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巴山飞云

巴山飞云给你煮面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1:58 |
打广告找错了地方
13579246800 发表于 2010-1-7 13:32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大哥慧眼啊。打广告打错了地方?哦,明白,谢谢指正,可不可以告诉我在哪里打合适呢?

——但是,大哥,你也有广告的嫌疑哦,你连续顶三次是想增加知名度吗?——这个帖子并不寂寞——看帖的就看到你了,是这样吗?
——呵呵,玩笑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2:02 |
位置没找好哈,开在李小丽的旁边
tianyaxy 发表于 2010-1-7 14:1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真的,金玉良言,谢提醒,李××杀气太重,吾得撤,否则死无全尸,人间杯具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2:04 |

昨天的日记

刚才因事路过老倌桥,看到去春雷国际学校的路口有几处小吃摊点,有位大姐面色有些年代了,上面黑点星罗棋布,表层油光发亮,很显然底粉欠足,头发像年轻人那样披在后肩背,黑油油的发亮。手里忙活着。由于还没有放学吧,各家摊点都没有顾客,她也没有,她在等待——这就是生存。

回头经过大东门,看到将士碑林模样的招牌,驻足了几分钟,看到里面全是老年人在工作啊,门口的大爷,戴着棉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很认真地趴在碑版上写啊写,一丝不苟,全神投入,仿佛他已经远离尘世,面前的一切与他无关。里面也有几个老人在默默无语地精雕细刻,将早已离世的人的生平故事打印在石碑上,细细的石渣散落了一地,某人的丰功伟绩便留在了坚硬的石碑上了——这就是这些老人的生存。

老邮局对面的39元鞋店开业很久了,每次过路都会听到高音喇叭声嘶力竭的推荐,大有不买不罢休的架势;想起了百姓超市前段时间某鞋店所谓转让大倾销的事,当时那店每天顾客盈门,但从不说缺档,不知最后的推销为什么还货源充足;这些天在草坝街也有数家跳楼大甩卖的商家,他们的血流啊流,甩了一两月了,也没有见到任何跳楼的迹象,而且春风满面,估计年前跳楼承诺不会有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巴中正本的鞋,也麻倒了无数顾客,在不停音乐声中,无数顾客进入了买后悔的游戏,不能说它的货品都是假货,但是鱼目混珠的经营模式委实不该恭维——荷,这就是这些人的生存。

在川剧团左侧小街中有家福利彩票店,里面彩民了了,只有售彩票者在苦苦地等待也许柳暗花明的希望——这就是她的生存。

巴中人的生存形态各异,但他们都是为明天而活,为不可预知的未来而活,假如他们看到前面是天堑,他们还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吗?

乐观主义者没有忧虑,只有永恒的快乐,不管他们以什么样的形态生存?!或者说快乐才是他们最大的意义?

也许,洞悉未知,追求快乐,是总的生存。


2010-1-7

发表于 2010-1-8 12:07 |
{:2_33:}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9 20:11 |
再次拜读日记,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真的很到位,期待你的日记继续下去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9 20:12 |
顶上去,顶上去: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07 |
再次拜读日记,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真的很到位,期待你的日记继续下去
光雾雪 发表于 2010-1-9 20:1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08 |

日记日记

想回老家,所以就回了。

冬天的阳光很少,在巴中尤其少,昨天也是如。

尘埃和水汽弥漫在空中,将秀美绿意姗姗的远山湮没了,只是在中午的时候,阴霾才稍有收敛,阳光弱弱地露了个脸,眼里的绿意到底多了不少。

乡间公路上的空气比城里新鲜很多,浓厚的泥土气息很张扬,努力地进入鼻腔,它要昭示自己顽强的出色的存在。

车里的面孔似曾相识,只是一张张容颜被岁月洗刷得格外沧桑,沧桑中满是喜悦、茫然、淡漠,也有难得的宁静。

公路崎岖不平,中巴一路颠簸。

乡村道路在飞跃的时代默默保持古朴风貌,这绝对不是当地决策者的过啊,在水稻田边插一株桑树也是他们的丰功伟绩,这又算什么呢?

