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军区某部侦察营青川工作日志
点击了 17次  来源是:广元新闻网  责任编辑:马颖  更新时间:2008-5-30 23:21:16

 

清扫

     5月20日,我营从青川县城到达观音店乡,余震不断。废墟、瓦砾,全营(出动133人)官兵不顾疲劳,立刻投入该乡街道抢险工作。5个小时后,街道变得整洁干净了。

抢险

    22日,出动兵力127人,由营长李述强带队,清晨7:00出发,徒步行军22公里至董家村3社、4社,转移受灾群众103人,医治受灾群众15人,运送乡救灾物资8吨,排除险房12间,搭设简易房屋20间,转运电视机5台、音响2套、洗衣机3台、床架15套、粮食5吨,清理垃圾10吨,消毒公共场所6000平方米,抢修道路130米。途中发生5起山体滑坡。

    由于道路被毁,二连排长丁艳峰带9名突击队员利用侦察兵攀登绳索,攀上坡度为70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成功解救村民董长清之妻(其父在地震中遇难,丈夫董长清砸断双腿从广元转入广州治疗,儿子董洪强被砸重伤现在天津治疗)。队员们以手当脚花了三个半小时将其转移至山下居民集中点,并将随身干粮送给她,她拉着排长的手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们,兵娃子”。

排险

    23日,出动兵力130人,清晨7:00出发,徒步行军20公里,由营长李述强、教导员魏晓勇带领,转移受灾群众97人,医治受灾群众18人,运送救灾物资5吨,排除险房9间,搭设简易房屋8间,在废墟里抢运粮食12700斤,清理垃圾30吨,转移洗衣机7台、电视机3台、棺材5具,抢修道路500米,疏通水沟120米,途中遇到山体滑坡6起。

    下午13时20分,教导员魏晓勇、武侦一连连长李正伟带突击队员6人,携带攀登器材,深入观音店乡坟平头(山体断裂带),将居民董洪强家山后悬崖上4块巨石(每块直径2米)经过捆绑固定成功移至山崖下,排除了险情。其间遇山体滑坡5次。董老太热泪盈眶,拿出自家酿造的酒给官兵。

增援

    23日上午7时,四川籍退伍老兵鲁松等3人得知我营在青川地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后,自发组成"退伍老兵救灾突击队",辗转达州、都江堰,到达青川县观音店乡,与我营一起参加抢险救灾任务。

营救

    24日,全营出动兵力127人。武侦一连36人清晨7:00出发,强行军4小时到达观音店乡余家坝村殷家山,为灾民王仲安(其15岁独生女在木鱼镇中学遇难)、白含杰(其子在地震中遇难)从海拔1500米的山上运送粮食2500斤,历时1小时40分钟。仪侦连出动人员45人,行程30公里,对董村、河坝、观音3个行政村6个组实施救灾行动,护送村民佘开银之母到广元人民医院医治。转移群众29人,运送粮食9000斤、棺材4具,搬运木炭3000斤,排除危房6栋,清理垃圾12方,运送救灾物资4000斤,抢修道路300米,抢运电视机3台、洗衣机2台、生活物品43件。武侦二连出动40人,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上,分别对青竹村、余坝村进行援救工作。

    8时20分,侦察营在前往青川观音店乡董家村救灾途中,突遇一名村民求救,得知山上被困一名老太太病情严重。营长迅速带英雄侦察连连长赵光磊、军医和担架组前往营救,查明老太太为急性心脏病,随时有生命危险,营长立即组织担架组护送其下山至医院救治。途中山高路陡,又遇两次余震,护送队沿架设攀登绳索迅速下山,因通信不畅无法与120联系,营长向靠前指挥救灾的侦察处张处长请示,处长立即带车将老太太送往广元医院救治,目前老太太脱离危险。   (记者  周萱)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抗震救灾抢收抢种一片忙
点击了 25次  来源是:广元新闻网  责任编辑:马颖  更新时间:2008-5-30 22:37:24

 

     广元新闻网讯     青川人民虽然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25日又遭受了6.4级的余震,但在眼下抢收抢种的农忙季节,田间地头到处都有受灾群众抢收抢种的身影。

     26日,记者行走在刚刚经历了特大地震灾害的青川大地上,满眼是倒塌和受损的房屋,公路两旁的山上随处可见滑下的大片大片的石头和土块。面对灾害,青川人民没有被吓倒,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他们坚挺脊梁,一边抗震救灾,一边恢复生产自救。

     当天上午10点多,马鹿乡马鹿村七组,一大片蓝色的救灾帐篷前,村民王全平和他的妻子正在麦地里抢种玉米。王全平告诉记者,他住在团结街,地震震塌了家里的房屋,东西全部被砸烂了,电视机、洗衣机、床等生活物品都没有了。整个老街也塌了。所幸的是在乔庄读高中的儿子和在马鹿读初中的女儿都安然无事。目前,一家人都住在了用彩条布搭建的临时帐篷里了,政府送来了矿泉水、方便面等吃的。“现在麦子收了,更不会缺吃的。党和政府真是太好了!”他们表示,一定要把该收割的都收完,把该种的都种上。

    在七佛乡的桂佛村,邓碧坤等受灾群众也是忙个不停。他们手拿十字镐和铲子正忙着挖栽电杆。据悉,这里的电杆管凉水、关庄两个乡,他们要赶紧打好眼,栽上电杆,让受灾群众用上电。(记者 左丽琼 刘仁 )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规划和建设局力保灾后民生“生命线”

 

   (广元新闻网讯) 面对“5·12”地震带来的空前灾难,青川县规划和建设局迅速启动了救援和自救工作,在震后不到30分钟便组织全局所有45岁以下职工成立了应急抢险队,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在山珍市场重灾片区,从废墟中营救出被淹埋的群众10人,搜寻出遇难者遗体7具。

     12日夜晚11时,在该局临时搭建的简易防震棚内,局党组紧急召开了第一次抗震救灾工作会议,通报了灾情,研究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排危抢险、恢复供水、搭建临时居民点、县城环境卫生整治等最为紧要的各项民生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成立了供水供气、排危抢险、运输清障、环卫清洁、文秘宣传和后勤保障6个工作小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组织纪律。

     为了保障灾民必须的生活用水,5月13日起,一方面安排专用送水车,全天向县城大小22个临时居民点配送生活用水;另一方面紧急调运供水材料进行管网维修和铺设临时供水管线,先后维修和铺设供水管网40余公里。5月16日县城供水主管网恢复供水,5月18日临时供水管线铺设至城区所有临时居民点,切实缓解了大灾之后的水荒。

     为确保城区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地震发生的次日,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和援助官兵、民兵100余人,对城区所有街道的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清除、清运,截至5月21日,共清运建筑废渣3.89万立方米,基本实现了所有街道的整洁、通畅;对临时居民点和城区街道实施保洁,垃圾随时清运,厕所定时冲洗,消毒药液定时喷洒,每天清运生活垃圾300余立方米以上,避免因卫生的恶化而引发瘟疫。

     同时全力抓好排危抢险。每天组织局精干力量20余人,抽调大型机械设备近20台,会同广大部队官兵一道,投入对县城严重垮塌楼房的排危和人员搜救工作,先后抢救出被淹埋、挤压和被困群众60余人,挖掘出遇难者遗体87具,排除危楼险情30余处;配合同济大学房屋鉴定专家组对县城楼房逐一进行了结构鉴定。

    记者  肖志元  黄艳玲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夜徒步向青川

 

   或许,这个夜晚,将一辈子铭心刻骨。

    2008年5月12日晚7时,广元城震后数小时。我被派随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振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青川,查看灾情。

    当我抛下家人,一脚踏上前往青川的汽车时,外宣办主任向志纯叮嘱我们三位记者:“一定要注意安全,一路保重!”开道民警也嘱咐我:“你帮我盯着点外面的路况,多一双眼睛多一分安全,后面这一行人的安全都在我们两个人的手中!”想着与亲人或许就此“咫尺天涯”,心中不觉潸然。

    晚21时,我们的车队到达竹园镇。只见房屋垮塌无数,一片寂然,整个竹园恍若一座空城。原来,所有的居民都已经转移到河坝露营。这时,遇到骑着摩托从苏河乡跑出来的孙全海和廖增奇,二人灰头土脸,惊魂未定:“我们正在苏河乡山上割漆树,突然看见山都簸圆了,才反应过来是地震。我们老家是绵阳安县的,现在往家里赶。这一路上从里面出来的恐怕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前面的路已经堵死了。现在还在不停地震,你们要随时小心山上掉石头。苏河90%房屋都垮塌了。一路上看见砸烂了三辆车,听说还死了几个人。”
“现在,车子马上开回去,给书记报信。我们徒步到青川!再危险,我们也要走到青川!”王部长下了一道命令。在竹园派出所张所长的带队下,一阵纷沓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山村夜晚响起。我们的队伍在月光照耀下的山道上疾行。

