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青川枣树村石光武:自立自强建家园

2009年04月29日16:02   四川卫视
  记者 梁云华 陈金龙 杨 柳 韩顶清 罗正勤

  【导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流自己的汗、出自己的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干。512大地震后,这两条充分展现青川人民自立自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标语传遍了全国,让全国上下看到了四川人的乐观坚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两条标语的背后,是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生活的故事。

  在广元市青川县,石光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村民:石光武是枣树村的一个残疾人,512地震过后,十月份就自己把自己的房子建起了,他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石光武是广元市青川县枣树村的一位普通农民。早年的一场事故导致他右手残疾,妻子是先天性聋哑人。夫妻俩生有一儿一女,现在与儿子、媳妇同住。地震前,一家人靠着种地、开小卖部的收入,石光武家盖起了一幢两层楼的砖瓦房。然而,2008年5月12号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地震,震跨了一家人辛苦建立的家园。

  望着眼前的一片残垣断壁,石光武意识到,家,已经没了。惊慌痛心之余,他庆幸一家人还平平安安在一起,而在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他想的最多的是:将来怎么办?一家人要住哪里?怎么生活?这时,村党支部号召村民修建永久性住房,石光武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石光武:我当时就拆(房子),拆了又码砖,码了两米多高,再码一两尺就可以打现浇了。但我一想以前这种(砖混)房子都摇成现在这样了,(难道)还要修这种房子?左想右想还是看到木架房抗震能力强,我就和我们儿子去买木架,买木架回来就把原来修的拆了,拆了又联系了木匠修木架房。

  时值7月,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青川余震不断,谁也说不清将来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村民们对石光武急着盖房的行为无法理解。

  石光武:就这么捱下去也不行,你不动、你不修,摆着光等光靠,靠政府,全县这么大的面积,又不是说哪一个县的一个生产队,(全省)普遍这么大的灾难,国家就像个家庭样有一定的困难。

  不顾大家的劝说,石光武下定决心要马上动手建房,他怀念地震前一家人的普通生活,他想让妻子和孩子们早日住进安全舒适的新房,找回全家人同心同力的干劲。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巧遇地震“女飞人”王慧英
 
  【 2009-04-29 15:48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重访灾区看希望”系列报道 


图、王慧英当时就在对面山坡地理扯菜籽


图、麻盖头滑坡点


图、王慧英及其他10户人的家被深埋这里


图、滑坡造成的堰塞湖内五彩斑斓


图、王慧英与“重返灾区看希望”采访组合影


图、王慧英接受记者采访

  四川新闻网青川4月29日电(记者 高志农 王德强) 昨(28)日,“重访灾区看希望”采访组一行继续在青川县石坝乡采访,到达青龙村三组麻池盖滑坡点时,获悉地震中的奇迹般生还且毫发未损的“女飞人”王慧英就在旁边地理干活,就赶紧前去拜访了她。

  住在青龙村三组董家社的王慧英,今年已经54岁了,精神十足的她正和女儿一道在油菜地里干活,听说了记者的来意,就同记者一起走到麻盖头滑坡点,站在滑坡体对面当地叫四前头的山边,一边指着滑坡点,一边向记者讲述了去年“5.12”大地震时的情景:

  滑坡那边原来的一片斜坡地,我家的油菜籽地就在滑坡的最上头。当时,我在菜地里收菜籽,听到从地底下穿出“轰隆隆”的声音,以为是山下边车子的声音,以后想起来也觉得好笑,车子咋个是那个声音嘛!,当时也没注意,一下子地就动起来了,晃得厉害,把我都晃到了,我倒在地上的时候,头帕脱了下来,缠在菜籽杆上,我赶紧去扯,就见到上面一点地就裂开了,裂缝愈来愈大。我当时想,“完咯,完咯,今天命要丢在这儿咯。”

  突然地一下就飞了起来,耳边都是呼呼的风声,我爬在地上,还看见山下边路上的三辆车子,不知道咋回事,我一下就掉在这边(四前头)地上了,地还在晃,“轰隆隆”的声音还是很大,到处是灰,啥都看不清楚了。

  等地不响了,灰散了,我才看清楚刚才干活的地方全跨下来了。下面的车也全部埋在地下了,路也全部埋了。

  我赶紧顺倒刚才滑坡的地方跑回家(青龙村董家社),我们家那里也滑坡了,我们家和其他10户人的房子也都埋在地底下了。

  ……

  记者看到,王慧英被地震抛起来的对面山体离她落下的地方大约接近200米,同行的乡领导介绍,这里被埋约30米深,那样的话,王慧英实际上是从麻池盖距沟底300余米的高坡上,被抛到四前头这边距沟底约100余米的山坡上,中间“飞行”了约200米。

  这里的滑坡体下还埋着十三辆车(12辆载重汽车,一辆五菱载客面包车)。当时,由于前面一辆车坏了,路面狭窄,后面12辆车到马公方向的车相继被堵,从石坝请来修理工修车,车刚修好,已经启动,突遇大地震发生,出一名乘客外(当时他嫌太热,自行下车走了,准备到前面的坡上人家买啤酒喝,刚上坡,听到发动机声音,就往回赶,恰遇地震发生,亲眼见到坡体下滑,掩埋车队),其余人员、车辆全部被深埋地底。

  离麻池盖滑坡体不到2000米的青龙村三组董家社也同时发生山体滑坡,王慧英及其他10户人家房子也被深埋。 
 
编辑: 蒋娜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一周年:建设中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2009年04月29日 12:41:31  来源:新华网

技术人员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勘测(4月24日摄)。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保护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工程任务主要是建设地震遗址游览系统、博物馆、抗震救灾展示馆、游人中心等。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摄

这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入口处(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摄

    地震遗址公园内一个“谢”字表达着灾区群众的感恩之情(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9岁青川娃做起“小当家”
2009年04月30日 10: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王大欢和王菊兄妹住的小棚子,背后搭建的小空间就是厨房。

  ●姓名:王菊

  ●班级:青川马鹿乡中心小学三(1)班

  ●住所:青川马鹿乡方石村二组

  ●姓名:王大欢

  ●班级:青川马鹿乡中心小学六(4)班

  ●住所:青川马鹿乡方石村二组

  房子倒塌,土地被征用,为负担两兄妹的学费和一家人生活,父母起早摸黑地干活,给别人打零工。而临时搭建的过渡房内,一个简单的灶台,就是王大欢、王菊两兄妹的舞台。“你洗米,我烧火。”天色还早,王菊就安排了晚饭的分工,两个小孩很懂事,知道如何为父母分忧。

  兄妹分工给父母做饭

  记者走进王大欢家时,他正端坐在电视机面前看卡通,看到有陌生人到访,王大欢竟然禁不住微微发抖,双肩瑟瑟地耸起,说话的时候脸也有细微的抽搐。他们从来都没有走出过马鹿乡,也没有像川莞班孩子那么幸运。

  才四点不到,她就把晚饭的分工给安排好了。一只大铁锅端在三层砖高的临时灶上,厚重的盖子要使劲才能提得起来,做饭烧菜全赖这口锅了。“我们先把米和水倒进锅里,煮到干了,就能淘起来。爸妈有时候会带菜回来。这期间我们就收拾下房子。”王菊俨然一个小主妇,把家里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很少能吃上肉

  兄妹俩的父亲王正银是个典型的四川汉子,个子不高,就在家的马路对面给一户人家修房子,是砌砖的泥水匠。问起每天的工钱,他比划着说:“六七十块。还不是天天有活干。”

  在周末以外的时间,王大欢大多住校,9岁的王菊一个人步行2个小时回到家里,给父母做好饭。“有时候吃荤米饭,有时候下面条,很少能吃肉。”自从哥哥住校后,只有小学二年级的王菊就接替了做饭的任务。同样是在农村,而周边的彭思榕、王小草家相对富裕,基本都不用孩子动手干活。

