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平乐男人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 作者 林一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二十七 作者 林一阳

  
       然而李大鹏却没这么激动,他冷静地分析了几天:首先,王成道当初要杀哮山虎时,自己救了他一命,希望他能改恶从善。谁知他不思悔改,反而拉杆子危害一方?受到官府招安后,我以为他会改匪为良,哪知钟钰勤刚死他就反水?我多次挽救他们,就是不想燃起战火,搞得生灵涂炭。然而他们连团总都敢杀,并且还要割走头颅,说明他已穷凶极恶,不可救药!第二,哮山虎虽然烧毁了大纸坊的房子,但大纸坊的英魂还在,我的意志还没有被他们烧垮,终有一天得实现祖宗的宏愿!第三,哮山虎既已成了我事业发展的拦路之虎,肯定还会咬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必须像武松那样扫除一切拦路虎!前两天有人建议我去找他理论,我与这帮强盗有何理可论?也有人要我把狮子桥的猎手们组织起来,配合镇上的团防打死这只恶虎,并除恶务尽!是的,只要有这只虎在,就不只危及到我,而且还会影响民众的安宁。不过,我既想建大纸坊,就不怕它虎啸狼嚎,它越凶残就越激起我打虎的决心!
  可说到打虎,自己哪来的力量?就连官军两次进剿都没取胜,最终还导致虎狼们犯下一个个的滔天大罪。他思来想去,认为我虽无力灭匪,但有官军这个坚强后盾。对,有官军还有义愤满腔的民众!首先军队作为打虎工具,就该专门打击那些伤害百姓的豺狼虎豹。虽然他们前两次剿匪未果,但并不存在土匪不可战胜的神话,而是他们不得方略。他总结了前两次剿匪失败的深刻教训:第一次是急功近利、轻敌冒进而失败;第二次则是过于保守,不敢与敌作战,致使土匪未灭。其实这两次的指挥都犯了共同的、致命的错误:就是没向民众讲清楚剿匪是为民除害的道理,没有发动民众与官军并肩作战,致使孤军奋战,焉有不败之理?劳师费时的瞎转了那么久,连匪影都没见到过一块,咋能剿灭土匪呢?第三在军事进攻上也选择了不利于自己的路线。
  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匪徒们越猖狂也就越接近灭亡,说得确切一点,他们一次次杀人劫财,欺男霸女,势必激起民众的愤怒与反抗,百姓们已将哮山虎列为头号公敌而恨不得生吞其肉!不久前就有几拨人去偷袭他,尽管势单力薄而未能成功,但却表现出民众强烈的恨匪之心。须知仇恨入心要发芽,这些受害者早已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只有仇恨满胸膛!大鹏深知,民众的愤怒就是一股灭匪的巨大力量。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他们必然一呼百应。关键是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与官军融为一体,使之变成一支任何军队都无法比拟的大军。有了这支大军,又何愁几个土匪不灭?我们将拭目以待,这帮顽匪终将淹没在广大民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二十八 作者 林一阳

  
       再说,由于官军两次剿匪未果,其他地区的匪徒也势必更加嚣张地侵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如果一旦向钟瑞勤开火,就应一鼓作气,干净彻底地将他消灭,那就会震慑其他地方的土匪,敦促他们投降!同时他还制定出一套全新的剿匪方案,提供给官府决策。
  当他把发动民众与官军联手打虎的方案构思成熟后,立即去找里长商量。他见杨里长那疲惫的神态,就晓得他这段时间也愁得没法睡觉。是的,杨里长也觉得这帮土匪太猖狂了:杀了团总还要割走脑壳,让人不寒而慄!烧了大鹏纸坊,还敢杀死六个百姓!这匪患不除,自己这个里长也脸上无光。不过现在该向他们算总账了,但又苦于无计,因此烦恼不堪。
  大鹏将官军剿匪未果的根本原因向他作了分析:主要是没有依靠民众而孤军作战,焉能取胜?他提出首先再请朝廷剿匪,第二是发动民众,形成军民并肩战斗的局面。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鼓舞了里长的信心,他想民众苦匪久矣,土匪们的恶行早已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可以说遍地都已布满了干柴,只等官军这火星一点,立刻就会烽火燎原,将匪徒们葬身火海!他们一面向知县报告求官军再次剿匪;一面负责动员当地民众支持,确保剿匪一举成功。
  张团总被摸桩一案,上面一直催得很紧,要求限期缉拿凶犯,知县正愁除匪无策。当听到李大鹏献出军民联合破敌之策时,多年老成持重的县大老爷也激动得跳了起来,兴高采烈地带着他们去向知州报告,知州和他们作了仔细商量,认为大鹏的全民剿匪之策确实切合实际,是一条完全可行之计,当即层报朝廷。朝廷考虑卢沟这伙顽匪因剿失利后,转而招抚,他们却匪性不改;现今反水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还敢割走团总的头颅,不铲除他们不能保一方安宁!于是很快批了札子,令王守备带上一千兵马开到卢沟征剿。这些军士都是刚从征剿石达开前线归来的队伍,每个军士都配有砂枪;朝廷还另派一百洋枪手增援;同时令知州、知县随军处理剿匪事项。
  
