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历代名人吟咏邛州杂诗辑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陈天常屯田斑邛竹二枚》宋.梅尧臣
       注释:凡丁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邛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尝闻帝魂哀,号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緑。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洛谷。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今安徽宣城人,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为建德县令,年五十时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任国子监直讲,迁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和为《孙子兵法》作注,与苏舜卿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
       陈天常:西蜀临邛人,梅尧臣门生之一,后回临邛组织屯田,垦荒中得珍稀邛竹杖遗送恩师梅尧臣。
       屯田:西汉起,历代王朝组织军士或民工在官山、官地上开垦耕作的生产组织形式,称为:屯田。分军屯与民屯,以军屯为主,战时打仗,闲时耕种,使边防军兵士粮食自给。
     “邛崃关”自古即为拱卫成都等内地安全的边关,今固驿和前进地方遗留有:军田坝、官田村历史地名,在丘陵地区遗留有:官山、官田、官地、官仓地名。
       清.嘉庆《邛州志》90p:“临邛东接蓉城,西连番地,南控碉门,北通雾岭。前通沉黎、越西之帮,后接秦塞、笮都之境,屏蔽川蜀,控扼西番。”
       客初西蜀来:陈天常等三男子来自西蜀,即古临邛地方。三国张松即西蜀临邛人,墓在高何左家坡。
       遗我双邛竹:遗,多音多义字,此处念胃音,组词:遗送。即赠送。
       红泪斑:邛竹上特有的黑红色斑块。
      (参见图片)
      
781c8e0ea3de30d467ee6e166d7c2a7.jpg
       湘娥哭:指产于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的湘妃竹上如泪痕的斑痕,与邛竹有别。
尝闻帝魂哀,号血滴草木:传说,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寻追舜帝,到湖南岳阳君山后闻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上形成斑点,称为“泪竹”或“湘妃竹”。
       《湘妃竹》网络图片
        
1650938750(1).jpg
       殷痕侵粉緑:殷痕,黑红色的斑痕,指邛竹特征。
       重趼:趼音茧。手或脚上磨的厚茧,也作重茧。
       冠丱:冠,帽子。丱,音灌。小孩头发分束成两角突出的样子。冠丱,即才从少年进入青春期的男子。
       忍弃不以教:离开老师梅尧臣。
       携归:陈天常等三人携手返归临邛。
       事樵牧:从事打柴放牧,喻指从事组织军屯,建功立业。
       故兹:意为故而、所以、便、就。
       九节赠:陈天常所赠邛竹杖为九节。
       樵牧:斫山畲田,打柴放牧,意为开垦屯田。
       杨朱非为岐:杨朱(约前395-前335)字子居,魏国人,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重生”。岐,岐黄,指中医的医术。
       贾谊非为鵩:鵩,音胡。《汉书.贾谊传》:“谊为长沙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
       盈掬:满捧,两手合捧。
       傥著物:傥,多义字,此处作傥来。傥著物,意外得来的著名高贵礼物。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梅尧臣对陈天常所送的邛竹杖大喜过望。

 楼主| 发表于 2022-4-2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宋.梅尧臣
       注释:凡丁
       太守车煌煌,莫如还故乡。昔登蜀郡籍,今得临邛章。
       过家礼耆旧,接境跪壶浆。寒径道路远,春入山川长。
       俗将乐其化,诏亦美其良。相如有遗迹,谁复酒垆傍。

       梅尧臣:(见前注)
       李才元:(1010—1086)名李大临,字才元,成都华阳(今双流)人,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累迁开封推官,出知汝州,徙梓州(今三台县)。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知邛州,回京,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1068)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官终天章阁待制。
       清.乾隆《广安州志》:“李大临,字才元,华阳进士,天圣中(1023-1032)官秘书阁校理,家贫无仆隶,自秣马(喂马)。仁宗遗使觇(音占,暗中察看)之,选奏,叹曰:‘真廉士也。’以亲老知广安军事,上言青苗(法),不畏权要。历官集贤殿修撰,致仕。《宋史》有传。”
       学士:古代官职名。宋代置翰林学士、诸殿学士、诸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及侍读、侍讲学士,诸学士皆为侍从,备顾问应对。每月于本俸之外领取添支钱,并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
       知邛州:任邛州知州 和 临邛郡守。1993版《邛崃县志.建制沿革》78p:“北宋时,邛州改为邛州临邛郡,初归西川路管辖。”
       太守:秦、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宋代称知州为太守。
       煌煌:明亮辉耀,光彩夺目。
       蜀郡籍:李才元原籍蜀郡,即成都人。而宋代的邛州曾设为临邛郡,辖邛州和眉州。
       临邛章:临邛郡守的印章。2019年4月,眉山地方曾出土“临邛郡守之印。”
       耆旧:年高德重者。
       相如有遗迹:司马相如字:长卿。今东街市粮食局位置的“司马长卿宅”在唐代建为:司马琴台。台与文君井相隔,清末知州陈嵩良主持维修,疏淘古井,培植园林。将司马琴台移置于文君井园林内。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琴台文君井古瓮亭》碑记:“邛州城南相传有长卿宅,距文君井不远,时久湮(没)。予(余)牧是邦之明年,民和岁丰,乃议修复故址。而其地向属汛防处,今千总张君履和闻予(余)有是举,慨然以此相让。因庇(备)材鸠工,于文君井之右侧为亭,中筑琴台,凿三面为池,种以芙蕖,横石桥于其上,以通往来。由井而左,构船厅三楹,缭以曲榭……环匝栏楯。”
       附录
       北宋文学家—眉州苏洵(1009-1066)《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诗: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白马渡浐水,红旗照蜀山。
       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餐。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传瑞物》宋.梅尧臣
       注释:凡丁
       李才元学士守临邛日,有谷一茎九穟者数,芝三数。
       临邛传瑞物,太守在郡时。既多九穟谷,复有三秀芝。
       芝以保万寿,谷以丰东菑。更看芙容叶,并蒂照清池。

