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冷宝宝

[群众呼声] 成都正成为“四川传统文化荒漠”?[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1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前的春分日,三星堆第二次大发掘由央视直播,轰动全球。两年过去了,能总结一下这次大发掘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由这8个祭祀坑群大致组成“北斗九星(其斗柄处缺少一颗星)”的奇特天象,能反映三星堆的古天文与巫文化
相纠缠的古蜀文化特色——中国考古界,何时能认可呢?怎么去作为呢?欢迎批评我的个人之拙见。更请讨论而不再沉默?

      今天,又是一个春分日;新的天文意义——昼夜平分,又来临了。
发表于 2023-3-2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接正文的内容
发表于 2023-3-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接前面的正文
发表于 2023-3-2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3)四川有三个博物馆存在寓意十月太阳历内涵的代表文物举例

        其一,在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中,唯一在耳朵上钻有三孔的青铜人头像:既珍贵与神奇又作为巫文化的象征,表现出此头像盘缠有十绺麻花状发辫;这是古蜀重视“头冠”的头饰物证并以文物的“发式”特征,去宣示着十月太阳历法的初级标志图案。
        另见,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太阳轮形器,为商代晚期文物:器物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均匀布列的五道芒呈放射状;芒条与圆周的外围晕圈相连接,将其圆周划分五等分、各为 72度,以划分一年的五季,一季分两月;每月的弧长 36度,日期为 36 天;该器物以自身圆周 360度,区分一年历法的 360 天,即以 1度代表一日。

        青铜太阳轮形器,既可以作为表演某些天文功能的演示仪器,又能验证古蜀十月太阳历的编制原理。

        此器物能简明扼要地在太阳历法方面,模拟全年共十个太阳月、即 360 个太阳日。仪器阳部中心一小圆孔与晕圈等距分布五个小圆孔,每个孔均表示一日;圆周上对应五道芒的五个小孔,分配给平年安排,即 360 天加 5 天过年日,等于 365 天。当出现 4 年一次的闰年时,应当是 360 天加 6 天过年日,等于 366 天;因闰年应多一天的过年日,就将青铜太阳轮中心有一小圆孔表示一天、添加在平年日期计算之上去;即:365 天 + 1 天 = 366 天 。
发表于 2023-3-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今日是春分日,有特殊的天文意义;故加写一段“新内容”
发表于 2023-3-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2、今天是春分,重复着年年皆有的特定天文意义。回首两年前的春分日,央视直播三星堆遗址的第二次大发掘,轰轰烈烈;稍后,所展示此遗址由8个祭祀坑群构成的鸟瞰图、被我们解读出“略像‘北斗九星(仅在斗柄三星中缺少一颗星)’”的奇特天象遗迹——这或是三星堆第二次大发掘的重大发现之一。可惜中国考古界对此鸟瞰图未深究?至今未表态?

        ①此北斗九星天象遗迹,隐约展露出三星堆曾有上古的星斗崇拜习俗;表现为古蜀或上古巴蜀存在“天文科技与巫文化相纠缠”的古文化基因,建构着“三星堆-金沙天文古国一体化”的文化体系,形成天数在蜀的传统文化优势;或有望经继续再发现,可期未来升华为世界上古天文圣地?

        ②三星堆博物馆常用“三星伴月堆”的当地清代文学用语,牵强附会于“三星堆”的神秘,去张冠李戴装文雅、滥释夏商周的三星堆文化而数典忘祖;结果,造成“三星 + 月(伴月)= 四星 ≠ 三星”的尴尬。几十年来自欺欺人的误传,有悖“三星堆”文化的真相。

        ③我们发现古蜀:发明有“三星堆三种太阳历(13月历、18月历、10月历)”,发明有“三星堆‘0~9十个自然数’(多艺术性)”的数字形;此两项重大发明的“三星堆太阳历和三星堆数字”,是支撑约两千年“三星堆文化之车的两轮与文化之鸟的双翼”;其二者在一定领域已融为一体,形成“天数在蜀”或“天数一体”的古蜀文化大格局。可惜,该珍贵的三星堆天文资源与文物群,皆被过去的考古过程所忽略。故我们呼请当地政府与上级文物局和考古界等,去保护这两大文物群:这既是展现古蜀为中国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起源的研究作出原创贡献的代表,又是展现三星堆-金沙遗址区是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气象”文化之重要辐射区的依据。

        ④中国社会需要传承三星堆文化本义是“三星之‘星(太阳、北斗、12星次或28宿)’天文属性”的科学之光、反对多迷糊于巫术的“神秘”而尴尬。三星堆博物馆多次拒绝我们从民间“建议三星堆需应用天文考古”,反以“广博【2021】9号”文件、拒绝天文考古:“关于天文考古研究,已经超出我馆学术研究领域……”造成三星堆不知“三星”为何物?抛弃了“星”的天文本义。
发表于 2023-3-2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能修正2005年国家文物局《关于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公告》存在重大质量问题

        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虽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之文物载体,现有解释却未涉及到该文物内在巨大地天文价值。我们推测其古老文物的时代意义:是古蜀十月太阳历(先继承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作为十月太阳历结构原理的展示仪、再发展为金沙太阳神鸟三维金箔升华为十月太阳历功能的演示仪)成熟的共同体,属经典天文仪器;疑是中国夏历源于太阳历的正宗模型之一。

        国家文物局长期管理与传播充盈着天文信息的该金箔文物图案,却未运用古蜀的天文科学去考证(这疑是几十年考古三星堆-金沙文化却长期低效、不知古蜀有优秀天文传统而拒用上古天文智慧的通病);敬请反思。

        成都金沙的太阳神鸟文物,既是推测三星堆青铜神树一号有十只太阳鸟神话的后续,又继承三星堆青铜太阳轮作为“十月太阳历原理展示仪”的天文历法。我们支持将太阳神鸟金箔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文物标识,能体现“太阳神鸟 = 日乌 = 太阳神与太阳鸟(乌)的共同体”;但“四鸟绕日 ≠ 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三维金箔文物是古蜀在夏商周的天文杰作,其价值是:古蜀十月太阳历演示仪 = 现代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外表美)的载体 + 已佚失三千多年中国《夏历》(本质美)= 三星堆人创经典十月太阳历即《小正》的原型、后为商周《夏小正》的模板之一;原有《夏历》经商代嬗变为阴阳历,再从汉代传承至今成为国历、旧历或农历,与世界通用的公历相辅相成,铸就着中国“一国两历法”的国情。
发表于 2023-3-2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以上的“新内容”,好像是冷门,又或是传承古蜀曾有“将天文科技与巫文化相纠缠而一体表达的‘绝学’”;它们所蕴涵着“三星堆-金沙共同体之‘天数在蜀’的绝学”真相,与一般人好像关系不大;因而,又可能再沦为“冷门”之中。

       但是,只要你有心经过学习而去承传这一来自古蜀天文历法的天文技能,所获得的真知,或将在你的延展中成为灼见;即能开拓古蜀文明中的部分真相——细节出真知,是需要长期地实践加巧干,才能收获的。
发表于 2023-3-2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返回正文:
发表于 2023-3-2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3-3-2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