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感动——援川手记·写在告别援川之际
时间:2010-11-17 14:34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编者按
两年前,34岁的祝建辉以记者和援建干部的双重身份参加了援川建设。他和331名浙江援川干部一起,带着浙江人民的期望和嘱托,远赴因地震而支离破碎的巴山蜀水——四川省青川县。在七百多个重建的日子里,浙江人民的无私奉献、四川人民的自强不息和川浙人民的真挚情感,都被一位新闻记者用眼睛、耳朵和心灵真实记录和认真感知。在他热情细腻的笔触下,我们读到了67期援川手记,读到了艰苦,读到了拼搏,读到了温暖,读到了希望,读到了一座新城诞生的每一个细节。
2010年10月,浙江援川工作已基本结束。重新回到新闻岗位的祝建辉带着一种别样的感动,写下最后一期《援川手记》。两年来,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部频繁互动,这个浙江省媒体中惟一为援川记者开设的固定专栏一直坚持与读者见面。今天,牵动读者两年多的《援川手记》将与读者告别,让我们共同回味这个让我们感动的小小专栏,因为它纪念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事件,纪念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精神。
种出美好生活
2010年10月14日是马公乡朝阳村李远华的40岁生日。
山里人不注重生日,但李远华还是很看中这一天,这天刚好是他加入合作社一周年。
架着深度近视眼镜的李远华,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见过世面的人。的确,身为深山中人,李远华出过远门,到过离四川很远的山西。地震前,他一直跟同乡的亲戚在山西黑煤窑打零工。黑煤窑多矿难,对于来自贫困偏远山区的矿工们来说,生存大于生命。说起那段经历,李远华说想想都后怕,明明早上还在一起谈娶媳妇、造房子的工友,晚上收工时,就再也见不到了。这是在鬼门关讨生活。早在几年前,李远华就说不干了,但到了第二年还是又去了。因为,在家里,面对着大山,他找不着挣钱的路。
地震了,李远华回了家。也是因为地震,李远华下定决心不再去那个鬼地方了。“不能再跟以前一样的过日子。”这是他最初的想法,但一段时间后,李远华又陷入了困惑。到底做些什么好呢?这时,村里和乡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乡里要培训“江山白菇”的种植技术,这是援建马公乡衢州指挥部引进的。听到有新技术学,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既然下了决心,就要好好干,李远华把一家四口搬到了技术示范园区,他和妻子在园区里学技术,每月每人还有1000元的工资。
技术学会了,市场销售到底怎么样?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今年1月底,援建指挥部与马公乡政府一起,在广元市东城门市场摆起了摊,推荐“江山白菇”和马公土鸡。仅一个多小时,一千多斤白菇和一百多只土鸡就被热情的市民一抢而空。这一下子,不仅在广元市民心中打响了“江山白菇”的品牌,更主要的是给李远华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件事,让李远华看得更远,想得更远了。他计划着,以后挣到更多的钱了,全家就迁到桥楼乡,然后买辆车,主要种白菇,平时跑跑运输。这些想法,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经过一年的实践,江山白菇培育发展成功了,李远华不仅是见证人,也是参与人,更是受益人。在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卫视、四川日报、四川卫视、广元日报、广元电视台、青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时,李远华十分真诚地向援建指挥部表示感谢,他说这是一门真正能让自己富起来的好技术,他还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如今,在李远华的影响下,马公乡又有近10户农民加入到了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