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512”汶川大地震文物展在青川灾区开展
 
2008-11-13 15:30:20     简要内容:“5·12”汶川大地震文物展——《见证“5·12”——青川地震文物展》,12日在汶川大地震首个遗址保护纪念地——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开展。


  “5·12”汶川大地震文物展——《见证“5·12”——青川地震文物展》,12日在汶川大地震首个遗址保护纪念地——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开展。

  据介绍,《见证“5·12”——青川地震文物展》是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所有关于地震文物展览中最直观、最简易、最具个性特色的露天专业性地震文物展。所展出的文物是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县文化和文物工作者在地震半年来,冒着频繁余震和生命危险,从抗震救灾第一线收集和整理的数千件地震文物中精选出来的部分展品,有被地震损坏的汽车、倒塌房屋塌毁的冰箱、震毁学校的国旗、部队在青川灾区抗震救灾时书写张贴的标语、从倒塌学校里捡出来的书包……展览共分为“地动山摇”、“亲切关怀”、“万众一心”、“手足情深”、“恢复家园”、“前程似锦”等6个部分,每个部分既有实物展示,又配有图片及文字说明,直观明了、震撼强烈。

  《见证“5·12”——青川地震文物展》真实记录、全面反映了青川县抗震救灾情况;生动地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青川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以及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英雄壮举。(记者黄毅)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发生半年后,一股股爱心暖流仍在巴蜀大地持续奔涌  

[记者手记]地震灾区的这个冬天不会“冷”

  

2008年11月14日07:23  来源:人民网

  新建的绵竹市景观大道2号立交桥板房安置区。

  11月11日,汶川县萝卜寨村,7岁的羌族小姑娘王秀珠,正在妈妈的帮助下试穿刚刚发下来的过冬新衣。

  11月8日晚,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宛昌板房安置区,几户乡亲正聚在一起吃火锅,患难中相处让他们更珍惜友邻之情。

  11月12日,绵竹市景观大道2号立交桥板房安置区,谭军(右)、孙琴正在布置新房。他们准备11月15日在这里结婚。这将是该板房安置区的首个婚礼。

  11月7日,什邡市红白镇板房安置区中心学校,一名小学生穿着新衣服,坐在温暖整洁的教室里,认真听课。

  当飞机舷窗外出现成都平原的轮廓,记者心中开始难以平静,从震中映秀到北川、青川,记者曾经奔走过的那个让国人心碎的地震断裂带,记忆中的场景和人物再次清晰闪现。汶川大地震过去半年了,灾区乡亲们如今过得怎么样?

  “今年很可能遇到一个寒冬。”在震区安置点,经常会听到个别受灾群众有这样的担心。

  目前灾区正在全力准备各种过冬物资。大量捐赠棉衣被的发放,让心里不踏实的受灾群众吃上了定心丸。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暖流正陆续传递到四川人民的身上。

  地震发生半年了,记者从当地宣传部门了解到,灾区干部群众正忙着准备过冬。让生者活得更好,这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

  本报记者  陈  斌  摄影报道  

  本版老照片由本报记者李舸、陈斌摄及CFP供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上亿元 浙江援建青川安置项目启动
 
  【 2008-11-13 23:21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四川新闻网青川11月13日电(柳桂华 记者 李京枝 实习记者 万忆)11月13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极重灾区青川县东山安置小区城镇住房项目与全省最长的公路隧道青川县酒家垭隧道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斯鑫良实地考察小区规划建设情况

  据悉,青川县东山安置小区是浙江省援建青川的城镇住房项目。包括东山安置小区、东山安居桥、东山防洪堤三个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小区占地面积64亩,规划建设廉租房247套,安居房570套。日前,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斯鑫良亲临青川实地考察小区规划建设情况。

 


工人们加班加点昼夜施工

  记者同时获悉,青川县酒家垭隧道全长2300余米,是全省最长的公路隧道,也是“5.12”特大地震后浙江援建青川的第一个交通建设项目。近两个月来,浙江省加大了援建力度,加快进度,计划年内完工。目前,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昼夜施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射洪籍企业家千里送“砖”
新闻来源:遂宁日报   更新时间:2008-11-14 8:40:32  



杜世永关注灾区建设情况

  射洪籍企业家千里送“砖”

  新闻提示:“砖、砖、砖,灾区重建一砖难求!”9日上午,河北省定州市某建材公司副董事长、原籍四川射洪县的杜世永的眉头舒展开来——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他把采用建筑垃圾制备建筑砖块和粉煤灰渣建材制品养护机两项专利技术赠送给广元地震灾区,预计11月中旬,广元年产5000万匹高强度建筑废渣再生砖生产线开始试生产,“我的专利技术终于能为缓解家乡重建一砖难求的局面做点贡献了!”

    专利权人千里送“砖”回乡

  今年57岁的杜世永原籍射洪县,他同朋友在河北省定州市合办了一家环保节能建材公司,专门用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粉煤灰生产砖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杜世永开始研究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砖块的新型技术。今年3月19日,杜世永拿到了粉煤灰渣建材制品养护机专利证书。4月9日,杜世永又获得了采用建筑垃圾制备建筑砖块的专利证书。

  汶川地震发生后,杜世永很想为家乡灾后重建出点力。他从电视上看见:灾区的一些危楼被炸掉,然后大量建筑垃圾被推开、扔掉。“灾区建筑垃圾如此之多,扔掉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造成新的污染,完全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杜世永决定立即回川奉献自己的专利技术。

  6月1日,杜世永专程坐飞机回到四川。2日,他抱着专利证书走进射洪县知识产权局:我要把发明专利采用建筑垃圾制备建筑砖块和实用新型专利粉煤灰渣建材制品养护机无偿捐赠给灾区。

    本报报道后考察者络绎不绝

  6月18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了杜世永情系家乡灾后重建的善举,许多灾区企业致电本报询问相关情况。在记者和射洪县知识产权局的牵线搭桥下,数十家灾区企业与专利权人杜世永取得联系。6月底,都江堰、什邡、彭州、绵竹等地企业还先后组成考察团,到定州市参观、洽谈,同杜世永洽谈受赠事宜。“考察团成员大多由公司的董事长、技术骨干组成,有的地方还派出政府官员带队呢!”

