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互相愛

[原创·贴图] 明国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的故居  近百年来,尤其是袁世凯发迹前后,风水术士对袁世凯祖上阳宅风水均给予高度评价。一些人甚至认为,其故居堪称帝王之宅,袁世凯所至“九五之尊”,实出于此。
袁世凯故居位于河南省项城市东南17公里的王明口镇,原名石腰庄,原为明末仕宦石氏庄园。清末,石氏家道中落,袁氏盛旺,袁世凯父袁保中和叔祖父袁重三以巨资购买石氏庄园,修筑寨堡,改称袁寨。在平原中修建的袁寨,规模宏大,共占地270余亩,砖砌方形寨墙,四角炮楼守卫,三道寨河深护,门卫吊桥高悬,防卫森严,是一座典型的“防御寨堡”。
据袁世凯研究专家考证,袁寨的房子是袁保中和袁重三多次研讨易经、风水后,请高手勘定基址,于清咸丰七年(1857)建,次年落成,袁氏家人入住,一年后,袁世凯在此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故居
袁氏故居坐子向午,既有风水的讲究,又符合当地的习俗。
中国地处北半球,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房屋坐北朝南,不仅利于采光,还可避北风。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中原大地,沃野千里,房屋建造多为南北向,村民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资源。
对于袁寨风水,有一首诗赞得好:“南至谷河北至沙(河),西到洪命(洪命河)东至闸(闸子湖即菱角湖),此地有灵德和义,地灵水清聚精英”。说的是袁寨的南方一里许有条谷河,北方13里处有条沙河,东边10里有个闸子湖,西边不到4里有洪命河。
这个原石氏庄园,明末仕宦之家,只不过是一座“山寨”版王宅。风水上虽有不凡之处,但要说大富大贵,该出帝王,则实在有哗众取宠之嫌。经历了200多年,王朝更替,石氏衰落,袁氏中兴。家大业大、人丁旺盛的袁氏一族,原来的房子已住不下了。他们相中的这一庄园,风水虽不差,但绝无帝王之气——若然此地真有帝王之气,着实也轮不到袁氏享有,中国历史早就改写,多了一位姓石的皇帝了。
阳基位置与阴宅之穴迥然不同。阳基“喜地势宽平,局面阔大,前不破碎,坐得方正,枕山襟水,或左山右水”。“阳宅之穴场,宜铺毡展席,明堂宜宽畅大聚,案山宜远,分合宜宽,盖铺展则穴场阔大,宽聚则容纳百川,案山远则土牛唇厚,分合宽则界水不缠身”(林枚撰《阳宅会心集》卷上“阳宅总论”)。《堪舆完孝录》认为:山随水行,水界山住,水随山转,山防水去。《山洋指迷》将水的吉凶归纳为“八美八丑”。
“风水”里面“水”占一半,因此,凡入一局之中,未看山,先看水,以水寻龙。水是龙的血脉,两水之中必有山,故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即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处民多稠,水散处民多离。流来的水要屈曲绕抱,流去的水要盘桓,汇聚的水要悠扬,澄凝。
从袁寨周边原有的形态看,此处得水是十分明显的。风水理论认为,平原中以水为龙,以得水为先,以水定龙穴。三河一湖环绕袁寨四周,既悠扬、澄凝,又盘桓汇聚,湖水聚气,这里确实算得上是一处上好的居宅之所。但要说其“贵不可言”,则又缺乏大富贵地必备的某些要素。
本已得水的故居,袁氏唯恐不足,又在房子四周加掘了三道护城河,使河道相互贯通环绕。开始,这主要是考虑安全因素,出于有效防止捻军袭击的需要。发迹以后颇有势力的袁家,为了使寨子固若金汤,遇上兵荒马乱的意外变故时,便于坚守防御,因此修筑了寨堡、炮楼。加掘护城河,不排除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即通过仿照都城的构造,增加寨子的霸气,使袁府周围再呈得水环绕之吉象,风水好上加好,庇佑子孙富贵绵绵不绝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氏旧居原貌(录自袁世凯故居陈列室)
现在已无从得知三道护城河加掘的确切时间。只是如此一来,防御的功能是实现了,风水上的预期就不是那么回事,变得吉凶参半,祸福难料了。
房子四周,适当疏通水道,于吉利方位引房内之水与房外之田湖、河溪相交相通,这是应当而且有益的。但是,房外深挖广掘,存百害而无一利。若一定所需,亦必顺势而为,慎重行事。袁寨挖地取水,不深掘不足以成河,不成河不赖以防御,且有三重之多,时日一久,河道终成淤塞之沟渠,一时不清淤,就臭气熏天。即使是真龙大结,也势必伤龙泄气。观袁寨所为,本无王气,却要仿皇城帝都,掘人为之环城河,显为过贪之举,顾此失彼。
阴阳二宅,必须先弄清其龙穴贵贱、结作大小、象形等基本问题,再行风水改造之事,若随意改变地貌,极易转吉为凶。袁世凯故居,一座常见的平原寨堡,本是一处上好的阳宅,却在风水改造上弄巧成拙,留给了我们一个反面的例证。这也说明,风水本天成,岂可强求之。按主观愿望人为地改造风水,逆大自然而动,往往事与愿违,反受其害。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氏祖坟宏观风水态势图
从风水上看,龙脉自西而发,北作穴,南作朝,总体侧势结作的袁氏祖坟,是一条形势磅礴、脉理淹延的隐龙。
“千里来龙,不过一席之地。”袁氏祖坟的情况,正应了前辈大师的这句断语。从伏牛山的老君山起,龙脉先东南再一路东行,前段高为省脊,昂首长啸,后段深藏地下,若隐若现,牵连而至,期间大起大落,跨度达千里之遥,方才驻跸停顿,就地结穴,其龙之贵,力之大,实属罕见。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塘之蛙 经略中原  如前所述,前辈风水师几乎众口一词:水的分合聚散是判断和衡量平原龙穴是否成立及贵贱的唯一依据。
