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一则:不得高明的幻术 穿黑
不能猜想这竟是权威人物说出来的,这里有精湛的领导艺术与人格的魄力。
“你们想留下来么?去考博士嘛!回来跟校长竞争,当上校长,就可以留下来了…….”
可是我只想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做一个称职的国重教师,这已经足了,但现在已经不太可能。
当民中、二中、六中甚至川中的教师都还未接触到这触目惊心的“准下岗”通缉令的时候;当有些人兴高采烈的准备为国重一中的衰落大写祭文的时候。这个两年前还能引凉山人民自豪,年年被同样的他们吹嘘得炫目如日冕的一中。
这时,我正在阶梯教室中,——同那些虽在台下,但由于阶梯的缘故还得微微仰望着的老师群体在一起,度过不亚于宣判的日子,我们开始遭受到了如此厄运。“爬的高高的,摔得重重的”,就是学校目前的真实写照。
那是些“州长,市委书记”啊,我亲爱的父母官!已经能忍受她用那些“慈母”般的言语对子民们说教了,把教师比喻成“菜市场的悍妇”也罢,叫我们“滚到二半山当农民”也罢,在她的面前,我们真如她们所说:完全“没了教师的尊严和素质”。
那位敲椅子引来轩然大波的无名人士,让领导们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奇辱,自然我们就得有付出,“不然真得去考博士??”——年龄和信心让我却步,我不想当校长,也当不了校长!就是命中成为了博士,在这靠公示,靠“天上掉下来个马妹妹”的“科举”场中,那机率定比福彩还差,西安毕竟还有个刘亮,但刘亮的奇迹永远不会出现在国家的“公示”牌中。
这就是公元2004年8月25日,一个欣喜沉闷交加的秋日,马校长走刘上任,在教师会场上目睹的的第一堂课!由于有众多的达官显贵陪衬,而成为一中校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页。言语既然如此的沉重,当然也引来了一月后“西昌一中158位教师的集体签名上书”的史实。
这是中国的国策,如果戴湟老先生有知的话,怕又是一篇“权柄魔术师”出笼….。不过是闲话。.
原来及其简单的当当教师,留下来鞠躬尽瘁,成为蜡烛什么的,而今却成了奢侈。看来当了多年的公办以后,现在还真的要去那个漂亮鲜花簇拥中的俊波学校了,但是我不愿意。大家都不愿意的啊!——不是留恋大锅饭,这1千多老人头实在对付不了日益高涨的物价,但那个不明不白的暗箱,还有哪帕沙特后面的眼,实在让人后怕哟!
如一位朋友评论:完全可以在这边(国重一中),不花国家一分钱就可以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教学安排(我校刚刚国重,还热得熨手呢),偏偏花费上亿,在被驱赶农民的泪眼中搞个几百亩良田,再用豪华大巴把我们接过去上几十年同样上过来的课!
于是教育就增值了,钞票就滚滚出现了!改制的奇迹啊!!
也许真是那样,但钞票是俊波的!是老百姓的、是学子的!——它同样包含一中几代人的血汗,统统转移过去了!红线飘移,这个杠杆就是“改制”、就是教育产业化!所以,我们不敢过去,喋人民的血是要减寿的。
俊波的能耐真大!铺垫得严严实实如同他的姓,当然老刘也不赖!强强联合不过如此,学校化解了,国家发展了,老板先富了。但我是小人物,心里总是忐铛不安,怕见那些家长,怕见那些百姓。
虽然有信誓旦旦的保证“公有教师资格不变”,但我相信的还是红头文件。(这样的红头文件至今未见踪影!也不可能出现!)后来再一想呀,还是不对,国家的公办指标难嘿,那些电视里几十年的民办教师含辛茹苦都还没转成公办,我们就这么轻易?——拿着国家的工资,公职指标去为私人老板赚腰包?不合情理呀!民办就是靠自己养活自己,再赚取利润的,就是不领工资也不行呀,这毕竟是占国家财政预算,国家的教育经费和指标,目前的教育还是国家出大头嘿!君不见那些被拖欠工资教师的眼泪?历史经验,这些由俊波返回的钱财还是会顷刻化为烟云的。
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财政根本不预算、不把工资划拨到我的账户,或者根本我就此就变成了民办!!
于是,那些“有权解聘,同工同酬、乙方无权抽回”协议上的字眼又在眼前变成了三座大山,稳稳的压在我的头顶!我快崩溃了啊!
领导们,给我们一个机会,给新校长一个机会,把初中还给我们!我们会拼命办好一中的, 就像我们的曾经。我们还要和俊波学校来一场友谊竟赛,我们要编严老板请我们吃饭嘿!我们将极力给他推荐那些愿意为他两胁插刀的好伙计,就像现在他用的那两个一样的好。
真的,但这文章一出,你一定不会用我了,终身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