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结合这几张设计图,从设计的布局与构成谈一下我对安宁河滨的态度与看法。
“滨”字的含义,我想是河或者海自然水体的边缘及毗邻的组成部分,包括如滩涂、堤岸、湿地、和近岸的部分陆地。一直以来,我在帖子中都是使用的 河滨而非滨河,我不知道现代汉语词典里这两者有何区别,但是我认为他们是有区别的,官方使用的是滨河,我认为滨河是指以河为中心以及紧邻河体的生态地质部分,而我认为河滨一词所指的区域更为宽广,甚至包括次毗邻地区。
于是我们看中的价值是不同的,滨河可能更看中滨河大道沿线为主体涉及周边的开发,所以表现出两个明显的价值大道与河,这是有区别的价值,尽管相连,同时也矛盾的并存。我概念中的河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河与毗邻生态、地理区域一个较大的共同体,这里看中的是环境的整体氛围与表现力。本身河滨与山体之间就已经被高速公路与108国道呈条块状分割,破坏与削弱了这里的自然连贯,然后纵向又有三座桥,我不否认这三座桥具有景观性,但是作为重要繁忙交通设施也就有矛盾的一面。然后滨河大道以宽阔的马路再次割裂这块区域,单调呆板的近似直线的把多余的不规则的区域化为绿化休闲区,我认为这是主体的错位。滨河大道飞驰而过的车辆、噪音、尾气、尘土,人们欲接近河边还不得不等待车辆的通过,这种破坏力远远的被放大。我以为滨河大道应该设计在更里层,也就是更往西走,现在的滨河大道改为狭窄一点的步行街,步行街背后,经过条块状的建筑物隔离过渡才是滨河大道,这些建筑物也应该很有讲究,尽可能的表现出休闲娱乐的风格。
我国古代的人们,喜好在雄伟俊秀的山峰建筑一些宗教的或者其他形式的亭台楼阁。高耸如云的山峰是自然的境界,而这些人造的庙台建在山峰之上古人以此而居,这是人的境界修为的一面。
安宁河畔东边的螺髻山脉的大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大山雄伟而神秘,至少入夜是神秘的。相当有气势,引人注目。
网友2245077728的帖子《洪峰通过安宁河》提供的照片也有显示,德泰家园那排筑在东岸的高层住宅,看上去不错,但是谈不上什么艺术性。对河滨的整体价值也有削弱和破坏作用。就目前的设计看,河滨更像周遭商业建筑的私家花园。基于如此,我建议在河西岸应有两个左右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或者抽象的表现大气的,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体,这是人的思想与艺术的结晶,产生与螺髻山脉相映衬,同时弥补高层商业建筑带来的削弱效应。
另外,东岸嵌入镂空设计,我以为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