项城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向淮河冲积湖积平原过渡边缘之南,总的趋势平坦、开阔。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斜。谷、汾、泥三条主要河流两侧大小不等的浅平洼地和湖洼地呈串珠状排列。汾河沿岸南岸,十八里沟两侧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浅平洼地和湖洼地,呈南浅北深的箕状。境内有大小湖洼126个。
中原大地,一马平川。高寺镇北部,袁氏祖坟与袁氏故居所在的王明口镇,均属富水区,湖洼纵横。
在袁阁村东北串珠形小土坡上的袁氏祖坟前面,原来就有八张池塘,至今尚存。
此八塘,风水上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塘为聚气之验。八塘聚气,唯一能说明的是,此地不但龙穴成立,而且龙气之盛,异乎寻常。
事情很明显,如果袁氏祖坟是真正的龙穴所在,那么,必当贵显。
对袁坟周边的地貌形态,以前的风水先生各显其能,尽情发挥,有说龙虎凤齐备的,更有甚者,居然看出是太极图的两仪,并由此生发出种种联想,作为贵不可言的根据。
笔者临墓地研察时久,说其龙虎凤齐备,实在是虚妄之说、无稽之谈。不说平原穴法毋需龙虎凤证佐,坟地周边也根本不见龙虎凤之踪影。倒是状如太极图两仪的说法,表面上看似荒谬,但这种想象毕竟源自于实际地形所生发,反而有点接近事实。
细看袁氏祖坟所在地周边形势,通观全貌,此地就像一个扁平形、隐伏待机的水陆两栖动物,略高于八塘,盘踞在八塘之北。
古人对平原穴法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与山地、河川、丘陵等地形完全不同的系统理论。风水理论认为,龙分三势,其中之一为平受格。脉落平洋,一望无际,相牵相连,微有体势,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并明确指出:平原无朝案。卜氏云:“势如浪涌,何须卓立之峰是也。”要平中有突,为得其体。袁氏祖坟的周边环境,正是如此。
三十六穴歌云:“平洋寻取地中凸,覆鼎真奇绝,顶上安坟最可求,迎取水来朝。”袁氏祖坟的穴位就点在扁平形的地中凸、覆鼎的顶部中央,不但切合实际地形,而且有着理论上的根据。
实际上,这个扁平椭圆、风水师说的像“太极图两仪”的小土坡乃是一只巨蛙,蛰伏在八塘边上,双眼炯炯,密切监视着八塘里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纵身一跃,任意在它的领地内兴风作浪,翻江倒海。一蛙八塘,其据有领地之广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仅如此,观坟茔周边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因其略为高大,再无一物可与之媲美或相克。据有八塘的这只巨蛙,不但享有塘的领地,还独居这片田野、湖洼纵横的富水区,活添了一种气吞山河、唯我独大、纵横疆场无敌手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是,生活中的袁世凯,长的也是一副罗汉样,身长腿短,肚大腰粗,个头矮壮,活像一只憋气的青蛙。
民间传说,袁世凯是“西山十戾”中的“癞蛤蟆”投胎转世。短颈、短腿、粗腰,每当天阴下雨时,他都爱张口嘘气,这些在形象上都很像蛙。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蛙”相袁世凯
袁世凯像蛙,这一话题在其生前无人敢提。死后既然身为窃国大盗,则一个“蛙”字也太抬举,被“革命党”改为了“蛤蟆”,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癞”字。
风水术中的“喝形”,有其奥妙,不可随意为之。要根据所处环境,从形、神诸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作出准确的结论。而“喝形”一旦完成,就要根据其宜忌,因形施用,趋利避害。
据传,清末,袁世凯受朝廷排挤,解职归田,他怀疑自己家的祖墓有破绽,于是遍请风水名师看墓,都说是龙真穴的,向水相和,看不出任何破绽。有个叫佛隐的风水师在收到袁世凯的书信后也去看墓,认为墓地有朝有托,明堂宽广,诸般贵器罗列,乃大贵之地,只是在穴的前后左右遍筑墙垣,使龙身受制,气脉受阻,不能发旺,反受挫折。袁世凯认为佛隐的话有道理,于是命令工匠拆除围墙。过了3年,袁世凯果然出山做了民国元首。
应当说,这个叫佛隐的风水师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他所说的根据还不足,应当结合对袁氏祖坟“喝形”的结果加以说明,才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而做到这一点,要看风水师在“喝形”上的功力如何,这方面,佛隐显然有所欠缺。懂得了袁氏祖坟踞塘蛙的风水结作,那么,遍筑墙垣就如同团团围住了踞于八塘边上的巨蛙。困住手脚的井底之蛙,又如何能在水塘湖洼中施展拳脚呢?
风水有时就是那么神奇!鱼蟹龟鳖之地不能大兴建筑,否则会妨碍其活动,弄巧成拙,求吉得凶;狮虎之地不宜敲锣打鼓,猛放鞭炮,大事庆祝,那样容易惊吓了神兽,带走了祥瑞。中国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不全是迷信。