  王正银给人盖房子,自己家的房子还不知道如何起建,夫妇俩地震前都在家务农。现在房子全倒了,土地也被征用,一家四口住在简易棚子里,家当只有从废墟中挖出来的电视机和桌椅,说起重建,两个半大的孩子也会为父母皱起眉头。

  统筹:本报记者 罗禹雨

  采写:本报记者 杨洋 刘定国

  摄影:本报记者 陈奕启

编辑: 焦梅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姑娘坐飞机来莞 带回空姐梦想
2009年04月30日 10: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话,昨日东莞沉甸甸的爱心还在汹涌而至。响应本报号召,昨日又有7名贫困孩子结成1对1帮扶。

  “希望用我们的爱心去感染灾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快乐起来。”一名伸出援手的爱心人士说,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志愿帮助的队伍,一起让孩子们走出困境。

  ●姓名:鲜冰雪

  ●班级:五年级川莞二班

  ●住所:青川县横白村三组

  鲜冰雪从东莞回来后变了,她与父母的对话,渐渐从背井离乡的烦恼变为东莞的新鲜见闻。而且这个生性腼腆又有点任性的小姑娘,开始懂得与学友互相照顾。

  鲜冰雪的志向很奇怪。同年级的许多朋友都没听过这个职业———空姐。“就是在飞机上走来走去的,很漂亮。”这位回族姑娘,去年6月坐飞机到东莞读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空姐,从此就迷上了。但家里最近才筹钱摆了个蔬菜摊,一个月才能赚200多块钱,这让鲜冰雪觉得自己的愿望有点不切实际。

  等父亲出车回来给他揉肩膀

  “蔬菜摊可能也要开不下去了。”鲜冰雪的父亲鲜体勇有点无奈。他家所在的横白村,连着两三百户房子倒塌,原本以为左邻右舍都要重建,两口子在旧址旁边开了个蔬菜摊,但是因为有钱修房的人不多,顾客零零散散。

  整个乡镇的破败,让鲜体勇的担子更重了,鲜体勇原来是乡上的电工,地震后这份工没有了,为负担两个孩子读书,现在几乎什么活都干。他算了一下,自家有辆轻卡,一周只有两天有人租车,运气好的话能有三天去给人做零工建房子。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正在给人筑地基。相较当地一些习惯打麻将的人来说,鲜体勇算是很勤快的了,但是家里还是不见钱。

  鲜冰雪已经感受到父亲的压力。她周日至周五住校,难得周末回到家,就会故意等到爸爸出车回来,给他揉揉摔伤的手臂。那是他在地震逃离房子的时候摔脱臼的。

  “他一天开车都要抬着手,很容易僵。”鲜冰雪揉爸爸肩膀时说起了关怀的话。父亲则满是欣慰,因为鲜冰雪以前可不是这么体贴的孩子,回到家就跟弟弟吵架,地震后她的变化也让父母感到意外。

  任性姑娘东莞归来懂事了

  鲜冰雪自己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一年以前,她和许多同学一样,从小到大从未离过家,来东莞都要揣着父母和弟弟的合照过来,每天都要看看照片才能安心。后来东莞的活动很丰富,她清楚地记得去过袁崇焕纪念馆,去过像天空一样颜色的游泳池游泳,也练过剑术。她与父母通话的内容,渐渐从背井离乡的烦恼变为东莞的新鲜见闻。而且这个生性腼腆又有点任性的小姑娘,开始懂得与学友互相照顾。

  是来东莞的经历,让她知道什么是空姐,外面的世界又是如何美好。“但是我离空姐的标准还很远。”鲜冰雪坦承,但她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编辑: 焦梅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教师支教经验座谈会在青川县乔庄镇举行
 
    浙江教师的支教情况如何?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面临的困难?这一直是自3月17日浙江教师入川以来,浙川两地教育部门领导心中的牵挂。为进一步做好顶岗支教交流工作,了解浙江支教教师的心声,4月26日,浙江教师支教经验座谈会在青川县城乔庄镇举行。青川县教育局领导、部分支教学校校长和来自青川各乡镇学校的20多位支教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计财处副处长、省援建指挥部工程组副组长王灵文主持。
    会议期间,老师们畅谈了各自在支教学校的工作、生活情况,针对支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也谈了目前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讨论中,与会老师一致感动于浙川两地领导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感动于灾区教师学生的勇敢坚强、善良淳朴,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砺炼人生、奉献爱心,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期间,支教团陆蛟民副团长受鲁纪权团长委托,代表全体支教团老师做了题为《支教灾区,我们无尚光荣》的汇报发言。
    青川教育局局长陈云和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副组长王灵文对支教团全体老师的爱心付出表示深深地感谢,对老师们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表示了极大的赞许,对前一阶段的支教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支教老师们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日子里,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注意调节,注重学习、注重工作拓展、注重总结提高,并加强与当地援建指挥部的联系,充分展示浙江教师良好的风采,圆满完成支教任务,为青川师生造福,为浙江教育争光。
    会议期间,还收到了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副厅长何杏仁、褚子育等领导的慰问短信,再一次令全体支教教师感动不已。 

浙江省教育厅 2009-4-29 16:1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山歌将唱响浙江

2009年05月01日05:49  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 王晨辉

  在5·12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60位来自青川的演员将到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四地,奉献一场叫作《山歌再起》的文艺晚会(他们在青川的演出,本报2月10日曾做过报道)。

  第一场演出时间已敲定:5月4日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

  昨天,在青川县城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演员们进行最后的排练,来自浙江省群艺馆的晚会总导演郭江锋也再次来到青川,指导表演。

  青川山歌将唱响浙江

  5月4日起,60名演员在杭、甬、嘉、绍连演4场

  60名演员来自各行各业

  “你们投入了真感情,这很好,但动作还有点生硬,跟着我再来一遍。”说着,郭江锋趴在地上,做起了示范。

  这是昨天上午8点,记者在彩排现场看到的一幕。

  虽然同样的节目、同样的动作,已经演出很多遍了,但演员们依然很专心推敲细节。

  “我们从半个多月前就开始排练了,我们会用心为浙江观众演出。”演员张丽晓说。

  《山歌再起》晚会分3个板块。分别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和“山歌再起”,60名演员都是青川本地人,有中小学在校学生,也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还有3场演出,分别于5月7日在嘉兴大剧院,5月9日在绍兴大剧院,5月11日在宁波剧院进行。

  “台柱”直言内心有压力

  “都是你,让我出了这么大的名,这次去杭州万一没演好,那压力就大了!”排练中途休息时,面对记者,廖伟开起了玩笑。

  本报4月13日的报道《希望在西湖边拍婚纱照》,讲述了廖伟和杨燕的故事,在引起众多读者关注的同时,它也被四川《天府早报》等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这样一来,廖伟和杨燕这对新婚夫妇,一下子在浙江和四川都出名了。

  廖伟说,这些天,他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报社、电视台的电话,希望能采访他。

  在这次赴浙江的感恩演出中,廖伟要担当主持人、歌手、小品演员等多个角色,是台柱。

  “我虽然有过不少演出经验,但这么大型的表演还没参加过,不知道行不行。不知道浙江的观众会不会对我失望。”廖伟说。

  “你可以的,一看就是个明星。”看到一向大大咧咧的廖伟有些扭捏,郭江锋也在一边开玩笑,为他打气。

  每次排练都会流泪

  “快一年过去了,每次排练这个节目,我都会想起他们,等回到青川,我要去看看他们,为他们献点花。”白中松说。

  现在青川职业高中就读的白中松,曾是木鱼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地震发生时,他正好在寝室,很快逃了出来。但是,他的很多同学都埋在了里面。

  “我们寝室里就有3个同学走了,其中,有一个是我非常要好的兄弟。”说到这儿,白中松的眼圈有些红。在地震后的5天5夜,他都在现场救人。

  “这一年里,浙江人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好好演出就是对浙江人的感谢,也是对那些离去的兄弟的怀念。”白中松说,在晚会中,他将表演男子群舞《青川坚强》,表现那段在地震中救人的情景。

  “有人说,一个动作做多了,一句话说多了就会麻木,可是,我每次排练这个节目,都会流泪。”说到这儿,白中松又把头转到了一边。

  要展现最真实的青川

  作为总导演,郭江锋已经是第4次来青川了。

  “现在,一进青川就会有种亲切感,每次来这里,都会有新的变化。这次,在路上,看到一个个快要造好的农房,一所所正在施工的学校卫生院,我很高兴。”郭江锋说,每次来到青川,他都能感受到青川人的勤劳和顽强,也能感觉到浙江人的无私奉献。

  “我要把最真实的青川展现给浙江人民,让每一个没去过青川的人,看完演出后都能对这儿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能让更多目光关注这里。”郭江锋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年为啥这么忙?

