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率队突进 王本何摄
新华网成都6月15日电 (记者李宣良、刘永华、张玉清、张东波)从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地震灾区就成了中国军人的特殊战场。 ——军队、武警,投入兵力13.4万;
——民兵预备役,出动人员7.5万;
——出动各型飞机4549架次,车辆32.6万台次。
在川西北,在陇南、陕南,在地球的断裂带上,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轻抚着大地的裂痕,用生命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突击”。
那飘动在一处处废墟上的迷彩,描绘着生命的色彩;那跃动在一条条山路上的军徽、警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本色
这个故事,真实得甚至让人怀疑它过于“巧合”。
5月16日10时,济南军区“铁军”273名官兵在政委刘法峰的带领下,对震后的都江堰市区进行拉网式搜救。当排查至已是一片废墟的石游街居民区时,探测仪显示:一幢两层楼上有微弱生命。
上楼搜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刘法峰大声问官兵:“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
273名官兵无一举手。
“共产党员的请举手。”
官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谁都知道,这时候的回答意味着什么。
废墟上,火红的党旗分外耀眼;余震中,铿锵的誓言格外响亮。
大地撕裂时,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正在阿坝州首府马尔康执行任务。
“立即向汶川震中灾区开进救援!”王毅带领600名官兵向汶川急速开进。
13日1时,部队到达古尔沟,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完全覆盖。
早一秒进入震区,就能早抢救一个生命。“弃车!步行!”王毅毅然作出决定,率200名官兵组成先遣队,徒步沿山道向汶川挺进。
夜黑雨疾,余震不断,滚落的山石隆隆闷响。
途经下庄村,村里老乡一把拽住王毅的衣袖:“前面没路啦,再走太危险!”路边后撤的人群也大声喊:“前面石头掉得吓人,根本没法过去!” 受灾群众期盼着子弟兵前来救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待着先遣队的消息……王毅和官兵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在第一时间抢救群众的生命!
13日23时15分,先遣队终于踏上汶川县城的废墟。与世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恢复了与世界的联系……
哪里最危险,党员领导干部就冲锋在哪里;哪里最困难,党员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一线,军以上领导干部120多名、师团职干部2000多名。
将军与士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带动着千军万马迅速进入最需要的地方、承担最重要的任务。
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崔昌军、张贡献两位将军,率领300人救援队,徒步行军60公里,翻越12座高山,数十次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率先进入受灾严重的茂县县城展开救援行动。途中,54岁的崔昌军因缺水休克,苏醒后不顾战友劝阻又继续走在队伍最前面……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于际训,是北川县抢险部队的最高指挥员。在带领部队开赴灾区后,他连续几个昼夜没有合眼。当北川县的救援行动有序展开后,他又率领部队将救援重点向周边偏远乡镇拓展……
救援大军中,到处都是让我们充满敬意的人。
“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卢世璧总在这样提醒自己。
79岁高龄的卢世璧,疾病缠身。但在救治前线,他却有着刻不容缓的果断。5月16日下午5时,北川县救出一位重伤者。接到救援现场医疗所打来的求助电话,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卢世璧迅速赶到远程会诊中心……
余震不断,卢世璧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安危。他一次次在余震中检查伤员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当他来到一位9岁的小女孩病床前,又一次较大的余震发生了,刚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孩子吓得浑身发抖。
“别怕,爷爷在这里!”卢世璧一把拉住孩子的手,俯下身子,替她擦拭右脚踝伤口的血水……
通向“孤岛”的一条条生命线被打通了,一名名伤员被转运出来了,一车车物资分发到了灾区群众手中……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官兵们搜救被掩埋群众2.7万余人,其中生还者3336人,救治伤病员63.2万人,运送伤病人员6.2万人,转移受灾群众132万余人。 向村寨进军——为了不落下一名受伤群众,不漏过一户百姓,从汶川到北川,从平武到青川,70多名将军带领着数百支突击队,向着一个个村寨进发。
18日上午,在什邡市蓥华镇通往麻柳坪镇的崎岖山路上,艰难行进着一支100多人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过花甲的空军政委邓昌友,紧跟着他的是空降兵某军军长王维山和政委赵以良。
一边是高山悬崖,一边是滔滔江水,稍不注意就会跌进江里。队伍行进到一个塌方处,几块巨石压在一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上,挡住了去路。
“冲过去!”邓昌友一挥手,官兵们奋不顾身冲向前去……
3个小时后,突击队抵达海拔1200米的麻柳坪。
19日下午,成都军区副政委段禄定率领200名官兵已经在山路上跋涉了5个小时,离他们的目的地白坭乡金泉村还有最后两公里。
“轰隆隆——”一块巨石从山上呼啸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将军赶紧命令部队:“注意飞石!”一路上,余震不断,他们已经遭遇10多次滚石、两次泥石流。