       梅尧臣:[(1002-1060)详见前注]
       李才元:[(1010-1086)详见前注]根据清.嘉庆《邛州志.祥异志》899p:“宋宝元二年(1039)产并蒂莲,九穗禾、五色芝之瑞……”和“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知邛州”两条记载分析:李才元曾两次出仕邛州知州。第一次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次年即“临邛传瑞物”;第二次是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
       太守在郡时:宋代称知州为太守,因北宋时,邛州又设临邛郡,故曰“太守在郡时”。1993版《邛崃县志.建制沿革》78p:“北宋时,邛州改为邛州临邛郡,初归西川路管辖。”
       九穟谷:穟,同穗。九穗谷,一株稻分蘖出九茎谷穗。形容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三秀芝: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卷二注:“三秀,谓芝草也。”芝,古书上指灵芝。三柄灵芝,为祥瑞之兆。
       东菑:菑,音栽。泛指田园,亦指初开垦的田地。
       芙容叶:别名芙蓉的植物有陆生的木兰花、木芙蓉 和 水生的莲藕荷花,此处指荷花叶。
       并蒂:并蒂莲,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宋.吴文英《天香》词句:“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
以上见清.嘉庆《邛州志.祥异志》899p:“宋宝元二年(1039)产并蒂莲,九穗禾、五色芝之瑞,因于州西(公孙述城西)创有三瑞阁。”
       诗意
       梅尧臣盛赞李才元治理邛州时人们安居乐业,物阜民丰政绩:“既多九穟谷,复有三秀芝。”不由联想到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北宋时期升平景景。

 楼主| 发表于 2022-5-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调酹江月.渔唱庵》宋.张方
       注释:凡丁
       临邛南去,拂云影猗猗,万竿修竹。竹里招提幽径渺,门枕清沙江曲,隔岸疏林,远滩荒荻,掩映渔家屋。轻船个个,中流往来何速;
       日落收网归来,烹鱼煮酒,几缕烟凝绿。才掩禅关僧课晚,敲彻木鱼声续。数点鱼灯,一龛佛火,遥映如星簇。渔歌梵呗,两股音韵相逐。

       此首《调酹江月.渔唱庵》词于清康熙年间,由顺治八年辛卯科(1651)邛州举人植敏怀题写《古渔唱庵》匾额时,将南宋“前郡守”张方的《调酹江月》词书写于墙壁,向公众介绍“临邛八景”之《南河渔唱》景观出处。
       据植敏怀题写的《古渔唱庵》匾推知,此“古渔唱庵”宋代即有,年久毁圮后,于明万历年间由邑民胡海舟之孙—胡振祥舍宅复建。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42p:“南河渔唱,在州治南五里,举人植敏槐题有《古渔唱庵》四大字匾。”
       清.嘉庆《邛州志.方舆志》120p:“渔唱庵,明万历时,邑民胡海舟故宅也,其孙振祥舍宅为庵,康熙年间,州牧祖泽潜至其地,闻渔歌,乐甚,遂以渔唱名庵。”
       植敏怀在战乱后曾手辑《礼记存要》,筑室白鹤山南,授徒二十余年。
       按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江西赣州知县孔宗翰将赣州土城墙改筑成砖城墙时,把赣州自然山水归集为八个名胜景区绘在城楼,时贬谪江西的苏轼题《八境序》和《八境后序》并诗:“八景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孔宗翰首开中国城市八大景观先河,此后渝州(今重庆)、羊城(今广州)、燕京(今北京)眉州、邛州等城市纷纷仿效。
       张方:资州资阳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知嘉定府及邛州郡守,提点利、夔、成都刑狱兼四川制置使等职。嘉定十年题《竹溪》二字于小柏树沟内岩壁。
       宁缃《竹溪行》诗:“隐隐隆隆见两字,扶桑叶大若木樛。日销月铄字埋没,剜苔剔藓露圭角。苔封藓厚年更深,嘉定十年(1217)丁丑作。临邛郡守名张方,大书竹溪照人目。”
       按
       扶桑,指原产中国的扶桑树,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调酹江月:词牌名,上下阕字数不等。
       渔唱庵:以地方景物特征命名的民间私建尼姑庙。临邛八景之一的“南河渔唱”由此得名,在川南第一桥遗址以东,今不存。过去有村名:渔唱。范围城东南,现有一所幼儿园取名:渔唱幼儿园。
       猗猗:猗,音衣。猗猗,柔美、美好貌。
       招提:民间私造的寺院。宋应麟《杂识》:“私造者为招提、若兰,杜枚所谓山台野邑是也。”
       清沙江曲:宋.苏庠《清江曲》诗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禅关:入佛门修行者必须越过的关口。
       僧课:僧训课程,举凡行、立、坐、卧,一切举止动作。
       渔歌:古琴曲。曾名《山水绿》、《欸乃歌》,收录于《杏庄太音补遗》、《西麓堂琴统》等四十余部谱中。
       梵呗:佛教徒念经的声音。

发表于 2022-5-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偶题》宋.张方

       注释:凡丁
       二水溪头车马行,灵龟背后玉龙横。涨泷往日矜河伯,砥柱千年要石兄。
       䣢水右旋江会合,天台曲直卦文明。吾心怵惕便施手,事所当为不问名。

