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字典

[社会•争鸣] 家乡杂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我们也打算回盐亭发展,想了几个点子,结果考虑第一路不通运输不方便,第二没技术和经验,第三风险就没回去,家里人和亲戚也反对,还泼冷水。最关键的还是懒,出来那么多年了,不想劳动了。面子问题也有,失败了怕丢人。如果真要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我们当时就想养殖黄鳝。养纯天然绿色的。先养一批牛,家里的粮食杆杆采青储存作牛冬季的口粮。再用牛粪养蚯蚓又用蚯蚓喂黄鳝。牛也卖黄鳝也卖一举两得就都是钱钱了。现市场上的好多水产品都是肥料养的。

 

还就是承包山林放养鸡。放养的鸡和蛋口味都只有记忆中才有的味道。现在市场上的鸡基本就是用一只鸡那么大的笼子装起用饲料喂大的。肉没嚼劲,下锅就熟了。蛋也是饲料蛋或人工蛋。我家现在在外面都没买过鸡和鱼吃了,吃蛋都是从家里带来。一朋友很有钱送他些家里的土家鸡蛋他高兴惨了,一脸笑得稀烂。

 

再人工种植地瓜。这不是红苕那么大的那种地瓜,是山上那种野生地瓜。出来打工前我连西瓜,香蕉,苹果都没见识过,就知道有个花红,跟苹果长得很像,要小点。我那会吃得最多的就是野地瓜了。营养倒不知道有些啥就知道好吃。阳历六月也就是最热的时候才有地瓜。如果用大棚种植一年四季都能收获。不过人工种植还需要自己去试验摸索。地瓜又香又甜,吃的时候洗洗就行了。如果把它打造成稀有的精品水果我想还是有市场吧。

 

还有就是蓑草造纸。不用砍伐树木造纸够环保。那会老老少少都上山割蓑草去卖。蓑草割了又会发,种植不麻烦。可盐亭耕地太少,种植蓑草需要很多地,要不然种的还不够造的。这个有点不现实,行不通。

 

我家在外不吃鸡鸭鱼很多年,猪肉也很少买,生在这个社会好悲哀啊!不过我从不放过从家里带东西出来的机会,为了命活才点再累我都不怕。尽管别人以笑了我很多年。

以上是我N年前的个人想发和现在一些做发,不许笑话哦。嘿嘿!先把预防针打了再说。

发表于 2009-7-2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月就有地瓜吃啰。不知今年能不能吃到哦。[em221]

发表于 2009-7-2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芽我一般就是泡泡菜。在成都卖得还是挺贵的,几块钱一两。

黄鳝是我父亲在世时最爱抓的,那会穷这就是最好的营养了。

地木耳倒是没吃过,青岗菌倒吃得比较多。那时还有人误食毒菌子丢了命。

青岗菌好吃哦。好多年没吃了,去年碰见一个人卖的干青岗菌买回去吃,结果沙多得很,洗了十几遍都洗不干净。味道也没新鲜的菌好。

发表于 2009-7-2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老家一下雨后地木耳到处都是,没有人吃,问大人都说不好吃,可能那时少油就不好吃,于是就没有人吃。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dh0425在2009-7-17 22:04:00的发言:

早些年有地木耳的原因,主要是地面没有良好的植被,很多地方都是光秃秃的,适合地木耳生长;现在老家到处都是深草和树木,估计都没有地木耳了。盐亭的老乡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考虑一下种植油桐,周期虽有点长,但是只要成规模了,前景不可限量。至于椿芽,我个人认为,这条路不大好走,主要因为南方人没有这种饮食习惯,要销往北方,只有先经过深加工(比如用盐巴做成咸菜),这远不如鲜嫩的椿芽值钱,运输成本也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南方的椿芽是否有北方那种口味也很难说清楚,因为,气候、土壤、水质等区域性差异太大了。

一、确实种油桐是个很不错的项目,利用的坡地,宽敞些的田埂,闲置的乡村小路边,都可以种植,管理成本不需要太高,应该是很适合的。但要有一定规模,一户两户肯定是不行,种植的人多了,肯定有人找上门来收购。