  杨里长得此消息后,立即同大鹏商量秘密动员民众帮助官军剿匪。首先由李大鹏带头,各商贾和造纸东家们凑集银两,民众为官军造饭送水,支援前线。同时还宣布县衙的布告:“凡剿匪有功者,重奖!凡‘资匪’、‘窝匪’者以‘通匪’论罪,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你想这帮土匪个个都双手沾满了民众的鲜血,不要说直接受害的卢沟百姓,就是周围三乡五镇的民众又有谁不恨他们呢?人人都盼着官军能早日灭匪,还百姓一个安宁!因此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大家奔走相告,都愿为剿匪出力。只等大军一到,就全部投入剿匪战斗。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二十九 作者 林一阳




  王守备因不熟悉卢沟的地形和匪情而把队伍驻扎在民乐,征求歼匪之计。大鹏为他提供了新的破敌之策:“土匪们之所以猖狂,还不是靠着绿林和悬崖这些天然屏障的掩护,他们个个都像绿林中的猛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而官军则不会丛林作战,一进山沟则立即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人家这以长击短的战法焉能不胜?前两次剿匪未果正说明了这点。因此大鹏建议:这次我们当使用雷霆手段,彻底改变以前从沟底进攻的笨计,而给他们摆下‘天罗地网’,来他个立体战法,以攻破他的天然屏障。他们不是像躲在荒草头的毒蛇吗,我们就给他来个‘打草惊蛇’,通过打草而把他们惊出来,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消灭。就是说通过从上而下的打击,不管它是多么凶恶的猛兽,都会产生窝窝头不安全的感觉,自己从窝里逃跑出来。我们把土匪从天然掩体中逼出来暴露在开阔地上,再发挥官军训练有素的长处,这样就能避敌之长而击敌之短,将敌人消灭在山腰和沟底”!他将大军分为五支:“第一支和第二支各一百人,从卢沟左右两面上山直达锅圈岩和鱼岩,扎紧土匪可能逃跑的口子;第三支一百人封住沟口,坚决消灭溃逃之敌;重点是第四、第五两支,每支配置三百五十人,由当地百姓带路,分别从两边山上往下搜索土匪藏身之处,只要发现土匪即将其围歼。一百洋枪手分为两支,随第四、第五支队从两边山上往下打击土匪。首先封锁行军消息,各支人马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服从统一指挥。剿匪战斗打响后,团防队派十个人到老木地山上去带哮山虎的父母,其余团丁配合官军清查土匪残余。民众负责准备滚石和寻找土匪的下落,并为官军引路、送饭,不给匪徒留下任何藏身之地。同时他还请官军在战斗中只能消灭土匪,不得借机采取屠山行动而伤害无辜百姓。”
  守备认为大鹏这张网捕鱼之策确实能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打击土匪又能做到鱼死网不破,完全可行。即照此计下令张开张天罗地网,要求各支人马一鼓作气,将土匪一网打尽。
  哮山虎得知官军到来,虽然晓得自己在人数和武器方面都不占优势,但他仍想采用钟钰勤当年以滚石、砂枪对付铁把总的战术,把土匪们带到佛儿子岩上与官军对抗,并在“韩禄仙关”处设下埋伏。在布阵对抗的同时,他还派人到其他山头联络,企图请求他们支援。下午,联络人纷纷回来报告其他棚子全都表示支持虎哥对抗官军,但都说要等三天后才能抽出人马前来助阵。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 作者 林一阳