       张方:清.嘉庆《邛州志.文秩》466p:“(南宋宁宗)嘉定中知邛州。”
       二水溪头:白沫江和火井江汇合处的齐口。
       灵龟背后玉龙横:黛绿色的群山之后是横亘的西岭雪山。
       灵龟,指金龟山。清.嘉庆《邛州志.山川》99p:“金龟山,州治西十五里。”灵龟即玄武,代表黑色。
       玉龙横:指西岭雪山—四姑娘山。该山四个山峰海拔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山顶积雪终年不化。
       唐人吕岩诗以“玉龙”比喻雪山,北宋张元诗亦以“玉龙”比拟飞雪,后人沿用为典。
       清.高其倬《望雪山》摘句
       蜀山峍屼皆参天,雪山高压群山巅。到今尚存太始雪,盛夏早似初冬寒。
       涨泷:溪水急流。
       矜河伯:矜,多义字,此处意为自大、骄傲。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河伯姓冯,名夷。因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为水神。《庄子.秋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砥柱:砥柱石,在黄河三门峡。成语“中流砥柱”比喻人才。宋.范祖禹诗:“禹开砥柱放河奔,浊浪轩轩日月昏。唯有三门君不见,惊波一起动乾坤。”
       石兄:指奇石。宋.米芾好奇石,至呼佳石为“石兄”。事见宋费兖《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䣢水右旋江汇合:䣢,方言音:出。今写作:䢺。民国《邛崃县志》载:历史上的䢺江“正流南至邛崃王沱东拐,经泉水河,在灌溪堰处注入南河,别为县之东河。明末清初东河淤塞,此水遂由石灰包入南河,是为西河。”
       天台曲直:天台,指天台山,白沫江发源地。曲直,指孔明神卦第三卦—曲直卦。卦辞:动用因风起,求谋可托人,若逢戊己土,事事可成全。断曰:谋事先难后成。
       卦文明:卦,八卦。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易经》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象。
       怵惕:恐惧警惕。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遇.之廿九》唐.陈子昂
       注释:凡丁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噎无昼夜,羽檄复相惊。拳局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陈子昂(约659-702)字伯玉,今四川梓州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以上书论政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垂拱元年(685)因反对武则天称帝下狱,之后两度从军边塞。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其罪名冤死狱中。
       陈子昂存诗一百余首,风骨峥嵘,苍劲有力。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等记事诗。
       感遇: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丁亥岁云暮:武后垂拱三年,即公元687年冬季。
       西山:在四川西部,灌县至天全一线以西山地的总称,南北绵延约250公里。为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主峰四姑娘山,海拔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
       又
       临邛县的北来之山—邛来山(今写作邛崃山),为古邛人所来之山。清.康熙《邛州志》39p载:“邛崃山,州治南八里。直走千里,至州环抱为镇。”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87p:“邛来山,北来之山,至临邛之南五里而尽。地名土地坡者,即是邛来山之山麓,案:邛来山乃邛来大山,零高坡与邛来山九折阪相距甚远。”
       事甲兵:泛指军队。事,军事。甲兵,披坚执锐的士卒,
       赢粮匝邛道:担负军粮的民夫充满临邛的所有道路。赢,担负。匝,环绕、遍、满。
       荷戟:背负长柄兵器。戟,古代长柄兵器。
       羌城:即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凤仪镇。唐代时辖今阿坝藏族自治州 和 茂汶羌族自治县(1987年12月10日更名为茂县)。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州区、绵竹市、什邡市、彭州市、汶川县、理县、松潘县接壤。
       穷岫:深山、荒山。
       泄云生:泄漏云气。
       昏噎:比喻世道昏暗,像食物塞住嗓子,使人说不出话。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拳局竞万仞:描述首战局面。拳局,屈曲不得舒展。竞:角逐,互相争胜。万仞:古代八尺为仞,万仞,形容山险路危。
       崩危走九冥:形容这场战事死伤惨重,战士如走深渊,如赴黄泉。崩危,山石崩落的危险。九冥即九泉、黄泉,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籍籍峰壑里:形容山峰沟壑中战士喧哗纷乱的样子。
       圣人:具备天德的人,指女皇武则天。
       御宇宙:统治天下。
       闻道泰阶平:战况不容乐观,但武则天听到的却是好消息。泰阶:借指朝廷。《汉书.东方朔列传》:“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
       肉食谋:指在位官吏昏庸无能。《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藜藿缅纵横:藜藿,粗劣的汤羹。缅,缅怀、缅念。纵横,眼泪纵横交流。
       句意:口中喝着粗劣的汤羹,想起牺牲的战士们不由得涕泪交流。
       诗意
       陈子昂因反对武则天称帝而下狱,由于垂拱元年(685)西山发生羌人叛乱而免罪从军边塞,以亲眼所见写成此首《感遇》抒发感慨,难怪权臣武三思罗织其罪名使冤死狱中。
       附录
       陈子昂《谏讨雅州生羌书》
       垂拱四年(688)十二月,(武)后(又)欲发梁、风、巴蜑,自雅州开山通道,出击生羌,因以袭吐蕃,子昂上书,以“七险”谏止之。
       正字陈子昂上书以为:“雅州边羌,自国初以来未尝为盗。今一旦无罪戮之,其怨必甚;且惧诛灭。必蜂起为盗,则蜀之边邑不得不连兵备守,兵久不懈,臣愚以为西蜀之祸,自此结矣。
       臣闻吐蕃爱蜀富饶,欲盗之久矣,徒以山川阻绝,障隘不通,势不能动。
       今国家乃乱边羌,开隘通,使其收奔亡之种,为乡导以攻边,是借寇兵为贼除道,举全蜀以遗之也。蜀者国家之宝库,可以兼济中国。
       今执事者乃图侥幸之利以事西羌,得其地不足于稼穑,财不足于富国,徒为靡费,无益圣德,况成败未可知哉!
       夫蜀之所恃者险也,人之所安者无役也;今国家乃开其险,役其人,险开则便寇,人役则财伤,臣恐未见戎羌,已有奸盗在其中矣。且蜀人尫劣,不习兵战,山川阻旷,去中夏远,今无故生西羌、吐蕃之患,臣见其不及百年蜀为戎矣。”既而役果不兴。