少时袁世凯曾作诗《言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八塘之蛙袁世凯,祖上风水足以支撑其身上充斥的那股吞天霸气吗?
令人称奇的是,少年毛‘泽’东见识卓越,常借物抒怀,亦曾作诗《咏蛙》。此诗也可看作是一篇关于蛙的精妙评说,帮助我们从另一视角理解风水中“蛙”的气魄与能量,姑且借来一读:“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在大自然中,蛙并不是凶猛之物。相比而言,还属于“弱肉”之列,随时可能被“强食”。但风水上的含义却不是这样。说其像蛙,属于风水术中“喝形”的范畴。是好风水具备、龙穴成立后的一种象形的命名而已,“喝形”结果与其本身风水的好坏贵贱并无直接联系。
象形中的“蛙”,实为威武金星,五星之首,形态非卧即立。若龙真穴的,贵至王侯极品犹如探囊取物。蛙居于塘边,据八塘之多之广,说明它就是这里独一无二的主人。在中原大地的这片土地上,袁氏祖坟的这只“蛙”,就是霸主。这种现象,与虎踞山林、蛟龙入海、狮伏百兽等具有同等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时袁世凯曾作诗《言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踞山林、蛟龙入海、狮伏百兽
对于袁氏祖坟,袁氏族人至今仍津津乐道其中奥秘。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他们对这里的风水深信不疑:站在坟茔上看,此地高;在外面看,则洼。
众多风水名家对平原穴法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对风水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虽然明确了“平原无朝案”的概念,但堪舆家并没有否定山地、丘陵中朝案二山在平原中的功能、本质和应用意义,而是认为朝案二山在平原中的体现形式、判断方法必须适当改变,朝案二山在不同的地方应有不同的表现。《地学简明》:“察其隐隐隆隆之脊,或直或曲,动辄数十里或数里,始有水分八字之峡,或有石骨微露踪迹,或有银锭束气之脉,若前面遇水界截,则审随龙之水,及诸水聚处为明堂,以求穴向。其结穴处必然气聚”。《地理人子须知》说得更加明白:“诸家之说,大概平洋以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隐隐隆隆,看两边分水,以认来龙之过度,突起支阜以认突,道之融结,又须有四畔罗城秀峰,前应后照,如列屏铺障,相与拥护,乃为尽善。”至于何者为朝案,“或田中草坪,或水界田岸,但微高者皆是朝案。”
外山百里作罗城。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护。堪舆家要求的这些平原真龙大结的条件,袁氏祖坟是否具备呢?
风水意义非凡的曹河,其北面有灰黄、灰色亚砂土和粗细相间分布的黄泛沉积层,以南顿、城郊、丁集等地面积最大。韩岭冈在其中成西东向蜿蜒数十里,高出周围地面近两米,宛如一条玉带横亘于袁氏祖坟的北面作为倚靠。
袁氏祖坟南面,先有汾河、泥河由西向东横列而过,成冠带水。总体形势,近处为低洼开阔的明堂,往前则微微回朝,呈北低南高之势,于风水上具朝进明堂之义。再看四周地势,略高于坟,成整体维护之势,故出现“站在坟茔上看,此地高;在外面看,则洼”的现象。也就是说,看似平常的袁氏祖坟,实则有着古代堪舆家所说的平洋中的案山,前面河、湖齐备,水法颇佳。
自北而南分布于黄淮海大平原中南部的汾河、泥河、洪河、汝河、淮河,其规模一条比一条宏大。属淮河水系的汾河、泥河、洪河、汝河,受河南地势的影响,不约而同自西北流向东南,在袁氏祖坟的左前东南方向先后汇入淮河。发源于桐柏山的淮河,受到南部大别山脉的阻挡作用,大摇大摆地从西往东流去。起步阶段力量尚为弱小的淮河,沿途流经袁氏祖坟南面时不忘“招兵买马”,收集众水,得诸水加入后,声威大震,滚滚东流。这条长达1000公里的中原大河,在袁氏祖坟前约100公里距离上与其4条支流之间构成的聚合状态,正是风水学中备受推崇的众水合流、百水归堂吉局。
种种现象表明:袁氏祖坟具备了风水名家要求的大富贵地的有关条件,这里确实是一处难得的龙穴所在地。
近处案山佳美,那么,百里外山的罗城、南部远朝的大别山脉又是怎样的一种态势呢?
从更大一点的范围分析,袁氏祖坟坐空朝满的形势尤为明显。背靠万里无垠的中原大地,前朝除了地势的回朝和水的横列外,正前方100多公里处,大别山在子午向的袁氏祖坟的“午”方百里横朝。
大别山脉是淮阳山脉东段的主要组成部分,西至武胜关与桐柏山脉相接处,东南到长江岸边,沿鄂、豫、皖的边境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长达300公里,宽100—200公里,构成淮河、长江两大流域的主要分水岭,是中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中三条横向山脉之一,为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天然屏障。
大别山北部总的地势特点是山体破碎、山势较为低缓,山脉南高北低,向北依次降为低山和丘陵,然后过渡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貌类型以连绵起伏的低丘陵为主体,高丘陵和浅低山呈孤岛状突出在低丘陵之中,各种形态的河流谷地纵横交错,分布普遍。其中形态破碎、浑圆的丘陵组成了显著的波状起伏的丘陵地貌景观。
地质学角度上的大别山北部地区地貌,在风水上有些什么意义呢?