四川在线  (2009-05-01 05:33:12)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讲述我这一年

  讲述人 舒云 (青川县七佛乡党委书记)

  “地震让很多人家破人亡,老百姓很苦,我们当干部的要让他们少承受点。”

  去年地震时,我所在的石坝乡倒了很多房子。当时,家里三次捎字条来,说父亲去世了,催我回去,但百姓正在受难,我只能留下来,继续组织干部群众抢险救灾。

  我们那里地质灾害严重,1000多名群众要异地安置到剑阁县和过渡安置到本县关庄镇、竹园镇,我每天动员组织他们转移,每组织一批就亲自送一批,到了驻地既要与当地协调沟通,还要给老百姓讲怎样适应环境,那两个月嗓子基本都是沙哑的。后来,灾情基本稳定了,我们亲自接他们返回家乡,就这样整整忙了四五个月。接着,帮群众找宅基地,修建过渡房安全越冬,转眼就到了年底。

  春节前,组织上把我从偏远的石坝乡调到公路沿线的七佛乡任党委书记。上任后,我立即着手组织群众修永久性住房,现在已经完成了75%。七佛乡的人畜饮水工程、学校、卫生院和道路损毁严重,在对口援建的浙江省长兴县指挥部的努力下,学校、卫生院和大桥在今年9月底前就可以完工。同时,在做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我们引进了黄樱椒,建示范基地30亩,以后这就是七佛乡农民的一个增收产业。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大地震周年祭 百名学生北京复学之路
2009年05月01日 03:53南方都市报

震后幸存的赵昌云写下了全班遇难同学的名字。资料图片

在志愿者帮助下,青川县姚渡小学学生顺利来到北京复学。资料图片

“有人形象地说,汶川地震中的慈善行为推进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速度,至少推进了10年,我觉得不为过。”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

“映秀·姚渡”之友是一个至少持续两年的北京最大的四川地震灾区助学项目,通过相互信任的熟人圈子,志愿者们将资助(助养)102名灾区中小学生完成在北京的两年复学之路,并将在更长久的未来持续关注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成长。

4月18日,北京野生动物园迎来了近百名头戴小黄帽的学生,他们都来自地震灾区。但他们身边的志愿者们刻意保守这个“秘密”,不想在公共场合因学生的这一身份引发太多关注。

地震后,在这些志愿者的帮助下,汶川县映秀镇、青川县姚渡镇和都江堰市向峨乡的102名学生来到北京,将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借读到2010年,直到家乡校舍建好。

大地震临近一周年,灾区已难见志愿者身影,但在远离四川的北京,这102名灾区学生的存在,提醒着外界,志愿者精神仍在延续。

这个志愿者群体叫做“映秀·姚渡”之友,一个因地震而生的民间慈善组织。

助学善举遭遇信任危机

“万一是人贩子怎么办?”

2008年5月22日,采访灾情的北京记者刘丁在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校园与一群映秀镇漩口中学的学生相遇。“他们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正常读书,”刘丁说,“我希望能利用手头的资源帮助他们。”

“能去北京读书?”其中一位学生惊喜而又狐疑。同样,在灾区救援的香港乐施会成员段德峰,听学生们讲起这个事来也表示担心,“会不会是个骗子?”

地震发生之后,来自国内外的NGO及众多民间力量纷纷奔赴灾区。彼时,政府部门对NGO及志愿者们采取了罕见的宽容态度,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几百个NGO组成了“五一二民间救助服务小组”和“NGO四川救灾联合办公室”两大NGO平台。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协调,人员也显得鱼龙混杂。“万一是人贩子怎么办?”段德峰从学生的手中,拿到了刘丁的电话和工作单位,经过一番核实终于打消了疑虑。

在电话中,刘丁告诉段德峰,和学生们相遇第二天,自己就找到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当时正在英国伦敦出差的该校董事长李健表示:“无条件接收。”

但百名学生来京的路费及日后的生活费还需要解决,“大概还需要100万元。”此外,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要接收灾区学生,对接的只能是组织而非个人。

段德峰想到了“北京大学传媒人校友群”(成员约300人,简称“北大M群”)。“北大M群”是一群主要在传媒行业工作的北大校友组成的网络群,地震后,他们组织义卖、捐款,购买大批物品捐献灾区。

段德峰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他联系上同为“北大M群”成员的王旺桂。王的工作身份,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互力健康基金管委会副主任。

通过王旺桂的努力,互力健康基金会决定提供灾区学生到京的路费及复学生活补贴等费用。

但是,2008年6月5日,刘丁、李健和王旺桂一行抵达成都,在汶川县教育局临时办事处却碰了一鼻子灰。对方不同意放行这近百名学生,其理由是至少要一次接收500名师生才考虑。

彼时,四川省政协副秘书长夏公海得知了刘丁等人的遭遇,建议将助学资源向青川倾斜。四川省政协对口支援的正是青川县,该县在地震中失学的学生有3.6万人左右,而震中汶川的数字是1.4万。

在夏公海等人帮助下,北京一行人联系上了青川县姚渡镇九年制学校。学校挑选了67名受助学生,相关手续只花了3天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大地震周年祭 百名学生北京复学之路2009年05月01日 03:53南方都市报
“助养”绕开地方掣肘

但仍需戴上官方“红帽”

而在汶川县映秀镇,即使得不到教育部门的支持,这里仍有6名学生希望在北京复学。

“他们当中,有些人失去了亲人,有些人与家人联系不便。他们是以个人身份申请的,依据当时的相关规定,没有官方允许会出现不少麻烦。”段德峰说,青川县的67名学生随行有2名老师且通过官方渠道,接收学校不但放心,借读2年后重返原籍也没任何问题;但映秀的学生则面临如何解除接收学校的顾虑及以后返回原籍就学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段德峰最终想到了“助养”这一方法。

在灾区学生准备启程前两天,关于“招募灾区儿童助养人”的倡议发到了网上。倡议书强调,“需要实实在在的关怀,谢绝远程帮助,”“完全义务,没有任何经济或名誉上的回报。”

段德峰的倡议得到了“北大M群”校友们的响应,6名映秀中学学生很快便找到了相应的助养人。“老段他们牵头,我们平常也是很好的朋友,我也对公益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参与进来了。”“北大M群”的创始人何博闻说。

2008年6月11日,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以2折的“爱心机票”将73名灾区学生送抵北京。这是灾区学生入京复学的最大一次规模。

在协助学生入京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救助灾区学生的元素,以“北大M群”成员为主体的民间慈善组织“映秀·姚渡”之友也顺势诞生。8名成员组成了执行协调委员会,段德峰任委员会的执行长。

第一批学生抵京一周后,海淀外国语学校决定再接收青川县姚渡镇28名学生入京复学,并继续承担学费及住宿费。来往的路费,由“映秀·姚渡”之友解决。

据段德峰介绍,借助第一批5名映秀中学的助养经验,第二批姚渡镇28名六年级学生也与“映秀·姚渡”之友建立了助养关系。第二批学生每月300元生活费,都由助养人捐款解决。

由于与校方走账的需要,助养人的捐款统一汇入了中国红十字会互力健康基金会。段德峰将此举喻为“戴了个‘红帽子’”,“如果不借助基金会的牌子不好对接。”

