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出重点 注重结合重建美好新家园
2008年06月20日    来源:四川日报
 
 
 
 

  赵洪祝在广元调研浙江省对口支援灾区重建工作时强调

  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嘱托,怀着对地震重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6月19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敏尔一行,赴广元市青川县就对口支援灾区重建工作进行了调研。赵洪祝强调,要突出重点,注重结合,重建美好新家园。

  省委、省政府领导会见并陪同。

  进帐篷,到援建工地。赵洪祝在赶赴极重灾区青川县的途中,在该县的竹园镇看望了受灾群众,在马鹿乡慰问浙江公安特警,到黄坪乡慰问金华市卫生防疫人员,到上坪村看望浙江建筑队和支教团,慰问浙江交通抢险队,考察广元利州区体育馆和油橄榄基地活动板房建设及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并听取了广元市和青川县抗震救灾的情况介绍。

  赵洪祝对同行的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组同志说,对口支援灾区重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任务。在对口支援中,要突出重点。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尽早启动实质性工作,重建规划要先行。浙江一定要以实际的行动,派出能发挥作用、有实际能力的人员帮助恢复重建。要搞好工作衔接,首先是规划项目,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要统筹安排,重点推进,特别是对口支援的资金,要在时间、重点和方式上统筹安排。要努力保证成效,推动青川发展快一些,步子大一些。赵洪祝强调,对口支援灾区重建,要做好“四个结合”。他说,恢复重建,要与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帮助受灾群众发展产业和创业;与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浙江要顾全大局,一定要把造血功能培育起来。对青川,要围绕恢复重建帮助引进一些工业企业,通过招聘等方式解决当地的用工问题。浙广双方要建立网络平台沟通信息,使对口支援灾后重建美好新家园务实高效。(记者 徐凯)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8-6-20 08:0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播洒竹园镇2008年06月20日07:59
 来源:解放军报   

带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抗震救灾“心连心”艺术团军队第二分队,6月18日在广元市青川县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了首场演出,1.2万名受灾群众和救灾官兵现场观看。

  演出场地位于青川县的竹园镇,这里安置着3000名受灾群众。
 
 
早上8点多钟,附近一万多名受灾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慰问演出在一个流动的舞台车上拉开了序幕,青年演员杨九红、张海庆、汤子星分别演唱了他们专门为灾区群众创作的《你就是英雄》、《因为有了你》、《废墟上的希望》等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

  总政歌剧团著名演员程桂兰与正在救灾一线的广元军分区参谋蒲玉明合唱了一首《为了谁》,默契的配合和真情的演唱赢得了一片掌声。接着,总政军乐团萨克斯乐手杜银鲛以一首自己创作的《四川是我家》独奏曲,让灾区群众感到了无比温暖。总政话剧团扮演周总理的特型演员刘劲是四川阿坝州人,地震发生后,他已是第二次进入灾区。他为这次演出专门准备了一首长诗《流泪后的坚强》,声情并茂的朗诵,催人泪下。

  演出结束时,王宏伟、黄华丽、王丽达还将自己专门带来的个人演唱专辑送给了受灾群众和救灾官兵。

  6月18日黄昏,已演了3场的艺术家们,临时决定去帐篷学校慰问受灾学生。王丽达、杨九红分别演唱了《亲吻祖国》、《我爱祖国》两首歌后,同学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王宏伟是深受中学生喜欢的军旅歌手,他专门选唱了一首新疆民歌《阿拉木汗》,边唱边舞的动作,很快吸引了十几个同学一起跟他踏歌起舞。谭晶看见坐在轮椅上的曾涛同学跃跃欲试,便主动上前推着他唱起了《生死不离》,并鼓励他:“坚强起来,我等待你参加高考胜利的消息。”曾涛眼含热泪不住地点头。

  进入灾区后,总政歌剧团著名艺术家戴玉强的左手腕上始终系着一条黄色的丝带,他说:“我从心里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祷和祝福。”五四村是广元市利州区受灾较重的村镇之一,戴玉强、刘劲、程桂兰等,没带音响,没有化装,站在废墟上为受灾群众唱了起来。戴玉强用意大利语清唱了一首《我的太阳》,引起了在场群众的强烈共鸣。一位小姑娘跑到对面的山坡上采来了一把野花,双手递给了戴玉强。一个小朋友点了《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歌手汤子星与在场的小朋友一起合唱。歌声在废墟上回荡,刘劲用浓重的川音振臂高呼:“四川,雄起!”在场的数百名受灾群众也随之高呼:“四川,雄起!四川,雄起!”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灾后重建规划轮廓渐明 400名专家编制3方案

2008年06月20日 07:58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有足足半个月时间,人们紧张地注视着四川灾后重建规划的进展,这绝不是仅仅因为好奇,而是期待着一个崭新的川西北城镇群在废墟上重新崛起。这会是怎样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城镇群呢?

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表示,要用三个月时间完成四川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包括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6月1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旋即成立,来自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各方力量迅速汇集,重建规划就此拉开帷幕。此后的6月3日,来自国务院会议的指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规划编制指明了方向。

然而,重建规划工作帷幕拉开后的近半个月间,规划主要参与方均保持沉默,把即将浮出水面的规划捂得严严实实。

由于大地震的罪魁祸首是横亘于川西北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此次震灾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重灾县市达12个之多,其中一些县市被大地震和连绵不断的余震震为齑粉,灾后重建对这些县市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修缮。截至目前,已经明确城市重建选址点的只有北川一城,被此次震灾严重损毁的另一些城镇,如汶川、青川等地则至今没有定论。

本报记者在青川县的现场采访中,关于重建选址听到的说法是“目前仍没有出台相关决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青川县辖区内大山居多,要找个适合建县城而且相对安全的地方,除了竹园镇和老城外,几乎没有相对合适的位置,致使新县城的选址迟迟未定。

日前,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局相继打破沉默,就相关领域的灾后重建规划事宜予以披露。6月15日,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也在成都举行,来自业界的专家们对震区重建规划纷纷建言。

编制3个专项规划

目前,有约400名来自国土资源部的专家正在为四川灾后重建规划紧张地工作着。由于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评估是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基础的基础,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必须编制在总体规划之前,国土资源部的工作在规划编制之初显得格外重要。

国土资源部近日下发《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为灾后重建避险提供保障。同时开展分区适宜性评价,对重建选址进行危险性评估。灾后重建的城镇村选址,必须避让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无法完全避让的,必须安排防治工程排危除险。

牵头起草该《通知》的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重建村庄和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布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避开有害元素高浓度区,接近适宜耕作区、安全水源区,保证农民有地种,有水喝。这是目前正在编制的《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评估》、《灾后重建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资源部在此次灾后重建规划中负责编制的3个专项规划,目前,国土资源部要求应急排查评估工作在6月15日前完成,《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则务必于6月30日前完成。

林区重建初步设想

大地震不仅毁损了大量城镇,对林区的破坏及大熊猫的栖息地卧龙保护区的破坏也十分严重。作为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重要成员单位的国家林业局,也正在就林区重建规划做大量工作。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副司长杨冬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他们已提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的初步设想,不仅包括大熊猫保护区栖息地的恢复重建,重点还在于震区森林生态恢复重建工程。

“地震灾害造成的林地毁损、山体裸露,既大大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破坏了森林生态和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也给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林业局正会同四川、甘肃、陕西省政府抓紧编制以森林生态恢复为重点的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杨冬表示,在国有林场、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等地处边远的山区,国家林业局正在建议有关方面将这些机构统筹纳入所在地城镇建设规划统一考虑。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等极少数丧失生存条件的农户,纳入计划实行生态移民。

四川省卧龙特别行政区副主任陈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部分当地农户非常愿意从山上搬迁下来。当地对农户重建安置也有两种设想:移民,或选择山谷中较为开阔安全的区域集中居住。

重建规划要适应地质环境

“目前,地质环境适宜性问题是摆在恢复重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汶川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四川省地震工程勘察院专家钱江澎称,地质环境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必须依赖的场地稳定、水土资源两个基本要素,前者是适宜性问题,而后者则是容量性问题。因此,在恢复重建规划时对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主要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在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时,应当建立分类评价、动态评价和风险概率评价的原则。

国务院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专家吴树仁在论坛上指出,地震使龙门山区斜坡岩土体发生普遍的变形破坏,在未来的余震、汛期降雨和重建过程中还可能诱发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为此,在面对地质次生灾害上应采取“防”与“避”:在重建规划选址上,新址不要建在地震带上;针对不宜搬迁、易于治理且经济合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有效的治理工程措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徐锡伟、闻学泽等专家则表示,在恢复重建规划上,可以充分利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提供的石油剖面所反映的成都平原地下隐伏构造,对隐伏断层进行活动性鉴定和准确定位,以便避让活动断层灾害带,保障选择好的生存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
――权威专家详解汶川大地震

