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世界第一桥总工到抗震救灾队长
2008年06月17日 18:23:3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6月17日讯(记者 周娜 通讯员 李韬 翁军杰 林世杰) 突如其来的地震又把吕忠达推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而之前吕忠达刚刚从杭州湾跨海大桥转战到象山港大桥的建设。

  说起吕忠达,熟悉他的人可能不是很多。比起他领导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名字显得这么渺小和陌生。吕忠达是大桥建设指挥部的总工程师。总工是之前的称呼,现在工友们给封的正式头衔是“吕队”,全称是浙江交通抗震救灾抢修保通突击队宁波支队领队。

  6月1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利民到宁波支队保通的212国道工地慰问,向随行人员、四川交通部门领导介绍吕忠达时说到,这位就是建造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总工程师,今天他是到四川来抗震救灾抢修保通公路的队长。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完工之后,吕忠达转战象山港大桥,任宁波市交通局副局长、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6月2日,吕忠达接到命令后就带队赶赴四川。对于过去的辉煌功绩,吕忠达很少提及,甚至很多队友还不知晓,眼前这位带着眼镜每天与大家围坐一起露天吃饭的队长,背后居然有如此不平凡的经历。

  一位随队医生眼中的“病人”

  庞洪双是宁波市卫生局派遣的随队普外医生,但他到了抢险一线就成了全科医生,中暑发热、拉肚子、皮肉伤什么毛病都他一个人看,连附近山里的村民也慕名而来找他看病。庞医生和吕忠达等四个人同住一个帐篷,因此对“吕队”,庞医生有他自己的感受,他在随行日记中写道:

  “6月5日,暴雨,余震不断。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抢修保通路段青川县沙洲镇寺沟村。吕忠达在沿线勘察地形时,被倒塌乱石碓里的铁钉狠狠‘咬’了一口。我给他打了枚破伤风针,劝他休息一下,但他的脚步还是没有片刻停歇,一面与当地青川县政府、交通部门联系工作,一面指挥大家抓紧营地建设…..”

  “6月12日,天晴,后半夜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他不是战争期间的将军,而是一位和平时期成绩显著的工学博士;他不带兵,他带团队;昨天,他和同事架起了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今天,他又带领37名队员共同抢通了26公里山路。他和队友们同吃同住,共患难,施工中他发现没带安全帽的工人会大声喊停,而收工回营地,又会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分烟,挨家挨户嘘寒问暖,聊起家常。”庞医生感慨地写道:“地震震出了灾情,也震出了友情、兄弟情。我和吕局长说,你修路,我修人;你架桥,我架情。我们共同架起宁波交通人和卫生人的友情,一起架通了宁波人和四川人的兄弟情。”

  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队员的眼睛

  6月7日早晨5点半,营地已经热闹开了,起床洗脸刷牙吃饭、加油修检设备开动机器,大伙都已经忙开了。而队员们在整个营地却找不着吕忠达的越野车,原来他天刚亮就上路巡查去了。

  六点多,越野车回来了,吕忠达说:“昨夜风雨大,路上有不少塌方落石和泥土需要及时清理。”随后,当天的紧急晨会就在边吃饭边布置工作中开了起来。

  每当有人给他拍照时,吕忠达总是推辞说:“把镜头对准一线施工人员,他们最辛苦,多多宣传他们。”一个团队最需要的是领队能发动全体成员齐心协力、鼓舞士气,与大家同甘共苦、互相理解、攻克难关,才能保持高昂士气,连续奋战,这些队员们都看在眼里了。

  每当深夜,吕忠达的帐篷是最晚熄灯的,因为每天例行的临时党支部夜会还在继续,总结完白天施工进展情况,还要继续商量着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周娜 李韬 翁军杰 林世杰 编辑: 吕卫星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牵手青川学子,爱心火炬传递”大型赈灾行动在京展开

2008年06月17日 18: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6月17日,由《华夏时报》举办的“牵手青川学子,爱心火炬传递”大型赈灾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

    新闻发布会上,《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倡议:希望全社会关心和援助灾区受灾儿童,尽最大努力让受灾学生恢复正常学习,让爱心火炬不断地传递下去。此前,《华夏时报》已联合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互力健康基金组织73名青川学生来北京免费就读。

     5.12汶川8.0级地震中,属于重灾区的青川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众多中小学被损毁,孩子们失去校舍学业受到不同程度的中断。5月22日,在成都采访的《华夏时报》记者刘丁遇到一群来自灾区的孩子,这群孩子当时被临时安置在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校园内,他们的家乡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在交谈中,这些饱受苦难的孩子们流露出希望能尽早恢复正常读书的愿望。

     6月11日,在《华夏时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73名青川学生终于来到北京免费就读。为此,接收方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免除了孩子们学习、食宿方面的所有费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互力健康基金发给孩子们每月300元、随行教师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为孩子们进京提供了最优惠的机票价格。

    《华夏时报》的善举实现了部分学生渴望恢复上课的迫切愿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仅青川县姚渡镇中心小学来说,仍有1400多名学生无法继续读书,整个青川县有多达3万的学生学业受到影响。

    从长远来看,《华夏时报》组织传递了“爱心火炬”的第一棒,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帮助这些孩子以及更多的灾区孩子完成学业,把“爱心火炬”继续传递下去。人们忘不了冰冷水泥压在他们幼小身躯上的场景,也忘不了他们失去亲人的泪水,而磨难中站起来的孩子们更需要社会的呵护。

    “爱心火炬”的传递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新闻媒体,《华夏时报》会在今后不断地联系更多的爱心企业来援助灾区的孩子。而目前,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已有北京另一家学校得知该大型赈灾行动后,正准备资助青川50个初中学生来北京就读,“爱心火炬”有望顺利传递出第二棒。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军区猛虎师官兵从深山成功转移56名群众

http://news.QQ.com  2008年06月17日18:00   新华网      

新华网四川青川6月17日电(刘力玮)济南军区猛虎师装甲团官兵靠人背、架抬、车拉的方式,经近10个小时,在16日将青川县石坝乡56名孤老、孤残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青川县西南三乡数千名祖居深山群众的迁移工作从此拉开序幕。

  这三个乡均属于重灾区,房屋受损面积达100%,需要全部迁移。其中首批搬迁对象就是这56名孤老、孤残群众。接到迁移命令以后,猛虎师装甲团官兵出动近300人,带上担架冒雨向深山进发。

  由于连续降雨,山路泥泞不堪,人员通行困难,担架也派不上用场。邓翔伍等4名战士翻越三座大山,硬是在滑坡的山上趟出了一条“山路”,把20年前因风湿瘫痪的八一村花园组老人王五帮用背篓背了出来。战士们背着76岁的孤寡老人何文秀,翻越了5座山、过了两条河,才将她安全转移出来。

  据介绍,这56名群众将送到广元市旺苍县敬老院安置。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安部纪委副书记陈家强赴灾区指导安全工作


【http://www.newssc.org 】  【 2008-06-17 17:50 】 【来源: 四川警察网

        6月14日至15日,公安部纪委陈家强副书记一行,行程近千公里,冒着大雨,不惧一路泥石流、塌方、飞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赶赴青川县、彭州市等地震重灾区检查指导治安、防火等安全工作,并代表公安部领导对辛勤工作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公安民警、消防官兵表示了亲切的慰问。

        陈副书记一行在灾区对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在抗震救灾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新,全力为灾区重建创造安全的环境。

        陈副书记冒雨到受灾群众聚居的帐篷区、板房区,仔细查看了消防安全情况。当他看到受灾群众自行搭建的部分帐篷没有留下消防间距时,立即要求消防部门报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留出间距,并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当陈副书记发现青川县一石油液化气站威胁到板房区的安全时,当场与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要求将该液化气站搬移。
        在西安、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地支援灾区的公安特警驻地,陈副书记关切地询问公安特警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希望他们为维护灾区正常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基层派出所,陈副书记看望慰问了坚持工作的公安民警及家属,仔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鼓励他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检查中,陈副书记就进一步做好治安、防火、防雷等工作,与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交换了意见。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自行搭建帐篷,毗连成片,没有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指挥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并加强用电、用气、用油的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安置受灾群众的板房一定要按照消防要求规范搭建,杜绝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指挥部要派出专业人员到各乡镇、村社进行民房检测,坚决不能让群众入住危房;气象部门要到各帐篷区、板房区进行实地勘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雷。
          青川、彭州等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表示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陈副书记提出的要求,坚决杜绝灾区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水要闻>>本页 
 
  我市一名环境监测员昨赴川
 
作为我省支援灾区的应急监测队伍之一员,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员蒋国龙,昨日已奔赴四川青川灾区。

地震造成灾区大面积饮用水源污染,蒋国龙此行主要是支援灾区供水水质检测工作,对当地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毒有害有机物进行监测分析工作,防止灾后可能发生的水质污染,同时还要帮助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整理试验室,进行灾后恢复。


(记者 冯红线 来源:《处州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无限大爱无边(图)

  5月24日,开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华昕(右一)与王跃龙(左前一)亲切交谈,勉励他要增强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王跃龙,男,现年37岁,青川县石坝乡三江村五组人。因惨遭“5·12”汶川特大地震重创,其家所在的石坝乡被夷为平地,全乡仅36.5亩之地属相对安全地带,全乡所有幸存者均被转移或投亲靠友避难。地震中,王跃龙家的房屋全部倒塌,其父王显佑不幸遇难身亡。他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扶老携幼一家五口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于23日凌晨2点来到开江县靖安乡荷叶坝村岳母家避难,哪知岳母一家恰于几天前全到福建务工去了,身心伤痕累累而疲惫不堪的王跃龙举目无亲、万分沮丧,不由得更觉茫然和凄凉了。


