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电信四川灾区2年规划:适度超前重建灾区通信

2009年05月06日08:11  来源: 我有话说 

  中国电信透露了其四川灾区灾后通信设施重建的情况,据悉,中国电信在地震期间仅四川公司就直接经济损失32.9亿元,但目前城镇和大部分农村恢复震前通信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在重建中还将光纤和宽带铺设到乡镇,并逐步延伸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

  四川电信直接经济损失32.9亿元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一场8.0级大地震造成四川48个县的通信设施遭受巨大破坏。中国电信透露,地震对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的网络设施破坏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9亿元,其中光缆、电缆累计受损1.03万皮长公里,小灵通基站损毁10228个,倒杆、断杆4.1万余根,2665个局所通信受灾,固话交换中断60万门,宽带中断8万余线,影响用户约770万户。

  中国电信表示,5月26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正式成立了“通信网络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着手开始灾后重建工作。

  在震后一个月,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已经恢复99%以上具备恢复环境条件的乡镇及所有县城的基本通信,通信能力基本达到灾前水平;同时,为100%的新建安置点提供基本通信,具备条件的提供互联网接入;

  在震后三个月里,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已经100%完成受灾乡镇以上局房的维修或加固,具备条件的县以上光缆线路恢复到震前水平,行政村具备条件的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同时,完成黑水—刷经寺,小金—宝兴两条光缆的建设,确保受灾县城通信的畅通稳定;

  城镇和大部分农村恢复震前通信水平

  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电信跟进政府的临时安置和搬迁工作,实施通信和信息化服务保障,城镇和大部分农村通信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恢复到震前水平,启动数字城市建设。

  其中,在山前平原丘陵区:完成市、县、乡镇的局所和营业网点的修复和重建;完成县间的光缆环网络建设,提高基础承载网络的安全性。光纤和宽带到乡镇,并逐步延伸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电子政务及相关信息化应用覆盖到区县、争取覆盖到乡镇。进行C网优化扩建,实现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全覆盖;在龙门山区域:完成非迁建县、乡镇的局所和营业网点的修复和重建;光缆、宽带及信息化服务覆盖到具备条件的乡镇。进行C网优化扩建,实现大部分区域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覆盖;在山后高原区域:完成市县城区、乡镇的局所和营业网点的修复和重建;光缆、宽带及信息化服务部署到人口过渡安置点和集中迁置点。完成市县城区、乡镇的移动基站修复和重建。

  未来两年重建规划

  在未来2年内,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将建成应急通信网络和保障体系,启动灾备中心建设,跟进政府的城镇建设(尤其是汶川、青川和北川3个县城的迁建工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迁建县城按照数字化城市的标准,采用FTTB等先进技术进行建设,无线C网实现95%乡镇的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覆盖,推进旅游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通信和信息化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同时表示,将按照“近期恢复重建,远期发展提高”的规划,依据政府相关部门的灾后重建总体区域规划,按照“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新格局,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目标,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采用先进技术,把网络的安全、网络防灾减灾的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适度超前重建灾区通信网络。在保证受灾地区全部恢复通信的基础上,配合政府重建工作,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时跟进通信网络的建设,利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全业务的通信服务。(康钊)

【来源:通信世界网】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之外的我们感到温暖


四川在线  (2009-05-06 07:14:26)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我们谁也不敢奢谈是灾区的恩人,在灾难发生时,大家只是尽了一份义务。”连日来,众多在“5·12”特大地震后参与四川灾区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的浙江救援者、援建者和志愿者,纷纷给记者发来情真意切的电子邮件,在表达对灾区人民美好祝福的同时,也表达了渴望重回四川灾区,感受灾后重建的热潮,重温刻骨铭心的记忆,见证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强烈愿望。

  杭州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程本来信说,能幸运成为浙江消防的首批救援队成员参与灾区救援,将是他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想去看看青川,那里有他正在青川消防中队服役的战友。

  作为浙江交通架桥突击队的骨干,来自台州玉环县公路管理段的郑彬勇,是在震后第一时间被浙江省交通厅派往四川重灾区的。他所在架桥突击队先后转战青川、什邡等地。由于过度劳累,他不幸受伤。这位轻伤不下火线的坚强交通人,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灾区看一眼当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架通的战备钢桥牢不牢固。

  浙江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看到报道后,专门致电记者推荐湖州“滴水公益”的义工魏钧。他说,从地震发生后至今,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区重建,魏钧始终没有离开过四川灾区,目前他受浙江省慈善总会的委托,在青川开展助学活动。这位立志终身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代表了千千万万浙江爱心人士对灾区的深情厚谊。

  更多的市民向记者推荐把一生积蓄捐给四川灾区的德清七旬高龄“卖煤翁”陆松芳;不少党员则向记者推荐在浙江省率先交纳了第一笔“特殊党费”、后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的绍兴农村共产党员祁友富……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有毛遂自荐的志愿者和救援者,更多的是单位与组织向记者推荐优秀代表。

  “最后能否是我到四川,这个并不重要。”网名为“梦回青川”的发信人说,重要的是四川日报发起的“请恩人回四川”的活动,让千里之外的我们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温暖,体会到川浙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浙江日报记者 汪成明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帐篷战地新闻中心”

 

  四川在线  (2009-05-06 07:11:37)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核心提示;

  作为极重灾区第一家帐篷新闻中心,在震后初期,这里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媒体的数十名记者,最高峰达100多人。

  加固过的宾馆可以住人了,房间里配有网线,记者再不会顶着40多度的高温在帐篷里写稿。

  帐篷虽然变成板房了,很快还会变成更漂亮的永久性建筑,但新闻中心的精神不会变!

  去年5月底到6月初,记者曾在青川驻点采访半个月。其时,白天下乡采访,晚上回到位于县委大院的帐篷新闻中心,发回一篇篇报道,完了再和衣躺在旁边的大帐篷休息几个小时,等到黎明再次出发。

  作为极重灾区第一家帐篷新闻中心,在震后初期,这里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媒体的数十名记者,最高峰达100多人。他们在这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记录着灾区的非凡岁月,帐篷新闻中心也因此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里。

  时隔一年,那个建在帐篷里,见证了无数故事的灾区新闻中心怎么样了?记者近日再赴青川,真切感受了帐篷新闻中心一年的变迁。

  新闻中心的帐篷已经变成板房

  走进青川县委大院,昔日以帐篷搭建的新闻中心,已变成一排整齐的板房。宽敞明亮的板房门口,当初在一块牛皮纸板上用毛笔书写的 “新闻中心”四个字,已经被一块标牌取代。大院里依然停满了各种车辆,进进出出,繁忙异常。

  院里高大的树木,依然繁盛葱茏,在火热的阳光中洒下片片绿阴。故地重回,使人仿佛又回到那段非常岁月。

  来到县委宣传部,早就熟悉了的工作人员依然像去年一样,拿出一本登记簿,单位、姓名、联系电话,一一登记在册。每天来了哪些新闻单位的记者,一目了然。“从地震到现在,我们已经满满地记了10多本记者名单了。”青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马健说,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进行登记,一是为了铭记这些关注青川的人,二是便于保持联系,随时提供新闻线索,同时在重要节日的时候给他们发条感谢短信,或寄上一张感恩贺卡。

  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县委大院一块空地上搭建的两个灶台,两口黑色的大锅。在那段非常岁月,这里就是记者们的食堂。来自天南地北的新闻记者,从乡下采访回到县城,就在这两口大锅里捞起一碗一碗面条,打堆站着就一阵狼吞虎咽。大量发自极重灾区的新闻作品的诞生,离不开这两口大锅的功劳。

  这次重访,大锅不见了,灶台不见了,心里竟有些怅然。

  “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现在来采访的记者,不用天天吃面条了,县上备有便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柳桂华说,县里尽量为采访的记者提供条件,加固过的宾馆可以住人了,房间里配有网线,记者再不会顶着40多度的高温在帐篷里写稿。

  “随着重建加快,这里的变化会越来越大”,柳桂华说。

  新闻中心的战友会一直关心青川

  随着“5·12”一周年的临近,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仿佛听到了集结号,一下子又涌向这里。记者前往采访的这天,正在青川采访的新闻单位有近10家,记者20多名。在这里,记者意外地见到两位曾在帐篷新闻中心里并肩战斗的朋友。

  熊芙蓉,广元日报女记者。地震初期,熊芙蓉每天奔波于青川各个重灾乡镇,由于对当地很多情况熟悉,一些省外来的记者常常找她了解情况,哪个乡镇有新闻,走哪一条路比较近,什么地方又断道了等等,她都一一热情作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她还将在青川采访的灾后重建的新闻线索,通过邮件发给这些同行,以供采访或选用。

  此次意外重逢,这名热情的女记者又多了一份成熟。“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十次来了,县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了,他们都当我是青川人。”熊芙蓉说,她这次来,是为她写的一本青川抗震救灾的书——《东河口绝恋》——进行最后的核实补充。“全书18万字,春节开始动笔,现在基本定稿即将出版了”。

  熊芙蓉告诉记者,在青川她采访到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其中一部分在她供职的报纸刊发了,另有大多数限于版面,不能全部发表。“我要把它们写下来,把那些被山体掩盖的动人故事,把那些自强不息的声音记录成历史。”她说要把这本书作为地震周年礼物送给青川人民。

  无独有偶。记者遇到的另一位旧友,也带来了一本新书。她是来自浙江杭州的青年女作家李素红,带着她刚出版的新书《爱在延续》,专程从杭州赴青川。

  去年,在帐篷新闻中心,她是很特别的一位。因为其他人都是在新闻单位供职的记者,只有她是以作家的身份采访工作。虽然不需要每天发回报道,然而她的勤奋与吃苦,并不亚于任何一名记者。每天一大早,她搭乘记者们的车翻山越岭,又采访,又拍照,还把随身带的几千元钱全数捐了出去。

  地震初期,新闻中心仅有三四个大帐篷用来住宿,来的人又男多女少,好几个晚上,李素红只能和十几个大男人同住一个帐篷。那些此起彼伏的如雷鼾声,让任何一个最后入睡或半夜醒来的人都惊心动魄。无法想象,像她这样来自江南大都市的纤弱女子,是怎样度过那一个个不平凡的夜晚的。

  再次见面,李素红说,地震后,她已经三次到青川,每次都要呆上近一个月时间。“每一次来,沿途都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这真是一幅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她说她写青川地震故事的《爱在延续》,是要让青川的受灾群众深切地感受到:明天的太阳依然美丽!