发表于 2022-5-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津胜因院亭子
335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陂
336         竞南走,翠入窗户窄。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明当还成
337         都,尘土埋马迹。后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338         登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张盖隐白鹤山中
339         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攀跻忽至此,倚柱眩欲颠。车马细如蚁,纷纷衢路间。嗟
340         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向来出处际,不愧咫尺天。风吹哦诗
341         声,十里摇西山。悬知老仙翁,为我一粲然。
342         书寓舍壁二首
343         天与痴顽不解愁,未埋病骨且闲游。山于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革奚破处休。初拟烧丹住
344         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秋风巾褐添萧爽,又作临邛十日留。
345         又
346         落佩颓冠惯放慵,经旬寓馆古临邛。西偏取路横穿竹,北向开门倒看松。醉后蹇驴归
347         薄暮,闲来支枕睡高春。鹄鸣山谷曾游处,剩欲扶犁学老农。
348         次韵使君吏部见赠时欲游鹤山以雨止
349         幕颐江上约同行,白鹤峰前辱寄声。青史功名男子事,后堂歌舞故人情。午瓯谁致叶
350         家白,春瓮旋拨郎官清。登览不嫌鸠唤雨,十年芒惯山程。
351         西岩翠屏阁
352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
353         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只自囚。
354         幽居院
355         久堕尘沙里,幽寻始此行。侵云千嶂合,披草一僧迎。藓润泉时滴,崖倾竹倒生。登
356         高忽平旷,回首失峥嵘。老矣犹孤客,归哉念耦耕。结庐殊未定,此地颇关情。
357         中溪
358         散人无俗事,日日山中行。今朝中溪寺,妙绝不可名。幽处万木合,忽然千顷平。绿
359         黛染晴嶂,白云如玉城。岩花劝小酌,天风吹独醒。虽无九皋鹤,奇哉此松声。我如折翼
360         鹏,回尽九万程。脱屦掷拄杖,于此饯馀生。
361         天台院有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霄
362         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阴中小阁开。榜作玉霄君会否,要知散吏按行来。
363         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简问尝见张仙翁乎戏作一绝
364         张仙挟弹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拾得铁丸无处用,为君打散四山云。
365         雨中山行至松风亭忽澄霁
366         烟雨千峰拥髻鬟,忽看青嶂白云间。卷藏破墨营丘笔,却展将军著色山。
367         赠宋道人
368         我不如昔人骑鹤上九天,玉简奏事虚皇前。平生啬养气粗全,两脚驰走轻如烟。鸟道
369         悬崖忽飞骞,戏掷短剑声铿然。转盼跳下千仞渊,已复取剑升层巅。腾猿俊鹘争后先,饥
370         食松花掬飞泉。金骨绿髓渐凝坚,口哦七字黄庭篇。西来欲访挟弹仙,丹经剑诀更精研。嗟
371         哉一失五百年,作诗付子勿妄传。
372         自山中泛舟归郡城
373         我呼小艇浮南津,落日乱山衔半轮。背船双鹭低掠水,下滩峭风冷逼人。中流回望始
374         太息,烟中白塔高嶙峋。适从彼来忽在此,老夫拄杖捷有神。尉曹堆盘笠泽脍,秀才泻榼
375         中山春。岂惟外物不挂眼,醉后兀尔忘吾身。朝冠行即挂神武,买犊遂欲耕峨岷。金丹自
376         喜日日长,白发未许年年新。拥桥炬火远已闹,归舍睡息清而匀。明朝笑谓同载客,有脚
377         莫踏东华尘。
378         次韵宇文使君山行
379         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使君资高逸,铁马奏横吹。平
380         郊何旷荡,修竹亦清。既闻苏门啸,遂挹浮丘袂。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戏留楚台
381         云,宝靥斗姿媚。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却笑江左人,把
382         酒辄遗事。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安能学胡公,危苦寄鹤翅。
383         同王无玷罗用之访临邛道士墓
384         乐天诗句本嘲诙,那有人从碧海来。五百年间逢好事,披榛来访此崔嵬。
385         登太平塔
386         我从平地来,忽寄百尺巅。眼力与脚力,初不减少年。渐高山愈出,杳杳浮云烟。举
387         手扪参旗,日月磨蚁旋。天风忽吹衣,便欲从此仙。且复下梯去,著书未终篇。
388         中夜投宿修觉寺
389         陆走崔嵬水下泷,客中更复客它邦。晚离方井云藏市,夜渡新津火照江。人语纷纷投
390         野寺,床敷草草寄僧窗。五更风雨妨归梦,卧看残灯吐半缸。
391         绝胜亭
392         蜀汉羁游岁月侵,京华乖隔少来音。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地胜顿惊诗
393         律壮,气增不怕酒杯深。一琴一剑白云外,挥手下山何处寻。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邛州志.图经序》宋.宇文绍奕
       注释:凡丁
       山曰邛来,浸曰邛水,渊曰邛池,毛曰邛竹。
       东接大城,南通沈黎、越嶲之邦,后接秦塞、筰都之表,土産盐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宇文绍奕,字卷臣,一作兖臣,宋成都双流人。以承议郎通判剑州。民间乏食,宇文绍奕:“亲行山谷,随时措置,皆有条理。曾为吏部郎,晚守临邛、广汉(汉州),有能名,后以谤黜,卒于家。有《临邛志》二十卷、补遗十卷(《宋史.艺文志》卷三)及《原隶》等。”
       图经序:宇文绍奕纂修的《南宋邛州志.地理志》之〈序〉。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山曰邛来:指邛来山。历史上邛人迁徙所经之山,南北长约250公里。元、明、清代错作“卬来山”和“卬州”。
       民国十一年(1922)宁缃主编《邛崃县志》时,在卷首指出:“邛者,山名也,水名也,部(族)名也,从邑(部首)工声。‘邛是卬,崃当作来。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朝沿误……而独存邛州,又讹为‘卬州’。”民国初改作:邛崃县。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84p:“古临邛之南百里而遥有三山,中为邛崃大山。邛崃大山自邛自于今邛崃县南五里而近。”
      邛崃山标注在《川南第一桥图》的土地坡
      
1651884062(1).jpg
      按
     “部族名也”,邛人为古三星堆人的族群之一,曾独立建:邛都国。汉武帝时驱逐到今西昌降为:邛都县。民国时期出土过有:“邛江吊姬簋、邛君壶、邛季戈、孙吊师父壶”铭文的青铜器,收载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中华书局《金文编》447p。
        
41a2e37fe94cce7188bd9025711903a.png
       又
       古代称东方民族为“东夷”,邛人应从中国东部迁入西部,故“邛来山”本意为“邛人所来之山”。邛人曾参加武王伐纣,推翻殷商后,中原地方建立了“周”;蜀地则出现三星堆文化称为“蜀”。而邛人则是三星堆人的一支。
       今彝族人即邛人,夷姓。为三星堆人后裔,秦汉时期,邛人被称为“西南夷”,历代统治者皆进行镇压,成为西南地方少数民族之一,其姓氏逐渐汉化。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还赐彝族人水西宣慰使霭翠为“安”姓,宁州土司为“禄”姓。
       同《志》:“秦始皇置临邛县时,县治即秦时蜀守张若(所筑)临邛城故地也(在喻坎,今称“黄泥巴墩墩”处)。临邛者,南临邛来大山也。当时郡县未定,临邛疆土奄有(包括)今:崇(州)、新(津)、灌(县即今都江堰市)及大邑之地。”
      《张若城遗址—黄泥巴墩墩内的古陶片》拍摄:董伟
        