不仅是捐钱,更需感情沟通

个别志愿者资格被终止

为了平复灾区学生的心情,在到达北京的第一个双休日,学生们被带去游览了天安门广场及故宫。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和“映秀·姚渡”之友达成的协议是插班教学,让学生们依据所在的年级安排到各个班级中,“这样没有‘围墙’,灾区学生和其他学生容易形成一个群体。”

“其实就是参与团体和个体的学生活动,跟他们聊天陪他们玩,看他们的需求。”对于助养,这是何博闻的第一感受。

然而,赵昌云打人事件,让志愿者们感到助养并不简单。

赵昌云是海淀外国语学校接收的最后一位灾区学生,也是惟一非“映秀”、“姚渡”来的学生。地震中,除了赵昌云,他所在的都江堰市向峨中学七年级(初一)二班43名学生全部遇难。赵跳楼后,夹在两块预制板形成的空间而幸免于难。

正在灾区救援的北京志愿者王彬知道后,想帮助赵昌云。她联系上段德峰。经过一番努力,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接收了赵昌云。

或许是亲历同学、老师逝去的场景造成了心理阴影,赵昌云到北京后一度性格暴躁,无法与同学相处,还动手打人。

“映秀·姚渡”之友执行协调委员会特地请来了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教授等专业人士,对助养人(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

“不合格的助养人或志愿者,我们将对其进行淘汰。”段德峰说,由于个别志愿者在时间安排及跟学生的交流上不是十分令人满意,“映秀·姚渡”之友及时终止了他们的资格。

在助养人方面,有些助养人出于疼爱被助养学生的关系,会单独送物品给他们。对此,协调委员会与助养人约法三章,“不能单独送东西,如果要送东西也要集中起来,统一发到每个小孩的手中。”

段德峰认为这种小事很重要,一来是可以防止学生可能会出现相互炫耀攀比的心理,二来是可以让善举制度化,虽然是“一对一”的助养关系,但所有行为最终还是要以“映秀·姚渡”之友的名义进行。

去年,通过“北大M群”资助的运动鞋,北京时代今典文化传播公司捐赠的图书,以及歌手孙楠捐赠的羽绒服等物品,都统一由“映秀·姚渡”之友分发到每位灾区学生的手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大地震周年祭 百名学生北京复学之路2009年05月01日 03:53南方都市报

“我觉得捐钱事小,很多人都能做到,但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赵昌云的助养人王彬说,灾区学生“其实最需要的是成年人给他们的帮助和鼓励”。

“打人事件”发生后,有一周的时间王彬每天都接赵昌云回家,“辅导他的功课,给他讲一些道理。后来每周一次接他回家。经过一段时间,他耳濡目染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自然就好了。”

对于助养,何博闻说这是一次逐渐学习的过程,“很多人最先理解就是交一笔钱帮助一个孩子,但其实助养包括很多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不是资助也不是捐款。”

由于得到了“映秀·姚渡”之友的帮助,校方对这102名灾区学生的评价是,“远远超过了学校方面的预期。”

获得四川官方认可

制度门槛仍难跨越

在今年两会期间,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等人特地到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看望在此就读的灾区学生,并对校方及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关爱表示感谢。

“如何在跟官方的互动中找到一个契合点,这将决定慈善行动的效果。”段德峰说。

而如何让志愿者的善举热情不会消退,也是“映秀·姚渡”之友需要考虑的问题。“大灾不久,大家的热情都比较高涨,但时间长了会逐渐平复。”段德峰说,组织中需要不断有激情的志愿者加入,“尤其是要有一两个能调动大家热情的核心人物。”

“映秀·姚渡”之友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组织的法律身份问题。这个以熟人圈子为纽带的草根慈善社团,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身份。如果遇到走账等公干,“映秀·姚渡”之友还是要打着中国红十字会互力健康基金会的“红帽子”。

“有人形象地说,汶川地震中的慈善行为推进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速度,至少推进了10年,我觉得不为过。”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一次访谈中说,汶川地震所激发的慈善热情已经改变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格局。

“从很多国际经验来看,一些重大的灾害后,特别是地震灾害会形成NGO元年。我们所面临的危机、需求是共同的,能不能形成NGO的大发展,还必须依赖于我们的制度的改进。”在一次关于灾后民间力量的主题演讲中,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点明了中国NGO目前仍无法逾越的制度壁垒。

贾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没有迈过对NGO管理的制度门槛。在组织注册上,我们实行的是审批制度,而不是国际上通行的备案制度。草根组织没有合法的法律身份,给行动造成了困境。

最先牵线让灾区学子进京复学的记者刘丁,如今已到广东一家媒体任职,但他仍与其他成员继续奋战在一起。尽管面临法律身份的困境,但“映秀·姚渡之友”还是希望能走得更远,对灾区能有更多更实质性的帮助。

采写:本报记者 上官敫铭

统筹:本报记者 喻尘

凤凰网 2009-5-1 03:5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无限 临海市代表团向灾区捐赠30余万

2009-04-30 23:32: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2009-04-30 23:31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青川4月30讯(李华记者李京枝)4月25日,浙江省临海市人大代表团一行10人在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以琅带领下来到临海市对口援建的营盘乡考察了对口援建工作,看望和慰问临海市援川指挥部工作人员。浙江省台州市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施月中,青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开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当天下午,临海市人大代表团一行一到营盘便参加了在乡政府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营盘乡党委书记梁志林首先介绍了营盘概况、5.12受灾情况以及抗震救灾和现阶段灾后重建相关工作。临海市援建指挥部指挥长蒋定森向临海人大代表团介绍了学校及卫生院项目的基本情况。营盘乡中心小学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预计投入1000万元;卫生院项目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预计投入184万元。由方远建设集团负责承建,将于2009年6月底竣工。王以琅对临海市指挥部上一阶段援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同时,王以琅提出,临海市指挥部干部要继续发扬“四不怕”、“五干”精神,以项目建设为中心,要与营盘乡党委、政府做好工作衔接,坚持质量至上,保质保量促进度。

  王开晋代表青川县委、县政府及25万群众对临海市人大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表示一定尽全力配合援建工作。

  王以琅强调,这次到青川来感触很多,青川人民抗击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感动;灾区干部舍生忘死、不顾劳累的作风值得敬佩;援建干部克服艰苦条件、斗志昂扬值得学习。王以琅表示,临海市一定会全力做好援建工作,决不辜负青川及临海人民的厚望。

  会后,临海市人大向青川县营盘乡捐赠20万元,临海市电力公司职工向营盘乡学校捐赠慰问金10.66万元,并实地参观了营盘乡小学工地。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遗址旅游:变悲伤为经济的推动力

2009年04月30日 22:16: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4月30日电(记者易凌 李来房 黄毅)地震幸存者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村村民王先会自去年9月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始建设后,就在工地上打零工,每天挣50到60元。去年她挣了1000多元钱。

    “参观的人多了,对当地老百姓的收入、经济发展都有好处。”52岁的王先会说。公园边,施工车辆正在开挖山体、平整场地,修建公路和更大的停车场。

    去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在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造成了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山体崩塌时瞬间淹没了东河口村的4个村民小组,780余人瞬间失去了生命,包括王先会的丈夫、外孙和亲家公。

    如今,这里正在建设着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汶川大地震首个遗
今日国内聚焦
· 高考改革应讲大局顾全局
 
· 国务院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意见
 
·  外交部发布五一出行安全提示
·  中组部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五项职责
·   商务部将再赴欧洲采购不排除赴法国
· 4批次板蓝根颗粒等药品抽验不合格
  网言网语 
· “劳动光荣”别止于“五一”
· “全民学英语”次品何其多
· 儿童半票期待统一标准
· 小沈阳咋就不能获劳动奖章

 
址公园。公园面积近50平方公里,里面有36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自去年11月12日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园以来,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已接待参观者26万余人次,其中主要是国内旅游团和散客,也包括上千的国外参观者。