  “灾区重建刻不容缓,重建不能没有砖呀!”为了尽快落实捐赠专利技术事宜,6月底,杜世永又专程前往灾区,对灾区生产条件进行考察、评估。

    幸运的“砖块”最终落在广元

  广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高层看到华西都市报报道后,很快和杜世永取得了联系。“广元特别是青川灾情非常严重,并且灾情严重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鲜为人知,灾后重建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杜世永把关注和关照的目光投向广元。8月初,杜世永同广元方面达成捐赠专利技术的协议,幸运的“砖块”最终落在了广元。

  此后,杜世永以技术顾问的身份3次到广元,为获赠者广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现场规划设计、提供设备采购指南、提供指导人员培训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在杜世永的帮助下,广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匹高强度建筑废渣再生砖生产线的项目计划书脱稿。9月5日,广元市利州区经济和商务局审查后认为,该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和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要求该项目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本月中旬开始“吃”建筑垃圾

  灾区等着用砖!广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马不停蹄地运转起来。该公司在利州区回龙河工业园区投资1100万元,征地23亩,建设高强度建筑废渣再生砖生产线。现在,该公司正在抓紧时间施工建设,各种设备也到位,正在作最后的调试。

  “预计11月中旬,我的专利技术开始‘吃’灾区建筑垃圾,试生产高强度建筑废渣再生砖。”杜世永说:按设计要求,他的专利在广元一年可生产5000万匹高强度建筑废渣再生砖。

  (记者 杨国安 实习生 吴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市百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百名灾区儿童、贫困儿童
2008-11-10 8:42:38   湖州在线新闻网站
 
  湖州在线讯 昨天,湖城的最低气温一下降到了10℃以下,丝丝寒意让人们不禁紧裹外套。然而在湖州师范学院女子学院的阶梯教室里,110名来自全市各界的“爱心妈妈”正在用爱为灾区儿童和贫困儿童编织一条条寒日里的“暖心衣”。 

  阶梯教室里,200多个座位都被编了号,相邻两个座位被贴上了相同号码,方便“爱心妈妈”和结对的孩子相认。上午9时,离市妇联百名“爱心妈妈”与百名灾区儿童、贫困儿童结对关爱行动开始还有半小时。有的“爱心妈妈”正在寻找“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则早早地在座位上静静等待“妈妈”的出现,还有的孩子已经和“妈妈”手牵手聊起了天。

  9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中国农业银行湖州市分行的吴旻枫和其他19名“爱心妈妈”首先上台,一起将手中的红包交给市妇联负责人,通过市妇联将这一份爱心传递给远在四川省青川县马鹿乡的20名灾区儿童。

  虽然没见过和自己结对的远在四川的孩子,吴旻枫却早已和孩子的班主任通过短信联系上了。手拿着孩子的照片,吴旻枫说:“眼看着天冷了,我想先给孩子买些过冬的衣服寄过去。”吴旻枫接下去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她表示会多买些课外读物给孩子寄去,让他们多开阔眼界。

  随后,现场的90名“爱心妈妈”和来自吴兴区25所小学的9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结对。当轧村小学三年级的严佳从“爱心妈妈”施玉如手上接过结对卡时,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严佳的学习很优秀,可是家里条件比较艰苦:有身患重病的父亲和身体柔弱的母亲,还有个上了岁数的爷爷。来自市国税局的施玉如说:“今后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她,让孩子能有个快乐的童年。”

  从施玉如口中得知,在市国税局和她一样报名参加湖州“爱心妈妈”的有21人,参加这次结对关爱活动的就有7人,她们中既有已为人母的女性,也不乏未婚的年轻女性。施玉如说:“有的‘爱心妈妈’家里条件也不宽裕,但她们有的是一颗火热的爱心。”

  另据市妇联的同志介绍,“爱心妈妈”的招募还在继续中,妈妈们的爱心还在传递延伸。社会各界妇女有意与青川县马鹿乡的灾区贫困儿童结对,愿意每年资助不少于1000元的现金或物资,结对3年时间,都可到市妇联妇儿部来报名担任“爱心妈妈”(电话2399206),市妇联将为“爱心妈妈”与灾区儿童牵线搭桥,把湖州妇女的深情厚谊和拳拳爱心绵绵不断地送到灾区儿童的心中。
 
 
来源:湖州在线-湖州日报 作者:张丽萍 编辑:陆辉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日报 > 要闻·专刊(03版) 
 
自建房 加固保暖举措多

■ 冉放 任小昌 本报记者 徐凯 刘佳

过渡房:完成保暖改造
8日,记者走进青川县三锅乡,到处可见修建永久性住房和加固维修过渡房保暖的场面。在三锅乡民兴村一组,只见彭桂平的过渡房被稻草扎成的草帘子围得严严实实。彭桂平告诉记者,“我按乡上的要求,用抓钉和铁丝把椽子扎好,顶上再加了一层牛毛毡,周围又加了一层草帘子,不怕冬天下雪、吹寒风了。”
“我们主要通过加固、加厚、搪泥、铺油毡或彩条布、筑土墙、围草帘子等措施,增强简易过渡房的防风、防漏、保温、御寒能力,达到入住群众能安全过冬的标准,不让一个受灾群众在帐篷内过冬。”县领导说。
青川县政府还拨出150万元专款给每个乡镇,对农村五保户、贫困农户实施过渡房保暖改造给予补助。目前,全县已全部完成自建过渡房保暖改造。
永久房:修好一层就搬家
“原计划建好一楼一底的房子才往里搬,为了过冬,我家很快建起一楼,住了进来。”蒿溪回族乡地坪村二组受灾重建户袁贵昌站在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房子前,乐呵呵地说。
像袁贵昌这样提前 “搬家”的,在青川县还有不少。在三锅乡东阳村5组集中安置点,记者看到,黄代右一家和几个帮工的正在修楼房,“赶快把一楼修好,春节前搬进去住下,上面一层年后再往上修。”陈广林家虽然也只修好一楼,但铺好地砖的屋子已放上了家具,“家里有70多岁的老年人,冬天来了怕他们冻着,就先弄好让老人家住进去。”
乡长张祥伟告诉记者:“这里集中安置了40户受灾群众,基本都修好了一层楼。”
据悉,青川成立了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快建设安全、经济、适用的永久性住房。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工16756户,占总户数的36.1%;完工3641户,占总户数的7.9%。

链接
月底前完成过渡房加固保暖工作
  全省灾区农村60多万户农民将在自建过渡房中过冬。灾区各地多项措施并举,加强农村过渡住房的加厚加固处理,提高防雨防风防寒保暖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做好充分准备。各地按照《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建过渡房导则》要求,充分利用倒损房屋的可利用材料,通过加固、加厚、筑土墙等措施,使其达到入住群众能安全过冬的标准,同时在屋顶的防雨帆布、彩条布上绑扎稻草、秸秆等轻质填充物,在房屋墙壁四周的竹胶板上贴牛皮纸、报纸、扎“草帘子”等。目前,加固保暖措施正在进一步落实中,预计11月30日前将全面完成农村自建过渡房的保暖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大地震首个遗址公园开园
 
  2008-11-13 8:18:00· 来源 : 长江商报 
 
 
 
  仅12名地震孤儿被收养 

  昨天,汶川特大地震半年祭之日,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四川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地震中,东河口村山河改观,780余人被埋。幸存者至今还会在睡梦里惊叫。这个公园,为的是让所有的人记住这场空前的灾难,获得前行的勇气。 
  公园呈“Y”形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乡一镇。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36个形态各异的堰塞湖。 
  青川县委宣传部李部长介绍,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设以 “纪念、感恩、发展”为主题。“这次地震,全省的重灾区都有地震遗址纪念点位,这些点位与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一样,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都将为我们灾后重建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关新闻 
  青海海西发生5.1级余震 

  据青海地震台网监测,11月12日5时56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地区发生5.1级余震。目前,尚未收到此次余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重大公共设施受损的报告。此次地震与11月10日9时22分发生在大柴旦地区的6.3级地震属同一震中,震中坐标为北纬37.6度,东经95.9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余震发生时,许多居民在睡眠中被余震惊醒,不少人跑出户外躲避。 

