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莽娃儿

龙门“露丁丁”事件之现场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定为刑事案件,网民少介入为好。

发表于 2015-7-1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娃儿 发表于 2015-7-17 10:23
对比了笔记,这里面的确有笔误。

现请版主将主帖中相应内容更正为:“当时在现场的十八位群众中,有十 ...

哇塞 笔误!   刚才又个人帮你园了慌  有个没表态  表态的应该是17人   还要改哈 莽哥哥

发表于 2015-7-1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娃儿 发表于 2015-7-17 10:23
对比了笔记,这里面的确有笔误。

现请版主将主帖中相应内容更正为:“当时在现场的十八位群众中,有十 ...

还可以笔误啊? 既然笔可以出错误,那你听人家的回答是不是也可能出错?别人听你的问题也可能出错!再说过了接近20天去调查,受访者记得是否完全正确呢?

发表于 2015-7-1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在现场的十八位群众中,有十六人明确表示否定。一人表示“不好说”,一人表示“莫法说”。询问他们当时所处位置,其中有三人表示在极近距离。

       当时在现场的十八位群众中,有三人表示肯定。称亲眼目睹。所述情节有一定差异。对于声称目睹此情节的,我分别询问了其当时所在位置,其中一人表示在极近距离。

      所有知情人中,对双方评价多为中性。有一人表示气愤,称“肯定是冤枉别人的”。有一人表示郭某“群众反映大”。有一人表示对郭家“印象差,不敢惹”。

         蛮哥,贴中观点没表述清楚,净说什么“肯定”、“否定”之类的话,到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应当点明白。蛮哥的调查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地走访。不知道涉事司法系统会作这样的调查吗?

发表于 2015-7-1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娃儿 发表于 2015-7-16 22:40
整个过程,双方帖文俱如此表述。包括双方争吵的具体言语,经现场咨询群众,情况也都大致相符。

...

蛮哥,贴中观点没表述清楚,净说什么“肯定”、“否定”之类的话,到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应当点明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7-1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纠纷的实地访问,还是客观理性,感觉令人信服。:victory:

发表于 2015-7-1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句讲法律的话!莽哥就是个公民,不是公检法的人,你的调查 不能采纳!!
你为什么还去调查呢?调查的车马费是自费的还是有人报销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7-1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一个小孩的故事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
        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天分和财富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来取而代之,从而,让在最初状态不平等的个人,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利上拥有完全的平等。
        可是,在中国,更崇尚的是“聪明”而非诚信。正是因为这种崇尚“聪明”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彼此防范。城市楼房里家家户户都有防盗门、防盗窗,遍地都是高高的围墙,但我们生活得仍然不安全。

发表于 2015-7-1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恳请莽哥公布调查录音

发表于 2015-7-1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渺星空 发表于 2015-7-17 10:00
还有当时现场到底有多少群众,是不是只有18人,莽娃儿问的这18人是否占多数比例,是否有选择性?

两天时间内,我一共咨询了三十七位周边群众,所问问题为:是否知道此事?是否亲眼目睹此事?当时过程是怎样的?过程中郭某是否“露丁丁”?当时你所处的位置在哪里?对此事件、以双方的评价如何等……

       三十七位群众中,表示不知情的十一位,表示听说了的有七位,表示当时在现场知情的有十八位,怀疑我动机,不予回复的一位。

       表示“听说了”的七位中,有六位表示没听说“露丁丁”情况,一人表示听说有。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7-1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个老太太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
       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听了老太太的话,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为难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渺星空 发表于 2015-7-17 10:00
还有当时现场到底有多少群众,是不是只有18人,莽娃儿问的这18人是否占多数比例,是否有选择性?

我早晨到该现场观察,这样规模的市场同时应有几百人在里面。具体到6月17日那天有多少人我并不清楚,但介于当时时间较早,上百人应该是有的。

询问对象是有选择性的。设置为坐地的商铺摊贩和卖菜的农民。前者在市场工作的时间较固定,后者流动性比较大。因此要准确找出当日的目睹者,非常困难。两个半天时间才找到18人,因此比例估计并不高。

这个调查过程中,基本没有询问当地居民。因为考虑到当时时间较早,尚不到买菜时间,询问他们,也许多为听说而非亲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7-1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一个牧师的故事
        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正是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当今的社会太冷漠,我们会为自己的自私付出代价。



  管理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渺星空 发表于 2015-7-17 10:29
还可以笔误啊? 既然笔可以出错误,那你听人家的回答是不是也可能出错?别人听你的问题也可能出错!再说 ...

看你天真活泼的样子,感觉很可爱的样子……

帖中已经强调这是意义不大的调查,仅供参考。你觉得你能做出无谬误的报告,可以自行去调查。而且警方目前也还在补充侦察,介于他们的行为更有实质意义,你可照此提醒他们。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0:5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渺星空 发表于 2015-7-17 10:32
再说句讲法律的话!莽哥就是个公民,不是公检法的人,你的调查 不能采纳!!
你为什么还去调查呢?调查的 ...

虽然不能采纳,但至少对网友了解一件他们关心的事有帮助,而且对各方都存在一定的监督。

费用方面,按惯例,是自己出的。有点好奇,难道你上网有人报销费用?

发表于 2015-7-1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渺星空 发表于 2015-7-17 10:32
再说句讲法律的话!莽哥就是个公民,不是公检法的人,你的调查 不能采纳!!
你为什么还去调查呢?调查的 ...

人人都有知道事实真相的权利,蛮哥的调查是否采纳?这个调查没说要哪个部门采纳。公检法本应该对有争论的部分进行调查取证,特别是当事人提出异议后,相关证据应该站住脚,符合事实、符合合法性、逻辑性、关联性。要遵循客观事实,如果人为的颠倒事实真相,就应该追究责任。

发表于 2015-7-1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娃儿 发表于 2015-7-17 10:47
看你天真活泼的样子,感觉很可爱的样子……

帖中已经强调这是意义不大的调查,仅供参考。你觉得你能做 ...

好 承认意义不大就好!
意义不大 就只能供网民参考 公安机关不能参考   要按照法定程序 放手去调查  不理会网络言论!
莽哥认为对不对?  

发表于 2015-7-1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耗子来电 发表于 2015-7-16 23:41
即使是露了,分析事情前因后果,处理过重。

确实过重,可以行政拘留嘛

发表于 2015-7-1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娃儿 发表于 2015-7-17 10:47
看你天真活泼的样子,感觉很可爱的样子……

帖中已经强调这是意义不大的调查,仅供参考。你觉得你能做 ...

好 承认意义不大  确实实事求是
那么意义不大,就只能供网民参考  
公安机关不能参考  公安应按照法定称去调查  不用理会网络言论
莽哥 你认为对不对?

发表于 2015-7-1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莽娃儿 发表于 2015-7-17 10:47
看你天真活泼的样子,感觉很可爱的样子……

帖中已经强调这是意义不大的调查,仅供参考。你觉得你能做 ...

好 承认意义不大  确实实事求是
那么意义不大,就只能供网民参考  
公安机关不能参考  公安应按照法定称去调查  不用理会网络言论
莽哥 你认为对不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