地貌上的支离破碎,实际上表现为山体之间缺乏联系,或连接松散。进入视野内的这些低山丘陵,大多呈浑圆金星、平坦土星状,山体独立,高差不明显。近看散乱无序,相互脱节,方圆周边难觅真正龙脉,整体缺乏中心,难分主次,远观则又有层次,秩序井然,连绵而有气势。从风水角度上看,大别山北部地区浑圆的丘陵波状起伏地貌,对袁氏祖坟客观上构成了十分难得的点兵状况,在袁氏祖坟前方形成了逐次升高、层层递进式的专有拜朝,而且数百里展开,东西两翼向北方略呈弯环状,对主穴有情朝拱。
在这个呈点兵状的浩浩荡荡的专有拜朝队伍中,高居大别山上,海拔1534米、高耸峻拔的豫内第一高峰金刚台牵头居中,海拔千米以上的黄毛尖、黄柏山、九峰尖等诸峰分居左右,与其余嵯峨众峰构成充分展开,连袂横朝,向袁氏祖坟环顾拜伏。距离遥远,目力难及,但趋前登高望远,可见群山此起彼伏,像一张巨大的帐幕,面向北方迎风飘扬,好一派水星连绵的宏伟景观。
大富贵地在得小明堂藏风聚气的完美之局后,外明堂有时又不嫌其大。因此,真龙结作,其力量大者,虽数百里之外犹为用神。伏牛山东南东行近500里奔腾踊跃,又500里龙脉脱卸而来的袁氏祖坟,背靠500里纵深的黄淮海大平原,300里的大别山脉远朝,这是何等的一个格局!
很明显,袁氏祖坟的前朝,不但近处全美,远朝更是有情。袁氏祖坟面对的,是大半个中原。袁世凯的胃口,是独霸整个中原。坟茔庇佑的主人,注定了是经略中原的一代枭雄。仅就这一点看,袁氏祖坟是具有帝王之地的气象的。这,便是奠定袁世凯称帝野心的风水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也曹河 败也曹河  八塘在袁氏祖坟前数十米处一左一右,面南而排。八塘外,东有一长塘,处在北起的第二、三塘之间。
无人证明,八塘外的这一张长塘,究竟是原来就有,还是后人所掘。
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池塘的总体判断。由于这张池塘所处的位置有偏,决定了其不管原来就有,还是后人所掘,风水上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似有非有,不可与八塘相提并论。
在中国古老的易学体系里,“八”数与“九”数显然有着重大而又本质的区别。“九”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八”则是人臣之最。前述孙中山祖父墓的九个山列,八面大旗,起作用的终究还是八数;同样,袁氏祖坟虽有九塘之象,但实际上只能算八数。
从风水的角度看,袁氏祖坟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袁氏祖坟左边高,右边低,青龙有力,白虎有欠,这在关键时刻会呈现属下不力、回天乏术的情况。
袁氏祖坟的根本缺陷,还不在于白虎有欠,而在于水的不祥。
项城境内,谷、汾、泥三条主要河流横过出境,其中汾河、泥河在袁氏祖坟前由西向东横列而过,成冠带水。从面前看,水有吉无凶。如果后面的情况也能这样的话,袁氏祖坟的风水那就完美无缺了。
为了便于说明水的吉凶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风水中关于凶水的知识。
观水之法,其吉者易认,有朝怀、九曲、腰带等;其凶者,有瀑面、冲心、射胁、裹头、牵鼻、穿臂、反身、割脚、漏腮、淋头及交剑、卷帘、流泥、斜撇、反挑、分流、漏槽、刑杀等形。
穴前之水形势不同,所应吉凶亦异。古代风水师对见之于穴前的水,论述颇多,惟独不见谈及穴后之水。是不是穴后之水可以忽略不计呢?否。
《地理五诀》卷八对平原穴法作了这样的说明:“山地属阴,平洋属阳,高起为阴,平坦为阳,阴阳各分看法不同,山地贵坐实朝空,平洋要坐空朝满,山地以山为主,穴后宜高,平洋以水作主,穴后宜低。”
袁氏祖坟周边诸水,没有超出前人所列凶水的范围。其水之凶,出在穴位之后。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反映了前人与来者之间的继承关系,成就了一段国事与人事的佳话。袁氏祖坟的侧后,也有一条名叫“曹河”的河流。这条汾河的支流,河道虽不大,但对于袁氏祖坟,风水意义却是异乎寻常,其前后不一、迥然相异的变化令人始料不及。
袁氏宅地风水损丁,接连数代寿不过60,时师说法甚多。详察袁氏阴阳两宅,此弊实与祖坟有关。袁氏祖坟穴后低陷无靠,符合平原穴法“坐空朝满”的规矩,可惜的是,坟正后方一条全长
9.2公里名为白圭沟的沟渠自西南向东北无情斜撇直去,汇入曹河。这条泄气沟渠隐伏穴后,与水缠玄武的吉水有着天渊之别,智者不难明鉴。如此之坟,若无新风水强力纠弊,当祸及后代,其影响力不可小视。
得白圭沟汇入的曹河,若水流合法,亦可不致大凶。但更为严重的问题,恰好就出在坟左后最近处仅一公里许的这条曹河上。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氏祖坟局部风水态势图
项城境内的曹河,全长23.3公里,自商水入项城范集乡曹庄后,有31条支沟汇入,由西北折东南朝袁氏祖坟蜿蜒流来,开始十分有情,像是从远方寻找、投奔明主而来的千军万马。水自后奔穴而来缠绕玄武,是一种绝佳的风水配置,这要求后面由西北而来的曹河应该绕至袁氏祖坟的左侧或右侧,贴护穴场,再从前面横流或曲折前行。可惜的是,曹河偏不这样走,在绕至袁氏祖坟左侧一公里将至就至的时候,突然横折90度直流而去,东入汾河,对穴场没有丝毫的眷恋。这样的流向,风水上属反挑无疑,使人联想到中间出了什么变故,甚至怀疑曹河北段曲折流往东南的动机是否是奔主而来。袁氏祖坟后面来水的先朝后反,不能善始善终,虽然不像在穴前朝应方位上那样一目了然,但在风水上的性质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主人的命运不济时,原先拥有的一切将丧失,追随者将无情地背他而去。