  ◇关注孤儿 
  624名地震孤儿仅12人被收养 

  根据半年来的统计,因四川地震失去双亲的孤儿有624名 (其中623名为四川孤儿),低于预期。623名四川孤儿中,只有12名办理了收养手续,其他孤儿则由亲友供养或者生活在福利院中。每名地震孤儿将从今年12月起,获得每月600元人民币的助养金。11日,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表示,非亲属收养地震地区的孤儿更是少之又少。 
  11日,民政部与国寿慈善基金会在北京签署 “国寿汶川地震孤儿助养项目”合作协议,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四川地震发生后,根据唐山地震的经验,初步预计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的数量在5000人以上,但是根据半年来的统计,因四川地震失去双亲的孤儿为624名,低于预期。 
  张力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四川省已经将623名孤儿的情况绘制成表,表上写明每名孤儿生活在哪里,由谁照顾、联系方式等,目前,这些孤儿,有98%都已经由亲属作为监护人,另外2%则生活在福利院中。 

  ◇关注过冬 
  灾区过冬衣物仍有缺口 

  记者从四川省民政厅了解到,今年该省地震灾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共需御寒棉被360万床、棉衣裤360万套,部分高寒山区和民族地区还需过冬棉帐篷2万余顶。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说,在灾区所需棉衣被总数中,18个对口支援省(市)大约可筹集捐赠棉被180万床、棉衣裤180万套,全省通过募捐和采购大约可筹集棉被100万床、棉衣裤110万套,其中的缺口正在积极筹集中,力争11月底前落实到位。据新华社、成都商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遗址纳客 青川打开灾后旅游之门 

 四川在线  (2008-11-13 07:05:48)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昨(12)日,“5·12”汶川大地震半年祭。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的歌声响起,首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默哀之际,平坝间、山坡上、堰塞湖畔,从各处赶来的青川人声声啜泣。

  汶川大地震破坏形态最丰富的遗址群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从青川县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形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到达路线;

  从成都出发,沿成绵广高速前行约207公里,至金子山段下高速。出高速后,大路口左转,上青川二级公路,前行约30公里,路左侧可见 “交警凉水大队”指示牌,转左过凉水大桥。前行约15公里至关庄场镇,再前行约5公里即可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大门口。目前,该地震遗址公园免费。


  《A·祭》

  上午10时,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站满了密密匝匝的人群,凉水大桥往东河口途中还有很多人在赶路。种满黄菊、白菊的公园里,每一条路、每一个山坡、每一个可以看到“历史之门”开启的地方都站满了青川人。


  走向老师遗像 每一步泪如雨下

  50岁的何发玉带着5岁的孙子从两公里外的马成虎社赶来,何发玉所站的位置是距离地震遗址标志最近的。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整个后院村遗址,那里埋着何发玉的妹妹。为妹妹默哀,何发玉一大早就选好了位置,并不时呵斥活泼好动的孙子,“不要动,好生站到。”何发玉家的房子也在地震中震垮,如今一家人住在过渡房里。

  主持人宣布启动开园仪式,首先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原本人声鼎沸的公园刹那间静了下来。无论是青川人、广元人、成都人、援建的浙江人,都在灰暗的天空下垂首不语。河谷里吹来的风,令满园的菊花轻轻摇摆,东河口堰塞湖里的水悄悄灌进青竹江。仪式上,相关领导对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授予了地震教学实践基地牌、省级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牌。

  昨日,央视新闻频道对开园仪式进行了直播,其中一组镜头瞄准东河小学的孩子们举行的纪念仪式。那棵保护了100个孩子的英雄梨树上,挂着何清芬、何天意、何发贵3位老师的遗像;梨树下,是送给杨金凤等3位遇难同学的书包。锈蚀斑斑的铁钟在梨树上敲响,100名幸存的孩子,噙着泪花向遇难的老师和同学默哀。

  昨日一早,孩子们就集中到东河口,各自到山间采集了大量野菊花,在英雄梨树下围成一颗心。默哀结束,在地震中父母双亡的何元敏作为学生代表,走向老师遗像,每一步,她都泪如雨下。“老师,我们永远爱您!老师,我来生还要做您的学生!”孩子们用最纯真质朴的语言,向为救同学而遇难的老师表达深深敬意。梨树之侧,孩子们捧起土,种下一棵小梨树,并为这棵代表着继承老师遗志的小梨树系上鲜艳的红领巾。

  《B·想念》

  江炳贵,67岁,东河口村王家山村人。地震发生整整半年之后,她第一次回到东河口。江炳贵身体不好,说话时似乎在耳语。昨日,女儿及同村的何永宓陪着她,从关庄安置点回到了东河口。

  村庄没了 她的眷恋还在

  地震当日,江太婆和何永宓在山上干活而幸免于难。此后,江太婆被安置在关庄,儿子担心她的身体,不让她回王家山,她自己也不愿意回来。她的孙女是东河小学罹难的3个学生之一。前日,东河小学的老师、学生回到了学校,她仍然不敢回来,“看到心里难过。”直到昨日,很多人从关庄经过赶往东河口,江太婆实在忍受不住,才加入人潮,拖着病弱的身体往回走。村庄没了,她的眷恋还在。

  东河小学的悼念仪式结束了,其他的孩子都跟着老师上车,回各自现今就读的学校。10岁的何祥斌却在红石河畔的一块地震石上,站得高高的,遥望着自己原来的家,还有至今仍然留在家里的母亲。何祥斌的胸前别着白色的纸花,纸花在清冷的风中“飕飕”作响。记者问他什么时候回关庄的学校去上课,他低头不语。

  《C·一扇门》

  流水潺潺的青竹江蜿蜒而下,村民在王家山上牧马放牛,在田地里辛勤耕作;东河小学的孩子们在梨花的芬芳中书声琅琅。尽管,这些景象已经不在,但对东河口人来说,地震遗址公园的建成,在遭遇灭顶之灾之后,将为他们开启通向生活的另一扇门。

  旅游 东河口人未来生存产业

  良田没了,家没了,车水马龙的东河口没了。未来的东河口人,如何生活?昨日,青川县县委常委彭仕杨说,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建成,是在为东河口及附近的受灾群众实现产业转移创造机会。一个多月来,除了设计,遗址公园的每一条木栅栏、每一块碑文、每一条路,都是东河口人亲力亲为完成。他们既挣了工钱,解决震后生活,也无时不刻与遇难亲人在一起。公园距离唐家河仅一个小时车程,青川将在这一带打造“科普生态”游。今后,东河口村人,仍然可以开饭馆、搞运输,只不过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是为游客服务。旅游,将会成为东河口人未来赖以生存的产业。

  《D·那些影像》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以“纪念、感恩、发展”为主题,爱心广场以来自王家山最顶峰的心形巨石为标志,上书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围绕心形巨石修建的回形长廊上,随处可见图片、石刻标语。

