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cr14781856923

[群众呼声] 人民法院这样审案公道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劳莉人事争议仲裁时间为2011年7月4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  事  诉  状        
      原告:劳莉(化名),女,53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教师
      身份证号:513024195701280022
      住址: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裕丰街478
      电话:13281712193
      委托代理人:xxx,电话:15528871603
            被告:四川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住所地: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青沟路,电话:8622549
      法人代表:xxx,男,校长
      主管机关:四川省万源市粮食局
            第三人:四川省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主要负责人:孙德继,局长
(     实际第三人为原万源市人事局,主要负责人:王霞)
            案由:人事争议
     原告与被告、第三人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向万源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诉讼请求:
      一、判被告、第三人违反聘用合同,未按聘用合同(即国家政策规定)给原告支付工资,克扣了工资,补发9310月至今(暂计算至
            2010年12月)少付的工资93424.50 元,支付加付赔偿金233475.50元,支付经济补偿金58368. 90元;
       二、判被告故意拖延不续订聘任合同,支付2倍工资的未付部分1680.00元,支付赔偿费用59033.90元;
       三、判被告、第三人在94715日故意掩盖业已发现的工资错误,补发879月至939月期间少付的工资3568.00元,支付加付赔偿金
            9728.00元,支付经济补偿金2432.00元;
      四、判被告、第三人承担其侵害行为给原告造成的其他损害、损失200000.00元;
   (向原告支付补发工资、经济补偿金、加付赔偿金、赔偿费用、其他损害损失赔偿共计人民币671001.80元,大写陆拾柒万壹仟零壹元捌角整);
       五、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第三人承担。
      事实理由:
       原告于1977年开始任教师,1981年转为正式教师,19879月调四川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任教至今。在我国首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时(19893月),被四川万源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评定为小学一级教师,同时被万源县粮食局聘任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有聘任合同;923
       月,聘任合同到期后,因被告拖延未办理续聘手续,但原告仍在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任教师职务,被告未表示异议,存在事实聘任合同关系;
               20051231日,原告与被告又补签了教师职务聘用合同,见证据12345
              1994715日,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教师职务事实聘任合同已两年又四个月,应视为存在无固定期限聘用合同,应以原条件继续履行聘用
       合同。被告、第三人却故意违反聘任合同的约定(即国家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政策的规定),没有按教师职务而是按科员职务支
       付工资,少付、克扣了工资,至今没有纠正,克扣工资时间长达17年之久,给原告的工资收入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见证据14567)。
       被告、第三人在1994715日,故意违反聘任合同,把原告已领了多年的教师工资偷偷改成科员工资的动机:为了掩盖在原告调入万源县
       粮食职工学校时给原告少核四级基础职务工资的错误,并为了掩盖在我国首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时,原告本应评聘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却因少核了四级基础职务工资导致评聘了小学一级教师职务的错误。被告、第三人继续实施了侵害行为。
     由于被告、第三人把原告的教师工资偷偷改成职员工资的违法行为,造成原告的实际职务(教师职务)与工资脱钩,进而耽误了原告将近
二十年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晋级,致使原告的工资由万源粮食职工学校
88年在册、现在职的工作人员中的最高工资变
成了最低工资,长期大大低于相同(或相近)岗位付出相同劳动、取得相同业绩劳动者的工资,与万源其他学校同等条件教师相比差距更大,
给原告再次造成伤害和工资收入损失,见证据5678,及由其所制下表:
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88年在册、现在职的工作人员工资比较表
姓名
参工
时间
学历
专业
实际
职务
我国首次实行
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时
评、聘
技术职务
转入经常性
评聘后
2008
年底)
               8811  
93工改
1994.7.15
2010
12  
  
职称
时间
职务
时间
  
  
  