2008/06/2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再一次向人类展示了自然灾害的强大破坏力。这次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一次地震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量的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来自我国地震、防灾、建筑等科研领域的权威专家。
  千年不遇特大地震波及全国“这是一次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震级大,震源浅,烈度高,地面运动强烈,破坏力极强。”曾经亲眼目睹地震灾区惨状的防灾科技学院院长薄景山,以一连串形容词描述这次地震的强大威力。
  资料显示,由于地球的特殊板块构造,印度洋板块不断向欧亚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的地壳物质不断向东滑移。当这些地壳物质滑移到汶川地震区所处的龙门山构造带后,受到四川盆地的阻挡,聚集了巨大的能量。
  “这个能量大到我们难以想像的地步,而一旦通过地震这种方式释放出来,更是威力惊人。”据薄景山介绍,汶川地震震级达到8级,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这次地震中心烈度高达11度。我们烈度表里总共就分了12度,12度是什么样,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11度几乎是一个极限了。伴随这么高的烈度,地面运动的加速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已经是历史罕见。”据薄景山介绍,汶川地震竟然造成长达300多公里的地表破裂,破裂时间持续约80秒,断层从汶川县映秀镇向东北方向一直延续至青川县一带,地震裂缝、地震鼓包、同震隆起等地面破坏现象随处可见,最大地面隆起达到6米。断层穿过之处虽山河亦为之改观,道路、桥梁、房屋等各类建筑物更是无坚不摧。
  数千万间房屋因震受损统计显示,汶川地震已造成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夷为平地。但是,记者在灾区采访时发现,地震在同一个地区产生的破坏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同类建筑物破坏方式也不相同。
  曾在地震发生当天即赶往灾区调查、抢险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为我们破解了这一谜团。
  刘杰认为,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不能单纯从地震本身的性质去分析,除地震强度外,还取决于场地条件、建筑物结构等一些综合因素。
  首要因素当然是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这不仅与地震大小,即震级有关,也与距地震中心的远近和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
  第二个因素是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场地条件。根据现场考察结果,这次地震的震中区造成的地表位移达几米。如果建筑物正好位于断层上,这样大的位移量,即使非常坚固建筑物也会被破坏,相反,如果建筑物不在断层上,造成的破坏可能就相对轻一些。
  第三个因素是建筑物结构。同样的地面运动,开间比较大的房间所承担的力就比较大,也相对比较容易破裂和倒塌。
  第四个因素是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质量不好的建筑物肯定比较容易损毁。
  刘杰特别指出,任何地区的建筑物是有一定的基本设防烈度,在建筑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如果发生的地震对某个地区造成的烈度在基本设防烈度内,建筑物应当没有问题。出现问题时肯定是施工质量的问题。但是,如果地震造成的烈度高于基本设防烈度,如汶川震中区烈度达11度,而该地区设防烈度是7度,这些地区就很难判定房屋倒塌是否是由于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造成的。

 
编辑:wkeping 来源:无锡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系汶川 心手相连
 
——宁海人民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纪实
 
  宁海新闻网  2008年6月20日 7:34
 
 
 
  宁海新闻网讯 (记者水玲玲)山崩地裂,炎黄俱痛心,华夏同哀悼。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不计其数的房屋顷刻倒塌,数以万计的生命转瞬消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远在千里之外的缑乡儿女迅速行动起来,带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立即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去。
  一位位市民踊跃捐款捐物,一批批救援物资不断发出,一批批群众自发前去献血,一名名志愿者争上救灾前线……59万宁海人民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告诉地震灾区的同胞们:我们血脉相通,我们心手相牵,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紧急行动把爱传递千里之外
  灾情就是命令。消息传来,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我们将积极开展支援灾区建设的各种捐助活动,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同灾区人民一起共渡难关,帮助他们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县委书记王剑侯第一时间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支援灾区的号召。
  5月14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抗震救灾援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号召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支援受灾地区抗震救灾工作。同日下午,县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几日后,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党员中组织开展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在前期捐款的基础上,王剑侯、褚银良、戴霖军、杨加和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又带头交纳了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县四套班子领导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走访、慰问在宁海的川籍民工。
  县民政局、县慈善总会、县红十字会迅速向全县发出向地震灾区赈灾募捐活动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捐献善款。县各大新闻媒体刊播了捐赠账户和捐赠电话。
  5月23日,赴川抗震防疫小分队志愿者王斌、张峰飞抵四川灾区开始为期20天的消杀防疫工作。
  5月26日,漂流勇士吴连宝被吸纳为我省第一个报名赴川,参加排除水库、堰塞湖险情的志愿者。
  5月30日,县公安局6名特警奔赴四川灾区。
  5月30日,120急救中心驾驶员王建荣急驰四川。
  ……
  县财政紧急拨款150万元支援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建设过渡安置房。县直各部门、各镇乡(街道)立即响应,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献爱心活动。一笔笔善款、一件件物资,凝聚着宁海人民的一片爱心,源源不断地汇向地震灾区。
  
  踊跃捐献人人参与爱心接力
  百岁老人杨复姗捐出千元,身患残疾的徐水春捐出2085元,4岁的严淘将积存数年的114.5元零用钱全部捐上……赈灾捐款名册上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宁海人的爱心。
  5月13日上午,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正在美国考察的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在得知四川地震灾情后,马上决定向灾区捐款100万元。“尽管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形势不是很好,但再困难,也比不上灾区的困难。”在回国后,他组织义捐活动,又追加捐赠了174余万元,因为“我们跟灾区人民的心是在一起的”。
  得力集团、双林公司、华成阀门、金海投资……一家家宁海民企出现在捐赠名单上。从农村到城镇,从街道到社区,从机关到学校,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点燃红烛为灾区人民祈福,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让人眼眶湿润的,还有那一个个虽然力量微薄,却充满爱心的普通老百姓。在宁海新闻网“文峰论坛”联合宁海红十字会为地震灾区募捐活动现场,很多捐款者都没留下真实姓名,只留下“爱心人士”、“心连心”、“宁海人”等一串串闪光的爱心代名词。更多的市民纷纷挤上献血车,用鲜血把自己和灾区人民的心连在一起。仅5月13日、14日两天就采集血液达3万多毫升。
  此次可谓是宁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单项捐赠资金最多的赈灾行动。截至6月16日,我县共募集捐款3983万元,各类捐赠物资价值220万元。此外,许多企业、团体和个人还直接向灾区捐赠了大量救灾物资,谱写了一曲“我与灾区群众心连心”的动人乐章。

  尽心尽力爱心物资驰援灾区
  6月17日,比最后期限提前了4天,普鲁司公司装载2000顶帐篷的4辆货车驶上开往四川灾区的道路。至此,该公司承接的中央下达的首批1.8万顶救灾帐篷生产任务,经各方努力终于圆满完成。
  普鲁司公司每月的正常生产能力是出产1万顶帐篷,可5月22日他们承担了中央下达的在6月底前完成4.2万顶救灾帐篷的生产任务。得知企业面临的巨大压力,5月23日下午,县委书记王剑侯等县领导第一时间赶到普鲁司公司,为企业排忧解难。
  随后,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供电部门全天候保证企业用电,其他企业提供70多位一线生产能手参与生产,奉化职教中心36名学生赶来支援,宁海中学100余位高三毕业生充当辅助工。更难能可贵的是,60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主动参与生产。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有了人们的无私奉献,普鲁司公司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又好又快地完成了任务。
  除此之外,三木露营公司捐赠价值150余万元的1000顶帐篷和1000把休闲椅,并派遣30名志愿者前往灾区安装帐篷;凯特公司停下利润丰厚的订单,加班加点赶制来自灾区的临时订单;科瑞特公司向四川灾区提供30余吨低于成本价的消毒药,并组织企业所有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急需药品……在捐钱捐物的基础上,宁海的众多企业纷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援灾区。

  真心关爱第二故乡倍显温暖
  要通话的,电话免费打;要回家的,公司给路费;要用钱的,向公司预支……在这场特大灾难面前,在宁海工作的四川同胞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5月15日,县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地震灾区籍在宁海务工人员安抚工作的紧急通知,表示要积极开展募捐送温暖活动,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企业和社会的温暖,来自第二故乡的温暖。
  现实也是如此。高格卫浴的四川籍员工蒋国目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双亲,家中的房子全部坍塌,该公司马上帮他订好机票让他返乡,并拿出1.7万元帮他暂时渡过难关。宁波圣豹电池有限公司有31名川籍员工家在重灾区,公司为这些员工买好火车票,每人送上2000元慰问金让他们赶回家……充满爱心的宁海人以各种形式向灾区伸援手、送温暖,以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分忧解难,充分展现了宁海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爱心城市的精神风貌。
  大灾方显大爱。眼下,四川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而宁海人民也将继续谱写着抗震救灾的动人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 
宁波赴川救援队三个团队获荣誉称号
 
  中国宁波网   08年06月20日 08:02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87100000
 
 
  中国宁波网讯 (汤碧琴 单玉紫枫 莫雄峰 江浩波 王 莹)我市全力援助四川地震灾区,先后派遣多支队伍奔赴灾区,出色完成了救灾任务,其中宁波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小分队、宁波检验检疫局赴四川灾区卫生防疫小分队、宁波市急救中心赴灾区救护车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 “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总工会获得的信息。

  公安民警:冒险救助群众近千名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救援条件,宁波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全力以赴抢救废墟下的受难群众,救助灾区群众,维护当地社会治安。救助伤员130余人,发现遇难者32人,救援群众179人次,帮助群众514人,执行巡逻设卡任务1660人次,守护重点单位21处480人次,转移运输救援物资15吨,帮助群众搭建帐篷1465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还省出衣被和食物,送给受灾群众。