  地震文物展震撼强烈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地震台一侧,《见证“5·12”——青川地震文物展》是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所有关于地震文物展览中最直观、最简易、最具个性特色的露天文物展。所展出的文物是青川县文化和文物工作者冒着频繁的余震和生命危险,从抗震救灾第一线收集和整理的数千件地震文物中精选出来的,有损坏的汽车、塌毁的冰箱、震毁学校的国旗、部队在青川灾区抗震救灾时书写张贴的标语、从倒塌学校里捡出来的书包……展览共分为“地动山摇”、“亲切关怀”、“万众一心”、“手足情深”、“恢复家园”、“前程似锦”6个部分,实物展示结合图片说明,直观明了、震撼强烈。

  ■链接

  映秀:尊重地震遗址特色

  映秀镇恢复重建要求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塑造富有地震遗址特征、适当体现地方藏羌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形象。

  北川:地震遗迹不可复制

  北川县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为惨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唐家山堰塞湖和“9·24”特大暴雨形成的滑坡群两处醒目的地震断裂层,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彭州:首座地震纪念雕塑

  地震灾区第一座纪念雕塑出现在龙门山小鱼洞大桥桥头,刻有汶川大地震简介、彭州受损情况和垮塌的小鱼洞大桥介绍。

  德阳:突出四大主题

  汉旺地震遗址公园规划范围由东汽厂区、东汽宿舍区、汉旺镇区组成。突出数字化展示、减灾应急救援、远程多功能培训、纪念墙与感恩墙雕塑群等四大主题。

  早报记者吴楚瞳摄影方炜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再发4.6级余震
成都有震感
 
本版新闻 四川再发4.6级余震(11/15)  

 北京青年报:(08/11/15 04:45)

  昨日,四川省连发三次余震。其中一次余震达4.6级,成都市区有明显震感。

  据监测,这三次余震发生在半小时左右时间内,时间间隔非常短,分别在昨日11时04分、11时27分、11时28分发生,余震发生地在黑水县、青川县、茂县区域。成都市区有震感。

  地震专家表示,根据监测,昨日的三次余震都是正常的,而且汶川大地震后的余震也仍然是一个逐渐衰减的趋势,请市民们放心。

  ■供稿/《成都日报》

  相关新闻

  辽宁海城发生4.3级地震

  新华社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4日06时53分,在辽宁省海城市(北纬40.6度,东经122.9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群众走出地震"阴影" 青川多举措减负
 
  【 2008-11-15 00:36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四川新闻网青川11月14日电(柳桂华 记者 李京枝 实习记者 万忆)“5.12”地震虽已过半年,但仍有许多干部群众没有走出地震带来的伤害。为使得更多的干部群众尽快的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美好新青川。青川积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采取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心灵上抚慰等办法措施,尽量给灾区干部群众减少工作和思想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政治上关心

  青川优先选拔任用优秀基层干部,让他们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5.12”以来,青川全县共有10多名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得到提拔重用,60余名表现优秀的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大张旗鼓表彰优秀基层干部,使他们的辛勤工作得到充分认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采取开辟专栏、举办图片展、制作专题片等形式,加强典型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斗志。青川县县委在“七一”表彰奖励基层党员干部196名,在国庆期间表彰抗震救灾优秀个人316名,推荐市委、市政府表彰88人,省委、省政府表彰22人,党中央、国务院表彰7人,以及各个行业、各个系统表彰98人。注重从广大基层干部中培养、发展新党员。“5.12”以来,青川县已经有299名基层干部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113名基层干部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在工作上支持

  青川鼓励建言献策,树立基层干部主人翁意识。青川通过设立县委书记信箱、县长信箱,手机短信平台,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征求广大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畅通了基层干部诉求渠道。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安排部署工作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尽量给他们“减负”。坚决不安排可有可无的检查,必要的检查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会议。采取轮换休假、以训代休等措施,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干部进行了休息调整。认真做好上级机关和对口支援省市选派干部服务工作。在力所能及地为选派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看望慰问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得到了选派干部的充分认可。

  在生活上照顾

  青川领导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地震发生后,青川县委挤出专项党费及时对遇难的科级领导干部家属进行了慰问,各级各部门也积极筹措资金近30万元对辖区内遇难干部家属、重伤干部家属以及家属遇难的干部进行了慰问。“七一”期间,组织走访慰问了154名遇难党员家属及557名重伤党员,拿出10多万元专项党费慰问了因灾返贫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同时,青川还出台了新的村(社区)组干部误工补贴及工作经费管理办法,村干部增加一个职数,工作经费在调整前的基础上增加2倍,13个极重灾乡镇增加3倍,财政支付总额在以前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极大地调动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力所能及解决基层干部具体困难。及时为基层干部搭建活动板房和简易过渡房,暂时解决了基层干部“无房住”的问题。在家属子女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干部都优先考虑,对家庭生活中遇到特殊困难的干部,给予特殊照顾和帮助,力求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心理上抚慰

  11月10日,青川专门邀请北京心里咨询专家为全县200名干部上了心里咨询课。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包乡、组织部领导包片的制度,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和基层干部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所愿,帮助基层干部疏通情绪,解决具体困难,缓解了他们的压力,做到了谈心活动“全覆盖”。畅通干部心理倾诉渠道,做好心理抚慰工作。组织心理专业人员,通过巡回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干部,确定专人联系,跟踪做好工作,帮助其早日度过心理高危期。

  记者同时获悉,到目前为止,青川干部信心百倍,精神振奋,都已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去了,他们深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浙江人民的真情援建,通过全县25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青川的明天会更美好。
 
 
 
编辑: 王敏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兴市52名民警奔赴青川执勤
2008年11月14日 14:26:2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本报讯 11月12日下午,晴空万里。市公安局隆重举行援川执勤出征仪式,代表全市公安民警前往青川执勤的52名民警,满载着嘉兴360万人民对四川灾区群众的牵挂踏上征程,开始一个半月的援川执勤任务。

   在《人民警察之歌》雄壮的旋律声中,援川执勤队指挥长连永刚庄严地接过嘉兴市公安局援川执勤队旗,他的话道出了全体赴川执勤队员的心声:虽然此次援川行动任务重、时间长、条件艰苦,但嘉兴援川执勤队将克服一切困难,以实际行动展现党的诞生地“红船卫士”的良好形象。

   在出征仪式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裘东耀作了动员讲话,他勉励全体赴川执勤人员要牢记使命,为保护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作出积极的贡献;要甘于奉献,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要注意安全,凯旋而归,坚决夺取赴川支援任务的胜利。

   下午2时30分,随着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梁群宣布“嘉兴市公安局援川执勤队出征”的命令,6辆满载执勤民警和救灾物资的专车缓缓驶出市公安局机关大院,在夹道欢送的热烈气氛中,往青川驶去……

   此次嘉兴赴川执勤队作为省公安厅第五批赴川力量,将全力做好地震灾区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协助当地警方打击涉灾违法犯罪活动,严防各类大案、重大事件的发生,为灾区重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赴川执勤队将于今天下午到达青川,开始执勤工作。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线面精心选取不会滥建 首个地震遗址公园开园
  百灵网     2008-11-14 11:04:
    