  5月24日,在靖安乡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开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华昕得知此事后,立即专程前来看望王跃龙一家。谈到地震的惨烈情形,王跃龙顿时哽咽了,痛楚的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文华昕关切地与他拉家常、问冷暖,深情的话语,关爱的神情,让王跃龙一家倍感亲切和温暖。他还当场为王跃龙一家捐助200元。在他的带动下,随行干部和乡邻们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会儿就捐助现金800余元。“天灾无情人有情。你们就把我们全当亲人,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你们一定能战胜暂时的困难,一定会生活得更好。”文华昕紧紧握住王跃龙的手,深情地勉励道。接着又叮嘱随行的干部和乡亲们:“大家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竭尽全力地热情帮助他们,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开江人的无私关爱,深深感受到人间的大爱真情,让他们觉得我们比亲人还亲!”“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会尽力帮助的。”文华昕关切地问王跃龙。“感谢你们了,我孩子正读小学二年级,哦,我母亲的脚在地震中也受伤了。”王跃龙沉默了片刻,低声说。“孩子就近免费继续读书,大娘的脚也全免费治疗。”文华昕当即表态。此时,王跃龙一家再次禁不住热泪盈眶。接着,文华昕还特别语重心长地对靖安乡党委书记蔡贤新说:“一定要把帮助外来灾民作为我们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部分抓紧抓好,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蔡贤新会意地点了点头。

  5月25上午,文华昕电话向县民政局局长贺德亮通报了王跃龙一家来我县投亲避灾的情况,并要求应实施民政临时救助。当日下午,县民政局副局长唐令娅便带领相关人员来到靖安乡荷叶坝村看望王跃龙一家,送去现金1000元、大米200斤、衣服3套、被盖1床。王跃龙连声动情地说:“谢谢,谢谢,我们永远忘不了开江人民和政府的关怀和援助!”

  5月26日,星期一,文华昕买了崭新的书包和文具,又专程一大早送王跃龙之子王开胜到临近的伏龙寺村小学读书,勉励他要快乐成长、好好学习,立志做个有用的人。小开胜眨巴着眼睛,看着崭新的书包和文具,打量着这位素不相识的的爷爷,圆圆的小脸蛋不由得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似乎觉得眼前就是自己的亲爷爷,年幼懵懂的小开胜的心不由得温暖了许多,也突然懂得了许多......

  5月29日,是小开胜的生日。靖安乡伙食团的餐桌上摆着个美丽的大蛋糕,上面的8只小蜡烛鲜红可爱、笑意盈盈。文华昕拉着小开胜的手,和大家齐声欢唱祝你生日快乐……特殊的地方,特殊的场景,别开生面的方式,小开胜的生日平生如此热闹、如此快乐。

  6月8日,农历5月初5,星期日,下着中雨。这也是作为传统节日放假的第一个端午节。王跃龙怎么也没想到,会有几位特殊客人来到他家。这天,文华昕放弃了与家人和亲友团聚的温馨与甜蜜,放弃了外出旅游的浪漫与快乐,提着粽子、带着香酒,专程带领靖安乡党委书记蔡贤新一行来了。无情的大地震后的第一端午节,王跃龙一家却过地格外温馨、格外甜蜜。文华昕认为:“关怀和帮助,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时精神上的关怀比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

  如今,文华昕已成了王跃龙家的常客,甚至成了他家的一员。每当王跃龙电话响起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华昕主任,因为文华昕每天都要给他打几次电话问寒问暖,王跃龙亲切地称之为“亲情电话”。在文华昕的要求下,荷叶坝村的村社干部坚持每天来王跃龙家看望一次,乡临时救助组成员至少3天看望一次,乡主要领导每周至少看望一次。乡邻们也个个都是热心肠,在生活上主动帮助,在感情上积极疏导。在靖安乡党委政府的倡导下,全乡干部群众为王跃龙一家捐助现金1600余元,送来大米了400余斤。如今,王跃龙年迈的母亲周玉清的腿伤也免费治愈了,一家人倍感欣慰。

  “大家的帮助固然珍贵,可长远的生计更为重要。”文华昕思索着。6月13日,他通过网络查寻到了青川县委组织部长、青川县抗震救灾募捐组组长伏玉琼的电话号码,并赓即取得了联系,通报了王跃龙一家现在的情况,使王跃龙一家五口从失踪名单中删除了,得到了震区灾民应有的各项资助和补贴。同时,他还帮着联系让王跃龙和其弟王跃康在荷叶坝附近的一个工场务工挣钱。在他的提议下,乡邻们给王跃龙一家让出近两亩田地,送去了30余只小鸡、小鸭,还腾出了圈舍。如今,王跃龙一家不仅种植起了粮食和蔬菜,还搞起了养殖。这些,都从根本上解决了王跃龙一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王跃龙一家是从死亡线上逃来投亲避难的,可万万没想到,当他千里迢迢地跋山涉水来到岳母家,却是人去楼空、举目无亲。雪上加霜的残酷现实并没让他们消沉和失望,因为他们得到了胜似亲人的关怀和帮助。心灵的创伤是难以抹去的,然而如今王跃龙一家似乎忘却了大灾带来的恐惧和伤痛,心里沐浴着和煦温馨的阳光,早已融入了乡邻们安宁恬静的生活,并表示愿意就在开江安家落户。谈到这些,王跃龙一家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满怀感激激地说:“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增强了我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你们就是我们最好的亲人!”(刘志青)
(责任编辑:黄芳)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本报记者连线省卫生厅派驻四川青川医疗救援队,他们说―― 我们不会有一丝放松
  
 
  “地又在晃,有东西掉下来了。”今天下午3时40分左右,当记者和省卫生厅派驻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救灾防疫队副队长屠春雨连线时,正好发生了一次余震。

  姚渡镇位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处,当地称“鸡鸣三省”:213平方公里,居民7100多人。

  现在的姚渡镇,房子不是倒塌就是被掀了屋顶,山边路沿满是帐篷。“几千号人吃喝拉撒,防疫任务十分艰巨。”队长马国灿说,而卫生防疫队总共才23人。

  虽然行政村总数只有7个,却分散成50个自然村。去最远的自然村得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一来一去就是7小时。

  山路崎岖,加上最近经常下大雨,更是泥泞难行。在这样的山路上,队员们每天都要背着20多斤重的药物和喷雾器,一步一捱,奔波在崇山峻岭中。脚磨破了,手臂、膝盖跌破了,回来涂点酒精,贴个橡皮膏,第二天照常出发。

  尽管防疫队才23人,检测水质、检查垃圾填埋场、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检测食品卫生……工作样样不能少。光消毒杀菌面积每天就近10000平方米。防疫队员每天都是从天刚亮忙到天黑。说起现在的工作,队员们就四个字:又苦又累。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不敢有一丝放松。

  6月14日,两位队员过伟军和梁晓光到镇水厂监测水质,测量之后发现余氯超标20倍,这种水喝下去,对身体有害。过伟军立即和镇政府负责人联系。才知道是泡腾片放得太多,幸亏是第一天,防疫队立即和水厂采取暂停放水,加大入水量,打开水箱顶等措施,水里余氯含量终于到了合理标准。

  细致,细致,再细致……在姚渡镇,一些村的群众一直喝山泉水,消过毒的水他们喝不习惯,有的群众乘防疫队员不注意,把消过毒的水偷偷倒掉,换上山泉水。“现在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队员要经常去看看群众水缸,闻闻里面的气味。”屠春雨说,这样队员的工作量就更大了。

  群众不喜欢喝消过毒的水,盯也盯不住,怎么办?卫生监督员陶建华、梁小光、周天平摸索出了另一种消毒办法:把山泉水装在蓝色的矿泉水瓶中,放在太阳底下晒,过一定时间也能起消毒作用。今天,青川县抗震指挥部对这种办法表示了肯定,将在灾区推广。

  灾区的条件之艰苦,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来了6天,下了两场大雨。”马国灿说,6月12日,大风夹大雨来袭,帐篷进水,大部分队员被子湿透了;6月14日,一顶帐篷被吹走;凌晨4时,由于积水过多,帐篷倒了下来,一下子把屠春雨压在帐篷下,气也喘不过来……剩下的日子,队员只能抱着湿漉漉、带着霉味的被子睡觉。

  “请家乡人民放心,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我们不会给浙江人丢脸。”在通话的最后,马国灿坚定地说。

  (本报杭州6月16日讯)


浙江日报 2008-06-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公社”义工小队昨启程赴川
 
 

  新报讯(首席记者 王春雷)昨天,由66老哥、德哥等六人组成的义乌“爱心公社”义工小队驱车前往四川地震灾区。此前,由三位义工组成的先遣小组已经顺利抵达四川省青川县。

  “爱心公社”于6月1日发起“爱心书包”漂流活动,为灾区学生募集了十余万元爱心款,由于灾区不少学校目前放假,延长了“爱心书包”募集时间,目前义工仍在募捐。与此同时,“爱心公社”通过厂家先期定做了3000个“爱心书包”,并正在订购将一同送给地震灾区孩子的文具、玩具。

  “爱心公社”义工小队队员中有医生、商人、企业主等,此行他们将分乘三辆越野车,到我省对口帮扶的四川青川为当地受灾学生服务,通过实地走访确定“爱心书包”漂流点,并组织放映队,自带放映设备为帐篷小学学生放电影,帮助当地志愿者发放、运送救灾物资。此次志愿者活动预计至7月初结束。

  为了让受灾学生看上电影,义工在义乌采购了发电机、投影仪等设备。得知义工小队将赴川,不少爱心人士购买了帐篷、书籍等委托义工转送灾区,义工“小姑娘”还买了影碟机和一批正版DVD动画片,请义工带给灾区孩子。根据灾区的需求,此次义工小队随车带到四川灾区的物品主要包括药品、食品和志愿者援助活动所需的设备。

