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中的“火把节” 2006.7.16 坐在闷热的办公室就想起七月十九号,也就是阴历六月二十,是凉山州举民同庆的日子“火把节”。 
据父辈说最初“火把节”的来历是因为到了炎炎六月,特别是旱季就会闹虫害。当地的彝人每到六月在虫灾霍乱的时节,为了减少一些虫害,增加一些收成,会请巫师作法求神驱魔。而彝人崇拜火,于是众人打起火把跳起“达体舞”驱鬼。彝人认为那虫害是魔,要借助火的力量才能驱逐。 
于是每到六月份你就会看见远远的天边东西半山腰上,那彝人的火把连成一片,延绵几十里。那红红火把把夜空照得通明。 每到这时候我们也会要求爸妈给我们做一个火把,嚷着、吵着、打着、围着田边地头小径上跑。飞蛾扑火那是大一点学的成语,但在夜色中打着火把跑,确实吸引了不少的蚊虫,就此也烧死了不少的蚊虫。所以好多民俗不完全是封建迷信,他还是隐藏着一些科学道理的。 
时代在变,那彝人“火把节”也在发生着变化。曾几何时那火把节不完全是彝人们祈求丰收的日子,更多的是彝人的一个盛节,在这个时节也是年青男女找对象表达爱意的节日,也是女子展示美、勤劳,男子展示力量、智慧的日子。 每到这个时节,女人们都会穿上艳丽的百折裙,挂上特色的腰饰、胸饰、头饰。头巾上袖口上,前胸后背裙边全是手工的图案。 
手工能看出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是否能当一个能干媳妇的一个窗口。所以提前几个月,有心的姑娘们就会为六月火把节的到来做准备。于是在农忙之余,三五姑娘就会集在一起绣衣服,绣荷包。。。。。。 
那一天人山人海,方圆数百里的人都会集过来。于是平时难得看见几人的平地上集满了着服饰色彩各异的彝人们。从远处看蓝天白去下,满山遍野的油花色的伞。斗牛、赛马、摔跤、选美、对歌、比舞。男人们尽力展示着阳刚之美,强劲之力,而女人们就尽情买弄她们的阴柔之美,婀娜之美。这一天成了快乐的海洋。

夜暮隆临,累了一天的人们点起篝火烤着全羊,烤着乳猪,跳起“达体舞”,喝起转转酒。如果你注意看会发觉时不时会有一对两对年青男女悄悄离开人群,就着月光朝远处走去。那是年青男女相互中意后去一边谈情说爱去了。

这样的集会会持续三天三夜,在这几天彝人们尽情的轻松,尽情的享乐到第四天才疲倦的散去。于是第二年的“火把节”又成了新的期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8 23:49: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