    “公园开园后,沿途的乡村旅游更加红火了,新增了农家乐餐馆14家,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青川县旅游局局长沈兴娜说。当地一家农家乐目前月营业额在1万元左右,有的高达5万元,比地震前增加一倍多。

    “一个农家乐从业人员一般3至5人,仅农家乐就新增就业70人以上,同时农家乐还要购买物资、农副产品,当地一部分农民从事起农副产品销售。”这位旅游局长说。据了解,公园建立后,地震幸存下来的一些当地人还开起了小商品店,或从事公园清洁、保安和施工等工作。

    “我们建地震遗址公园,既保护了汶川大地震这一段灾难历史,同时也变成了一种发展资源。” 沈兴娜对记者说。

    事实上,与地震遗址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在一些灾区已经兴起。遗址旅游业在帮助灾区群众实现就业的同时,也有望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地震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不幸,但活下来就要把以后的日子过好。”汶川县映秀镇百花大桥不远处摆着简易拍照留念摊铺的王爱新说。映秀镇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原来共有1.6万多人,其中6000多人在地震中遇难。

    百花大桥是该镇的门户,距镇中心不到2公里。地震将这座500多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震得七零八落。如今这座大桥已成为许多游客到映秀参观地震遗址的热点景区。

    “国家和全国人民已经给我们很多帮助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灾难的伤痛中,利用各种资源把自己养活、重建家园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在她的摊铺前,一个心形的小木牌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欢迎进入震中映秀,请您爱护环境卫生”。

    映秀镇党委副书记蔡代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平均每天到映秀旅游的散客都在千人以上。随着市场的发展,小饭店、旅馆、茶铺、小卖铺等迅速在该镇成长起来。

    “土地没有了,今后村子的发展主要就靠旅游了。”映秀镇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蒋永福说。现在每天来村子里的游客有1000至2000人。

    据蒋永福介绍,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规划,该村将在3年内建成映秀镇的旅游接待中心。地震遇难者公墓、地震遗址公园、地震纪念馆和民俗文化展览馆等设施也将同时建成。

    “修建映秀地震遗址公园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希望唤起人们对灾难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珍爱,激起我们对生活的希望,同时也是当地老百姓将来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说。

    根据规划,汶川将以恢复重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以古羌文化、震中映秀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其中映秀震中旅游开发三年内将投资800万元。

    张通荣说,将来5至10年内,旅游业对该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从现在的15%提高到30%。

    地震极重灾区北川县的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3月已经出炉。整个方案的规划区方圆有8平方公里左右,由博物馆区、县城遗址保护区和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块组成。

    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是北川新县城通往被地震摧毁的老县城的必经之地。羌寨的69户村民已经搬进新建的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房子。去年年底,北川羌族自治县吉娜羌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猫儿石村一组的朱玉华现在羌寨的广场上摆小摊,卖羌族传统的织绣手工艺品,每天销售收入在50元以上,多的时候超过100元。村子里的羌族农家乐也开始红火起来。

    “将来北川的地震遗址旅游业发展起来后,我们的生意就会更好了。”她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一周年:两条标语成为青川人民的"座右铭"
2009年04月30日 21:06:31  来源:新华网

    青川县关庄镇政府把“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标语放在镇口(4月25日摄)。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是四川省地震重灾区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民打出的两条励志奋进标语,更是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狠抓灾后重建的真实写照,目前这两条标语已在灾区广为流传。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民把“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标语镶嵌在刚建成的房檐下(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几位妇女正在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为建设工地背沙子,成了“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真实写照(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恢复重建坚持民生优先

2009年04月30日20:28  


 

四川青川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将做客强国论坛

  编者按2009年4月25日9:30,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四川青川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浩生将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为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在青川推进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是把民生项目放在首位,具体来讲,现在学校、医院要放在首位,就是让每一个群众能够最快进入医院就医,让每一个学生在9月1日前都可以进入新的校舍上学。让每一个家庭在9月底前都能够搬进新居。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饮上放心、安全的水。

  ●救灾资金的监管是各级党委、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朋友们非常关心的。在前期社会关注的资金方面,我们采取的是公示,每一个环节都要公示,第二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有监督,第三,每一个发放的程序都既有公示,又有监督。因此建立的一个层层监督、层层公示、层层有审计的监督运行机制,确保前期救灾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发放。

  ●目前我们青川的“三孤”人员群体这个比例很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协调下,我们在旺苍、广元设立了集中安置供养的点,在旺苍县、广元都分别设立了四个集中安置点,第二,我们县里搭建了五处板房区也采取了集中安置供养的模式。第三,我们正在规划设计乔庄、竹园、关庄、木鱼这几个三孤人员长期供养的社会福利院,项目也正在规划设计中,即将开工建设。

  访谈全文

恢复重建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

  [主持人]:各位网友你们好,今天人民网汶川大地震专题报告团来到重灾区青川,我们很高兴邀请到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大家就灾后的重建问题进行交流,李书记你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青川是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于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又是怎样确保民生优先的?

  【李浩生】:科学发展观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于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要做到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具体来讲,我们青川县在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恢复完善功能,规模适度合理,整合利用资源,质量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就是说,既要恢复完善功能,又不贪大求全,把中央的基金、浙江的援建资金每一笔钱都用好,用到刀刃上,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农房承建上,我们也注重当前和长远的结合,建房与致富增收的结合,分散与集中安置的结合,统建与自建方式的结合,我们提出了减面积、调结构,降成本的思路。大力度推进木架房、轻钢房、钢木结构房,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加快了速度,还提高抗震的质量。同时,也做到了生态、环保,老百姓又喜欢,又容易接受。在失地农民的安置方面,我们也本着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坚决地贯彻省委提出的以人为本、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我们采取集证扩容、异地就近安置原则,我们已经完成七万人的异地安置工作。在青川推进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是把民生项目放在首位,具体来讲,现在学校、医院要放在首位,就是让每一个群众能够最快进入医院就医,让每一个学生在9月1日前都可以进入新的校舍上学。让每一个家庭在9月底前都能够搬进新居。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饮上放心、安全的水。我想这些民生项目,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就是要体现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上。

多方面措施保证青川农民工就业

  [主持人]:有位网友问李书记,目前青川的农民工就业情况怎样?

  【李浩生】:青川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是五万六千人,在应对金融危机我们采取几个措施,第一,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批量地向沿海企业提供急需的农民工,由于农民工培训也有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我们调整是针对现在沿海以及一些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急需的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向浙江一些爱心企业,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定期举办劳务招聘,拓宽就业的渠道,第三,我们鼓励回乡创业,在政策方面,我们在信贷、土地、税收减免方面给予优惠,当年农民工回乡创业积极性很高,我们把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产业的人才集聚作为当前一个重点来抓,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第四,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这块,我们也是建立了信息平台,尽可能让我们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务工,在家里就业,同时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投身到灾后重建工作,建设我们美好的新家园。第五,我们抓住浙江产业园区的契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一些加工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农民工长期增收的目标。

  [主持人]:青川地处山区非常艰苦,但是愿意留在这里工作的志愿者比例却很高,请问李书记怎么看这个现象?

  【李浩生】:青川条件非常艰苦,生存环境也很差,巴山蜀水水一分地,广大群众长期处在较差的生存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青川人民也是不等不靠、自强自立,弘扬伟大的青川精神,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自强自立、不胜不休的伟大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走过一条又一条艰难的道路,目前青川在震前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都是在逐步回升,与全省水平在逐步接近,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勤劳朴实的青川人民,几十年来形成了艰苦创业的浓厚氛围,很多志愿者来了以后,与我们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被他们勤劳、勇敢的精神所鼓舞,也是他们留下原因之二。第三个方面,我们这两年,县委政府加大志愿者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从2002年开始,在团中央的帮助下,每年都有三十至五十名志愿者到青川来工作。工作期满以后,我们制定一些鼓励留下来的政策,比如说在一些单位选择上,在提拔干部的使用上,在家庭生活的关照上,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现在,我们初步统计,现在有80多位志愿者已经留在青川了。这个数字确实是一个成绩,也是我们青川县智力引资的成效。

  [主持人]:灾区干部的心理压力一直很大,网友们想问,青川有什么措施来排解青川干部的心理压力?