  “爱心公社”义工小队的赴川行动,获得了金华市红十字会和金华、义乌志愿者协会的大力支持,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分别为义工小队出具了志愿者服务的介绍信,金华市志愿者协会还提前与青川团县委进行了联系。得知义工小队要赴四川青川等地开展志愿者服务,中国人寿义乌支公司为每位义工无偿提供每人16万元保额的保单。

 浙中新报 2008-06-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乌市审计局跟踪审计抗震救灾捐赠款物 确保捐赠款物全部用于灾区
 
 新报讯(记者 邵安琪 通讯员 吴巧珍 吴淑清)昨天,记者从义乌市审计局获悉,为确保汶川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安全有序、专款(物)专用,该局迅速行动,积极有效地开展汶川抗震救灾捐赠款物专项跟踪审计。

  审计工作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公开审计,将审计通告在当地政府网站、审计局子网站及新闻媒体上公告,公布举报电话,并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进行核实;二是边审计边纠正,将审计监督和现场指导结合起来。审计局在最短时间内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筹集渠道、拨付流程、台账建立、账户设立、专户管理等进行实地检查;三是公开审计结果,将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筹集和管理情况及时公告,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同时在第一时间将筹集和管理情况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向市政府汇报。

  义乌市审计局对财政、民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接收捐赠款物和资金拨付、物资调拨情况进行审计,并延伸审计了义乌市教育局、邮政局、稠城街道下车门社区居委会。截至6月12日,义乌累计筹集到(实际到位)抗震救灾资金9638万元,物资价值1196万元,合计10834万元。5月16日汇往四川省慈善总会500万元抗震救灾资金,分五次发往四川省青川县救灾物资价值968万元。资金结余9138万元,物资结余228万元。截至6月12日,义乌市委组织部共收到34508名党员特殊党费1246万元,上缴中组部481万元,上缴浙江省委组织部765万元。

  从审计情况来看,义乌捐赠款物由专人负责,有明细登记,所有捐赠资金全部、及时纳入市财政专户,专款专用,救灾物资进行妥善管理,并及时发往灾区,市民政局、慈善总会等单位在筹集过程中,未提取任何费用,保证所有善款及物资全部用于灾区。

 


浙中新报 2008-06-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企业获授“工人先锋号”称号
 

 
 
锦旗授给伟志集团的志愿者小分队 摄影/宋海洋

 
 
 
  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抗震救灾先进单位

  两企业获授“工人先锋号”称号

  本刊讯(记者 宋海洋)6月11日下午,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西安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白兴时,高新区纪工委书记党建荣等一行,专程来到区内的陕西伟志集团和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两家企业送上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锦旗,以表彰他们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英勇表现。

  汶川地震发生后,伟志集团总裁向炳伟立即指示汉中生产厂,购买矿泉水、食品等物资送往我省受灾较重的宁强县广坪镇。5月15日,向炳伟亲自带领由11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小分队赶往重灾区四川青川参与救援工作。小分队先后往返四川青川县、木鱼镇、关庄镇、竹园镇,连续工作12天,给灾民和子弟兵送去救灾物资。集团同时号召企业员工为灾区捐物、献血,指派当地伟志专卖店义卖商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得知汶川灾情后,第二天便组织救援小分队,带上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一台生命探测雷达———“SJ—3000搜救雷达”赶往灾区抗震救灾,快速探测和搜寻幸存者。该仪器共搜救幸存者20余名,成为抗震救灾的一大“功臣”。


开发区报道 2008-06-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的是没地方洗澡
 
 

  □记者 裴金红 通讯员 陶红洪

  

  商报讯 我市4位民政干部赴川已经9天了。昨天,记者连线绍兴县民政局杨嵘后获悉,他们一到青川就作了分工:市民政局童斌和杨嵘负责活动板房的统计和接收,诸暨民政局赵祖峰和上虞民政局戴志方则负责其他物资接收和发放。目前,4人的工作地点集中在青川县城上坪小区,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工地上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和防疫人员的身影,青川县政府每天要接收1~2卡车的物资,我们也经常收到家乡绍兴邮寄来的物资,由于物资供应比较及时充分,这里的灾民情绪很稳定。昨天下午3点,杨嵘在电话那头说,现在吃住都跟灾民在一起,所以对他们需要什么体会得比较真切。

  “青川现在最缺的就是过渡安置房,一方面是因为运过来的活动板房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适合建设安置房的平整土地太少。”杨嵘告诉记者,青川总共需要过渡安置房69,000多套,但现在运过来的只够建19,000多套,还有5万套的缺口。

天天商报 2008-06-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好灾区人民的“守护神”
——营山县民兵应急连赴青川抗震救灾侧记

 

  

  李映霞

  “地震毁了我们的家园,毁不了我们的希望。”这是营山县民兵应急连对当地老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正用实际行动夜以继日地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5月28日上午10时30分,营山县民兵应急连顺利进入青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在南充军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该县民兵应急连编入南充民兵应急营第一连。

  29日凌晨2时,青川下雨。凌晨5时,指挥长、营山县人武部部长冯祥权命令民兵应急连投入防汛排危、转移物资、清理卫生和巡逻执勤等多项工作。

  30日,民兵们看到青川中学后院数百名教职工和附近避灾群众还住在简陋的彩条布篷里,日不遮阳、夜不避露的实际情况时,他们立即向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作了汇报,并主动请战,索要任务。通过统计人员,统一规划,迅速集合整队,分配任务。由应急一排把老人和残疾人一一从彩条布篷里扶出、背出,安顿到避震遮阴处,帮着群众搬出杂乱堆放的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应急二排负责拆卸仓促搭建的棚架。应急三排平整土地、实施帐篷搭建。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县民兵应急连共为青川中学救灾点规范搭建救灾帐篷70余顶,面积800多平方米,让223名学校教职工及附近群众高高兴兴住进了新“家”。

  为了帮助灾区小朋友渡过难关,县民兵应急连还向灾区的少年儿童们赠送了学习和体育用品,一有空闲就给小朋友唱《感恩的心》、《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给小朋友加油鼓劲。

  6月3日下午,冯祥权在南充军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受领了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第二阶段的任务,并组织全连官兵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南充日报    报纸版面: 2008-06-14 A03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水市卫生系统4名援川驾驶员昨日安全返丽



 

    6月17日18时,我市卫生系统4名援川驾驶员安全返丽,从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缙云田氏伤科医院、缙云钭氏伤科医院选调的4名驾驶员, 5月30日赴川,在青川县期间,克服了种种生活上的困难,穿梭在崎岖、狭窄的山路间,为平安护送卫生人员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市卫生系统仍有2名心理医生和3名驾驶员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洁亚太区副总裁柯锐思:在四川震区的14小时

 
 


2008年06月18日09:03  来源:人民网-跨国公司频道

  

 

  编者: 6月10日,宝洁公司亚洲区对外关系副总裁柯锐思先生不久前前往四川地震灾区,了解在川抗震希望学校的项目。返回宝洁中国广州总部后,柯锐思先生记录了这14小时的旅途和思考。

  6月10号清晨5:50。我和两名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基会)的官员站在四川省会成都的酒店前,他们是宝洁公司的老朋友。我们将与另外两名宝洁公司的安全经理一起在接下来的14个小时探访四川省受“512”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宝洁公司与青基会已经在全国建设希望学校方面合作了13年。我们彼此非常了解,对今天的任务认识一致――如何最好地使用宝洁公司的捐助,通过修建临时或永久性学校来替代在地震中受到损毁的学校,以此来帮助至少20,000个孩子。

  前一天晚上,我们得到了政府特批,可以到访一些损毁最为严重的地区。出于安全的考虑,人员出入灾区受到一些限制。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生活受到影响的家庭,同时能够让政府部门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

  6:00整,我们乘坐三辆车出发了。一辆是陆地巡洋舰,另外两辆是硬顶吉普车,三辆车都可以在受地震损毁的区域行驶。我们十分庆幸天气不错,因为在下雨天要进入山区是不可能的。

  我们当天的行程简单而紧凑。我们将首先驱车到靠近震中的青川镇。青基会正在考虑在这里建造第二所宝洁抗震希望学校。然后,我们将继续前往于5月25号已建成的位于玉泉村的第一所宝洁抗震希望学校。整个过程将为时14小时,行程达650公里(400英里)。

  前往青川的沿途上 红十字会搭建的帐篷

  上午9:00,我们进入了山区。这里随处可见地震的痕迹。当我们继续向山区进发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帐篷搭建在郊区以及各个乡镇的中心。有的帐篷沿着公路边搭建,因为公路通常是这些山区唯一平坦的地方。当我们穿过山区时,经过了已经清理的滑坡区。有些地方狭窄得仅能容一辆车通过。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在地震和余震中被从山上滚落下来的巨石砸碎的汽车和卡车。

  整装待发的解放军救援车队

  我们看到很多解放军战士手持镐锹,或者开着卡车和推土机在清理碎石瓦砾。解放军在震后迅速在整个灾区开展了救援和救灾工作。无疑他们是大规模恢复和重建工作的主力。每个镇上都可见忙忙碌碌的人们,大街的空地上堆满了建筑物资。我们途经的镇上食物和水的供应看起来很充分。许多当地的农民已开始在开放的街边市场出售商品。

  更多的帐篷城搭建在路边。它们排列整齐有序。在其中一个帐篷内,我们看到很多人排成长队,正在有序地等待早餐。在不到一个小时里,我们经过了至少20座这样的帐篷城。随着我们深入山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帐篷,也看到越多的建筑物上标注了“拆”字。我们发现很多原有的建筑现在成了一堆碎石,但其两边的建筑却完好无损。