   “多好的月亮啊!”不知谁叫了一声。

   一弯清月在天空中高挂。河流、树木影影绰绰,显得神秘莫测。每每行至危险路段,就会听到张所长一声吆喝:“危险路段,全体小跑;脚步抬高,不要绊倒!”听说王部长是蜀道俱乐部的会员,他个子最高,步子最大,高大挺直的身影始终在最前方,头顶上的探照灯为我们指引着行进的方向。

    有一段路塌方特别严重,路况很差,我一口气不知跑出多少公里,但是我跑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与其说是在奔跑,不如说是在奔命。我一边跑一边在心里祈祷:“不要掉石头!”我知道,人在高度紧张和渴求生命的状况下,一定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路遇两个从青川走出来前往市上报送情况的群众。有个小伙子叫何兴俊,他说:“我虽然不是党员,还是个刑满释放人员,但是青川这次地震太惨了,我们摄了像、拍了照,把消息送出来,我认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

    到达马鹿乡,接报:乡上死了3个老年人。王振会作出部署:今晚立即将灾情查清上报,组织好所有党员干部,做好避震自救;如有伤亡,抓紧救治。此时,青川武装部派往市委报送情况的马占全也到达马鹿乡,他说:“青川山珍市场因房屋倒塌就有20多人未出来。”

    继续前行!行至深夜,到达七佛乡。接报:房屋垮塌、裂口达98%,全成危房,死2人,其中1名学生,重伤10人。在芙蓉村,乡亲们把“家”都安在了公路边。一路上,塌方不计其数,最大的一块石头约有20余吨,公路裂缝随处可见,最宽的10厘米,不时有余震轰响而来,让人触目惊心。

    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孤独地蹒跚在公路上。“老人家,这么晚还往哪里走?”“我是观音崖的,山上没法住,我从山上下来找住处。我活了80多岁,只听说过地震,没见过这样的地震。”老人摇着头。我们无语,惟有在心里默默为老人家祝福。

    一路上,不时遇见抬着担架护送伤员的队伍,疾速而过。

    凌晨1时30分,到达凉水镇。接报:死亡4名学生,失踪1人,伤者13人,其中学生4人,伤者全部送往广元医院。房屋全部垮塌。此时,青川县委、县政府一份“青川告急”的文件送达王振会手中:“青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7级以上重特大地震灾害,初步统计,死亡50人以上,400余人还埋在废墟中,近20万人无家可归,伤者无数,迫切需要紧急救援。”

     对“急件”作出批示后,王部长将我们三名记者留下,嘱咐我们天亮后把凉水镇的受灾情况全面拍摄后赶赴青川,其余人员继续前行,徒步向青川!

    凉水镇学校操场上,在一波又一波的余震中,在老师和乡干部的守护下,数十名学生安然入睡。一堆燃烧着的柴火,温暖着一颗颗受伤的心……

    我挤在学生们中间。仰望苍穹,繁星满天。天空如此浩渺、辽远,大地却这样残酷、无情。如果没有地震发生,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个夜晚。

   “阿姨,你说哪一颗星星最亮?”身旁的男孩问。“最亮的那颗就在你心里。”

   “阿姨,生命好脆弱哦!我们学校死了三个同学。地震时,他们没跑出来。”

    我在心里慨叹,这么小的年龄,也只有经历过生死,才会说出这样深刻的话语。

   “我今年14岁,我上初一。”“我家有个哥哥,比你大一点,他读初三。”“爸爸妈妈来看过你吗?”我问身旁的女孩。“来看过。他们都没事,只是房子都垮了。我们老师说,爸爸妈妈都在受灾,怎么照料我们呢?就让我们留在学校,由他们来照料我们。”她指给我看,“那就是我们的老师,她女儿就睡在她脚边。”那位年轻的女教师,正陪着无法入睡的学生玩着扑克牌,不时传来细微的笑声。更多的学生在她周围酣然入睡。

    迷迷糊糊之际,一阵剧烈的震动传来,大地就在我们整个身体下颤动。我们陡然起立。操场上的教学楼上,又稀稀落落掉下零砖碎瓦。“同学们,不要乱动,睡下!有老师在,不会有事!”在老师的安抚声中,我们又安然睡下。黑暗中,我紧紧握住了女孩的手。

   一夜数次惊魂,无法安睡。我终于听见了一声鸡啼。几个女生在梳头发,还照着小镜子。真好,生活还是要继续!

    拍完照片,继续向青川进发。我们沿用昨晚积累的经验,逢危险路段就小跑。我们仿佛听见了隆隆的开山放炮声,知道一定是筑路队开始工作了,无比兴奋。

    快到大院回族乡时,我们终于遇到了一个愿意用一辆微型货车专程搭送我们的村民。在大院,刚好遇见一支为死难者送行的队伍。“那是大院的一位好教师,可惜了。听说,全校的老师同学都哭了。”我们默默为死难者哀悼,也深深为自己活着感到幸运。

    又走了一程,路边有七八个汉子拦下了我们乘坐的车,神情激动地一拥而上,车子顿时簸了起来。原来,他们想搭车到青川去寻找亲人。“你们的心情我们能够理解,但是这样太危险,我们也要赶往青川救灾现场工作。我们活着的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后面还会有车来。”在我们的耐心解释下,他们最后都跳下了车。

    行至酒家垭处,塌方让道路再次受阻。我们再次下车步行。隆隆炮声与轰轰震动声交错在我们耳膜。我们倾听、分辨;我们行走、小跑。最终拦下一辆大卡车,在高高的后车厢内,我们被颠来簸去。我们死死抓住车厢板,支撑着自己的身体,高大的树枝从我眼前刷刷而过……

    远望青山葱茏,却又是那么陡峭。力量和信心在内心生长、积聚。

   我在心底呼喊:“青川!向青川!”     (周   萱)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两回族村民赶赴青川地震灾区捐赠清真食品

  孙河乡康营村委委员梁达、村民尹忠尉两人和全国人民一样一直关注四川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当从电视报道中得知四川青川县有一个回族村吃不上清真食品时,同为回族同胞的两人感同身受,马上通过国家民政部救灾司与四川省民政厅取得联系,表达了要向青川县回民村捐赠清真食品的意愿。在乡党委、乡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5月22日,获得国家民政部救灾司颁发的去往四川地震灾区的通行证。 5月23日清晨,梁达、尹中尉二人带着两车价值40多万元的25吨大米、200箱食用油、1000箱方便、500箱矿泉水、100箱榨菜等清真食品及崔克自行车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的30顶帐篷,赶赴青川慰问灾区人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长:至少两三万人需移民,粮油是突出问题

 

    青川县县长陈正永称,“青川人往外移民,我舍不得”,至少两三万人需要移民,灾后突出问题是粮食和食用油。

    青川的县城,在两山之间。

    初看起来,街上的房屋有的框架还在,但是内部都有了深深的裂缝。青川县城正处于地震断裂带。余震频发,没有人住在房子里,街上搭满了帐篷。

    频发的余震,处于地震断裂带的狭小的县城重建,已经完全无法居住的几个乡灾民的外移,都是县长陈正永急需考虑的问题。

    【地震】

    想哭,“但不能哭”

    新京报: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

    陈正永:我们当时在准备开会。地震一来,我能听到会议室的断裂声。当时赶紧组织大家疏散。跑到外面,到处都是烟尘。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想着,这次惨了。

    当时四大班子都在,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开了个会。乡镇领导立刻回去,我在县城查看。

    新京报:青川经历了一个被称为次重灾区到极重灾区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呢?

    陈正永:当时青川的路、水、电气全部断了,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我们派了5批人徒步出去。隔一个小时出去一批,但一直没有回音。外界不了解县里的情况。而当时称汶川大地震,青川离汶川很远,按照地震的波及度画圈,专家主观考虑也认为青川不严重。

    新京报:这对救援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陈正永:当时什么都没有。因为不了解情况,广元的武警派到了平武。我们当时就只能靠自救。当时木鱼中学最严重,我们组织救援队去救学生,就只能靠手扒。我们扒出了98个幸存的学生。

    新京报:当时情景非常惨烈,你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陈正永:我的内心真的想大哭。可是作为指挥长我不能哭。当时家长老师大家已经哭成了一片,我要是哭,只能让场面更混乱。我只能保持最基本的镇静。

    新京报:青川不太受关注的情形什么时候得到了改变?

    陈正永:开始关注度主要在北川和汶川,外界对我们的情况不了解。后来我们的情况不断上报,慢慢才知道青川的灾情非常严重。15号温总理到了青川,说我们是重灾区。我们各方面的情况也慢慢有了改善。

    新京报:刚才你提到了木鱼中学,这次地震木鱼中学死伤惨重,有消息说木鱼中学的宿舍楼是危楼?