  
      “三天后”!哮山虎把端到嘴边的酒杯往桌子上一搁,在桌子上猛拍一掌:“妈的,这些狡猾的家伙平时求我支援时说得有多好听,今天听说有上千官军来围剿我就吓得缩成一团,还是男子汉吗?在这关键时刻他们却隔山观虎斗,三天后等我打赢了官军好来捞胜利果实!”
  哮山虎还真把自己当成了虎狼之师,抱着十成的胜算顽固地与朝廷的虎狼之师对抗。
  第一天上午,线人向大鹏报告哮山虎躲到了佛儿子岩上。他提示官军在七佛寺山上重点搜寻,当发现土匪后,直接从山上往下射击,加上当地百姓从山顶推石头下来,有的喽啰被击中而当场毙命。土匪们不解过去一直赖以掩蔽的绿林今天为何不起作用?为躲避山上的飞石和子弹,互相争抢着朝岩腔头跑;见对面山上打响后,香树沟山上的三、四百杆砂枪和洋枪又集中火力射向匪徒,枪声在山谷中不断回荡。一时间弹雨满天,飞石如蝗,而喽啰们的砂枪根本无法射击山上的官军,全被打得喊爹叫娘,救命之声不绝于耳。官军越战士气越旺;土匪们死的死、伤的伤,人心惶惶,四散逃命。哮山虎似乎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要求每个喽啰必须坚守山崖,不得逃跑!否则,就要当场打死。尽管如此,也无法阻挡喽啰们逃命。
  哮山虎再也想不到官军这次会立体进攻,使他那“固若金汤”的工事再也起不了作用,所有武器都无法打击官军。失去了绿林掩护之长,他的虎威再也伤不了人。那兵败如山倒的残酷事实使他不得不叹道:“吃顿饭的工夫就败得这样惨,莫非天要灭我”!一天下来,他身边只剩了四、五个人。
  有些跑到沟头的匪徒被百姓发现后,把他们分别围住,用石头或棍棒将其活活打死,他们还不解恨,又把这些死匪的脑壳砸得稀烂,并分尸以报受害亲人和乡亲们的血海深仇。
  哮山虎和真蠢才见短短一天时间,几十号人的队伍就被消灭了,自己还被围得水泄不通,继续在此抵抗则有被抓捕的危险。他们趁着天黑之机,悄悄从小路逃跑了。
  剩下的几个个喽啰刚刚下山,在找官军投降的路上,被百姓们全部打死。
  根据线人的消息哮山虎已躲进“芭蕉槽”的山洞里。“芭蕉槽”!那不正是匪徒们绑架过志蓉的地方吗?大鹏怀着满腔激愤与百姓们带着官军将这山洞围住。同时团防把哮山虎的父母带到洞旁,让他们朝洞里高声喊话,要他投降。在哮山虎听来这喊声好比四面楚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虎”气,夹着尾巴缩在洞里想向官府投降。对!投降之路也许还能免他一死,但又想自己已经反水,而今只剩孤身一人,再没有和官军谈判的本钱了,官府肯定不会受降。唉,后悔当初没有听大哥的话,现已走投无路,只得在山洞中负隅顽抗喽!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四百三十一 作者 林一阳

  
       当他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吃完后,靠吃青草过日子坚持了两天。他父母感谢官府没有株连九族,天天起劲地喊话,但洞中还是没有反应。便对官军说:“这几天我们老俩口的声音都喊失了,看来这作恶多端的娃娃晓得他罪孽深重是不会出来的。我们也不喊了,你们干脆一火把他打死算啦”!洞外的守兵要他们继续喊,他的爹说:“我那几个娃娃中就数他最不听话,事到如今也是活该”!可怜洞中缺水断粮,钟瑞勤见无法活下去了,只好举枪对着蠢才说:“我们的路已走完了。对不住啦,兄弟。你先走一步,到那边等我”!说完开枪将真蠢才打死,然后朝洞外开枪。他确定外面没有动静后,便提起砂枪冲到洞口,准备抓个人质掩护自己逃跑。见哮山虎走出洞口,守在洞外的官军开枪打伤他的两腿,当即将其五花大绑,抬到民乐和下坝游街三天后绑在台子坝示众。
  官府对钟瑞勤执行的是千刀万剐的凌迟刑罚,上午时分,刽子手把他的双手一字拉开,用铁钉把手心和脚掌钉在木板上。刀斧手把他额头上的肉皮剐下来遮住双眼,再分别剐下他脸上、胸部、肚子和大胯上的皮肉,并在全身上下割了三百六十刀,痛得他撕心裂肺的大叫,多次昏死过去,最后才一刀“点心”,将其杀死。
  那么宽的台子坝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大家听着他的哀嚎而鼓掌和欢呼。他的叫声越大,掌声和欢呼声也就越高!
  可怜这钟瑞勤顽固为匪一生,到头来也没有实现他大哥的愿望而惨死在刀丛之中。
  人们不禁叹道:与人为善是根本,恶事从来不可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因来早与来迟。
  清朝开国至今一、两百年来,民乐镇本来是一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净土,百姓们也没有见过仗是怎么打的,这次看见官军剿匪的场面,所有人都大开了眼界。
  民乐镇上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庆贺朝廷彻底解决了卢沟的匪患。
  钟瑞勤被剿灭的消息,震慑了崃州其他地方的土匪,他们纷纷投降了官府。
  知州为守备准备了三百根金条,感谢他成功剿匪,但他却推开金条:“剿灭土匪,上为朝廷除害,下为百姓分忧,本是我们军人的应尽之责!再说乡坤李大鹏和全镇民众为剿匪作出了巨大贡献,才使我一战而定太平。我咋能收受你的金条呢”?未取分文即凯旋而归。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二 作者 林...