  车辆消毒检查点

  我们不时会经过一些检查点。在这些检查点,身穿白色外套、戴着面罩的人员往我们的车轮上喷洒消毒剂或漂白剂,以防止疾病的爆发和传播。看到政府部门如此周到地确保地震灾区中被迫离开家园的4,600万民众的安全,我们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上午10:30,我们到达了青川。沿着山谷开进镇里时,我们看到了至少有十余处从周边山上滚落下来的大规模山体滑坡的遗迹。很显然,它们曾经将道路覆盖,但现在已经被清理了。

  站在青川昔日繁华的大街上

  青川是一个有20,000居民的小镇,沿着一条小河建立。在青川以及紧挨青川的村庄内,共有4,500人在地震中丧生,5,000人受伤。我们在镇子里发现至少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建筑发生倒塌,更多的建筑出现了巨大的裂缝。该镇至少80%的建筑需要拆除重建。我们走过通往一个巨大碎石堆的拱道。那里曾是镇上的中学,但现在已成废墟。

  在青川尘土中的解放军战士

  当地官员告诉我们,1,000多名解放军官兵正在这个地区开展救灾工作。他们有的在镇上工作,有的正在修建一个滑坡坝的泄洪渠,该坝已经在河的上游4公里处形成了一个大型堰塞湖。 他们正在密切监视这个堰塞湖,一旦发现有滑坡和溃坝迹象,士兵们将立即疏散镇上居民。

  关庄镇居住在帐篷里的居民

  青川当地的官员同我们踩着石块铺出来的路,过了一座桥,来到了关庄镇。河边的田野里现在到处都是帐篷,一共约有3,000多顶,容纳了从河对面受灾的青川县搬过来的10,000余人。同样,这些帐篷排列得非常整齐,许多帐篷住了5到6个人。在前几天,充足的救灾物资还没有抵达前,每个帐篷里曾经住了12到15个人。

  我们看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正在日夜不停的搭建预制板房,这些板房将在永久性重建开始前提供更多的临时住所。这项工作非常关键,因为这些预制板房能抵御即将到来的雨季的雨水侵袭。随着人们搬进这些新的预制板房,有些帐篷已经被拆除。许多人可能要在预制板房里住上两三年,因为重建的需要实在是太大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有些帐篷用作货棚,用于出售食物,以补充免费供应的食物的不足。其他的有些还用作理发店和牙科诊所等等。开始,救援人员只能为每位灾民每天提供一瓶水和一盒方便面。随着道路的清通,充足的救援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运进灾区。

  我们看到了一个由60个帐篷搭建的临时医院,主要人员为部队医生和医务人员。很多从中国各地赶来帮助的志愿医生组成的帐篷成了这个临时帐篷医院的补充。重伤人员已经转往别处的医院,因此帐篷医院里医治的主要是轻伤病人。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将被考虑为第二所宝洁抗震希望学校的地区。该学校将能容纳1,100名受灾学生。在同当地政府充分讨论后,希望工程有关人员将回到北京总部,对于救灾需求进行评估,以确定如何最好地提供帮助。

  现在是中午12:30。当我们穿过山区准备回到第一所宝洁抗震希望学校时,我们不得不停了下来:一辆起重机堵住了道路,它正在营救一辆刚从道路上滑到滑坡里区的卡车。

  下午3:30,我们已经在四川的山区和平原行驶了将近3个小时。每当我们开出山区,就看不到任何地震的痕迹――这同我们在山区所见到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震后的玉泉镇郊区

  但是,当我们离第一所宝洁抗震希望学校越来越近时,地震的痕迹再次清晰起来。沿着田野边上的农舍,越来越多的帐篷随处可见。同政府资助的帐篷不同的是,这些帐篷大部分是搭在木桩上的简易防水油布。许多帐篷搭建在路中间――这是唯一没有用来种植庄稼的平坦区域。当我们经过小镇时,发现多达四分之一的建筑已经倒塌了。

  装满碎石、沙子和建筑材料的大型卡车塞满了这些小镇的大街,这表明重建工作正在全力进行。所有非建筑车辆均被拦下。因为我们有政府的许可,所以得以放行。

  宝洁抗震希望学校开学典礼

  下午4:00,我们终于到达了绵竹县玉泉镇的“宝洁抗震希望学校”。玉泉镇大约有5,000人,位于四川省农业低地,离成都大约130公里,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了重创。我们的通行证使得我们可以进入现在已经封闭的区域。这所学校是希望工程在地震灾区修建的第二所抗震学校,也是第一所由宝洁公司援建的学校。当这所学校完全投入使用后,可以容纳1,200多名学生以及100名教师。

  我们几位成都厂的员工参加了这所流动学校在5月25号举行的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长期担任宝洁公司希望工程项目协调员的梁云,以及800多名兴高采烈的中小学生。

  宝洁抗震希望学校课堂上的第一堂课

  校内有31个流动教室,每个教室可以容纳多达45个学生。今天下午,我们只看到了一小部分学生,因为上课一般在上午,而下午则用于重建。到本周末,该学校将恢复正常的全日制教学秩序。绵竹县教育局局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初期建设用了不到三天,而该学校在地震后不到两周就重新开课。学校原来的篮球场被作为教室的地面,所以教室很快就建好了。

  三名5年级的女同学陪同我们参观学校。她们有说有笑,看上去很高兴成为我们的向导。像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人一样,她们浑身都是蚊子叮咬的痕迹。大多数人仍然睡在帐篷里。在四川夏季闷热潮湿的气候中,到处都是蚊子。

  地震前的玉泉学校

  从外面,这座原先四层楼的L型学校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还是被绳子围了起来,计划拆除。四川省需要大量的重建,修建一个永久性的学校需要3至5年的时间,该校校长说,新的宝洁抗震希望学校为玉泉的孩子们带来了福音。

  下午5:30,我们回到了成都。在路边,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帐篷,同时也看到了鼓舞人心的景象――人们已经开始搬离帐篷,回到自己的家。

  我们在晚上7点左右到达了成都。在经历了所有一切后,成都似乎已恢复正常。在晚饭上,青基会和当地的希望工程有关人员告诉了我们在过去的一个月当中他们所进行的工作。他们都经历了极不平凡的日子。

  宝洁抗震希望学校的小主人

  我在中国生活的这三年半的时间里,青基会以及他们的希望工程学校建设项目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过去的13年内,宝洁公司已经向青基会捐助了超过3,200万元(450万美元),建造了134所宝洁希望学校,解决了100,000个 孩子的上学问题。这些是全国14,000 所希望学校网络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我在中国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在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建立了宝洁希望学校。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宝洁公司又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捐助了1,000万元(140万美元),用于修建学校,并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在内的支持,以帮助地震灾区儿童。这是宝洁公司至今向中国援助组织提供的5,300万元(750万美元)现金和产品捐助中的一部分。

  晚上9:30,晚餐过后,我们与青基会的朋友道别。经过了今天,我对青基会以及希望工程的印象更为深刻了。我看到了人们怀着巨大的热情,用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通过帮助孩子们重返校园来使孩子们破碎的生活恢复正常。在宝洁公司和其他公司支持下,青基会和希望工程正在对这些孩子的生活产生深远 的影响。当他们离开时,我相信这一天将会永远刻在我的记忆中。

  但是这一天并没有到此结束。30分钟之后,当我坐在成都的酒店19楼的房间里时,又有一次余震袭来。余震并不是很强烈,但我仍很明显地感觉到了。房间颤抖了感觉很漫长的5秒种,这让我再次想起了今天见到的所有睡在帐篷城里四川的人们。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对 地震伤亡人数的不同数字提出疑问

发帖解释-----

 

举例说明----

1,地震死亡是一个动态的数字

今天发现了5具遗体

死亡是5人

明天又发现了4人

于是死亡是5+4,9人

2,今天去了甲乙两村

发现了8具遗体

死亡是8人

克服了重重困难,明天进入了丙村

挖出了3具遗体

于是死亡人数变成了8+3,11人

中央发布的伤亡人数每天是不同的,都有----最新统计----的提醒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会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字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人和青川人的对话

 
作者:本期执笔:沈 强 (2008-6-18 11:20)
 


这几天正在四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采访的本报记者,听到过一次有趣的交谈。对话的两位,一个是来自上海的120救护人员,一个是青川中学的教师。
 上海人说,你们这里山清水秀,要是没有地震,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要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着家人再来。
 青川的老师说,我最远去过银川,我的理想是等退休了攒点钱,就去上海,到大城市看一看。九寨沟我去过,那里比青川好不了多少,我没啥子兴趣。
 住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到风景优美的地方享受自然之美,住在山里的人想进城,领略现代文明的魅力。这是两种需要,在地震的非常时刻,碰在一起,发人深思。
 地震后,一些重灾区或迁址,或推倒重建。当地媒体说,这是“在一张新的白纸上描绘最美的图案。”在灾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决策都将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任务重、时间紧,这样的决策,仍然需要慎重再三,反复思量。
 地震灾区的许多地方,并不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所在,有的地方甚至还很贫穷。加紧恢复灾后重建,尽快回到发展的正常轨道甚至是赶超式地发展,是灾区人的迫切心愿。但是在灾后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则依然需要科学论证,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原有基础,进行合理的打算。规划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
 对于青川这样的山区小城,迁址的走向,将直接决定其未来发展的模式。到交通便利的地方,意味着可能今后小城将迎来喧嚣,成为工业发达、工厂林立的都市。继续在山间落户,就有可能比较寂寞,慢慢培育一个生态优美、适宜人居的世外桃源。哪种走向更适合小城,更符合青川人的心愿,我们需要尽快解出答案。
 记者在灾区一线采访,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当地的规划部门,仍然在坚持运用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努力修正基层的发展冲动,压缩项目、调整产业和生产力布局,保有一个生态良好、资源完好的川北区域环境,是未来广元的一个重要规划目标。
 同时,规划也需要对几十万山里人的未来生机,作出妥善的安排。守着的青山绿水,不能变成“穷山恶水”,守住自然保护区,不能苦了守护的山里人。让山里的人能够体会到现代文明的福祉,能够均享现代公共服务,能够更加便利地去大城市看一看,如果能够实现这些,和谐二字,自然就水到渠成。
 发展和保护,从来都不是抽象的纸上谈兵,也不是现实和理想间的对立。在地震后的规划里,在上海人和青川人的对话里,我们可以能摸到它们之间最真切的碰撞。

