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告独立(几天后被迫取消);
十一月二十三日,革命党成立宁夏军政府;
十一月二十七日,四川宣布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
十二月二日,革命军攻克南京,长江以南全部独立;
...
从十月底起,大清王朝每天都要收到一堆心惊肉跳的电报,不是说哪里反了,就是哪里可能要反。而在这段时间里,袁世凯看上去也很忙,他慢吞吞地同黄兴大打出手,一直打到十一月二十六号,终于占领汉口和汉阳,兵锋直指武昌城。
对满清朝廷来说,袁总督的动作实在太慢了点,但如果北洋军攻克武昌、摧毁湖北新政府,那么顺着一个个省抚剿过去,还有可能逼大家取消独立,重新恢复王朝统治。不过袁世凯显然也明白,按这种打法,大清肯定非常高兴,他却没有什么实惠,因为胜利之后的奖赏,无非是发点奖金后剥夺兵权,重新回家养鸡种地而已。
袁世凯认为,奴才不是不能做,但是要做,就该让大家都做我的奴才。或者用一句更简单的话概括,叫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
这一天,是十一月二十七日。
此时黄兴因为战败,已经辞职去了上海。在所有的反清起义里,他都是挺身而出,挑起最重的那幅担子,直到被如山的困难压垮为止。虽然屡败屡战,却没有人敢嘲笑他,因为随便挑一场战斗去细看,那都是别人不能面对的壮举。
离开武汉的黄兴并没有闲着,此后他还攻克了南京,直接促成长江以南的全面独立;而在武昌,无路可走的革命党推选蒋翊武为总司令,决心死守到最后一个人,绝不后退。在他们的对面,冯国璋刚刚被封为二等男爵,此时正踌躇满志,打算一举攻下武昌。
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给他发来了新的命令:不要前进。
所谓不要前进,就是让革命党整备恢复,在武昌城里安排防务,同时从外地接应援军,准备将来的战斗。
袁世凯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如果他不打算同革命军死磕,这样其实也不会有问题。
因为,利益不一定是打出来的。
革命军在的时候,他可以做封疆大吏,可以叱咤风云;把革命军打光了,他也就失去了价值,只能重新回村里养鸡(注:指真正的鸡,非某种职业代词),自然是留着革命军为自己打算为好。何况,他也想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个人物。
权力斗争永远是血淋淋的。袁世凯才动一下念头,就有人跳出来给他使绊子,那个人还是他的亲密下属,冯国璋。
面对袁世凯企图挟北洋军自重的念头,冯国璋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里跑回了北京,告诉紫禁城里的隆裕太后(慈禧三年前病死了):袁世凯很危险,但我很可靠,只要给我四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我们可以踢开袁世凯,独自平定叛乱!
面对复杂多变的朝局,隆裕也十分紧张。她表示四百万两银子太多,但是可以先拨三个月军费,等上朝时宣布这个决定。
冯国璋心满意足地回去了,随后进宫的,是得到情报赶来的袁世凯。经过一番陈词之后,冯男爵没有等到皇室的重用通知,却等到了北洋军里的同事段祺瑞--接替他的职务。换句话说,大清朝廷变了卦,让袁世凯把他踢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