(前)
基础职务工资
(后)
固定
部分
X  x  
71.3
中专
(粮食)
工人
87.9~90.9
上中专
93年副校长(副乡)
97年校长
(乡)
96年评经济师职称
2001.9月聘经济师2009.3
转聘讲师2010年评聘高级经济师
68.00
105.50
86.00
202.00
2971.40
x x
78.3
高中
自修大专
(法律)
科员
2006
教务主任
96年评经济师职称
20019月聘经济师
62.50
94.50
80.00
174.00
2542.30
X x
79.9
中专
(粮食)
工人
91年代课
2006年办
公室主任
94年评经济师职称
20019月聘经济师
20093月转聘讲师
62.50
94.50
80.00
188.00
2628.00
76.8
高中
中师进修中学、小学教材教法进修合格
77年任教
81年转
正式教师
878
调粮校任
专职教师
在粮食职工学校工作期间,883月评聘小学一级教师(若工资不核错应为小学高级教师,93工改前可升中学高级教师)
68.00
(调入前原基础
职务108.00元,
应核为94.50元)
107.00
(应为133.50元)
86.00
(应为
136.50
元)
188.00
(应为
275.00
元)
2300.00
(应为
3130.00
元)
      1994年7月15日,原告是粮校唯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她有资格、并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截止到2008年底,原告是粮校唯一合法
  有效聘任的专职教师;在粮校,原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最早、最长;一直担任最重的教学工作,教化学、数学、法律、思想品德等重要
  课程,最难管的班级她当班主任,别人不愿教、挑剩下的课程由她承担;原告也是粮校最受学生爱戴和欢迎的教师。然而,由于被告(张xx
  任副校长、校长期间)和第三人的违法行为以及在调资、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过程中不传达文件、不公示草案、不公布方案、暗箱操作,把调
  资、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变成了分赃和送礼,校长张xx曾多次多调工资;给校长张xx等行政管理人员违法违规套专业技术职务工资、转聘晋升
  专业技术职务,却硬让专业技术人员(原告)改拿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硬把原告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偷偷改为科员工资、教师10%津贴
  改成非教师10%津贴,原告的教令最长却领教令津贴最少,比只兼了几年课的行政管理人员还少许多,把原告的最高工资也变成了最低工资
  (88年在册、现在职人员比较)。而校长张xx从来就没有专业技术职务,没有从事过经济专业技术工作,没有执教资格,第三人却为了不给
  原告解决工资问题让其帮忙、做伪证,明知给他将只能当废纸的经济师职称套经济师工资已经违法违规,又违法违规为其转聘成讲师职务,
  又违法违规从讲师职务晋升成高级经济师职务,2006年工改给张xx等人每人多调三四级工资,为了不给原告一人解决几级工资,第三人不惜
  给张xx等人前后多次多调几十级工资、多次违规转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见证据12345678)。
                20051231日,原告与被告补签了教师职务聘用合同,被告仍然没有按教师职务支付工资,继续少付、克扣工资(见证据27)。
                20101223日,原告向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同日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0)第11号通知书以“不属于
        劳动争议仲裁范围”为由,不予受理。
        虽然万源市仲裁委回答没设人事仲裁,但原告怕有人以案由为何借口,2011127日曾向达州市仲裁委申请人事仲裁,回复不属于他们
        管辖。
               201116日原告向万源市人民法院起诉,2011120日收到万源法院民事裁定书(2011)万源民初字第177号,认为本案不属于劳动争
        议,且不属于法院直接受理的其他民事案件,裁定不予受理。
               2011126日,原告向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201162日收到达州市中院民事裁定书(2011)达中民终字395号,裁定:驳回上诉,
        维持原裁定。
               2011610日,原告第二次向万源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着重阐明了法院应当受理本案的理由,万源法院仍然以本案不属于法院直
        接受理的民事案件为由口头答复不予受理,并拒绝出书面裁定或说明,原告说明了万源市仲裁委没设人事仲裁仍无济于事。
        尽管原告至今仍然认为本案属于劳动争议,2011617日,原告还是再次向万源市仲裁委申请了人事仲裁,以求本案既有劳动仲裁又有人
        事仲裁,总不至于再有话说,201174日收到万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1】第6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
        根据《劳动法》第二条第二款:“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条第二款:“本条第二款所指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1)……
       (3)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第三款:本法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
        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
        管理”之规定,粮食职工学校显然不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原告也不属于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的工作人员,故
        原告不属于劳动法对劳动者的排除范围,属于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
        又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法中被称为用人单位。国家
        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根据劳动法的这一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应当
        视为用人单位”之规定,本案被告符合劳动法对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
        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
          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七条:“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之规定   ,本案属于通过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履行聘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属于未办理续聘手续但存在事实
        聘用合同关系时的工资纠纷、属于违反聘用合同请求赔偿引起的纠纷,
全部都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原告不服劳动争
         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就算把本案当人事争议处理,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事争议:(一)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
         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二)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
         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三十一条第三款:“对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决定或决定
         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该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规定,万源市仲裁委当时未设人事仲裁,只能申请劳动仲裁,未进行人事
        仲裁不应该成为法院不予受理的理由。
仲裁程序仅仅是前置程序,设置前置程序的立法本意是有利、方便劳动者及时主张劳动权益,并非
         必经程序,只要原告申请过仲裁然后起诉的,法院就应当受理。何况无论劳动仲裁还是人事仲裁都归万源市劳动人事仲裁委仲裁,争论此类
         问题纯属故意扯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2条:“裁定不予
         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之规定,本案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围,也符合其他