1651837464(1).jpg
         1651835416(1).jpg

       浸曰邛水:浸,液体渗入或渗出。
       广义的邛水,泛指今称的宝兴河、芦山河(又称玉溪河)、天全河,下入青衣江(东汉时名:平羌江,后称雅河),再下游是沫水,史称皇帝之子“昌意”生于沫水边。黄帝时期,古邛人即生活在这一带地区,故名:邛水。
       司马迁《史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即少昊),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边);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旁),昌意娶蜀山氏,生子颛顼。”
       邛水出夹金山南麓,始名宝兴河,西南流经今芦山县灵鹫山后纳芦山河(别称玉溪河)、荥经河,之后称:青衣江。再东流入岷江。
      《水经注》:“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
       青衣县:今宝兴县的古称,因古羌人曾于此建:青衣国。东汉时被灭国。
       狭义的邛水,仅指邛崃境内火井江与白沫江在齐口交汇后的下段,今称:南河。因这一带曾建过邛都国,《川南第一桥图》标注有:古城山。(火井江流域 和 白沫江流域为古濮国,䢺江流域为古䢺国。)
       邛池:在西昌。汉初名邛都县。《汉志》:“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属益州。应劭曰:‘故邛都国也。’”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地陷于淤泽,因名为:邛池。”
       邛竹:产于邛来山,不局限于今邛崃地区,品种不只一种。《山海经》:“山出邛竹杖。”《蜀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堪为杖。”
       大城:指成都。广汉“三星堆”人东迁始建,留下金沙遗址。任乃强《成都》文:“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
       南通沈黎、越嶲之邦:沉黎,或作沈黎,指今荥经以南地区。越嶲,今西昌地区。
       后接秦塞、筰都之表:秦塞,秦代所建的要塞,四周有山川险阻,古称“四塞之地”。筰都之表,指邛州在今汉源县以东。东为阳,阳为表。
       据《汉源县志》载:“汉源县古名:笮(通筰)都。(因古笮人曾于此处建都)属蜀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灭蜀国设蜀郡。”
       土産盐井:泛指邛州(包括火井县、蒲江县)的盐井,皆采用西汉卓王孙“水鞲法”鼓风冶铁原理发明的、抽取地下盐水的“卓筒井”技术。
       北宋《东坡志林》云:“蜀去海逺,取盐于井,惟邛州(火井县)、蒲江县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入至厚。自庆厯、皇佑(1041-1053)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刀凿山如盌(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
       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啓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后汉书〉有:‘水鞲法,此法惟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取水筒。’张行成曰:‘此郡昔有四 利:曰茶、曰盐、曰酒、曰铁,为利有四。他郡或有其一,或有其二,而吾邛独全。’”
       文同曾三仕邛州,后任陵州(今仁寿)知州时,将“卓筒井”推广到陵州(下辖井研等县),又在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时,将“卓筒井”技术传到陕西。
       清乾隆时,陕西商人又将“卓筒井”工艺带到自贡。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正德末年(1521),嘉州(今乐山地区)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扑之以灰则灭。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井尔。”
       自贡《盐业博物馆介绍》:“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卓筒井的发明人是:“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概括
      《图经序》记载的是宋代邛州疆域和周边历史以及重要物产—筇竹与食盐。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咏邛江》宋.荣咨道
       注释:凡丁
       平生林壑性,客宦久羁束。
       得麾邛江隈,虽远惬所欲。
       云水远重城,青山长在目。

       荣咨道:神宗元丰七年(1084)官太常寺协律郎,曾奉诏选玉造磬。哲宗元祐元年(1086)启用。事见《宋史》卷一二八《乐志》三。又据诗文,当曾知邛州。
       按
     “又据诗文,当曾知邛州。”为网搜原句,在邛崃地方志中未能查到支持该观点的史料,而根据诗意,荣咨道确曾领兵到过邛州,但不一定知邛州,比如北宋龙图阁直学士的范仲淹,便曾直接挂帅延州府(今延安)抵御西夏入侵。
       林壑性:爱好大自然。林壑,树林和山谷。
       客宦:宦途上的人。
       羁束:受约束。
       得麾:麾,音挥。得以指挥军队。
       五代末,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为防功臣仿效“皇袍加身”篡位,计设“杯酒释兵权”让所有武将回家养老,同时制定“重文抑武”国策,将军队的指挥权交与文官,故荣咨道得以“
太常寺协律郎”职位,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启用到临邛地方指挥军队。
       邛江隈:邛水弯曲的地方。此“邛江隈”指广义的邛水流域。因唐置邛州火井县域含今宝兴县和芦山县的部分。(参见《南宋邛州志.图经序》“浸曰邛水注”)
       惬:满意,称心。
       云水远重城:自然山水远离邛州城。重城,即双城。指秦筑军事城堡“张若城”和 西汉导江卒正公孙述所筑“公孙述城”,二城并列,共存至明初朱元璋将公孙述城夷为平地。
       按
       导江:西汉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所在)临邛。
       卒正:王莽新朝官职名,职务同太守。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称帝,国号“成家”,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止。
       (参考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

