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马继锋

17年前西南财大“洗白”马继锋真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任何工作都有成败,哪有"好"就绝对的好,"坏"就绝对的坏呢?权衡利弊,努力把

工作做细做妥就行.我们是应该把思想再解放点了!就以所有制问题而言吧,共和国经济建设搞了几十年,理论

上就这一问题也研究了几十年争论了几十年.可有的人还没最终跳出所有制对其思想的束缚,今天又不管三

七二十一的,一头钻进了股份制的所有制形态中,像着了迷样,或许是吃了蜜吧.

     私有制、公有制、股份制,都是生产要素的存在形式或形态,正如物质存在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一

样,是由客观性或客观规律确定的,根本上是由不得我们主观去改变.我们为什么总是想把液态的水给它加温

改变成气态呢?或是把气态的氧气冰冻成固态呢?客观规律确定的状态改变了,它们如何适应客观现实呢?

    我认为,我们社会的生产要素存在应是"三态"都有的,私有是气态、股份是液态、公有是固态,各有利弊,

共生共存.关系国计民生的定为公有好,是固态,稳定性就强,分子结构紧,不要想着去搞成液态或气态了;至于

其它方面的,在法理的框架内,遵重客观经济规律,是气态还是液态或固态就不要管的太多了.我真诚希望,国民

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三态和谐共存,今后的大量工作也不要放在搞状态改变这样的事上了,难道我们玩了几十年

"状态试验"还没清醒吗?我看是应该结束实验,做出评估,宣布完成了成功了!

    我们不要怪这怪那,也没什么后悔的,TNT实验了多少次?"六六六"试验了多少次?我们共和国走半封建半

殖民地站起来,只试验了"两次半",就可在理论上探讨出结果,应该是不错的了,虽然时间长点,先辈们花的代价

大点,但我们总是走出一条国强民富的道路呀.

    如此类推,在什么有关机制、体制和制度等观念方面,也应跳出来了.世界上那有十全十美的人,理论上都

构建不起十全十美的什么体制、机制和制度,我们在实践中又为何要老打这些牌呢?古今中外的事实告诉我们,

建个国家,有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其民族能幸福生存和繁衍下去,才是标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大致就是这

样过来的吧.历史记录没显示,哪个时代长期折腾什么机制、体制和制度问题,它就能强盛.关于很多最基本的

道理,我想没必要走1+1等于2聊起吧.

发表于 2006-6-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有看太懂那........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读了<<商报>>信息.明确了想通了确定了就好.

      至于执行嘛,共和国不显上不露水的人才多着呢,应该没问题.

      近期有人爱谈"国际惯例"一词,何不我国也学习学习呀,每年公务员呀(不管海拔高底吧)都去度假休息

一阵呀.祖国的大好山河名胜古迹多呀,像这样热的天,到那些地方边疗养边想想问题多好;要不就到世界各地

旅游去,边玩玩边看看,好处也不少呀.千万不要瞎忙或闭门造车呀!我认为不应在乎那些时间与金钱,要讲求工

作的质量与效率.祖先不是说:"磨刀不误砍材时"嘛!

      接着再聊点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的个人体会吧.社会主义既是宝库还是"迷宫".有的国家走进去了,看不清

就驻足不前,或发展太慢,结果现在就那样;有的国家方向错了,结局仍然相当复杂呀.而我们共和国呢,走到今天

真不易而且成功了(至少我这样认为).因此,社会主义理论真是一部"动态的藏宝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去学习

去感悟,找到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路经和目标,才可能获取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力量.

      我的一些体会只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哎,谁让我是"天生"颤翎子呢.

