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莽娃儿

“你又不是记者,凭什么采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英国官员官不聊生 “被钓鱼”司空见惯
导语: 近日,两名英国资深政客被记者假扮的一家虚构“中国公司“代理人蒙蔽,泄露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检点行径,引来举国大哗,并被迫辞职。对英国媒体界来说,利用“设套”手段曝光政客不良行径屡见不鲜。

记者假扮“中国公司”代理人向12名议员“设套下钩”,工党内阁的前外相和保守党议员上钩,只好默然辞职

文明国家的媒体作为“第四权”为公共利益监督政客,行为毫不含糊。2015年1月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电视台“第四频道”的记者“设套”,假装自己是一家要在欧洲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打算在英国政坛物色几位可以疏通关系的政要,成立咨询董事会。他们联系了12位议员,包括多数党保守党以及主要反对党工党。其中有半数议员表示有兴趣,但亦有一半反应冷淡,甚至更有一位议员表示自己的政治影响“不能论价出售”。

上钩的两条“大鱼”,是工党和保守党的资深议员斯特劳和里夫金德。斯特劳担任过工党内阁的英国外相,里夫金德在议会主管监督英国情报工作,二者对投怀送抱的“中国公司”十分感兴趣。他们和卧底记者们的谈话被录了下来,公之于众。在录像中斯特劳表示自己曾经收受某企业60000英镑来游说欧盟改变一项监管措施,而里夫金德则表示自己可以安排和英国在所有国家的大使建立联系。

在录像于2月23日曝光后,两位政客一度为自己辩护。里夫金德表示自己每年67000英镑的议员工资根本不足以过活,而自己从事的第二职业收入都是公开合法的。但随后两位政客还是辞职,并且不会在5月份的议会选举中继续争取议员资格。

2010年的“第四频道”另一次假扮游说公司送钱的行动,使工党数位议员被选民抛弃。为讽刺政客的贪婪,假公司套用了英国知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名字

“第四频道”在2010年就用类似的手法把英国政坛搞得天翻地覆。针对英国政坛风行的利用游说进行权钱交易的风气,4频道的记者虚构了一家叫做“安德森·佩里”的游说公司。他们代表这家假公司联系20位议员,试图以每天3000-5000英镑的价格雇佣他们游说政府立法。公司的名字套用了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佩里·安德森,不过被蒙在鼓里的政客没人看出其中的讽刺含义。

20位议员中有15位同意见面,最终有10位议员和“安德森·佩里”公司的工作人员安排了见面,其中9位议员被录了像,随之就被曝光在电视上。这九位议员大部分是工党成员,几乎全都担任过内阁部长。在随之而来的大选中,这些老练的政客被选民抛弃,全部落马。

卧底调查不仅针对政客本人,也可针对和政治相关的游说公司。 2014年,一家游说企业向英国媒体规制部门报业投诉委员会投诉《独立报》的卧底调查,该机构在裁定中表示,媒体从业者出于对公众利益可以使用“设套”、卧底等手段进行调查

2012年,英国负责规制媒体出版的机构报业投诉委员会(PCC)裁定游说企业Bell Pottinger对《独立报》的投诉不成立。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在野时曾经激烈抨击过游说行业,但当保守党上台后,一些记者对他整顿游说业的进度并不满意。因此伦敦的一家非政府组织“调查记者协会”对对包括Bell Pottinger在内的十家游说公司进行了卧底调查,并将相关会谈进行录像。调查报告发表在英国《独立报》上,曝光这些公司愿意给履行国际义务不合格的国家代言。调查发表后引起相关公司的不满,并投诉至PCC。而PCC在裁定中表示:“调查报告显示出这些议题对公共利益至关重要,而并非出自党派利益的攻讦(fishing expedition)”,据此维护了《独立报》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即便“设套监督”涉及夸张毁谤,涉事人亦只能事后提起民事诉讼。2012年《星期日泰晤士报》爆料保守党财务总管明码标价“和首相进餐机会”,导致后者被迫辞职,通过向法院起诉才恢复名誉

“设套监督”会对涉事人的名誉、乃至政治前途造成巨大影响。许多被”套“的政客其实受到了报道夸张、有时扭曲事实的不良影响。但即便如此,涉事人亦只能通过事后自行起诉报纸来部分挽回损失。2012年,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卧底记者通过关系,假扮为一位金融行业从业者,和当时的保守党财务总管,商人、慈善家彼得·克鲁达斯安排会面。事后该报记者在报道中宣称克鲁达斯可以为给保守党捐款者安排与首相大卫·卡梅伦进行私人晚餐的机会,并可以问首相“任何问题”。