在平原中,水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平原穴法明显不同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因此,坐空朝满的平原之穴,来自于后面的背靠之水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必须认真审视。有水在穴后环绕,富贵绵绵不绝。可是,穴后之水反挑呈凶象,代表的是龙身所带,其影响力就不可等闲视之。
无独有偶,随着袁世凯的发迹,袁氏在故居周边深挖三道护城河,致阳宅风水由盛转衰。先天的忧患与后天人为的缺失,强化了不祥的风水预示,袁世凯难逃其劫。
在小站练兵崭露头角,以及建功朝鲜、掌控清廷、成为北洋军阀领袖的显赫人生中,袁世凯可说是居功至伟,影响力无出其右,连孙中山也心甘情愿地拱手让出大总统的宝座。其部属及追随者以能在他麾下驱使而倍感荣耀。但在袁世凯称帝后,袁的人生立即盛极而衰,出现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原来的一切顷刻间变了,他面对的是一个众叛亲离的局面。蔡锷在云南打响反袁的第一枪,他倚重的大将陆荣廷反戈一击,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先后独立,反袁势力一下遍及南半天。危急关头,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没想到段上任的第一件事却是逼他交权。陕南镇宁使陈树藩的公然反叛,更宣告了袁世凯借以起家、赖以依靠的北洋军阀集团从此分崩离析。段祺瑞、冯国璋的无情背弃,私交甚笃的陈宦、鼓吹帝制最得力的汤芗铭相继宣布四川、湖南独立,打出反袁的旗号,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关键时刻,几十年和他生死与共的唐天喜在湖南被人收买而公开背叛。这时,性格坚强、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历练的袁世凯再也经受不住打击,彻底地垮了。形势的绝望使他敌不过宿命的安排,年仅57岁的他终于撒手人寰。
前朝秀丽,砂水皆美,集万千拥戴于一身的袁氏祖坟,使风水师发自内心地赞叹不已;使袁世凯信心百倍,勇往直前,造就了煊赫过人的辉煌,但袁氏祖坟后面潜伏的风水隐忧,如影相随,影响着他的一生,终生挥之不去,最终演变成无法挽回的败局。风水的不良预示,甚至连死后都无法摆脱。这是天理使然?还是命数决定?抑或自作孽,不可活?也许三者都有。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蛇蛙本天敌 功罪两千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山翠亨,五桂山脉蜿蜒曲折而来,龙气升腾,虽没有五岳的贵耀尊严,中原大地的雄伟辽阔,长江、黄河的奔流不息,但这里背负大山,经过一片纵深不大、发育成熟的内陆架,完成山地、丘陵、河溪上层次分明、团聚回环的的合理布局后,直面浩淼无际的太平洋。背山面海的地势,使翠亨得以开眼看世界,领风气之先,这是中国内陆其它地方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山水环境和民族振兴重任,铸就了孙中山划时代的、大功于中华民族的非凡人生,决定了从这里走出的伟人虽历尽艰辛,成功道路上迂回曲折,但前程远大,一片光明,个人的命运也像东归大海一样引领潮流,预后吉利,流芳百世。生长在中原,眼界开阔,曾蜗居蛰伏安阳洹水边和项城老家的一代枭雄袁世凯,官场上左右逢源,收放自如,一人独力把偌大的一个清廷玩弄于股掌之中,如同一只巨蛙可以任意在八塘中掀起滔天浊浪。但一个是民主共和的旗手,一个是走向复辟,开历史倒车,登上帝位的历史罪人,两人的境界和作为有着天渊之别。
见证过孙中山不得已将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袁世凯其后称帝那段历史的个别人,曾有过“广东地皮浅薄,出不了皇帝”的感慨。这种近似于荒谬的看法,其实又有着风水上的某些依据,体现了宿命论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在民众中根深蒂固,普通老百姓还不习惯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衡量是非,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有的只是对“南蛮之地”的信心不足和对中原渊远流长历史的敬畏。
从翠亨村罕见的旗鼓大阵中走出来的旗手孙中山,他的思想光芒四射,号召力无人能及,是海内外人民共同景仰的领袖。但这种领袖地位,更多的来自于孙中山伟大的思想品格而表现在精神方面。从风水的意义上看,正是因为中山翠亨缺乏山水的厚重,不具备帝王之地的风水,从而决定了孙中山备受挫折虽三次建立政权而无法一统天下的命运。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孙中山艰难跋涉,有时显得英雄气短。他手里没有钱,以致于一生为钱奔波;他手里没有军队,很多时候只能委曲求全,看军阀的脸色行事,陈炯明的叛变几乎使他的事业中途夭折;他聪明睿智,目光如炬,满腹建国韬略,但没有官场的历练,无治国的实际能力和经验,没有为官者的丰富人脉。他的追随者不是靠恩威并施,而是靠理想走到一起来的。松散的结构,临时的组合,不可能有坚强的约束力。在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比如,他倡导民主,反对独裁,将“三民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但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后,又迫使他不得不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要求他的同志加强纪律,统一步调和行动。在他的追随者中,有矢志不渝的忠实助手宋庆龄,也有曾因观念、政见分歧而一度分手的黄兴。