         起诉条件,故第三次向万源市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法院主持正义、秉公执法。若本案都任由被告、第三人等 通过篡改工资档案、伪造工资介绍信、一再串通捏造证据、走后门拉关
         系,徇私舞弊、故意制造职工对立和混乱,掩盖事实真象、干扰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或不依法审理枉法裁决、蒙混过关、肆意侵害原告的劳动
         权益和诉讼权利,法律的公平正义何在?
                  证据和证据来源:
                          1、
1989317日原告被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的聘任书,证据来源:原告;
                          220051231日原告被聘为教师职务的聘用合同,证据来源:原告;
             3、万源县劳动人事局核工资便条,万源县粮食局工资介绍信,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局;
                          4、原告工资档案:招收录用干部登记表、(教师)转正定级表、81年调资升级表、83年升级表、85年工资改革审批表、89年工资审批
         表(884月原告被聘任小学一级教师),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局;
                   5、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8811月工资发放表,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局;
                   6、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93工改工资套改花名册,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7、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2010一次晋级报批名册,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8、万源市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表(粮校201011月、12月),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请求法院调取证据:
                           1、原告87年调资升级表,存放地:万源市粮食局;
                           2、(原调出单位)发给四川万源县劳动人事局的原告工资介绍信、(代理人)的工资介绍信,存放地: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万源县劳动人事局发给(原调出地另一单位)的请求核实原告工资的函件及相关资料,存放地: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
         存根)、(原调出地另一单位)。
          请求法院准予如上所请。此致
                  万源市人民法院
                                                                                                       起诉人:劳莉(化名)
                                                                                  2011年7月4日
       附件:
         委托书:1份
       万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0】第11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1份
       万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1】第6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1份
       万源法院【2011】万源民初字第177号:1份
       达州中院【2011】达中民终字395:1份
       证据:8份
       本诉状副本:2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网友们致歉,由于操作有误,造成文章格式混乱,给您阅读造成不便,请原谅!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  事  诉  状     
      原告:劳莉(化名),女,53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教师
      身份证号:513024195701280022
      住址: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裕丰街47附8号
      电话:13281712193
      委托代理人:xxx,电话:15528871603
      被告:四川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住所地: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青沟路,电话:8622549
      法人代表:xxx,男,校长
      主管机关:四川省万源市粮食局
      第三人:四川省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主要负责人:孙德继,局长
     (实际第三人为原万源市人事局,主要负责人:王霞)
      案由:人事争议
      原告与被告、第三人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向万源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诉讼请求
      一、判被告、第三人违反聘用合同,未按聘用合同(即国家政策规定)给原告支付工资,克扣了工资,补发93年10月至今(暂计算至2010年12月)少付的工资93424.50 元,支付加付赔偿金233475.50元,支付经济补偿金58368. 90元;
      二、判被告故意拖延不续订聘任合同,支付2倍工资的未付部分1680.00元,支付赔偿费用59033.90元;
      三、判被告、第三人在94年7月15日故意掩盖业已发现的工资错误,补发87年9月至93年9月期间少付的工资3568.00元,支付加付赔偿金9728.00元,支付经济补偿金2432.00元;
      四、判被告、第三人承担其侵害行为给原告造成的其他损害、损失200000.00元;
(向原告支付补发工资、经济补偿金、加付赔偿金、赔偿费用、其他损害损失赔偿共计人民币671001.80元,大写陆拾柒万壹仟零壹元捌角整);
      五、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第三人承担。
      事实理由
      原告于1977年开始任教师,1981年转为正式教师,1987年9月调四川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任教至今。在我国首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时(1989年3月),被四川万源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评定为小学一级教师,同时被万源县粮食局聘任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有聘任合同;92年3月,聘任合同到期后,因被告拖延未办理续聘手续,但原告仍在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任教师职务,被告未表示异议,存在事实聘任合同关系;2005年12月31日,原告与被告又补签了教师职务聘用合同,见证据1、2、3、4、5。
      1994年7月15日,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教师职务事实聘任合同已两年又四个月,应视为存在无固定期限聘用合同,应以原条件继续履行聘用合同。被告、第三人却故意违反聘任合同的约定(即国家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政策的规定),没有按教师职务而是按科员职务支付工资,少付、克扣了工资,至今没有纠正,克扣工资时间长达17年之久,给原告的工资收入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见证据1、4、5、6、7)。
      被告、第三人在1994年7月15日,故意违反聘任合同,把原告已领了多年的教师工资偷偷改成科员工资的动机:为了掩盖在原告调入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时给原告少核四级基础职务工资的错误,并为了掩盖在我国首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时,原告本应评聘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却因少核了四级基础职务工资导致评聘了小学一级教师职务的错误。被告、第三人继续实施了侵害行为。
      由于被告、第三人把原告的教师工资偷偷改成职员工资的违法行为,造成原告的实际职务(教师职务)与工资脱钩,进而耽误了原告将近二十年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晋级,致使原告的工资由万源粮食职工学校88年在册、现在职的工作人员中的最高工资变成了最低工资,长期大大低于相同(或相近)岗位付出相同劳动、取得相同业绩劳动者的工资,与万源其他学校同等条件教师相比差距更大,给原告再次造成伤害和工资收入损失,见证据5、6、7、8,及由其所制下表:
     (比较表,请看前一回复)