  
       李大鹏因当初抚匪和这次为剿匪献策而得到朝廷表彰,也更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朝廷恢复了他的知府之职,要他入朝为官。他说这次卢沟剿匪的成功,主要是将士用命和百姓们恨匪之心强烈而共同努力的结果,并非我李大鹏一人之功。他因厌倦官场,奏请朝廷保留其官衔,继续在家开办纸坊。
  崃州各地顿时议论纷纷:“这李大鹏也太宝了,人家花钱都要捐官,还要削尖脑壳拼命去钻个实缺。嗨!他倒好,放着朝廷给他的五品知府不当,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傻瓜!”
  “过去他辞官为民的说法,我还以为他遭罢官后为顾面子而扯谎哄人,今天看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天哪,李家咋出了这样的傻瓜啊?”
  “你们都说人家是傻瓜,我看你们才是傻瓜!”
  “难道李大鹏不是傻瓜吗?你晓得捐块知府的实缺要好多钱不?哼,说来都要把你吓倒,起码要一、二十万两银子嘛!你这一辈子见过这么多钱吗?你说他不傻,难道你傻吗?”
  “我以为你懂官场的规矩啊,其实你啥都不懂。官场可不是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啊哟,这样说来,他还是一个聪明人啊!照你的说法,我们都错怪他了。”
  议论归议论,人们得知李大鹏再次弃官为民,一心从事造纸,从心眼里对他高看十分。
  
  晚清同治时期,民乐的袍哥会快速发展,时有大成公、经纬公、东升公、安怀公、乐安公、同心公、同德公、同益公、权益公和平义公等十大公口,另有驻扎在崃州的刘守备与本地姓马的成立了信义社,崃文知县又与本地的万姓乡绅成立了明远社,还有一个军官也与本地姓朱的建立了进同社。按照袍哥规矩,各公口以乡镇为单位联合成立一个总公口,设一个总舵把子。民乐总码头的会所就设在台子坝的大庙内,称为“群益俱乐部”。
  李大鹏本来没有加入袍哥组织,但由于他多次剿匪、为根除民乐的匪患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并保留官衔,具有无与伦比的威望。民乐的总舵主病故后,在总公口的“单刀会”上,十大公口和三个社的舵把子们集中议事时,特邀了民乐镇的杨里长参加。在补选总舵时,杨里长为他们介绍了李大鹏剿匪的经历和功绩后,无论他怎么推辞,杨存文和佟进章都极力推举,全体舵主一致同意德高望重的他为民乐十大公口的总舵把子。并定期迎接大鹏出山结义,举行拜舵大典。
  八月初八这天早晨,明媚的阳光一早就露出了笑脸,一群喜鹊围着大鹏纸坊飞来转去的鸣叫,纸匠们感到这里今天好像有喜事。卯时正,杨里长带着十大公口的舵把子来到狮子桥,用八抬大轿迎接李大鹏出山,一路上鞭炮长鸣,鼓乐喧天。李大鹏不愿就任,但执拗不过各舵把子的衷心拥戴,被他们强拉上轿来到总公口,早有各大公口五排以上的管事们在内迎接,近百人参加了大典。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三 作者 林一阳

  
       在司仪的主持下,先按袍哥礼仪,开香设案,大鹏与各大公口的舵主们歃血结盟,互相结袍为誓。舵主们将他推上总舵把子的宝座,接受方圆有致的总舵大印。
  十大公口和三个社的舵主分两排跪在地上,五体投地,众口一词:“总舵在上!民乐各大公口一致推举李大鹏为总舵主。从今日起,凡我十大公口弟兄如有不遵总舵者,天诛地灭;有违总舵之令者,听由处置,并将该公口之舵一起主株连!”
  大鹏十分难为情:“请各位舵主起身说话”。待大家起身入座后,他谦逊地说:“我本不是各位仁兄的袍哥弟兄,承蒙各位抬爱,今天被大家推上民乐的总舵之位,本人实不敢当!”
  “哎,总舵说哪里话来?今天兄台既与我们结盟,自然就是我们的兄弟了。再说,总舵为民请命,宁可弃官归田,则为义;两度灭匪,不顾死生,也为义。我们袍哥以‘义’结袍,而总舵以‘义’为立生之本,岂不是我等天生的袍哥弟兄”?众舵主齐声说。
  “大鹏兄出任民乐的总舵,也是我之心愿”。里长高兴地说:“当初在你的协助下,消灭了卢沟的顽匪,我们为民除了害;现在我想把民乐建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一方乐土,让百姓们安心发展造纸大业,辉煌地方经济。要实现这一愿望,还望李总舵与各舵主共同出力,帮助杨某打理。”
  “想我李大鹏何德何能,又是异乡之人,岂能登民乐总舵之大位?早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李大鹏坦诚表示,“不过,今日既蒙各位舵主看重,我将竭心尽力,不负众望。今后还需各位舵主齐心协力,共谋民乐发展,按杨里长之所待,把民乐建成一方乐土,既让这三千多袍哥弟兄过上好日子,也要让全体民众过上好日子!”
  大典结束后,摆酒庆贺,人人喝得高高兴兴,个个吃得酒足饭饱。
  