比起孙中山,从中原大地八塘边上走出来的那只巨蛙,就深扎湖塘深处,显得脚踏实地多了,他可以身披草蓑垂钓于河边,雄踞一方湖洼,善于潜伏伪装,又能奋身而出逐鹿中原,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在官场、清廷浸润了这么多年,袁世凯的应变能力可谓登峰造极,对进退时机的选择、对局势的把握拿捏得炉火纯青。没有孙中山百折不挠的奔走呼号,艰苦奋斗,就没有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同样,没有一代枭雄袁世凯官场上的因势利导,高超运作,清王朝的彻底垮台,封建统治在中国的结束则可能还要假以时日。对于满清政府,可怕的不仅仅是号召力巨大的孙中山,最头疼、最直接的威胁可能还要加上手握兵权、掌控实力的袁世凯。
客观地说,袁世凯能力超群,根基深厚,实力非凡,国内一时无人可与之争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与他的能力和原有的功绩无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与孙中山为了国家、民族大业主动让出大总统位的义举比起来,一心图谋个人权位的袁世凯就只能是“窃国大盗”而不可能是其他。“天下为己”的袁世凯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同时立于华夏大地上,袁世凯就如同跳梁小丑一样成为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袁的渺小和道德上的不合格只能反衬出孙中山的无比高大。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蛇蛙相斗
蛙有天敌,蛇就是其一。有趣的是,孙中山祖父墓前的朱雀争珠,实际上就是二龙抢珠。龙、蛇相通,珠、蛙同类。福荫孙中山的祖坟,前面两蛇抢蛙。常憋一口气、内功了得、善于蛰伏待机的袁世凯这只巨蛙,迟早会因为他的贪婪短视处于群龙(蛇)争食之中。由中山翠亨旗鼓龙穴发越的孙中山,把大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之后再经历“二次革命”的短暂失败后,他并没有气馁,没把中原的这只一时张狂之蛙太放在眼里。相反,孙中山以无比坚定的信念,以五桂山伟大旗手的深邃洞察力默察时势,等待时机,静静地、耐心地观看着鹬蚌(蛇蛙)相争的情况,从没放弃过抗争。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坐镇上海,发表《讨袁宣言》,成为全国的反袁舆论中心。他努力号召人民,联合各方面的力量,随时准备东山再起,开始新的辉煌。
复辟帝制,使袁世凯身败名裂。对袁世凯个人来说,称帝是他人生的“滑铁卢”,一下子由推翻帝制、覆灭清廷的大功臣变成了窃取国之神器的民族罪人。从表面上看,实有“帝王”之位的袁世凯,由于对“帝王”一词的理解没有与时俱进,为了要一个“皇帝”的头衔而葬送了自己的“帝王”前程,令许多人为之惋惜,甚至鸣冤叫屈,其实大可不必。又有谁能知道,袁世凯要的不是蛙踞八塘的人中之龙的霸气,哪管它死后滔天的污浊,绝不做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因尿毒症死于举国声讨中的袁世凯,宛如巨蛙沉尸湖塘的不祥结局一样,满池的脏水又怎能洗刷干净他身上的污点,只会越描越黑。
经历了帝制的反复,人民更加怀念“天下为公”,无私为国的孙中山,对孙中山的追随者充满了信任。于是,崇拜英雄的国人把充满希望的目光投到了蒋介石的身上。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
1、“蛙相”袁世凯.jpg
3、袁世凯故居副本.jpg
4、袁氏旧居原貌(录自袁世凯故居陈列室)副本.jpg
5、袁世凯祖坟副本.jpg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王明口乡袁寨村1.jpg.thumb.jpg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王明口乡袁寨村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
袁世凯.jpg
袁世凯旧居.jpg
袁世凯祖坟.jpg.thum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的另一面:鲜为人知的九个细节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似乎已是盖棺论定的人物。一个世纪以来,史学界众口一词,对他均持否定的评价,“窃国大盗,一世奸雄”即足以涵盖袁世凯的一生。然而,人性是复杂的,一百年前的社会环境也是复杂的,北洋集团影响和左右了清末民初三十多年的政局,对其核心人物袁世凯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便能概括的。这九个被后人误解或是忽略的历史事实,从另一个角度还原袁世凯。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十三四岁时,袁世凯就曾作诗表露出亡清之志

