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群众呼声] 请营山县教育局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09:54
民主投票决定是最合理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09:58
县领导,教委的官员们,搬迁可以,那就按照营山对拆迁安置房的标准给这几千学生进行补偿,把这笔补偿金用于在西城校区周边给孩子们租房。勉去舟车劳顿,同时带动西城的发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09:59
学生就近入学,这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为什么县委县府以及教育局要做出如此学生整体搬迁的听证会呢,什么听证会还不如直接说已经做出了决议,真是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买红暑的古时名言。如此学生从东城到西城来回奔波难道不累吗?我不知道你们当官的累不累,真是劳命伤财,不作为的表现,希望决策者们三思而行,当好地方父母官,为人民服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03
支持投票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08
妈的,原来城西去那边读书的时候怎么没有人出来说话。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17
五公里哟!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17
五公里哟!

发表于 2017-6-2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小老百姓 发表于 2017-6-20 18:14
就是,其实这样是最合理的!!

应该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从2017年新生入学就严格按照片区招生,用几年时间过渡,这样也合理。不能说一刀切的办法来处理这个这个问题。而且新招生的就必须严格按照片区招生,不管什么领导什么关系都不开口子,要对所有的老百姓一样对待

发表于 2017-6-21 10: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同学家长一路风雨兼程走过五载,谁也不愿意看到今天这一幕,愿政府好好斟酌,还老师和同学一片安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29
带两个孩子的婆婆爷爷就苦了。先在云凤接了孩子还要去五公里外西城接孩子,一天几次这不是要婆婆爷爷的命吗?领导愚心何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30
决策人脑袋遭门夹了

发表于 2017-6-21 10: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只是权宜之计  大家不必太过紧张 多一份理解   明年就好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0:57
县教育局最应该、最能做的是把原先两所学校最好的老师调到西城去,让家长自己决定孩子在那所学校读书。