  李大鹏担任总舵后,崃州的岳父家传来妻兄刘玉堂被人毒死的消息。
  刘玉堂何许人也?他是一个饱读诗书,接受正统教育,为人聪明正直之人,一直在当地衙门当差,凭着他的机智,几年后便被知州选聘为典房师爷,专司一州之刑案。由于他办案刚直不阿,公正无私,多次受到知州的褒奖,也得到崃、蒲、邑三县民众的拥戴。正因他的刚直而得罪了不少人。在一次剿匪战斗中,官军当场打死了八个匪徒,诱捕了匪首。很多人找“老典”刘玉堂私下通融,要求放掉匪首,以三万两银子作为酬谢。嗨,刘玉堂当差几十年不要说没有挣到这么多钱,甚至连见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但他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公然将匪首定为死罪,层报朝廷,待秋后问斩。这帮匪徒竟然联络江湖上的杀手,提出以五万两银子买他的人头。玉堂得知这一消息仍然威武不屈,从不向匪徒低头。他一次外出办案,被身边人员点水,在归途中遇上埋伏的土匪拦截,差点要了他的命。幸好知州早有所料,为他增派了保膘,在保膘们的死打硬拼下,才捡回了一条命!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四 作者 林一阳




  刘玉堂的亲友及同事多次劝说他一定注意安全,知州专门为他配了一双银筷子,在吃饭时先把银筷子放入碗中搅和验毒,只要银筷不变色,就证明饭菜无毒;反之,就是有毒。但他昨天到一个庄户家去查一桩刑案,把案子办完后,已到中午,这户人家非常客气地强留他吃午饭,他感到盛情难却。因没带银筷,吃了几块荷包蛋,就被当场毒死。官府虽然抓捕了下毒案犯,但却失去了一个忠心为民的廉吏,制台亲自带上藩台、臬台和成都知府前来吊丧,崃州各县民众也为刘玉堂的死感到惋惜,纷纷自发来刘家奔丧。
  刘玉英听说哥哥被害,顿时哭得死去活来。李大鹏带上嘉大和几个枪手陪妻儿一同前往奔丧。一番祭吊后,等葬了刘玉堂方才返回。
  
  人说大鹏是条钢铁汉子,这话一点都不假。土匪虽然烧毁他的纸坊,却烧不掉他那个梦。他苦苦思索了几天,想到前期国家虽然太平了,但卢沟还有顽匪存在,所以烧了我即将修完的大纸坊;现在土匪既灭,民乐已成为真正的太平之乡,完全能实现我建成大纸坊的梦想。这天他邀请山上的大户们商量重建大纸坊:“各位乡亲,建成大纸坊是我李大鹏的毕生意愿。大家清楚,土匪烧了我将修完的大纸坊,把我这么多年造纸和制茶的积蓄全部烧了个精光,有人说从此我再无翻身之日,然我志在必得!各位东家,我以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已成熟。首先是有建纸坊的地盘,第二有了造纸的技术力量,第三拓展了纸的销路,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他提高声调说:“钟匪被消灭了!我想趁这太平盛世重修大纸坊,但资金尚有些不足,今天想向大家赊欠些木头,还望大家支持。我历来说话算话,一旦开始造纸就付大家的钱。”
  大户们感念他的恩德,纷纷表示:“李东家为剿灭匪患付出了很大代价,儿子遭绑架,纸坊被烧毁,但最终还是把匪徒消灭了。我们现在生活安宁了,不能忘了您老人家的恩义!”
  “各位兄台在上,大鹏岂敢言‘老’?此称呼折煞我也”!他站起来对大家拱手说道。
  “不管顽匪咋整李东家,可李东家不管受到多大损失都不向他们妥协,坚持与他们抗争到底。李东家为民除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是的,要不是李东家领头跟他们斗,那帮没得人性的土匪不晓得要把我们祸害成啥样?无论土匪如何横行,李东家都从不畏惧。由于他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土匪顽强斗争到底,为我们竖起了一道保护墙。土匪虽被消灭了,可李东家却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你们说我们该不该帮助他把大纸坊恢复起来呢”?一个大户提出了这样的倡议。
  人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应该、应该,完全应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五 作者 林一阳

  
       “李东家用点木头算啥问题?在座的人家哪家没得木头放在屋里啊?随便拿点给你修纸坊就是了,这正是我们报答你的好机会。不要说付钱,就是不给钱,每人凑几根也要帮你把纸坊修起来嘛!”
  大户们齐声道:“说得好!这位东家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坚决支持总舵修建纸坊!”
  “土匪横行的时候,杀人放火,扰害民众,就像一群吃人的野兽,你越怕它,它越害你,所以只要稍有正义感的人都该站出来与他们斗争,直到消灭我他们为止!各位兄台,消灭土匪是朝廷的功劳,大鹏只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而已,还请大家不要把这点小事时常挂在嘴边”。大鹏说:“大家能够支持我重建大纸坊,大鹏在此深表感谢。请大家放心,我用了大家的木头,一定照价付款,并且给付利息。大鹏绝不食言!”
  “付啥子利息啊?我们咋能对这点小事斤斤计较嘛!”
         
