汪洛绒起,转世的活佛均称“香根活佛”。二世香根颇有能耐,使寺庙达到鼎盛时期。
  解放后,该寺带头叛乱,被人民解放军空军轰炸摧残。现在的寺庙活佛--香根.巴登多吉,六十年代初登坛主事,一直爱国护教,现任甘孜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并在省、全国政协及全国佛协担任要职,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中坚力量。长青春科尔寺在改革开放后,由国家拨款,得到很好修缮,金壁辉煌的寺院从此获得新生,成为理塘一大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悠闲的新龙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折多山一景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十二章   贾文明旅游记(十四)

    昔日英灵今何在

  理塘,意为铜镜似的大草原,多情多艺的六世达赖--仓坚嘉措,有一首著名情歌这样写道:“洁白的仙鹤啊,请将翅羽借给我,不去遥远的地方,转转理塘就返回。”可是自从有了如欧洲中世纪教会势力的理塘喇嘛寺,数百年间,这里并不美丽。今天,喇嘛寺才真正成为信教群众的活动场所,铜镜似的大草原才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贾文明到了理塘,才知稻城亚丁封闭整治,不接待游客,只好仰天长叹,提议去看看当年作战的地方。
  车出理塘县城,驶上理(塘)乡(城)路,拖着烟尘向南而去。16公里处有一不高的山,山岩上怪石嶙峋,有一小庙座落在岩顶上,这就是有名的二郎寺。平叛时这里多次发生战斗,牺牲了不少同志。
  车停在二郎寺旁垭口的平坦处,贾文明一行下车向南方静默了三分钟,向死难烈士致哀悼念,完后讲起了下面的故事。
  康巴平叛,党和政府从四川、西藏、云南调集三路大军会战康南,战斗极为惨烈。理塘喇嘛寺聚集五千多叛匪,负隅顽抗,解放军屡攻不得手,还牺牲了成连成排的战士,最后动用飞机轰炸,叛匪才如鸟兽散,借着夜幕窜逃四处,这给后来的平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解放军18军52师154团从西藏山南挥戈回川,经白玉、新龙,到达理塘。在向甲洼、濯桑进军时,在这里发生了遭遇战。大部队从理塘出发,尖兵连刚过二郎寺,进入狭窄的山谷。谷中一条小溪,小溪旁长满人高的灌木,灌木连接着茂密的黑森林,一条马道沿溪通向谷口,一群匪徒埋伏在此。担任探路的副班长,带着五名战士,走到埋伏地,匪徒一顿排子枪把六名解放军全部放倒,副连长率队冲上抢救,也中弹负伤。担架队把负伤的副连长刚抬过二郎寺,就与世长辞了。这位副连长,四川人,刚结婚三天啦,就牺牲了,谁不悲愤?战士们个个气愤填膺,一阵猛打猛冲,占领了山谷,让大部队顺利通过。
  战士们为了给死难烈士报仇,特别留意这股土匪的行踪,在一次战斗中,这股土匪被包了饺子,匪首理塘喇嘛寺的反动喇嘛被当埸击毙,愤怒的战士,割下了匪首的头,装在牛皮口袋里,用快马送到副连长和其他牺牲的战士坟前,祭奠英灵。
  理塘平叛,许多指战员牺牲了,他们的骸骨埋在与理塘喇嘛寺并排的“烈士陵园”里。陵园虽然没有喇嘛寺金壁辉煌,但那里却埋的是为共和国今天的忠骨。去喇嘛寺的人,千万别忘了去“烈士陵园”,那只是一步之遥,一墙之隔,今天虽有好日子过,但不要冷落了烈士的心。请理塘像修喇嘛寺一样,好好修缮一下“烈士陵园”吧,以慰忠魂在天之灵。贾文明旅游记到此结束。(此篇特献给八一建军节)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十二章   贾文明旅游记(十四)

