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尼龙村小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朱聪星期五去尼龙村小检查。尼龙村小是正科乡比较偏远的校小学之一。距离中心小学校路途遥远,道路难行。需要骑摩托车先到格沙村小学,再步行走三小时的山路。需要专人带路,对于外人来说,山形地势都差不多,极少树木,也无标志性建筑物。满山遍野只有草石,进山就像进了八卦阵,特别容易迷路。
另一所雄卡村小,与尼龙村小相隔一座大山,路况也很差,由黄校长,柯伦和一位当地老师一起去。朱聪这一路有格西、洛布共三人。听洛布老师说,这边路况要比去雄卡村小的路况好一点。
由于是星期五,经过休整,大家精力充沛,准备充分。连路上吃的干粮都准备充足,还带了许多矿泉水。由于路途遥远,并且当天就要返回。早晨大家起得特别早,天刚见亮就骑着车子出发,两路人马同行一段路,骑了很长时间,才到达格沙村小。
时间刚好八点半。校园内没有人走动,老师还在睡懒觉。格西老师用力敲打门框,睡眼朦胧的陈老师打开房门,看见许多老师堵在门口,一脸诧异。小伙子个子高挑,身材壮实,长得一表人才,据说上次差点犯男女问题的人是他。也难怪,不管什么民族,一见钟情者往往是帅哥靓姐,踏实过日子的往往是平淡夫妻。不知他为何流落藏区,里面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黄校长对于前次检查中发现的擅自放假,很恼火,进行了一番严厉批评。小伙子自知理亏,耷拉着脑袋,接受批评态度诚恳,没有顶嘴,也没有狡辩。
黄校长在发了一阵火后,情绪慢慢平静下来。转而进行安抚,嘱咐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至于调动的事情,需要研究决定,要服从工作大局安排。不作为,不认真作为,就只能在更艰苦的地区长期干下去。说得他点头认错,口头作一番保证后,才满意。黄校简单地交代了工作要求,安排大家根据分工要求,迅速做了相应的常规检查。时间虽然很短,查出的问题却很严重,备课本上基本上没写任何内容,领回来就没动过。开学以来,做过作业仅批改两次,迎检材料丢在桌子下面的地上,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对于存在的问题,黄校长很严肃批评,要求限期改正。
把一切工作安排妥当后,大家在学校分手。往上路段,只能步行,不能骑车,大家挥手告别,步行向各自的地走去。所骑摩托车寄放在格沙学校里,让陈老师帮忙看管。
从格沙村小出发时,已经九点过,太阳已经挂在天空,阳光普照大地。出校门分手后,朱聪三人顺山势往上爬,沿着河边徒步行走。
上午,山风不大,脸上能感觉到丝丝凉意。走了一段路程,身上开始发汗,运动产生的热量让身体暖和起来,呼吸开始变得困难,上气不接下气,感觉非常累。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走。这就是高原行动的特点,缓缓行动,走一段,休息一段。耀眼的日光洒满大地,苍鹰在空中盘旋飞翔,寻觅地上的食物。朱聪尝试拍了几张照片,因为距离太远,拍摄效果不好,浪费胶卷,只好作罢。山势越来越高,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休息的频率逐渐加大。抬头仰望,河谷两边都是高山,看着挺近,走起来却感觉挺遥远,光秃秃的,像被拔毛的肥猪,黄剌剌一大片。
洛布老师刚从学校毕业时,在尼龙村小工作过一段时间。先后找校长闹腾几次,被调到中心小学校。洛布走了后,村里的孩子眼见要辍学,只好请代课老师代课。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几乎不做任何要求,能教多少就教多少,教了总比没教的好。学校所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由代课老师自己做主。
现在的代课老师是村长家的小儿子,据说连小学都没毕业,在寺庙里学习过一段时间,回家后,因为村里人多数没文化,数他的学问最高,让他暂时代课,一代就是好几年。上面一直没有分配正式教师,即使有新老师分配到乡上,也没人愿意到这样偏远的村小长期工作。
路途遥远,走走停停,无聊乏味。一个多小时过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朱聪请洛布老师边走边讲故事。听洛布老师讲故事,转移了注意力,走路也就不觉得累,他说:“尼龙村主要是高山牧场,穷山恶水,环境险恶,在牧场上长大的人,被人叫做“牛场娃”,牛场娃从小跟着大人在山上放牧,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能极大地催生人的生存潜能。他们好勇斗狠,无所畏惧,谁最勇敢,谁就是老大。抢劫财物是家常便饭,能抢才算英雄,不能抢,就是狗熊,要被同伴笑话,人一软弱,就会遭到别人抢劫。牛羊是他们主要财富,是生存的资本,牛羊不保,生命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每当遇到抢劫,他们都会拼死护住自己的财产,特别他们的牛羊。牛羊一旦丢失,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也性命难保,脱不了被饿死的命运。”
“长期生活在极端条件下的人,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就是非常有名的丛林法则。在外人看来野蛮残忍,很不理解,但在高原上却是合情合理,一切都要为生存而战。”
“曾经听说有个人,犯了命案,家里穷,赔不起命价,便逃亡到高山上,住进岩石洞里。他们饱一顿,饿一顿,打到猎物时有吃的,打不到猎物就挨饿。有一天,他饿得不行,偷偷跑向牧人的牛群,用刀子从牛屁股上割下一块肉就开始跑,边跑边血淋淋地生吃。牧人遇此情景,也毫不客气地用枪把他击杀了。死的时候,嘴里含着带毛的牛肉,还来不及咽下去,就死了。生死之间,谁都不会含糊,保护好牛羊,就保护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生活在牧场上的人,几乎都是全能,什么活都能干,几乎都是神枪手,百步外一枪毙命不算稀奇!”