  宁波防疫经验:灾区全面推广

  宁波检验检疫局赴四川灾区卫生防疫小分队先后深入受灾最严重的青川、北川、都江堰等地重点防疫点,开展卫生处理消杀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员210人次,对灾区近70万平方米实施有效消毒、杀虫,消毒处理上百具遇难者遗体,发放上万份宣传资料。小分队在灾区的一些做法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和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已被兄弟防疫队伍采用推广。小分队也因此被国家六部委联合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急救车队:加班加点运送伤员

  宁波市急救中心车队赴灾区的10辆救护车,在余震、山体滑坡等极度艰苦的通车条件下,加班加点全力运送伤员,确保伤员及时得到救治。同时,他们还多次赴杭州火车站、宁波机场等地接运来甬治疗的灾区伤病员104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巨峰:重建家园 需要援助更需要自助
 

 
 【 2008-06-20 06:01 】 【来源: 四川日报 】
 
 

  (记者 谭江琦)“5·12”地震至今,全省4级以上余震里,超过1/4发生在广元,再加上该市山多路险、经济基础薄弱,受灾群众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面临特殊困难。18、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蒋巨峰来到广元剑阁县、利州区、青川县,指导新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

  青川县红光乡的4个组和关庄镇的1个组已经完全消失——大山崩裂,两面滑坡的山体将700名群众瞬间掩埋了近百米深。蒋巨峰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乱石来到现场,焦急地询问还有哪些乡镇处在断裂带上。他说,安置和重建工作都要以人为本,要以科学评估为前提,避开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区、行洪河道。

  “内伤重”是广元房屋损坏的一大特点。乍一看房屋未倒,细看墙壁和房梁却布满裂缝。在剑阁县上寺乡、下寺镇和利州区南鹰小区,蒋巨峰走近一户户危房察看受损情况,叮嘱当地做好群众安置工作。每到一处安置点,他都仔细询问群众有没有领到补助的钱粮,并走进帐篷商店察看商品售价是否合理。

  青川县凉水镇群众用旧木材和竹篾、石棉瓦、彩条布,自建临时过渡房。他们告诉蒋巨峰,政府发的2000元补贴已经领到手,还上墙公布了。利州区大石镇五四村邱仕平自建的永久性住房已完成底楼,正准备盖二楼。“有圈梁吗?”蒋巨峰十分关心房屋的抗震性。村民们说,我们以后修的房子,都要抗震。蒋巨峰说,政府将全力搞好评估和规划,发放补助,帮助大家建设安全的新家。大家也要奋起自救,重建美好家园。

  公路旁,孩子们举着“向浙江人民学习致敬”的自制标语;帐篷学校里,飘出《感恩的心》的歌声。对口支援广元的浙江省已在此建起1.6万套活动板房。蒋巨峰来到多处活动板房安置点,慰问浙江建设者和教育、卫生工作者。他说,浙江对广元的支援已有十几年,这次地震灾害中又率先派出救援队,积极援助,我们对此深表感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四川人民一定会奋发图强,重建家园。

  考察中,蒋巨峰指出,广元受灾范围广、破坏大、伤亡重,但广元人民是震不垮的,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党员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由衷的敬意。

  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部署做好下一步工作?蒋巨峰强调,下一步首要任务仍是抗震救灾。在一手抓抗震救灾的同时,也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广元天然气资源丰富,要突出抓好一批大项目,促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

  蒋巨峰强调,在恢复重建中,要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要充分宣传、动员、组织群众,使群众成为重建家园的主体。要整合政府手中的各种资源,调整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恢复重建中,并善于运用市场机制筹措重建资金。

  蒋巨峰还看望慰问了参与当地堰塞湖抢险工作的民兵预备役人员。

  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参加考察。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部副部长:灾后重建城市宜控制在2至10万人


2008-06-20 05:42:03  新京报  
 
 
标签: 建设部 灾后 
 
 
  本报讯 (记者 徐春柳)昨日,2008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暨首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博览会在河北廊坊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灾后重建生态城市,我们共同的家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出席论坛时表示,灾后重建城市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人口控制在2万-10万人。

  昨日,仇保兴以“灾后重建和生态优化”为题发表演讲,并公布了《灾后重建生态城纲要》。仇保兴认为,我国以密集型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效应。他举汶川地震为例,“汶川地震中死亡人数已近7万人,其中大多数死亡在城镇。”仇保兴以汶川、青川为例,称灾后重建城市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人口控制在2万-10万人,与自然环境融合较好。灾后重建要以生态化为目标,建成安全、舒适、生态友好之城。

  “我们要求10年,20年,灾害再次降临,这些城市的生命线不会中断。”仇保兴强调,灾后重建还要使得受灾城镇风貌特点更地方化、特色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 


(编辑:竹怡)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爱心电影"在广元放映逾500场 10万人次观看
2008年06月20日 05:11:2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广元6月19日电 今天是浙江在线爱心大篷车开进四川广元灾区放映的第11天,晚上8时整,在广元市最繁华的利州广场上,尽管下着小雨,但帐篷安置点里的群众拎着板凳、椅子,早早来到这里,等候电影开场。

  广元凤凰农村数字院线经理王建平告诉记者,截至今天,浙江“爱心大篷车影院”在广元灾区40多个放映点放映的“爱心电影”已突破500场,超过10万人次观看。

  “电影是安抚受灾群众心灵、缓解紧张情绪最方便的方法,”广元市文化局市场处处长俞天喜说,“对救援人员的心理调节也有作用。”

  “爱心大篷车影院”首批放映的电影包括《黄石的孩子》、《战鼓》、《功夫好男儿》、《宝葫芦的秘密》、《惊涛骇浪》等18部,都经过心理专家严格筛选,有助于地震灾区群众走出阴影,坚定信心,重建家园。

  浙江在线爱心大篷车到达广元灾区的当天是端午节,在重灾区青川县马鹿乡,放映队在平坦的田地上拉起了放映幕布。吃着粽子、看着电影,许多村民说,这是灾后最开心的日子。读小学5年级的赵军帮妹妹撑着伞,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宝葫芦的秘密》。赵军说,他也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因为这段时间看到了许多解放军叔叔在帮助他们。

  出设备、出钱、出人手。与“爱心大篷车”主动合作的放映队越来越多,每天晚上在40多个点同步放映,成为广元灾区一道文化风景。

  “啥子时候再来嘛?”在利州区宝轮镇三溪口受灾群众安置点,莲花村4组的李守玉看完《我的长征》后动情地说:“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心情一直非常沉重。看到电影中前辈们不畏艰难,勇于斗争,感觉我们这点灾难算不得什么。”

  由于灾区群众露宿分散,加上大量的重建人员,现有放映力量仍不能满足灾区对电影文化的需求。杭州大篷车影视公司总经理魏兵呼吁,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受灾群众和援助力量的精神生活,为“爱心电影”多添把火。

【专题】浙江在线爱心大篷车千场电影送灾区

【专题】抗震救灾 浙江在行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杜大强 浙江在线记者 李敏 编辑: 陈新科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华援川队员深情感言——再苦再累也值得
2008年06月20日 05:07: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金华6月19日电“住的是帐篷,就搭在四川老乡的麦田里。半夜一下雨,衣服、被子全部湿透。吃的呢,基本上天天是方便面。但无论多苦多累,我们的心里很温暖……”今天上午,在金华赴川抗震救灾一线人员座谈会现场,回忆起在四川灾区度过的日日夜夜,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凤英动情地说。

  王凤英说,温暖来自于金华市民的牵挂,来自于灾区群众的关心。她讲了一个“躲”老乡“饭局”的故事。由于天天吃的是方便面,金华防疫队的队员们几乎都得了口疮。“老乡心疼我们,就要给我们送家里没被地震毁坏的蔬菜。可队里有规定,我们不能吃老乡的一口饭呀。没办法,为了躲老乡的‘饭局’,我们只能把每天吃饭的地点改在偏僻的小山边。”

  东阳三建集团公司援助青川建设活动板房的队伍到达青川后,公司副总经理蒋立天就被选为临时党支部书记。“苦是很苦:没地方洗澡,没地方睡觉,余震不断。但苦中有乐:老乡送来几个水果、几株青菜,家乡党组织传来问候。”最让蒋立天感动的是,他离开东阳的当天,市里组织部门到他家里走访,给家属送上问候。

  就在大家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忙碌时,金华市、县两级组织部门一起走访了125名赴川一线党员干部的家庭,问候一线人员的家属。今天,为了表彰参加抗震救灾表现突出的一线人员,金华市委、市政府特意给600多位队员颁发了“赴川抗震救灾证书”和“赴川抗震救灾纪念奖章”。

【专题】抗震救灾 浙江在行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徐贤飞 编辑: 陈新科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卫生系统广大党员积极支援抗震救灾纪事
2008年06月20日 05:01:2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讯“5·12”汶川特大地震,多少生命消逝,多少生命在经受磨难和考验……

  危难之时更显党员本色。得知灾区急需医生、护士、防疫人员、心理专家,党员们第一个站出来了!无论在抢救前方,还是在救治后方;无论在手术台前,还是在捐款箱前,我省卫生系统的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

  党旗:高高飘扬在灾区废墟上

  关键时刻,就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救灾,刻不容缓。省委、省政府一声令下,我省卫生系统广大共产党员立即向前方集结。省疾控中心医生陆烨,妻子怀孕6个月,5月14日清晨接到出发通知时,他只在睡衣外披了件外套就直奔机场;省人民医院护士李霞、周丹,克服家庭和自身困难,毅然加入医疗救援队。

  为了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省卫生厅党组要求各卫生救援队建立临时党组织,并提出“珍爱生命,救死扶伤,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十六字队训。