 楼主| 发表于 2022-5-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宋.顿起
        注释:凡丁
       杨公天隐尝令此邑令:“此邑以山、水、竹为三友。”余益以风、月为五贤。
       云: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
       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
       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苔藓囹圄空。尘埃簿书合。
       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
       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
       乘兴山水间,此君供献酢。琅杆无俗韵,仁智有真乐。
       取友信可人,自待宜不薄。我来宴坐久,寂寥无唯诺。
       明月来徘徊,清风自萧索。因留风与月,相对成清酌。
       蟾光照金尊,辉射杯酒。轻飔入朱弦,彷佛奏箫勺。
       醺然造忘形,神交通博约。醉号五贤堂,醒来资一噱。
       顿起:哲宗元祐间(1086-1093)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为教授(宋代学官),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通判秦州(今甘肃天水),于二月七日经过邛州火井县时作此诗。
       按部过邛州:按部就班,即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步骤等要求,经邛州到甘肃秦州上任。晋.陆机《文赋》:“然后选议按部,考辞就班。”由此可知:“临邛道”自古即为民族迁徙之道,也是连接北方和南方丝绸之路的纽带。
       三友堂:以山、水、竹为三友。
       小酌:随便的饮宴。
       杨公天隐:杨恬,字天隐。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哲宗时曾提点梓州路刑狱。徽宗崇宁元年(1102)知合州。有《杨天隐诗》十卷,已佚。
       此邑令:火井县的县令。
       七盘:七盘山。在油榨马岩顶西边,翻过七盘山可去甘岩寺。清.康熙《邛州志.山川》39p“七盘山,州治西八十里,有石径自下至巅,委曲七折。”宋.文同《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七盘云道与云浮,下见高林压县楼。”
       芝药:芝草。邛州三瑞之一。词出《汉武帝本纪》:“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汉.王充《论衡》:“临邛出瑞物,人食之长寿。”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6p:“三瑞阁,(在)旧州圃,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有莲、禾、芝三瑞。”
       邑改井已泥:大约是火井城(今油榨场)因天然气泄漏引发严重火灾,从县令肃琢之奏,县治迁至今平乐镇,至道三年复旧治,期间用于熬盐的天然气井—火井一度被泥封。《平乐镇志.沿革建制》61p:平乐镇“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曾为火井县治地。”
       空余汉城郭:指唐初“袁天罡登相台山以相县治”所修的火井城墙,元代废火井县建制后并入邛州。
       古火井县城墙从天罡桥起,沿石羊岗山脚、肖墩子(上墩子)、梁岗以南、下墩子(大黄桷树)的火井江边,利用黄盐溪与火井江交汇作为天堑,略呈椭圆形,周长6-8里。天罡堰穿城而过,如今仍在发挥作用。
       土瘠漫生茶:火井县地接蒙山,火井茶属蒙山茶系列,火井江两岸所产绿茶,曾经在涪陵地方由客商举办的比赛中,胜出所有品牌。
       清.杨藩《火井茶》诗:“地接蒙山味且殊,火前火后亦同呼。相如应有清泉渴,会沦萌芽一试无。”
       清.章发《火井茶》诗:“三峡曾经住客州,携泉试茗向涪州。分明也向春前采,不及临溪绿一瓯。”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84p:“古临邛之南百里而遥有三山,中为邛崃大山、左为蔡山、右为蒙山。蒙山枝分名山县、邛崃县。”
       寥廊:寂寥空阔。
       细迳:小路。
       危筰:用竹篾拧成的索桥。
       土瘠漫生茶:
       走玃:猿类活动。《辞海》:玃(jué觉)大母猴。《辞源》:jué大猴。《广韵.药韵》:“玃,大猨(猿猴)也。”《吕氏春秋.察传》:“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
       五代.惠坚《三过邛州》诗
       三过临邛道,荒烟塞旅门。披襟消白昼,呼酒伴黄昏。
       雪岭千盘合,江声万壑奔。文君何处井,残月听啼猿。
       苔藓囹圄空:监狱内都长了青苔。囹圄,监狱。
       尘埃簿书合:尘埃布满合上的书籍。
       县圃:县衙后园。宋.刘克庄诗句:草生后圃深三尺,也道身为县令来。
       半樱半零落:县圃中仅见几株樱桃树。
       偃蹇大夫松:形容县衙周围松树高耸。
       委蛇君子鹤:形容松树上的白鹤雍容自得的样子。
       献酢:酢,音作。主宾相互敬酒。
       琅杆:杆,玉旁。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蟾光照金尊:月光照着酒杯。月亮别称蟾宫。
       朱弦:泛指琴瑟类弦乐器。
       箫勺:古乐名。
       五贤堂:杨天隐以山、水、竹为:三友堂。顿起加以风、月为:五贤堂。
       资一噱:供作笑话。
      
       此诗描写北宋元符二年(1099)火井县的自然生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醒心亭》宋.常安民
       注释:凡丁
       我爱昌黎湖上聚,醉来直上醒心亭。
       宿醒不待山风解,卧读残碑已自醒。

       常安民:(1049-1118)北宋临邛人,字希古。年十四入太学,春试第一,主司见其年少,欲下之,判监告王安石,安石命学者视以为准。熙宁六年(1873)举进士,知长洲县,元祐初,擢大理寺卿、鸿胪丞.历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等,绍圣初拜监察御史。
       绍圣二年(1095),因谏阻御史董敦逸弹劾苏轼、苏辙兄弟,奏议:“二苏负天下文章重负,恐不当尔。”反被董敦逸弹劾,贬监滁州酒税,历温州通判、提点永兴军刑狱。
       宋哲宗末年(1199),因论蔡京“奸足以惑众,辩足以饰非,巧足以夺人主之视听,力足以颠倒天下之是否……”蔡京用事,将安民列入不同政见的元佑党籍被革职,流落二十年后于政和末年卒,年七十。南宋建炎四年(1130)赠:右谏议大夫。
       (以上根据清.嘉庆《邛州志.人物》627p记载整理。)
       昌黎湖:在今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
       醒心亭:在安徽滁州。醒心,指神志清醒。
       按
       此诗作于常安民罢官后流落期间。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寄临邛致政常郎中》宋.范纯仁
       注释:凡丁
       东海抛官勇退时,邦人留止任牵衣。三朝报国丹心尽,万里还乡一棹归。
       身向清闲添寿考,德因潜隐更光辉。常思把酒亲高议,何日单车遂扣扉?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父殁后始出仕知襄城县令,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著有《范忠宣公集》。
       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
       常郎中:常安民曾任大理寺卿、太常博士、拜监察御史,为帝王侍从官,属于郎中级别,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
       东海抛官:常安民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贬职,监滁州(在安徽)酒税、温州(在浙江)通判、提点永兴(在浙江)军,此三处皆靠东海。哲宗末年,蔡京将其列入不同政见的“元佑党籍”而被革职。
       三朝报国:常安民历仕北宋英宗、神宗、哲宗三朝。
       —棹归:乘船归家。棹,撑船用的篙杆。
       何日单车遂扣扉:表达亲自上门拜谒常安民的愿望。

 楼主| 发表于 2022-5-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贺李微之兼李工侍二首》宋.岳珂
       注释:凡丁
       一、
       当时邛蜀起濮君,褒贬春秋赖洽闻。又见璧跗攽异数,要领金匮阐斯文。
       二、
       鱼凫西隔一隅地,龙马南来四世勋。陈古鉴今皆实迹,论思亟原张吾军。