  “给予是一种幸福,付出是一种快乐。我会一直关心青川,并唤起更多人关注青川。”李素红道出此行目的。

  帐篷新闻中心的故事在延续

  晚上,两大桌记者一起吃饭,宣传部副部长柳桂华和分管新闻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到场。他们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据了解,自春节以来,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过周末,高负荷的工作量,让他们每天不停运转。

  “记者来,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柳桂华对记者去年写过的《帐篷里的“战地新闻中心”》印象很深,她说:“帐篷虽然变成板房了,很快还会变成更漂亮的永久性建筑,但新闻中心的精神不会变!”

  夜晚的青川,星星特别亮。记者围绕曾经的帐篷新闻中心走走,像是心有灵犀,突然收到一名志愿者梁达尧的短信——他震后专程从河南赶到青川,沿途把带的3万多元现金分别捐献给了受灾群众,然后又开着自己的车在新闻中心为记者们当了一个月专职司机,因为他曾经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记者。记者把他的故事写在了文章里。

  他在短信中说:今年5月,他还会去看望青川的乡亲们。特殊时期结下的情谊,将一生不忘。

  帐篷新闻中心的故事,依然还会延续……

  记者与青川

  2008年5月29日至6月中旬,记者在青川县进行为期半月的驻点采访。白天到重灾乡村采访,晚上在帐篷新闻中心写稿发稿,其间主要作品有—

  2008年5月31日:《村民领到了新帐篷》

  2008年6月1日:《书声朗朗,青川唯一一所农村高中复课》

  2008年6月4日:《青川,震不垮的精神》、《帐篷里的“战地新闻中心”》

    本报记者 宋开文 文/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溪学生诗歌赞美温州援建人员

2009年05月06日 06:41:35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核心提示:温州对口援建青川青溪片区3个乡镇(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已有8个多月。 8个多月,温州援建人员不辞辛苦,为灾后重建工作奔波不停……
  编者按:去年5月12日,大地痉挛,神州失色。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瞬间满目疮痍。
  地震后,温州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加入到帮助灾区重建的队伍中。去年8月27日,温州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在青川青溪镇正式挂牌成立。
  8个多月来,温州援建人员不辞辛苦,全力为灾后重建工作奔波不停。
  一年来,在温州人民的帮助下,温州对口支援的青川县青溪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看本报记者发自青溪镇的报道。
  特派青川记者 向前
  夜幕下
  是谁,是谁
  谁的身影在天际闪过
  烈日下
  是谁,是谁
  谁的身影在忍受灼烤
  黑暗中
  是谁,是谁
  谁的身影在挑灯夜战
  ……
  在人心情低落的时候
  是谁,是谁
  是谁在身边安抚我们
  啊,是他们
  是可爱可敬的他们
  温州援建的叔叔阿姨们
  那不辞辛苦来到我们身边的志愿者
  这是一首短诗,题目是《是谁——纪念温州工人有感》,出自一位13岁的四川青川县男孩。
  男孩名叫梁天豪,青溪中心小学学生,去年地震中,他家的楼房和学校的教学楼都成了危房。如今,梁天豪生活在板房里,学习则是在经过简单修复加固的教学楼里。
  梁天豪没有因此对生活失望,因为温州援建人员正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修建他们的校舍和家园。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和谢意,前几天,梁天豪写下上面这首饱含深情的诗,赞颂温州援建人员。
  “我们每天都在昼夜不停地加紧施工。”温州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指挥长鲍卫翔说,“一定要让青川的孩子们在今年9月1日开学时,坐进宽敞、明亮、安全的新教室。”
  小学生写诗赞温州人
  昨天中午,青川县青溪镇,在家匆匆扒完一碗饭,梁天豪就马上赶到了学校。听说新建的青溪中心小学已经封顶,他要拉上同学们一起去工地上看看。
  海拔1000多米的青溪镇,阳光比较刺眼,有些热,梁天豪和同学们一路小跑着,奔向建设中的青溪中心小学工地,额头上满是汗珠,脸上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尽管是中午,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6幢新楼房已经拔地而起,其中有4幢已经封顶。“看,以后那就是宿舍,那是教室……”对照着工地旁的一张规划图,梁天豪兴奋地向同学们介绍起来。
  梁天豪是青溪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副班长,去年5月12日午后,大地剧烈摇晃,他的家园和校园顷刻间爬满裂缝,变成座座危房,他的一位伯伯也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去年9月开学后,梁天豪和同学们一直在板房中上课,然后又搬回到经过修复的老教学楼里。
  今年3月,离学校不远处的一块油菜地上,一幢幢楼房开工建设。梁天豪听说,那些楼房是温州人民建的,将会成为他们的新小学和初中。打那之后,他就经常去工地旁边转转,每次都能看到援建人员忙碌的身影。
  前几天的一个夜晚,梁天豪骑自行车,又绕着建筑工地转了一圈。“工地上开着灯,工人们扛钢筋、推水泥,可辛苦了。”梁天豪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写得不是很好,我想再修改下,赠送给温州的叔叔们。”梁天豪仰着头,满脸童真。
  一个星期建好一层
  建设中的青溪中心小学和青溪初级中学都建在青溪镇东方村的一大块油菜地上,小学设15个班级,初中设24个班级,总投资4656万元。
  在梁天豪的印象中,“学校建得很快很快,没多长时间,油菜地上的楼房就长高了”。
  “按照计划,小学和中学的建设要在8月10日前竣工,确保学生们能在9月1日开学时搬进新学校。”鲍卫翔说,两所学校正式开工建设是在3月7日,担心青川多雨,影响施工进度,援建的工人分三班,昼夜不停施工,“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建好一层。”
  昨天正午时分,青溪中心小学建设工地上,湖南人张天祥正在工地上埋头焊接钢筋,汗水顺着脸颊不时滑落,他都顾不上擦一下。
  张天祥是瓯海三建的一名电焊工,来青川已经两个多月,他说自己经常通宵工作,就算是下雨天,也要穿着雨靴干活。“说实话,这里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工作。”张天祥说,他也有个上初中的孩子,“只要孩子们能在教室里安全地上课,这些苦算不得什么。”
  除了青溪的两所学校,在青溪片区的三锅乡和桥楼乡,乐清和瑞安负责援建的3所学校,也在加紧施工,确保9月1日能投入使用。
  每平方米造价1800元
  加紧施工的同时,教学楼的质量,始终是温州援建指挥部最重视的。
  温州援建指挥部总工程师陈峰介绍说,温州援建的5所中小学的教学楼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
  为达到这个目标,援建教学楼每平方米用钢筋80公斤,比平常多出20公斤。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密度加大,工程造价自然也跟着增加。陈峰说,5所学校,每幢楼房每平方米的造价约为1800元,比平常增加20%多。
关键词:青川
编辑: 姜巽林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地震模拟体验馆明年开馆

四川在线  (2009-05-06 05:14:18)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汪仁洪)人在其间,可感受地面晃动,声、电、光、影将人带到地震发生的时刻……昨日,广元市青川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杜高翔透露,四川第一个地震模拟体验馆将于近期在青川县关庄镇破土动工。

  青川地震模拟体验馆位于青川县关庄镇,系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地震模拟体验馆建成后,人们进入体验馆,通过现代科技制造软地面晃动,馆内人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同时,地震模拟体验馆通过声、电、光、影4D影院让“地震”显得更为逼真。杜高翔说,地震模拟体验馆有利于增加人们地震方面的知识,提高救灾减灾意识。预计该地震模拟体验馆在明年五一节前开馆。
    汪仁洪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灾区孤儿有个“江西妈妈”
 2009-05-06 05:25

  大学毕业后,邱金燕就投身慈善事业。屈指算来,她投身慈善事业已经7年,在奉献青春和爱心的同时,她将个人感情和婚姻问题置之度外。邱金燕是江西赣州人,目前的身份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地震灾区孤儿项目主管。从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至今,她筹集善款高达1900万元。

  大学毕业后投身慈善

  邱金燕的老家在赣州市全南县城。2002年9月,她从中华女子学院毕业。毕业之初,她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实习。实习结束后,邱金燕希望加入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组织。但是加入组织需要经过严格的组织考核和时间考验,为此,邱金燕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参与调查中国贫苦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问题。一年后,她被正式录用,工作内容是儿童慈善事业的项目开发和管理。

  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

  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邱金燕正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调查牧区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去年5月13日下午,邱金燕直奔四川灾区。

  地震发生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去年5月18日紧急启动灾区孤儿助养计划,向全国发起紧急募捐,考虑到实际情况,邱金燕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了紧急协商,5月19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正式任命邱金燕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地震灾区孤儿项目主管,并给她派了三名项目官员。邱金燕上任后,向社会各界紧急募捐。在半年的时间内,孤儿项目部筹集到的善款高达1900余万元。

  重灾区青川县民政局调研员白含清说,这一年来,他和邱金燕打交道的次数不下10次,在政府官员眼中,她表现的精明能干。在孤儿眼中,她又变得非常慈祥温柔,被大家称为灾区孤儿妈妈。

  为慈善事业牺牲个人感情

  这些年,邱金燕在慈善事业尽心尽力,一个月至少有半个月奔波在外。邱金燕牺牲了个人感情,至今未婚。

  邱金燕坦言,她谈过三次恋爱,其中有两个不能接受她长期在外,最终分手。对将来的感情生活,邱金燕认为对方一定要有一颗慈善的心,并支持慈善事业,对孩子要有爱心,包括他们组合家庭后,在必要的时候收养孤儿。否则,她宁可为了慈善事业放弃个人婚姻,至少短期内不会考虑。

  特派记者金其会发自北川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 王世强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获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西安青年义卖筹款捐灾区

  时间:2009-05-06 05:39:56  
 

  西安市长安区的李军最近很忙,他要给即将见面的四川青川的孩子们带些礼品。去年,以志愿者身份获得青川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李军,上月末收到了青川县政府的邀请函,请他参加地震一周年“再回青川”活动。