  在震后的废墟上,鲜艳的党旗飘起来了,临时党支部一个个成立,他们中既有6位80后年轻党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也有年近60的老党员带领的医疗救援队。在青川县姚渡镇,第一个悬挂党旗的临时党支部负责人沈钢激动地说:“在看到党旗那一瞬间,我的心就被照亮了,抗震救灾的意志更坚定了。”

  客观条件固然恶劣,战斗的激情依然不减。在前方临时党支部会议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群斗志昂扬的人,有的站着,有的坐在废墟上,有的握着蜡烛,有的在小纸片上奋笔疾书,争分夺秒地研究着一个个救援方案。

  党风:救灾一线尽显先锋本色

  越是困难和危险,党员越要冲在前面。

  在灾区,没有热饭吃,就啃压缩饼干;没有澡洗,就随便抹把脸;没有被褥,就12个人合用一床被子盖脚;没有帐篷,就缩在临时担架上打个盹。

  省卫生厅疾控处干部潘红带领的36人防疫救援队,是我省进入青川县的第一支医疗队伍。在苏河乡,他们了解到1500多户村民都散布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为完成“大灾过后无大疫”的使命,潘红和队员们凭着惊人毅力,每人每天背着40多斤消杀器材和药品,奔走在陡峭的山崖上,一走就是20多里。不到10天,他们就跑遍了山乡各个角落,送粮送药、清理环境、消毒饮用水。

  频发的余震让队员们无时不处在危险中。潘红告诉记者,队员们在下山时找不到来时的路,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被困在山里,第二天才能回营。“为了山上的受灾群众,不管如何艰难,我们都会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前行。”说起潘红,队员们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四川多山,余震又不断引发塌方,一路上不断有飞石袭击救护车辆,但只要没被砸中,党员们照样往前冲。一次,一辆救护车后三分之一处被一块巨石击中,车身凹进一大块。“说不害怕是假的,可想起灾区人民的迫切期待,这点害怕算什么!”省人民医院医师王天华说。

  在夜以继日的奋战中,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累得嗓子完全失声,要靠写字或打手势才能与人交流。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冯彬每天奔走在伤病员中,动过手术的腿走得关节积水,也不肯休息。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旭初,在巡查营地时被危墙砸中,左手骨折、大拇指被碾烂……由于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许多人身上都起了皮疹,有的伤口都溃烂了,可没人叫一声苦,也没人提特殊要求。

  党性:体现在人性的关爱中

  在灾区,救援队的党员不仅全力救治伤病员、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更把人性的关爱送到每一位受灾群众心中。

  在平武县南坝镇,看到不少老百姓流离失所,青年突击队的小伙子就把仅有的几顶帐篷给了当地同胞,自己则找了些纸板稻草,在气温只有七八摄氏度的夜晚熬了一宿。在姚渡镇,省疾控中心的党员们看到受灾群众缺水缺食物,就号召大家把水和干粮集中起来送给他们,自己却饿着肚子坚持工作。

  在拳拳爱心背后,是共产党员铁的纪律。“灾区人民受难了,我们要竭力帮他们,决不拿他们的一分一线。”省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夏时畅回忆说,在青川县救援时,有个队员拿了老百姓一张凳子坐,马上被他制止了。有时,受灾群众打来几桶水,请救援队的同志拎一桶去用作消毒,他们也婉言谢绝了,宁愿自己累一点、多走500米去打水。

  真爱换来真情。受灾群众不仅帮助他们烧饭、烧开水,当救援队离开时,许多人自发前来送行。省人民医院里如今种着5棵核桃树苗,这是受灾群众送给医疗救援队的“抗震救灾纪念树”;姚渡镇几位群众还为防疫救援队设了博客,以感谢信等形式书写了参加抗震救灾的党员与群众的一片深情。

  党员:每个人都在积极行动

  向前!向前!让党徽更亮,让党旗更红。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卫生救援队在四川共救治伤员7000余人次,实施外科手术200余例,心理干预20000余人次。一线党员的模范行动深深感染了所有参加抗震救灾的同志,许多人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截至目前,已有80余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部分表现突出的同志在一线入了党。

  后方的救治也同样让灾区伤病员感受着党的温暖。我省各级医院主动争取安排更多的伤病员,在很短时间内腾出2000张病床,收治了1020位伤病员。灾区伤员深有感触地说:“浙江人民真好!我们到家了!”

  “我是党员,让我上吧!”刚从四川灾区回来的浙医二院医生冯刚,顾不上休息,就又投入到救治灾区伤病员的紧张工作中;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主任张春,每天都在手术室里忙碌,最多一天连续主刀做了5台大手术,累到几乎虚脱……

  还有更多党员,虽然没能亲上一线,但都以实际行动支援前方,积极捐款、交纳“特殊党费”。据统计,省卫生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共捐款210余万元,全省卫生系统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近700万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义无涯、大爱无声,党员本色、剑胆雄风,可歌可泣的奉献未必只在战场,时代丰碑上你就是英雄。

【专题】抗震救灾 浙江在行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苏晓春 沈祖轩 廖小清 编辑: 陈新科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洪祝率省对口支援工作组赴广元青川考察

  赵洪祝率省对口支援工作组赴广元青川考察

对口支援尽全力 携手共建新青川

刘奇葆等介绍抗震救灾情况

  浙江日报四川广元6月18日电 今天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率省对口支援工作组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实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等一同前往。工作组成员包括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傍晚,在自成都转赴广元前,赵洪祝一行与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四川省委常委、秘书长、副省长钟勉,副省长黄彦蓉等四川省领导进行座谈,交流了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情况。

  在座谈交流中,赵洪祝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向四川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并介绍了前一阶段我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他说,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的坚强领导和凝聚力、战斗力,令我们感到十分钦佩;四川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优良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四川人民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大智大爱大勇,深深感动了浙江人民。经中央统一部署,浙江省承担起了对口支援广元市青川县恢复重建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健全对口支援机制,明确对口支援要求,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与灾区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我们相信,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有全国各兄弟省市区的有力支持和援助,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刘奇葆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衷心感谢浙江对灾区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他说,患难之中见真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及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援灾区,积极接收和精心救治转运的伤员,安排灾区学生到浙江就读,加紧组织生产和向灾区调运帐篷、活动板房及其他救灾物资,有力地支持了四川人民的抗震救灾斗争。目前,我省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以安置受灾群众为主要任务的重要阶段,我们坚持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安置,围绕安置抓恢复,抓好恢复促重建。多年来,浙江省为对口帮扶广元市做了很多实事。这次中央安排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县恢复重建,我们一方面要发挥主体作用,自强自立自救,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对接工作,着力构建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机制,设立工作机构,加强工作对接,强化实施保障,为对口支援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当夜,工作组抵达广元市。19日,工作组将赶赴青川县灾区实地考察,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和我省在当地援助人员,并与广元市和青川县党委、政府负责人研究对口支援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会议精神 赵洪祝主持并讲话

  浙江日报杭州6月16日讯 今天下午,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于6月13日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加强组织领导,抓紧研究部署,坚决完成中央交给浙江的各项任务,扎实做好我省支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

  省委书记赵洪祝主持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传达中央会议精神。

  会议认为,中央在我国抗震救灾、经济社会发展和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关键时刻召开这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坚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全面把握当前的形势,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强调,当前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实践再次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一个坚强有力、坚定有为的领导集体,是一个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领导集体,是一个能够驾驭复杂局势、具有高超领导能力的领导集体。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力做好支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研究明确对口支援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持,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继续推进面上的支援工作,给灾区群众持续的关爱与支援。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一手坚持不懈地抓抗震救灾、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社会发展。要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积极化挑战为机遇,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外需收缩、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新情况,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以支援抗震救灾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动力,进一步振奋精神,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全国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要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质服务。要针对今年汛期特点,进一步加强我省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未雨绸缪,及时防范,加快实施“强塘固房”工程,扎实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各项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青川灾区农民不等不靠 赴浙江打工自救

来源:新华社


  青川(四川),2008年6月19日 不等不靠 打工自救

  6月18日,地震灾区四川省青川县竹园镇几位农民准备赴浙江打工。他们表示,青川受灾后全国人民给予了大力援助,但是他们不能长期等待救助,大家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解决困难。 新华社记者 谢云挺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洪祝率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组赴青川考察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8-06-19 22:18:32)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鲁圣船

    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20日电(记者谢云挺、王小川)为了落实好中央交给浙江的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区恢复重建任务,19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率省对口支援工作组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实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

    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一行18日晚抵达成都转赴广元,19日一早从广元赴对口支援的青川灾区实地考察,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和浙江省在当地的援助人员,并与广元市和青川县党委、政府负责人研究对口支援工作。

    赵洪祝书记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天天关注灾区情况,这次到了青川灾区现场,给我的感受与在浙江看报纸看电视的感觉大不一样,广元市青川县灾情严重,浙江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灾区的需求,标本兼治认真扎实做好支援灾区工作。他说,这几天浙江水灾很严重,但是我们还是挤出时间到广元到青川来,为的就是把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区工作做好,让青川人民早一点重建美好家园。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在交流商讨会上说,根据中央的要求,浙江这次对口支援青川县工作,要在原来支援灾区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赵洪祝书记提出的"坚决有力,紧张有效"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并且就对口支援的重点内容、支援方式等提出了初步设想。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组一行的人员还有,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俞仲达、省委副秘书长舒国增、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省经贸委主任汤黎路、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省民政厅厅长吴桂英、省建设厅厅长张苗根、省卫生厅厅长杨敬、省交通厅厅长郭剑彪、省应急办主任陈荣、省协作办主任姚少平等。(完)

