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西当太白

[岁月划痕]一个知青的日记(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宁静山水在2007-1-18 6:40:00的发言:

早上好,太白老师。

你也早上好,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色彩亚热带在2007-1-16 21:43:00的发言:
从父辈那里,依稀知道一点流淌着执着热血并燃烧着狂热理想的青春岁月~
上山下乡,文革中一场浩荡的运动,青春岁月,都献给了农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raceQian在2007-1-16 23:14:00的发言:

知青之歌已经很少了,不过“知青光碟”我知道!

知青之歌传唱的人是比较少,歌调略显哀伤,那个时代的人大多听听,忆记当年年少时.但唱片发行两万张,还是具备了影响力的.

发表于 2007-1-1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听过知青之歌,但我相信一定是很幽雅的歌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知青的日记(连载)

生产队沿河边的山路延伸十来里,有一处山坳,叫许家湾.占地几十亩,土质肥沃,种上包谷年年丰收,是生产队的一颗明珠.因离村较远,没有人家,金秋时节总要派人守包谷.

轮到我守包谷了,是晚上.队长叫一个大伯跟我作伴.向晚,给大伯打了个招呼,我便独自前往.

那夜,月光蒙蒙,小路.不远的斜坡是坟冢,零散有"鬼火"冒.我知道是磷光,不觉怪,但夜幕的映衬,总觉得是一双绿眼睛.小路穿行岩壁间,路只有一两尺宽,往下几十丈就是安宁河,往上是陡峭山岭.我后悔当时怎么会懒得带一束火把,只好硬着头皮摸索到包谷地.

蹲在了望棚里,注视远远的来路,大伯告诉我他随即就要来的.这旷无人家的地方,万籁俱寂,不要说盗贼骚扰,就是几声野猫子叫,也使人惊悸.我注视来路,注视来路的火把.望眼欲穿.我失望了,大伯今夜是不会来的了.我打算回去.但一想到来路的阴森艰难,倒不如蹲在了望棚里忍受痛苦.我拨燃白天守地人烧饭用的残留火星,就近摸几根枯枝搭在上面权当篝火.借助火光环视一下四周,还好,既无人,也无鬼,万物在静谧中安憩.我把披在身上的破旧大衣朝胸前裹了裹,借助温暖的火光陪伴,靠在棚柱上,静静的,望着月,望着惨淡星光,等待黎明.朦胧中,安宁河水喧哗奔腾;密密实实占据山坳的包谷林,杆杆枝茎,尖尖的,已蘸满月光的银液.不知怎的,我心理上升起一种安全感.夜,原来短暂.

鸟啼,黎明来临,霞光把包谷林染一片金色.回到村里,大伯愧疚地向我打听一夜的经过,我倒反而没有了嗔怪的意思,队长说是我打破了夜晚非要两人守包谷林的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叔在2007-1-18 14:26:00的发言:

   太白老师你好!好久没有来看你。

   前几天和一帮成都的云南支边战友,受重庆支边战友的邀请到重庆巴渝剧院搞了一场“慈善义演”,效果很好,第二天就在重庆的几家报纸和电视台报道了,演出的内容就是当年知青的生活写照,舞蹈,小品,老歌连唱,器乐等等节目,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我当年就是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搞文艺的,所以对知青的老歌曲还是知道一些的,回来以后也抽空参加一些文艺活动,所以你发的知青歌曲就很好啊!咱们没有,也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成长的日子。

你们在重庆巴渝剧院的"慈善义演",即是成渝两地支边青年对慈善事业献出的一片爱心,也是两地当年插队知青的共同心愿.同时,你们借助于舞台的表现形式,不,是社会的大舞台,向人们展示了一代青年的精神风采.辛苦你们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子立立在2007-1-19 10:21:00的发言:

我没有听过知青之歌,但我相信一定是很幽雅的歌声……

不是这样的.无奈,乞愿,凄怆的混和体.

发表于 2007-1-2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兄```我又来啦,问好```

发表于 2007-1-2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的岁月虽然我们已经无法体会,但根据父辈们的描述,可以想像。

发表于 2007-1-2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兄胆子好大哦

发表于 2007-1-23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当太白在2007-1-18 23:09:00的发言:

你也早上好,辛苦了!

谢谢您的告知。平时时间有限,所以来发完贴回完贴就赶紧去忙了,疏于问安。勿怪。您保重!那“优秀网友”之事本不晓,您的告诉让山水很惊讶,呵呵,娱乐而已。

发表于 2007-1-23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找点儿事做

留点儿记录

找点儿人说话

打打字,三天不练手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raceQian在2007-1-21 19:36:00的发言:
太白兄```我又来啦,问好```

呀,小妹妹,也问好你哪!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窗外芭蕉在2007-1-22 11:07:00的发言:
知青的岁月虽然我们已经无法体会,但根据父辈们的描述,可以想像。

背井离乡,如果这样说不为过的话.不过,回溯一些那时的事情,还是挺有趣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子立立在2007-1-22 14:59:00的发言:
太白兄胆子好大哦