       岳珂:(1183-1243)河南汤阴人,寓居今浙江嘉兴金佗坊。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南宋文学家。
       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所著甚多,大都翔实可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书集《金佗粹编》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集有《棠湖诗稿》,收宫词100首,并于端平元年(1234)纂修《岳氏宗谱》。
       李微之兼李工侍:李秀岩字:微之。兼工部侍郎。据宋.洪咨夔《送李微之粹成都》诗题推知,李微之为成都人,西距古鱼凫城—金沙遗址一隅之地。按,粹(今作萃)成都,即与其它文士会聚成都。
       当时邛蜀起濮君:邛蜀,邛人建立的古蜀国(三星堆文化圈) 和 濮人建立的古濮国。
       濮君:古濮国的君主。
       古濮国约是今火井江及白沫江流域,古称濮水,故名。
       区别在于:古蜀国主称为“蜀王”;古濮国主称为“濮君”。
       按
       今火井江 和 白沫江都发源于天台山,古代分别称为濮水和布干水,合称:濮布干水。孕育出古濮国。根据夹关镇过去有“王殿”地名,分析国都可能在今夹关王殿,其国土最远至四川会理县。
       谭光前《临邛风物赋》:“人居王殿,俨如黄屋之尊。”其注:“王殿又名龙安,今称王店。在夹关。”
      《华阳国志》:“越嶲郡会无(今四川会理县)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
       宋.张方《临邛偶题》诗句:“天台曲直卦文明”指此。
       先秦时期,古濮国人迁到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的长江沿线地区,称为:百濮。
      《尚书.牧誓》载:百濮曾与庸、蜀、羌、髳、微、卢、彭等族群,在牧野(今河南新乡市)的会盟,共同讨伐商纣王。
       又
       䢺水发源于今大邑县境内之西岭雪山,孕育出古䢺国,国都在䢺坝。秦始皇时,自愿依附于秦,降为镇,今称:䢺江镇。
       当
       周武王的联军推翻殷商后,周天子遂分封参战的部族首领为“君”,皆属于“侯”的爵位。但是原本为“蜀侯”的“蚕丛”却僭号为“王”,即古蜀国。
       王与君的区别:甲骨文“王”字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至尊至贵,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而周代的“君”,则指诸侯国、方国的首领。《康熙字典》中“君”字早期释义:“《说文》: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群也,群下归心也。《书.大禹膜》:又凡有地者皆曰君。”
      《华阳国志》载:“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者纵目,名:蚕丛。次曰:栢灌。次曰:鱼鳬……自开明而上至蚕丛,凡四千嵗。”
      《华阳国志》又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
       褒贬春秋:褒贬,评论好坏。《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所载古史语言极为简练,微言大义,暗含褒贬之意。
       洽闻:多闻博识。
       又见璧跗攽异数:璧跗,璧跗琅钮的简称。壁指玉石;琅指琉璃(古代玻璃)、珊瑚之類;跗为印的座,有方形、圆形、三角锥形、山形、馒头形、虎形、羊形、兽形等;钮即印钮。攽异数,颁,颁发。异数:等级程度不一的特殊礼遇。
       按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军推翻殷纣王的统治建立周王朝,周武王以“天子”名义,分别制作了一批珊瑚、玻璃、铜、玉的印章。按族群和功勋大小分成数个等级,分别颁发给各部族首领,有邛君、濮君等。其中邛君即蚕丛,不久僭越称为“蜀王”,成为“三星堆文化圈”的统治者。
       概括“又见璧跗攽异数”句意:宋代出土了邛君 和 濮君的印章。
       辅证材料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中华书局出版的《金文编》447p所收载青铜器铭文:“邛君壶、邛江吊姬簋、邛季戈、孙吊师父壶”,能补证上述历史。
       其中“邛江”指今称的南河;“邛季”指第三代蜀王;“孙”指第四代蜀王。
        
1652321496(1).jpg
       要领金匮阐斯文:要领,要点,关键。金匮,金属盒子,用于存放贵重的、或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比如邛君印。阐斯文,阐,阐明、阐释。斯文,泛指文化。
       句意:
       收藏在青铜盒中,由周天子颁给邛君和濮君的青铜 或 料珠、珊瑚质地的印章,足以阐释那段中国历史。
       鱼凫西隔一隅地:鱼凫城—今成都金沙遗址一带。由广汉三星堆人东迁至此,公元前315年,张若在鱼凫城附近筑成都城,而旧鱼凫城西距李微之的家一隅之地。
       龙马南来四世勋:称赞李微之祖上跟随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有功,至李微之时已授勋四代。勋,特殊的功劳。
       辛弃疾《南渡录》:靖康之变后的1127年,“康王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
       陈古鉴今皆实迹:陈列古史,以鉴当今,皆有史实和遗迹。
       论思亟原张吾军:论思,特指皇帝与学士、臣子讨论学问。出处汉.班固《两都赋》序:“朝夕论思,日月献纳。”亟,金文表示说话和喊叫。原,最初的和开始的。张吾军,谓壮大自己的声势。出处《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按
      《两都赋》指汉.班张《两都赋》,唐文宗太和年间,唐皇室李庾《西都赋》和《东都赋》,直接上继班张,写长安与洛阳,涉及商周史。
       句意:
       汉唐皇帝与学士、臣子就大声讨论过上述商周史。

 楼主| 发表于 2022-5-14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西村》宋.陆游
       注释:凡丁
       昨夜雨多溪水浑,不妨唤渡到西村。出游始觉此身健,无食更知吾道尊。
       药笈可赊山店酒,筇枝时打野僧门。归来灯火茅檐夜,且复狂歌鼓盎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锁厅考试(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第一,因秦桧孙秦埙居二,秦桧降罪主考官而除名。次年参加礼部考试时,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由于坚持主张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次年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期间任邛州、蜀州、夔州通判。清嘉庆《邛州志.文秩》466p:“南宋,通判陆游。”《艺文志》收录歌咏邛州景物诗二十五首。另外,宋代夹关出土瓦棺、邛窑省油灯 和 用牛车运竹炭进城炼铁等,以“予亲见之”收录于《老学庵笔记》中。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由于陆游“喜论恢复”,主和派群起攻之,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不合时宜”,以“嘲咏风月”为名削职罢官,愤而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宁宗嘉泰二年(1202)诏入京,主编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兼秘书监。嘉定三年(1210)临终遗作《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周恩来评论:
      “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陆游作品颇丰,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九千余首、《渭南文集》五十卷、《老学庵笔记》十卷、《南唐书》、《放翁词》、《渭南词》。
       《陆游成都石刻像》(网络图片)
        
1652437957(1).jpg
       西村:宋代邛州城—公孙述城的西郊,沿途庙宇众多。
       无食更知吾道尊:乾道七年(1171年)初,陆游高兴地受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为幕府,积极为抗金出谋划策,但同年十月,朝廷否决其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而调王炎回京,从而解散幕府,此时的陆游无俸禄,但认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主张是正确的。
       药笈:书箱的别称。可装书籍、常用药品、日用品。
       筇枝:即邛竹杖。
       且复狂歌鼓盎盆:陆游为宣泄情绪而大声歌唱,同时敲击金属盆,使发出有节奏感的响声。