报道出台后卡梅伦和保守党议员们纷纷谴责克鲁达斯。克鲁达斯不得不辞去自己的职务,但随即对《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起诽谤诉讼。经过一年的法律程序,英国最高法院判决《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不实,需要向克鲁达斯支付总计180000英镑的赔偿。然而《星期日泰晤士报》至今不承认自己进行虚假报道,克鲁达斯的政治前途也就此告一段落。

英国媒体甚至会假造女性社交媒体账号“勾引”议员,保守党议员曾中招并与“美女”互换热辣照片,并被迫辞职;此举引来一定争议

2014年9月,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指出,亲工党的花边小报《星期日镜报》的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注册一个假身份,装扮为一位美艳的保守党支持者,不断在推特和脸书上试图“勾引”数位保守党议员,希望获得对他们不利的信息。保守党议员纽马克不幸中招,和这位“美女”交换了热辣照片,并被曝光,随后不得不辞去公民社会部长的职务。不过大部分被勾搭的议员们表现的洁身自好,除了礼貌性地回应之外并没有进一步动作,而造假的账号在被曝光之后也被推特和脸书删除。

《每日电讯报》刊文指出,PCC解散重组后负责规制媒体的独立报业标准机构(IPSO)发行过《媒体从业规范》,其中强调新闻人应该尊重隐私,设套监督等利用诡计方式套取信息的手法须出于对公共利益的关切,且其他手段不奏效时才可应用。该报质疑《星期日镜报》用桃色隐私诱惑对立党派议员“出丑”的行为只是在单纯打击政敌。


发表于 2015-2-2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观点。

发表于 2015-2-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问他一句,懂不懂什么叫群众监督??

发表于 2015-2-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P;P

发表于 2015-2-2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8:43
好好学习一下中国的新闻法,不是记者就没有采访权!

你在开玩笑吧?
中国有‘新闻法’?是哪年颁布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2-28 14:24
好莾哟,真是莾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2-28 14:28
你不是记者,你凭啥采?有采访权?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2-28 14:30
读懂标题再论述!

发表于 2015-2-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义的讨论:victory: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2-28 16: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8:43
好好学习一下中国的新闻法,不是记者就没有采访权!

查了下历史,中国唯一的一部新闻法是1943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新闻记者法》。

详读该法,也没有限制除新闻记者之外的公民的采访权条款。而且这部法解放后就已经废止了。

你想提醒咱们现在不如国民党反动派吗?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8:46
调查活动等于采访????莾哥这观点不对??记者,社工都是职业,职业的责任才受法律保护的!如考个驾照为 ...

采访在你眼里是什么?都已经告诉你了,中国没有新闻法,对这个词不存在法律层面的界定。因此它肯定包涵在调查活动这个范畴中。

你举的例子并不恰当。

成年人固然不可以无证驾驶车辆,但他可以遵章守纪地用自己的双腿自由地在道路上行走,并不需要以谁规定的姿势、步幅进行。应该也不会有人想以法律约束这种自由。

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合理的,也是受保护的。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8:51
我们每个人现在都都可以问某人:你老婆咋样?身高,体重,脚样???网上问与去现场问本质上没区别吧!你可 ...

要不……你说出来试试,看大伙儿怎么判断?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8:56
其实里面几个人,就打着知情权的幌子去实记者的采访权之实!这是违法的行为,还暂不说这几个人的动机目的是 ...

咱们也暂时不讨论别的,就只说违了哪条法,先说清楚,行吧?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9:01
总之,记者去才是正当的!采访是国家法律赋予记者的权力。

错,采访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正常权力,不仅是记者。只不过对记者有更高一些的要求。不要试图混淆基本概念。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5.104.x 发表于 2015-2-28 09:12
百姓没有采访权,那几个网友去想去,要去采访,莾哥是在给他们重新颁法律哟

你居然不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3-1 09:45
到大街上随机去问1000人
莾娃:你是不是记者?
路人:不是。
你有没有采访权?
路人。。。。。。。。

发表于 2015-3-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踩是可以踩,但不要踩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发表于 2015-3-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需要较真的人,小百姓需要明明白白的活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3-1 10:46
采访权是记者职业的属性,别的职业不具备不拥有的,莾娃就是大V久了,总认为自己天然拥有采访权,就像一些特权阶层一样,他们总认为比别人就一等,拥有更多的特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