实际上胆子小着呢!只是那时将在了那里,不敢乱走.随后是睡着了的,一睡百不知,度过一夜.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宁静山水在2007-1-23 14:42:00的发言:

谢谢您的告知。平时时间有限,所以来发完贴回完贴就赶紧去忙了,疏于问安。勿怪。您保重!那“优秀网友”之事本不晓,您的告诉让山水很惊讶,呵呵,娱乐而已。

啊!工作忙.祝顺利,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ctzb在2007-1-23 18:31:00的发言:

找点儿事做

留点儿记录

找点儿人说话

打打字,三天不练手生

鞭策!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知青的日记(连载)

沿着河坝走,拐个弯,再顺着山路进去,就是许家湾.若不上坡,往河坝走,临坡的一面就成为了峭壁.河坝宽宽的,安宁河水自北而来,在许家湾那个地方打一个大折,回漩,拍击光光的石壁.再往南走.河水免不了携带一些漂浮物,特别是洪水过后,河湾处,总会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散留在乱石间.夏秋交替的一天,我们正在田头做活,有人来说河坝里搁浅了一具死尸.这算是一个新闻了.人们纷纷跑去看稀奇.我没去,除了对陌生的死亡有一种恐惧外,还有点呕心与淡淡的哀伤.饶舌的妇女们回来少不了谈资:一具男尸,一丝不挂,面朝下,泡胀,尸身微腐,背部已被鸟们啄了几个洞.唉!河滩峭壁之上盘旋的于我们无不熟悉的鸟们啊!

死者是从哪里冲下来的.若有衣裤在身,以安宁河水之湍急,加之河里枝枝拐拐,乱石磕碰,东扯西拽,河床岂能让你衣裤完整.可怜不幸的人啊.这样留下最后的清白.

我们队有一家王姓三兄弟,地主出身,父早亡.母亲,地主婆,拖儿带娃.在哪个年代,"黑五类",地主占头,牛马不如,罪该万死.这个慈祥的地主婆,不堪众人的白眼黑眼,白嘴黑嘴,打理好三个儿子,当时最大的十来岁,小的四五岁.就在人们经常路过的安宁河边的一个缺口处,走向激流,漂远.不知她当时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和过着怎样的生活,才毅然决然抛下三个孩子,选择另一个她认为能真正做人的世界.她的消失换来了人们对三个孩子的同情.呀!她原来并没有放弃母爱啊!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

据说她是顺溜下河的,从容,不慌张,连最后蔑视一下这个世界的眼神都不曾留下,走的远远的,最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三兄弟,三团心中的阴影,站在今天的阳光下,该是怎样的难以消散.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7-1-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当太白在2007-1-24 20:26:00的发言:

一个知青的日记(连载)

沿着河坝走,拐个弯,再顺着山路进去,就是许家湾.若不上坡,往河坝走,临坡的一面就成为了峭壁.河坝宽宽的,安宁河水自北而来,在许家湾那个地方打一个大折,回漩,拍击光光的石壁.再往南走.河水免不了携带一些漂浮物,特别是洪水过后,河湾处,总会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散留在乱石间.夏秋交替的一天,我们正在田头做活,有人来说河坝里搁浅了一具死尸.这算是一个新闻了.人们纷纷跑去看稀奇.我没去,除了对陌生的死亡有一种恐惧外,还有点呕心与淡淡的哀伤.饶舌的妇女们回来少不了谈资:一具男尸,一丝不挂,面朝下,泡胀,尸身微腐,背部已被鸟们啄了几个洞.唉!河滩峭壁之上盘旋的于我们无不熟悉的鸟们啊!

死者是从哪里冲下来的.若有衣裤在身,以安宁河水之湍急,加之河里枝枝拐拐,乱石磕碰,东扯西拽,河床岂能让你衣裤完整.可怜不幸的人啊.这样留下最后的清白.

我们队有一家王姓三兄弟,地主出身,父早亡.母亲,地主婆,拖儿带娃.在哪个年代,"黑五类",地主占头,牛马不如,罪该万死.这个慈祥的地主婆,不堪众人的白眼黑眼,白嘴黑嘴,打理好三个儿子,当时最大的十来岁,小的四五岁.就在人们经常路过的安宁河边的一个缺口处,走向激流,漂远.不知她当时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和过着怎样的生活,才毅然决然抛下三个孩子,选择另一个她认为能真正做人的世界.她的消失换来了人们对三个孩子的同情.呀!她原来并没有放弃母爱啊!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

据说她是顺溜下河的,从容,不慌张,连最后蔑视一下这个世界的眼神都不曾留下,走的远远的,最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三兄弟,三团心中的阴影,站在今天的阳光下,该是怎样的难以消散.

我只能把你写的东西复制出来才看得见哟,不过这样也好

嘿嘿...好久没有来光临了,道声祝福

发表于 2007-1-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呢!你在讲鬼故事哦,看得我身上鸡皮疙瘩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