    陈正永:木鱼中学修建的时间很早,但是中间一直在加固维修。我们每年都进行排查,木鱼中学不是危房。

    新京报:现在对学生的赔偿启动了吗?

    陈正永:已经启动了。只是因为现在银行还没有恢复,还没有完全落实。

    新京报:这次地震对你来说心痛的是什么?

    陈正永:对我来说,最心痛是全县人失去家园。没有一个人能住在舒适的家里。

    【余震】

    被震得麻木了

    新京报:青川余震非常频繁,前两天发生了最大的余震,你们怎么应对这种次生灾害?

    陈正永:青川是余震集中区,伴随着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我们做了一些预案。对于山体裂缝的狮子梁,我们已经对人员进行了撤离。堰塞湖24小时观测。对于地震造成的断裂,国土部门进行了大规模普查,都做出了判断和建议。

    你看到我们街两边的房屋,有明显断裂的我们都进行了拆除。街边的危房都拆了,这也是为了防止余震造成伤亡。

    新京报:三天发生了几次大的余震,并且余震不断,现在百姓的情绪会不会恐慌?

    陈正永:不紧张。青川有太多的余震,大家都已经被震麻木了。那天发生6.4级的余震,我在乡镇里,有落石,我当时也没有太大感觉。现在一般的余震,大家都不在意了。

    新京报:那天的余震还是造成了一些伤亡?

    陈正永:有1人死亡。但是不是被砸的,他当时有病在身,受了惊吓。还有的是在跑的过程中受伤。也有一些是被砖瓦和落石砸到。

    【灾后】

    担心粮食和食用油

    新京报:现在青川所有的人都住在外面?

    陈正永:基本上是这样。所有的房子都没法住了,只能住帐篷。

    新京报:现在帐篷缺口是多少顶?

    陈正永:7万顶。没有帐篷不代表没有地方住。对于没有帐篷住的,我们鼓励用木头和竹子、塑料布等自建,对于自建的,我们每家有1000元的补助。

    新京报:现在除了帐篷,还有什么比较突出的问题?

    陈正永:粮食和食用油。三个月内国家有补助。三个月之后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青川现在保证一个月的粮食没有问题,但是一个月之后呢?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移民】

    “我舍不得他们”

    新京报:青川现在已经开始向外移民,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吗?

    陈正永:青川的几个乡镇,地震后已经没有办法居住了,整个山滑坡,自然环境太恶劣。现在县城里容纳的人口已翻倍,没有办法再容纳。青川已没有容量了,那只能思考向外移民。

    移民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需要市里协调。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商量,进行一些意向上的衔接。

    新京报:现在已经转移了一批移民?

    陈正永:现在转移的一批是往县外市内转。安排到了广元的剑阁县。第一批计划转移3000人。现在只转移了628人。因为衔接的问题,转移工作暂停了。

    新京报:他们是永久性移民吗?到接收县会有怎样的政策?

    陈正永:是的。到接收县会分给他们土地、森林资源,原则上村里有闲置住房优先安排他们。他们现在都享受灾民政策。

    新京报:灾民愿意移民吗?

    陈正永:太愿意了。在青川有相当一部分人生存条件没有了,在有的乡已经找不到半尺平地。现在转出去是去更好的地方。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愿意转,但没有那么多指标,我们也有压力。当然也有年纪大的,在当地生活久了,觉得故土难离的情况。

    我们现在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自愿选择。

    新京报:25日第一批转走的时候你去了吗?他们的情绪怎么样?

    陈正永:我们亲自去送的。他们都是整家整家走的,当时情绪还可以。我想也许他们心里会很难过。虽然是往更好的地方去,但是毕竟这是离开故土。

    新京报:送他们的时候和他们说什么了?

    陈正永:我拿着话筒想安抚几句,但怕自己流眼泪,影响他们的情绪,所以什么都没说。

    新京报: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陈正永:我舍不得他们。毕竟是青川县的百姓,要背井离乡到新的地方去。不过他们是到大的地方,到了更安全的地方,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好事。我希望他们靠自己的智慧过得更好。

    新京报:之前有媒体报道,青川要向浙江移民一万人?

    陈正永:这是个误传的消息。其实当时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浙江是帮扶青川的定点省份。这个设想并没有经过官方和政府的协商。我们现在还希望有省外接收移民,不仅仅只针对浙江省。但这个计划仍然在考虑当中。

    新京报:青川有多少人需要移民?

    陈正永:至少要两三万人吧。

    【重建】

    期望县城安全

    新京报:现在大家都很关注青川县城重建的问题,青川县城需要重新选址吗?

    陈正永:这不是能由县里定的,现在还在做前期工作,在充分调研。我作为一个青川人,我当然希望青川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期待比较安全的县城。现在的青川,能建房的地方都属于地震断裂带,非常不安全,余震又多。地震专家和地质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是,不适宜建县城。

    新京报:希望能重新选址?

    陈正永:我只能说我以个人的身份全力支持。

    新京报:如果县城是否重新选址的问题解决不了,那有很多重建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陈正永:确实如此。因为不能确定是否在原址,我们很多县城重建工作都不能进行。我们非常着急,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向上面传递了这个信息。省里很重视,工作组正在做评估。

    新京报:你有比较心仪的地方吗?

    陈正永:只能说我已经提出了我的建议。(张寒)

    相关背景: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市青川县灾情严重。

    据介绍,青川县人口为25万,在这次大地震中,青川死亡4664人,受伤14万人,民房垮塌率40%,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成了危房,99%的房子要重建。

    灾后的青川,余震不断,5月25日下午曾发生6.4级余震。专家考察后称青川位于地震断裂带,不宜建房。而县城西北方向的狮子梁的山体裂缝也威胁生命安全。灾民安置是青川迫在眉睫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悲怆青川

  5月14日,青川县沙洲镇灾区,一位妇女抱着孩子站在从废墟中抢救出的财物旁新华社发

  庄河畔,麦子正绿。田地的上空,有画眉鸟在徘徊轻鸣。狮子岩下,白鹭嬉闹着,每年来此过冬——三面环山的青川,地如其名,是个层峦叠翠的地方。

  可惜,白鹭飞处,未必斜风细雨。此时的青山,正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为全国瞩目。

  

  

  拯救同学

  何翠青,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的学生。由于想着要上课,地震前10分钟她就醒了。当地震发生时,她本能地跑出去了,瞬间她想起宿舍里还有13个姐妹,她毅然跑回宿舍。“快起来,地震了!”一些同学听见喊声后跑了出去,但还有一个同学没醒,她去拉她的同时房屋塌了下来。她与没来得及跑出去的同学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下。最初她与同学们相互鼓励,随着时间的推延,两位同学先后死去。50个小时后她被成功救出,她的一条腿因坏死而截肢,另一条腿也粉碎性骨折。

  5月12日14时28分,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二级学生唐从蓉正在学校教学楼3楼上课,上的是语文课,老师正给大家布置作业。突然,教学楼左右摇晃,就像岷江上坐船一样,摇摆不停,让他们坐立不稳,耳朵听到一些奇怪的“哗啦”声音。

  唐从蓉和同学们不知所措。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就感觉自己身子猛地下坠,屋顶的砖瓦、木头掉了下来,压在身上。她和同学们以及老师都被埋在废墟,一阵剧痛之后,感觉身子感觉麻木,神经也感应迟钝。

  好一会,才逐渐平静。这时,唐从蓉听到左侧好像有人在呻吟,扭动身体发现自己的双脚被一块石板压着,身上也压了一些瓦砾、砖块,身子丝毫不能动弹;全身没有一点力气。“好像虚脱一样,好累!”唐从蓉回忆说,那时候她虽然不明白这是地震,但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于是,当她听到有人在废墟堆里走动,旁边的呻吟声也是越来越大,被压着的脚流血不止,不能动弹时,心想:“我会不会死呀?”唐从蓉担心地哭了,于是,开始呼救。

  可是她却不知道,这堆废墟里不仅仅是压着她,还压着他们全校的老师、同学:有人已经遇难,有人也在呼救,还有的人在挣扎自救,更有很多人在找寻自己的亲人,包括她的妈妈在内。  

  人被弹起

  5月12日14时28分,彭涛正帮人拍临时身份证的照片。

  “地板跳了一下,我打开窗户,楼下已经乱成一团。等我往楼下冲时,地板剧烈晃动,整个人都要被弹起来。”

  彭涛冲到空地上时,房屋已经开始倒塌,他的镜头,记录了人们的惊恐。

  “我担心儿子,一边往青川中学赶,一边沿街按下快门。其中一张,是一个女人抱着鲜血淋淋的孩子,在狂跑。我的心揪了起来。”青川东桥宾馆塌了,旁边的中医院家属楼上,有人用床单坠下一个老人。一些人在哭泣,一些人开始救人,更多的人站在那里惊恐不已地四处张望。