  5月2日,为了这次“再回青川”给那里的孩子们带些体育用品,借着长安区市容园林局提供的商业步行街场地,自由职业者李军和他的临时团队开始举办义卖筹款活动。义卖品许多是他从地震灾区带回的纪念品,其中有一面手工缝制的团旗,就是从青川一所学校的废墟里捡来的。

  义卖的商品赞助是从一个观赏石展览会上拉来的,采用了类似拍卖的形式。相中商品的顾客出价并留下联系方式,义卖最后一天由出价最高的顾客付款提货。56岁的蔺亚利和30岁的张林波,分别相中了一串珍珠项链和一块泰山石,这两位路人都是出于对李军他们善举的敬佩而出的价。

  虽然获得了赞助商和顾客的信任,但李军认为,即便是再小的公益项目也要尽力做到规范运营,财务透明是必须的。为此,他征求了共青团长安区委和长安区民政局的建议,请专职从事财务工作的朋友加入团队处理相关事务。

  32岁的李军坦言,义卖筹备得很仓促。去年,他可以一个人开车去四川参与救灾,可现在募集义卖商品,整个项目的运营管理,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这次活动之前,李军就招募了义工组建团队,一起来实现为灾区孩子做些善事的愿望。

  李军想把公益作为一项事业继续下去。做公益不仅要有善心,而且要有毅力,这是他去年赴川参与救灾得出的结论。本报记者 杨劭榤董国梁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被地震气浪冲出一公里远

 2009年05月06日05:54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她,被地震气浪冲出一公里远
她,被地震气浪冲出一公里远
她,被地震气浪冲出一公里远
她,被地震气浪冲出一公里远
她,被地震气浪冲出一公里远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特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公园呈“Y”形布局,集中连片近50平方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其中马公乡的窝前应力爆发点是此次地震中最大的爆发点。

  生死浪

  地震时,一张撕裂山体的大手突然从山底伸出,活生生地把垂直高度300米的东河口王家山劈成两半,一半山上的千万方巨石裹着泥土,雷霆万钧般从西向东以扇形倾泻而下,王家山社、王阳坪和三元坝三社顷刻消失……

  天旋地转 她被气浪推进河里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一个标牌上写着以东河口为中心地震爆发点分布在宽达50平方公里Y形区域内,总共有四个,即红光乡的东河口、石坝乡的青龙、马公的窝前村、苏河乡的三凤村。四个点同时爆炸,喷射出千万方巨石,从王家山自西向东倾泻而下,形成一个扇形,扇形以南北向为界形成了两条生命线。扇形内,无一幸免。扇形南北两翼,家住北端的黄光礼、黄光华、何应军,南端的杨林生等4户生还,他们受损的房屋,作为地震民居遗址,成为景点。

  东河口靠东的何清凤目睹了地震的威力,“天一下就黑了,像是整座山都在叫,一股强大的气浪滚滚而来。老婆听见声音不对,赶紧拉起女儿抱头就往墙角钻。气浪掀翻了房顶,女儿腿被砸伤。我当时正好开着拖拉机在沿红石河的山路上,正好处在气浪边缘。”

  当时处在巨浪边缘的还有村民王天珍,王天珍当时在山上打菜籽。地震前一分钟,王天珍感到口渴,就回家喝水。地震瞬间,王天珍只感到天旋地转,“当时天黑了,我也不晓得我咋个在河里的,我干活的那个坡距河还远。”那时,她只觉得两个胳肢窝里被什么东西撑着往下冲,她被源源不断的气浪和泥水推着冲出一公里远,掉进了河里。

  太极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裴向军表示,马公乡窝前村地质滑坡体为广元目前发现的最大地质滑坡体,总体积比红光乡东河口滑坡体多出三分之一。该地质滑坡体为高速岩崩,瞬间碎石流沿沟道呈“之”字形运行,像只能量巨大的太极手,滑坡体长达两公里,为其它地方所罕见。

  鼓足勇气 踏入爆发点的巨石堆

  地震到底让东河口的地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东河口后,路就在堰塞湖边延伸,路一侧的山体明显被震得松碎变形,车完全是在碎石路上行进,紧贴河岸,有时甚至就在河床上穿行。

  到石坝乡后,继续往前约三公里,开始爬坡,不经意间,车子突然驶入一个约30度陡坡合并180度急转弯,吓出一身冷汗后,眼前是山崩形成的巨大塌方堆体,足有100米高!这就是石坝乡青龙爆发点。旧路已被塌方掩埋,新路是在青龙塌方堆体上临时开出来的,路窄、坡陡弯急。行至该处爆发点尾部,一小段绿色突然跳进眼帘:一小片野花在一片乱石边生起,毁灭的景象与充满生机的绿洲共存。

  到达山顶后,一路下坡,路已变成泥浆路,窄窄的路面,内侧滚石高悬,外侧深不见底,驾着车紧贴着内侧山体慢慢向下滑去,车轮不断打滑飘摆。记者不得不下车徒步行走。走了几公里后,终于来到了山梁上的马公山,如果不是七八块白底黑字挤成一堆的招牌说明这里是政府所在地,记者还以为这里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在河谷的漫水路走了数公里又升到半坡上,下方的河道已变成堰塞湖,碧绿碧绿,两岸山坡上盛开的各种山花倒映在水中,不时可以看到半露出水面的房子。

  转过一个小弯,薄雾中隐约看到一堆巨石横在路前,这就是“5·12”最大的马公乡窝前爆发点,站在这个位置,只能窥见冰山一角,路没了。记者鼓足勇气,踏入了爆发点里的巨石堆,一路心惊胆战,深恐陷入石缝或踏翻巨石砸伤自己。这里曾是一个峡谷,以对面山体为参照,碎石堆高出谷底近100米。

  撑起一片天>>>

  来年,请你吃东河口的梨子

  因为原来村委会干部全部遇难,东河口成为目前唯一没有“村委会”的村。由于东河口地震遗址变成公园并交由青川县旅游局管理,这个村的管理改叫“管委会”。“管委会”四个领导,三个是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

  一块重达150吨的巨石,盘踞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中。这块地震石的下面,就是何祥贵家里以前的良田。“我们整个后院社就剩4个青壮年。”何祥贵说,他和张林当了管委会副手,同时兼任公园的保安。“虽然我家最幸运,没有一个伤亡,但我还是选择留下来。”管委会主任王钧成说,看见我们在纪念台上挂的标语没有:你们在地下,我们在地上,你们和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们准备引进经济林木和果树,让满山栽满树木,一年后请你们再来,我一定请你们吃东河口的梨子和核桃。”

  走入“乡巴仔农庄”,一声吆喝,老板扛着一张餐桌急匆匆跑来,安置下碗筷就跑。“生意好得遭不住,人手不够,你们自己写菜单。”老板邹权原是广安人,来此开饭馆已3年。地震后,他丢下饭馆跑回老家。听说要将东河口建成地震遗址公园,凭着商人的敏锐,他又回到这里。邹权笑着说,每天上千的外乡人、外国人到这里来,一逢节假日,客人还得排轮次。

  家住石板村的何清翠坐在爱心广场的石板椅上,她面前摆放着拎包、钱包等工艺品。拎包是用塑料珠串成的,钱包是牛皮的,这些都是由何清翠纯手工制作。一个塑料珠拎包最便宜的50元,最贵的要150元。何清翠一天能收入两三百元。对于买了包的客人,何清翠将编织的塑料小动物送给他们,“买了东西就是支持我们,我们要懂得感恩。”她做的拎包上,用塑料珠编出来的最多的字是“感恩”和“青川”。

  解读东河口>>>

  关键词·堰塞湖群

  一年前,被生生轧断的东河口、红石河,形成两个堰塞湖。最大库容达到300万—400万立方米、水深18米的东河口堰塞湖,地震垮塌近3000万立方米,堵塞了青竹江;青竹江倒流形成了最大的石板沟堰塞湖;东河口西南面,红石河被截断,形成库容200万立方米、水深32米的堰塞湖。从石坝乡往马公乡方向分布了24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与邻近的苏家河堰塞湖连成一整串,密集分布在龙门山腹地的河流上,整个青川共形成堰塞湖36处,“如此密集的堰塞湖群比较罕见,可能是整个地震灾区数量最集中的一个区域。”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专家裴向军说。

  关键词·爆发点

  此次地震的四个应力爆发点,分别是马家梁、青龙、窝前、三凤,都在青川。爆发点彻底改变了当地的地质地貌,集中展示了崩塌、隆起、断层、褶皱等地震破坏形态。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距其中的一个应力爆发点不远,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专家裴向军认为,应力爆发点所处位置因高速滑坡形成了大量碎石堆积,厚度大、稳定性差,遇到暴雨等天气易诱发泥石流,在规划旅游或重建时,应注意这一点。

  关键词·谜团

  在王阳坪附近的应力爆发点附近,20米长的一带区域,每逢雨天就会冒出缕缕白烟,该现象吸引了众多地质专家的目光。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初步认为:一种可能是地球应力爆发点刚好处在断裂带上,在释放剩余能量;第二种可能是石灰岩遇水的化学反应。裴向军认为,地震遗址公园内的神秘现象还很多,地震石为什么与周围石头材质迥异?王天珍为什么从山上飞向新华索桥而毫发无损?崩塌体为什么呈直线抛物状态?王阳坪为什么出现生死界限?