 
点线面精心选取不会滥建

图为人们参加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仪式

  地震遗址遗迹群:以北川为中心,点线面精心选取,不能滥建

  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半年后,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

  不止是东河口。“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初步方案已经出炉,计划投资20亿元。”4日,国家“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专家组组长、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彭晋川告诉记者:“保护工程四大重点项目之一的地震遗址博物馆,已确定在北川。”

  在此次地震中形成的大量具有极高地震、建筑、生命救助等学科研究价值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以及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出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等元素,使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备受瞩目。

4处遗址遗迹:

  北川、映秀、汉旺、虹口各有特殊“使命”

  9月16日,专家组提交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通过中国地震局、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北川县城、汶川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都江堰虹口深溪沟4处典型遗址遗迹“榜上”有名,并将作为4大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建设规划,即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汶川)、工业遗址纪念地(汉旺)和地震遗迹纪念地(虹口)。

  “走进博物馆的遗址遗迹保护区,参观者会感觉到地震当天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建筑物倒塌、倾斜,桥梁被洪水冲垮,地震破裂带从城内穿过,泄洪后的唐家山堰塞湖……北川将成为世界首座整体保存、规模最大的灾难性地震遗址原貌博物馆。”彭晋川说。

  此外,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还规划有重要事件纪念地、博物馆、公众地震体验区、公众凭吊纪念区、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等。“北川大酒店、三倒拐、第一支救援队伍到达的救援事件发生地、位于北川中学前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等重要地点,都将被完整保存。”彭晋川介绍。

  在映秀镇,严重损坏的百花大桥、鱼子溪遇难者公墓、震中牛眠沟滑坡的山体等遗址遗迹,将成为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规划内容。

  在绵竹市汉旺镇,东汽厂区内扭曲的汉旺火车站铁轨、出轨的列车、钟楼时钟的指针定格在14点28分——这一个个凝固的瞬间,将构成工业遗址纪念地。

  在都江堰虹口深溪沟,长约3公里的地段内有多处水泥路面、山坡地面被地震断层断错、拱曲变形和开裂,民房严重移位,树木随断层推覆体呈现不同角度倾斜,行驶中的汽车悬于高度倾斜的路面,将带给参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专家们认为,见证地震灾难与抗震史实,保护遗址、遗迹与文物,在致力于生活家园重建的同时,抓好精神家园的守护与重建,这就是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建设的目的。“北川县城在汶川地震中受到的破坏最严重,几乎囊括了地震和地震次生灾害的全部特征。”专家组认为。

  10月14日、15日,在对北川县城、任家坪、擂鼓镇等地进行详细考察后,专家组从典型性、代表性、民族性、科学价值、纪念意义和综合效益等多个方面再次进行评估,北川县城无疑是充分符合各项条件的选址点。

  “北川县城遗址代表了地震对极震区(烈度XI度)城市的毁灭性破坏,典型的地裂断层、山体滑坡的巨大灾害遗迹、唐家山堰塞湖,以及砖混、框架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建筑结构类型的受损状况,都可找到样本,这对于地震学、抗震建筑设计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保护民族文化等人文角度来看,北川也具有突出的意义。”彭晋川说。

  对于当前我省各地对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的建设行为,“现在各市县建设遗址遗迹保护工程的呼声很高,也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保护,但我省土地资源相对紧张,要减少对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占用,一定不能滥建。”彭晋川说,对不同的遗址遗迹要进行分级管理,以北川为中心,点、线、面结合发挥出遗址遗迹集群的综合效益。

 遗迹遗址保护:

  尽量保存原貌,防风雨、数字化手段齐上阵

  据介绍,地震博物馆和遗址遗迹整个保护工程的实施,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目前,地震博物馆和遗址遗迹保护工程的初步规划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等待进一步审批。“在具体工程实施前,要尽量保存地震遗迹遗址的原貌。”专家呼吁,做好临时性保护措施是当务之急。

  保护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然毁坏,例如风雨侵蚀、地质灾害对保护区的威胁等。“对于地震断层地面露出形成的陡坎、干沟,断裂运动形成的断层擦痕等重要地震遗迹,由于很容易受到风雨侵蚀,有必要采取盖风雨棚和挖排水沟等临时性保护措施。”专家介绍。

  对于北川县城,最大的威胁来自地震次生灾害。9月24日暴雨引发大规模泥石流,将北川遗址中的老城区几乎全部淹没。“这件事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彭晋川说,泥石流事件使得北川新城区遗址保护工作变得更紧迫,要将地震遗址遗迹长期保留,必须尽快对周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整治。

  但专家也指出,想要完全保持遗址遗迹震后瞬间的状态是不现实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内涵,应包括震后原貌和随时间推移产生的自然变化。因此,专家建议,在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前期,可利用摄影摄像、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数字化动态保护,必要时可建立相关数据库或数字博物馆;在保护工作的中期,应对重要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点进行工程加固,同时进行防风化和防腐蚀处理;在保护工作的后期,应针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具体状况,考虑不同的展示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修建展示棚或展示场的方式,对其进行长期保护。

  专家们还一致建议,尽快以地方立法的角度来加强对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规划、细化保护方案,有序推进保护工作。

一流地震博物馆:

  世界第一座真实场景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像北川县城原址这样大规模的地震遗迹遗址完整保护工程建设的先例。所以,尽管专家组已形成地震博物馆建设规划的初步方案,但彭晋川认为,具体如何实施,仍需深入论证。

  规划中的北川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将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座建在地震废墟真实场景的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我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将由现在的2支扩大到19支,这里将成为我国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专家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震博物馆不仅是四川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此外,由于地震遗迹遗址保护工程的建设,还需要地震、地质、建筑、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参与。

  “除广泛参考世界各地的经验外,我们还需要组建一个综合性的专家群。”彭晋川说,目前,省地震局正在建设专项网站,预计本月将正式开通。届时,将向全球征集建设方案。

  世界第一座真实场景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像北川县城原址这样大规模的地震遗迹遗址完整保护工程建设的先例。所以,尽管专家组已形成地震博物馆建设规划的初步方案,但彭晋川认为,具体如何实施,仍需深入论证。

  规划中的北川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将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座建在地震废墟真实场景的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我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将由现在的2支扩大到19支,这里将成为我国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专家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震博物馆不仅是四川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此外,由于地震遗迹遗址保护工程的建设,还需要地震、地质、建筑、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参与。

  “除广泛参考世界各地的经验外,我们还需要组建一个综合性的专家群。”彭晋川说,目前,省地震局正在建设专项网站,预计本月将正式开通。届时,将向全球征集建设方案。

  尽量保存原貌,防风雨、数字化手段齐上阵

  据介绍,地震博物馆和遗址遗迹整个保护工程的实施,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目前,地震博物馆和遗址遗迹保护工程的初步规划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等待进一步审批。“在具体工程实施前,要尽量保存地震遗迹遗址的原貌。”专家呼吁,做好临时性保护措施是当务之急。

  保护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然毁坏,例如风雨侵蚀、地质灾害对保护区的威胁等。“对于地震断层地面露出形成的陡坎、干沟,断裂运动形成的断层擦痕等重要地震遗迹,由于很容易受到风雨侵蚀,有必要采取盖风雨棚和挖排水沟等临时性保护措施。”专家介绍。

