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初中班的班主任开始,我几乎天天都在忙碌。忙着备教材,忙着找各种资料——作文的资料、各种试题、各种传统文化的常识。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我认为他们应该学到的知识,生怕因为我的疏忽而误人子弟。心中总是揣着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的期望,总想如果因为我没有做好,他们就没有学好,心中会觉得有愧。每周都有学生抱怨作业多,我总是拿南部中学来说服他们,事实上也是如此,据我了解南部中学的作业至少是我们的一倍。我就一直这样忙碌着,也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忙碌着......
直到那天的那件事情发生,我不得不停了下来。没有心情上课,于是每节课就在懒懒散散中度过。学生处于放养的状态,他们可以看书,甚至可以捉一只虫子,一边观察虫子一边看书。也可以和朋友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查理九世》。可以一起聊天,计划着属于自己的节日该怎么过。还可以排练节目。让我意外的是居然还有那么一些人在背古文《口技》。
更大一部分人去关注蚕了,他们看着蚕吃桑叶,结茧,也在议论着什么。看着这样的学习生活,我在想:这是学生应该有的学习生活,可是这样的课堂还叫课堂吗?这样的学习可以经受住考试的考验吗?
走到讲台前说:“如果我们不刻意谈论学习和成绩,你们快乐吗?”大家一片哗然,甚至有孩子说:“怎么可能?”是啊,怎么可能?如果对学生不谈论学习,那么“学生”这个群体该叫什么呢?
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都在逃避着学习,我们这样的忙碌,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每个人(包括学生)都是一本无字的书,要和别人相处,我们该从哪里下手打开这本书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我该从哪个角度去打开这本书?既能尊重书本的原意,还能拓展书本的意义?如果我是一个雕刻家,我期望尊重原材质的样子,再雕刻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希望能尊重学生的意愿,再加以引导,让每个人都学有所成,长成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可是考试偏偏要每个人做同一张试卷,以同样的要求来录取每一个人。天长日久,我便成了考试那个坏家伙的助手!这是不是每一个老师都在纠结的问题?还是我想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