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问题看来已经不大了,即使"有旱就可能有涝"嘛,各方面已准备的很充分了.如果要让我提个什么
建议的话,那就是安排抗灾减灾地区的干部及救灾英雄的家属去疗养一段时间吧.当然还有像保证灾区"水电
气油"供应的"垄断企业"的干部或职工哦.
近来各方面宏观信息的确令我欣慰,但要我写什么"歌功颂德"的文字,我还真不行,也不知咋搞的,我就
爱去思考一些别人没想到的问题.假如我认为有人在做类似的事了,一般我是不会凑热闹的.而且我还认为,有
的事我们社会的有点海拔的就该做呀,要不当大小家长干什么呢?对不对嘛?!现举例如下:
(1)助学体系的建立.对于贫困生来讲,如果他读书所需的钱是来自国家,一般情况下,其长大成人后会做
出正确的人生选择的.至于个别的或少数的出点问题(把钱拿去乱用),那应该不具备代表性,因为没有数踞显示
那些情况的样本数达到了可表达贫困生总体特征的数量.
(2)以"林权证"为标志的山地改革,是与我国目前山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或者说"山地的生产力确定了
山地的生产关系"吧.我国43亿亩山地是篇大文章,要把它做好做漂亮.我们既有"包产到户"的经验可借鉴还有
"城市化"的问题可以参考,应该找不到什么理由不做细做精这篇大文章.我很看重共和国这片大好河山,它们
是我族群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我期待着在今后几年中有像模像样的"山洞开发公司"的出现,当然到山地
去也是要建点房子的,但不要把"房地产公司"的套路搬到山地去哦.
(3)从"房产新政"到"土地新政".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让有关的"块块"(特别是房产商)头都大了.泼点冷
水是好事,要不咋降温呢,但总体上还是应让房地产健康发展下去.我认为,用一个或两个"五年规化"完成房地
产的软着陆比较稳妥.因为这么多年来的房产热拉动了对类似水泥和钢材等大量建材的内需,而这些上游产业
又是自动化的流水作业,天天都要生产那么多东西的嘛,出现了供过于求总要想办法解决的哦.何况还诞生了
数以亿计的熟练农民工,如果不接着派上用场,不仅是民工个人的失业问题,也是劳动力资源没有用好的问题,
也可算做一种形式的浪费吧.国家既要有保障农民工饭吃的机制,也要有经济建设环保工程上马,较充分地实现
农民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本质.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农民工拿的是每人每月800元以下的低工资,
却干着很脏很苦的活,这样勤劳勇敢地工人我们都用不好用不来,还让他们去帮少数没心没肝的,不执行国家
<<劳动合同法>>的所谓"老板"或"大款"干活,真让我心酸呀.好在这一问题现在得到了重视,今后应该解决的
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