  对于北川县城,最大的威胁来自地震次生灾害。9月24日暴雨引发大规模泥石流,将北川遗址中的老城区几乎全部淹没。“这件事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彭晋川说,泥石流事件使得北川新城区遗址保护工作变得更紧迫,要将地震遗址遗迹长期保留,必须尽快对周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整治。

  但专家也指出,想要完全保持遗址遗迹震后瞬间的状态是不现实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内涵,应包括震后原貌和随时间推移产生的自然变化。因此,专家建议,在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前期,可利用摄影摄像、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数字化动态保护,必要时可建立相关数据库或数字博物馆;在保护工作的中期,应对重要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点进行工程加固,同时进行防风化和防腐蚀处理;在保护工作的后期,应针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具体状况,考虑不同的展示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修建展示棚或展示场的方式,对其进行长期保护。

  专家们还一致建议,尽快以地方立法的角度来加强对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规划、细化保护方案,有序推进保护工作。

一流地震博物馆:

  世界第一座真实场景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像北川县城原址这样大规模的地震遗迹遗址完整保护工程建设的先例。所以,尽管专家组已形成地震博物馆建设规划的初步方案,但彭晋川认为,具体如何实施,仍需深入论证。

  规划中的北川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将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座建在地震废墟真实场景的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我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将由现在的2支扩大到19支,这里将成为我国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专家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震博物馆不仅是四川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此外,由于地震遗迹遗址保护工程的建设,还需要地震、地质、建筑、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参与。

  “除广泛参考世界各地的经验外,我们还需要组建一个综合性的专家群。”彭晋川说,目前,省地震局正在建设专项网站,预计本月将正式开通。届时,将向全球征集建设方案。

  世界第一座真实场景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像北川县城原址这样大规模的地震遗迹遗址完整保护工程建设的先例。所以,尽管专家组已形成地震博物馆建设规划的初步方案,但彭晋川认为,具体如何实施,仍需深入论证。

  规划中的北川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将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座建在地震废墟真实场景的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我省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将由现在的2支扩大到19支,这里将成为我国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专家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震博物馆不仅是四川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程,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此外,由于地震遗迹遗址保护工程的建设,还需要地震、地质、建筑、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参与。

  “除广泛参考世界各地的经验外,我们还需要组建一个综合性的专家群。”彭晋川说,目前,省地震局正在建设专项网站,预计本月将正式开通。届时,将向全球征集建设方案。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永远的纪念
 
 
    北京青年报:(08/11/15 04:24)

 

  图说天下

  5·12汶川地震“半年祭”前夕,首个汶川地震遗址公园——四川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

  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紧张进程中,能够同步建成地震遗址公园,甚至可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明证。

  地震过去半年,接踵而至的诸多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震区消息,占据了更多媒体版面和人们的关注。以“半年祭”的方式,重新唤起全社会对灾区重建和受灾群众的关注,显得格外必要。地震遗址公园,则将以有形的方式,记录那一场民族的灾难,和面对灾难时不屈的民族精神。 肖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暨青川震后旅游市场启动掠影
    2008-11-12 22:21:22   来源:广元新闻网

 

 

荷兰地质专家在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东河口小学的学生向在地震中为保护学生遇难的3名教师致哀。

 

 

援建者在公园留影。

消防战士在启动仪式上。

 

现场工作人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11-12 22:21:22   来源:广元新闻网

 

 

爱心广场表爱心。

 

千言万语怎一个“谢”字了得。

 

东河口地球应力爆发点。

 

 

"5.12"地震遇难同胞纪念台。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全貌。

 

从广州赶回来的刘先生在数千名“5.12”大地震遇难同胞纪念台名录中找到了自己父母的名字,跪在台前泣不成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暨青川震后旅游市场启动掠影
    2008-11-12 22:21:22   来源:广元新闻网

 

           本网记者  刘仁  张建明  侯静  白洪文  摄影

 

 

启动仪式前,全体人员向“5.12”地震遇难者默哀1分钟。

 

东河口地震遗址

 

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常务副主席晏永和、副主席黄润秋、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和来宾参观地震遗址公园诗词长廊。

 

陶武先等省、市领导参观地质灾害图片展览。

 

省政协副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向地震遗址公园授成都理工大学“地震地质灾害科研教学基地”牌。

 

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凯向地震遗址公园授省级“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牌。

 

四面八方的乡亲向地震遇难者献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东河口看山崩地裂 见证灾难 激励人生

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

暨青川震后旅游市场启动

陶武先晏永和黄润秋罗强马华唐全林等出席

  

 

                                     

      本网记者 张建明  摄

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黄润秋、省军区政治部  主任李立中、广元市委书记罗强等出席开园仪式 。

                     本网记者 张建明  摄

 

本网讯(记者任小昌周萱 熊芙蓉 刘怀英)今(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半年之日,我市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暨青川震后旅游市场启动。这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首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由此拉开了全市地震遗址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序幕。

开园活动包括“三大主题”内容,即汶川特大地震首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青川县旅游市场震后启动;“5 ·12”汶川特大地震青川遇难同胞半年纪念。

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黄润秋,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李立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市政协主席唐全林,市委副书记、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谈月明等出席开园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主持开园仪式

活动一开始,在场的全体人员为“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随后,陶武先宣布了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陶武先、罗强、谈月明为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揭幕;晏永和宣布了青川县震后旅游市场启动;黄润秋、省科协和省地震局负责人分别为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授了教学实践基地牌、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牌;还参观考察了地震遗址公园,并为地震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

在开园仪式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市委副书记、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谈月明分别作了讲话。

罗强在讲话中说,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半年之日,我们以举行地震遗址公园开园的独特方式,祭奠遇难的同胞,礼赞生命的坚强,高唱奋进的壮歌。半年前的今天,一场惨烈的灾难突然来袭。大地颤栗、山崩地裂,天地变色、草木悲吟,一座座建筑轰然倒塌、一股股浓烟遮云蔽日,数万生命瞬间逝去……我们美好的家园顷刻间废墟片片、满目疮痍,特大灾难令国人齐哀、世界震惊……然而,仅仅半年后的今天,在地震灾害最为惨烈的地方,十万农户的新房正拔地而起,通县通乡公路实现通达,近三万家工业商贸企业恢复生产,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是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以作证,仅仅半年,我们以“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豪迈气概,以“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自强精神,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全省人民和浙江、黑龙江等对口援建省市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这一切,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显示了祖国和人民的强大力量,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事实也证明,广元人民是震不垮的英雄人民!