  【李浩生】:我们把精神家园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来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因为青川是重灾区,恢复群众生活的信心,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第一,我们要营造一个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浓厚氛围,鼓励全县的干部、群众自强自立、不胜不休、引导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我们自己的家园。第二,在于政策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贫困家庭、弱势群体让他们有怨气可以发泄,有压力可以倾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矛盾和困难。第三,通过一些平台和载体,开展心理抚慰活动。最近我们安排很多志愿者、心理抚慰的老师,开展心理抚慰工作,做耐心细致群众的工作,做矛盾的化解工作。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尽量疏解、化解矛盾。第四,政府从社会保障、财政扶持方面机遇支持。针对弱势群体的建房问题,我们政府加大力度,今年六月底前,我们860户特困群体农房可以全面完工,第二个方面,城镇的居民,我们大量开始一些工业岗位,让他们充分就业,现在已经开发了一万个工业岗位让他们充分就业,有事可做,也可以使他们忘记一些烦恼。第三个方面,我们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说送文化下乡,开展一些演讲比赛,开展一些地震遗址公园参观的活动,让他们见证灾难,奋发图强走过这个阴影。用自己的勤劳双手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在重建上

  [主持人]:抗震救灾的资金使用是否落到实处,有没有用得好?

  【李浩生】:救灾资金的监管是各级党委、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朋友们非常关心的。在前期社会关注的资金方面,我们采取的是公示,每一个环节都要公示,第二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有监督,第三,每一个发放的程序都既有公示,又有监督。因此建立的一个层层监督、层层公示、层层有审计的监督运行机制,确保前期救灾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发放。第二个方面,灾后重建资金,无论是中央的资金,还是社会捐赠的资金,特别是浙江援建的资金,我们是通盘考虑的。从规划开始,我们按照恢复完善功能,规模适度合理,整合利用资源,质量安全第一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调整结构,减少面积,控制规模,降低成本,把每一个项目设计得合理一点,我们县里专门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对每一个项目设计评审、开算评审开始严格把关,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我们重建的刀刃上。留下什么后遗症,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百姓负责的要求尽力做到灾后重建资金公平、公正、公开的使用。坚决防止跑冒滴漏挪做他用。

  [主持人]:目前青川的“三孤”人员安置情况如何,生活有没有保障?

  【李浩生】:目前我们青川的“三孤”人员群体这个比例很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协调下,我们在旺苍、广元设立了集中安置供养的点,在旺苍县、广元都分别设立了四个集中安置点,第二,我们县里搭建了五处板房区也采取了集中安置供养的模式。第三,我们正在规划设计乔庄、竹园、关庄、木鱼这几个三孤人员长期供养的社会福利院,项目也正在规划设计中,即将开工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要确保三孤人员的生活无忧、住宿无虑,安居快乐。

  [主持人]:目前青川的恢复重建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浩生】:最大的困难一个就是现在青川余震不断,影响了重建的进度,特别是重建的质量。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无论是农村住房建设,还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强调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这是一个困难。第二个困难,我们城镇体系规划调整方案,中央、省里刚刚批准,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年的目标任务两年完成,工作压力非常大。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我们将调整重建思路,调整重建的顺序,把民生项目优先安排。力争在规划批准之时,两年时间内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工作。可能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一个是余震,还有一个规划没有被批准,两年时间完成的压力大。

  [主持人]:一年以来,您做得最满意的是什么?现在最大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李浩生】:这一年来,我做得最满意的是我带领这个班子、这个集体沉着应对、快速反应顶着各种艰难困苦把前一段的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第一,我们异地地就近分散地安置了七万群众,第二,因地制宜调整农民的住房结构,按照减面积、调结构、抢修度,抓质量的要求,我们已经有两万五千多套的木架构房,既经济、又环保、既抗震,老百姓又接受。第三,我们与浙江援建了无缝对接做得很好。我们虚心地向浙江学习他们的“四个特点”、“四不怕”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我们同心协力、目标一致克服所有的困难,全力推进对口援建和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主持人]:这里有好几位网友说,他们虽然没有到过青川,大家衷心的祝愿青川的老百姓都可以住上安全的新房子,也祝愿青川的恢复重建能够早日完工。

  【李浩生】:谢谢社会各界朋友,谢谢人民网的网友们,对青川重灾区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到青川来,看看我们,见证一些地震的灾难,感受一下余震的快乐,让你们体会一下灾区发展的强劲的势头。

  [主持人]:网友们还问了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欢迎李书记以后常常来人民网和网友们一起交流。李书记再次感谢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嘉宾简介

  李浩生 现任四川省青川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送你一首诗 宁波建设颂歌朗诵会30日举行
焦点宁波房地产网
2009年04月30日18:06 中国建设报宁波记者站 王人扬 丁士森

2009“春天送你一首诗 宁波建设颂歌”大型诗歌朗诵会
  一台以“反映宁波城市建设风貌、歌颂城市建设者风采”为主题的“宁波建设颂歌”大型诗歌朗诵会,4月30日下午在宁波电视台演播大厅成功举办。同时为我市2009“春天送你一首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展现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勾画港城宁波未来的宏伟蓝图,展示宁波城市建设者、青川援建者的风采,歌颂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崭新风貌,决定举办“春天送你一首诗·宁波建设颂歌”大型朗诵会。主办单位为: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宁波市建设委员会、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承办单位为:宁波电视台、《文学港》杂志社。

  “春天送你一首诗”每年都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和中国作协《诗刊》社联合主办、《文学港》杂志社承办,在宁波已经成功举办6届了,今年是第7届。为了更好的反映城市建设面貌,宁波市建设委员会与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也加盟主办了本届活动。


《我有一个梦想》朗诵表演

  2009年“春天送你一首诗”“宁波建设颂歌”大型诗歌朗诵会由“序诗:港城进行曲”、“港城之魂”、“港城之光”、“尾声:和谐大家园”四个诗章构成。来自市内外的朗诵艺术家和演员们,尤其是具有朗诵功底的第一线建设者,以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向大家呈现了宁波城市建设的美景,描绘了“中提升”美好的蓝图。整台朗诵会场面宏大,景象壮丽。


《爸爸,你在青川好吗》朗诵表演

  在朗诵会现场,《谁是最美丽的女人》、《让路》、《建设者之歌》、《你在春天崛起》、《我有一个梦想》等诗作,让人耳目一新使人感受到诗歌这一抒情文学的魅力,传达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诗意景象。其中一首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爸爸,你在青川好吗》,反映的是“汶川大地震”一年来,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川县地震灾区宁波援建者的风采,令全场观众感受到心灵的震动。来自北京的朗诵艺术名家殷之光先生,以一首《在水一方》把宁波这座兼具江南水乡温柔与东方大港气魄的城市灵魂,诠释得淋漓尽致,将整台朗诵会推向高潮。


著名朗诵艺术家、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殷之光先生的朗诵表演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宁波市建设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郑世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的“春天送你一首诗”,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宁波丰厚的文化底蕴,引人瞩目的建设成就,还为宁波城市建设注入了诗意元素和内涵,并将为宁波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现代的精神和文化的动力。

  据悉,“宁波建设颂歌”朗诵会上的所有诗歌作品,均为我市诗人的原创。这些诗作,紧贴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旋律,是近年来涌现于我市诗坛的、以城市建设为主题的、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利冕,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傅丹,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李浙杭,宁波市建委主任郑世海、环保局长徐畅成、人防办主任李炳君以及中国作协诗刊社主编叶延滨以及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协诗歌创委会领导及部分诗人参加了朗诵会。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口支援:能否成为正式制度安排