  事后,彭涛获悉,这里共有13人遇难。

  楼房消失

  地震发生时,董开国正在新华书店和同事聊天。“开始以为是隔壁的装修声,发现不对头赶紧往外跑。到了门口,听到上面声音不对,停了一下,紧接着遮阳棚子“轰”一声砸下来。幸亏顿了一下,要不然,跑出去也会被砸中。”

  看到县城周围的山上像原子弹爆炸一样腾起的尘土,董开国奔回家,取出相机。

  在山珍市场,董开国呆住了,“这是全县唯一的农贸市场,平时人很多。当时只看到一个废墟。时间长了,旁边移民安置楼的屋顶长了草。整个塌下来,变成了一片荒地。就像从来没有这楼一样。”

  6天后,救援人员在这里挖出30多具遇难者遗体。

  车子猛跳

  5月12日14时28分,邓建新正开车往县城赶。“车子在跳,我才知道地震了。很快,一所房子在我的面前倒塌。”

  距县城一公里处,一块巨石堵住了公路,邓建新步行回到县城,他被眼前的景象吓蒙了:“到处是人,到处是伤员,救护车狂响。”

  “最揪心的是在木鱼镇中学,我在现场看着,很快就挖出了20多具孩子的遗体,摆满了篮球场。”

  事后发现,木鱼镇中学遇难学生达286名。

  演习成真

  5月9日下午3时,人行青川支行进行了消防及地震演练。大地震发生的上午,办公室员工任庆晖和陈晖把演练公开考试的答卷交给了支行办公室主任李政。当天下午她俩和另外两名女同志带着全行职工家属和支行院内的其他单位的职工和家属,其中还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全城还是一片慌乱之时,转移到了安全位置,用完美的撤离递交了一份演练答卷。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伴随着隆隆的巨响,位于青川县城解放路的支行办公大楼摇晃起来。轰隆一声巨响,紧邻人行大楼的青川中医院家属楼晃动了几下,5层高的宿舍楼瞬间垮塌,砖瓦、水泥板轰然落下,全部倾泻在支行的院子里。支行的办公楼也严重倾斜。这时,只要有人从楼里往外跑,就毫无疑问将被掩埋在这堆瓦砾之下,或者被飞石击中。

  “大家不要慌,不要慌,按照演练的应急方案行动。”这时候,满身灰尘的支行行长从摇摇欲坠的办公楼二楼跳到已经堆到一楼的瓦砾堆上,朝着集中在一起的人们高喊,在9日的演练中,他就是说的这句话。

  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思考着筹备即将于15日召开的银企会,医院宿舍倒塌后的烟尘淹没了办公楼。用了20分钟的时间,陈晖和同事们,把家属疏散出来,然后集中到院子里的人们迅速沿着瓦砾堆边跑出支行大院,演绎了一场生死时速。

  灾情一度被忽视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川、甘、陕三省接合部,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之争、商贾必经之地。历史上著名的阴平古道、景谷道、马鸣阁道,横穿县境东西,连接古丝绸之路。三国时“蜀中三关”之一的白水关雄踞县城东南。

  青川位于映秀青川地震带的北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青川因距震中位置较远,一度被忽视,但经过实际损失勘察,地处汶川300公里地震带东北部、拥有20余万人口的青川县,蒙受了2000多人死亡、16000多人受伤、30%房屋倒塌、65%房屋成为危房的巨大损失。目前已经和汶川、北川等县共同被列入极重灾区的范围。

  悼念

  □肖水

  用低沉的喉音,让树木和灯在半空聚集,

  让长颈鹿、狒狒和年幼的孩子,成为黑暗的死敌。 我将蓄上胡须,标记屋檐下刚刚消逝的春天,如果月光迷人,相信你会在半夜从泥土里爬到一棵树末梢的风里。

  让长颈鹿、狒狒和年幼的孩子,成为黑暗的死敌。

  我将蓄上胡须,标记屋檐下刚刚消逝的春天,如果

  月光迷人,相信你会在半夜从泥土里爬到一棵树末梢的风里。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日
乐山晚报改版特刊爱心义卖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刹那之间,许多同胞罹难,许多同胞失去了家园。

  在青川县红光乡,有一群孩子,地震夺走了他们的父母,毁坏了他们的学校。

  这些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尽管不在一个城市,但同是四川人,他们与我们血脉相连。

  孩子,你还好吗?晚报人心牵青川。

  5月26日至28日,晚报再次派出特别报道组,再次深入青川灾区一线,报道灾情,寻访抗震救灾感人事迹。特别到达了那震撼了我们的青川县红光小学,为那里失去双亲的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和书籍,送去晚报人的一片情意……

  6月2日,晚报全新改版。

  这一天,我们将这所在灾难中毁损、但国旗依然高扬的学校再现,还有那些让人心碎的失去双亲的孩子和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取名“念国”寓意感念国家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魏凯 通讯员 许建)当护士小心翼翼地把新生儿抱到跟前,躺在手术台上的何海琼已经说不出话,她凑前亲了一下儿子,又闻了闻他身上散发出的芳香。昨日零时七分,这个来自灾区的幼小生命健康地降生在中山三院。他的父母为他取名“念国”。

  马念国的诞生充满惊险。他出生前,老家青川的房子在地震中塌了,他的母亲何海琼被砸伤,还动了四个小时的颅脑手术。昨日下午7时许,怀着他的母亲乘四川飞来的伤员专机抵达白云机场,突然出现临产征兆。而因为事先不知情,接机医生里没有妇产科医生。

  经过紧急调整安排,8时35分,载有孕妇的救护车开到中山三院。医生们会诊后发现,孕妇怀孕36周,中度贫血,地震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晕厥与休克,震后经历长达四小时的全麻下颅脑手术,目前母婴情况紧急。他们决定立即实施剖腹产。

  当晚11时许,何海琼被送入手术室。

  这是一次特殊的手术,医院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剖腹产手术由妇产科主任主刀,神经外科主任在一旁候命,一旦孕妇脑外伤复发就立即接过手术刀。

  晚11时30分许,手术正式开始。马念国的小手、小脚丫子、小脑袋瓜子渐渐出来,而母亲的状态也一直稳定。当婴儿的整个身体展现在眼前时,医生发现,他出现了危险现象,他可能因受到挤压而心率异常,甚至有轻度缺氧。

  在医生果断处理下,凌晨零时零七分,马念国成功从妈妈体内被取出,母子平安。手术室响起清脆的两声啼哭,医生给他打了十分的满分。而他们的手术服已经被汗水湿透。

  躺在手术台上的何海琼微微睁开了眼睛,看到了她初生的儿子,护士轻声告诉她,孩子长49厘米,重2.45公斤。何海琼感动得说不出话。喜讯很快传到了在手术室外等候已久的爸爸马大有那里,他高兴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一个劲憨笑。他说,孩子的名字叫“念国”,寓意感念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日来,天津中医中药专家冒着余震危险,深入灾区,用针灸、中药等独特中医疗法为灾区伤病员减轻痛苦——

传统中医药 灾区显身手

连日来,天津中医中药专家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深入灾区,用针灸、中药、心理疏导等独特的中医中药疗法救治伤员。专家表示,在采用西医对症抢救治疗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对外伤骨折患者,加用中药制剂外敷;对多发肋骨骨折、血胸、合并大面积胸腰背部血肿的伤员,加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为主方的中药汤剂,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救治伤员,不仅能够缩短病程,还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5月26日晨,赴川医疗队中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平等几名医生,前往青川七佛乡、马鹿乡等乡村巡诊,他们奔波百余公里崎岖危险的山路,救治了50余名地震伤员。

据介绍,连日来的几次余震,使伤员人数有所增多。医生们在巡诊中发现一名救灾战士的脚部被滚石砸伤,立即为这名战士实施了伤口清创、敷上抗感染生肌的中药,并进行针灸刺络镇痛,疗效很好。目前,这位战士又重新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了。还有一名14岁的男孩,孩子的脚外伤已经1周了,由于没得到及时治疗,足底溃烂,不能站立行走。医护人员为患者伤口进行消毒、清创后,外敷中药,加上心理治疗。今晨,该男孩已经恢复正常行走了,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今晨,记者连线国家派赴四川灾区中医专家组成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专家张朝晖时,得到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于地震导致肢体外伤和截肢后伤员,连日来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溃疡、不愈合、组织坏死等问题,天津中医药研究院疡科研究所所长、83岁的中医专家李竞,将自己在唐山大地震时用来救治伤口不愈合的天津中药产品“京万红”、“橡皮生肌膏”等中药疗法传给张朝晖,由后者亲赴灾区为伤员疗伤,共为50余名伤员采取了去腐生肌治疗。目前,这些伤员的伤口已出现不同程度改善,有的坏死组织逐渐脱落,有的已出现新生组织生长迹象。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架起浙川同心桥

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让“浙江速度”镌刻在四川灾区

  在余震中鏖战

  架起浙川同心桥

  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让“浙江速度”镌刻在四川灾区

  浙江交通人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可以移动山峦,可以堵塞江河,可以摧毁城镇,但是动摇不了人们的意志,阻挡不了爱的暖流和激情。