      用我国几千年而且算上共和国近六十年的历史看,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社会是螺旋上升发展的"还真是

正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呀成都好的信息真不少,本来我这个人就笨手笨脚的,每次上网呀也千头万绪的,从哪里聊起好

呢?常常下了网又想起,咋会“想好的没聊去谈其它的呀”,真有点老了。可别人最多叫我“老马”,真想

听听谁叫我“马老”哦。不过王选老人总结过,名人老了才叫会那样称呼,比如大家过去叫他“王老”。

      前两天王选报告团不是走首都到成都了嘛,要是我不遭“开除公职”呀,一定有资格去听,怎么样我

也会是个“官”。想来也是的,当年国家给我提供了一条应算是前途无量的人生之路,为什么不去走呢?!这

样的事呀,王老还是说过:名人犯错算什么事(我忘了),凡人犯错就是犯傻。

      老人家还说:21世纪中叶,中国必定立足世界强国之林。我感到老人家咋会那样神呀,因为我认为他

说准的可能性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至于原因嘛,今后我慢慢聊呀。看把我忙的,我这些“不成样子的帖子”

挂了好多“说一半丢一半”的话哦。这科学技术咋还没发展到人也可装“宽带”的水平呀,整的我硬件过不

了关,想去打“软件”的注意吧,又没钱,咋个请得起小秘嘛,更取不到老婆呀,也不知现在讨媳妇的行情

咋样呀,要是像股市那样,有熊市牛市大波动就好呀,我一定全身心投入,抢它个跌停板,赚一宝就开溜!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社会嘛,做什么公开的事都应该有手续.我嘛有合法的身份证,就算是"营业执照"吧;又有多少花

点心血取得的文凭,可看成"经营许可证"吧;那我依共和国<<宪法>>,又在这个固定的栏目聊些东西,应该是

"合法经营"哦.如果谁还想让我"关门停业",我看有点难哦.

     想起来已是几代知识分子了,都喊过"要民主与自由"的口号.而今天呢,当民主与自由正静悄悄走进

我们生活中时,有的人要不就是不珍惜以至乱用;要不就是只准自己有"民主与自由",强调自己的话语权,无

视别人的权利.说到这里我真为这样的知识分子感到可悲,也不知他们这一生中是否喊过类似的"口号",那内

心当时不知咋想的!因我经常上网看东西比较晚,又不太懂电脑,真不知这美好的一天是走什么时间起,但我相当

的珍惜,并要求自己好好的把握.

    社会上目前有一些潜规则,是否还流行,什么"有奶便是娘"呀:什么"笑贫不笑娼"呀;等等吧,可以说在中

国优秀文明史上,类似的东西连市井小人都看不起,而今还会被人拿来当"秘笈".可以说悲哀的莫过于不知荣

耻,更悲哀的更是不知道自己不知荣耻!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成功"呢?

     记得孩堤时代爱爬山,当登上山顶就应算是"成功"吧.站在顶峰不仅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有"路到

尽头那么回事",再走不都是下坡了吗?如果我们在什么方面有那样"不知路在何方"的心理,不如静下心来,好

好想想,或许就在这类感受前后不久,我们已真真登临了什么"高峰",那还不就是"成功"吗?

      但愿我在重要方面的判断能被大家(特别是专家)认可!那我们就可再群策群力地去爬其它座山了!对

很多重要活动结果的评价要是有什么天枰可称重有什么尺子可量长短就好了,那感情好准确哦!好在看不见摸

不着的重要结果总有什么"模型"放在面前,有这样那样的误差也在所难免呀.不是机器生产的都会有允许公差

范围嘛,那么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出来了,只要运行不错,误差不大,当然大大的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杯真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仅每天读读成都两报都够精彩的了.那些有其说是球迷不如说是球男

球女的作品,简直把球事龙门阵摆到家了,而且表述的球话让人看的目瞪口呆,可谓晃眼不知道细读吓一跳.

如不信请去看罗小刚在<<商报>>上带男队比"球赛"的那付背实样,他们在"二月丫头"等"女足"开局就拳打

脚踢,狂用"暗器"伤人的特殊球场上,咋个还能雄起嘛?!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有上网给小刚哥支超了.一超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机接合起来;二超

把"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配置到位;至于三超嘛,那就需"付费"方可点播了.

     真有点世界杯在报上打的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把月大慨主流媒体流向世界杯了,其它什么事可冷却思考了.