  早报记者丁宁摄影方炜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开发公益性岗位促就业

  本报讯(岳光佳罗小军)4月30日,青川县观音店乡的张金满正在当地木耳栽培技术培训班上给老师帮忙。去年,在公益性岗位从事防疫工作的他,因岗位的消失,现调整到了新开发的产业技术服务公益性岗位上。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青川县7万余劳动力急需就业。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灾区稳定,青川县及时开发了消杀防疫、环境保洁、水源监测、牲畜防疫和地质灾害监控等公益性岗位。而震前,青川全县仅有283个公益性岗位。截至2008年底,共开发公益性岗位9700余个。这些公益性岗位为大灾之后无大疫、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以及灾区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移,包括废墟清理、卫生防疫等在内的一些公益性岗位逐步减少,部分群众又将面临失去就业岗位。年初,青川县根据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统筹安排和调整公益类岗位,在稳定现有岗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乡镇公益岗位监督管理、社区维权、板房维护、社区防汛监测、产业技术服务等公益性岗位。

  今年一季度,该县已开发公益性岗位近7000个,逐步实现原有应急型公益性岗位的转型。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5/05 23:02:54 来源:南方网 
 
 


  杨柳村村民一边唱着羌歌一边“协力造屋”。轻钢生态房的特点是抗震而便宜,而且普通人在专业指导下,也能如同装配宜家家具一样把屋架竖立起来。


  青川县骑马乡里坪村第一家建成的轻钢农房。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这幢每平方米造价不到400元的建筑,完全由农户自己施工,并且可以建成一层之后先入住,再进行二三层施工,缓解资金紧张。


  杨柳村村民白万锭常与来自台湾的建筑师谢英俊就房子的建法争论。与农民讨论建筑的细节,发挥农民自己的创造力,也是协力建屋的工作方法。

春天来了,杨柳村的整体迁村工地又开工了。在这大山环抱之间,岷江边的一块平地,已经竖起数排钢制屋架,在炽烈的阳光下闪着光,与远处山上影影绰绰的垒石老羌寨,形成奇异的呼应和反差。

村民白万锭正在工地上,跟来自台湾的建筑师谢英俊为自家房子的建法争论。领着包工队干过工程的老白,在谢英俊面前俨然是同行,一点也不示弱。他洋洋得意地指着自家垒好石墙的房子说:“这已经是个艺术品!”

5·12大地震之后,谢英俊来到灾区,向农民推广他从台湾9·21地震之后开始研制的轻钢生态房和“节能减碳”、“协力造屋”的理念,杨柳就是其中一个示范样板村。

在灾区的10个月,用谢英俊的话说,给他的“乡村建筑工作室”的伙伴们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他们的“协力造屋”在中国大陆,从2005年以来寥寥十几套实验性极强的项目,变成现实中灾区的500套在建农宅。

“协力造屋”:古老羌寨遭遇台湾经验

“不是帮他们盖房子,而是教他们盖房子”。来自日月潭边的台湾经验被“邀请”到岷江边的羌族村寨,村民“互助”换工盖房

杨柳村是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北部太平乡的纯羌族山寨,在汶川地震中,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半山老村寨中的传统羌式叠石屋却大多成了危房,村址也成了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因此,全村55户居民需要集体搬迁到山下河谷地带进行新村重建。

地震带来的老一辈遇难、村庄消失和人口迁移,给羌族文化带来危机。学者们认为,羌语将在百年后消失,而杨柳是少数仍然在讲羌语的村庄。这个村子仍然保存了羌族古老而独特的婚丧嫁娶的礼仪,以及濒临失传的羌族多声部合唱。这里的妇女喜欢穿着精心刺绣的民族服装,人们爱在一起跳“锅庄”。“我们希望还是按照羌式风格重建,今后发展旅游,但老式建筑就怕不抗震。”杨柳村村支书杨长清说。

正巧,设计软件公司欧特克发起的农房重建技术援助计划“马尔康行动”,决定把落脚点放在阿坝地区:贫穷、生态敏感、民族文化特征突出,需要融社区、生态和文化传统重建于一体。这个计划,最后选中杨柳村,而为了实现降低农民负担、生态可持续和兼顾文化特色,“马尔康行动”求助于谢英俊的轻钢生态房构造系统。

轻钢生态房,以轻钢龙骨作为建筑结构材料。轻钢结构,是国际上主流的独幢住宅结构,普遍认为抗震性能好,但通常非常昂贵。谢英俊将这个结构简化、研制了自己的连接系统,普通人在专业指导下,也能如同装配宜家家具一样把屋架竖立起来。在建造过程中,强调尽量用本地化、可回收利用或天然降解的天然材料,而少用砖、水泥等制造过程高耗能高污染并且无法回收降解的建材。

不仅仅是要环保,还强调农民自主建设和社区协力。“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住房产商提供的很贵的房子?”在台湾9·21地震之后,谢英俊发现,没有工作可做的少数民族灾民,却要闲在家里酗酒,无所事事地等着专业的建筑商为自己把房子盖起来。“让灾民自己的劳动力可以进来”,省去工钱,少用砖头水泥之后,造价非常低廉。“我们不是帮他们盖房子,而是教他们盖房子。”这套“协力造屋”的体系,最早是在日月潭边、台湾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邵族部落尝试。当他带着“协力造屋”的台湾经验,被邀请到岷江边的羌族村寨进行整村重建规划时,这里的情形与当年的台湾极为相似。

在杨柳蹲点的社会学研究生楚燕说,这个村“社会资本比较好”。村里人几乎都是亲戚,村干部很朴实,村民比较团结。杨柳村建房,地基分配是公平的抓阄,施工实行换工制度:每家每天保证出两个工,出工不足的出钱补助多出工的邻居。灾区到处缺技工,工价猛涨到每天150元到200元,工人却雇不到。而这个换工制度,可以做到不需要请工人。村民虽然抱怨辛苦,但一边唱着羌歌一边自力建房两个月的结果,等于省了万元左右的工钱,相当于家里年收入的一两倍。

尽管每户约3万元的轻钢材料已经有南都基金和欧特克公司赞助,在这个全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村子,其余的建材仍是沉重的负担。因为海拔高,砖头的价格已经比其他地区高出3毛,而村里有三四十人精通传统的叠石建筑技术。与当地官员商量后,村民们同意房子底层以羌族传统的砌石为墙,以保持传统建筑风貌。片石在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村民只需要付出劳力即可。

从深秋到初春,村民组织了18个人的工作队,越来越熟练地竖起56户屋架,没有动用一个外来的人。起架的时候,人们喊着羌族劳动号子,优美而壮观。这就是谢英俊“协力造屋”理念的核心:建立一个小区域范围的“自主性的建筑体系”,让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本地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民造屋成本因受到专业、垄断的大市场的剥削而上涨,又可以创造就业,节能环保,还可以通过集体参与,让濒临消失的文化仪式得以保存。

建房子,是第一步。按照谢英俊的规划,当杨柳等自力建屋的村庄完成建设,将帮助他们组织工作队,到灾区各地施工,为村里创造就业机会。而他在这个项目上的合作者、“清华可持续性乡村重建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还出资为村里建设一间村史室,陈列村里的文物和重建的记录。将来,清华团队还将帮助村民建立合作社,经营羌绣、羌歌舞表演和农家乐。一方面让村民增强对原有的文化和仪式的信心,另一方面,用商业性的文化展演,给农民带来收入,让传统“活化”。

观念冲突:草土墙的乡村尴尬

不是砖头水泥造,就地取材、冬暖夏凉的示范房被传成笑话:“我们物质上已经落后城市30年了,难道要让我精神上再落后30年?”

并非在所有地方都一帆风顺。

谢英俊在灾区的第一个作品,是在绵竹遵道镇棚花村的一间生态粪尿分离公厕。厕所的墙、屋顶和门都是用当地盛产的竹篾板做的,便坑分为两个部分,粪尿分开收集,便后以草木灰遮盖,这样固体物容易干燥脱水而不滋生虫蝇。粪坑朝南,便于高温发酵、除虫和干燥堆肥,尿池背阴,便于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这个厕所,集中了谢英俊十年来在农村推广的“可持续建筑”的要点。他认为,如果9亿农民全部复制城里人的水冲厕,中国的水环境根本无法承受。虽然比一般农家的厕所尺度宽敞、空间私密而又通风卫生,可交付使用之后,卫生状况仍然让人尴尬。

“那是理想的状态,”执行厕所工程的建筑师谭梅说,“实际上这种厕所需要后续的管理,虽然只是焚烧厕纸、补灰这样简单的事,以及改变一下如厕习惯,但要做到,还需要对使用者不断地沟通、教育……”

在进入灾区之初,谢英俊完全按照他的“理想模式”———即按当地传统方式,竹料编墙,以稻草混合泥土填充,在绵竹九龙镇建造了一所轻钢示范房。这种草土墙,冬暖夏凉,室内外温差可达10℃。如果农民自己做,每平方米造价可以低至三四百元(灾区的传统砖混结构农民住宅造价为800元左右)。

然而,这在前去参观的干部们中间传成一个笑话:“墙上会长蘑菇”,即便选择建轻钢房的农民也这么说。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砖头水泥结实,而且意味着“现代”。

听到要用石头砌墙,在汶川草坡乡,一位生产队长对谢英俊公司的技术人员说:“我们物质上已经落后城市30年了,难道要让我精神上再落后30年?”用村里产的竹子编竹屋顶做好之后,谢英俊团队前脚离开,户主后脚就把竹子拆了。

谢英俊只好作一些妥协,建议他们用塌掉的老房子的旧砖,没有砖,在钢柱之间拉上双层铁网,以废墟的渣料混合水泥填充作墙。总之,尽量资源循环再用。

同一个轻钢体系,在不同民族的村庄,建出来的房子是藏、羌、汉不同样式。轻钢房能够体现民族风格、尤其是能快速建筑的特点,倒是很受当地官员欢迎。汶川草坡乡的乡长告诉记者,各地重建都有规划示范村的任务,希望以藏式的建筑,吸引到卧龙的游客,途经这桃花源式的山中村落来消费。

国家按照“两档三级”的标准补贴每户2万元左右的补贴款,再加上鼓励农房重建的每户二三万元左右的无息贷款,就是一般灾民可能动用的建房现金。青川里坪村村主任唐述刚告诉记者,“建谢老师提倡的这种轻钢房,每户农民建房基本只需要自己再掏一两万元就可以了。”

抗震而便宜,这是轻钢房被接受的重要原因。如青川县骑马乡里坪村最早建造轻钢房的苟永金家,靠自家四兄弟的力量建起一幢四联排。他估算,建筑面积约为720平方米,总共要花二十四五万;平均每平方400元不到。他觉得钢结构“样子方正、夏天抗热、冬天保暖”,如用同样抗震的传统木结构,本来要建四户的地基便只能建两户半。不过,在外打工就熟识建筑装修行业的老苟,也有自己的主意,他要以木板做楼上的双层墙,中间填以胶水混合的木屑。这也符合谢英俊的理念:农民自己住的房子,要留下他们自己创造力的痕迹。