“牛场娃对生死看得很淡,我小时候看到过一个人,参与抢劫,被政府抓住,即将枪毙时,先游街示众,小孩子们看见了,也不觉得丢脸,还感觉他挺英雄,是好汉,没觉得可耻。人们普遍都这样看问题,不知道那是违法犯罪,是可耻的事情。这些道理是后来读书才知道的!”。
牛场娃生活在自己的高原上,按自己的意志办事,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道德评价。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生存下去。洛布老师说:“恶劣环境中要生存,就只有适应环境,比如牛场上的女人生孩子,必须在牛圈里生,生下来,要在地上放一段的时间,让他从小接地气,没有被冻死的,肯定是身体强健,遗传素质优良,长大后就是强者。体弱多病者,即使养大也是病夫,不仅不能生存,还需要别人照顾,没有什么价值!上万年的生存选择,锻造了藏家汉子的勇猛彪悍,锤炼了恶劣条件下的生活本领。环境改变人,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你看你穿那么多,我们只穿一件羔儿皮就行了,一、二月天气,会更冷,多在零下二十几度,差不多也就这样穿,这些本领是从小锻炼出来的!”。在他的话语间,朱聪能感受到一个康巴汉子的自豪。
说着故事,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大家来到一片山间谷地,像世外桃源。两边是高山,中间一大片是平地,是一个冲击盆地。被村里人开垦出来种植青稞,青稞早已收割完毕,剩下一片白地。许多野鸟在地里找寻青稞粒子,行人走路声,惊起飞鸟一大片。两山之间入口处建有一座木桥,桥下一条小河,恰似一扇大门。谷地周围山坡上零散居住着许多户人家。
学校在村庄边缘,一层三间土坯房,黄泥片石夯筑土墙,屋顶片石铺成,黄泥抹平,地面泥土夯平,又被渗漏的雨水滴成大坑小氹,不甚平整。
教室里没有桌凳,学生都席地而坐,黑板用石板做成,没有粉笔,用有色的石头书写文字,三间教室里空荡荡,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连办公桌椅都没有。学生二十多人,分在两间教室里上课。朱聪到达时,天空变了脸色,下起了小雨。雨水从屋顶漏下,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教室里到处都在渗水,学生们站在室外屋檐下读书,所读皆藏文。朱聪也听不懂,看样子很认真。检查教学常规,三无:无备课,无作业,无检查材料,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出来,不知放在何处了。由格西老师代为转告普初检查的详细要求,要按照要求去做。那位老师只是不停地点头,口中“哦呀!哦呀!”地说个不停,究竟听懂没有,大家也不得而知,言语交流如此,让人没法生气。
午饭时间早过了,虽然路上吃过一点饼干,因为高原行走,能量消耗极大,感觉挺饿。代课老师邀请大家去他家里坐坐,大家都没有客气话说,跟在他身后往他家走去。学生放学,自己回家去了,也有部分学生跟在远处看稀奇,他们对外人挺好奇。代课老师家就住在学校上方几百米处的山坡上,和周围的藏房一样,只是代课老师家里比别的人家宽大。洛布老师说:“他家的住房不知道住了多少代人了,每一代人都会进行维修加固,他家在当地算很不错的家庭了!”。
进入房内,底层依然是牛圈,关牲畜,二层住人,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大家在客厅里坐下,围在一个小火塘四周,中间火上放着一壶酥油茶。代课老师忙着为每个人倒一碗酥油茶,盛糌粑的盒子端了出来,需要的请自便。洛布老师边喝茶,边往茶里加糌粑。没有酥油了,那位老师喊了一声,老阿妈从屋里切出一团酥油,放在盘子里。她手黑黑的,像三天没洗过一般,因嫌酥油的形状不规矩,将酥油搓了又搓,拍打成一个规整的形状。众人都不介意,只有朱聪心里不舒服,想吐又不敢吐,想吃又不敢吃。朱聪肚子确实饿,出于礼貌,必须吃一点食物。实在没办法,只能狠心咬牙吃一点。他在茶水里逐渐加入糌粑,将糌粑调成糊状,再捏成面团,像包汤圆一样,在面团里放上酥油包心,硬着头皮吃下去几个。稍微感觉肚子不饿了,就不吃了。