     就说20多年来受宠的改革吧,前面的帖中我也没少聊,但主要是原则上的(我这样认为).今就来谈谈

程序上的.我拜读的大量有关材料多是无数正确废话的罗列或堆砌,看得出那思想的僵化、迂腐与凝固.如,

改制可不可看成经济活动,那为什么没见把准入关、经营关和淘汰关,有以其相对应的严密审查、管理和

处罚措施;又如,也不见有什么"改制税"或"改制保证金"类的经济杠杆;还如,就是生产一种新产品都要先

做个样品,在明确了有关图纸、工艺、设备技术和原材料等环节后,先建一条正规生产线,那才启动大规模

批量投产阶段,同时还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或称全面质量管理.

     对西方经济学,我们是应借鉴,可应学透学懂要领呀.前一阵<<凯恩斯传>>问世,那本书的主人公说的

很实在呀:(1)经济学不是冷冰冰的数学模型,而是伦理学.那我国的伦理学是什么呢?是不是与西方的有本质

区别呢?不学习不搞懂不把握我国的伦理学(特别是其要义),如何拿出真正实用的中国经济学哦?!

     (2)经济学是为每个人的人性生活所做的努力与平衡.而我们现在有的层面方面是在这样做极大值的思考

嘛,如果一次"改革事件"是一两个的暴富起来,却伴随着少则几十个多则成百上千人的穷并闲着.那我们到底是

在做什么呢?近来我更注意到,"大刀向所谓垄断行业职工砍去",那些行业广大的普通职工都能拿一年几万,不

正说明他们成为了"中产阶层"嘛,我们为什么不引以为骄傲,反而鬼想起什么"打富济贫'的省超呢?如果他们

拿的是阳光下的收入,请让他们不仅富而且再富吧;请让他们不仅拿而且再大胆地拿吧.我认为,什么是"民富",

他们就是,就可作证.把主要精力放在帮穷上吧!让更多公民走入他们的行业或类似的才对呀!

      (3)允许人有非理性言论的话语权.-----大致可先认为是那些不违宪的情绪化言论吧.

     我们的那些西方经济学权威们,怎么没多见他们依这些西学要义来谈中国很多经济问题呀.倒是让我觉

得他们取了不少"假经"回来念,念晕了人念复杂了市场更念穷了他人念富了自己!真不可思仪,现在而今眼目下,

竟然批量产出"江湖郎中"和"蓬莱道士".

发表于 2006-6-1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悠悠南山在2005-9-6 0:55:00的发言:
咎由自取,反省吧[em03]

说得对,一个天之娇子,结果是这个品行,浪费国家资源。可悲、可叹!!!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6-6-1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有个天“。

  冒昧,用歌词开了个头。

----马兄,愿你尽快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凭你的聪明和才干打拼出一片真正属于你的天地!

发表于 2006-6-1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说梦话的,喋喋不休的人。

发表于 2006-6-15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与错,自有公论

 楼主| 发表于 2006-6-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咋回事?小刚刚(罗小刚自称)已在<<商报>>上蒸发多日了."球赛"正进行的激烈,强烈要求"裁判"

把小刚哥换上场,不准当"黑哨",我可是代表"刚丝"们哦.

     也许小刚哥变成"小钢球"了,到了德国,正在世界杯赛场上被人狂"踢"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6-1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归正传.记得在今年一次重要的大家庭会议上,有位大家长谈到这几年四个问题没解决好:学费、

药费、房价和安全.前三者在民间戏称为"新三座",如果加上最后的生产安全,那我给它们一个疑似"四

人帮"的统称吧.

     而今才半年不到,我们如果留心,有关的治理工作,特别是宏观上的,已是卓有成效了.我认为,只要

坚持下去,扎实工作,一个疗程不够就再诊断再配方甚至药下重点,又医它一两个疗程,啥毛病给拿不下哦.

关键在对症下药哦,不要把那些伤风感冒或炎症或皮夫病等慢性固疾搞成需要动什么外科手术的大病了,

(对我而言,这一阵主要是给脸皮厚无廉耻者卖<<文妓>>).对方方面面伤精动骨的大手术一定要慎重!