二、椿芽,老家的人都不吃椿芽菜,而且家乡椿芽树是不少,我感觉没有人愿意出工来收集,我吃过家乡的椿芽菜,也吃过北方的椿芽菜,我感觉老家的味道还是要纯正一些,可以说是真正的绿色菜。真的运出来,市场价格该是很不菲的。

三、现在又该到核桃收获的季节了,老家的核桃“论百”卖,价格比我们这里买一斤的核桃还便宜,也是让人很羡慕的。

   实际上,只要你注意观察,注意收索信息,可能都会是你检到金子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dh0425在2009-7-20 18:07:00的发言:

    据我所知,前些年金鸡本地就有油桐收购点,好像射洪或者遂宁就有榨油厂,所以销路应该不是问题。

    至于核桃,我们这里的超市带壳的28元一斤,核桃肉45;但是都是陕西、山西、河南等北方品种:果虽然比较大,壳也很薄,但肉质偏白,口味也不好,油脂等营养成分含量显然比不上老家的品种,前几年核桃在老家大约是15元一百个(应该有近两斤吧?)。

    其实,老家比椿芽菜更值钱东西很多,很多土特产品都很值钱,只是远离大中城市,没有被很好地开发:比如野生黄鳝,说起来有点气人,上海的菜市场全是人工养殖的品种,很粗很大,但是吃起来很粗糙,口感很差,可是最高居然可以卖到42元一斤,老家的野生鳝鱼才13元左右!类似的还有老家河里的河蟹,这是典型的野生品种,与海南的花蟹、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人工养殖的毛蟹(当然比不上苏州阳澄湖大闸蟹)相比,老家的野生蟹蟹黄更多,肉质更细嫩,口感也更好,可是到现在了居然还没有人会想到那是高档菜品、美味佳肴!!!

   野生黄鳝你可能现在在老家也找不到了,水田里现在都用化肥和农药,我感觉基本绝种了,我小时候水田里有小鲫鱼,泥鳅,黄鳝,团鱼,现在都没有了,可见生态环境破坏有多厉害。

   河蟹原来根本就没有人会吃,可能现在还能找到点痕迹。

    可惜是没有人来引导农民开发一些项目。

发表于 2009-7-2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前些年金鸡本地就有油桐收购点,好像射洪或者遂宁就有榨油厂,所以销路应该不是问题。

    至于核桃,我们这里的超市带壳的28元一斤,核桃肉45;但是都是陕西、山西、河南等北方品种:果虽然比较大,壳也很薄,但肉质偏白,口味也不好,油脂等营养成分含量显然比不上老家的品种,前几年核桃在老家大约是15元一百个(应该有近两斤吧?)。

    其实,老家比椿芽菜更值钱东西很多,很多土特产品都很值钱,只是远离大中城市,没有被很好地开发:比如野生黄鳝,说起来有点气人,上海的菜市场全是人工养殖的品种,很粗很大,但是吃起来很粗糙,口感很差,可是最高居然可以卖到42元一斤,老家的野生鳝鱼才13元左右!类似的还有老家河里的河蟹,这是典型的野生品种,与海南的花蟹、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人工养殖的毛蟹(当然比不上苏州阳澄湖大闸蟹)相比,老家的野生蟹蟹黄更多,肉质更细嫩,口感也更好,可是到现在了居然还没有人会想到那是高档菜品、美味佳肴!!!

发表于 2009-7-2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瓜[em55]

发表于 2009-7-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歌意无极在2009-7-24 23:58:00的发言:

哇,我们那的句口诀:六月六,地瓜熟,这是说的这个东东,红了过后好香哦,香气非常特殊。

看来吃过地瓜的人还都喜欢吃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歌意无极在2009-7-24 23:58:00的发言:

哇,我们那的句口诀:六月六,地瓜熟,这是说的这个东东,红了过后好香哦,香气非常特殊。

    长歌老弟,有机会给拍个片片让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先谢谢

发表于 2009-7-24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香芦草好喝在2009-7-22 11:15:00的发言:

下月就可以吃了。有机会就尝尝吧。个人感觉比龙眼荔枝葡萄好吃多了。很甜 ,偶尔有些不甜就是甜味淡了点,它不酸,没怪味。

但要注意。人能吃的叫人地瓜,有种地瓜不能吃的,叫猪地瓜。猪地瓜和人地瓜长得一样,但里面是黑色的,汁不多。外皮很少有红的多是青黑色。切记!