  


  ( 摘自 1681期 中国经济导报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灾后选址之难

作者:本报记者 沈 强 (2008-6-18 11:12

救护车鸣着笛,拐过了山坳,层层叠叠的山峰豁然开朗,前方闪现出一座有着密集房屋的小城,一条向下俯行的路通向那里。救护车的司机告诉搭车的记者:“青川到了。”
 6月10日,记者长途跋涉,赶赴地震重灾区之一——青川,探访那里的灾情,并试图了解这座身负重伤的县城未来的走向。
余震不断
 “这里几乎天天都有余震,哪天不晃一下,心里反而不踏实喽。”一位住在帐篷里的灾民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密度的余震,几乎到了每天都在“等待”的程度,神经有些过敏了。
 10日下午三点半,记者正在青川中学的操场上采访,忽然一声闷响,像是哪里发生了爆炸,脚下的大地震动了两下,四周的山似乎都有回响。附近一幢教学楼有块玻璃哗啦一声掉落下来,摔个粉碎。
 周围人的反应都要比记者来得快,大家都迅速地站立起来环顾四周。“是余震,没事。”等了几秒钟,动作“定格”的人们又各自忙碌起来。
 灾后的青川县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喧闹而忙碌,很像一个大工地。满街都是伤痕累累的空房子,路上的人都行色匆匆。从山区赶来县城的人们都背着被褥行李,成队的解放军战士们扛着铁锹等工具,穿着防护服的防疫人员背着喷雾器一路消毒。各种挖掘机、推土机停放在道路的两旁。运送建筑材料和物资的各种大卡车,身披救灾的红色标语,像巨大的公牛,吼叫着从山外冲进来,在县城里呼啸而过。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各地灾情的最新消息,隔一段就重播一次夏季高温天气时候的卫生注意事项……
 青川县城所在地叫乔庄镇,镇上最繁华的街道有着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名字——秦兴街,可以看到一块古色古香的街道名字铜匾镶嵌在人行道上。这里曾是青川最重要的街道,除了各种商铺,政府的机构也密集地分布在这条街上——公安局、商业局、粮食局、税务局……如今都是铁门紧闭,拉上了警戒线。
 几乎所有房屋都损坏了,虽然多数并没有倒塌,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许多楼房的二、三层出现了扭曲,墙上爬满了巨大的裂缝,门框、窗框变了形,阳台的护栏基本上全都掉了。记者听到的一个说法是:整个县城只有三幢房子,还有加固改造继续使用的可能,其余的都是报废的危房,等待它们的命运只有一个——拆除。
 所有的人都住在帐篷里。集中的居民安置点有3个,分散在经过县城的河流两岸。河边原是一条公园式的滨河路,是当地人晚饭后散步的好去处,如今已经密布着上千顶帐篷。5月12日当天地震发生后,大家慌忙跑到空地上,不久政府就开始发放帐篷,人们就地住下。政府临时划分了居民小组,组成了临时的社区,让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
 夜里12点半,温度降到10度以下,记者躺在帐篷里,还是觉得冷。冻醒过来,记者看到广元市的朋友发来短信,说刚刚又经过一次余震,市区的人都跑了出来。这个时候青川县城已经安静下来,人们都已经入睡了,对这次余震并没有感觉。根据地震专家的分析,地震断裂带的频繁活动正逐渐向北方转移,青川位于四川地震断裂带的北端,正好是地震后期活跃的必经之路。
 余震不断,让地震时的重灾区,随后又成为次生灾害的重灾区。来青川之前,记者同样在广元市区见到了满城的帐篷,广元虽然没有遭受青川那样的损坏,但多数砖混结构的房屋都经不起折腾。记者所住的宾馆属于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基本无损,成为广元少数几幢住有客人的高层楼房,但服务员还是在前台桌上倒立着矿泉水瓶,说是晚上若有余震,瓶子翻倒发出声响,可以提醒大家赶紧撤离。
 刚到广元那天,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白天培告诉记者,广元的次生灾害隐患点多达3000多个。仅仅过去了两天,这个数字就又增加到了4037个。
 相比之前记者到过的靠南的几个重灾区,这里是一个依然还在不断遭受到地震惊吓的地方。
忙和不忙的人
 和县城里的人接触多了,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的人有两种——忙碌的和不忙碌的。
 青川中学的校园操场空地,成为了医疗队伍的驻扎地。这里汇集着来自上海、天津、安徽以及部队的医疗人员,不断有救护车呼啸着从这里进出,不时有群众赶来进行医疗的求助,最大的一个帐篷经常要集中进行防疫工作的临时培训和交流。
 青川县政府的大院子里,各个政府机构都在空地上搭建帐篷办公。一进院子就可以看到县委宣传部的新闻记者接待站和群众工作接待站,妇联、水利局、团委,帐篷外贴着各单位名字,工作人员不停地进出,几乎都是跑着去办理各种事务。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院子最里面,相对安静一些,但里面的人都在紧张地接电话、打电话、开会讨论。
 在青川县发展改革局的帐篷里,记者找到了忙碌的项目科科长张洪。他一边给不断赶来的各单位发放一份“救灾工作中需要的国内专家统计表”,一边和记者聊起了连日来的工作。
 张洪告诉记者,青川发展改革局共有职工21人,救灾工作中他们分成四路人马:他和一名副局长在政府大院里,负责整理上报救灾项目,一位局长参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灾后重建和规划工作,还有人在物资配给站指挥发放救灾物资,另外一名副局长在一个灾民安置点里担任居委会的组织工作。“没办法,救灾的工作实在太多了,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被打乱了,大家都是临时拼凑起来忙活一个事情的。”张洪说,发展改革局的办公楼随时会垮塌,所有的办公设备和资料还来不及抢运出来。帐篷里的电脑、打印机是借用其他单位的。“我们的社会股的大姐,现在还‘兼职’给局里职工负责一日三餐的伙食。”
 记者看到,帐篷里的电脑已经能够上网,速度不算太慢。“这是广元的电信部门给临时接的网络,不太稳定,我们叫‘地震网’。”县团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 另外一项能够看得见的工作,是临时板房的搭建。因为山区路险,大型运输车辆往县城运送物资的效率并不高,遇到大雨交通就会暂时中断。对口援建的浙江省运来了大量的板房材料,记者看到,县政府大院里的板房已经基本搭建完毕了,工人正在进行窗户安装和电路等最后的收尾工作。建设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群众居住的板房集中搭建在较远的一块空地上,应该很快就能入住。
 地震后,学生没有了上课的地方,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县里决定把孩子送到外地去就学。下午一点,几辆大客车停在中学门口,班主任正在车门口大声点名,一个个学生背着行李开始上车,周围送行的家长连声嘱咐着,有的开始啜泣起来。
 这批120名孩子分别来自青川中学和青川职业高中,将坐车先到广元市,再从那里坐火车去银川,在那里上课的暂定时间是一年。等到县城有了复课条件,再回来。
 离别总是让人伤感。
 滨河路的居民点,已经有一些做买卖的摊位了。一些原本开店的商贩从危房里抢出一些货物,摆放在他们睡觉的床板上,成为简陋的商店。县商业局发放了临时营业执照,张贴在一边。
 生意并不好。一位卖衣服的当地人告诉记者,她的衣服基本都是赔钱卖的,“原本进货95元的衣服,我会卖到180元甚至280元,现在是给钱就卖。”她无奈地告诉记者,地震从家里跑出来,身上只有200元钱。“所有的东西都没了。”
 除了不景气的商贩,县城里能够找得到的工作只有一种——搬运和拆除。许多地方张贴着用工的纸条,上面只有“搬运”两字和一个电话号码。有东西要从危房里搬出来,有房子需要拆,都是力气活。
 “群众在帐篷里住了快一个月了,虽然不缺啥子东西,但整天没有事情可干,余震不断,情绪已经不太稳定了。我们现在和大家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一位刚刚巡逻回来躲进帐篷喝水的警官和记者说起灾民点的情况,神情凝重。
 11日上午9点,一场“广元市地震灾后就业援助行动青川招聘会”在当地的山珍市场举行。因为前一天就发出了通知,无数人闻讯赶来。来自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的50户用人单位参加了招聘会,其中不乏中集集团、国际宝成集团等大型企业。提供的工种包括车缝、调线、护理、汽车电器、机械装配、家政服务等,岗位有近1万个。从赶来的人们渴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们的迫切愿望。
 除了安置,尽快恢复生产,真的是一件急迫的任务。
危险的县城
 地震过后,县城里变得尘土飞扬。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没有灰尘,空气清新,平静安详。
 青川看起来依旧是个很美的地方。四周的山上还是被浓密的绿树覆盖着,只有一座山峰上出现了滑坡,像是满头的浓发上出现了一块斑秃,很惹眼。
 清澈的河水流淌过山城,水里游着手掌长的鱼群。这里的早晚温差很大,白天的预报是33摄氏度,但在烈日下,温度似乎远不止这个数字。等到了晚上,后半夜温度会降到10度以下,山里的湿气也会蔓延开来。
 依然可以听到鸟类的鸣叫,这是一个典型的山间小城。
 尽管忙个不停,但张洪依然向记者表达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县城不知是否要搬?搬到哪里?”
 这个问题不解答,灾后重建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就无从谈起。
 两个最关键的问题,记者经过反复探访,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青川县城是否迁址?如果迁址,将迁往何处?
 除了绝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毁坏了以外,县城的道路下面原本埋设的各种管线也基本损坏了,水、电等都是临时接过来的。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 最严峻的问题是,县城周围的山峰出现了很大的裂缝。
 “有这么宽。”一位当地人比划着自己的胸口告诉记者,县城背后的狮子梁山峰上已经有一道一千多米的大裂缝,缝隙足有50厘米。当地人曾经往下伸入两根毛竹,依旧深不见底。
 周围的山体疏松,尽管植被茂密,但依旧充满了滑坡塌方的可能。一旦垮塌,整座狮子梁山倒塌下来,正好掩埋县城。
 一位当地人的说法更骇人,“感觉这里的山坡被太阳暴晒几天,山都会松垮!”
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黄润秋曾经在前不久来青川实地调查过,他给出的判断是:“青川县城应本着以搬为主的原则重新选址新建,务必避开当前所处的构造断裂带,以免因断裂带发震造成再次的危害。”
 黄润秋分析,与主震映秀-北川断裂带不同,青川县城位于平武-青川断裂带上端,是另一条区域性断裂带。由于主震带震级高、能量大,带动了平武-青川断裂带一定范围的活动,给青川县城造成破坏。他认为,青川位于平武-青川断裂带上,与北川在主震带上所处的构造位置非常相似。由于特殊的构造部位和发震机理,青川的余震极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因此,青川县城不宜在原址重建,应重新选址新建。黄润秋担忧地说:“绝不能再把城市建在活动断裂带通过的位置上,否则青川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北川。”
 记者在县政府的指挥部里找到了县长陈正永。对于是否搬迁,他闭口不谈。“这是省里和市里来决策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负责为上级提供确切的相关材料和数据。”
 看出记者的失望,他又补充了一句,“很多想法都只是我们的个人意见,不能算数的。等有了确切消息,我第一个通知你!”
 他给记者留下了他的手机号码。
搬迁的眉目
 关于搬迁,也并不是无迹可寻。记者回到成都登陆广元市的政府网站,看到了最新的信息:“6月9日上午,市人事局副局长勾永书带领局政策法规科和编办行政机构编制科、事业机构编制科相关人员奔赴青川县竹园镇,与发改、民政、规划和建设、水利、国土、环保、地震等市级部门一道,积极开展青川县城恢复迁建前期调研工作。”
 这则消息称,青川县城迁建选址和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人事局和编办主要负责结合青川县城搬迁方案和未来发展定位,深入分析青川县县乡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现状,提出县城搬迁后机构设置、编制配备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初步实施方案。
 既然已经开始设计行政体制构架和政治中心的规划,看来县城搬迁已经是定局了。
 “对于我们公务员来说,县城搬往哪里,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意味着县政府和相关机构都要跟随搬离。到哪里,至少办公条件都差不多。”张洪也很想知道确切的消息。他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个人想法。“现在的县城在山里,交通太不方便了,去市里办事,出去一趟,很不容易。”
 从绵广高速公路的竹园镇下来,就是青川地界了。一路往北,地图上的距离显示为70公里左右,但都是山路。记者搭乘的120救护车司机老黄,已经是走过十几遍这条山路了,路上他依然非常紧张。他向记者伸出两根手指比划,“都是发卡路,就像从这个手指间,到那个手指尖。”
 地震过后,路更不好走。沿途一个隧道塌方了,只好又在山间迂回开凿出来一条简易的弯路绕过去。一个名叫“老鹰嘴”的路段,一块巨大的山岩像鹰嘴一样突出在几十米高的正上方,如果出现塌方,巨石随时会掉落下来。
 由于余震不断,两天没有进山的老黄发现,沿途至少又多了十多处变化,有的是滚落了石块,有的是路基出现了塌陷。
 对于县城的新址,则有着许多可能。
 广元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云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广元市有关部门曾经考虑,把青川县城迁到距离高速公路更近一些的地方,比如竹园镇。甚至可以更往南,到别的县的地域内。“相关的企业和产业都跟过去,税收、财政收入依旧统统归青川县。”
 搬到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是一个典型的想法。
 另外一个想法是,有可能把县城继续往西,搬到青溪镇。那里的环境和乔庄镇相仿,也是在山里,但基本躲开了地震断裂带。另外从长远看,今后会有一条规划中的高速公路从北边的甘肃陇南南下,经过青溪,因此交通不会成为难题。
 记者在一个四川当地的论坛上,看到了关于青川迁址的争议。对于迁往青溪,许多熟悉当地情况的网友给出这样的解释:“青川70%的住户老家来自青溪,回到那里,比较有归属感。另外,那里的山水资源更接近原来的青川传统。”
 “发展定位不准确,把县城建在高速路上也没有用!”一位网友还说了这样一句。
产业定位
 在县政府大院里,记者遇到了广元市政府外宣办主任向志纯,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天。
 刚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回来的他告诉记者,那里的道路都毁坏了,保护区损失严重。
 唐家河是青川县城附近的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因为动植物的多样性闻名,地震给那里的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原本保护区里有63只野生大熊猫,地震后情况不明。
 “5月12日地震那天上午,我们刚刚拿出了一个打算申报国家级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示范县的规划,下午就发生了地震,可惜啊。”张洪告诉记者。
 一如青川的地名,当地的产业基本都和山水挂钩。最大的几个企业包括:一家硅砂矿产品公司,一家生产沥青添加剂的公司,一家木业加工厂,一家渔业养殖企业,还有就是一家药厂和茶厂。
 “我们这里的木耳、香菇等也很有名。”一位当地人补充说。
 此外就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
 县政府的宣传橱窗上,张贴着保险公司赔偿的房屋损坏补偿金额,最大的一家,得到了6万元赔偿。透过这些告示,记者可以看到原来的橱窗里张贴着青川县的发展规划。
 “2008年青川县紧紧围绕‘一主、三加快、三加强’的工作重点,以实施工业强县为主导,以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为突破口,以森林旅游开发为切入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联动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继续深化改革,充分开放合作,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我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增长确保14.5%,力争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14亿元、力争16亿元,招商引资6亿元、力争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确保400元、力争600元。”
 朱云告诉记者,整个广元市的GDP,几年前不及四川省的1%,这几年稍有好转。工业并不是当地的发展强项,森林工业、旅游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才是重点。
 广元市的“十一五”规划中,生态建设是颇为耀眼的一点。该市提出,将积极建设生态广元。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突出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镇、生态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稳定在Ⅱ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主要河流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5%左右。
 朱云向记者描绘了他对青川的初步设想:青川如果迁址,原址应该重点保护生态,发展森林产业。一小部分原来的居民,可以就地转为林业工人。大多数人应该转移到更加安全和适宜发展的地方,成为新县城的居民。
 在县城搬迁,几个不适宜居住的乡镇,已经开始移民。广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此前专门设立了“青川县红光、马公、石坝异地移民安置协调组”,该组副组长李智表示,地质专家踏勘这三个乡镇后,认为这一连片地区已无任何生产生活资料,且是地震次生灾害的高危地带,已不再适合人居。因此,政府决策要把三个乡镇的群众全部转移出来。他告诉记者:“这三个乡镇总人数约在13000人左右,目前永久性移民3000名,其他人都在关庄、竹园等地临时安置点,或者投亲靠友。而整个青川县不适合人居、需要移民的总数达到了两三万人。”