新闻链接(图片):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广元青川考察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军区153医院在四川青川援建一个野战妇幼医院 
2008年06月19日 20:59: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四川青川6月19日电(李虹、张玉清)由济南军区153医院医疗队援建的一个妇幼医院19日落户四川省青川县南郊的乔庄镇,当地孕妇有了固定的就医机构。

 
    据153医院医疗队队长、野战妇幼医院院长王炳南介绍,青川县妇幼保健院的楼房在地震中坍塌,所有设备和药械毁坏。济南军区153医院医疗队主动承担了孕妇、产妇的疾病防治、围保等任务,并在当地卫生部门的协助下,成立了青川野战妇幼医院。这个医院由5顶野战帐篷组成,设置了门诊、检查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
 
 
 (责任编辑: 黄硕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帐篷伙食团里的老军人 记志愿者王金木


【http://www.newssc.org 】  【 2008-06-19 17:06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青川6月19日电 (梅莹 柳桂华 记者李京枝) 在青川灾区县委宣传部的帐篷伙食团里,有一位随时弯腰忙碌的身影让我们深深感动而敬佩,他叫王金木,今年55岁,是江西乐平市农科园区的一位下岗职工,也是一位老伤残军人。他来到这里志愿服务灾区人民已一个月了,一提起王师傅,这儿的人都认识他,全然把他当成了家里人。伙食团的袁大姐说:“王师傅过来以后,他确实很好,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代表我们全青川人民感谢他,他就象我的老大哥,比我的亲人还亲。”

  “5·12”地震发生以后,王金木每天都要看电视新闻,关注灾区的情况,每看一次,那些垮塌的房屋,死去的兄弟姐妹,失去亲人的可怜的孤儿,都会让他的心灵受到一次深深的震撼。5月19号,他再也沉不住气了,王金木说:“当时我看电视,地震给四川灾区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我一心想为灾区人民做点事,但是我又没钱,是下岗职工,我想目前我就出力吧,就这样,我没和家里孩子老婆商量,就过来了。”想到这里,王金木立即收拾东西动身。因为是一个人单独行动,怕过来后别人不信任他,当不了志愿者,他还特意带上了保存了36年的老军装、当年部队上的有关证件、户口本,于当天乘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到达成都已是21号的下午。他找到省红十字会,出示证件以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看他年纪大了,叫他留在成都第二线搞一些搬运工作,但他强烈要求要到汶川一线去,他说他是军人出身,要到一线和部队一起干。没办法,最后工作人员只好给他找了一辆拉救灾药品到青川竹园的便车,在竹园下车后,才知道青川受灾也极为严重。“只要灾区需要我,在哪儿干事都一样。”于是,就临时改变了去汶川的主意,于21号晚上10点到达了青川。青川宣传部部长马建对他的这种行动感激不已,就把他留在了宣传部的伙食团搞后勤服务工作。不管干什么活,只要能够留下来,实现自己的心愿,王金木比啥都高兴:“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我感觉心里很舒畅,要是我这次不来的话将是我一身的遗憾,遗憾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看到四川同胞遇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我这次来了感到很荣幸很高兴。”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金木都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挑水、劈柴、做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搬运粮食、搭建帐篷,什么脏活、累活、重活他都抢着干,每天都要不停地忙到晚上10点过,他才有空坐下来歇一会。才来那几天,吃饭的人很多,每顿饭吃完他光洗碗都要洗100多个,一摊子碗洗下来,他的腰都直不起来,本来当年在部队时腰就因公负过伤,但他慢慢站起来用两手揉一揉,又去劈柴、打扫卫生。刚开始,自来水不能饮用,他每天要到青川宾馆的水井里去挑水,每天要挑10多担。每天忙忙碌碌,几乎连给家里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过来快20天了,他说只打过两个电话,一个是在5月22号那天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报了平安,因为他走时没给家里人打招呼,怕老伴儿子不让他走,没想到打电话回去,老伴儿子都很支持。“我老婆说既然去了,就好好为灾区人民多做点事,多做点贡献,她又说你注意安全,我说好的,你放心,保证把这个仗打好。我儿子说,老爸,你在灾区注意安全,多做点事,等我毕业以后,我是搞土木工程建设的,我也为他们去盖房子出力。”另一个电话是6月2号打给他以前的老连长的,向老领导回报了他自愿支援灾区的情况,老领导的话让他心里暖洋洋的,更增加了干劲:“他鼓励我说你在灾区一定好好干,不要当逃兵,我说我当得了逃兵吗,我要当逃兵早就跑了,我说这里余震一个连一个的,他说我为你感到高兴,感到骄傲。”王金木告诉记者。

  15号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所有的人都拿起了碗筷吃饭,只有王师傅坐在一顶帐篷的角落里,记者上前去叫他吃饭,他连说“你们先吃,你们先吃。”原来他每顿吃饭都是这样,等别人吃完了自己再吃,往往到最后饭菜都没有了,他就将就着吃一袋方便面,王金木说:“记者们很辛苦,我们是为记者服务的,记者们在外面采访够辛苦的,我自己是这么想的。”

  采访结束,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离开时,王金木坚定地说:“我来青川已经10多天了,我已结下了不少的干部和群众,和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我感觉到灾区人民意志坚强,有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值得我佩服。只要灾区能留我下来的话,我一定自始至终干下去,同灾区人民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下,青川灾区明天更美好!”

  王金木,一位革命的老军人,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他临危不惧、无私奉献,也许,他做的事很不起眼;也许,他在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大军中很平凡,但是正是这种平凡,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军人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尊重。我们深信,有象他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灾区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四川新闻网青川6月19日电 (梅莹 柳桂华 记者李京枝) 在青川灾区县委宣传部的帐篷伙食团里,有一位随时弯腰忙碌的身影让我们深深感动而敬佩,他叫王金木,今年55岁,是江西乐平市农科园区的一位下岗职工,也是一位老伤残军人。他来到这里志愿服务灾区人民已一个月了,一提起王师傅,这儿的人都认识他,全然把他当成了家里人。伙食团的袁大姐说:“王师傅过来以后,他确实很好,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代表我们全青川人民感谢他,他就象我的老大哥,比我的亲人还亲。”

  “5·12”地震发生以后,王金木每天都要看电视新闻,关注灾区的情况,每看一次,那些垮塌的房屋,死去的兄弟姐妹,失去亲人的可怜的孤儿,都会让他的心灵受到一次深深的震撼。5月19号,他再也沉不住气了,王金木说:“当时我看电视,地震给四川灾区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我一心想为灾区人民做点事,但是我又没钱,是下岗职工,我想目前我就出力吧,就这样,我没和家里孩子老婆商量,就过来了。”想到这里,王金木立即收拾东西动身。因为是一个人单独行动,怕过来后别人不信任他,当不了志愿者,他还特意带上了保存了36年的老军装、当年部队上的有关证件、户口本,于当天乘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到达成都已是21号的下午。他找到省红十字会,出示证件以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看他年纪大了,叫他留在成都第二线搞一些搬运工作,但他强烈要求要到汶川一线去,他说他是军人出身,要到一线和部队一起干。没办法,最后工作人员只好给他找了一辆拉救灾药品到青川竹园的便车,在竹园下车后,才知道青川受灾也极为严重。“只要灾区需要我,在哪儿干事都一样。”于是,就临时改变了去汶川的主意,于21号晚上10点到达了青川。青川宣传部部长马建对他的这种行动感激不已,就把他留在了宣传部的伙食团搞后勤服务工作。不管干什么活,只要能够留下来,实现自己的心愿,王金木比啥都高兴:“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我感觉心里很舒畅,要是我这次不来的话将是我一身的遗憾,遗憾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看到四川同胞遇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我这次来了感到很荣幸很高兴。”

  在以后的日子里,王金木都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挑水、劈柴、做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搬运粮食、搭建帐篷,什么脏活、累活、重活他都抢着干,每天都要不停地忙到晚上10点过,他才有空坐下来歇一会。才来那几天,吃饭的人很多,每顿饭吃完他光洗碗都要洗100多个,一摊子碗洗下来,他的腰都直不起来,本来当年在部队时腰就因公负过伤,但他慢慢站起来用两手揉一揉,又去劈柴、打扫卫生。刚开始,自来水不能饮用,他每天要到青川宾馆的水井里去挑水,每天要挑10多担。每天忙忙碌碌,几乎连给家里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过来快20天了,他说只打过两个电话,一个是在5月22号那天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报了平安,因为他走时没给家里人打招呼,怕老伴儿子不让他走,没想到打电话回去,老伴儿子都很支持。“我老婆说既然去了,就好好为灾区人民多做点事,多做点贡献,她又说你注意安全,我说好的,你放心,保证把这个仗打好。我儿子说,老爸,你在灾区注意安全,多做点事,等我毕业以后,我是搞土木工程建设的,我也为他们去盖房子出力。”另一个电话是6月2号打给他以前的老连长的,向老领导回报了他自愿支援灾区的情况,老领导的话让他心里暖洋洋的,更增加了干劲:“他鼓励我说你在灾区一定好好干,不要当逃兵,我说我当得了逃兵吗,我要当逃兵早就跑了,我说这里余震一个连一个的,他说我为你感到高兴,感到骄傲。”王金木告诉记者。

  15号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所有的人都拿起了碗筷吃饭,只有王师傅坐在一顶帐篷的角落里,记者上前去叫他吃饭,他连说“你们先吃,你们先吃。”原来他每顿吃饭都是这样,等别人吃完了自己再吃,往往到最后饭菜都没有了,他就将就着吃一袋方便面,王金木说:“记者们很辛苦,我们是为记者服务的,记者们在外面采访够辛苦的,我自己是这么想的。”

  采访结束,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离开时,王金木坚定地说:“我来青川已经10多天了,我已结下了不少的干部和群众,和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我感觉到灾区人民意志坚强,有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值得我佩服。只要灾区能留我下来的话,我一定自始至终干下去,同灾区人民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下,青川灾区明天更美好!”