“拉开队形,快速通过!”早已汗流浃背的将军镇定自若地指挥部队。每名官兵身上肩负着几十公斤受灾群众急需的药品、食物,尽管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飞快地通过……
按照指定时间,救灾部队到达灾区174个乡镇的1480个行政村。
——军队、武警,投入兵力13.4万;
——民兵预备役,出动人员7.5万;
——出动各型飞机4549架次,车辆32.6万台次。
在川西北,在陇南、陕南,在地球的断裂带上,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轻抚着大地的裂痕,用生命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突击”。
那飘动在一处处废墟上的迷彩,描绘着生命的色彩;那跃动在一条条山路上的军徽、警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本色
这个故事,真实得甚至让人怀疑它过于“巧合”。
5月16日10时,济南军区“铁军”273名官兵在政委刘法峰的带领下,对震后的都江堰市区进行拉网式搜救。当排查至已是一片废墟的石游街居民区时,探测仪显示:一幢两层楼上有微弱生命。
上楼搜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刘法峰大声问官兵:“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
273名官兵无一举手。
“共产党员的请举手。”
官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谁都知道,这时候的回答意味着什么。
废墟上,火红的党旗分外耀眼;余震中,铿锵的誓言格外响亮。
大地撕裂时,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正在阿坝州首府马尔康执行任务。
“立即向汶川震中灾区开进救援!”王毅带领600名官兵向汶川急速开进。
13日1时,部队到达古尔沟,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完全覆盖。
早一秒进入震区,就能早抢救一个生命。“弃车!步行!”王毅毅然作出决定,率200名官兵组成先遣队,徒步沿山道向汶川挺进。
夜黑雨疾,余震不断,滚落的山石隆隆闷响。
途经下庄村,村里老乡一把拽住王毅的衣袖:“前面没路啦,再走太危险!”路边后撤的人群也大声喊:“前面石头掉得吓人,根本没法过去!” 受灾群众期盼着子弟兵前来救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待着先遣队的消息……王毅和官兵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在第一时间抢救群众的生命!
13日23时15分,先遣队终于踏上汶川县城的废墟。与世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恢复了与世界的联系……
哪里最危险,党员领导干部就冲锋在哪里;哪里最困难,党员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一线,军以上领导干部120多名、师团职干部2000多名。
将军与士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带动着千军万马迅速进入最需要的地方、承担最重要的任务。
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崔昌军、张贡献两位将军,率领300人救援队,徒步行军60公里,翻越12座高山,数十次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率先进入受灾严重的茂县县城展开救援行动。途中,54岁的崔昌军因缺水休克,苏醒后不顾战友劝阻又继续走在队伍最前面……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于际训,是北川县抢险部队的最高指挥员。在带领部队开赴灾区后,他连续几个昼夜没有合眼。当北川县的救援行动有序展开后,他又率领部队将救援重点向周边偏远乡镇拓展……
救援大军中,到处都是让我们充满敬意的人。
“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卢世璧总在这样提醒自己。
79岁高龄的卢世璧,疾病缠身。但在救治前线,他却有着刻不容缓的果断。5月16日下午5时,北川县救出一位重伤者。接到救援现场医疗所打来的求助电话,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卢世璧迅速赶到远程会诊中心……
余震不断,卢世璧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安危。他一次次在余震中检查伤员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当他来到一位9岁的小女孩病床前,又一次较大的余震发生了,刚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孩子吓得浑身发抖。
“别怕,爷爷在这里!”卢世璧一把拉住孩子的手,俯下身子,替她擦拭右脚踝伤口的血水……
通向“孤岛”的一条条生命线被打通了,一名名伤员被转运出来了,一车车物资分发到了灾区群众手中……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官兵们搜救被掩埋群众2.7万余人,其中生还者3336人,救治伤病员63.2万人,运送伤病人员6.2万人,转移受灾群众132万余人。 向村寨进军——为了不落下一名受伤群众,不漏过一户百姓,从汶川到北川,从平武到青川,70多名将军带领着数百支突击队,向着一个个村寨进发。
18日上午,在什邡市蓥华镇通往麻柳坪镇的崎岖山路上,艰难行进着一支100多人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过花甲的空军政委邓昌友,紧跟着他的是空降兵某军军长王维山和政委赵以良。
一边是高山悬崖,一边是滔滔江水,稍不注意就会跌进江里。队伍行进到一个塌方处,几块巨石压在一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上,挡住了去路。
“冲过去!”邓昌友一挥手,官兵们奋不顾身冲向前去……
3个小时后,突击队抵达海拔1200米的麻柳坪。
19日下午,成都军区副政委段禄定率领200名官兵已经在山路上跋涉了5个小时,离他们的目的地白坭乡金泉村还有最后两公里。
“轰隆隆——”一块巨石从山上呼啸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将军赶紧命令部队:“注意飞石!”一路上,余震不断,他们已经遭遇10多次滚石、两次泥石流。
“拉开队形,快速通过!”早已汗流浃背的将军镇定自若地指挥部队。每名官兵身上肩负着几十公斤受灾群众急需的药品、食物,尽管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飞快地通过……