商业之争:帮农民建房该不该收钱

两个团队分道扬镳,一个称“不能让善款变成企业的利润”;一个说“我们进村不只是要让村民吃上饭,自己也不能饿死,这才叫工作”

不仅要处理和农民的分歧,合作者之间也产生了志愿和商业的争论,导致谢英俊工作室和清华团队的合作在2008年底画上句点。

罗家德认为,谢英俊的团队在杨柳之外的灾区进行商业性活动,这是双方无法再合作的原因。“我找来的都是善款,我不能让善款变成企业的利润,必须切割清楚。”

谢英俊团队在较早开启的项目点———茂县杨柳和汶川草坡这两个有慈善基金援助钢架的村落,全部是义务提供技术支持;但在青川等其他地方,则已经开始商业性项目。在台湾,他操作的农房重建项目,通常是帮灾民找到慈善团体捐助,然后灾民再以工程款形式给付工作室。“这是正常的状况,他们付出劳动(就该)得到报酬。更何况他们在日月潭蹲点9年。”一位采访过9·21灾区重建的台湾记者说。

“当他第一次进入灾区,媒体就误会了他。”网名“小九”的结构工程师陈银燕是“清华可持续性乡村重建团队”的志愿者,也是杨柳村工地上最被村民欢迎和熟悉的外来者。“以为他给农民建房子,就必须是分文不取的。但慈善捐款根本养不活他们那样的技术团队,其实在杨柳项目上谢老师已经捐出了他的设计管理费,只是大家看不到而已。”作为同行,陈银燕认为,建筑师的善行,建立在专业作为和专业态度上。

陈银燕为了解决建房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特地咨询了北京、上海、广、深各个城市的专家。不过,收效甚微。“对于非主流的农民房,他们缺乏专业上的关注。一是没有市场利益,二是现有的结构体系无法规范它(轻钢生态房)。”当她与当地援建单位的一位工程师讨论技术问题时,对方的反应也是:农民房需要这么讲究吗?“因此你就能感觉到,谢老师为这个在台湾做结构试验,再一次一次到现场监督施工,已经多么不容易。”

正晖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四川负责人彭思乾,是清华团队的志愿者,他表示谢英俊团队是“打着慈善的幌子,进行商业运作,无法合作”。而谢团队则对这个分歧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个项目当初能成立,就是因为结合了我们的KNOW-HOW(关键技术)。”谢的团队认为,正晖公司用志愿者渠道取得他们的技术从事商业项目,却与团队反目,“不太道德”;而彭则宣布,“我们公司在灾区有工程项目,但我们的农房重建都是义务的、非营利的。”陈家坝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正晖在陈家坝的报价,纯钢架和钢瓦等辅料为每平方米三四百元左右———这与谢英俊团队的商业项目价格相当接近。

事情发生之后,谢团队对一些关键技术申请了专利。陈银燕说,这个系统,“技术上克隆没那么容易,要害之处,只有做的人才知道。”譬如抗震这一块,薄弱之处如何防范,都需要大量后期技术支持。谢英俊称,10年来,在这个系统上的研发经费已经耗费了两亿人民币;申请专利,只是对无法控制的“山寨版”的质量疑虑,担心“出了问题算到我们账上”。对一些愿意过来咨询、也在灾区各处建设“谢氏轻钢房”的志愿者,他们仍然义务指导。

志愿和商业之争,在震后的灾区并不罕见,一位知情者对记者说,“无论看动机,还是看效果,现在都为时过早,关键是灾民能否真正得到实惠。”

彻底切割之后,两支队伍未来的工作计划迥然不同。清华团队在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学生中展开农房设计方案征集大赛,中选方案将由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形成可施工图纸,在“5·12”周年时举行向灾区农民的捐图仪式,并在德阳市建设示范房展示园区。“我们会侧重政府统一规划、整村形式的重建。长远的计划,是帮助他们作社区整合、为社区发展出概念。之后以这些村庄为据点,展开NGO重建模式对重建效果影响的研究,形成未来城乡一体化后政府政策所用。”罗家德说。

而谢英俊三十几人的技术队伍,则在各地农村继续建房,规模少则三五户,多则数十户,分布在青川、什邡、茂县、汶川等地一个数百公里的管理半径中。面对争执,谢团队简单地解释自己的商业行为:“当我们进村时,不只是要让村民吃上饭,自己也要活着出来,而不是饿死在里面,这才叫工作!”

农房重建:低端大市场谁主沉浮

竞争非常激烈。建房,不仅仅关乎农民的喜好,当地的政策、社会团体的偏好、领导人的决策、包工队的关系网络,都深深影响着市场的版图

“我们不是NGO,”谢英俊不得不对记者澄清:“我们是‘奸商’,是农民养活了我们。”

“灾区农房重建,是一个低端大规模市场。”成都本地的知名建筑师刘家琨说。这个市场,除去传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由一些公司大力推广的轻钢和钢木成为市场要角。

以修建一栋两层、面积200平方米的农房计算,钢木结构完全建成一栋房屋至少需要10万元以上;轻钢结构造价则在6万到8万;砖混结构约在11万元以上,而且修建时间慢;传统木结构是在村民自有木材的地区,被当地官员十分推崇的房屋结构,修建此类房屋仅需要数万元,多为平房。不过由于对于木材、宅基面积和专业(木工技术)要求很高,无法大面积推广。以青川沙州镇地区为例,大致可以看到市场的结构和官民的取向:农村居民有2225户需要重建永久性住房,目前已经有102户轻钢房、795户钢木房、1032户土木房以及296户砖混房开始起建。

在一位志愿者眼中,重建的市场虽是巨大,然而有些扑朔迷离。“决定建什么样的房子主要是看政府的方向。村长拥有对一般村民说话的权力。而社长所起的作用则有限……”建房,不仅仅关乎农民的喜好,当地的政策、社会团体的偏好、领导人的决策、包工队的关系网络,都深深影响着市场的版图。

曾经有一个村庄,由于捐助的慈善团体的推荐而选择轻钢结构,但谢英俊团队还没进村,村里已经统一请好施工队,这让他们很难按照设计原意和安全标准来执行项目。一时间,村民与干部、与施工队之间的矛盾让项目窒碍难行。

“一个村子里,各种关系可能是几代人留下来的,各种利益、各种矛盾盘根错节,我们作为外来者,进去不是那么容易。但这不是阻碍,这就是工作的现实。”作为外来者,谢英俊团队进入村庄往往受益于志愿者的引荐。

而帮助村庄向各个基金会寻求资助,也是谢英俊团队的“市场竞争力”。资助草坡乡重建的是红十字光明扶贫基金,其负责人陈昳茹也说,“虽然我们对农民建房的援助并非针对特定的建筑形式,但我们会向受助的村落推荐谢老师的建筑。”然而,仅靠慈善项目推动轻钢房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基金会往往难以资助整个村庄,而多个基金会则通常不愿意出现在一个项目,这样还很容易发生冠名之类的争执。到款的步调、项目官员的措辞,都会让建房计划新生变数。

称霸市场的商业性农房,主要是以方木和钢连接件为原料的“钢木结构”,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层层转包的市场体系。在青川付家沟江边村,承包了几栋钢木房工程的陈姓小包工头告诉记者,房产公司通常派出大量业务人员有力推广,揽到工程后,再把工程转包给大包工头,大包工头再分包小工头。

竞争非常激烈。在江边村,谢英俊工作室曾经因合作的工厂钢料碳含量不达标,而面临村民的信任危机,仅仅一周时间,本已划线准备建轻钢房的十几户农户家,钢木结构房已经起架。在当地,钢木结构的市场占有率,远在轻钢之上。而不慎流出的图纸和工料单,则让市场上迅速产生了数家“山寨版”。

谭梅说,轻钢结构几乎有着“取代其他所有结构的优点”,但在灾区推展不多,主要是因为谢英俊“是艺术家”,操作手法不够商业化。“要真正推广,就要像市场上的钢木房那样,有一支专门的业务员队伍。”

谢英俊准备接下来,摸索与公司和施工队合作的可能。“我们退到二线,专门负责技术”,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不擅长”。

改变与坚持:“要让城里人向农民看齐”

只有房子起来了,生活才有盼头。青川县沙洲镇镇长畲红认为,协力建房“不光增进了邻里间的沟通,而且让村民有了共同的文化思考”

在台湾,当地政府一般只对灾民的住房重建提供资助和无息贷款,但不对建设进度作任何限制。因此,谢英俊工作室的台湾灾区农房重建持续了近10年,直到目前,很多迁村计划仍在进行。

但四川的情况却不同。如今灾区当地政府多要求农房重建必须在2009年8月31日之前完成,各地都对党员、干部完成农房重建的速度进行评比,对村民的建房速度也有奖励措施。于是,材料和劳力都因为时间限制而变得紧俏,自建反而成为难以达到的目标;而在龙门山以东,农民都已经出门打工,不愿意自己建房。

谢英俊的对策是,房子可以请工人建,但环保必须要坚持。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结构,也承载着他对中国农村未来的思考与想象。他认为,不仅不要让乡下人往城里挤,乡村还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生活和价值感,“要让城里人向农民看齐,农民要过得比较有格调,有价值尊严。”

目前,他正在筹备,当青川县里坪村———一个完全由村民自己施工的村竣工之后,对房屋整体进行非破坏性的抗震测试。而再下一步,是在灾区成立一个研发中心,专门研究农民住房建设。而他一直在与都江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沟通,希望能与学校合办一个“晏阳初工程学校”,为农房建筑培养年轻人。

对于谢英俊带来的“协力造屋”的理念,青川县沙洲镇江边村书记刘玉文的评价是“效果很好”。他说,5·12地震让许多村民几乎完全失去了希望,作为村干部,“我们劝导他们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很难受,面对一些村民家的困难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在他看来,只有房子起来了,生活才有盼头。江边村已经将协力的理念完全引用到整个村的重建过程之中。

事实上,整个沙州镇农房重建工作都已鼓励村民采用互帮互助的合作方式重建家园。沙州镇镇长畲红称,全镇还由村社组织有技术的人员组成86个互助队伍重建农房。目前这种协力建房的效果非常好,“不光增进了邻里间的沟通,而且让村民有了共同的文化思考。”畲红直言,外界的建筑技术人员进入镇里,给这个极重灾镇的人们带来“开阔的思维”,他希望通过重建规划,将沙州建设成一个“尊重自然、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人畜分离、独立成院、庭院发展”的新城镇。