光辉古镇到了,街道还是那个街道,人还是那些人,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街头那个叫三老汉的老头还是在街口抽着旱烟,灰白的烟雾亲切地掠过他酱色的脸颊很快在空中消失了,他精亮的眼睛不断扫描着过往的行人,岁月铸造的无奈不经意在他深厚的皱纹中表露出来。

再往前走就是乡村腹地了,天很高,水很清,路很蜿蜒。

房子的周围小孩和老人的比例很高,狗也很多,孩子们在自顾自玩耍,老人们在拼了骨髓中最后的骨油在努力劳作,那些狗在自由自在地游斗。

……

隔房的老弟在修房,做工的都是邻近的村民。

他说,不修不行啊,两个孩子,没有屋住怎行?人说你修的房不定你的孩子们将来住不住呢,他说他们不住我两个老了住嘛。

他们两口子都是钢筋工,之前一直在北京、沈阳、济南等地干,双栖双息,直到今年便只有一个出外,一个在城里干一边照顾将要高考的孩子。

……

当夕阳又一次拥抱地平线的时候,我便离开了那片越来越寂寞的土地了,一缕缕炊烟慢慢在背后升起……

1.11.2010
21
:03

发表于 2010-1-11 23:20 |
杜十娘!

发表于 2010-1-14 09:37 |
回复 3# 巴山刀耳匠


    {:3_51:}

发表于 2010-1-14 09:39 |
我天天都在关注,没看到哪个来煮面?还是那个老婆婆和炸油条那个人
发表于 2010-1-14 09:44 |
棒子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3:29 |
杜十娘!
kiss8718 发表于 2010-1-11 23:2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怒沉百宝箱?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3:33 |
我天天都在关注,没看到哪个来煮面?还是那个老婆婆和炸油条那个人
干物女 发表于 2010-1-14 09:3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一切尽在不言中,许多时候是这样:当我们蓦然回首,那个故事早已远去。


我以为无形容乃大——这简直是答非所问。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3:37 |

日记日记

癌症悄悄光临巴中。

昨天到江北某店时,没有看到她姐姐,她说她姐姐到江北广场去玩去了。

她说她姐姐身体不好,所以……我说什么病呀,她说癌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她开朗外向美好躯体上竟然有致命的肿瘤,在一点点吞噬她本来茁壮的生命。

今年春天,看上去她很健康,只是身子骨略显单薄,但笑在她脸上是那般灿烂,看不到一丝忧伤,就像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阳,朦胧中透着美好。

季节走到秋天的时候,便听说她身体差,她自己也是这样说。

这个时候,时间和眼前的一切在她看来该是多么让人留恋,只是仍然看不到一丝忧伤在她脸上。

她姐姐终于回来了,她说江北广场上有很多人在练太极,她饶有兴致地比划了几下。

我说肿瘤不可怕,听说某外国人颈项的肿瘤都巨型了,医生宣判了她的死刑的时候,她却通过意念的方法消灭了肿瘤,成功地再次捕获了生命。

我这么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她找到药物之外的办法阻止肿瘤的扩散,我说气功是可行的办法,说,从来没有药物可以根治癌症的,只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来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试想,如果药能治好癌症,执国家牛耳的人以及那些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们就会个个长命百岁了,他们占有很多资源可以治病求长生呀?

当然,我这么苦口婆心地推荐她试试气功疗法,是因为,我认识的许多人确实靠它变得更健康,我也是爱好者之一,疾病离我们很遥远。

说道癌症,我知道在巴中某处近几年,癌症病患者离世的越来越多,有人说是桉树栽得太多了,以至于桉树根窜至井底将井水污染了,人吃了污染的井水就会得癌症。

不知这种说法有何科学依据,但是不止是那片土地,得癌症的人确乎与日俱增了。

确实,想打造一种营养有利提高免疫力的大众食用面,之前有些天,在高汤中加入了部分中药汁,或许有的人感觉到中药的味道了,我想说的是,提高免疫力,变得更健康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碗,两碗面就可以将病入膏肓的人从死神手中夺过来,我想,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为重要,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全面比单一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里是巴中,巴中不是巴中人的巴中,巴中是适应巴中人的巴中,我的心已经远离巴中。


