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需求将凸现 多门类的高中段职业教育和职前技术培训将成为发展重点 绍兴网 2008-11-05 07:27 “2002年至2006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点在小学;2006年至2008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的入学需求逐步增加。可以预见,从2009年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高中入学需求将凸现。”日前,在答复市政协委员提案时,市教育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切实做好初中后的教育资源准备,是理所当然的一件大事。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俞志慧提交了一份《关于为外来民工子女解决初中后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绍兴沿着原先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小学、初中教育机会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初中后教育。 俞志慧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大军,稳定这一部分劳动力是许多企业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保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市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包括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比较好的教育机会。在这一点上,绍兴在全国都做出了经验。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我市率先在全省落实“两个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管理要求,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构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多渠道入学模式,推出“入学绿卡”制度,实行同城待遇等一系列措施,基本解决了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截至2007年底,已有61,600名义务教育段适龄的民工子女在全市学校就读,占在校生总数的14%,市区更是占到20%。 市教育局认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新形势下,承担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入学的责任、经费的责任,更是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所以,提前思考民工子女初中后的教育问题对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不过,外来民工子女在绍兴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有一个高考报名资格问题,按现行政策,高考报名必须回到户籍所在省份。因此,教育部门认为,今后的重点将是发展多门类的高中段职业教育和职前技术培训。 据了解,在市区,去年交通职校易地新建,成功扩容。今年底,新扩容、易地新建的绍兴中专将投入使用,是继市职教中心后的第二艘“职教航母”,招生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除部分专业尚需按省计划招生外,其余均已实行免试入学。 “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好了,外来务工人员才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在绍兴工作。”市职教中心招生办老师告诉记者,职校招生并不限制户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可以报考。今年,该校招收了几十个省外学生。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校还接纳了青川职业中学旅游类和文秘类专业的40名学生。 教育部门表示,今后将一手抓扩容,一手抓专业建设和培训模式改革,为绍兴经济发展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外来民工子女在绍兴有书读、读好书,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作者: 记者 钟兰花 编辑: 寿鸥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