杨柳村“协力造屋”模式

地基分配是公平的抓阄,施工实行换工制度:每家每天保证出两个工,出工不足的出钱补助多出工的邻居。一边唱着羌歌一边自力建房两个月的结果,等于省了万元左右的工钱,相当家里年收入的一两倍。“协力造屋”不仅可避免造屋成本上涨,又可以创造就业,节能环保,还可以通过集体参与,让濒临消失的文化仪式得以保存。

采写:本报记者 李军 黄超

统筹:本报记者 喻尘

 

编辑:黄华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5/05 22:26:22 来源:南方网 
 
大地震周年系列报道“震·变”之四


  何长贵家在马公乡朝阳村一个叫做“窝前”的地方,大地震使这里30户人家中的27户被填埋,幸存的他们虽然觉得移居地很好,但因建房的压力还是冒险回到故乡,在旧屋后搭建新房。尽管倒塌的山峰已填到家门前。


  移民们在移居地因缺钱而停建的房子。建房压力是很多移民选择冒险回到故乡重建的重要原因。


  李仕江一家最终选择留在移居地,他们被临时安置在剑阁县公店乡村民王良国家,从去年5月25日起,两家人同吃同住至今。


为了节约资金,回流的移民大都利用自家的木材构制房屋的框架。

尽管剑阁县公店乡将移民安置得很好,尽管故乡的生存条件如此恶劣,但他们还是回来了。

“我们年纪大了,有余震也无所谓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读书,所以没有必要贷款在剑阁建房,给子女增添负担。”何长贵的妻子王清莲说。

何长贵一家的想法,在移民中十分普遍。

大地震后,他们已经移民到广元市的剑阁县、元坝区,成都的邛崃县等地,可是不久,他们又回到危险犹存的故乡。

几乎全县都在断裂带上的青川,是汶川地震中受灾面积最大的县,经专家鉴定,震后全县有12万人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3000名青川人,成为“5·12”大地震后灾区第一批大规模的移民。而马公乡则是青川受灾最严重的乡之一,同时也是青川震后生存条件最差的一个乡。按广元市和青川县的计划,马公乡需全部移民(549户、1938人),但震后到现在,真正移民的只有85户,其余的已经全部回流;他们冒着风险,在那些不符合建房标准的地方着手重建。

大地震周年未到,那时的恐惧还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逃生的汗水似乎还未干,可是,是什么使他们置生死于不顾呢?

重返危险的故乡

549户人大部分回流,即使已很难找到一块符合建房标准的地基,即使几十米外的山上仍在滚石头

春雨后的黄昏,天色黯淡,吴永柏、何再龙等三家人,和青川县马公乡几名干部,坐在一个简易的棚子里烤火。一辆挖掘机在旁边作业。“你看,你看,山上又滚石头了。”吴永柏指着对面的山头说。

那座山距离他们只有几十米远。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山体严重垮塌,填埋了他们100多亩土地,还有他们三家的房屋,何再龙的岳父也被埋了。

挖掘机将垮塌下来的土堆挖掉,他们正着手重建房屋。他们身后几米远也是一座山,地震在山体上留下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缝。

4月11日下了一整天雨。一大早,青川县马公乡党委书记张正雄开车到附近的公路上,协调了一辆挖掘机,将吴永柏、何再龙等人的地基推平。

地震灾区,到处都在重建,挖掘机因此紧缺。如果从关庄镇租用挖掘机,开到马公乡需要四五个小时,单程路费就是3000元,而在附近的公路上协调到挖掘机,一天工作10小时,费用4000元,节约了不少资金。

挖掘机在经过马公乡锅坛村时,村民吴志朋找到乡干部谈地基的事情,而乡干部很干脆地说,只要他找到了地基,乡里就负责将地基免费推平。但吴志朋至今也没找到符合建房标准的地基。

处于山区的马公乡,平均海拔1300米。大地震前,6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散居住着549户、1938人。

去年震后,广元市政府要求青川县马公乡、石坝乡的全部村民,其他乡镇的部分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并几次发文要求两乡在当年7月15日和19日结束移民工作。马公乡从5月25日开始移民,到7月15日,留在马公乡的人仅有几百人,而且他们都去剑阁考察过了,并准备迁移。

当时马公乡已经移民525户、1072人,但震后到现在,真正移民的只有85户,其余的全部回流了———即使很多人像吴永柏一样,已找不到一块符合建房标准的地基。

马公乡副乡长柳茂春称,在马公乡约有50%的建房户,宅基地都不符合建房标准,都存在安全隐患,要么附近的山体有巨大裂缝,要么堰塞湖没有排除,而从去年5·12以来,青川仍然余震不断,有时一天有多次余震。青川县移民办工作人员吴爱国则称,地震后,像马公乡、石坝乡等地,“绝对安全的宅基地是没有的,即使很平坦的地方也是不安全的,因为都处于龙门山地震带,次生灾害十分严重”。

“重建家园”引发回流

“老百姓们考虑,重建就会有很多优惠政策,所以都赶着回来了”;但当地地质环境恶化已不宜人居

马公乡移民回流事出有因。就在广元市要求移民于2008年7月25日全部结束之前一周,四川省某省委领导到马公乡调研时说,要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原则。时任马公乡党委书记、现任青川县民政局副局长的黄兴文记得,当时该省委领导站在马公乡一块平地上说,汶川地质灾害比这里严重得多,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可以重建家园。

此后,准备离开的人留下了。这个消息也迅速传到剑阁、元坝等地,于是移民纷纷回流,官员们劝阻也无济于事。

“老百姓们考虑,既然马公要重建,就会有很多优惠政策,这是剑阁没有的,所以都赶着回来了。”黄兴文说。

可是,地震灾区恶化的生态地质环境却限制了当地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青川地处摩天岭与龙门山交接的若干个地质断裂带上,三大主断裂带全部经过青川,映秀主断裂带经过青川马公至沙州一线等20个乡镇,历来属地震频发区。汶川大地震后,青川余震不断,最大的6.4级余震也发生在该县境内。

因接连不断的余震导致山体滑坡,时有山石滚落,马公乡所有的公路被毁,7000亩耕地损失了将近一半,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那里丧失。所有房屋都受损或者倒塌或者填埋,饮水出现困难,地震前,村民们直接饮用山泉水,但地震后,山体松散,溪流干涸,河流浑浊,所以很多村民至今饮水困难。找到了水源的村民,乡政府无偿提供水管,村民可以将水引到自家,不能找到水源的,只能自己背水。

整个地震灾区内地貌气候复杂,在“5·12”地震之后,有些地区的河床已升高了2—3米,河水破堤而出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地震灾区在今后几十年内都可能面临洪灾威胁。震区的人口承载力已经严重下降。大地震后,四川省共产生115万左右失地农民,其中部分需异地移民安置。

2008年6月25日,四川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说,青川有5万人左右要实现县外安置。此前青川已有3000人移民到剑阁、元坝等县区。

移居地的热情接待

至今仍有很多移民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住;但移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移居地的热情仍阻不住大规模的移民回流

去年5月25日,马公乡朝阳村的何长贵、何长兵等人被异地安置到剑阁县公店乡。公店乡地势平缓,是广元市唯一村村通柏油路、村村有水库的乡,而且距离绵阳市仅有1小时车程。之前,剑阁县政府在召集全县乡镇干部会议时要求,每个乡镇安置移民不少于70人。

“我们公店乡党委书记陈君是位女性,更具有同情心,她派乡干部到各村做工作,并统计能够安排的人数。”4月9日,公店乡人大副主席陈天友说,“我们在动员村民的时候说,灾区人民遭受了大地震,很多人家破人亡,我们应该同情。当然,移民也将带来发展,我们计划兴建移民一条街,那时,移民的一些优惠政策当地人也会沾光。”

香港协力公司正是因为看到公店乡安置的移民人数多,所以在公店乡投资200多万元建公店小学。

在上述背景下,公店乡最初统计的村民自愿接纳的移民数为505人,但第一批来自马公乡的移民就有162户、616人。

5月25日下午,当10辆班车将马公乡村民送到公店乡时,各村组织的锣鼓队敲锣打鼓,前来迎接。按照之前统计好的各村安置的移民数量,以及移民们自愿组合的原则,公店乡乡政府将移民们安排到各村。由于新家村是公店乡政府所在地,交通最为便捷,所以,公店乡政府尽量将更多的村民安置在新家村,共安排了234人。

之后,当地政府在饭店摆了7桌酒席,请部分移民吃饭,其他移民都被当地村民接回家了。移民们全部临时安置在当地农户家中,并提供7天免费的吃喝。新家村4队,共45户人家,该村安置了8户移民,全队挨家挨户请8户移民吃喝一天。

至今,还有很多移民仍然和当地村民一起吃住。

但移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土地分配、救灾物资的发放、住房安置等等,而在遭受流离失所、财产散尽的大灾难之后,灾民的神经十分敏感,他们仍然对很多事情表示不满,这和生存的压力、建房的压力、对故土的依恋等等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大规模的移民回流。

建房压力迫使返乡

在移民地建一座楼房要13万元,而回到故乡建房,总造价仅需3万元。即使故乡生存条件如此恶劣,他们还是回来了

虽然亲眼目睹着山石滑落,但吴永柏仍然认为,他在原址重建是安全的。

他的理由是,他面前的山,经过了大地震和将近一年的余震,该倒塌的已经倒塌了,他身后的山向另一面倾斜,对他们不构成威胁。

之前,他在马公乡试图寻找新的宅基地,但搜寻无果,因此又回到了原址。

他们移民又回流的理由十分简单:吴永柏的母亲60多岁了,习惯山区的生活,不适应剑阁的气温、水质等等,他的子女又都在江油读书,为了顾及老人的感受,他们就回来了;因为地震前,他家已经贷款3万元,刚刚建好房子,但被地震填埋了。如果在马公乡建房,可以利用自己家林地的树木,节约很大一笔资金。

和吴永柏一样,移民后,重建的压力是迫使大多数人回流的原因之一。国家给予灾民的建房补助标准是每户1.6万-2.2万元,显然远远不够。按照相关的救助精神,灾民可以到当地信用社贷款3万元用于建房,但由于利息太高,一些村民望而却步。