  浙江交通人来了!他们和余震比勇气,和塌方抢速度,在四川创造出了“浙江速度”,接通了灾区的生命线。

  时间定格在5月23日中午12点30分。第一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川FA5313货车顺利通过什邡市境内观通桥,现场所有的突击队员沸腾了,无不为之欢呼雀跃;桥对面伍桂坪村幸存的村民打出了“红白人民感谢浙江交通,你们辛苦!”的横幅,那简陋的横幅,那歪歪扭扭的文字,表达着他们丰盛的谢意,很多突击队员再次留下了激动和喜悦的泪水。

  这一刻,四川人民再次深深记住了浙江交通人,同在这一刻,也让浙江交通的32名架桥突击队员感慨万千,想起了这段转战四川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们走过和战斗过的每一寸土地。

  吹响集结号 一路向西南

  5月16日18点,设在省交通厅的浙江省交通战备办公室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已经在电话机边等了整整一天的戴建锋兴奋地冲了过去。

  果然是交通运输部的电话,他赶紧记下了电话内容:“云南、浙江省交通厅:根据四川省交通厅要求……调你厅公路局架桥专业队伍尽快到灾区……浙江对口支援广元……”

  “我们终于等来了命令!”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每一条灾情都牵动着浙江交通人的心,特别是听到、看到很多地方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实施救援时,他们作为交通人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被深深地刺痛了。

  “只要灾区需要,我们愿意全力付出!”5月15日晚上8点,当得知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组织力量前往重灾区架设战备钢桥的“内线消息”后,省公路局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了赴川架桥突击队组织工作,未等动员,成千上万名公路人纷纷请缨。

  最后,从省交通厅机关和省公路局机关、杭州和台州两地公路系统中抽调了技术全面、战斗力强、政治觉悟高的32名技术骨干组成架桥突击队。当队伍分别在杭州和台州集结完毕,集结号何时才能吹响成了队员们最大的期待。交通运输部的命令终于吹响了他们奔赴一线的集结号。

  5月17日下午1点,萧山国际机场,浙江省政府领导亲临送行。他说:“你们前往灾区抗震救灾不仅寄托了灾区人民的希望和交通运输部的厚望,同时也不能辜负了浙江人民的嘱托。突击队代表的不仅是浙江交通人,更代表了浙江人民!”

  “出之能战,战之能胜”,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一路向西南。

  17日17点55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满眼是从四面八方运送来的救灾物资,到处都是紧张的搬卸,机场成了一个巨大的货物转运场。

  已经没有一个空的停机位了,飞机只能在跑道上待命。35分钟的等待简直是煎熬,队员们的心就像拧紧了的发条,想停下来都不可能。

  5月18日凌晨1点零8分,队员们乘坐的大巴猛烈地摇晃起来,大地的颤抖提醒着人们几天前的那一场噩梦,第一次余震就这样和队员们不期而遇。队员们睁开惺忪的睡眼,车窗外夜幕掩映下的断墙残垣像噬人的黑洞,散发着灾难的气息。队员们的心更猛烈地向着灾区跳动。

  转战什邡 决战观通桥

  观通桥位于德阳市下辖什邡市红白镇,总长度39米。

  桥对面的大山深处仍有三四千名受困群众,地震后的10天来,部队尝试了三次都无法真正走到受困群众集中的地方,必需的救灾物资只能每天通过直升飞机空投。而先前到达的抢险架桥队伍奋战了近4天的时间,架设了18米之后却再也无法往前推进。

  架桥突击队也是特种兵

  5月20日中午,在突击队撤离青川到广元休整的路上。没等队伍安顿下来,新的指令突然到达:请求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支援抢通什邡市红白镇观通桥。

  “拿出黄金72小时救人的那种精神来架这座桥!”突击队队长侯利国发出了进军令,那些在车上歪歪倒倒、被疲劳困扰着的队员们像突然被注入了兴奋剂一样,马不停蹄鞍不下,直奔红白镇。5月21日下午,突击队到达抢修地点。

  一个下午的仔细勘察、一个晚上的详细论证,5月22日一大早,观通桥之战打响。

  起重机的轰隆声、安全警戒的哨子声、队员们的号子声……观通桥两岸一片热闹的景象,队员们几天来连续征战的疲劳消弭得无影无踪。

  “21日晚上安排留守值班人员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留下来,到最后,队员一致要求我这个分队长留下来。这怎么行呢?”突击队副大队长金洪说起来是一脸的无奈。最后,队员陈晓洋因为感冒发烧被安排看守营地,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他又偷偷摸到了工地,出现在了作业的人群中了。他说:“我以前可是特种兵,感冒发烧就让我感觉特别丢人了,在营地的感觉简直就是如坐针毡,再说,多干点活多出点汗人就舒服了。”

  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他们本来就是一支特种部队。

  和余震赛跑,观通桥上生死战

  22日下午1点38分,30米长的钢桥开始整体推进。整个工地只剩下挖掘机的轰鸣声和钢桥每推进一厘米发出的“吱吱”的刺耳的摩擦声,所有人的眼睛都跟着钢桥的移动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前移动着。

  30米长的钢桥只能通过挖掘机一厘米一厘米地推到对面桥头的支点。但是只要一个不小心,钢桥移动的方向发生偏差的话,钢桥的着力点和平衡被打破,钢桥和原有断裂的大桥就很有可能一起掉下几十米的山谷,一场重大事故将不可避免。

  21米的距离整整“走”了3个小时零7分钟,当时钟指向当天下午4点45分的时候,钢桥才终于到了对面桥头的受力点。

  不可预知的余震威胁着刚跨上桥头的钢桥,一个大的余震很有可能再次使钢桥的受力点位置发生偏移,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坍塌,桥上和桥边作业的队员也将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必须把摇滚取出,把钢桥真正稳稳地定位到桥头固定的端柱上。我们要和余震赛跑。”突击队大队长侯利国再次下达了命令。

  5月22日晚9点,寂静的山谷只有突击队的灯光还照亮着什邡市红白镇伍桂坪村的一片废墟,和他们作伴的只有漫天飞舞的飞蛾。突击队员陈卫鑫取出钢撬,随着钢桥准确无误地落在端柱上,最后一个摇滚被取出,钢桥安全地就位“落座”。他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后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就在突击队撤出两小时后,一次比较大的余震发生了。5月23日凌晨2点和4点,又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余震。事后大家在撤离红白镇时发现,镇上一个加油站的顶棚就在头天晚上和当天凌晨的余震中倒塌了。

  首战青川 显威沙洲桥

  清晨的沙洲桥平静地横卧在翠绿的白龙湖上,看似完好的桥身隐藏着它被震散的骨架。这座全长300余米的大桥桥面上满是一指宽的裂缝,不少地方甚至可以放下整个拳头,不少水泥板用脚都可以踢动。

  通往青川县只有两条山路:一条是北线通道,地震后经常发生山体滑坡,但是车流量已由过去每天不足2000辆猛增至1万多辆;另一条进入青川的是南线通道,而该线上的沙洲桥已成梗阻,南线212国道无法通行。一旦北线道路受阻,青川将成孤县!

  弓满弦张,每个细胞都在膨胀

  灾情把队员们的情绪激发到了制高点,一线就在眼前,战斗即将打响。

  5月18日清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队员们开始陆续起“床”。突击队的领队钱立高、大队长侯利国以及杭州和台州的负责人金洪、黄祥初以及主要技术骨干开始首战前的动员,并根据广元市交通局的情况介绍讨论架桥的预案。

  从广元市到沙洲桥,山路弯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几十米的深谷,不少地段塌方仍未清除干净,车子像蹒跚的老人在山路上摸索着,短短90公里的山路让队员们颠簸了4个多小时。

  沙洲桥两头停了不少运送紧急物资的车辆,不少解放军战士正在将车上卸下的物资肩挑背扛过桥。来自济南某部的战士马库说,自5月14日开始,他和战友就一直在这样背负物资,通过这座桥来回运送。

  “一定要尽快抢通沙洲桥,让灾区人民早一刻得到更全面的救灾保障!”这是每个先期到达的队员最迫切的愿望。

  就在先头部队到达沙洲桥进行紧张的勘察时,另一队人马则由突击队设备保障组组长倪文彪带领,在离沙洲桥60公里之外的临时战备仓库里,准备架设钢桥所需的构件。

  这些钢铁锻造的构件最重的足足有270公斤,可原本应该由机械设备完成搬运的重活,现在只能靠突击队员的双手来完成。

  10多个人,13吨钢桥构件,平均每个人在六七个小时里要搬移1吨多的构件!这些队员大多是技术人员,有的可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他们用绽露的青筋和极大的韧劲,和这些个“变形金刚”展开了较量,突击队员林宗国就这样被累得虚脱而晕倒在了仓库里……

  5月18日17点,架设钢桥所需的构件运送到位。从早上的整装待发开始,整整过去了12个小时,队员们铆足了劲,每一个细胞里都充满了膨胀的激情。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队员们响亮的号子;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有的只是队员们比钢铁还坚硬的双手!队员们积蓄已久的热情与激昂终于全面迸发!