    这几年即是"十一五"规化全面推进的几年,还是2008奥运和2009六十周年共和国金庆的几年,各方面

准备工作要提前做.对宏观经济运行而言,以稳中求胜为佳,我们在运作市场经济上还不是高手,地球上有

"超哥",它的专家们必然会盯紧我们的,出了什么漏洞被人钻了空子,占了便宜,多不值呀.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读报,有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三方面问题:(1)固定资产投资上;(2)货币信贷上;(3)能源环保上.

我认为,前两者是主要的,总量上过大过快只是一个方面,首要问题在于两者的结构极其不合理.就(1)点而言,

虽都划为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我们投在如厂房类固资上的比重大,可在如设备类固资上的比重小,进一步投

到如精密数空机床类固资的更是少之又少(设备投入大多在车洗刨磨等传统型号上).基于这样的分析,可否

判断,正是投入总量结构上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出了问题导致上述三大方面的难题呢?!这些在现实宏观经济运

行中突出表现为:高速度运行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轨迹上.

      在前面的帖中,我聊过,国强应以国家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来评估,而且国强与民富是相依相成的.

因此,可否把我们投资或信贷的眼光由现在主要集中在做土地表面文章,也就是主要增强平面的国家生存和

发展能力,提升到立体的空间来思考,也就上天、入地和下海全方位来做文章,把人才物的投放增加到"起

飞"的如航天航空业上、"入地"的如地铁打洞类工程及设备制造上、"下海"的如舰船潜艇上.总之呀,我认为,

国强就是个立体的慨念,全方位投入全方位发展,不仅把生活资料的生产经营搞上去,而且要同时把生产资料

的生产经营搞上去;既要把国家和民族的现实生存能力全面提高,也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中长期发展能力全方

位提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马继锋的祝贺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之际,值此贵党作为执政党57周年之际,我以一位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表示

衷心的祝贺!

     祝贺贵党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胜利完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后,以更大的胜利去完成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中国的宏伟使命!

     回顾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及其实践,重温贵党的党史和

共和国的国史,我深信,贵党将始终秉承创党的宗旨和信念,以其创造力劈荆斩棘地走出自主创新的政党道

路;以其凝聚力团结好中华50余个民族;以其战斗力率领13亿多中国人的大军,带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

土及领空领海,携好本族群上千年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展改革开放的雄姿,在本世纪中叶胜利实现国强民富

的伟大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有一股风,看起来还很猛,名为"垄断",类似两电(电力和电信)、两石(石油和石化)、两路(公路和

铁路)、航空、烟草、水气,等等吧,都要被一网打尽样.

     我认为,有其那样拐弯磨角地、半遮半掩的,不如明说,各位高手们,是不是又有想法了啊,动机目的何在?

我注意到,凡提到的"垄断行业"都有一个国字号的特征.真不知我们的国有企业什么时候会修来这份福气,会有

那么多人,既务虚也务实,都来关心它们的什么"运营成本"什么"赢利"甚至还有什么"腐败".我从内心恭贺国企

及其广大职工了,更羡慕国资委李主任了,他目前一定成了宝贝中的宝贝了.

     不过,我有点微不足道的建议,仅供高手们参考.一条是,等一等,共和国六十周年大庆后再"动手",如何

呀?应该不急在这几年吧.就是有什么"亏损"或"腐败",那也过了几十年呀,不至于说起风就是雨的吧,不会等

几年就会"亏损"垮,"腐败"垮吧.应该没几个又想"空手套白狼"、"四两拔千斤"的闷骚者想发财狂烧致死吧?!

     二条是,针对有人说那些"垄断行业"是"腐败"的根源.我想问,其它所谓"非垄断"行业就没腐败了吗?

我看非国有企业的腐败还是蛮吓人的哦,而且比国有还野蛮.前一阵报上不是说了两个亿万富豪都雇凶杀人,

他两的公司可是私有哦,其中一个是为抢生源直接把竞争对手洗白哦.话既然说到此,就没必要让我这个应该

是见多识广的男人还举众多案例了吧.如果这十多年全国统计统计,非国有或"非垄断"的腐败应是几位数以上

呀?!是什么人敢光天化日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的打糊乱说呀?老人家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可

他没说过:黑猫是好猫,白猫是坏猫呀.有的人为什么要片面曲解,不让白猫活呀(至少我这样认为).根据科学

发展观,我认为,老人家的猫论应该发展一下了,要加个"活"字,即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活耗子才是好猫!