      1994年7月15日,原告是粮校唯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她有资格、并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截止到2008年底,原告是粮校唯一合法有效聘任的专职教师;在粮校,原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最早、最长;一直担任最重的教学工作,教化学、数学、法律、思想品德等重要课程,最难管的班级她当班主任,别人不愿教、挑剩下的课程由她承担;原告也是粮校最受学生爱戴和欢迎的教师。然而,由于被告(张xx任副校长、校长期间)和第三人的违法行为以及在调资、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过程中不传达文件、不公示草案、不公布方案、暗箱操作,把调资、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变成了分赃和送礼,校长张xx曾多次多调工资;给校长张xx等行政管理人员违法违规套专业技术职务工资、转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却硬让专业技术人员(原告)改拿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硬把原告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偷偷改为科员工资、教师10%津贴改成非教师10%津贴,原告的教令最长却领教令津贴最少,比只兼了几年课的行政管理人员还少许多,把原告的最高工资也变成了最低工资(88年在册、现在职人员比较)。而校长张xx从来就没有专业技术职务,没有从事过经济专业技术工作,没有执教资格,第三人却为了不给原告解决工资问题让其帮忙、做伪证,明知给他将只能当废纸的经济师职称套经济师工资已经违法违规,又违法违规为其转聘成讲师职务,又违法违规从讲师职务晋升成高级经济师职务,2006年工改给张xx等人每人多调三四级工资,为了不给原告一人解决几级工资,第三人不惜给张xx等人前后多次多调几十级工资、多次违规转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见证据1、2、3、4、5、6、7、8)。
      2005年12月31日,原告与被告补签了教师职务聘用合同,被告仍然没有按教师职务支付工资,继续少付、克扣工资(见证据2、7)。
      2010年12月23日,原告向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同日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0)第11号通知书以“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为由,不予受理。
      虽然万源市仲裁委回答没设人事仲裁,但原告怕有人以案由为何借口,2011年1月27日曾向达州市仲裁委申请人事仲裁,回复不属于他们管辖。
      2011年1月6日原告向万源市人民法院起诉,2011年1月20日收到万源法院民事裁定书(2011)万源民初字第177号,认为本案不属于劳动争议,且不属于法院直接受理的其他民事案件,裁定不予受理。
      2011年1月26日,原告向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2011年6月2日收到达州市中院民事裁定书(2011)达中民终字395号,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2011年6月10日,原告第二次向万源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着重阐明了法院应当受理本案的理由,万源法院仍然以本案不属于法院直接受理的民事案件为由口头答复不予受理,并拒绝出书面裁定或说明,原告说明了万源市仲裁委没设人事仲裁仍无济于事。
      尽管原告至今仍然认为本案属于劳动争议,2011年6月17日,原告还是再次向万源市仲裁委申请了人事仲裁,以求本案既有劳动仲裁又有人事仲裁,总不至于再有话说,2011年7月4日收到万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1】第6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
      根据《劳动法》第二条第二款:“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条第二款:“本条第二款所指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1)……(3)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第三款:本法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之规定,粮食职工学校显然不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原告也不属于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的工作人员,故原告不属于劳动法对劳动者的排除范围,属于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
      又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法中被称为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根据劳动法的这一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之规定,本案被告符合劳动法对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
      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七条:“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之规定,本案属于通过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履行聘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属于未办理续聘手续但存在事实聘用合同关系时的工资纠纷、属于违反聘用合同请求赔偿引起的纠纷,全部都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原告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就算把本案当人事争议处理,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事争议:(一)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二)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三十一条第三款:“对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决定或决定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该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规定,万源市仲裁委当时未设人事仲裁,只能申请劳动仲裁,未进行人事仲裁不应该成为法院不予受理的理由。仲裁程序仅仅是前置程序,设置前置程序的立法本意是有利、方便劳动者及时主张劳动权益,并非必经程序,只要原告申请过仲裁然后起诉的,法院就应当受理。何况无论劳动仲裁还是人事仲裁都归万源市劳动人事仲裁委仲裁,争论此类问题纯属故意扯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2条:“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之规定,本案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围,也符合其他起诉条件,故第三次向万源市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法院主持正义、秉公执法。若本案都任由被告、第三人等 通过篡改工资档案、伪造工资介绍信、一再串通捏造证据、走后门拉关系,徇私舞弊、故意制造职工对立和混乱,掩盖事实真象、干扰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或不依法审理枉法裁决、蒙混过关、肆意侵害原告的劳动权益和诉讼权利,法律的公平正义何在?
      证据和证据来源
      1、1989年3月17日原告被聘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的聘任书,证据来源:原告;2、2005年12月31日原告被聘为教师职务的聘用合同,证据来源:原告;
      3、万源县劳动人事局核工资便条,万源县粮食局工资介绍信,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局;
      4、原告工资档案:招收录用干部登记表、(教师)转正定级表、81年调资升级表、83年升级表、85年工资改革审批表、89年工资审批表(88年4月原告被聘任小学一级教师),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局;
      5、万源县粮食职工学校88年11月工资发放表,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局;
      6、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93工改工资套改花名册,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7、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2010一次晋级报批名册,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8、万源市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表(粮校2010年11月、12月),证据来源: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
     请求法院调取证据
      1、原告87年调资升级表,存放地:万源市粮食局;
      2、(原调出单位)发给四川万源县劳动人事局的原告工资介绍信、(代理人)的工资介绍信,存放地: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万源县劳动人事局发给(原调出地另一单位)的请求核实原告工资的函件及相关资料,存放地: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存根)、(原调出地另一单位)。
      请求法院准予如上所请。此致
万源市人民法院
                                                                                                                   起诉人:劳莉(化名)
                                                                                                                        2011年7月4日
附件:
授权委托书:1份
万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0】第11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1份
万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万劳仲【2011】第6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1份
万源法院【2011】万源民初字第177号:1份
达州中院【2011】达中民终字395:1份
证据:8份
本诉状副本:2份