  王金木,一位革命的老军人,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他临危不惧、无私奉献,也许,他做的事很不起眼;也许,他在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大军中很平凡,但是正是这种平凡,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军人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尊重。我们深信,有象他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灾区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志愿者,让我觉得自己像个人样”
 
    2008-06-19 16:50:07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张哲 陈一鸣 陈星 徐楠
 
 
  
  ■何兴俊,33岁,青川县人,因爆破杀人未遂而入狱10年,2006年出狱从事个体经营。

  ■贾德利,53岁,石家庄人,出租车司机,石家庄市政协委员,奥运火炬手。

  ■张磊,27岁,安徽人,建筑设计师,供职于上海,“月光”一族。

  ■大炮(网名),31岁,成都人,从事展览和活动策划,户外运动爱好者。

  ■邹沐岑,32岁,桂林人,自由职业者,退伍山地侦察兵。

  ……

  这些身份各异的人,原本散落全国各地,他们的生活轨迹看似没有任何相交的可能。但在如今的四川,他们都被叫做“志愿者”。一场灾难把他们推上了一个叫做“青川”的人生驿站。

  何兴俊毫不介意别人开玩笑叫他“劳改犯”,但如今,他特地到青川县团委开了证明,成为一名“志愿者”。

  本报记者最初见到他时,他在主动帮忙找车、做向导,带人从青川县城到木鱼镇。记者被他安排在小面包车里加放的一把板凳上。他挤在一旁,身上散发着很浓的烟味和长时间没有洗澡的味道。“二十多天了,我一共只躺下睡了两次,都是在车上、椅子上闭闭眼就过去了。”何兴俊说。地震后,他亲手挖出过4个人。他把自己小店仓库里的水和饮料全都拿出来送给大家喝,并且因为其他商铺不肯这么做而生气争执。地震不久,何兴俊拿着自己拍的灾情照片,翻山越岭,徒步7个多小时,去广元报信。路上,他的腰被落石砸伤,至今未好。

  更多的志愿者来自灾区之外。

  很多人除了“一腔热血”,来不及再带任何东西就来到了这里。

  青川县团委副书记刘祥君告诉南方周末,曾有一天深夜1点,七八位志愿者到团委来报到,但又说“吃住困难”。刘祥君有些无奈,只好把累了一天正在休息的解放军战士喊起来,给他们搭了一顶帐篷。

  “现在看来,志愿者首要的应该是有组织有纪律。”刘祥君说,“有吃、有住、有车最好。”

  来自石家庄的贾德利一直都睡在自己的车上,连帐篷他也不愿去跟别人挤。“哪能来了给人添这麻烦呢?”53岁的老贾是本报记者在青川遇见的年纪最大的志愿者,他一身迷彩服,戴着党徽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徽章。他的出租车上,还贴着大大的“燕赵儿女,心系灾区”。

  老贾是1970年入伍的老兵,所在部队是当年邢台地震时抗灾的英雄部队。从2004年组建“学雷锋车队”免费接送高考学生开始,他感觉做好事有点“停不住了”,“像有瘾一样”。地震后,他连续看到温总理泪洒灾区的电视画面,感到“坐不住了”,于是在5月14日夜里连夜开车,向灾区进发。

  除了给灾区的老乡们准备了食品和药物,老贾还准备了100副手套,“我是准备来抢险、扒人的”。结果,来到灾区,发现抢险救人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老贾就主动参与卫生防疫、物资筹集和发放的工作。

  张磊就是一位戴着棒球帽、太阳镜,穿户外服装和登山鞋的“时尚”志愿者。但他并没有“灾区一日游”。他在青川一待就是10天,用光了他今年的年假。

  地震以后,他看着新闻报道,“心里特别焦虑,想要做点什么”。那时,“月光”的他银行账户里一共还存有三千多块钱。他花了1700块购买药品,又买了两顶小帐篷,在买好上海到广元的火车票后,拿着所有积蓄——800元钱,向灾区进发。

  张磊知道自己并没有任何医疗和救助的专业技能,他原本就想来灾区干点体力活,帮着徒步运输物资也好,搬运货物也好,“咱体力还是有点的”。

  分发完药品之后,他遇到了前来拍摄纪录片的独立制片人潘剑林。两人经过商议,希望能做一点与众不同的志愿者工作——为木鱼中学建一个纪念性质的网站,“一方面为了抚慰遇难学生的家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力量的援助提供定向信息”。张磊于是主动承担起了老潘“摄影助理”的工作。

  他们在木鱼镇采访了上百个家长,二十多个生还的孩子,以及学校老师、武警官兵和医生,“希望信息尽量丰富。”张磊说。同时,他们还安慰了那些遇难学生的家长们,“给他们一个倾诉感情的机会”。

  相比张磊来说,大炮、杨兵、邹沐岑等人则是更“专业”的志愿者。共同的户外和徒步运动经验使他们被四川省团委分在了同一个“高山救援队”。

  这支救援队震后三次来到青川。在交通还处于瘫痪时,他们就徒步进村勘察,了解村民们需要的物资是什么。“那时,部队都还没有进入。”邹沐岑说。之后,这支救援队一方面向政府报告灾情,一方面主动向企业和其他组织发出募捐要求。

  大炮告诉记者,他们一共收集了价值七八万元的各种物资,包括药品、水、蚊帐、卫生纸,甚至肥皂和风油精,“我家里全部都堆满了”。之后,他们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运输物资,主要的目的地是那些“偏远山村”、“政府还没有顾及到的地方”。

  在做志愿者工作的同时,“高山救援队”也保持了他们户外运动的活动乐趣。结束一天工作后,男女队员在刚刚恢复经营的青川县城街头买菜买肉,争论晚上做饭应该用香辣酱还是郫县豆瓣酱,讨论第二天早上是不是应该做鸡蛋醪糟。

  如今,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青川县团委副书记刘祥君表示,灾民安置点内还需要大量的人手,志愿者们可能要有心理准备,长久坚持是个考验。

  何兴俊仍在四处奔波为青川筹款。他筹得的款物已有几十万,但却常常为自己往来广元和青川的路费发愁。贾德利回到石家庄后,于6月16日又返回青川木鱼镇,将8个上高中的孩子带回石家庄,目前正在四处奔走为他们联系借读事宜。张磊和潘剑林收集的资料由于一些意外原因,网站的工作陷入停顿,这让他们感到忧心。

  “高山救援队”也已经解散,但邹沐岑说,他们还会组织起来去青川。“平时上网、玩,时间就消磨掉了,挺荒废的……但做志愿者,让我觉得自己像个人样”。

  

  图:吕久东和李龙贵一见如故,唏嘘不已

  “33年前,你们救过我们”
  
  5月23日,绵竹市九龙镇的主要道路已经清理完毕,沿途两侧扎满了军用帐篷。在瓦砾起伏的汪洋中,帐篷路就像一根裸露的毛细血管,军人和志愿者顺着这根血管,血滴般缓缓流到龙门山伤痕累累的躯体之中。
  
  “海城地震时我也是一个孩子”
  
  吃过晚饭,57岁的灾民李龙贵握着一把从废墟中找到的锤子,绕着一堆形状尚存的家具敲敲打打。

  一个浓眉大眼的胖子走上前来,口音带着浓重的东北腔:“您叫李龙贵吗?1975年在辽宁海城当过兵?”