  


  ( 摘自 1681中国经济导报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抗震救灾浙川一家

2008年06月18日10:48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夏 燕

  “真有点像电影里的镜头,有的人手被包装带划破了,什么也没说,还是坚持干活。”王勇指着窗外的院子,眼神流露出一丝疲惫。

  2000平方米的院子被十几辆卡车塞得满满的。上百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一些人忙着从卡车上卸下一个个箱子,另一些人校对、检验……所有的人都在忙,现场却只有工具刀划破包装纸的声音。

  5月16日—17日,浙江省政府在省内医药企业采购的支援灾区的逾1400万元药物、医疗器械、卫生用品和医药企业自发捐助的第一批价值601万元的药物,都在位于杭州郊区的浙江英特药业物流基地集中,由这个基地负责运送到去地震灾区的火车、飞机上。

  作为这个物流基地的工作人员,四天三夜,掰着指头算算,王勇睡了不到9个小时。有时起来,浑身酸麻,跳下床,脚都在抖。直到5月19日凌晨2点,最后一批冷藏药品成功转运上飞机,王勇想开车回家睡一会儿。坐进车里,却一点力气也没有,这时他才发觉,自己连油门也踩不动了。

  汶川地震发生后,浙江的医药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包括王勇所在公司的几乎所有浙江药企都在捐钱捐物,都把市场定单放在了一边,加足马力生产灾区需要的药物。正如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赵博文说的,有速度有力度。

  时间就是生命。在争分夺秒的抢险过程中,“有速度有力度”成为了浙江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一列列火车,一架架飞机,一支支救援队,一批批物资……浙江与四川实现了爱的“零距离”。从应急救灾到灾后重建,从前方救援到后方支持,有关部门全力协作,出钱出力出物,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心乐章。

  灾区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几小时。

  浙江省红十字会、浙江省慈善总会旋即开通赈灾热线,公布赈灾账号,动员全省各界及时向灾区捐款捐物。

  5月13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统筹部署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协调小组,各级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了救灾工作中。同一天,浙江省民政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开始组织和接收社会捐赠。当天,全省组织运送了价值千万元的灾区急需物资。

  “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尽最大努力提供什么。”

  一个个支援四川灾区的动员令在浙江大地发出,一项项抗震救灾的行动在各部门迅速展开。

  浙江省应急办忙于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调运灾区急需的药品、食品和帐篷等物资;为保障抗震救灾物资的供应,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经济动员办组织各市发改委、经动办,对抗震救灾急需的帐篷、绒衣、棉被、净水器、发电机组、药品、消毒剂等16种物资生产企业的库存和生产能力进行紧急调查,积极组织企业捐赠灾区急需的水处理设备等物资;浙江省经贸委紧急筹集并发运价值2100多万元救灾药品,500多吨100多万平方米的篷布以及手电筒等物资。

