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斗 历 法 七星祭分狭义的七星祭和广义的七星祭。狭义的七星祭只是祭祀北斗七星,而广义的七星祭,就是二十八宿祭。二十八宿指: 东方青龙七宿:角(蛟)、亢(龙)、氐(貉)、房(兔)、心(狐)、尾(虎)、箕(豹);
北方玄武七宿:斗(獬)、牛(牛)、女(蝙)、虚(鼠)、危(燕)、室(猪)、壁(蝓);
西方白虎七宿:奎(狼)、娄(狗)、胃(雉)、昴(鸡)、毕(鸟)、觜(猴)、叁(猿);
南方朱雀七宿:井(犴)、鬼(羊)、柳(獐)、星(马)、张(鹿)、翼(蛇)、轸(蚓)。 古人在漫长的天文观测和研究中,发现北斗七星在天空运行的群星中最为耀眼,七星的位置、形态相对固定。且与太阳回归运行有固定的关系,具有观测便利、实用准确的特点,遂逐渐根据其运动规律 历定阴阳(寒暑),历定四时,历定五行(即五季),历定八节,历定二十四节气,以此来指导春种秋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决定国家的重大活动,例如征战、例如祭祀等等。这就产生了“北斗历法”(即我们常说的黄历)。汉代以前中国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法”。《鹖冠子》有云:“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这就是运用北斗历法判断季节。此外,北斗七星也用于夜间计时,每转30度即为一个时辰。 《淮南子·天文训》在此基础上,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一定节气时岁,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时间节点。其中就应用了一岁有八节八风(此“八风”名称与《内经》中“八风”有别),而且有关四时八节的时间节点都有明确表述。《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等记载。后来《汉书·天文志》转载了司马迁对北斗历法的表述,这些显性文献无不与北斗历法知识相关联。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左右)漆箱盖的中央写有篆书“斗”字,代表北斗七星。围绕斗字写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二十八宿文字实物。
《灵枢·九宫八风》将一个太阳回归年(366日)分为八个时段,用以度量一年四时八节的历法定制,是《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所应用的历法之一,用以预测一年不同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可能发生的疫情和疫病,并以此为背景创立了诸如八正、八极、八风、八动、八溪、八节、八虚、八髎、八纪、八达等与医学知识相关的专用术语,足见该历法在中医药理论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之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