1.14.2010
13
:18

发表于 2010-1-18 13:55 |
回复 1# 巴山飞云


    {:2_36:}

发表于 2010-1-18 17:45 |
回复 1# 巴山飞云


    {:2_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54 |

日记日记

昨天的事过去了,可是,有个老大妈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

记得是下午一点多的时候,一个背着背篼的老人挨家挨户地问谁要菜。

其实她的菜外观很很不受看,大白菜不像大白菜,小白菜不像小白菜,颜色浅黄,且都蔫了。

妻子说买吧,我说好,那个大妈说全部买吧,于是就全部买了,其实我们实在找不出买这样菜的理由,那些菜现在还安详地呆在那里无人问津呢。

卖完菜她说饿了,于是就在这里吃饭,只是吃了一元的馒头,喝了三碗免费的稀饭,一叠免费泡菜。

说馒头不要钱了,她坚持给,说我们人穷从不吃陌活(四川话,白吃的意思)。

她说今天就卖了不到二十元钱,来去的车费是十四元,今天就只能剩几元钱了。

她说你们是好人,以后赶城还来你们这里吃饭。

她说她的家在鼓楼山,我说鼓楼山产茶叶对吗?那茶叶甘醇芬芳回味无穷,我有个同学也在鼓楼山那一块住呢。

她说那是呀,有茶叶,你的同学叫什么呀?我说杨×,她说认识呀,就在我们那一块,他爸爸原来在巴中中学教书,他哥哥死了,他妹妹就在这下面开茶馆,他在外地打工去了。

我说,他哥哥死了,他没有多大呀?她说是吃了毒面条死的,我感到很奇怪。

她说某天在某金矿上,他哥哥和其它五个人被逼吃下了老板让人做的面条,其中一人趁老板有事出门的瞬间将面用唯一的塑料袋装了放在内裤里,当老板回来的时候,其它五个人正对满碗面条发愁呢,他却已经将一碗面吃的干干净净了,老板很疑惑,检查了地面确认没有倒在地上后放过了他,以为他真的吃完了。

我说老板为什么要他们吃面,给他们吃什么面?她说因为他们六个人试图偷藏一块金矿石,老板就让他们吃毒面,烂肠子的那种。

她说那药半年后才发作,发作了就治不好了,杨×将他哥哥弄到华西医院都没有治好,最后还是死了,她说他哥哥的子女都快成人了。

我说为什么不去告那个害他们的老板呀?她说你偷东西还去告状怎么告得准呀?

吃完饭,道了谢,她就背着背篼走了,背篼的边是用包装带编的,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背有些驼,衣服很旧,款式停留在十年前。

她背着背篼走了,她还会来喝稀饭吗?


1.21.2010
22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3:24 |

日记日记

今天早上起风了,风很小,风中有季节变换的气息,很潮。

谣言也像季风猛烈刮来,有人说巴中的肉不能吃了,一时间肉贩叫苦不迭,而食店也门庭冷落,当然绝对利益受损者还是广大养殖户。

卖不了,肉贩可以少买或者不卖,食客少,无非是生意冷清些,而那些养猪户呢,你总不至将一头肥猪长期供养起来吧?要么赔本贱卖要么赔本继续喂养,他们只能在赔本中选择,这就是生冷僵硬的现实。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

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是真的有情况吗?据说巴中某地发生了类口蹄疫,有人将牛或猪用乱棒打死然后用塑料袋装了加消毒粉末深埋,他们说那牛在死的时候还在流眼泪呢。

有几个经常吃包子的顾客说今天暂时不吃包子,改要油条,问其故,还是那个原因。

当然也有逆向思维的食客,他们说,我不仅吃,还得多买点,现在坐凳肉才七元,去年这个时候贵一半呢。

关于猪肉的传说在巴中流传已经几天了,但是现在听不到半点官方的消息,只是在民间风传,不知后事如何,只好让未来的日子告诉我们了。

不管是真是假,铁定受伤的是老百姓,有人说灾何其多!是天灾还是人祸?


1.22.2010
12
:17

发表于 2010-1-22 14:50 |
{:2_39:}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