发表于 2017-6-21 10: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生活不得不丢下孩子在外地上班,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和能力让年轻妈妈在家带孩子读书,不得不让婆婆带两个孩子,硬是要搬迁不是要人命吗?先去云凤接了孩子还要去五公里外西城接另一个孩子,还要不要人活呢?领导愚心何忍!乞求分片区就读附近学校!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1:09
西城实验小学的招生办法出来了。该办法显得非常时尚——以听证会的形式,抗衡教育部的“就近入学”之规定。从公告可知,听证会有法律界专业人士:县政府法制办。先撇开法理上听证会笔录是否可以抗衡教育部规定的争议,让我们来看看假定全县人民一致通过整体搬迁小六、初三毕业生这样的举动的情况下,会为我县人民群众带来些什么样的变化。
一、搬迁后,需要上学的人数
根据公告,化育中学1402人,云凤小学1155人。那么,能够明确的人数为1402+1155=2557。因为刚到一个新学校,学生家长必然会接送孩子一段时间,我们以三分之二的家长计,则为1688人。根据传说,还有部分或者全部老师将过去教书,假定28个班,每个班过去3名老师,则有84人。
两个年级搬迁过去以后,每天上学时段,凌晨6点、中午12点、下午2点30、下午6点,我们将看到2557+1688+84=4329人,浩浩荡荡行走在白塔——西干道这5公里的路上。他们将经过复兴桥这个交通状况十分复杂的路口、十字口这个交通十分复杂的路口、原赛李思这个交通十分复杂的路口,以及外西街这个交通相当混乱的路口。实际上,这样的状况,与其说考验的决策者的智慧,不如说,是考验的我们政府的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的能力。我们可以算一算5000个人的间距:正常行走速度为每一步75CM,5000个人,以纵队的形式间隔75公分排列,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为:5000人/*0.75米/人/步=3750米。从地图可知,也就是单个排列,第一个人踏入学校,最后一人则需要站在白塔公园!
     当然,决策者也可以说,不需要啊,大家可以挤着一起走啊。那么,蜂拥而行带来的是什么?除了交通拥堵,剩下的只有安全隐患。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10里迢迢去争分夺秒的准备考学!当大家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听证的时候,他们正在为自己一生的命运而看书,而努力,而奋斗。
二 、交通情况
西城实验小学,位于我县出城交通大动脉上。众所周知,我县前往蓬安、南充、成都等地的通道为西干道,即现在的绥安大道。其车流量巨大。外西街、环城路、西干道的交界处的人流车流相当复杂,日常交通情况下,右转、左转、直行,本身就比较混乱,而这个地方将是搬迁后所有学生以及老师必然经过的一个路口,可以预见的是,一旦5000多个人,在同一时段一起涌入这个路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将有多么严重。
好,这时候你说有公交车。让我们来算一算一辆安全的公交车的荷载人数。假定一辆车,在不出现拥挤、踩踏等致命隐患的情况下,能载30人,就算只有这2557个学生,那么我们需要的公交车为85辆公交车。一辆公交车的长度假设为6米。85辆公交车的长度为510米。换句话,在学生上学阶段,假定我们有85辆公交车,以毫无间距的方式一字排开,来接送学生上下学,那么我们的公交车需要占据的距离为:从学校一直排到西干道红绿灯处。请问,我们的街道有没有那么宽?我们的公交有没有那么多?
这时候又有人说了,你等不了公交,可以走路啊。走路多好啊,多锻炼身体啊。可请大家不要忘了,云凤也好,化育也罢,这批拟定搬迁的学生,99%都是就近入学的,也就是说,99%的学生住房在白塔区域。走路,怎么走?整整5公里,按正常成年人每小时步行速度 4-5公里/小时计算,天啊,原来从学校到家,花在路上的时间,每趟就是1个小时!天啊,干脆大家不要吃饭了,喝风更符合实际!
     那又有人说了,你家就穷的买不起自行车、电动车、小车吗?不知道骑车、开车送吗?请让我们闭上我们的双目去想象一下5000个人,或步行、或骑自行、电动车、或开车,或公交混战在连机动车道都没有的街道上的情形吧。关键还在于我们是急匆匆赶往学校,急匆匆守候在学校门口等待学生放学!
交通隐患,是整体搬迁不可行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天灾不怕。
三、学生受到的身心影响
   (一)装修有害物质的处理问题。任何人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子需要通风。西城实验小学到目前为止,主体刚刚竣工。附属设施尚在修建之中。一个新建、新装修的学校,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现在还出没有检测的阶段。学校的各个附属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因为还没竣工,此刻当然谈不上排除。这批学生到新建的学校上学,学习上有什么影响先不说了,起码得有个检测结果让家长放心吧。2000多个学生,也就是2000多个家庭啊。
(二)心理影响。
任何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批毕业生到一个陌生环境将毫无疑问付出心理成本。这种心理成本当然现在已经开始,比如,以后谁来教?师资力量来自何方?这些东西都将影响到一个孩子。不要忘了你们是拿的毕业班去做实验呢。假定有个初三的学生,因为搬迁学校,一个本来在原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距离远,时间紧,师资力量不明等情况而出现了学习成绩较大滑坡,从而没能考上高中,到底该怪谁呢?怪教育局?好像怪不着,因为教育部门说的是落实小班制,怪听证会?好像也怪不着,听着挺民主的;那就只能怪家长不用心接送、不用管理孩子了。家长你还不能说你在外打工挣钱养家供孩子上学呢?——谁叫你当初没有就远入学的?