  在大家的资助下,大鹏再请木匠们重建大纸坊,虽然他的生活平淡,却从不亏待匠人。妻妾二人也拿出了自己的私房积蓄为工匠们开办生活,志蓉甚至回娘家借钱帮助修建纸坊。
  嫂嫂原以为大鹏是有家室的人,不会真心喜欢志蓉,只不过拿她来耍一阵就甩了,要是真出现这样的下场,当嫂嫂的就会睡熟都要笑醒喽;嗨,哪晓得他李大鹏还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他不但把志蓉聚进了家门,而且还不分妻妾大小一样对待,让她与刘玉英平起平坐,志蓉确实嫁到了好男人,成功实现了她的愿望;更了不起的是大鹏出门应酬时还常带着她,一个女人能随民乐十大公口的总舵把子出入各种场合,参与各种交际,那脸上有多风光啊,不知有多少女人向往这样的生活啊!尽管她们曾经说过各种话骂志蓉,然而今天见到风光的志蓉,她们那充满复杂表情的目光就已流露出取代志蓉之意:要是李大鹏带的是自己有多好啊,所以她们连睡熟都想嫁给大鹏这样的男人!是的,自古来女人要想出人头地,无不依附男人的权力和地位,就连武则天和当今的慈禧不也靠嫁给皇帝才握有政权的吗?否则,一个弱女子凭自己咋能出头呢?当志蓉和大鹏走在一起时,嫂嫂就亲眼见过好些女人向志蓉投以羡慕的眼光,包括姑娘和已经嫁人的嫂嫂们,甚至连那些曾经骂过志蓉的人也改变了眼光。还不仅如此,几乎所有人遇见她都要主动打招呼,她也微笑着回答他们;更可恶的还是那帮见不得穷人吃饱饭的穷鬼们,他们曾在人前人后说了不少志蓉的坏话,而今却变得十分乖巧,一个个向志蓉就点头哈腰的,想方设法的争着向她献殷勤,她也时不时的给他们几个铜板,使这些受到恩惠的人跪下来向她磕头。这举动好像带着几分显摆,不过男人有志,婆娘有势,人到了威风的时候,该显摆的就得显摆!这也没啥奇怪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四百三十六 作者 林一阳

  
       随着志蓉的风光,娘家人走出去也明显受到其他人高看一眼。你说这不是舔沟子吗?不过历来都是人往高处走,向有势要的人靠拢也是人之常情。当然精明的嫂嫂也明白:志蓉的风光代表不了娘家,也就是说娘家人沾不到她的光。嫂嫂也是女人,也想能嫁个李大鹏那样的男人,羡慕的事情得不到,产生点嫉妒也就很正常了,本来羡慕与嫉妒就只隔一张纸嘛。今天一见志蓉就以为她是来向自己显摆威风的,那张本来就有些难看的脸上自然黑得挤水,控空心思寻找最刻薄的话语挖苦道:“嗬哟,不晓得哪股风把‘英雄妾’吹到我们家来啊?我说今天的太阳咋从西边出来了呢!”
  听说志蓉回家借钱,志明便说:“妹夫为人厚道,原来就对我们不错;在与妹妹成亲后,更对我们照顾有加。而今他遇到困难,我们亲戚理应支持。虽然我们还穷,但也要尽力而为。”
  “你理应支持,要尽力而为,说这话也不脸红!我们贫家小户的,哪来的钱支持他啊”?志明的妻子双手拍着屁股,咧起嘴说:“志蓉自从当了人家的野婆娘后,就不认我们这穷斯烂友的舅子、舅母子啦,她有钱的时候回来过一步没有,咹?李大鹏有钱就只晓得修大房子,好久拿过钱给你啊?还说对你照顾有加!现在倾家荡产了,‘英雄妾’还有脸来找我们借钱!”
  陈志蓉气愤了:“我今天再向你说一遍,人家是办了九大碗风风光光把我娶进李家门的,我们的娃娃都笑得来啦。你咋还口口声声说我是‘野婆娘’呢?我今天回来是向我哥借钱,你少给我插嘴,像你这样的人,我一辈子都不想看见你!”
  “嗬—,一辈子都不想见我,说得好狂啊!既见不得我,为啥还要回来扦我的眼睛呢?”
  “这是我的娘屋,我咋不能来呢”?陈志蓉反问道。
  “你放着正房不做,厚着脸皮去赖到人家做‘小’还得意完了!我们家没得你这样的人,最好跟我滚远点,我不见狗屎不恶心”!嫂嫂的话说得越来越难听了。
  “我做不做‘小’究竟与你有啥相干,咹?我明白告诉你:要有本事的男人才能娶‘小’,没得本事的男人连一个婆娘都供不起。不是我款摆自己,能够给李大鹏做‘小’是我的骄傲,你想做还做不到哩”!志蓉边说边站起来:“目前屋头暂时遇到点困难,我来借钱又不笑人。你去访问一下,那么多人都在支持我们,我看你连外人都当不住,不借钱还要恶语伤人!”
  嫂嫂双手叉腰伸着脑壳狂傲地嘲讽道:“恶语伤人!你当了这么几年小婆子,我们没有沾过你一文钱的光嘛!不要说屋头没得钱,就是有也不得借给你!我看你又把我咋子呢?”
  “你这个婆娘太不像话了,我看到你才恶心!人家大鹏跟志蓉哪次看见我们的娃娃又没有拿钱嘛”?陈志明发火了:“老子不晓得咋找了你这个只准进、不准出的狗款子婆娘啊?”
  志蓉边哭边说:“你咋是双‘富贵眼睛’啊”?说着离开了娘家。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七 作者 林一阳