2009年04月30日17:56  三联生活周刊

2008年6月,在绵阳市安县永安镇安置点,一位志愿者正与孩子们嬉戏

 

2008年5月23日,上海市民为灾区捐款


  按对口支援所能筹措的资金数量来观察,以什邡市为例,按《什邡市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征求意见稿)里统计,恢复重建的总投资为600亿元,其资金结构,排第一位的是中央财政通过各种渠道安排的约80亿元,约占全部重建投资的13.3%;而排第二位的则是对口支援的北京市,他们将提供75亿元,占全部投资12.5%,其支持力度足够强大。

  那么,以重建资金供给的对口支援——相当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一项临时性的财政筹资方案,还是将由此为起点,成为正式的制度安排,或许是我们可以观察与思考的问题。

  目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异的主导力量来自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虽然中央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在中央财政向地方转移的全部财力中,东部地区所占数量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其原因在于东部在全部税收返还数量中的比重占到50%以上,这在实质上体现了对收入能力强的区域的倾斜,结果与转移支付欲实现的区域财力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悖。

  解决区域性财力不平衡可资借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来自德国。在其新的《财政平衡法》里规定:(1)一个有平衡资格州的财力指数若低于平均指数的92%,则低于的差额百分之百被确定为平衡分配金而以补偿;(2)财力指数相对于平衡指数92%~100%的州,其差额部分的37.5%被确定为平衡分配金予以补偿……与这些获得财政补偿金分配而对应的是超过平均指数的富裕州的供给比例。1979年在中央做出《加速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而创立的“对口支援”之策,会因此次地震而在未来像德国一样制度化吗?

  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的决定国富国穷问题,至制度经济学派出现——其解释体系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快慢的因素,是该国的制度安排,一国的制度安排决定了该国的激励结构。按此论述,经济学家林毅夫推导,在发展中国家,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以前述筹措资源的国家能力演变角度观察,这一判断当然明智。

  汶川地震的发生及其重建,在将危机转机的过程中,同样亦在筹措资源转向资源分配与管理背景下,对口支援作为区域平衡的制度性安排,能否由临时而恒常,当然是有价值的问题。制度变迁,并非宏大论述而是一个个因应现实的生成过程。

  地方

  农房重建1500元与4.5万元补助的倍数级差,当然是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数据对比,它证明着目前中国筹措资源能力的跃升。如果深入到灾区重建的地方——将观察视角由筹资方转向受助方,当然同样有价值。

  受灾地区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里明确规定:

  县:可以分解落实到县级行政区的重建任务,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统筹实施。主要是农村住房、城镇住房、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县域工业、商贸以及其他可以分解落实到县的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土地复垦等。

  省: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重点工业和军工项目,以及其他跨行政区的重建任务,主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事权划分对应的财权结构,目前并无具体数据。若以民政部减灾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完成的灾区综合灾害损失评估报告所列损失细目对应,县级人民政府事权所需面对的损失:城乡住宅损失占总损失的30.6%,城镇非住宅损失12.2%,农业损失3.6%,服务业损失6.8%,社会事业损失6.3%,居民财产损失3.8%,土地资源损失2.7%。如此加总的结果是,地震损失的66%将由县级人民政府重建完成,那么相应,其财权亦应匹配这66%损失的重建。

  需要略做解释的是,此次汶川地震系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结果。而龙门山脉以西全为山区,山脉以东由山区逐渐往盆地过渡,越接近平原城市,损失则相应减弱。换言之,地震损失主要发生区域在县及以下乡镇。

  将事权与财权直接划归至县级政府,重建之效率自然会由这种制度安排而提升。比如,媒体关注的灾区官员因自杀事件而产生的心理慰藉问题,其背景当是如上述众多的事权——许多事情需由县级政府官员完成,其辛劳而形成的压力。以什邡为例证,其重建总投资即达600亿元,占全部恢复重建1万亿元总需求的6%,对其行政能力这当然是一个重大考验。

  从灾后重建规划的角度观察,尽管这并非人们期望的机会,“(灾后重建)往往是成就伟大规划师的机会”。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胡以志研究过往世界各地灾后重建发现,那些被称为“外来的憧憬者”的规划师,“历史上大胆的重建规划很少得到实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美国新奥尔良大胆的重建规划被搁置,即为最新证据。其原因是:“城市恢复力不是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是进步性的,而是回归性的,即重建的结果大多是回到灾前原状。”

  不过,胡以志的描述未必能够对应汶川地震重建,此次重建的主体并非城市是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之下,加快县镇城市化进程是相对主流的意识。按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什邡市1999年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9.3%,2007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1.6%,8年时间提升了2.3个百分数。而依据初步规则,重建完成后,什邝市城镇人口将达到51.63%。这当然是能够对应农房重建补助款提升的城市化速度,但如此跃进将会面临的挑战,或许需要我们审慎以待。

  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成为此次汶川地震重建最为核心的命题。在此已经转变的前提下,重建资金的多元化,以及事权财权的下移,是目前建立的两项基本制度框架。那么,从1万亿元的投入到乡村的每间重建房,其间漫长的线路,当然有着巨大的机会——不唯有成就伟大规划师的机会,所有重建的参与者,都有可能去创造出适应新的约束条件的制度。这是我们观察此次汶川地震重建,另一个重要的结论。

  一年之后,面对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自然灾难,曾经的激情记忆当然容易被唤醒。但是,这个制度变迁,或许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时刻,如果我们没有制度创造的成果,那么,那段极具强度的情感经历,注定将成为一段难以言说的悲伤记忆。

  这一时刻,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有无智慧与洞见。■

  (本文的采访及部分资料收集,由实习记者徐菁菁、徐木子提供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造新北川

  2009年04月30日17:56  三联生活周刊
再造新北川
2008年9月1日,绵阳市北川县北川中学举行开学典礼

再造新北川
  如何再造新北川,规划师们决定跳出北川到更广阔的区域中去思考问题,这将是一场大动干戈的重建工程

再造新北川
4月22日,北川擂鼓镇村民在路旁售卖与地震有关的光碟

  4月20日,北川县擂鼓镇被沸腾的施工扬尘包围着。这个一度作为北川县城第二门户所在的乡镇,在新北川的规划版图中将成为北川新县城的副中心。曾经仅仅拥有1440人的老场镇将扩张成规划人口超过2万人的新城市,因为大量耕地被去年的地震和频繁光顾的次生灾害吞噬,围绕老集镇的30个自然村里,70%的农民消失了,他们都将成为这个新城市的一部分。而震前,这个地方的城市化率甚至不足9%。

  这场涉及1万亿元资金的四川灾区重建计划是一个国家指令和市场意志交织的产物,是一场资源的重新调度和再次分配。在规划师看来,地震以前,这些地区人口和资源已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重建则是使其再度趋于平衡的一个机会,借助的手段是“通过‘区域调整’和‘人口转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杨保军说,“我们希望能重新思考城乡关系”。加速城市化是政府和规划师为这些受灾地区开出的一剂药方。作为变革的设计方和主导者,政府不仅要为人们设计安全的居住,还要为他们设计未来。

  主笔◎朱文轶

  旧北川 新北川

  72公里,北川老县城曲山镇到绵阳市区的距离。后者所在的“成绵德”板块是四川唯一一处以平原为空间载体的经济带,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

  在过去10年里,竭尽所能地接近这个区域、加入这场城市化盛宴,几乎是这个古老地区上的所有城镇分享发展机会的唯一可能。“地理决定命运。”区域经济研究者吴乃青说,“地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和涪江冲积平原的成德绵地区以不到四川8%的面积集中了全省GDP的45%。从成都到绵阳市北川县的地势,由开阔到逼仄的幅度,如同一个被迅速收紧的口袋,距离开阔处越远,城市的外向度越低。”