罗强说,东河口,一个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名字,一个必将载入广元史册乃至中国地震史册的名字。我们之所以选择东河口修建地震遗址纪念地,是因为这里是特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堰塞湖数量最多最集中的遗址群,也是人员伤亡最为惨烈的地方,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人文价值。今天,我们举行首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仪式,以此纪念逝去的亡灵、表达我们的哀思,激励生者坚强不屈、奋斗不息,更以此向世人宣告:地震可以使山河改变,灾难可以使我们痛失家园,但是,震不垮我们的精神,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的脊梁,广元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罗强说,历经大灾磨砺,我们意志弥坚;百日攻坚洗礼,我们斗志更强。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取向,加快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奋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也无法抒发和表达那始终深藏在我们心中的感谢、感激和感恩之情,感谢每一位正在或者曾经关注、支持和帮助过灾区的人们,感谢伟大的党,感谢伟大的祖国。现在,这绵绵不绝的感谢、感激和感恩已经化为重建家园的坚定、坚强和坚韧,不断激励着我们努力自强、攻坚克难。我要再次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说一声:谢谢你们!同时,也向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出真诚邀请:到东河口看山崩地裂、见证灾难、激励人生!在这里,游览独特风景、感受人间大爱、珍惜美好生活、感谢伟大时代!安全开放发展的广元欢迎你!

谈月明在讲话中表示,浙江援建指挥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援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与各方面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合力推进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后期建设。要通过精心规划、科学施工、强化监督,把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成缅怀逝者、激励后人的科学教育基地,成为推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精品工程。

宁波市委、市政府为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发来了专电。

参加开园仪式的还有: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巴中军分区负责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负责人;荷兰地球信息科学与对地观察国际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专家;省内外旅游界人士;先进代表、志愿者、残疾人代表、民兵预备队、学生代表、群众代表等;中央、四川省等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等众多媒体记者。

 

新闻链接:

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简介

该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是“5·12”汶川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呈“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乡一镇。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36个形态各异的堰塞湖。

东河口地震遗址是遗址公园的核心区,主要展示和研究的是汶川地震巨大的能量由汶川映秀经北川传播至青川,多条挤压逆冲断裂和多个推覆构造体在东河口集聚爆发,持续时间长达80多秒,地表破裂错距达2,造成多处山体整体崩塌或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陷,整个区域山河改观,地震烈度达到10度,掩埋群众780余人。它是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是最为复杂的地震表现形式,是研究地震类型和科考的重要基地。

为有效保护地震遗址,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变地震灾难为富民资源,强力推进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努力促进旅游资源大转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市委、市政府及青川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启动了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工作。20089成立了广元青川县“‘5·12’汶川大地震国家纪念园—广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和建设办公室,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建设性规划》,组织专门人员在地震遗址公园范围内进行了详细普查,确立了保护的核心区、试验区、缓冲区。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保护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主要任务是规划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划定保护界限,建设遗址公园大门、停车场、游览步道、地震遗址广场、遗址保护护栏、游览导视系统、交通指示系统以及公园解说系统。二期任务主要是开展具体的保护工作、建立科考基地、建设地震遗址游览系统、博物馆和宣传推介工作等。

该园突出了“纪念、感恩、发展”的主题。地震遗址广场以三块巨石组成的“川”字为中心,寓意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四川。三块巨石分别代表“汶川、北川、青川”,寓意地震可以使山河改变,灾难可以使我们痛失家园,但是,震不垮广元人的精神,摧不垮广元人的意志,压不垮广元人的脊梁,广元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景点介绍
  地震石:此石长5.1米,宽4.8米,重达150余吨,震前这里原是一片良田,并无此石。震后,该石盘踞此处,与附近山体崩塌出的石头材质迥异,它是东河口地球应力爆发震到这里的,还是地壳挤压从地底冒出?这有待我们探索。
  地震遗址广场:这三块巨石也是地震中飞到这里的,组成一个巨大的“川”字,代表四川大地震,也代表了地震波从始破点汶川经北川到终破点青川的这三个极重灾区。时间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灾难发生的时刻。三块石头矗立在青川地形图上,寓意为地震震垮的是青川的山河,震不垮的是青川的精神!
  东河口堰塞湖:它是因巨大的山体爆发而形成的堆积体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湖中间的电杆,那里曾经是一片良田。沿东河口堰塞湖往前再走两公里就是石板沟堰塞湖,也是汶川地震的第二大堰塞湖,仅次于唐家山堰塞湖。
  地震诗词廊:15首诗篇展示在这里。在伟大的抗震救灾中,产生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许多优秀的作品慰藉了受伤的群众,鼓舞了战斗的士气,记录了历史的瞬间,凝聚了民族的力量。《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首诗现在已经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灾区的我们对这首诗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没有全国人民的驰援,就没有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就没有青川。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和祖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地震语录:地震发生以后,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广元市委市政府喊出了全市的最强音——“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这极大的鼓舞了全市人民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斗志。
  爱心广场:眼前这块石头称之为“爱心石”。5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什邡市受灾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用洪亮的声音坚定的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灾后重建的高潮!
  图片展:图片展集中展示了灾情、关爱、营救、重建、感恩多个方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总指引下,在浙江省对口青川的大力援建下,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发扬“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自强自力、不胜不休”的青川精神,苦战一千天,共建美好新青川。
  地震知识长廊:地震不可抗拒,但可以预防,地震无法准确预测,但地震可以科学认知。人的生命在地震面前是脆弱和渺小的,但通过认识地震,了解地震知识,我们可以赢得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
  红石河:一条崭新的红石河。地震形成的巨大堆积体阻断了老的红石河,为尽早排除危险,济南军区猛虎师、武警水电三总队全力奋战,开挖出了这条河道。
  东河口大桥遗址:它曾经是金唐线上重要的桥梁,现已被深埋在57米的土石方下面。据说地震发生时,桥上还有行驶的两辆客车。
  王阳坪观景台:在这里能更完整的看到东河口地震遗址的全貌,并能近距离的观看东河口地球应力爆发点现场。
汶川大地震祭奠台:为悼念汶川大地震逝者而建的祭奠台,黑色的大理石祭台,刻着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人员的名字。这三块巨大的石头见证了东河口地震的灾难。

 

旅游线路
   成都—成绵高速—绵广高速金子山出口—关庄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绵阳—绵广高速金子山出口—关庄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西安—广元—广绵高速金子山出口—关庄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杭州(温州)—成都—成绵高速—绵广高速金子山出口—关庄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成都—竹园—东河口—青溪古镇—唐家河—九寨·黄龙—成都
   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北川—青川东河口—绵竹汉旺—什邡穿心店—彭州银厂沟—都江堰
   西安·兰州—白龙湖—木鱼镇—东河口—阴平古道·唐家河—平武南坝—北川
   西安·兰州—皇泽寺—剑门关—东河口—阴平古道·唐家河—江油—成都

 

  

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暨青川县震后旅游市场启动仪式上讲话。

 

 

省政协主席、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驻广元工作组组长陶武先宣布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

 

 

四川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驻广元工作组副组长晏永和宣布青川县旅游市场启动。

 

 

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广元市委副书记、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为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揭幕,一起触动揭幕仪式感应球。

广元市市长马华主持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暨青川县震后旅游市场启动仪式。

                (本文图片均为本网记者 张建明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援川手记(9):第三次理发
2008-11-15 13:07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衢州晚报11月15日讯 这是我到青川后,第三次理发。