        

哇,我们那的句口诀:六月六,地瓜熟,这是说的这个东东,红了过后好香哦,香气非常特殊。

发表于 2009-7-2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字典在2009-7-28 17:46:00的发言:

已经开始修了。

那就好了。六月回去时都还没开始拆。不知好久能修好。

发表于 2009-7-2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7-28 8:44:02】 【来源:四川新闻网----绵阳晚报】【字体:  】 【颜色: 绿
 

27日上午,记者来到火车客站广场,看到两台大型机械和数十位工人正在进行紧张拆卸和搬运工作。绵阳火车客站的拆除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也标志着绵阳灾后重建又一重大项目----火车客站新建工程开始。

据了解,绵阳火车站于1989年开始修建,第二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到10800平方米,为当时省内第二大火车站。绵阳客运站安主任向记者介绍,这个火车站有4个候车厅,一楼还有一个大的分流厅,旅客最高时能同时容纳2000余人。 旧火车站预计8月20日左右拆除完成。新建工程将在原址上展开。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六、留恋绵阳火车站

   可能是家乡不通火车的缘故,也可能是自己工作在铁路这个圈内的原因,绵阳火车站的今年应当是51岁了,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夏季父亲带着从这里我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家乡。父亲再带着我回去的时候,车一过江油,他总要说的一句话;“快准备好下车,我们到家了”,虽然我知道我们离家还要近一天的时间,但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愉快,一种盼望。在外的四十年间,绵阳车站几经改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虽然越来越美,给像我这样游离他乡的游子来说,它既是我们出外创业的始点,又是与亲人相聚的终点,车停车开,给下车的人与上车的人带来的是不同的心情。

  绵阳车站又要发生新的变化了,也可能等到建好以后,它会更加漂亮。我在成都铁路局的朋友告诉我,四川省与铁道部就新建西安到江油的客专线基本商讨完毕,将与正在建设的成绵乐城际铁路贯通,打造成都到北京8小时交通圈。这意味着江油铁路交通的发展,对绵阳城市圈会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也意味着很多的像我这样在他乡的人,回家的时候可能就会选择在江油上车或者下车。但,不管怎么发展,我还是很留恋绵阳车站。

   

发表于 2009-7-2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昨年地震后到现在就说修都还没修。侯车都在车站广场上。中国ZF这两年办事效率底得很。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香芦草好喝在2009-7-28 17:32:00的发言:
从昨年地震后到现在就说修都还没修。侯车都在车站广场上。中国ZF这两年办事效率底得很。

已经开始修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tr在2009-8-1 13:55:00的发言:

真不好意思,今天才拜读到这个贴子。

过去错以为挂在最顶上的贴子都是转载的,没有打开看过。

本同志生在盐亭,中途有几年离开过盐亭,现仍生活在盐亭,对文中所述颇有感触。

敬重字典大哥,文风朴实,真情感人。

    客气,都是自己的一些感想,见笑了。

ytr

发表于 2009-8-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好意思,今天才拜读到这个贴子。

过去错以为挂在最顶上的贴子都是转载的,没有打开看过。

本同志生在盐亭,中途有几年离开过盐亭,现仍生活在盐亭,对文中所述颇有感触。

敬重字典大哥,文风朴实,真情感人。

发表于 2009-7-3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dh0425在2009-7-29 16:22:00的发言:

现在算来,已经有十三年没有去过绵阳了,只是听从江油等地来上海做工到我家玩耍的小老乡说,绵阳现在还发展得不错。实际上我最怀念绵阳那个小公园:以前在市委党校学习时,经常一个人旷课跑到公园里面游玩、静坐、考虑事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离开四川的这些较大的决定,也几乎都是坐在公园小湖边的石头椅子上面做出来的。

就是那个公园口吧,很多年前我们3000米考试,就在那里完成的。

发表于 2009-8-1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歌意无极在2009-7-29 22:28:00的发言:

我曾在公园小湖边的石山上坐了半天,一个人看着湖水发呆。

男人发呆的时候,往往就是内心考虑事情的外在表现,而且,正在考虑的事情一般都不是小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