  参加修建纸坊的木匠、石匠和泥水匠们边干活边说:“喂,你看这卢沟、范沟的人造了几百年纸都没有赚到钱,人家李大鹏还不到十年时间咋就赚了那么多钱来修大纸坊呢?”
  “当真的话啊,你们说这李大鹏那么多房子被烧了,要是一般人的话就只能讨口要饭啊!人家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又要重修大纸坊,硬是有本事喂!”
  “哎呀,就连这世间上的人都长得不一样,我想造纸也是这道理。各人的干法不一样:有些人赚到了大钱,有些人蚀老本蚀得来连裤儿底底都没得!”
  “人家是啥人嘛?人家是民乐坝十大公口的总舵把子啊,自然会有那么多大户支持他。要是你我两块的话,恐怕就是饿死都没得人过问啊!”
  “是的,你起眼看这方圆几十里又有几个李大鹏呢?呵,你们光说那些大户们支持他,咋不想人家平时待人不分厚薄?人家有钱没钱都从不摆架子,有困难的人找他哪次又不给点呢?你以为大户们都是怕他的权势才支持他?完全不是!你看人家好久拿过总舵的势力来压人嘛?他当总舵后我就没见过他摆谱拿架。当初他才辞官回来造纸的时候,那么多人说他坏话,可人家都不放在心上而只管做自己的事,结果才几年时间就把纸坊越整越大,那些大户们才真正服了他!”
  “就是,人家在那么多凶狠的棒客面前连眼睛都不眨一下!那么多年的棒客都被他整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的在他纸坊卖工;连那些官军都打不下来的哮山虎也被他设计消灭了;还有镇上乱收纸厘金税时人家敢站出来为大家说话。你说他为我们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大户们咋会不支持他呢?我们这些木匠过上了太平日子也该感谢人家,可我们除了做点手艺就拿不出啥东西啦,我打算这次为他修房就不要工钱。”
  其他木匠也大声说:“你不要工钱,我也不要工钱!”
  “你们说得对,我也不收工钱”!泥工们听见这话也接着说。
  众多石匠也跟着喊起来:“我们也不收工钱!”
  “喂,大家都说不要工钱,可依李东家的性格是不会同意的啊,他鼓捣要给的话我们又咋办呢?”
  “随便他咋鼓捣给我们都坚决不要!”       
  “对,我们坚决不收他的工钱”!各类工匠们齐声说。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百三十八 作者 林一阳