  “是啊。”李龙贵的回答也带着东北味。胖子听罢深鞠一躬,李龙贵撂下锤子,搓着手不知所措。

  “我代表……我自己,向您表示感谢!我是海城人。33年前,你们救过我们,这次我来灾区当志愿者。”胖子说明来意。

  二人一见如故,唏嘘不已。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当天还下起大雪。李龙贵所在的347团参加抗震救灾,他们班的帐篷让给了一位临盆的妇女,弟兄们就用四把铁锹撑起一块布,睡在风雪里。

  胖子名叫吕久东,是正骨世家第五代传人。海城地震那年他刚7岁,姥爷的腿被砸折了,吓得他整天粘着忙于救治伤员的爷爷和父亲。四川地震后他来到绵竹,在清水村听一个患者说新龙村的李龙贵在海城当过兵,还参加过抗震救灾,特地前来拜访谢恩。

  世界真的很小,李龙贵在海城救灾时,曾参与解救一位在海城宾馆废墟下压了5天的人,当时吕久东就跟着父亲守在废墟边上。当年,救援军人李龙贵和受灾孩子吕久东是否照过面,也未可知。

  二人越聊越近,李龙贵竟然认识吕久东的爷爷:“吕宗绵对吧?绵竹的绵。老先生家住唐王山后村,是吕正操将军的侄子,过去我们训练受伤,都去找他老人家治疗。”

  吕久东说:“我爷爷30年前就去世了,如果活到今年就101岁了。小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叫铁大民的军官经常带着军人找我爷爷正骨。”李龙贵当然也记得铁大民,那是他们连长,回族人。

  地震至今,李龙贵家吃的喝的没缺过。救灾帐篷不够用,他有资格领却不好意思领,自己找来几根木头,搭了个编织袋棚子给全家住。难受的是,房子的一堵墙孤零零地立着,为了防止倒塌伤人,他又必须亲手拉倒这堵坚固的救命墙。

  两人难免要比较海城地震和这次地震的受灾情况,相形之下,这次地震的遇难者中有太多的孩子。据九龙镇救灾指挥中心主任刘忠华介绍,该镇常住人口12000多人,此次地震遇难317人。

  地震时,李龙贵正在家看电视,屋子塌了,所幸家里人都跑了出来,只有孙子的脚背擦掉了一块皮。地震时正是下午干活时间,村里死了二十多人。大家失魂落魄,有过海城救灾经验的李龙贵告诉村里人,一要乐观,二要自救——政府肯定会救大家,但不能等、靠、要。随后李龙贵赶到与他家隔街相望的九龙镇中心幼儿园,一直帮着救孩子。

  告别李龙贵一家,吕久东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海城地震时我也是一个孩子。”
  
  “悬壶济世,见贫分文不取”的祖训代代相传
  
  吕久东是5月22日下午5点达到九龙镇的。刚一落脚,他就在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分配的帐篷上贴上了几个大红字“辽宁海城吕氏正骨”,马上就有人找上门来,自己有伤的就当场治疗,亲人有伤的就留下电话号码。

  吕久东有点发懵,天黑之前,本子上已留了三十多个电话号码,伤者的居住地点散落在龙门山中。23日早晨6点,吕久东就背上药箱上山了。

  本报记者跟着吕久东进山,一路缓坡,一路凄凉。田野里到处都有人在收割,即便惨烈至此,农民也不允许自己种的麦子烂在地里。路过一个灶台,灶膛里的火烧得正旺。

  拄着拐杖的杨禾英坐在树阴下,指着一堆废墟说,我这腿就是那根大梁压的,我喊救命,就是跑不了,从来没见过地震,这次可见够了!

  吕久东并不答话,自顾自地对抱着小狗的女孩儿说:“以后我到这来旅游,你欢不欢迎我?”

  “欢迎。”女孩儿怯生生地说。

  “那你记住我姓啥了吗?”吕久东追问。

  女孩儿窘住了,杨禾英老人也窘住了。吕久东对女孩儿说:“我姓吕,记住啊,你长我这么大的时候可别忘了,地震那年海城来了个吕大夫。”

  老人拄着拐杖,蹒跚着拿来矿泉水和沙琪玛。吕久东喝了口水,又匆匆上路了。每户帐篷送吕久东走时都习惯性地说着家园尚在时的客套话:“再耍一耍嘛!”然后问:“明天还来吗?”

  一位老太太嗓子疼得厉害,想要消炎药。吕久东徒劳地辩解着,我是正骨的啊。

  老太太说,大夫不带消炎药,这日子过得,恼火啊。

  一位方脸汉子开着挎斗摩托,接吕大夫与本报记者上山。摩托在震裂的水泥路上颠簸,龙门山月在雾气中隐现,蛙声阵阵,蝴蝶乱飞。吕久东在电话中对朋友说:“我现在是赤脚医生,背个药箱子走家串户。不过我住的跟部队首长一个规格——中军大帐……不说为祖国为人民了,人活这一辈子都不容易,我只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四个女人相互搀扶着,哭着向山下走去,大概某种地震之外的灾难降临到她们头上。接着,路边又是一起车祸,车毁人亡。吕久东喃喃自语:“人哪,无常……”他说自己上庙烧香,从来不求发财,只求救治的病人都能好:“我当大夫的,求发财那不是盼别人得病吗?”

  “地震那天我在北京开会呢。看电视越看越受不了,就来了。我父亲三年前遭遇车祸右手截肢,要不然他也会来。”吕久东说,顺治八年吕家祖先从江西兴安县迁到海城,起初“门前三十六名丁”,家教历来严格,连吕正操将军回家都祭拜祖先种的一棵大槐树。他们家这一支五代行医,“悬壶济世,见贫分文不取”的祖训代代相传。
  
  所有的志愿者都累趴下了
  
  23日中午,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冲到废墟山脚下,操起一块碗大的水泥碎块猛砸在自己头上,鲜血当即顺着脖子流了一身。他抓起一把药,边抹伤口边喊:“你看你看,血止住了吧?!”原来那位志愿者没有行医证,带来的中药没有药卫准字,是自己配的。监督人员担心发生问题,要把药收走。

  据刘忠华介绍,截至23日,镇上先后来过四百多位志愿者,从三亚到黑龙江,从西藏到上海,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最多的是唐山人。5月15日是最累的一天,所有志愿者都累趴下了。

  除了感激,刘忠华也有一些困惑。

  为了安置纷至沓来的志愿者,镇里拨给志愿者三顶帐篷,可是有一拨志愿者临走时把其中一顶送给了灾民,指挥部只好再支一顶。还有志愿者接受了任务,人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或者只干一天就匆匆忙忙赶往另一个灾区,指挥部每天都要重新做计划。有些志愿者看到指挥中心堆积如山的物资,就质疑为什么不分发给灾民。还有志愿者一定要自行发放捐赠物资,结果人们聚集起来,场面混乱。

  吕久东到来时,搜救已经结束,救灾到了安置阶段。志愿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发放救济品、消毒防疫、搬运救灾物资,和部队一起重新掩埋遇难者——地震之后草草下葬,有的埋藏太浅,有的靠近水源,都要挖出来,消毒后择地深埋。还有一种对于大城市来的志愿者很陌生的工作,就是和军人一起抢收抢种,疏通沟渠。政府协助受灾农户统一收割收购,再按面积给农户补偿粮资。

  吕久东面对的病人,都是地震中扭伤砸伤的轻伤员,重伤员都已转移到大城市。考虑到了灾区情况,他自带了三千多元的食品和一些小物件。23日晚上,吕久东的帐篷成了志愿者的聚餐地,那时他正在街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喊着:“谁拿我手电了?”

  晚上10点多钟,九龙镇一片漆黑,近处的麦地火光冲天,收割完毕的土地开始烧麦秸了。
  
   
  民间力量是可以信赖的  

  ——专访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
  
    
  南方周末:如何评价这次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

  杨岳:广大社会组织包括志愿者快速反应,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抗震救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各地统计口径不一致等因素影响,目前还无法得出参与这次抗震救灾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具体数字,但从媒体的报道情况看,这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震救灾的大会战中,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力度、动员广度和服务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社会组织是可以依靠的生力军,可以信赖的战斗队。社会组织能够为灾区群众提供“一对一”服务,把工作做到细处,特别是关注政府救助顾及不到的地方、相对薄弱的领域、急待援助的群体;社会组织聚集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够为灾区提供多方位的技术与智力支持。

  南方周末: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参与救灾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岳: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媒体关于志愿者在参与抗震救灾中存在着活动盲目、缺少协调、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等问题的报道。“井喷式”地奔赴灾区开展救助活动,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情是令人感动的,一些志愿者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再加上经验不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并不鼓励大众盲目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南方周末:下一步我国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管理是否会有政策上的松动?

  杨岳:我国的志愿服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和矛盾还普遍存在,如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参与志愿服务的总体人数较少、参与程度低,组织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资金保障和政策引导扶持等。民政部正在配合立法部门草拟《慈善事业促进法》,法律草案拟将志愿服务单列一章;我们正在对现有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将考虑对这一类组织进行规范,以使我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与此同时,民政部还承担了《志愿者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争取尽早成熟上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心青川检验组坚定信心完成使命
时间:2008年06月19日  文章录入:政策办审核者

522,中心第八批抗震救灾防病队员离京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在这批队员中,有30名是从事实验室检验的技术人员,在四川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下,检验组人员分为四个小分队,其中青川检验组由营养食品所副所长王竹天任领队,组员包括营养食品所食源性疾病监控室主任郭云昌、化学污染物监控室副主任赵云峰和环境所李睿。检验组由成都经广元,冒着余震不断,山石滚落,道路坍塌的危险,于524抵达青川县。

抵达后,在县抗震医疗卫生指挥部安排下,检验组被安置在青川中学。检验组不顾旅途疲劳,立即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在听取广元市和青川县CDC有关领导介绍当地抗震救灾及检验工作等情况后,组长王竹天意识到开展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迫在眉睫,这是控制水源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也是完成“大灾之后无大疫”这一重要目标的必要举措。检验组安置后,开展了艰巨的工作。悬挂在青川中学门口 “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醒目条幅代表了我们坚定的决心,“卫生防病,造福灾区人民” 是我们不变的信念。我们牢记着飘扬在青川中学上空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的鲜艳旗帜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一、搭建帐篷实验室,开创工作局面