    昔日英灵今何在

  理塘,意为铜镜似的大草原,多情多艺的六世达赖--仓坚嘉措,有一首著名情歌这样写道:“洁白的仙鹤啊,请将翅羽借给我,不去遥远的地方,转转理塘就返回。”可是自从有了如欧洲中世纪教会势力的理塘喇嘛寺,数百年间,这里并不美丽。今天,喇嘛寺才真正成为信教群众的活动场所,铜镜似的大草原才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贾文明到了理塘,才知稻城亚丁封闭整治,不接待游客,只好仰天长叹,提议去看看当年作战的地方。
  车出理塘县城,驶上理(塘)乡(城)路,拖着烟尘向南而去。16公里处有一不高的山,山岩上怪石嶙峋,有一小庙座落在岩顶上,这就是有名的二郎寺。平叛时这里多次发生战斗,牺牲了不少同志。
  车停在二郎寺旁垭口的平坦处,贾文明一行下车向南方静默了三分钟,向死难烈士致哀悼念,完后讲起了下面的故事。
  康巴平叛,党和政府从四川、西藏、云南调集三路大军会战康南,战斗极为惨烈。理塘喇嘛寺聚集五千多叛匪,负隅顽抗,解放军屡攻不得手,还牺牲了成连成排的战士,最后动用飞机轰炸,叛匪才如鸟兽散,借着夜幕窜逃四处,这给后来的平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解放军18军52师154团从西藏山南挥戈回川,经白玉、新龙,到达理塘。在向甲洼、濯桑进军时,在这里发生了遭遇战。大部队从理塘出发,尖兵连刚过二郎寺,进入狭窄的山谷。谷中一条小溪,小溪旁长满人高的灌木,灌木连接着茂密的黑森林,一条马道沿溪通向谷口,一群匪徒埋伏在此。担任探路的副班长,带着五名战士,走到埋伏地,匪徒一顿排子枪把六名解放军全部放倒,副连长率队冲上抢救,也中弹负伤。担架队把负伤的副连长刚抬过二郎寺,就与世长辞了。这位副连长,四川人,刚结婚三天啦,就牺牲了,谁不悲愤?战士们个个气愤填膺,一阵猛打猛冲,占领了山谷,让大部队顺利通过。
  战士们为了给死难烈士报仇,特别留意这股土匪的行踪,在一次战斗中,这股土匪被包了饺子,匪首理塘喇嘛寺的反动喇嘛被当埸击毙,愤怒的战士,割下了匪首的头,装在牛皮口袋里,用快马送到副连长和其他牺牲的战士坟前,祭奠英灵。
  理塘平叛,许多指战员牺牲了,他们的骸骨埋在与理塘喇嘛寺并排的“烈士陵园”里。陵园虽然没有喇嘛寺金壁辉煌,但那里却埋的是为共和国今天的忠骨。去喇嘛寺的人,千万别忘了去“烈士陵园”,那只是一步之遥,一墙之隔,今天虽有好日子过,但不要冷落了烈士的心。请理塘像修喇嘛寺一样,好好修缮一下“烈士陵园”吧,以慰忠魂在天之灵。贾文明旅游记到此结束。(此篇特献给八一建军节)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等待春天的来临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康巴美景甲天下(下篇)

    《康巴游踪》

    第四十三章   点评《康巴游踪》代结束语

  《康巴美景甲天下》写到这里,基本告一段落。特别感谢“四川新闻网”所提供的交流平台,同时感谢网管和版主的呵护支持,更感谢广大网友的捧埸,半年来在网上学到不少东西,特此致谢!
  《康巴美景甲天下》的上篇是走官道,说官话,不时发点杂音,主要是介绍性的;下篇是走小道,说小话,描述的是“下里巴人”引车卖浆之徒,不时也耍点流氓,骂点娘西皮,学蚍蜉撼树,碰碰不平的山包。
  关于“贾文明”这个人物,是康区形形色色人物个性的集合,像你,像我,又像他,是一个“边缘性”人物,优点很多,毛病不少,喜怒哀乐流于言表,没有城府,敢恨,敢爱,敢说,也敢不识时务,出格干些“离经叛道”的事儿。我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又爱又恨,真想把他的烂事揭个底朝天,考虑到人们喜欢美好的愿景,特别喜欢戴高帽子,特别喜欢护短,所以,以展现康区下层人物的“风流篇”被删了去。
  《康巴游踪》中所涉及的人和事,以及所使用的资料,如果得罪了某路大仙大侠,万望大人大量,包涵则个,千万不要去法庭起诉,这毕竞是虚构,以宣传为主。再说,佬倌子穷勾子一个,开不起律师费,中国的法庭是有钱人玩的地方,就不奉陪了!
  客观地讲,《康巴美景甲天下》上下篇,以现代独特的视觉,全面细致地介绍康巴风物,还算“独门暗器”,因为它游弋于“官”“民”之间,既不是雇用枪手,也不是别有用心,只是把被金钱淹没的东西掏出来亮晒,把被遗忘的东西拾出来唤醒麻木的记忆,把搞反了的东西校正一下方位,如此而矣!由于诸多因果,有的东西还真难说,真难写,到了“与时俱进”那一天,会有人说和写的。
  半年写了十多万字的狗屁文章,长期占用“四川旅游”版块,实在汗颜!上篇三十八,下篇四十三,九九归一,共八十一章节,也应天数,心安理得。停笔期间,将抽时间重新编纂,删繁就简,修正错误,章节分明,情景交织,使其更有可读性、趣味性,并在网上重新发表,同时续上新作《贾文明风流记》,届时请大家捧场!

   再见!

   二00七、七、四、于成都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日照金山

将此图作为谢幕礼物,奉献给版主和各位网友,祝心想事成,有如贡嘎山!

发表于 2007-7-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下乡回来,马上登录看贴,却意外的看到楼主封笔的告示,遗憾但欣慰。康巴是一块美丽的沃土,有待于人们去认识、去亲近,当然也需要去赞美、去讴歌,楼主去尝试了、去实践了......无愧!!!!

再发几张这次下乡拍的图片,作为向楼主告别的礼物,希望能在论坛上再见到楼主的帖子!!!!!!

发表于 2007-7-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的进入


发表于 2007-7-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望的眼光

发表于 2007-7-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的田野

发表于 2007-7-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灿烂的花朵


发表于 2007-7-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牧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