  浙江省协作办组织各市政府援助对口帮扶地区—四川省广元、南充等地的抗震救灾工作,并向全国28家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发出了支援抗震救灾的倡议。

  1996年,浙江与广元结成对口支援至今,已整整走过12载。大灾当前,这种支援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我在12年中到过广元数十次、青川二十多次。”叶建军是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对口支援处的副处长,地震灾情让他和同事们感同身受,彻夜难眠,“从感情上讲,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这次对口支援,大家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

  青川县隶属广元市,这个美丽的小城在地震中遭受惨重损失,县城和多个乡镇被夷为平地,25万人无家可归—安置灾区群众成为了当前对口支援工作的重中之重。

  “灾区人民急需帐篷。”

  得知这一消息后,浙江省相关部门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生产、调运帐篷的艰巨任务。

  浙江省经贸委立即落实帐篷生产企业,民政厅建立帐篷生产企业督导员制度,全程掌握生产进度、质量等进展情况。

  浙江省军区迅速启动物资筹措方案,全区部队连夜筹措1310顶军用帐篷。

  全省各地武警部队积极投入驻地的救灾支援中,出动人力物力搬运各类救灾物资。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为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安置房,浙江“建筑军团”奔赴地震灾区,为灾民建造温暖的新家。浙江省建设厅成立了援建广元灾区过渡安置房工作协调指导小组,5月27日,浙江援建四川灾区的过渡安置房在广元全面动建。

  大灾面前,浙江有大爱。

  民政、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省爱心基金会,捐助渠道打开后,浙江人慷概解囊,包括党员干部、市民群众、浙商群体在内的社会力量纷纷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地震发生后第三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在省行政中心一楼大厅设立捐款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等省领导带头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浙江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当天捐款达30万元。

  一时间,从机关到田间,掀起了爱心捐助灾区人民的热潮。

  5月14日一早,年逾古稀的陆松芳老人走进新市镇南昌社区居委会,他掏出1000元现金和一张零存整取的万元存单,坚决要求捐献给汶川地震受灾群众。

  18年来,陆松芳一直以替人送煤饼为生,收入微薄。

  老人告诉居委会工作人员,自己在镇上租住的小屋没电视机,可他在街头看到别人店里电视机播放的汶川大地震现场情况,心里实在难受。特别是看到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就这么被压在那里,他的心揪得紧紧的……

  77岁老人赚的每一元钱都很不容易。每天给人送煤饼,工作时间从凌晨5点到下午2点半。根据路途远近,每送1 00公斤煤饼只能赚4到6元钱,一天下来只有40多元。

  凡人善举,大爱无言。老人以自己的行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敬重。在老人的感召下,这个小镇为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正深入开展,至今全镇干部群众的捐款总额已达450余万元。

  数字不断地翻番,爱心在持续。

  “特殊党费”,成为了地震以来流行在浙江的“关键词”。不用组织的自发捐赠,在全省各地纷纷出现。无数捐款者没有留下真实姓名,有人留下的名字是“抗震救灾”、“浙川同心”、“老翁”、“群众”。

  奥运圣火在浙江传递,爱心也在各传递城市依次接力,所到之地,群众和火炬手都自发募捐。温州108名火炬手捐款47.5万元,绍兴100名火炬手捐款8万元,杭州208名火炬手捐款50万元……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无数浙江群众就将对奥运圣火的期盼和对灾区人民的关切融合在了一起。

  作为全国慈善氛围最浓郁省份,浙商慈善军团也引领全国慈善捐赠。民间重量级慈善榜单—“2006年胡润慈善排行榜”上,浙籍入榜者达29人。这一次,民营企业家众多的浙江再次掀起了浙商捐助高潮。

  一位位浙商用行动留下爱心印记:诸暨海越公司加急电汇100万元救灾款到四川省红十字会;吉利集团向灾区人民捐款1000万元;宁波韵升集团向四川地震灾区都江堰中学捐款120万元;正泰集团捐出价值1000万元的高低压电气设备;雅戈尔集团已经启动了救援措施,向四川灾区捐款100万元现金,棉被1万余条;浙江康莱特集团立即向灾区启运1 00万元的急救药品,并号召全体员工捐款……

  到灾区去

  汶川、绵竹、什邡……时间并没有在地震那一刻凝固。

  到灾区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5月12日,深夜。

  接到赴川抗震救灾的紧急命令,浙江消防部门迅速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和战勤保障机制。各支消防医疗队、抗震救援队,从不同方向、不同地域火速集结,各类消防抗震救灾装备源源不断地运往杭州。

  13日凌晨4时30分,从全省4个市紧急抽调的首批21名消防医疗救护队员,来不及和家人道别,便飞赴成都,下飞机后立即赶赴都江堰。这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支进驻都江堰的部队医疗救护队。

  走得太突然,救护队甚至没能带上一面旗帜,“到了灾区,当地百姓怎么知道我们是医疗队?”5名心细的女战士在机场临时用一张A4纸叠成十字形状,再扯下臂膀上的红十字袖标,用别针别在纸壳上。鲜艳的“红十字”做成了,大家商量着,把这枚特殊的“红十字”贴在救援点的门口。

  长途奔袭,风雨交加,满目灾情容不得战士们稍作休息,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斗随即打响—

  5月15日,4点。在中国银行绵竹市支行的废墟下面,死神离聂国泉越来越近。这座7层高楼在地震瞬间坍塌成4 米高的废墟,他被夹在扭曲成“V”字形的钢筋和预制板中间,2天3夜没吃东西,伤口还淌着血。当消防特勤战士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他时,周围的群众一下子围拢过来:“救星到了。”

  摇摇欲坠的废墟上,6名救援队员分成3组轮流展开救援行动,一点一点在二楼和三楼横梁间打开一个救援通道。“ 我们已经能看到你,救不出来你,我们就不走!”消防队员大声地给聂国泉打气。

  一个小时后,消防队员决定冒一次险。两位队员钻进废墟,用腰斧一点点撬开压在被困者身上的石块。3小时后,满身尘土和汗水的战士终于把聂国泉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其中一位战士说,就在他们钻入废墟救人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次小余震。可他俩太投入了,竟浑然不觉。他说:“ 事后听战友说起,才觉得后怕。”

  废墟上,死神在一次次考验着消防战士的勇气。

  大的机械不顶用,就用手挖、刨被埋人员,一遍、两遍、三遍……100多名战士的双手被瓦砾划破,鲜血直流,皮肤糜烂。还有的战士在余震中,头部被落砖砸出血,简单处理一下后,他们又马上回到救援现场,分秒必争地抢救幸存者。

  与此同时,一队队公安消防官兵,一支支医疗专业救援队,一批批交通、建设抢险人员从浙江出发,火速向灾区汇聚,向灾区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挺进。

  5月14日凌晨5时,接到上级命令后,浙江省公安厅消防总队调集400人组成救援队,于当天上午10时许飞抵成都投入救援工作。

  地震发生当天,浙江省卫生厅紧急组建5支共100余人的医疗救援队。5月14日,浙江首批97名医疗专家奔赴灾区参与救援。

  省交通厅组织公路抢修队伍、工程技术专家组,赶赴灾区;省环保局组建环境应急监测队携带多种监测设备和应急物资,奔赴青川灾区开展环境应急监测;省水利厅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飞赴四川,支援震区水库应急除险加固工作……在四川绵竹、都江堰、平武、德阳、什邡、广元、青川、彭州等灾区一线,处处可见来自浙江的“救援身影”。

  绿军装、白大褂、红十字……各支救援队伍在残垣断壁上、在悬崖绝路前,汇成一道道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色彩。这其中,还有一道属于志愿者。他们中间,也有许多人来自浙江。

  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自建民间消防队的萧山生意人李立兴,带了9个人,开着两辆消防车直奔四川灾区。2 500公里,5个司机轮换着开,整整48小时,没有休息一分钟。15日早上到达都江堰7个小时后,就成功救出一对母女。

  桐庐县分水镇农民倪文华、刘根强、林斌、何成驾驶着两辆装载着挖掘机、推土机和灾区急需物资的重型平板车前往灾区。

  作为有着专业水准的救援力量,浙江多个户外俱乐部的勇士们带着搜救器材、药品等物资,分4批奔赴重灾区广元,加入搜寻生命迹象的行动。

  温州的民间反扒志愿者首批5人带着1万多双手套、照明设备和食物,开着一辆越野车,30多个小时后抵达四川境内,并迅速进入北川,在废墟里寻找、挖掘幸存者。

  ……

  当浙江志愿者带着“做些什么”这个简单而急迫的愿望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时,正在四川服务的浙江“西部计划”志愿者已经奋战在灾区救援一线。

  灾情发生当天,浙江中医药大学志愿者跟随四川省中江县紧急组织的突击队奔赴受灾严重的绵竹市。12日晚,他们就已在绵竹市五都镇复兴二小参加救援,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成功营救出一名儿童。

  在眉山市服务的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们带着3箱矿泉水以及面包饼干等食物,徒步进入都江堰。水和食物分给了市民,他们则投入到救援中,没有工具,就肩挑手抬,从废墟中救出2名年轻女孩。

  ……

  “真想不到富裕了的浙江人,爱心同样如此感人。”和张佳一起在医院照顾受伤灾区群众的广元志愿者王露,得知3 5岁的张佳和丈夫是来自温州乐清的商人,现在全家人都是志愿者后,不由得热泪盈眶。

  事实上,从地震发生的那刻起,这些温州浙商们就开始在会长黄道力的带领下,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过程中。

