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看到有些人说,老段是在老校长垮台后跳出来的,我这里转载他一篇2003年就发出去的文章之一,它是我在那些州长的纸篓里发现的。
一个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所好学校的家长 2003.8
这些天,听说中央出台了关于制止中学乱收费的政策,我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我那儿子,马上就要读初中了呢。当然大家都知道,在州内,我们家长想把儿子送到什么样学校。但是现在已经得知,一中不再招生了!
继创出“国重”的金字招牌不久,一中轰轰烈烈的剥离初中的计划便开始实施了。
虽然我们一点也看不出,现行的一中较之“国重”以前的有什么大的不同,虽然那些为了“国重”而作秀修建的教学楼还晰晰生辉着,毕竟这是以数千万的贷款为代价,是以家长们的血汗高价为基石的,好个艰辛的“国重”啊。
不容讳言,西昌市的教育甚至凉山州的教育是步履艰难的,普九的任务,那报刊上斑驳的学堂,失学的儿童比比皆是,毕竟这里是西部的西部,毕竟这里存在着由奴隶社会一跃而成的的现实,我们的几百万刚脱离贫困的彝族人民,他们还在山上放着牛羊的学龄孩子…….
就拿西昌市的中学教育界来说,这些年的抢生源大战,已经使好几所学校败下阵去,那风声鹤唳的初五中,垮台的黄家巷中学,飘摇中的一职中,当然境况并不好的六中、二中,等等。如此看来,西昌市的真正使人信赖的好中学(尤其是好初中)并不是设立得太多了。一中就是公认的,但他而今好人为的关闭了!!
是的,相比之下,一中天时地利节节得胜,虽然我的孩子也想读它,但我也不想过多的歌功颂德。凡搞教育的,大多也明白是什么原因,这当然也是一中得以投中“国重”的标码了。也许继续的发展,加之中央各项教育政策出台,不说西昌市的教育有多大的提高,起码也节节稳超胜卷,渐渐的走向必然。
然而一中就要剥离初中了。在众多的初中群落中,俨然的要“打造”一所贵族学校了。如果说为了集众家所长,给凉山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那也无可厚非,然而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到,那可是“全额收费”啊,那是那一块“国重”招牌狭义的升值!
本想赶上“国重”中的一中,我这个普通职员的孩子真生了个好时间啊!欢呼声未过,叹息声终起。
不用算,孩子的消费已经是我全年的工资总额,就算你培养你的“贵族”去吧,而这边原来好好的由国家投资办的那个“一中”(初中部),却从此失去了踪影,对我们的孩子关上了大门!这么多年由国家扶持,数不清的家长血汗“充值”起来的一中招牌,就要摘去挂在一所莫名的民办中学头上去了!不知,这算也不算“国有资产流失”?!
当然,那个贵校“全额投资”,不可能不伟大,但他们毕竟是商人,这些投资是要加倍回收的,这些上亿的负担,必将由我州“先富起来”的老百姓们来偿还,对于我,这书怎么越念越提心吊胆了呢。年年念减负,月月谈普九,轮到我的孩子该读书了,一个初中就得花费五六万!这还在是山区啊!一个学校越办越好、台阶越来越高的潜台词,就是越收越贵么。
也许会说,我们为给老师谋了福利。据我了解,也并非如此,西昌市几所学校老师的待遇还是相差无几的,这个一中几年来,不要看收了这许多钱,其实许多方面还略逊于其他学校,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一条众所周知的理由就是,这些年一中债台高筑,属于全州之冠,许多例行奖金都是贷款而发,就是将来的“贵族”学校开张,一中除了那块招牌投入,初中判处死刑,老师“解散”也许就再没有什么了留下了,为了还贷,为了老板的利益,我想那奔忙受累的,还是那些永远不知在忙什么的教师啊。你们是有“品牌”的,如果一中如那位卖校者所说:“价值一个亿”你们就是分母呀。
一中不收初中生了,多年形成的格局自然就有了大的变化,靠“山”吃“山”的四小学生(地段便利),历来与一中渊源的一小,不知他们怎么处理那些交不出钱的平民子女?一中全州招生了,空出的缺额(去年近一千呢),由谁去填补,若论一中(初中)原来教学质量还算高的话,那么起码得500名以上的初中学生就会转而去读去年还认为“质量较差”一些的学校了,这就是“国重”的结果么。
我还有的疑问就是,S中现在已有容纳4000人60个班的教学能力,一旦初中剥离,那必将年年加码的高中,这些更加“抢生源”的结果,将使其他普及为己任的公办学校雪上加霜,也许再“垮”上个几所高中也在情理之中,这是否对我市甚至我州的教学有益,这个“教育产业化”的孛理在中学是否行得通,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毕竟市场经济,竞争机理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公平合理,禁忌垄断。就像那所即将出笼的“贵”校一样,它的出现应以不打断现有教育格局为基础,而应以它自身的实力(经济,人才)参与竞争,起码我认为,现在他们连“强强联合”都不是!
以我手中刚得到“贵”校的“招生简章”而言,即就是这种学校的办学理念也难为我州大众所恭维。就算学校如是开班,那免费的(或低价的),必也是年年得奖学金的;也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多如此);更是倍受老师喜好的,定为学生干部,优秀之类。这样在尚不谙事的初中生中,必将人为造就一批真正的人为贵族!——高高于其他(好容易凑足)年交上万元钱的学生的肩上,不说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信条,还易激化了矛盾,分化出“阶层”极易引起事端的。这毕竟和省城里那些商贾云集之地办一两所“贵族学校”有本质的不同!
一中的初中老师从此开始了为“贵校”而战的长途跋涉,但愿他们的工资可以翻番!也不冤“出卖”S中一回,就怕是当未来的领导们拿着民办中学十万的年薪的时候,他那曾经的老祖宗、真正的一中,还在为还债艰难的爬涉(现在的政策,高中不能收费了,以前由收费而创建的名牌,悄悄的的发生了利益转移)…..
当然,牢骚规牢骚,实话还得实说,把基本(起码编制内,辖区内)不收费的初中整体转化为全额收费的学校,这是违背国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哪怕用变通的方式也罢。我也曾看到外省有的地方已下了紧急通知:“严格禁止公办重点中学以民办公助的形式”转换…..
盼望我们心目中平民般的一中,为了凉山州的孩子。
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