劳莉关于诉状的说明
     1、本诉状为第三次向四川省万源市法院起诉状。由于第一次申请仲裁时,仲裁委说没有设人事仲裁,所以只能进行劳动仲裁。第一、二次起诉,万源市法院都以不属于劳动争议,且不属于法院直接受理的其他民事案件为由不予受理。万源市法院要我们再找万源市人事局解决,若还是不能解决,万源市法院再受理起诉。所以,才再次申请了人事仲裁,又第三次向万源市法院起诉。万源市法院却出尔反尔,又找别的借口不受理。
     2、因为第一、二次起诉,万源市法院都在受理范围问题上扯皮,第三次起诉只好重点说明该案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理由。
     3、主要诉讼请求为判被告、第三人违反聘用合同,未按一级教师职务(即国家政策规定)给原告支付工资,克扣了工资,要求补发、补偿和赔偿;判被告故意拖延不续订聘任合同,要求按2倍支付工资并支付赔偿费用。尽管劳莉知道被告、第三人的违法行为给她的技术职务、工资等级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并未就其提出诉求,只要求履行已订聘用合同,不涉及职级评定、工资套改问题。
     4、四川省万源市法院在裁定书中已认定劳莉是在收到仲裁通知第二日起诉的,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关于起诉时限的规定,怎能又依照该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方便网友们全面了解四川省万源市法院是如何枉法裁定劳莉人事争议案的,特在《民事诉状》之后,全文发出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2011)万源民初字第550号《民事裁定书》。
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11)万源民初字第550
起诉人劳莉(化名),女,53岁,四川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教师,住万源市太平镇裕丰街47号附8号。
委托代理人xxx , ,系(劳莉)之夫。
本院于201175日收到起诉人(劳莉)诉四川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第三人四川省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争议一案的起诉状。
经审查,2011620日(劳莉)向万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人事争议仲裁。201174日万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万劳仲【2011】第6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201175日起诉人(劳莉)向本院起诉四川省万源市粮食职工学校、第三人四川省万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事争议一案。
本院认为,起诉人的起诉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的规定。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裁定如下:
对(劳莉)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  xx
                                                                                                       审判员  xx
                                                                                                       审判员  xx
                                                                                                       0一一年七月八日
                                                                                                       书记员  xx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笔者保证所发文章的真实性,愿承担法律责任。网友们和律师贺博士若有任何问题,尽可提出;若有意了解详情,可告知您的邮箱或邮寄地址,我会把法律文书和证据扫描件或复印件发给您。
        再次感谢网友们的支持和关注!谢谢!
        联系电话:14781856923    邮箱地址:cr569231@163.com