  “5月17日,阴。感谢温州市政府成都办事处,他们借了辆大卡车给我们,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要把物资送到青川去。早上7点多,在宾馆吃早饭时,我们提出要带几个包子走,服务员刚开始不同意,听说我们是去青川送物资时,立马给我们打包。8点钟我们上路,原本从成都到青川5个小时足够,可地震后出现的无数处山体滑坡使原本崎岖的山路更加难走,下午6点我们才赶到青川。将物资交给当地民政部门后,我们即刻返回广元,还连夜开了个会,商量下一步的行动。由于天气闷热,早上带去的包子都发酸了,但饥肠辘辘的我们却吃得格外香甜。”黄道力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黄道力在四川打拼多年,汶川地震毁了他在广元的商厦,损失上百万元,但在“5·12”以来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这位50岁的温州老板一直在为他人奔忙,至今都没有去他受损的商厦和办公楼看过。

  哀悼,是在悲痛中寻找力量

  没有多的语言,只有静静的哀思。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第一天。晚上8点,杭州市民纷纷自发来到武林广场,围坐一起点起蜡烛,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哀悼。

  星星点点的火光中,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一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

  网络博客上,更多与四川骨肉相连的浙江人表达、践行着对灾区同胞的哀思。

  “前天,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房倒屋塌,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成千上万个生命瞬间逝去,还有无数个生命被埋在废墟中痛苦呻吟。这是一场特大自然灾害,灾害中所有人的命运成了世人的最大牵挂。”网友“泡菜坛子”在地震发生当天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他还呼吁给予四川同胞“更多关注和援助”。

  “天空,还在持续哭泣。伤亡,还在不断加重。我想,所有中国大地上的幸存者们,都有责任向我们的受难同胞伸出温暖的手,援助的手,拉上一把,扶上一把,帮助同胞们走过灾难,战胜灾难。”网友“月下桂子”发表了《汶川,不要哭泣》,号召大家献血捐款。

  “人定胜天,并非是人力一定能够征服大自然。原意与正确的理解,或者说其真谛应该是,人心安定、团结,万众一心,那是胜过任何的自然魔力。”网友“流泪的鱼”表达对灾区同胞关切的同时,还转摘了浙江红十字会的救灾专用账号和热线。

  网友“每天一贴”转摘了总理的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网友“小虾米”转摘了《地震时的十条须知》;

  ……

  然而哀悼,就是要把心沉下,体味悲痛,在悲痛中寻找力量。

  “我们要更坚强,把本职工作做更好。”全国哀悼日第一天,建德市公安局大同派出所民警薛彪特别忙碌—他忙着找辖区的四川籍务工人员,希望能安抚并帮助他们。

  杭州振华丝织厂有四川籍务工人员5人。薛彪来到车间里,逐一向他们了解家庭受灾情况。看到民警,一些务工人员忍不住热泪盈眶。祝庭生家里受灾最严重,“地震发生后,我一直给家里打电话,但是打不通。”直到5月15日下午4时,祝庭生才和家人联系上,他的父母、兄妹都安全,只是家里房子大面积开裂。薛彪把他们目前心里的一些想法、困难认真地记录下来。“你们的困难,我们会尽力帮助。”民警的话让老乡们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大同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天,全体民警都在牵挂四川的灾情,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会激励我们更好地工作。”

  靠近你,温暖你

  12岁男孩许家其自从地震发生后,一直不敢回学校看看。有时候,不经意路过坍塌的校园,许家其都会浑身发抖。

  地震发生的时候,读三年级的许家其正在校门口值日。

  “地震了,快跑。”几个同学突然冲了出来。

  许家其下意识地跟着同学,往前跑。跑着跑着,许家其感觉身边同学越来越少。很多同学都被压在塌下来的建筑物下面。

  后来的几天,许家其一直不敢回学校看看。尽管他的家离学校只有100米。晚上睡觉,许家其经常会在梦里惊醒,满头大汗。妈妈问他梦到了什么,他总是紧咬双唇,一言不发。

  冯斌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副院长,地震发生后,他带着13个心理专家,来到平武县南坝镇各个安置点的帐篷区,给受灾百姓提供心理援助。

  在治疗过程中,许家其一直都不说话,干预小组尽量引导他,让他说出地震当时的情形。慢慢地,许家其开口了,语速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治疗接近尾声时,冯斌问他怕不怕地震。“不怕,住在帐篷里,很安全的。”许家其的回答让人欣慰。

  地震中,许多经历了这场灾难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一项针对灾后心理重建的浙江援助计划也在地震灾区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更多的爱心在传递。

  —2500公里。27个小时。这是一趟爱的专列。5月26日,281名地震灾区伤病员从成都出发,乘坐专列来到杭州,被分派到浙江各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灾区的孩子是大家的孩子,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近日,安吉县教育局向灾区学子敞开怀抱,欢迎家长在该县工作的灾区学子前来继续学业。

  朱国华是都江堰人,去年和妻子一起来到安吉一家物流公司打工,他的女儿朱遥一直在老家念书。在这次地震中,朱遥就读的学校不幸倒塌,所幸的是朱遥很安全。眼看着初三的女儿就要中考了,朱国华和妻子一商量,打算把孩子接到安吉读书。他把这一愿望告诉了安吉县有关部门。没有想到的是,教育局立即为其办理了朱遥的转学事宜,还免去了报名手续费。

  —温州民企在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努力为灾区人民提供就业岗位。温州龙湾区经济联合会、企业家联合会和企业联合会决定,在今后的10年时间里,每年都为灾区人民安排1000个就业岗位,为20岁到40岁的灾区劳动力就业提供方便。

  “温州就是灾区人民的家,欢迎灾区人民到温州来工作。”更多的企业,正在加入到以实际行动支持灾区人民的活动中来。一家鞋业公司提供的岗位不但从200个上升至500个,而且为灾区人民预留了30个“公司储备干部”的岗位。

  而在2000公里以外的浙江,送来慰问金、免费拨打长途电话、组成“爱心车队”送回老家……各级组织第一时间给灾区的在浙人员送去了关爱。那一刻,对于浙江20多万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农民工来说,这样的关怀让他们备感温暖。

  台州市路桥区对当地200多名四川籍人员,安排其所在的党组织做好帮扶工作,并在台州医院路桥院区设立“新路桥人”免费心理疏导点,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安排医生到川籍职工集中的镇(街道)讲课,进行心理干预。

  为让灾区在浙人员第一时间获取亲人信息,各级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灾区取得联系,把家乡的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川籍在浙人员。很多单位、企业还免费提供长途电话。一时间,“爱心热线”在各地传递着各级组织的关爱之情。余杭、北仑、永嘉、常山等地的党员服务中心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纷纷设立免费电话亭,方便灾区人员与家里联系。

  与此同时,为早日使灾区群众有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家”,各地迅速行动,协调组织;相关企业深挖产能,争分夺秒,一切从快从紧,只为那千里之外的期待。

  接到任务后,杭州市相关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提高产能,全力以赴生产活动板房。生产多少板房,就立即向灾区运送多少板房。

  按计划,萧山区共需向灾区紧急提供3500套、7万平方米的活动钢板房及配套设施。目前,该区38家轻钢企业正抓紧生产,第一批1000套将在6月25日前交货。5月24日,200多套活动钢板房已启运灾区,同时出发的还有4 0余名安装人员。

  除了帐篷、钢板房之外,包括铁锹、发电机等救灾急需的物资和设备都已运到了四川,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装备。

  5月15日凌晨1时,满载着义乌商人爱心的1万把铁锹,搭乘军用运输机安全抵达灾区,早已等待在此的当地军民迅速将这批抢险急需的挖掘工具分发到各个救援现场。

  截至5月18日,已有价值近150万元的铁锹、铁镐、撬棍、千斤顶、葫芦吊、铁榔头以及帐篷、照明用具等物资,飞抵四川,投入抗震救灾中。凭借着十分丰富的采购资源,较强的组货和供货能力,义乌成了这次四川抗震救灾物资采购的后方基地。

  5月13日,星月集团接到省消防总队的电话,四川灾区急需便携式汽油切割机,要求提供。为此公司决定,将本来发往美国的一批切割机调出来,并与外商说明情况,先空运到四川。

  几十名员工每天都加班到晚上11点多,尽可能多地生产灾区需要的切割机。因为生产任务重,员工周小刚已经3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了。但他却说:“虽然我们不能捐助更多的钱,也不能亲自到现场,但在自己的岗位上加班生产更多的救灾物资,也是对灾区人民的支持。”

  大悲凝聚起大爱的力量。

  “5·12”以来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华夏大地上悲伤的泪珠与感动的泪花交织在一起,整个中国深深沉浸于巨大悲哀和无疆大爱之中,悲痛弥漫的镜头同爱心涌动的画面极大地震撼着每一个人。

  情系灾区,爱涌浙江。5000万浙江儿女用各种方式告诉正在经历悲伤的灾区群众:我们和你在一起!

  大灾当前,浙江在行动,浙江的救援在继续,浙江的行动也仍在延续。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新闻>江淮大地>池州 
 
 
池州市抗震救灾医疗队获殊荣
 
 
 
 
  2008年06月18日10时30分   】
 
[专题]安徽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
 

 
  日前,我市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荣获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5月14日,市卫生局接到抗震救灾任务后,立即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单位调集精兵强将迅速组建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15日上午医疗小分队乘包机到达成都后立即驱车进驻重灾区青川县。在青川,医疗队10名队员下乡巡诊、应急抢救、通宵值班,为了多救伤员时常顾不上吃饭,25日下午当余震来临时,队员们仍然坚持为青川中医院收治的病人诊治。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职工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开展以“抗震救灾做贡献、重建家园立新功”为主题的“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 (王潇潇)
 
 
稿件来源: 池州日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