  5月19日7点45分,在经过头天认真的现场检验,并与当地有关部门连夜紧急磋商后,沙洲桥战役打响了。

  “我都已经来了,不参与架桥怎么也说不过去,我不能让自己留下遗憾。”这是党员江玲芳的争辩。在头天一早的转运物资过程中,江玲芳右脚掌不幸被4厘米长的铁钉扎伤,突击队原本安排他当天在露营地值班,但他偷偷地跑到了作业桥面。

  “与那些在灾难中不幸遇难的人相比,我这点小伤根本不算什么,把桥修通了,灾区群众的生活就会更快得到改善,吃点苦、受点累,都是应该的。”在一线,人的灵魂就是这么纯粹。

  现场没有命令,大家埋头苦干;五月的艳阳早就让队员们汗湿重衫。

  突击队员俞勇锞,这位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25岁),这位2004年从成都军区复员的退伍军人,这位可爱的小伙子,一直抢着最重最苦的活:“这里曾是我的第二故乡,震后有机会来灾区,我愿意以百倍的努力,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重建”。

  5月19日下午3点37分,随着突击队员李玮拧紧了战备钢桥上最后一颗螺丝,沙洲桥上两段战备钢桥架设任务顺利完成。

  没有欢呼,没有庆祝,突击队员们默默收拾好工具,通过加固好的沙洲桥,走进了沙洲镇灾区,他们要亲口告诉灾民,危桥桥面架设已经顺利完成,大桥畅通指日可待。

  爱在废墟上升华

  走在沙洲镇上,一路是成片绵延倒塌的民居,不少居民正在清理废墟。

  灾民周小青正在废墟堆里努力寻找着,希望从中找出一件换洗衣服,由于出门时什么也没有带出来,她一家人现在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突击队员们默默地从身上掏出钱来,塞给了周小青。朴实的周小青面对着这份突如其来的馈赠,不知如何是好。她只能流着眼泪,拉着突击队员的手,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走进居民李吉根的家,他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由于躲避不及,在地震中不幸遇难。队员们纷纷上前握住他的手,在安慰他的同时还递上了慰问金。李吉根感动地说:“你们从千里之外的浙江赶来,不仅出力为我们架桥,还向灾区捐款,这让大家体味到千里之外的浙江人的浓浓亲情。”这一天,突击队在现场向灾民捐了多少也无从统计。

  已经封闭了7天的沙洲桥开通有望,这是沙洲镇震后群众最感欣慰的一天,不少村民专程赶到现场。一位村民指着现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浙江交通人来了”的横幅动情地说,浙川两地血浓于水的亲情,将永远让灾区人民铭记。

  当晚9点多,广元市委书记罗强从边远灾区视察工作返回广元市,经过沙洲桥,看着架设完毕的坚固的战备钢桥,动情地说:“浙江人民对灾区的深情厚谊,将会让广元人民永远铭记!”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区孩子今到长沙

  5月28日,成都火车站4站台,湖南小朋友来成都接四川受灾小朋友到长沙过“六一”。长沙的小朋友给灾区小朋友系上红领巾,两小朋友还有些害羞。图/记者刘艳

  [川湘少年阳光专列行]

  本报记者张莹 成都报道

  昨日上午10时40分,满载着爱心的“川湘少年阳光专列”驶离成都。来自湖南37个志愿者家庭的小朋友,接到灾区同龄伙伴,将带领他们在长沙度过一个特别的六一儿童节。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潇湘晨报、金鹰卡通卫视全程合作举办,专列将于今日上午抵达长沙。川籍孩子将参加川湘少年“六一”快乐会,参观省博物馆和世界之窗等景点,并与长沙的爱心家庭一起游览长沙。

  卧具全新菜单重设计

  “怎么还不来啊?”长沙育英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周航安急切地问道,他趴在车窗上,一动不动地盯着站台的远处。

  昨日上午8时许,发自长沙的“阳光专列”已经停靠在成都火车站的4站台,来自湖南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在翘首期待着。

  广铁集团长沙客运段为孩子们准备了两节整洁的车厢,全部卧具都是新的,连地毯也特地更换过。客运段党委副书记徐金健介绍,每节车厢都配备了3位乘务员照顾孩子,餐车菜单也针对小朋友口味重新设计。

  “你为灾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准备了快乐!”长沙砂子塘小学三年级学生冯思为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比划出“心”的形状。

  系上红领巾,小手紧紧牵一起

  9时40分左右,由一面鲜红的旗帜领头,30多名灾区儿童出现在站台。他们分别来自青川县木鱼初级中学和彭州龙门山小学,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4岁,都在这次地震中遭灾,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

  四川的小伙伴大多来自山区,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新朋友。随后,金鹰卡通卫视的主持人E哥念出了“一对一”名单,来自湖南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地上前一步,为配对的四川小伙伴系上红领巾。

  长沙的周镀鸿小朋友等不及主持人念名单,就已经在人群中找到了配对的伙伴,来自彭州的代云飞。两只小手紧紧牵在一起。

  一份份礼物往小伙伴手里塞

  打开灾区孩子们的书包,装的几乎都是课本,衣物都很简单。“到我家来住,穿的用的都准备好了!我还买了两个那么大的洋娃娃!”长沙理工大学子弟小学六年级学生陈庭龙比划个不停,告诉彭州龙门山小学的王思岚:“我妈妈做的茄子煲可好吃了,保证你喜欢!”幸运星、玩具、童话书……湖南孩子们把一份份礼物往小伙伴手里塞,车厢里洋溢着欢笑。

  10时40分左右,k578次火车轰鸣,载着融融的爱心驶向长沙。他们今天将走进湖南省展览馆,开始欢乐活动,展览馆婴幼童行业博览会从香港引进大型软体气垫设备,川湘少儿将1+1分组,经过攀岩、火山脱险、拉力竞赛、空间定格等环节比赛。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震区学童草原“认亲”

昨天,由四川青川县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投亲靠友的13名地震灾区学童在内蒙古军区某部驻地参加“认亲”仪式。一名军人在捐助仪式上为地震灾区的小学生田云峰拭去眼中的泪水。

新华社 张领摄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救出更多的人!”

——记太平洋产险广元中心支公司姚国育

□廖儒国 贺燕

太平洋产险四川分公司广元中心支公司青川营销服务部员工姚国育,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冒死在废墟中用双手连刨带搬,成功抢救出30余名伤员。

“我要救出更多的人!”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姚国育在青川县城方维街附近。如往常一样,他正在为客户事故车辆查勘定损。当他全神贯注按下快门的瞬间,一阵剧烈的摇晃将他击倒在地,只感到刹那间天旋地转,青川县城一片惊呼:“地震啦!快跑啊……”

躺倒在地的姚国育抖开灰尘,看到旁边一楼道瞬间震断,一名约50多岁的中年人惊慌失措地站在4层楼的窗台边,就想往下跳,此时从地震中清醒过来的姚国育大声喊道:“不要跳楼,危险……快找蝇子吊下来。”中年人如梦初醒,迅速拿出床单和衣服打成结,在姚国育的接应下成功滑下,他是姚国育救助的第一人。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眼前的房屋接连倒下,中医院家属楼(该楼有30户人家,死亡14人)废墟中阵阵哭喊声让姚国育感到窒息。“我要救出更多的人!”他像发了疯一般,一次又一次冲向随时可能二次倒塌的废墟,抢救出被压倒在废墟中的伤员。他使出浑身力气,用一双肉手与坚硬的砖块、钢筋、水泥预制板拼斗,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指甲断了、鲜血直冒,衣服刮破了,鞋子不见了,姚国育在第一时间抢救出10名埋在废墟中的伤员。

震后的青川县城,处处有危房,处处有伤员。姚国育在狼藉满目的县城街道上艰难地东奔西突,不断地从摇摇欲坠的楼房里抢救出伤员,不断地将伤员搀扶或背上车,他连续往返于坍塌的房屋救住地与临时救助点之间。

到傍晚,他一个人从废墟和街道旁陆续抢救出30多个伤员,并将他们安全地运到了救助点。他救助伤员时驾驶的是带有“太平洋保险”标志的保险服务车,车上到处是被救伤员的血迹。姚国育安顿好所有伤员已是深夜,当他衣衫褴褛、浑身是伤赶回家时,只见家中的住房已是一堆碎裂的钢筋水泥。家具、财产、粮食、衣被全部都埋在废墟里。看到此情此景,他脑中一片空白。“国育……”身后妻子发抖的声音让他从绝望中苏醒过来,姚国育眼泪夺眶而出,紧紧地抱住了惊恐万状的妻子和孩子……无家可归的姚国育一家人相互依偎,蜷缩车内,在余震中度过了一晚。