  工匠们深感大鹏的为人,每天加班加点,本来要三年多时间才修完的纸坊,他们只用两年时间,就在两河口至卷洞桥的沟边上矗起连绵不断的上百间房子,七十个泡竹麻的大窖,八十口大篁锅,五十个碾料的石碾,六十个操纸的大缸,还有纸匠们食宿的地方。
  靠两河口那头的几间是大鹏处理事务、接待纸商的房子,室内装修得简朴大方,正厅内供奉着蔡伦菩萨。纸坊的正门上写有黑漆镏金的颜体大匾:“大纸坊”,两边大柱上挂着楹联:
    蔡伦留艺传千古
         嫩竹献身利万民
  这就是李大鹏梦寐以求的“大纸坊”。他感慨万端:“想我李大鹏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当年蔡承宗的梦想,我祖宗李继武一生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
  他不声不响地投产了,纸匠们听说这里的工钱高都蜂拥而来,一时间招了三百个纸匠,他把所有纸匠分成三班,白黑不停地操作。他让每口篁锅轮流煮竹麻,纸匠们每天都要打几锅竹麻,那此起彼伏的竹麻号子声不断地回荡在山谷之中。
  杨存文看见纸坊已修建完毕,问大鹏为啥不庆祝就开工了?大鹏说我不喜欢繁文缛节。纸坊就是拿来造纸的,修建结束就该用于造纸,何必要多此一举搞啥庆祝呢?
  杨存文见无法说服他,就到群益俱乐部找十大公口的舵爷们商量,他们刚听到这消息就欢呼雀跃:“总舵的大纸坊竣工了,这是件天大的喜事啊!”
  很多人都高兴地说:“总舵呕心沥血这么多年,经历了一场血风腥雨,终于建成了大纸坊,是该好好热闹一番。他越不想搞庆典,我们越要提饼炮去给他放!”
  这事惊动了杨里长,他报告了州、县大人。知州说:“李大鹏就像经历了涅磐的凤凰而获得重生,通过一番不懈的拼搏才建成了大纸坊。这大纸坊的建成,就可以大量收购民乐和周围的竹子造纸,为当地百姓提供很多做工的机会,这对于发展一方经济,改善民众生活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作为州官,岂有不去祝贺之理呢”?于是知会李大鹏择定吉日,带上知县与杨里长一同参加大纸坊的庆典活动。
  民乐各大公口五排以上的袍哥成员和当地的富商巨贾,还有地方上的大户也全来参加庆祝。那两里多路长的房子上挂满了鞭炮,一时间鼓乐声声,鞭炮齐鸣,庆典之辉煌是从蔡承宗到卢沟建造纸坊以来仅有的一次。
  知州大人观赏着卢沟的满山竹景,再看那大纸坊造纸的宏大场面,欣然提笔写道:幽谷深深碧水长,翠竹悠悠大纸坊。竹麻号子震天吼,沫水东流运纸忙!
  

发表于 2016-6-2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瑞勤是不是就是周瑞勤哦?:lol

发表于 2016-6-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从芦沟出来之后,景区大门出来直端端地可以来到白沐江边,江上面那座桥的名字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说的那座古桥吗?应该叫乐善桥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朋友对卢沟的过去应该有所了解啊,他叫周瑞成,为了避免纠纷,故改为以上之名。

发表于 2016-6-2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乐男人 发表于 2016-6-20 19:00
看来朋友对卢沟的过去应该有所了解啊,他叫周瑞成,为了避免纠纷,故改为以上之名。

周瑞成在当地很出名。听从狮了桥搬到花揪山上住的杨大爷摆,周瑞成当时很狂,很嚣张,任何人都不放在眼睛里面,说抢哪个就抢哪个。解放初期让人一枪给击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瑞成和他的哥周钰成都是周家玉字辈的,两弟兄都是下坝乡老木地山上的人,同在卢沟当棒客(棒老二、棒二哥)。

发表于 2016-6-2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大纸坊》里面写的两河口的位置大约在芦沟和范沟的哪个位置呢?《大纸坊》里面用的是卢沟,我觉得也应当是卢沟。那天我问范沟里面那条石板路通哪里时,杨大爷就说那石板路是从花揪园到下山,翻董岗、烂泥坝、老木地、关帝庙到平乐街上,全长二十来里。范沟“叁顺桥”下面农家乐边边上也有一条石板路,农家乐老板娘说是通财神庙,不晓得对不对。还有说是叁顺桥碑上写的“上桥走高家场,中桥走下坝场,下桥走平落坝”有点不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上桥走”是“上此桥走”还是“上上面的那座桥走”“中桥走”是”上中桥走”“下桥走”上“上下桥走”。这碑上的“上中下”不知是一座桥,还是三座桥。感觉象是说的是三座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河口是卢沟内大沟(发源于狮子桥那条沟)、小沟(发源于大碑山上锅圈岩山上的沟)合流的地方,就在下坝的烂泥沟下山的地方,老木地山上下来到卢沟就是卷洞桥。
      过去周瑞成两弟兄主要就在卢沟的两河口那里抢人,这是民国时的真实故事,当时的邛崃县政府还出动过清乡军剿匪,而且由县长亲自带队去剿,没有剿灭才招安的,招安地点就在关帝庙外的大坝头,只是我把它提前到清末时间来写。
      据说周瑞成的哥周钰成为人要善一些,他死在了枕头上(就是病死一说),而周瑞成为人凶恶,最后藏到两河口山上的山洞里,他的嫂嫂为他送饭时,他还开枪打了他嫂嫂,当他快饿死时,钻出洞来被围捕的人一枪打断腿而被捕,抬到平乐、下坝游街示众后被枪决。
      这些故事在故事家喻户晓,我将它作为小说的原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