按照指定时间,救灾部队到达灾区174个乡镇的1480个行政村。
——军队、武警,投入兵力13.4万;
——民兵预备役,出动人员7.5万;
——出动各型飞机4549架次,车辆32.6万台次。
在川西北,在陇南、陕南,在地球的断裂带上,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轻抚着大地的裂痕,用生命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突击”。
那飘动在一处处废墟上的迷彩,描绘着生命的色彩;那跃动在一条条山路上的军徽、警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本色
这个故事,真实得甚至让人怀疑它过于“巧合”。
5月16日10时,济南军区“铁军”273名官兵在政委刘法峰的带领下,对震后的都江堰市区进行拉网式搜救。当排查至已是一片废墟的石游街居民区时,探测仪显示:一幢两层楼上有微弱生命。
上楼搜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刘法峰大声问官兵:“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
273名官兵无一举手。
“共产党员的请举手。”
官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谁都知道,这时候的回答意味着什么。
废墟上,火红的党旗分外耀眼;余震中,铿锵的誓言格外响亮。
大地撕裂时,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正在阿坝州首府马尔康执行任务。
“立即向汶川震中灾区开进救援!”王毅带领600名官兵向汶川急速开进。
13日1时,部队到达古尔沟,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完全覆盖。
早一秒进入震区,就能早抢救一个生命。“弃车!步行!”王毅毅然作出决定,率200名官兵组成先遣队,徒步沿山道向汶川挺进。
夜黑雨疾,余震不断,滚落的山石隆隆闷响。
途经下庄村,村里老乡一把拽住王毅的衣袖:“前面没路啦,再走太危险!”路边后撤的人群也大声喊:“前面石头掉得吓人,根本没法过去!” 受灾群众期盼着子弟兵前来救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待着先遣队的消息……王毅和官兵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在第一时间抢救群众的生命!
13日23时15分,先遣队终于踏上汶川县城的废墟。与世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恢复了与世界的联系……
哪里最危险,党员领导干部就冲锋在哪里;哪里最困难,党员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一线,军以上领导干部120多名、师团职干部2000多名。
将军与士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带动着千军万马迅速进入最需要的地方、承担最重要的任务。
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崔昌军、张贡献两位将军,率领300人救援队,徒步行军60公里,翻越12座高山,数十次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率先进入受灾严重的茂县县城展开救援行动。途中,54岁的崔昌军因缺水休克,苏醒后不顾战友劝阻又继续走在队伍最前面……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于际训,是北川县抢险部队的最高指挥员。在带领部队开赴灾区后,他连续几个昼夜没有合眼。当北川县的救援行动有序展开后,他又率领部队将救援重点向周边偏远乡镇拓展……
救援大军中,到处都是让我们充满敬意的人。
“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卢世璧总在这样提醒自己。
79岁高龄的卢世璧,疾病缠身。但在救治前线,他却有着刻不容缓的果断。5月16日下午5时,北川县救出一位重伤者。接到救援现场医疗所打来的求助电话,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卢世璧迅速赶到远程会诊中心……
余震不断,卢世璧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安危。他一次次在余震中检查伤员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当他来到一位9岁的小女孩病床前,又一次较大的余震发生了,刚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孩子吓得浑身发抖。
“别怕,爷爷在这里!”卢世璧一把拉住孩子的手,俯下身子,替她擦拭右脚踝伤口的血水……
通向“孤岛”的一条条生命线被打通了,一名名伤员被转运出来了,一车车物资分发到了灾区群众手中……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官兵们搜救被掩埋群众2.7万余人,其中生还者3336人,救治伤病员63.2万人,运送伤病人员6.2万人,转移受灾群众132万余人。 向村寨进军——为了不落下一名受伤群众,不漏过一户百姓,从汶川到北川,从平武到青川,70多名将军带领着数百支突击队,向着一个个村寨进发。
18日上午,在什邡市蓥华镇通往麻柳坪镇的崎岖山路上,艰难行进着一支100多人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过花甲的空军政委邓昌友,紧跟着他的是空降兵某军军长王维山和政委赵以良。
一边是高山悬崖,一边是滔滔江水,稍不注意就会跌进江里。队伍行进到一个塌方处,几块巨石压在一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上,挡住了去路。
“冲过去!”邓昌友一挥手,官兵们奋不顾身冲向前去……
3个小时后,突击队抵达海拔1200米的麻柳坪。
19日下午,成都军区副政委段禄定率领200名官兵已经在山路上跋涉了5个小时,离他们的目的地白坭乡金泉村还有最后两公里。
“轰隆隆——”一块巨石从山上呼啸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将军赶紧命令部队:“注意飞石!”一路上,余震不断,他们已经遭遇10多次滚石、两次泥石流。
“拉开队形,快速通过!”早已汗流浃背的将军镇定自若地指挥部队。每名官兵身上肩负着几十公斤受灾群众急需的药品、食物,尽管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飞快地通过……
按照指定时间,救灾部队到达灾区174个乡镇的1480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