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先生,先将你嘱的序言发来,可用则用;1---21回的末评,随后几天陆续发,多了怕发不出,22回后的末评,就用已成的为好。 《饮冰夜谈》序言 饮冰二字,出于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又出于近代大师梁启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梁先生书斋名《饮冰室》,是眼见世风不归,孔孟难返,而风雅式微,李杜悲恸,知江河远去,妄图起衰振愦,并倡言用现代小说纠风察世,以起到匡裨时世、激励人心的作用。今人倦客用《饮冰》冠以书名,亦是有感于风云卷舒,朝露夕雨,世事人情天翻地覆,故而敷衍故事,联缀诗词,其用心颇有深意焉。 书中故事一步三回头,从今天的锦江洄流到昨天的三峡,由宋末元初的那一段家国情仇,又上溯至儿女情长,陆唐悲歌百年后幻化出抗元英烈。故事单纯而有节律,江湖倦客晚归蓉城,闲遐自游于浣花溪畔,面对如花美景,不觉诗随酒流。这一下惊动了正在垂钓的拈花叟,两人相见恨晚,不由得把酒言欢,兴之所至,便打探起一门江湖绝技,由拈花派而引出梅花剑法,而梅花剑法又是从陆唐二人的《撷芳词》和《钗头凤》上化来,几经离合辗转,渐渐由江湖武功引出了陆游义子公孙祖孙,同时牵出由唐婉一系的长孙几代,公孙少华长孙斐二人少年英雄,合州城破逃归巫山,合州守将孟珙孟瑗城破死节。公孙长孙两人斩杀献城偷关的叛逆韩显忠,并在刀兵血火中结城兄弟,与剑萍冬梅结为连理,将自己的武功路数传承下去,希望有朝一日山还华夏,河归旧宗。历史旧事至此结束,然后笔锋跳跃,一下进入二十世纪。拈花叟与倦客佬一会儿泸州蒙山,一会儿成都双流,诗酒唱和不停,或出风月场所,或入世外佳园,始终围绕着爱恨情仇迭宕起伏,唐婉一系的拈花派由桃花娘传承至唐兰,陆游一系的梅花剑法传至张效游,并由张效游引出了下岗职工徐怀棠广都创业、张效游扶急救难阻恶的故事。张效游止于理智未能与唐兰千载合流,而徐怀棠又发于遗恨得隙强折,让唐兰珠开琼花,唐英至此而来,还真不绝陆唐故事的余情逸兴。 倦客先生敷演的故事,简单明快,而小情节穿插翻转,动人处慷慨高歌,如归州逞恶;引人处会心倾怀,如诗词对联,有寄有托,闲情中不忘逸趣,逸趣中多有讽寓,但不伤时不骂世,也没有道貌岸然的说教,更符合兴会洒脫的风格,完全是一派酒足饭饱后在花荫下听酸秀才评书的清雅。至于行文,一如笔记小品那样娓娓道来,青年人不会觉其太老,中老年人反会觉其更亲。但书中对武功套路的描摩,却多有难以自圆的瑕疵,人物个性的表演,亦有好恶脸谱化的不足。但故事就是故事,大场面何妨粗旷,而小情节却也细腻油润,读到知会之处,也不免令人拍掌叫好。 特别是里面的诗词,借会心人唱酬,传达其中真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倦客说的故事,怕只是为写诗填词寻找画布外景,借江山万物人情世态发心中幽歌。倦客是版主,诗词当然是不错的,也合律合辙,这在不知古诗词如何写的今天难能可贵。 今天有很多人写古近体诗词,被人讥为老干体、快板体、口号体、标语体、打油体,皆是没有经过经常性训练学摩的结果,古人可是要靠这个本事找饭吃的。中国传统诗歌大致分为古体、乐府和近体三大类。古体诗平仄通押,汉魏晋唐间盛行七八百年;乐府以合律可吟唱为本,从汉至清不绝;近体诗从隋发端至唐定格,以四声为基准,以平仄韵部为规律,而且只能平声入韵,唐代已臻绝唱,宋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诗中还有门派流别,还有山歌竹枝,既能入于古风唱,亦可厕身近体吟。而宋代的词亦发端于诗歌中的乐府诗,兴于唐而成于宋,故我们才可自夸自显唐诗宋词。词就是通俗歌曲,象近体诗那样典雅了反而不达其情意。词有词牌,词牌就是一首曲的音阶旋律和长短,这是无法改变的定数,所以写词只能叫填,跳入早已挖好的坑才算合窍。古代传下来的词牌有一千多个,今天有词的还有六七百个。词中更有沈柳苏黄李辛之豪放婉约。今人不懂不学不练,怎么写得好呢。 总而言之,诗如群山,乱峰突兀;词如江河,波澜迭荡。诗是跳跃式,词是连续式。诗是钟鼓,词是丝竹。诗多抒己怀,词多画他人。写诗之人,要学正行草隶。填词之人,要先学绘画构图,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亦会吟;爱唱宋词柳苏李,抑扬婉转好表情。 倦客诗词俱佳,读者可以从中学到点东西,而且还可在他的小说中抄近路偷,或从网上请教,他的近体诗攀近老杜,更多陆游风格,这与他同情陆唐悲歌中可见一斑;而他的词模仿柳永,更多轻快婉约,反与陆游远些,这些,读者都可从《饮冰夜谈》和《楠生诗稿》中读到。散人闲来无事或忙中偷闲,对倦客诗词小说一番乱弹,并在每回书下贴有末评,本为闲适之中找点乐趣,笑骂由人,就不再在此赘言了。
南郭散人 2014年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