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古建,仅就这块地方闲话杂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其实我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只有及其浅表的了解,也不怎么出门,看得也少。
要说古镇,德铁这块地盘显得太小,与其他地方历史延续下来的真正古建筑群,宏大的规模与面积都是不可比的,把这里称为一个古建聚落更为合适,性质是旅游商业地产。新建建筑体现不了历史延续下来的古建筑的古朴与沧桑,那种世代久居的生活与劳动场景绘画所产生的极具魅力的人文生命力是空缺的。
前面提到的水,仅就攀西地区来说,著名的邛海、马湖、泸沽湖、二滩及金沙江大坝形成的水体,足够让德昌羞涩的。河畔上建古镇,鉴于河体水质对亲水性造成一定阻碍,怎么都有种欲罢不能。同时,山山水水是中国人居宿文化的理想境界,这就是我提出德铁建古镇有水的概念的初源。但这里的水,是观赏之水,创造的是一种意境。汲取优质地下水,打造成水台、水池亦或水径,以精致和匠心攻之,配以植物、石营造园林或者庭院质感。抑郁于地块的受限和利用率,因此尺寸上比例上缩小。
德昌古代非繁荣文明之地,因为经济政治的因素,历史上古建不多,遗留下来保存完好的更少。现存的魁星阁、字库塔、一些宫庙和民居,大概始于明清甚至更晚。老街的民居或者叫商街,大都利用为前店后宅,单开间进深很长,里面很多间房还有天井。散落乡间的具有历史的民居以大户人家的建筑水平为较高,围合为厅井式,正厅、厢房、耳房对称式样,极具生活氛围与情趣。
想要在一块不大的地方,展现一个完整以民居为主调的古镇,似乎不大可能。建筑群形成普通线条状商业街,没有多大魅力,枯燥乏味又严重雷同。此地应为河滨度假区的核心之一,确定其功能定位。我一直中意在那种围合连接的建筑物里穿越、寻找的感觉,比起一条街只能走到底舒服惬意许多,总有柳暗花明,移步一景。在一个狭小的地块,创造这种感觉,不太容易。我设想的这里的古建聚落,完全就是一个中国庭院集锦或者说是展览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庭院组合,无论你是身处建筑群的任何方位,或中央,或靠边,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几近完整的庭院内视立面,一个又一个的不同风格的庭院,高低错落,基本彼此开放,连接相通。好似在你面前的画面永远是某个庭院内部的截图。字画、牌匾、对联、家具、颜色、门框窗户小品、假山水池等一些古建元素间或其中。当然,整体布局可以对称或随势,保留必须主体公共空间和路径,既可以避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和凌乱狭促感,又可作为区域识别的指导和参照。功能模式就是前店后园,都具有价值。文字不太好表达,有点乱。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