老阿妈非常喜欢朱聪,看他吃糌粑的样子,很满意,脸上挂满笑意,她又从屋里拿出几个黑嘘嘘的条状肉制品,对大家说:“哈缸!哈缸!”,朱聪拿着一看,是干牛肉,不知道怎样吃,洛布老师面露喜悦之情,连忙对朱聪说:“阿妈请你吃干牛肉,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吃上干牛肉!”,朱聪连忙起身道谢,“卡祝!卡祝!”说个不停,生撇的藏话没有学好,惹得大家嘴都笑歪了。至于手上的干牛肉,看来看去,不知道该怎样下嘴。洛布和格西老师拿着就大嚼起来,津津有味。朱聪也照着嚼了一下,既干又绵,感觉还是生肉,难以下咽,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了嚼,尝尝味道。老阿妈在一旁看着,笑容满面,朱聪吃在嘴里,不好吐出,只能强咽下去,把剩余的都给了洛布老师。老阿妈看他不爱吃,忙去生火,炒了半锅青稞粒子,很快炒熟了,吃着很香,也合口味。朱聪是个好奇的人,在代课老师的带领下到处参观。在三楼顶上,他看到了许多晒着的元根,拔下来就吃,很舒服,也合胃口。吃一点炒青稞,再吃一点元根,总算将肚子填饱了,也不怕长路难行了。填饱肚子,交代完工作上的事情,已经是下午两点,他们不敢久留,和代课老师一家匆匆告别,慌慌忙忙地走了。
代课老师送出很远一段路,朱聪回头一看,老阿妈在楼顶上眺望,并挥手致意,朱聪也挥手告别,表示谢意。
可能朱聪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这里,但他永远记住那位给他炒青稞米花的老阿妈,虽然她灰头灰脸,双手黑不溜秋,但她是爱他们的,尊敬他们的。她是一位善良的老人,把最好的东西给客人吃,朱聪却吃不下,辜负了她的一片心意。
下山的路上,行进速度比上山快多了,一路小跑也不觉得累。很快来到格沙村小,远远地看,摩托车还在,说明柯伦们那一路人马还未回来,心情挺好,返回领先。下山只用了不到上山一半的时间。俗话说:“上多少坡坡,就会下多少坎坎”,感觉还是下山容易,上山艰难。
柯伦那路人马还没有下山,猜想他们肯定比较困难。即使这样,朱聪的双脚也磨起了血泡,疼痛难忍。他坐在学校的凳子上,就不想起来。格西老师说:“我们不能在这里傻等,早点回去好管理学生,高主任一人在学校里忙不过来!”,朱聪三人把口信留下,先行一步骑车走了。
柯伦和黄校回家时,天早已尽黑。由于疲惫不堪,柯伦简单吃了一点东西,上床就睡了。朱聪用热水泡脚,然后上床睡觉。两人一夜无话。
朱聪睡在床上,肚子开始作怪,咕咕咕地响个不停,上厕所跑了三次。寻找所带药品,居然没有治疗跑肚拉稀的,只能吃点阿莫西林之类的广谱抗菌药,稍微好转。朱聪肚子不争气,一直在咕咕乱叫,后来一直持续两周多,直到付老师带来药品,病情才止住,险些拉脱水,送掉小命。
第二天早上,柯伦早早醒来,朱聪醒来一瞅,见他没有睡意,两人对坐床头,朱聪问昨天的见闻,他不停地摇头,说:“太惨了!我一辈子都没见过那样的情景,山又高又陡,路途遥远,几乎都在大山顶上,山上连一棵树也没有,光秃秃的难看极了。学校房子破乱不堪,代课老师就一人,是一位藏族僧人,曾经获得过西藏那边寺庙颁发的博士学位,在那所学校上课已经四年了,没有领过政府一分钱的工资。吃的是牧民捐献的糌粑,喝的是酥油茶。穿着破旧,衣服上有拳头大小的孔洞,几乎不能穿。一床像样的棉被都找不到,盖着破旧的氆氇。学生十几人,全用藏文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认几个藏文,都是巨大的贡献,要不然学生全是文盲。”
柯伦对那位老师非常佩服,非常感动,那样的人,才可以堪称无私奉献,是学习的楷模,敬仰的对象。虽然民族不同,但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对于认为正确的事情,一直坚守需要超人的勇气和毅力。
后来,柯伦虽然连他的姓名都没能记住,但他的形象却一直留在柯伦心中,他说过的的话,一直回味在心里:“我看见孩子们没文化真可怜,真心痛!权当是做好事,积德行善!我已经老迈,能为大家做点事情的时间不多了……”,听了他的一番话语,感动不已的柯伦,掏空腰包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