坚守服务承诺

5月13日一大早,姚国育和妻子把父母和孩子安顿在一棵大树下,然后他自己就急冲冲赶到公司门口接待前来报案的客户,并不停地安慰他们,他还用保险服务车帮助救援队伍运送受伤的灾民。中午,一位战友家属打来电话告诉他,战友在背着长年瘫痪的妻子逃奔时,被掉下来的建筑物活活砸死,他的泪水忍不住落下,他赶去安慰了一下战友的家人,处理完一些后事,又踏上了抗震救灾的征途。当问及他知道不知道危险时,他说:“我老婆是医生,天天和远方的救援队伍上山下乡抢救灾民,一个女人都能做这么多,我应该妻唱夫随。”

20日,广元当地新闻报道青川县城后方狮子梁山出现重大山体裂缝(裂缝约1500米长、240米深、0.5米宽),对青川县城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并紧急转移了9000余人。当广元的同事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为姚国育的安危极其担忧,纷纷打电话劝他暂离青川,领导还给他下了死命令,要他火速撤离。可他没有离开,他说:“我可以说走就走,但在青川有我们的营销服务部,我们都走了,客户找不到人怎么办?青川还有许多亲戚朋友,我不想丢下他们不管。”

忍饥挨饿,将有限的食品分发灾民

青川县城经过震灾的洗劫,垃圾遍地,一片萧条。街上商家几乎全部被毁,食品供应极为短缺,人们开始四处抢购食物。

5月1 6日,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常永林和广元中支公司总经理徐广新一行赶赴青川慰问,给他们送来了救灾物质。收到急需的救灾物质后,姚国育首先想到的是灾民,他仅为自己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的都发放给了灾民。

姚国育在此次震灾中已经不记得为送伤者跑了多少趟救助点了,相信查勘车上红色的血迹记载着他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功劳。他说,救人是很正常的事情,谁见到都会去救。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翠青被誉为感动中国“十大少年”

  本报讯 5月14日,本报特派记者在青川地震灾区独家采访到了青川县木鱼镇中学一被埋50小时的女学生何翠青被成功营救的全过程(5月16日本报以《拯救生命 永不放弃》为题最先报道)。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广元市中心医院采访获悉,何翠青是救人英雄,被媒体评为地震中感动中国的“十大少年”,被誉为“最舍己救人的英雄”。

  据了解,地震发生时,何翠青本来已经跑出寝室又返了回去,将10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在何翠青喊人的同时,学生寝室就开始倒塌,她和另外4名女孩一起被压在废墟下。刚开始,4个人还能够互相说话,互相鼓励,要好好活下去,并且轮流呼救以保存体力。她说后来能说话呼救的学生越来越少,不知过了多久,只剩下自己还能说话。50个小时后,她凭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获救后被紧急送到广元市中心医院急救,由于被埋时间太长,何翠青右小腿已坏死被迫截肢。

  (本报记者 刘晋江)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亲人,我们灾区的人来看你了”

灾区地震伤员看望河北省会援川受伤英雄

  □本报记者 郭鹏 实习生 张燕

  

  “亲人,我们灾区的人来看你了,感谢你们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没事,这是我们军人应该做的,希望你们在这里能好好养病,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昨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两位素不相识的病人把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感动的泪水在两人的眼眶中不停打转。

  “我们知道石家庄的救人英雄回来了,其中一个伤员就在我们住的这所医院,就马上赶来了。”说这话的人叫李先志,是5月27日来到省会接受治疗的四川地震伤员之一,在他旁边还站着他的两位老乡。而他们要感谢的那位英雄,是在赴川执行抢险救援任务时受伤的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王爱民。

  李先志来自四川青川,地震发生时他正好在开车,一块滚落的巨石砸在他的车上,“我当时腰部就受了伤,疼得动弹不得。”李先志说,在医院他被诊断为骨盆骨折。“我在医院的时候,总能看见有解放军或武警官兵将一个又一个伤员送进来,又匆匆离去。”李先志说,他在几次余震中都没有感到恐慌,“因为看着身边有解放军和武警救援官兵,我这心里就踏实。”

  5月27日,李先志和其他9名四川地震伤员被安置到了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5月28日下午,正在病房中休息的李先志听到护士们说起石家庄一位赴四川抢险救援的伤员也在这里住院,“我当时一听就特别激动,在灾区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我们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如今他们因为救我们而受伤了,我怎么也要去看看他。”

  李先志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所有四川地震伤员的赞同。5月29日一大早,李先志就和两位伤势较轻的地震伤员一起来到了王爱民的病房。“石家庄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感谢石家庄的消防官兵对我们的救援!”李先志说。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此一议
保留地震六大遗址

  本报迅 (记者 左志英)前天,查常平、冉云飞数位成都文化名人联名向四川省政府递交建议书,建议以汶川县、北川县、都江堰为主,德阳、绵阳为辅,实施“5·12汶川大地震遗产保护计划”。它包括建立六大遗址、三座纪念场所、三个中心、两个历史博物馆、一座志愿者空间公园,成为缅怀遇难者、进行地震科普和地质研究的基地。

  根据建议书,六大遗址包括保留5·12大地震汶川遗址(旧城原址、映秀镇、漩口镇等代表性遗址)、北川遗址(旧城原址、北川中学遗址、堰塞湖遗址等)、青川余震遗址(这些遗址,应当包括城市地震标本、乡村地震标本、自然地震标本三大部分)、德阳东汽工业城遗址(绵竹汉旺镇)、茂县萝卜古村落遗址与江油李白故里遗址;三座纪念场所要建在遇难人数最多的汶川、北川、绵竹,详细收集并刻出每名死难者的名字及个人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批震区留守儿童接至广州,将参与“川粤少年手拉手”活动
灾区家庭广东团聚

  见到爸爸了!昨晚,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有组织接送来粤的灾区少儿,8名孩子到达广州与他们在粤打工的父母团聚。这些孩子还将参加“川粤少年手拉手共庆六一”系列活动。本报记者冯宙锋实习生叶志文摄

  本报讯 “堂姐告诉我,我收到了别人的爱。”昨晚7点半,10岁的男孩李根捧着一个大大的“爱”字走出了机场,和他一同走出来的是来自四川重灾区将在广东入学的7名儿童,而机场的这一边,他们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已早早地在此守候。

  “我都四年没见孩子了,现在特别激动。”张卉和张涛的爸爸一直盯着出口处。没多久,两个孩子手牵手走了出来,刚一踏出出口就被爸爸一把抱在怀里。张珈玮的妈妈刘女士更是难掩激动心情,孩子一出机场,她就跑过去抱住小珈玮泣不成声。

  在机场外,广州的少先队员们也给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们献上了鲜花,为他们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四川的小伙伴都很坚强,很勇敢,我们都很喜欢跟他们玩。”昨天,东风西路8名少先队员手捧鲜花来到机场迎接四川来的8位小同学。四年(1)班的方同学告诉记者,她的新同桌就是从四川灾区来的一名男生,才来一个星期就跟班上的同学很熟络了。“他的英语很棒,在全国英语能力测试中拿了二级。他也很好学,刚来的的时候就问我这里的功课难不难,请我们多给他讲解。”小学生们一谈起四川的小伙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表示,如能见到更多的四川小伙伴,他们的这个六一会过得很充实。

  据了解,这8名孩子,是我省第一批有组织接送来粤的灾区少儿,昨晚,团省委副书记曾颖如等代表主办方给孩子们送上了精美的节日礼物,并欢迎他们回到广东这个温暖的“第二故乡”。据悉,他们来到广东后,将和此前自行来粤的其他少年儿童一道参加丰富的“川粤少年手拉手共庆六一”系列活动。另外,在主办单位及广州市少工委等的努力下,这批抵粤的8名孩子将有7名在广州入读,另一名将由东莞市少工委协助安排入读。

  [李根]

  我收到了别人的爱

  长着一双大眼睛的李根走出机场时,手里捧着一个大大的“爱”字,这个用纸牌和米粒做成的字是堂姐送给他的,李根睁着大眼睛对记者说:“我知道她为什么送我这块牌子,因为我收到了别人的爱。”

  10岁的李根在乐山上四年级,“我还是1年前见的孩子,太想他了。”妈妈说。时间显然在10岁的李根心里拉长了,他想了半天,挠着头说:“我都两三年没见到妈妈了。”一句话说得妈妈眼眶有些红。

  [党伟军]

  天热也不走了

  为了早点见到儿子,从东莞赶过来的党丕林下午2点半就出发了。“只要平安就好,只要第一时间见到他们就好。”虎头虎脑的党伟军戴着飞机上乘客送的彩条帽从机场里走出,党丕林冲上去,紧紧抓着孩子的手。小伟军去年被爸爸接到东莞上学,由于不适应广东炎热的天气,5月11号跟妈妈一起回到四川老家,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地震。昨晚,调皮的党伟军对记者开心地说:“这次热也不回去了,要在广东住下去。”

