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59老先生

[文图]四川曲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收集整理曲艺资料之详细,令人佩服!

川南民间艺人还有一绝为“肉连花”。其中以生长于江安、南溪一带,艺名“笔难画”的最出名。请问老先生,此该归属何类?抑或于旁门立此专名?

发表于 2005-12-3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江阳渔樵在2005-12-31 23:14:00的发言:
“笔难画”人矮,头癞,脸麻,背驼,脚残,眼瞟,故自取丑名。其人多才多艺。本人曾看过他的〈〈肉连花〉〉,记得是唱〈〈武松打店〉〉。那位知道〈〈肉连花〉〉归属何种四川曲艺?

属于连厢,也称连箫、霸王鞭。成都市内也有。

发表于 2005-12-3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笔难画”人矮,头癞,脸麻,背驼,脚残,眼瞟,故自取丑名。其人多才多艺。本人曾看过他的〈〈肉连花〉〉,记得是唱〈〈武松打店〉〉。那位知道〈〈肉连花〉〉归属何种四川曲艺?

 楼主| 发表于 2006-1-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59老先生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6-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肉莲花:演唱者双掌拍击全身肉体发出“啪啪”声来伴唱各种民间小调。

成都市内四川连厢及肉莲花表演者牟庆云(女):

在牟庆云心中,“艺人”一词占有了她所有情感,从幼童到青春直到老年。她说,如果这些民间艺术失传了,自己“真是枉为艺人”。

  一个周末,成都百花潭公园,在“肉莲花”《数螃蟹》唱腔里,牟庆云击节起舞,又流泪哽咽。路过的人,对这位64岁的老太太很好奇。一瞬的悲喜,浓缩了她近半个多世纪作为民间艺人的艺术人生。

  牟庆云小学时老师教唱四川民歌,自此她便“喜爱到骨髓里去”。而早在4岁,她已开始学习四川连厢,时常由大人抱上舞台,是当时最红的童星。之后牟庆云不断向老艺人学艺,终得四川连厢艺术精髓,至今无人能及。1957年,16岁的牟庆云开始以四川连厢为生,并外出表演,那段时间她遇团搭团,遇班子搭班子,没班子就自己扯圈子,挣钱供养全家。牟庆云的足迹遍及云、贵、川穷乡僻壤,与她通行的有28岁盲眼女徒弟和10多岁徒孙,这些年她与四川连厢一起居无定所,过得艰苦而幸运。

  1989年,牟庆云从四川省曲艺地方资料卷中,看到一段关于失传民间艺术“肉莲花”的记载。记载中贵州赤水人王明安,从1918年开始在四川长江沿线,为船工演唱“肉莲花”。王明安逝于1982年,“肉莲花”也随之失传。牟庆云仅能从文字记载中大略知道:演唱者为男性,全身只穿一条短裤,双掌拍击全身肉体发出“啪啪”声来伴唱各种民间小调。王明安的“肉莲花”只唱丑角连厢调,这种演唱形式建国后就无人继承。

  看了资料后,牟庆云闭门不出,独自发掘再现“肉莲花”。因是女人,她变着装为短袖上衣或系围腰,手腕脚腕系铃铛,口唱小调击节而舞。至今,“肉莲花”经牟庆云打磨近20年,已在国内外获得无数赞誉。

  虽然“肉莲花”受到赞誉,但牟庆云还是孤独着,拜她为师的徒弟前后有20多人,多为谋生而学习四川连厢,至今没有一个传承“肉莲花”。她招收的徒弟都跟她吃住,还拿钱为她们补贴家用。一个农村来的徒弟跟了她10多年,家境贫寒。一次女儿拿出几双皮鞋刷鞋油,牟庆云偷来一双鞋送给徒弟。她至今觉得愧对女儿,她说,“我做了家贼”。

发表于 2006-1-4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四川有这么多曲艺啊。现在学曲艺的好像很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