13岁时,袁世凯曾霸气外露地写成一联道:“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由此不难看出,袁世凯绝非池中之物。而到了十四岁,胆儿更大了,“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胡天”一语,矛头直接指向了满清王朝。幸好此时已过文字狱入罪的高峰期,否则单凭这两句,便足以让袁世凯株连九族。

2、袁世凯爱兵如子,但对抽鸦片的兵痞见一个杀一个

袁世凯早年就对鸦片深恶痛绝,在朝鲜统兵时,手下抽鸦片的士兵凡被发现强令戒毒,再犯者格杀勿论。

然而平时对士兵的伙食日用,袁世凯非常重视,下令必须充分供给。遇有生病的,不顾传染与否,都携药探视。夜间巡营,见有在外露宿者,即招呼其入室休息。阵亡者,必视殓祭奠;负伤者,必监督救治。

3、袁世凯在朝鲜对抗日本 人,险些被地雷炸死

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亲日派在日本驻朝使臣竹添的暗中策动下,杀进王宫企图挟持国王发动政变。此时在朝统兵的袁世凯当机立断,身先士卒率兵攻打王宫,一个地雷距他不过十步远的地方爆炸,将他震翻在地,险些丧命。最终,日本 人的政变阴谋因袁世凯果断进攻而未能得手。

4、为了推进改革,袁世凯险些被摄政王载沣一怒之下开枪打死

清末政改,袁世凯是最重要的实际推动者。为了不使变革流于表面,袁世凯不惜与当权满清勋贵公开决裂。一次在朗润园的高层会议,袁世凯与摄政王载沣就“责任内阁的建立和军机处的存废”当场吵得面红耳赤,两人互不相让,载沣一怒之下甚至逃出手枪作势便要打死袁世凯。

5、袁世凯是近代教育之父

废科举始作俑者且首席功臣是袁世凯,由他主持撰写的《请递减科举专注学校折》中,他大声疾呼:“如果十年后再废,人才无法急切造就,则又要二十年才能见效。强邻环伺,如何能等?”并未已受新式教育者安排好了出路,如大学堂毕业的,给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的,给举人功名,等等。

6、袁世凯和日本 人逐字逐句地力争“二十一条”,保住了大部分的主权

1915年,日本乘中国衰弱,列强忙于一战之时,提出了企图纳入其保护国的“二十一条”,此时袁世凯深知如日本强行出兵中国绝对无力抵抗,于是从1915年2月2日到5月7日,历时105天,袁世凯就“二十一条”与日方代表大隈重信逐句逐字力争,殚精竭虑,终于耗到了美国出面干涉,日本迫于压力,最终将威胁中国主权的条款几乎全部放弃。胡适称:“二十条,是弱国外交的胜利。”

7、宋教仁遇刺临死前的遗嘱,将立宪大业托付袁世凯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枪手暗杀于上海火车站,临终前,趁神志尚清,宋教仁挣扎着口述了两句给袁世凯的遗嘱:“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捭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仁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见纳。”希望袁世凯能够竭力保障民权,自己则虽死犹生。