何长贵、何长兵两家人至今认为剑阁县对待移民很好,但他们也因为建房的压力,在去年8月就回到原籍了。根据之前青川县和剑阁县达成的协议,剑阁县安置一个移民,青川县给予剑阁县1万元,用于移民的安置,比如接纳地将为每个移民分配0.7亩到1亩土地,0.5亩左右山林,而这些土地都要从本地村民的承包地中征收,征收的补偿标准为耕地每亩4000元,荒山每亩2000元。

去年6月,何长贵在剑阁县就分得了耕地,当地人帮他们插好了秧。7月,何长贵、何长兵两家共9口人,第一次回到马公乡。最初,他们只是想回来看看故乡的样子,他们发现,虽然过去两个月,自家的猪、鸡、狗都还活着,房子虽然歪斜、裂开,但还没完全倒塌,里面堆满了砖块瓦片,“很脏很脏,当时没想过要留下来生活,而是想把能卖的东西卖掉,再回到剑阁”。

当天,他们将屋檐下的砖瓦杂物清理掉,用木板拼成床铺,在那里住了3天。几天后,公路修到马公乡老乡政府门前。

之后,他们回到剑阁,又过了几天,他们听说马公乡将要重建,于是就回来了,连田里的水稻也没收割。他们将旧房清理、加固后,居住至今。

他们的家,在马公乡朝阳村一个叫做“窝前”的地方,震前,门前是一片山间谷地,住着30户人家,但大地震来临时,远在几公里之外的山峰崩塌,倒下来的无数巨大山石,将这里27户38口人全部填埋在地下,并填埋了100多亩土地和公路,仅何长贵三家人幸存。

实际上,直到去年8月,这里才通电。至今,公路不通,电话不通,信息阻隔。而居住在窝前的仅有何家兄弟等6口人,全天难见一个外人。

刚刚回来时,旧房里的粮食被人偷走了,公路又被填埋,政府的救援物资无法送进来,他们只能到何长贵妻子王清莲的娘家背粮食回来。

尽管剑阁县公店乡将移民安置得很好,尽管故乡的生存条件如此恶劣,但他们还是回来了,主要原因是,在公店乡建一座楼房需要13万元,而何长贵家4口人,可得到的国家建房补助只有1.9万元,建房资金严重不足;如果回到马公乡建房,总共造价仅需3万元。

“我们年纪大了,有余震也无所谓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读书,所以没有必要贷款在剑阁建房,给子女增添负担。”王清莲说。

如今,他们在旧房后面的山坡上,用木材搭起了三栋楼房的框架,但该购置的砖瓦还没买,即使买了,车辆也无法进入,只能停在5里外的公路上,然后,他们靠肩膀和后背将砖瓦背进来。

和何长贵持有同样的想法,放弃更适合生存的环境,而回到危险尚存的故乡,在灾区移民中十分普遍。

去留之间都很难

每个灾民都在移民、生存、发展之间做着艰难选择,有人移民,有人留下,有人回流

但建房压力并非移民回流的唯一原因。

4月10日上午,在剑阁县通往青川县竹园镇的客车上,原青川县曲河乡锦平村民孟会菊、原青川县石坝乡五一村村民邱碧蓉相遇了,她们都回老家看望没有迁出的亲人。她们分别移民到剑阁县的江石乡黎垭村和江石乡五台村。

她们在交流着移民安置情况时,发现彼此的安置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的村土地紧张,给移民分配的土地就很少,有的移民至今没有分得耕地,不得不离开,但是故乡已经没有了生存的条件,因此他们又流落他方。

青川县石坝乡五一村何桂芳一家,早在去年8月26日就回迁了。地震中,她家房子倒塌,老公丧生。33岁的她独自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移民到元坝区。当地分给她家2亩地,可那是一块抛荒很久的土地,还长着很粗的树木,“村长说,你把这块地开荒出来种吧,但是我一个女人,这么粗的树,挖都挖不动”。

和何桂芳一样,很多移民,出于种种利益考虑选择了回迁。

而石坝乡五一村的赵良碧、马公乡锅坛村的吴志朋等人,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故乡,虽然他们的房屋或倒塌或被堰塞湖淹没、部分耕地被毁,但他们也未申请移民。

赵良碧的儿子在江苏张家港工作,吴志朋的子女们都移民到剑阁。这些老人的想法是,年轻人都到了安全地方,也可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年老的人,则守住家里的山林、土地等财产。

在青川,有的人家有十几亩山林,多的有100多亩,山上有大量木材、药材。一般家庭靠卖木材、药材和在锰矿打工,家庭年收入可达几万元,如果采矿单位占用了村民承包的山林,也要给予土地补偿费。

比如马公乡,地震前人均年收入3400元,居青川县第一。排名第二的乡镇,人均年收入与马公乡相差1000元。

在移民时,广元市政府要求各乡镇在办理移民手续时,与村民签订协议,取消原籍的林权证、土地证,但有的乡镇执行了,有的乡镇并没有严格执行,如马公乡至今没有执行。

马公乡政府认为,地震中,村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如果现在又取消他们的林权证、土地证,他们肯定不愿意移民。

马公乡政府负责人曾就此向青川县相关领导请示,相关领导也认为,等移民安置稳定以后,再解决林权、土地权等事宜。

尽管如此,每个灾民都在移民、生存、发展之间做着艰难选择,有人移民,有人留下,有人回流,甚至也有人回迁后又移民了。无论哪种选择都十分无奈。

对于异地安置移民的回流,青川县马公乡政府的态度是,回迁坚持村民自愿的原则,建房选址也由村民自行决定,只要村民保证,如果出事,政府不承担责任,乡政府就协调挖掘机,无偿帮他们推平宅基地。

自去年7月更高级别的官员发出马公乡可以重建家园的信号后,原本态度坚决的广元市政府对移民的政策开始松动了。

“政府对老百姓没法强制,我们只能反复解释,回到原址重建的危险性,老百姓要对自己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负责。”青川县移民办工作人员吴爱国说。

断裂带上的故乡

李仕江一家决定留在移居地,他在故乡实在找不到一块可以用于建房的地方;断裂带上的青川,地质灾害十分严重

还是有人愿意坚持异地安置。即使得知马公乡重建的消息,看着大量移民回流时,李仕江一家人还是决定留在剑阁县公店乡,他在故乡实在找不到一块可以用于建房的地方。

李仕江的故乡是青川县马公乡朝阳村。地震中,他家的房子全部倒塌了,压死了两头牛。

移民安置时,李仕江一家6口,都被安置到公店乡新家村的王良国家(至今,他们仍然和王良国一家人同吃同住)。

当地政府曾要求,长期住在农户家的移民,根据居住条件的好坏,每年交给当地农户几百元到一千元的租金,但实际上,大多数当地村民都未收取移民的租金,王良国家亦是如此。

去年6月份,李仕江家分得了2亩水田,4亩旱地,6亩林地。王良国等村民将自家剩余的秧苗都送给李仕江,李家不会种植水稻,当地村民又教他们种植。

尽管如此,李仕江仍然思归心切。

插完了秧,李仕江就和妻子回到马公乡,想看看马公乡到底怎样了。他们四处了解地形,寻找还能建房的安全地带,但他们发现马公乡余震不断,山体滑坡严重,“不敢再看第二眼”。这次返乡使他们决定留在剑阁。

李仕江的选择是正确的。其实,几乎整个青川县都处在断裂带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青川山地占总面积的88.3%以上,青川全县73.8%面积坡度大于或等于25度,山体岩性以千枚岩、片岩、砂岩、灰岩为主,岩体风化破碎严重。

与此同时,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人口的膨胀、不规范的挖坡建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等人类活动,使山体总体失去平衡。多年来,青川地质灾害频发,主要以滑坡和崩塌为主。

2006年,成都理工大学受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委托,承担青川县地质灾害调查。调查认为:“青川县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得境内地质灾害点分布多、分布面广、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大、潜在损失严重。”青川县共有146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其中紧迫点有90个,涉及农户284家,1149人。

青川是四川最早实行避险搬迁的地区。早在地震前,青川就至少有7.6万人需要移民,但每年财政能给予基本支持的,仅仅数百户。2004年,青川县开始高山移民项目,该项目仅有200余万元财政投入,三年共迁移400余户。2007年,该项目就停止了。

2005年和2007年,中央财政拨付740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共搬迁399户、1448人。2005年、2008年,青川遭受了严重的洪灾,死亡多人。

汶川大地震后,经专家鉴定,全县有12万人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

和李仕江的选择不同,何长贵一家决定留在“窝前”。但他的妻子王清莲时常和别人谈起去年5月25日的大转移时的情景。当时,军车将他们从关庄镇临时安置点转移到剑阁,车经九家垭公路时,发生了6.4级余震。九家垭公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高耸的山体。地震时,山体滑坡导致了交通堵塞,军车停在路边。

“当时,地动山摇,山上滚下来很多石头,把车头也砸坏了,当时我哭了,我说我们一家人在‘窝前’都没死,没想到还要死在外面。我想跳下车,但是,随车的一个士兵劝说我,不要跳,跳出去也是死,车里反而更加安全一些。”事隔近11个月后,王清莲站在“窝前”回忆说。

死亡的记忆犹在,但他们却不得不选择在依旧充满危险的故乡重建家园,而门前的乱石里埋着她最好的邻居。

大地震周年系列报道“震·变”已推出的报道

①北川地震遗址游的人性镜照

(见报日期:2009年4月4日A19-A20版)

②超防震学校如何建成

(见报日期:2009年4月16日A26-A27版)

③地震救援:人海战到专业化

(见报日期:2009年4月17日A34-A35版)

统筹:本报记者 喻尘

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鲍小东

 

编辑:黄华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电视台记者关注青川灾后供电
 

  【 2009-05-05 17:12 】 【来源: 四川新闻网广元频道 】
 
 
  四川新闻网广元5月5日讯  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央视记者来到极重灾区青川县,对青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了全面采访。5月3日、4日,央视记者对青川供电局施工及服务进行了跟踪拍摄。 5月3日下午14时30分,央视记者分别对酒家垭隧道施工现场及线路巡视人员进行了跟踪采访。