作为一个小老百姓,只请求参与听证会的人公平的说上这么一句话:毫无疑问,整体搬迁,对于这次的两届毕业班学生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影响其一生的命运。要大家支持也不难,只需让这批学生,不需参加中考,可以随意挑选营山任何一所高中即可。那些调过去的老师,能不能把人家的车补发了。
这几千个人都付出了,教育局总得拿出点解决这么多不方便,这么多安全隐患的补偿方案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1:10
西城实验小学的招生办法出来了。该办法显得非常时尚——以听证会的形式,抗衡教育部的“就近入学”之规定。从公告可知,听证会有法律界专业人士:县政府法制办。先撇开法理上听证会笔录是否可以抗衡教育部规定的争议,让我们来看看假定全县人民一致通过整体搬迁小六、初三毕业生这样的举动的情况下,会为我县人民群众带来些什么样的变化。
一、搬迁后,需要上学的人数
根据公告,化育中学1402人,云凤小学1155人。那么,能够明确的人数为1402+1155=2557。因为刚到一个新学校,学生家长必然会接送孩子一段时间,我们以三分之二的家长计,则为1688人。根据传说,还有部分或者全部老师将过去教书,假定28个班,每个班过去3名老师,则有84人。
两个年级搬迁过去以后,每天上学时段,凌晨6点、中午12点、下午2点30、下午6点,我们将看到2557+1688+84=4329人,浩浩荡荡行走在白塔——西干道这5公里的路上。他们将经过复兴桥这个交通状况十分复杂的路口、十字口这个交通十分复杂的路口、原赛李思这个交通十分复杂的路口,以及外西街这个交通相当混乱的路口。实际上,这样的状况,与其说考验的决策者的智慧,不如说,是考验的我们政府的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的能力。我们可以算一算5000个人的间距:正常行走速度为每一步75CM,5000个人,以纵队的形式间隔75公分排列,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为:5000人/*0.75米/人/步=3750米。从地图可知,也就是单个排列,第一个人踏入学校,最后一人则需要站在白塔公园!
     当然,决策者也可以说,不需要啊,大家可以挤着一起走啊。那么,蜂拥而行带来的是什么?除了交通拥堵,剩下的只有安全隐患。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10里迢迢去争分夺秒的准备考学!当大家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听证的时候,他们正在为自己一生的命运而看书,而努力,而奋斗。
二 、交通情况
西城实验小学,位于我县出城交通大动脉上。众所周知,我县前往蓬安、南充、成都等地的通道为西干道,即现在的绥安大道。其车流量巨大。外西街、环城路、西干道的交界处的人流车流相当复杂,日常交通情况下,右转、左转、直行,本身就比较混乱,而这个地方将是搬迁后所有学生以及老师必然经过的一个路口,可以预见的是,一旦5000多个人,在同一时段一起涌入这个路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将有多么严重。
好,这时候你说有公交车。让我们来算一算一辆安全的公交车的荷载人数。假定一辆车,在不出现拥挤、踩踏等致命隐患的情况下,能载30人,就算只有这2557个学生,那么我们需要的公交车为85辆公交车。一辆公交车的长度假设为6米。85辆公交车的长度为510米。换句话,在学生上学阶段,假定我们有85辆公交车,以毫无间距的方式一字排开,来接送学生上下学,那么我们的公交车需要占据的距离为:从学校一直排到西干道红绿灯处。请问,我们的街道有没有那么宽?我们的公交有没有那么多?
这时候又有人说了,你等不了公交,可以走路啊。走路多好啊,多锻炼身体啊。可请大家不要忘了,云凤也好,化育也罢,这批拟定搬迁的学生,99%都是就近入学的,也就是说,99%的学生住房在白塔区域。走路,怎么走?整整5公里,按正常成年人每小时步行速度 4-5公里/小时计算,天啊,原来从学校到家,花在路上的时间,每趟就是1个小时!天啊,干脆大家不要吃饭了,喝风更符合实际!
     那又有人说了,你家就穷的买不起自行车、电动车、小车吗?不知道骑车、开车送吗?请让我们闭上我们的双目去想象一下5000个人,或步行、或骑自行、电动车、或开车,或公交混战在连机动车道都没有的街道上的情形吧。关键还在于我们是急匆匆赶往学校,急匆匆守候在学校门口等待学生放学!
交通隐患,是整体搬迁不可行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天灾不怕。
三、学生受到的身心影响
   (一)装修有害物质的处理问题。任何人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子需要通风。西城实验小学到目前为止,主体刚刚竣工。附属设施尚在修建之中。一个新建、新装修的学校,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现在还出没有检测的阶段。学校的各个附属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因为还没竣工,此刻当然谈不上排除。这批学生到新建的学校上学,学习上有什么影响先不说了,起码得有个检测结果让家长放心吧。2000多个学生,也就是2000多个家庭啊。
(二)心理影响。
任何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批毕业生到一个陌生环境将毫无疑问付出心理成本。这种心理成本当然现在已经开始,比如,以后谁来教?师资力量来自何方?这些东西都将影响到一个孩子。不要忘了你们是拿的毕业班去做实验呢。假定有个初三的学生,因为搬迁学校,一个本来在原校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距离远,时间紧,师资力量不明等情况而出现了学习成绩较大滑坡,从而没能考上高中,到底该怪谁呢?怪教育局?好像怪不着,因为教育部门说的是落实小班制,怪听证会?好像也怪不着,听着挺民主的;那就只能怪家长不用心接送、不用管理孩子了。家长你还不能说你在外打工挣钱养家供孩子上学呢?——谁叫你当初没有就远入学的?


作为一个小老百姓,只请求参与听证会的人公平的说上这么一句话:毫无疑问,整体搬迁,对于这次的两届毕业班学生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影响其一生的命运。要大家支持也不难,只需让这批学生,不需参加中考,可以随意挑选营山任何一所高中即可。那些调过去的老师,能不能把人家的车补发了。
这几千个人都付出了,教育局总得拿出点解决这么多不方便,这么多安全隐患的补偿方案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1:11
西城今年能接收多少孩子就多少,不要强求,最重要的是要出成绩,如果名气上去了,明年

发表于 2017-6-2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1:41
哪个做的这个决策都是脑壳有问题,想得出来,拿毕业班来做实验,区域划分既公平又合理,支持区域划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21 11:47
决策者都是些混账wanGBAdan,如果是人的话都不会这样来分,谁都会想得出来按区域划分比较合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