不然呀,有的人要作文章,首先不把黑猫拉出来溜溜,跟白猫比比本事;其次还讨好黑猫,以致专吃白猫花劳力

抓回家的死耗子.(接下帖)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条是,有人说那些"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经典的例子是一个电厂抄表工每年挣10万.那我想说,

更精彩的在股市上呀,每支新股一发,瞬间就制造出多少个百万甚至千万新富呀.为什么后者没人盯没人说?

难道他们的暴富就有法可依有理可说吗?难道他们就比一个抄表工多付出了什么特殊的"劳动"吗?我的经历

告诉自己,有其让股市上那些做事具有不确定性非透明性的人发横财,倒真不如让抄表工得个8万10万的,后

者一般不会在得到那样不菲收入后去做什么违法乱纪之事,而前者呢?请查这几年来在股市上被丢翻的大亨

大鳄有多少?如果那些是所谓老股出的"绯闻",那么再请看看新股吧,首支新股--中工国际,一出场就在众目

睽睽之下来了个五六百米的"裸奔"(即股价涨五六倍),好家伙,这界世界杯上已没有的东东竟然跑到我国股

市上了,还不丢人吗?那些为所谓"股份制"叫好的专家们还不认真负责的反思吗?股份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

种规律性的东西,我是支持的,但我怀疑有的人是否有诚意搞有水平搞.可以说,在"股改"的掩盖下,有人简直

是在瓜分国有资产,在抢窃,过去说国资流失都是给面子了.但有的人还不收敛,死盯着国资不放,我要问那样

的人,意欲贪婪何时休?

     四条是,我来给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改革支招.各国有大中型企业组建董事会,党委书记首先兼任

董事长,要务是管好国有资产,受"条块"双重领导,在国企财产上既对国资委负责也对所在地政府负责.国企

所从事的生产经营业务分离出来,内部各中层至高层再到总经理在公司内外广告招聘,每界任期三年,月报

季报半年报至年报,搞动态考评,而考评指标体系由国家相关部门下达.在此我仅聊个思路,更多的靠有关方面

去完善.我有依据地说,只要下个文件,国企通过招聘开放搞活,不行就下课.说不一定人才还没招聘到,各"

垄断行业"的国企就好了一半活了一半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有的国企负责人在想"好事",一来要把企

业搞好会得罪人,二来搞得差成了不良资产就可"改制"上市,接着就是满口袋既来的轻松又用不完的票子.

      好了,关于国企改革我就不多说了,聊起都生气.说句大话,那个国企不行呀,让我搞搞试试,行吗?

我也想过过"官瘾"哦.请有关层面方面再多辛苦点,国企不改变性质想想有效办法也会搞好的.事实可以

告诉每一个人,就生产技术管理全面看,就硬件软件综合看,从总体水平或平均水平讲,我国的私营企业要

赶上国营企业至少还要25到30年.我曾经到过国内多家号称上几亿的私企看过(涉及多个行业),那些生产

工艺就跟老太婆买面粉来再做成馒头卖那样简单,而其所谓的"管理"是什么呢?有一本<<公司论>>的书说

的很好,在这类私企,"管理"就是统治,其企业文化就是一堆东东扯到一起的大杂烩,尽是挂羊头卖狗肉.

私企的"文化"也正如"曹林专栏"所说,就是以不花一份钱的"商业意识形态"达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我亲眼见过的那些大老板中,绝大多数让我感到,他们内心一直在想:要是雇工们只干活又不领工资,那该

多好呀!何况在强大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后,又有几个私企不喊黄,稳得起的,能挺住一两代的都算本事了.

就这,那些专信私营的家们还在指望什么呢?难道还可委以国强民富的重任吗?!

       我认为,在中国,我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只有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经过几十年努力,国家才能真正实现

国强民富!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让今天这几个帖子跳到前面去吧,我也来凑凑世界杯之外的另类热闹!

发表于 2006-6-2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陕西卖肉,西财硕士生在四川带路,都正常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