  为了扭转命运,北川邻县安县在2002年进行了一次区域史上少见的大挪移。它把县城和所有行政机构统统由毗邻北川的安昌镇迁到了花镇,就是为了在地理上更靠近绵阳。他们很快享受到了好处。这场兴师动众的搬迁方案由绵阳市上报,得到国务院批准,并在很短时间内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因为它到绵阳只有10公里,事实上很快成为绵阳产业布局的一个卫星城。”吴乃青说,“绵阳把长虹集团的一部分产能放到了花,安县也赶上了上一轮城市土地开发的班车,这让它把邻县北川甩在身后。”

  72公里以外的北川县被遗憾地排除在外了。即使绵阳有意扩张它的城市辐射区,北川也不具备接壤“成绵德”的条件。从地理上看,绵北公路是个死胡同,它穿越北川后就进入绵绵不绝的山脉了,没有形成有效率的回旋,因此在发挥区域潜力上毫无优势可言;北川全境皆山,全县域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的10%,仅有的少量适宜城镇建设的河谷平坝地区,也已经全部被已有的乡镇占用,而空间集聚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一般规律,缺乏空间聚合形态良好的开阔地域几乎成为北川的致命伤。

  行政区划也给北川向山外突围直接设置了障碍。曲山和擂鼓两镇既是山区和平原的分界,也是北川和安县的分界,尽管历史上因为地质和发展空间原因,县城搬迁曾多次进入北川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题,但客观来说,北川实在没有太多选择。

  曲山镇已经几乎是在现有行政区划条件下县城选址的最优选择,同样是县城能够接近“成绵德经济带”最大极限。“这是一目了然的,曲山是北川县的咽喉和门户,比起其他乡镇,它的交通优势不言而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子瑜说。而作为北川增量用地唯一选择的擂鼓镇,事实上在这些年早已“地尽其用”,北川最重要的几个工业厂全都放在擂鼓镇,这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乡镇早已不堪重负。

  作为北川新城规划的总设计师,朱子瑜多次站在北川入城要道、著名“三道拐”上俯瞰旧县城。从一个城市规划师的观察角度出发,北川的问题不言而喻,即使不去考量它的地质风险,“从风水角度看,曲山镇的选址完全违背了中国城市空间布局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就是:明堂一定要宽阔”。朱子瑜说:“县城所在地位于V字型中低峡谷的河谷平坝,四周山体陡峭,空间太局促了,以至于整个城市毫无向外开拓的空间和余量。”

  这个羌族小城在经济格局上的硬伤在去年“5·12”大地震中恰恰成为导致它灭顶之灾的地方。帮助北川重建的专家们发现,比其他地方尤为明显的是,这个地方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来都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必须要把它们放到一起来思考重建的问题。”在杨保军看来,灾后的北川重建绝不仅仅是安置灾民那么简单,如果不能同时解决它的发展,那么灾难照样会卷土重来。

  安县的大发展多少刺激了北川,2002年前后,急于走出山区困局的北川从全国各地请规划师为这个无法施展拳脚的城市出谋划策,专家们的建议是在寻找城市增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盘活存量资源。“2002年,北川编制县城整体规划时,曾提出曲山镇、擂鼓镇和任家坪一体化,作为北川的县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工程所规划师殷会良说。就在北川为自身发展寻求出路的时候,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止了它的一切计划和自我设计。

  平衡被打破

  接近城市圈的努力失败后,羌人原来田园式的山居生活也被毁了。没有城镇化和工业的吸纳,北川县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就得不到相应的疏散。

  尽管四川是个劳务输出大省,但北川却是个例外。高捷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所的规划师,在北川重建规划中,她所在的小组承担对整个北川失地农民的调查。“我们对5个极重灾乡镇调研的结果,务农的比例55%,远高于外出打工的比例。”高捷说。

  “山区本身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贫困。”杨保军说,这个人们惯常的逻辑实际上并不准确。在启动重建规划前,中规院的专家对于北川做了一个摸底调查,结果出乎多数人预料。“在一部分山区,居民人均收入比平原高,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的面积比平原大。高山能做什么?旅游、药材,山里有丰富的资源。所以说,山区经济容量小,但不一定山区就比平原穷,要看你在里面安置多少人。”

  北川恰恰成了不幸的个案。眷恋故土的传统、本地工业就业条件的不足,再加上土地收益和山地收益的剪刀差,这都继续加剧了人口向山区的聚集。人地矛盾在几个主要的地震灾区是普遍现象,但在老北川,显然问题更为尖锐。

  这个地区的平衡在地震前就已经被打破。劳动力淤积的唯一出路,是北川只有继续向山区要地,最终的结果,那些根本不适宜安置建筑和人口的地区早就都达到饱和了,“这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平衡被彻底破坏了”。近十几年来,北川开始不断往山上“发展”,老城区如民政局、幼儿园等单位,都盖在了山脚下。1991年,由于城区用地紧张,在时任县长梁安礼的力推下,北川县政府决定开发茅坝新区,工程在4年后完工,也用完了山谷平坝处最后0.35平方公里土地。就在去年地震发生之前,垮塌处的沈家包山脚下正在修建“安居工程”,山体因此被挖进了十余米。

  地震摧毁了北川,但即使一座抗震技术过关的全新城市从原址拔地而起,旧北川原先遇到的所有问题并没有消失。相反,地震之后,北川的人地矛盾被进一步放大了。首先是因为耕地灭失而产生的失地农民,据中规院的调查,整个北川这批农民的数量达到3.5万人。

  这个人口还只是个开始。和很多重建城市一样,北川陷入了一个“滚雪球”式的安置困境。“要在承诺时间内安置失地人口,就需要土地。每个县政府都希望大部分失地农民能够能过相邻乡镇之间就近安置吸收的办法,但实际上这只是县政府一厢情愿的想法。每个乡镇大多自顾不暇,即便真有剩余用地,也要盘算着如何在重建中尽可能发挥土地价值。”吴乃青说,“在毫无增量土地的情况下,政府往往只有通过征用土地的办法来安置失地人口。这样一来,每安置一批失地者,就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地人口。”

  以北川县擂鼓镇为例,“因为地震和去年9月份的泥石流,擂鼓产生了6000多名失地农民,他们找不到耕地,也找不到宅基地,都要在擂鼓镇的场镇上安置下来”。跟随山东援建方到擂鼓的年轻规划师仲平说,“但是老场镇面积不到70亩,人口1440人,已经很不宽裕了,一下子进入6000多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邻近村征地。擂鼓从4个地震中损毁较严重的村子征了3200亩,这4个村子的4400人同样需要‘村改居’,这样一来,擂鼓需要安置的失地人口一下子就接近1.3万人了,翻了一番还多”。

  更棘手的是,失地人口的成倍上升,直接冲击了城镇人口的就业。由于北川过去经济形态的单一,城市外向度低,这导致北川城镇和山区农村的自我依存度极高。中规院规划师殷会良说,“北川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只有3个,这些城镇里的城镇人口为更广阔的山区人口提供了所有的服务。现在农民失去土地和生产资料了,这意味着那些靠向他们提供服务的人也面临失业”,“就眼下来说,北川有1.2万人的就业属于相当紧迫的事情。这个时候,再看北川的工业容量就觉得实在太有限了,开足了工、数得上的工业企业不超过10个。对这大批的失地农民和失业人口来说,它们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政府为北川开出的一剂药方是加速城市化。“只有用比市场力量更为强大的推力,将北川纳入城市化进程当中,超出资源承载能力的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吴乃青说,“这个时候,可能有必要打破以邻为壑的思维方式了。”

  规划师们决定跳出北川到更广阔的区域中去思考问题。这将是一场大动干戈的重建工程,安全、贫困、失衡都将是要修复的内容。杨保军称之为“大尺度”。“以地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这是我理解的尺度问题的本质。空间范围越大,就越有利于我们优化资源的配置。当然你越往外,牵扯的问题也就越多,最终是一个平衡点。”规划者们希望,中央能给予北川更大的舞台,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的重新调度和分配。重建一座新城,能帮助这个在过去60年发展中一直背负沉重包袱的羌族县,重新回到人与资源的平衡状态吗?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