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今日热点

成都公安公开征集“提升城市通勤效率金点子”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07
加强电动车的出行管理,严厉禁止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08
绕城以内的所有地段禁止机动车停放就是一句空话,有令不行等於放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09
路边停车位如果能限制停留时间(比如几小时内的),这样很多停车就更方便了,有时候利用空余停车位还能错一下车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09
现在成都地铁、公交车、社区巴士密如蛛网,非常方便,应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不能让私家轿车泛滥成灾!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09
1.建议参照对标西安等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政策,解除对摩托车的限行,同时增加摩托车违章抓拍,对文明骑行的摩托车予以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每增加10%摩托车通勤率,可有效减轻交通堵塞30%-40%。2.电瓶车违章情况普遍,建议对电瓶车上路要求电动车也需要持有摩托车驾照。并且按照摩托车相关要求对其要求,现在的电动车不比摩托车慢。3.增加摩托车考试难度,增加安全培训课程。减少因摩托车技术不过关造成的交通事故。4.加大对非法改装排气的摩托车进行查处,对炸街车,套牌车,走私车查处。创造安全文明的骑乘环境。总之,只要大家都遵纪守法,安全骑行,通过解禁摩托车而缓解交通压力其实很有效。西安就是最好的例子。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0
成新蒲快速路与绕城高速的入口处,开通三个人工与ETC共用通道,缓解货车造成的快速路拥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0
出租车也是公共交通,允许走公交车道,减少公交车道空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0
比如二环高架为什么公交专用道不何理使用呢?我认为应分时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0
允许小排量摩托车进城,小排量摩托车噪音小体积小,其实城里开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一个或者两个人,小排量摩托车完全可以解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1
停止修地铁,就能缓解拥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1
一、所有红绿灯均采用数字倒计时提醒,以保障路口安全畅通,避免司机急刹车造成的追尾事故发生。二、除了繁忙交通路口,其它路口均采用智能化交通信号,避免十字路口三方都无车无人还在那等绿灯的无奈。四方路口采用摄像头或红外成像仪感知路况,当绿灯方向无车无人时而红灯方向车多时可提前转换交通灯颜色,以保障通行效率,降低尾气排放,节约能源。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1
是的,应该合理安排小区周边居民合理停车时间,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1
我个人觉得公交道还是不能借用,一但借用就和没有设立公交道一样了。你借我借,大家都借,堵车就是这样造成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1
高峰时段 ,有效利用警力 ,有些地方拥堵,交警看到了,也不去辅导 ,多管齐下才能解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2
电动货车早晚限行,电动小车每周限一天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2
建议减少路口道路的硬隔离,例如:江汉路与万和路交叉路口,江汉路出城方向的硬隔离栏摆放过长,掉头车辆与左转车辆有冲突,掉头车辆如遇红灯会将后面左转车辆堵塞,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率,如果左转车辆绕过掉头车辆,势必又要压实线造成违法,给人一种执法陷阱的感觉,望有关部门能不能改进一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2
我们大崇州,为什么占用城市道路划成停车位,还要收停车费!?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2
建议解禁250一下小排量摩托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2
基础设施设计要有前瞻性,一次性设计到位,施工质量到位,不要反复修了拆拆了修。停车管理尽量少占用道路,本来就只有两三个车道,还要占用一边停车,通勤能力减弱。公交线路优化,非必要不要设置公交专用到,让社会车辆通行,空起也没好多公交走啊。左转弯右转弯车道没必要单独设置,三个车道转弯车道就占了两个,直行车道只有一个咋不堵车。绕城堵车基本上是出入口车辆挤位,匝道车辆设专用道,不能让直行车辆跑到最右侧车道上去挤。绕城高速分时段限制货车通行,货车造堵是一关键。还有很多小车占着超车道跑六七十码,很多司机随开车随耍手机,还有三轮车在主道路上行驶,这些都是造成城市道路拥堵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1-8-18 16:13
1加强非机动车法治教育,采取适当处罚措施。取消在参与交通时弱势群体的认知,谁的责任谁承担。
2增加右转专用同行信号灯。尽可能设置右转专用车道。避免与行人绿灯相互冲突。
3,多设置可变车道,有些地方左转排长龙,直行车道却空着,浪费道路资源。
4繁华地段行人较多的路口尽可能设立天桥,人车分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