由于青川县CDC的所有建筑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已成危房,现场没有任何检测设备和场所可以利用。王竹天组长不等不靠,积极协调和沟通,在疾控系统相关人员的大力协助下,自己动手搭建住宿和实验用帐篷,搬运援助的检验设备,第一时间创建了用于青川县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帐篷实验室。经过连夜的仪器调试和验证,检验组于25日下午4时许发出第一份水质检测报告,开创了重灾区青川县水质卫生检验工作的新局面。在这之前刚刚发生了6.4级强烈余震。

随着县自来水厂和乡镇水保站的生产恢复,需要检测的样品量急剧增加,原有实验场所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王竹天组长主动与县政府和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进行交流,争取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行动,于528又搭建了新的帐篷实验室,实验区域由8平方米扩建为36平方米,并增加了水质分析仪、余氯测定仪、浊度计、pH计等新的分析设备。在开展水质快速检测的同时,积极开展水质的常规检测,包括颗粒物、臭和味、浊度、色度、亚硝酸盐、氨氮、挥发酚、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四川省卫生厅要求的检测项目,初步具备100-150份水质样品的检测能力。截止617,在青川检验组及市县级CDC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600余件灾民及救灾部队饮用水样品的检测,提供微生物检测数据约400余个,理化检测数据约4000余个,为相关部门制定饮用水卫生措施和评价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为灾区居民及救灾官兵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

在繁忙的检验工作中,检验组成员深切意识到培养地方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有必要提高现场采样及现场检测能力。因此,530日下午,检验组对县卫生监督所及疾控中心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水质快检仪检测技术和微生物检测技术及采样要求的培训。赵云峰详细讲解了快检仪的性能、关键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现场进行操作示范,并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实际操作。郭云昌、李睿指导微生物采样方法,示范总大肠菌群快检流程,为基层人员开展水质快速检验提供技术指导。为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61日上午,检验组再次开展培训,对青川县各个乡镇卫生院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采样要求和技术的拓展培训,让采样人员掌握水质采样的基本技术要领。610日上午,在县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培训现场会上,检验组提出了地震灾害后控制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通报了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提供了饮用水的卫生指导。

三、应对突发事件,发挥国家队技术支撑作用

67,天空下着连绵不断的中雨,上午9时许,青川县CDC李主任告知县自来水厂下游的河水中出现大量死鱼,水厂已停止供水,需要立即前往调查。险情就是命令,中心青川检验组及广元市和青川县CDC相关人员携带食物中毒及水质快速检验箱,冒雨立即奔赴县自来水厂,开展调查分析,现场测定蓄水池中水的余氯含量,并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对鱼样、水样进行农药残留的筛选及水质化学指标的测定。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可能是清洗蓄水池的漂白粉废水直接排放造成的。613,孔溪乡红岩村河水中出现死鱼,检验组赴现场进行调查,经流行病学调查,可能是“药鱼”造成的鱼儿死亡。615,应县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检验组赴青川县救灾援助消毒剂接受站进行现场检测,并提出消毒剂储存的技术指导。检验组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了指挥部救灾物资中的食物保存评估等。

四、加强技术交流,军民结合做贡献

在水质检测的实验期间,青川检验组认真执行四川省卫生厅下发文件的相关规定,尽职尽则,并积极、迅速、真实地反映现实工作状况,起到了国家级实验室检验人员应有的技术支撑作用:

1、在化学指标挥发酚的检测中,根据文件精神,鼓励采用快速分析方法,但是,援助给青川县的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检测该项目的灵敏度为0.10mg/L,远达不到水质国标规定的指标要求。经过检验组对前期水样分析的结果,及时向上级指挥部作了认真反映,为指挥部及时调整检测指标提供可靠依据。

2、在地震灾害时期,快速分析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情况下,国产的快速分析仪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检验组及时与厂方联系反映情况,并协助其解决问题,为厂方完善技术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在抗震救灾中,部队官兵发挥了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检验组感到为救援官兵服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济南军区某部的要求,检验组多次为部队开展了生活用水、饮用水、水源水等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测,同时进行了采样的相关技术培训以及饮水卫生安全等宣传,得到部队领导的感谢和高度赞扬。

五、提供技术支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检验组在王竹天组长领导下,为中心及成都工作站关于灾区市县级实验室的重建和车载实验室的装备配置等提供了诸多技术方案。在灾区市县级实验室重建方案中,检验组根据了解到的具体状况,提出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建议,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在车载流动实验室装备的需求方面,检验组根据灾区实际工作的需要,提出了食物中毒、水质分析的理化和微生物装备需求及技术方案,从而为中国CDC的科学决策提供符合实际的需要,为灾区的恢复与重建献计献策。

七、及时反馈检验结果,为地方制定水质控制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在检测的600余份饮用水样品中,除化学性指标(氨氮、亚硝酸盐等)符合率较高外,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低,近约50%,但大肠埃希氏菌检测多为阴性。受余和下雨天气的震影响,多个饮用水样品的感官指标如浑浊度、色度、颗粒物不合格。有些样品的消毒剂指标余氯测定结果低,波动性大。检验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检验结果,提出出厂水生产单位加强浆凝、沉淀、过滤、消毒设施的建设需求,并针对采样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采样执行力度的建议和全面覆盖及连续采样的要求。根据饮用水消毒的问题,检验组认为有必要加强灾民饮用水的卫生知识宣传及消毒知识的普及。

、群策群力,为青川CDC恢复重建献计献策

检验组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为青川CDC灾后重建出谋划策。考虑到帐篷实验室仅为临时场所,主要依赖于快速检测技术开展工作,受到上下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废弃物处理设施、用电负荷、温度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更多的检测项目,为此,检验组建议在灾后过渡期间应加快板房实验室建设,加速实验室检验装备、经费和检验人员的投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争取尽早开展常规的检验工作,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以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减少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为灾后永久性实验室的重建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完成了实验室重建规划,布局设计及试剂、仪器的购置清单。

七、坚定信心,完成使命

人间有难,大爱至上。青川检验组的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检验组中,党员王竹天副所长和郭云昌博士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在短短的救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王竹天副所长爱人有病,需卧床休息,女儿参加高考,需要爸爸的支持和鼓励;郭云昌离家的第四天,爱人出国学习,只好将4岁的女儿放在她小姨家,开始女儿还挺新鲜,羡慕爸爸晚上可以睡帐篷,但是多日不见爸爸回家,非常想念,一听到爸爸电话就泣不成声;赵云峰岳父有病住院手术,只好将照顾的全部责任留给妻子;李睿从没离开父母这么长的时间,家人都为他担心。大家将这一切都放在心里,义无返顾,坚定信心,完成使命。

地震灾害后卫生防疫任重道远。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检验组成员决心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在灾区,坚决打赢胜仗。

(中心青川检验组  供稿)

 

(中心青川检验组  供稿)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无止境 中惠熙元向四川灾区追加20万善款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8年06月19日16:

来源:东莞搜房  孙相宁  


6月12日,中惠熙元在大岭山商会的组织下,向四川灾区追加20万善款,这是中惠熙元继5月15日捐款110万,6月11日成立北大学园汶川班之后的又一善举。

灾后立即组织赈灾活动 募捐110万

据了解,中惠熙元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赈灾慈善活动,在灾后第三天,就募集到110万善款,其中,中惠集团向中华慈善总会东莞慈善会捐款100万,员工自发捐款共10万元。

据中惠熙元有关人员介绍,这次捐款活动中,中惠熙元总部所有员工都自发地参加了这次捐款,在现场,员工们还用蜡烛摆出了一个心形,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同时也代表着所有人对灾区人民的祝福。

成立汶川班 解灾区学生燃眉之急

赈灾捐款,这只是中惠熙元慈善行动的第一步,灾后学生的上课问题也一直牵动着中惠人的心。灾后不久,中惠熙元与北大学园博雅外国语学校携手,筹建北大学园汶川班。6月6日,130名广元青川县的小学生抵达东莞,其中的60名学生在东莞北大学园博雅外国语学校复学,另70名学生将在石碣勤径实验学校复学。据北大学园博雅外国语学校校副校长刘师佳介绍,这些学生在莞学习期暂定为一年,在莞期间所有费用全免,书本则由高年级学生提供,目前学校已为他们准备了必要的文具和生活用品。

副市长对中惠熙元义举表示赞赏

6月10日,北大学园博雅外国语学校汶川班正式开课。6月11日,北大学园汶川班启动义演在玉兰大剧院上演,精彩的演出表达出人们对地震灾区的关心和祝福。

6月18日上午,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晓棠等领导冒雨来到位于大岭山中惠沁林山庄的北大学园博雅外国语学校,探望该校来自地震灾区的60名汶川班小学生。吴道闻副市长对北大学园博雅外国语学校的义举深表赞同,认为这种行为体现了东莞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希望校方再接再厉,将好事做到底。

吴道闻还鼓励汶川班小学生们安心生活,好好学习,同时叮嘱学校负责人,一定要解决好震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

将爱心进行到底 向灾区追加20万善款

6月12日,中惠熙元响应号召,在大岭山商会的组织下,向四川地震灾区追加20万元的善款,为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中惠熙元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以住宅开发为主,社区商业开发为辅的地产开发企业。“基于品、始于心”,是中惠熙元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持的理念,对客户,用心为其打造品质生活;对员工,关心其成长和发展,塑造其良好的职业品行,为其提供广阔而优越的发展平台;对股东,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其创造企业价值;对社会,热心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回馈社会。

言必行, 践必果,在一连串的赈灾义举中,中惠熙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企业的理念,履行了企业的责任。


责任编辑/sunxiangning.d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