发表于 2012-11-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操蛋的社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裁定书既然认可劳莉(化名)是在收到仲裁通知次日起诉的,就应该知道起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关于起诉时限的规定,为何万源法院还要根据该规定裁定不受理?为何故意违反该规定的立法本意?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的立法本意,是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立案法官解释的,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不受理法院也不受理吗?

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27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cr14781856923 发表于 2012-11-25 07: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了方便网友们全面了解四川省万源市法院是如何枉法裁定劳莉人事争议案的,特在《民事诉状》之后,全 ...

            (回25#帖)
“7月4日···作出···通知书”——“7月5日···起诉···”,

难道说不在“十五日内”???!!!

这法官是眼花、还是心花???!!!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万源市法院立案法官为何曲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的立法本意?为何故意执法枉法?

发表于 2012-11-2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funk::funk:

发表于 2012-11-2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执法,真不知制订哪么多法律有何用?

发表于 2012-11-3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啥办法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院如此审案,法官带头违法,真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院法官这么明显地执法违法、偏袒违法者,真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12-12-3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容易,好多这样没暴料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人事争议,法律明文规定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四川省万源市法院为何故意裁定不受理?

发表于 2012-12-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相信自己之外。就不要去相信别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四川省万源市法院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剥夺劳莉(化名)依法享有的起诉权利?难道四川省达州市中级法院、四川省高级法院只维护一审法院的裁判?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