  指挥部所在的马公临时乡政府,没有理发店,每次理发都要到县城或就近的石坝乡才有。

  我三次理发,都在县城,感受却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理发是在帐篷里。那时初到青川县,刚好是中秋节,我到县城洗澡,顺便理发。那一次看到的县城,是一幅破败的景象,没有商铺,问了很多地方,才找到一个理发店。理发店设在帐篷里,只有几个平方,一张凳子,里面的东西摆放得很杂乱。理发的是一个女师傅,青川当地人,地震时她的房子垮了。政府救济后,她们家住在帐篷里,她把帐篷又腾出一点来做理发之用。

  在去帐篷理发店的路,沿路都是帐篷。我看到,住在帐篷里的眼睛充满了无助和无奈。

  第二次在楼房里。理发的是小伙子,来自青川县的竹园镇,专业理发师,地震后三个月被这里一家理发店聘请来的。小伙子很健谈,得知我是浙江来的,更热情。他说,整个青川县的人民都知道浙江人民给予的帮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感激之情。交谈中,得知小伙子地震前还专门去过马公乡,他说那里有兰花,他是兰花爱好者。他还透露,当地喜欢兰花的人,都会去马公,说不定就能挖到好的兰花。

  沿路上,一些商铺也重新开张了。虽然余震不断,但一些没有垮塌的受损楼房,重新使用起来。印象最深的是,从小伙子的谈话中,我感受到灾区老百姓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在恢复。

  第三次在板房里。这是一个三口之家,老公洗头发,老婆理发,小孩子在边上跳着。小小理发店,生意挺好的,不时有顾客光临,夫妻俩很热情,服务很周到。不过这一次理发花的时间最长,理发的时间不长,但等的时间长,先是排队,头理好了洗到一半突然没水了。店老板检查了水管,才知道附近有人在接水管,把阀门关了。

  理发店的师傅解释,马上就要过冬了,原先住在帐篷里的都要搬到板房里,一些基础设施正在加班加点建设。(祝建辉)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冬  “裸”在堰塞体山坳上的青川人

               11月8日,勒克儿和同事吴楚瞳、方炜,首次进入青川石坝乡青龙村,这个汶川大地震地球应力爆发的另一个崩塌现场采访。
        青龙村董家,注定是以后地学教科书上地震表现形态的一个代名词。
        这个代名词上,“住”着的11户山民。因为他们在一罕见地震堰塞体上的生活形态,也注定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符号。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汶川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这个遗址从青川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成“Y”型布局,集中连片近50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苏河乡三凤村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董秀英、王有春、赵春秀等11户幸存村民,他们现在的“房子”就在这个“Y”型第一笔。
         这一“笔”中间,两个地球应力爆发点:青龙村、董家。

         青龙村的董家,原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山谷。山谷两侧山上,共居住了50户人家,以董姓为主。
                    5·12地震瞬间,西南面的这座大山,突然惊天爆炸。长200米、纵深50米、垂直高度80米的山体腾空而起再铺天盖下,居住在山下红石河旁的几户人家公13人被深埋100多米……
          震后,这座山假如像人的脑袋,那山仅仅剩下一个后脑勺。
          震后,峡谷西北向的山大面积滑坡。巨大山体阻断红石河形成堰塞湖。
          这个惊天爆炸很难奇特。东北面那座山,居然渊庭岳峙,房屋虽损,但大部分村民无恙!
          但是,滑坡和堰塞湖掠走了这些村民全部土地。11户村民没有了宅基地。

          狰狞的大山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和土地。即使如此,仍故土难离。11户村民,愿意嗅着祖祖辈辈居住的气息,继续在这块悲怆土地上生息。
          躬身即犁,踏鞋有岸。
          这就是青川人。
          坚强的他们,死认一个理:即使崩塌了也是家园,誓死要与亲人生死相牵。
          于是,那悲怆的堰塞体上,顶顶帐篷猎猎作响,抵挡峡谷凌厉如刀寒风。

          东河口村,是进山的必经之道。地震毁灭了整个东河口,路断,董家“孤岛”了很久。现在路虽通,但班车只能通到乡上,卡车上不了董家。于是,砖,运进来很难。即使运进来,成本每匹达8角!
         村民们修不起砖房。于是,他们自己动手,伐木自建木屋。木屋四周,竹夹板当墙,片石当瓦……

          过冬,乡政府给予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大支持。
          石坝乡乡长何鹏飞告诉勒克儿,乡上给那些房屋受损的村民,调集了彩条布、油毛毡修补破处,进行保暖。同时,按照1-2人1床、3-4人两床、5人以上3床标准发给村民棉被。每床棉被有4斤重……
         何鹏飞说,为了度过严冬,乡上还给村民每户储备了30斤粮,2斤油。

         过往历史上,石坝乡最低气温零下8度。
                 11月8日,站在那堰塞体上,“嗖嗖”寒风直钻我们深秋衣裤。我们采访很短暂,因为瑟瑟发抖。

         无独有偶。
         汶川大地震半年祭日——11月12日,四川省气象局发布2008年12月—2009年2月全省气候趋势预测。其中关于地震灾区的预测结果令人担忧:地震灾区温度偏低幅度最大并出现4次左右强降温,局部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住在堰塞体上的青川人,你们能扛过去吗?

 


后记:
       青川关庄镇红光乡,曾令勒克儿昂首向天,泪如雨下。
       那是玩命的采访,亦是悲情、感动、无奈的交织。
              5月16日,勒克儿和同事吴楚瞳是平面媒体第一个到达红光乡东河口采访的记者,发回的文图长篇通讯《25万青川人露宿仅靠千顶帐蓬遮风挡雨》灾情报道,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全国抢险救援自此开始向青川倾斜……
       采访,知道山体崩塌,泥石流堵塞红石河,石坝乡青龙村、苏河乡三凤村以及小荆村、淘龙村、苟家村都成孤岛,数千乡亲被困,沒水没电沒食物。只能翻山徒步前往救援,路途艰险切很遥远……
       我们没有能力进入采访,甚是无奈和遗憾。
       回成都途中,我们临上高速公路前,交警示意我们停车,家住三凤村的王华,经交警援手,搭乘我们的车将一双儿女送成都朋友处代为照顾。
       王华带着两个10来岁的一儿一女,走了整整8小时才下山。他们父子仨,一身稀泥一脸疲惫。两个孩子的眼神,写满惊恐、无助、求生……
       王华对勒克儿说,他还将返回山里,因为他妻子还在山上照顾他父母和80岁爷爷。王华哽咽地说,山上连一块塑料布也找不到,一家人只能地为床天当被等待救援……我们那里现在还没有任何救援人上来。我是家里唯一壮劳力,必须回去陪着父母和爷爷,要死就死在一起,好歹我的娃娃已经出来了,只要他们活着就好……
              11月12日,为成都一别“王华的哽咽”,勒克儿和同事驱车苏河乡三凤村,一为探望王华一家,二为看看乡亲们过冬情况。半途,路中大面积积水中隐藏的几个大坑,阻挡了我们小车车轮滚动……
       地震过去半年了,那里的交通居然还如此糟糕。站在路旁扼腕中,勒克儿和同事心头都在想:
       过冬,那里的乡亲们被窝温暖吗? 

作者:勒克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