 

 

 

央视记者拍摄酒家垭隧道内施工现场班前会

 

 

 

酒家垭隧道内施工现场拍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5-05 17:12 】 【来源: 四川新闻网广元频道

 

采访施工负责人杜光文

采访广元电力开发总公司青川分公司经理李云忠

  5月4日上午9:00时,央视记者对青川供电局板房供电营业厅进行专访和拍摄;9:30分又来到上坪板房集中安置点对7#配变检修现场进行了现场跟踪拍摄。

 

央视记者跟踪拍摄巡线人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坪板房集中安置点检修现场拍摄

  据悉,央视对电力员工的采访内容将在5月10日酒家垭隧道通车直播节目前进行插播。(青川供电局  唐晓红 摄影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灾区手记1:那些伤痛
 
2009年05月06日 10:02凤凰网评论专稿
 
 

好久不见,首先向诸位致歉。我们策划了一个地震周年活动:放飞512个心愿,我是四川人,于是作为寻访者去灾区跑了两个星期,后来整理资料,于是一直忙到现在。

快一年了,哪些伤痛现在是什么模样?有的人不停地找人倾诉,有的人深深埋在内容,而有些伤痕,我甚至不敢去触碰。

有哪些人被忽视?有些老人,还有子女;有些孩子,父母犹在;但是请注意,青壮年这个群体也是灾民,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还不能完全承担起赡养的责任。而还有一些人,他们需要帮助,但是却怎么也不肯说出口,他们如此的自尊和敏感。

谁在承担起责任?他们是教师,是干部,是志愿者。他打工归来主动承担起救助乡亲的责任,经历一年辛劳,如今却用“窝囊”来评价自己。有一所学校洋溢着笑声,但笑声背后也有许多悲苦;还有一所学校让我直接看到了孩子的泪水;区别是前一所学校有一群志愿者。

几乎所有人,都想有一个新家,但重建却遇到重重困难;少部分人选择了搬迁,他们在异乡苦苦思念着故乡。

所有这些伤痛、忽视、自尊、责任、快乐、重建与搬迁,我写了七篇寻访手记,我会在今明两天,通过评中评陆续发上来,敬请关注。

寻访手记1、伤痛:一年后的模样

引言:走进青川

4月13日,晴,沿着绵阳到广元的高速公路赶往青川。一直想去灾区看看,如今终于成行。心情颇不平静,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惶恐:从空间上我可以一步步走进灾区,但时间不会倒流(当然也没有人希望倒流),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看到什么。

高速公路两边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甚至看不到废墟,唯一能让人联想到地震的是新建的房子。

从绵广高速金子山路口下车,首先看到是一个偌大的广告牌:“到东河口看山崩地裂,见证灾难,激励人生。”

这个广告语在青川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好吧,就去东河口。

一入青川,坍塌滑坡渐渐多起来,一路上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有浙江援建的大型工程,也有几个农民在建自己的房屋。烟尘混杂着各式声响,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5.12"已经过去十一个月了。

第一个让我浑身一紧的信息是坐我旁边的一个人说的。那时已经快到东河口了,小巴上好几个人都是去东河口遗址公园旅游的,互相交换着对灾区的见闻与观感,我身旁这个人一直没说话,一问才知道是本地人。他说,他所在村庄五十多个人,地震之后仅存十多人。他叫陈正大,当时正在在外面打工,爱人去邻村帮忙,两个孩子也都不在家。他一遍一遍说:"房子垮了无所谓,人都在就好"。后来我才知道,在东河口,随便问一个人,或是子女遇难,或是父母遇难,或是爱人遇难,像陈正大这样一家全部幸存的少之又少。

东河口遗址公园的"地震前后对比图"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话:“红光乡东河口震前山清水秀,民丰物阜,有10个社324户1263人,是县文明示范村。震后,东河口山崩地裂,东河口小学校、东河口4个社184户共780余人被掩埋于地下百余米。”

下一页:

何清跃:倾诉能否排解伤痛?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灾区手记1:那些伤痛
 
2009年05月06日 10:02凤凰网评论专稿
 
1、何清跃:倾诉能否排解伤痛?

何清跃当时也是打工在外,但他没有陈正大幸运,归来的时候父母与妻子均已遇难。他指着一张《青川亲历者讲述》光盘的封面说:"那个人就是我。"--封面图片上,他正蹲坐在废墟上号啕大哭。那天,他在废墟上躺了一夜:"当时人都不想活了,我的哥哥,我的老婆,我老婆的那些亲戚,都死了,就把我剩下来。还算好,还把我两个孩子剩下来了。如果两个孩子都剩不下来,我活着还干什么呢?确实就有死的想法了,四十几岁的人了......"

遗址公园的一块大石头下面埋着他的妻子,后来挖掘机来了,他还盼着能看一眼,可是最后还是没能把遗体挖出来。

去年除夕,从前在山西一起挖煤的好朋友邀何清跃去过年,他给亲人把纸烧了,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他说,在东河口,这个年没法过了。

何清跃一点也不排斥旁人的问话,也许,找个人倾诉是他排解悲伤的一种方式。但看着他说那些话的时候,额头眼角,甚至整张脸都深深地皱起来,又会觉得每一次倾诉都在加深他的痛苦。或者,他压根底就没想过要告别伤痛。

何清跃讲述地震往事,他的妻子就埋在远处的那块石头下面。

何清跃的心愿:孩子是他生活下去的理由,而孩子也是他现在最大的负担。一个星期,两个孩子上学需要生活费至少100元,一个月需要400元,而他有一搭没一搭打零工的收入难以保证孩子的生活费,希望得到帮助。 >>我来认领何清跃的心愿

下一页:

范正华:消沉半年之后要把幸福找回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范正华:消沉半年之后要把幸福找回来

范正华不仅失去了妻子,还失去了孩子。

他消沉了半年。

在板房区看到的时候,他正一个人洗衣服。

点上一根烟和我聊,他突然说,地震前,他不抽烟不喝酒的,现在又抽烟又喝酒。

他是开车的,他以前的车和妻儿一起埋到了堰塞湖下,现在又买了一辆。

他贷款修的新房子倒了,他要挣钱再建一栋房子。

他的心愿是要再成一个家,再生一个孩子,好好把孩子养大成人,平平淡淡过一生。

他说:“要把失去的幸福找回来。” >>我来认领范正华的心愿

范正华说,既然没死,总得活下去。

下一页:

王天会:寻访者让她想起了遇难的儿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3、王天会:寻访者让她想起了遇难的儿子

去年过年有几个记者陪她一起过,买了很多东西,她一样一样给我说:“有豌豆、花生、橘子、苹果、豆腐干、火腿肠、鸡腿、牛肉、鸭......”当时缺水,饭没做好,客人没吃饱,她觉得自己招待不周,很是过意不去。说话的时候,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她叫王天会,56岁,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地震中遇难,58岁的老伴患上肺癌。

第二次见到王天会,正在东河口遗址公园卖东西,有一箱水、一箱牛奶,一些零食。身边一块大石头上写着一行字:“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向她买了一瓶水,很意外,才卖1元钱,旁边的邮政亭都卖2元。于是劝她不妨卖贵一点,能来这里旅游的,都不会在乎这点钱。但王天会不这么看,觉得人家这么远来看,不容易,她不想赚钱。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她,聊了一会,于是告别。她突然拿了一袋牛奶、一包凤爪要给我,我当然不能要。正在来回退让,她突然说:“收下吧,我看到你就像看到我的儿子......”

和灾区的人聊天,我几乎不会做出悲天悯人状,大部分时候带着没心没肺的笑容--四川人就是这样的,再深的痛也可以笑嘻嘻地说出来,所以不要哭丧着脸跟他们说话。但听到王天会这句话,我一下子楞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能再拒绝她。走远了回头看,她还坐在那里抹泪。

有时候我们看不见伤痛,是因为它被掩埋起来了。

王天会执意要送给寻访者的牛奶和凤爪

王天会

王天会的心愿:和她相依为命的老伴患上了肺癌,治病已经借了一大笔钱,她也知道没法治好,但是还是想再把老伴送去医院住一段时间。 >>我来认领王天会的心愿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4、木鱼中学有一个没人敢去触碰的伤口

据媒体报道,木鱼中学学生死亡人数近300人。

那天去木鱼中学,孩子们在打乒乓球,在嬉闹,很快乐的样子。

我进进出出了好几趟,一直没敢跟孩子们触及同学遇难这件事。

回来后看到一篇标题是《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的文章,是从去年至今一直在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刘猛写的。他告诉我们,心理援助这一援助领域的规定是:"如果不能对受创伤者提供长期援助,你不可以开始,如果你已经开始,就要把援助持续下去,直至他能够重新建立情感支撑系统和生活秩序。"

我庆幸自己没有去触碰这个伤口,因为我没有办法把它缝起来。

浙江来木鱼中学支教的老师林菊领也不敢去碰这个伤口:有位张老师,当初最后一个从废墟中救出来,林菊领虽然和张老师关系非常好,天天一起吃饭,但从来不敢跟她提地震往事。

和林菊领谈到学生的心灵创伤,她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抬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看他们下课的时候,活蹦乱跳,都没事的。我上次让他们写一篇《我心灵的故事》,初一学生写的还没什么,哪怕地震给他带来了伤害,写的还是比较表面。初二就不一样了,那种伤痛......我改作文,一边改一边哭。"

木鱼中学和其他灾区学校没什么不一样,一样的板房,一样活泼的学生,不同的是有一个心理辅导室。林老师说,也有心理健康的咨询团队来,但一般都是短期的,而要真正治疗孩子们的心灵创伤,除非做十次、十五次,能够长期做下去。现在,更多的还是得靠孩子们自己去调节。

林菊领的心愿:希望能够给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具,在浙江,多媒体教具每个学校都有。 >>我来认领林菊领的心愿

木鱼中学学生王云豪的心愿:希望早日搬进新教室。 >>我来认领王云豪的心愿

木鱼中学学生姜连强的心愿:天气热了,希望板房教室能装上风扇。 >>我来认领姜连强的心愿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州出招:授人以渔
2009-05-05 15:23来源:浙江在线作者:
 
  青川―马鹿。    
(新民网编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