  [代丽萍]

  我挺喜欢这里

  6岁的代丽萍穿着漂亮的新裙子,见到妈妈除了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代丽萍的妈妈告诉记者,小丽萍在四川青川上一年级,地震的时候,学校的孩子都跟着老师跑了出来,“房子倒了,但孩子们都没事,她只有2个同学受了轻伤。”丽萍的妈妈2年没见孩子了,但她告诉记者小丽萍3岁的时候就来过广州,她当时就跟妈妈说,“妈妈,我挺喜欢这里的。”

  [张卉、张涛]

  背着书来广州

  张卉、张涛两姐弟走出机场时,肩膀上都背着一个大书包,“包里全是书,语文、数学、英语,各个科目都有,出门的时候,奶奶还使劲叮嘱我们到广州来要好好读书。”弟弟张涛有点害羞地说。姐姐张卉则捧着东风西路小学生送来的鲜花,不时嗅嗅花香,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也一直盯着这一大捧鲜花,看来爱美是小姑娘的天性。

  [冯佳洁]

  陀螺送新朋友

  “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年仅8岁的冯佳洁刚下飞机,就冲到爸爸跟前,两人紧紧抱在一起。他说,地震后住了一个星期帐篷,每天有一顿没一顿地吃盒饭,但是他没有流过一滴眼泪。这次来广州,佳洁还带来了陀螺,他说要和广州的小朋友一起玩。至于想到广州哪个地方玩时,佳洁歪着小脑袋,想了半天,伸了伸舌头吐出一句:还没想好!

  [张珈玮]

  地震时被拎着

  当张珈玮在爸爸带领下走出机场时,妈妈刘女士早已难掩激动心情,跑过去抱住珈玮泣不成声。而张珈玮还在回味自己的第一次飞行。在青川的珈玮因为学校下午3点才上课而躲过地震。“当时我和同学在家里玩,外婆一手提一个就带我们跑出来了,连鞋也没穿。”前几天是珈玮7岁生日,但他还没机会过。“孩子从小到大没过过生日。”刘女士再次流下眼泪,“以前觉得这里的人瞧不起我们外地人,但这次觉得这边还是好心人多。”

  [陈鑫宇]

  想认识新同学

  来自绵阳安县的陈鑫宇是这次来广州读书的四川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昨天走出机场时,他像大哥哥一样照顾其他小朋友,显出几分成熟和腼腆。地震发生时,鑫宇正在学校里上课,他幸运地从三楼跑了出来。如今他的学校房屋大部分已经损毁,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复课,有个别班级是在帐篷里开课。陈鑫宇告诉记者,能来广州读书很高兴,他盼着开学能认识广州的新同学。

  A14-15版统筹:本报记者 朱琳

  采写:本报记者 朱琳 梁艳燕 王卫国 通讯员 饶玲 蔡泽峰 姚智超

  摄影:本报记者 李向新 冯宙锋 实习生 叶志文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能干的女当家

  金鹿山庄,广元市利州区的一个小山包,宁静、幽雅,是附近市民散步的好地方。山顶那个老幼托管中心就是罗玮家一家操办的,但地震让22岁的姑娘罗玮换了个身份,成了有43名成员的大家庭的美丽女当家。“美丽”,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外貌。

  5月12日后,一部分青川受灾群众翻山越岭走到了广元,而这时候的广元也因为地震,很多房子成了危房,这些青川来的受灾群众只好露宿在广元火车站外,本地一个热心的个体老板李金凤决定帮助他们,她想到了同样热心的罗玮,李金凤用汽车把这些受灾群众分批载到了罗玮的托管所。但这时候托管所也已成了危房,为了让这些灾民安定下来,他们就在山坡上搭起了大棚子,43号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罗玮让爸妈负责内勤,自己去外面“跑业务”。“主要是把这里受灾群众的情况向当地政府、红十字会汇报,争取拉一点救灾物质。”罗玮很快就拉来了被子、床、面、矿泉水,还有一些牛奶,什么时候东西少了,罗玮就去张罗一下,大伙都说她是“采购员”。

  而一位和罗玮相处久了的妇女悄悄告诉我,她还是我国第一个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人。原来,2005年,在成都打工的罗玮还只有19岁,她无意中从报纸上得知了患肝病的廖红霞急需要移植肝脏,热心的小罗决定去试试,巧的是,经过检查,她的肝脏刚好匹配,小罗当即决定把自己的肝脏无偿移植给廖红霞。这件事遭到爸妈的一致反对,甚至还一度将她“看管”起来,可是一心救人的罗玮还是偷偷溜了出来,最后还是把自己的肝脏移植给了廖红霞,这件事被当地媒体报道了,很多人都为这个年轻姑娘义举感动,所以在广元,只要一提到罗玮,大家都会给她“三分面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余震危房中抢出保命粮

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青川救援纪实

  ■本报记者 周明韬

  通讯员 陈仲文

  本报讯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真是我们的亲人啦!要是没有你们,我一家子真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啊!”5月15日下午18时,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解放村一组村民、年过半百的王大娘,紧紧握住带队前往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的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谭燕山的手,热泪盈眶,连声感谢衡阳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帮她一家子从地震后的危房中抢救出全部粮食和大量生产资料以及日常用品。见官兵们就要走了,王大娘一家站在山头上目送着官兵远去,久久不肯离开……

  青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大山深处,全县36个乡镇,25万多人,在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位于青川县西北部的黄坪乡,是全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全乡80%以上的房屋坍塌,死伤100余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5月15日清早,经过一夜的颠簸,包括市公安消防支队28名消防官兵在内的湖南省消防地震救援第二突击队从成都市都江堰市到达青川县黄坪乡,并就地展开救援工作。

  救出1吨保命粮,危房瞬间便坍塌

  地震过后的黄坪乡,满目疮痍,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到处是瓦砾飞石,而在一张张简易帐篷下,当地灾民正在生火做饭。早上8点整,按照省消防地震救援第二突击队前线指挥部的部署,刚吃完一点自带的干粮,支队28名消防官兵首先来到黄坪乡建设村帮助当地村民开展救援工作。

  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支队救援官兵首先来到建设村牟家组展开救援。牟大嫂家是该村重灾户之一,儿子在外工作,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搞建筑,靠着辛辛苦苦挣下的血汗钱,前年牟大嫂一家盖了一栋该村最漂亮的新楼房,没想到前几天就遇上了这场大地震,新楼房一下子四崩五裂,摇摇欲堕。牟大嫂伤心不已,整天哭泣。更让她头痛的是,粮食全都困在危房内,现在一家子没吃的。得知情况,带队副支队长谭燕山立即组织支队参战官兵开展救援工作:一组负责外围警戒,一组找来梯子和绳子,一组进入危房内迅速抢运出粮食和衣服等日常用品,再由另一组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经过官兵们的奋力抢救,一个小时后,牟大嫂家1吨多粮食和大量生活用品并全部安全转运出来。就在这时,余震出现了,牟大嫂家的危房全部坍塌……

  为两天没吃饱的小男孩,消防官兵们掏空口袋

  来不及喘口气,当天下午15时整,支队参战官兵又赶往黄坪乡海拔最高、最边远的解放村一组,为当地村民抢运粮食和生产生活资料。解放村一组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上,四处石崖耸立,山路崎岖,十分险峻。当支队官兵们马不停蹄、步行5公里山路,气喘吁吁赶到山顶时,正碰上解放村一组王大娘家的危房不时往下掉木块砖头,危及乡邻安全。险情就是命令。参战官兵迅速展开救援部署,一组负责疏散周围村民,一组找来石块、木料、绳索、楼梯加固危房。余震过后,在战友们的安全保护下,第三组战斗人员潜入室内,边搜寻边搬运,迅速抢运出粮食、餐具、衣被等日常生活用品。已在邻居家搭餐两天的王大娘见自家有了粮食可以生火做饭了,一时异常激动,热泪盈眶……

  来到离王大娘家半里路远的肖老汉家,支队官兵发现一个稚气未脱的男孩正坐在家门口的大青石上摆弄家什。看见消防官兵来了,懂事的孩子忙迎上前去,轻声问:“叔叔,你们是来救我们的吧,我已经两天没吃饱饭了!”孩子的话让官兵们非常伤心。经打听,这位名叫小刚的男孩和农村许多留守儿童一样,爸妈都在外打工挣钱,自己跟爷爷肖老汉生活在一起。官兵们掏空口袋,把当时身上仅有的325元钱全部捐给了肖老汉,让他买些食品给小孙子吃,并叮嘱小刚要坚强点,大家一定会帮他渡过难关的。

衡阳晚报 2008-05-29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