8、袁世凯是整个民国,最善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力

1912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刚刚升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一科科长的鲁迅在教育总长范源濂的带领下进见大总统袁世凯。

进见持续的时间很短,周树人一生也只见过袁世凯这一面。一向刻薄的他后来评价道:“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力。”

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9、袁世凯临终遗言:“他害了我。”

1916年6月6日上午10时,五十八岁的袁世凯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临终前,以手指天的袁世凯,最后的遗言是“他害了我”。至于“他”到底是袁克定还是杨度,抑或另有所指,则永远无人知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人物。他曾担任过中华帝国的皇帝、中华民国第1任大总统、北洋军阀的领导人、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朝鲜国总督。据说,袁世凯得势后,曾有取清王朝的天下而代之的想法,为此,他还扒掉了自己的祖坟围墙。
  事情还得从袁世凯的经历说起,袁世凯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二十日。他五短身材,颈粗腿短,走路正八字步,民间传说他是“西山十戾”中的“癞蛤蟆”投胎转世。袁世凯年轻时科场失意,22岁弃文从军。曾随军东渡朝鲜平叛。甲午战争后,被李鸿章举荐到小站编练新军,掌握了一支7000多人的武装力量。从此,逐渐为清廷所倚重。1908年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位,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认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致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所有差事;袁世凯知其势不吉,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
袁世凯从小就十分迷信,做事经常看相问卦,测算风水。袁世凯迷信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排挤,这可能是祖坟风水出问题,于是请风水师给祖坟“会诊”。风水师看了后表示,袁家祖坟系真龙结穴处,贵不可言。但因为“龙穴”四周筑了围墙,因而“龙身受制、气脉阻塞、不能发旺、反遭挫折”。当务之急就是拆掉祖坟的围墙,袁世凯信以为真,于是派人拆掉自己祖坟的围墙,让祖坟看起来更正、更有龙势,让龙脉更加鼎盛。民间有歇后语说:“袁世凯刨坟头儿——祖坟不正。”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袁世凯非常相信风水学说和相命之术,甚至决定他用人的取舍就是以面相为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任民国大总统,有人向他举荐颇有才干的吴鼎昌为财政总长。但袁世凯认为:“此人背后可见腮,曹操就是这样的骨相。”有才而不能受重用,吴鼎昌后来只做了一个造币厂的厂长。

  袁世凯有一只朝鲜国王赐给他的由上等碧玉雕刻的茶杯,袁世凯非常喜欢。一次,茶童给袁世凯送茶,见袁还在鼾睡,就直直的去看床上的袁大总统,看了一会儿眼就花,越看眼前就越模糊,脚下一绊,将茶杯摔个粉碎。当袁世凯醒来时,见茶杯摔碎了,就生气地大声训斥茶童,并问茶童怎么回事。茶童怯生生地说: “刚才我看见睡在床上的不是大总统,而是一条玉爪大金龙,金龙全身闪闪发光,正要腾空飞起。”袁世凯听后脸上的怒容全消,变得异常平静,顺手在床上拿了一件值钱的东西赏给茶童,并对茶童说:“此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1914年,远在河南项城袁祖坟的坟丁进京来报,说在袁世凯生父袁保中的墓旁长出一条紫藤,长逾丈许,蜿蜒曲折,形似龙状。袁世凯听后,重赏了坟丁,并再三嘱咐他不对外人谈及。为此,袁世凯还派长子袁克定回乡验证真伪,袁克定在项城写信称:“藤滋长甚速,已粗逾儿臂,且色鲜如血,或天命攸归,此瑞验耶!”袁世凯看信后大喜,回信让儿子招募坟丁,筑墙护卫,防止牛羊践踏。

  当时,北京城的一位天文学家也呈文袁世凯,说他多日夜观天象,发现三更以后,有帝星朗照某纬度,经仔细勘探发现正是河南项城。现在帝星已向北而来,一个月后就可以到达北京,沾沾自喜的袁世凯在各界的“大力呼吁”下,终于决定称帝。

  为了打破自己家族寿限不超过五十七岁的宿命,他将祖坟移往了河南省安阳市北门外五里远的洹水之滨。这里原是当年袁世凯被贬职后“隐居”的地方。慈禧太后为安抚袁世凯,曾将这里赐名为“养寿园”。这养寿园地形奇特,四周低洼、中部隆起,远远看去犹如一只大鼋鱼伏卧在那里。所以当时老百姓都传说袁世凯是甲鱼转世,人们称袁世凯为“老袁”,实指他是“老鼋”。这些牵强附会的传说本不足信,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好恶情感,几句通俗的歇后语也记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轶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
001.jpeg
002.jpeg
003.jpeg
004.jpeg
5、袁世凯祖坟副本.jpg
005.jpeg
006.jpeg
007.jpeg
008.jpeg
8d94acc3jw1elwrb87fkaj20r80kfn4v.jpg.thumb.jpg
009.jpeg
010.jpeg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
011.jpeg
012.jpeg
013.jpeg
014.jpeg
015.jpeg
016.jpe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