 楼主| 发表于 2022-5-16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忆故人》宋.陆游
       注释:凡丁
       余年十六始识叶晦叔于西湖上,后二十七年,晦叔之弟声叔来为临邛守,相遇于成都,晦叔没久矣,访其遗文,略无在者,乃赋此诗:
       故人零落久山丘,谁记京华第一流?曹霸挥毫空万马,庖丁投刃解千牛。
       相逢梦境何牢记,追思清言未免愁,雷电将取遗稿尽,他年虚有茂陵求。

       陆游:(见前注)
       忆故人:陆游四十三岁时,在成都遇见临邛郡守叶声叔(无考),问起十六岁时认识的声叔之兄晦叔,答:“没久矣。”因作此诗发感慨。
       声叔来为临邛守:临邛守 即 临邛郡守(文官武职)。属益州(成都)路管辖。“来为”二字说明,此诗作于乾道七年(1171),当年初,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入蜀时,陆游与临邛郡守叶声叔在成都相见。
       1993版《邛崃县志》78p载:“北宋时,邛州改为邛州临邛郡,归益州路管辖。南宋时期仍为邛州临邛郡。元朝改邛州临邛郡为邛州。”
       叶晦叔:无详考,仅南宋.洪迈《与叶晦叔同考校诸生锁宿贡院作》诗有提及。
       曹霸挥毫:曹霸,曹操后人,唐代著名人物和马画家,玄宗下旨召为宫庭画师,临行前在画作中留“富贵于我如浮云”题跋,表达不慕名利的心迹。因《画马图诗》涉嫌讽喻唐王室被削职免官卖画为生,安史之乱时,杜甫在成都与之相遇,作《丹青引 赠曹将军霸》及《韦讽录事 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表达对曹霸际遇的同情。
       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观测精微,运用自如。
       陆游借用以上典故,比拟叶晦叔的才干。
       雷电将取遗稿尽:叶晦叔的遗稿行将自然消失。
       他年虚有茂陵求:典故,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司马相如病逝,武帝派所忠前往索书,仅得《封禅文》一卷。

 楼主| 发表于 2022-5-1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渡浮桥至南台入临邛》宋.陆游
       注释:凡丁
       客中多病废登邛,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船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古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荫。

       陆游:(见前注)
       渡浮桥至南台入临邛:陆游初到临邛,应是从成都乘船而到,而且特意渡过浮桥,再登南台眺望江景。
       客中多病废登邛:乾道七年(117)初,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成为幕僚,为积极抗金制定《平戎策》,同年八月被朝廷否决并调王炎回京,同时解散幕府,陆游为排遣愁闷而赴临邛。
       闻说南台试一寻:陆游初到成都时,便听说邛州新建了一处楼台 即 南楼,而欲“试一寻”。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5p:“南楼,明一统志:‘在邛县南五里,前临大江。宋淳熙间郡守张方建,明万历间,知州周班重葺(即修补),旋毁。’”
       民国《邛崃县志》73p:“南楼,旧志引明《一统志》:‘宋淳熙时郡守张方建。’查淳熙乃宋孝宗年号,时张方尚未中进士,焉得为郡守?……乃嘉定五年(1212)眉山张师夔循(按照)郡谯楼而建。纵广四仞,横长如从,承阿二庋挟承如鸟斯翼,其衡各以二丈。侍郎阳安许奕扁其所曰《南楼》。”(意为:纵广三丈二尺,四角飞檐二丈,形势如鸟翼,按比例高约15米,台高1-2米。)
       同志74p:“享泉……案张方字义立,号瑞庵,资阳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临邛郡守最久。”
       清.嘉庆《邛州志.文秩》466p:“张方,嘉定中(1208-1224)知邛州。”
       按
       宋淳熙间为1174-1189年;嘉定五年为1212年;而陆游“渡浮桥至南台入临邛”是乾道七年,即1171年。以此诗推,南楼建成于乾道七年。陆游初到成都时,便“闻说南台”之名而“试一寻”。
       至于民国《邛崃县志》说:“嘉定五年(1212)眉山张师夔‘循郡谯楼’而建。”是按原样复建。当时,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的张方(资阳人)已经知邛州很久了。
       九轨徐行怒涛上:根据《渡浮桥至南台入临邛》诗题,宋代时邛州南河上有一座可容九辆车并列行驶的浮桥。《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千船横系大江心:描写宋代南河古码头千船横系的宏大场面。
       按:
       邛崃南河古称:邛江、邛水。清康熙《邛州志》40p:“邛水,洲治南五里,俗呼南河。源出邛崃山。”码头形成于先秦时期,由李冰从白沫江和火井江源头通正至宜宾而下长江,后来,今称“邛窑遗址”的十方堂处,成为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码头群,上至石灰包,下至龚渔箭,十年前调查计有大小码头十余处。陆游“千船横系大江心”的真实写照,再现了当年景象。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意欲伐楚,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另外
       唐.杜甫在临邛生活的两年时间里计留下诗作九首,其中著名的《绝句》描写南河(邛江)景色:
     “两个黄鸸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陆路运输取代了船运,“千船横系”的景象消失,惟有数株古榕和菩提树在默默见证。
       寺楼钟古:指十方堂码头处的“十方堂”寺庙中的钟楼。该钟楼形制像城中现存的钟鼓楼,1935年,国民党唐式尊部队盗掘邛窑时将钟楼挖虚,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坍塌。
       按

       虽然清.康熙《邛州志》载:“十方堂始建于明。”但笔者认为是明代复建,始建不晚于宋,比如“南楼”的始建时间就引起过宁缃的怀疑和推敲,但是毕竟陆游等古人的诗是纪实性的,我们可从中读到真实的历史。
       况且十方堂一带原本叫“古城”,山名“古城山,山有铁祖祠。
(就在十方堂)”还有“古城山寺”地名,皆记载在史志和清.罗衡斋《川南第一桥图》中,等待现代人去破解!
       醉吹横笛坐榕荫:陆游坐在南河岸边榕树下吹笛的惬意样子,如今南河北岸仍有古榕数株。


 楼主| 发表于 2022-5-1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鹤馆夜坐》宋.陆游
       注释:凡丁
       竹当风雨夜,松声波涛翻。我坐白鹤馆,灯看无晤言。
       廓然心境寂,一洗吏卒喧。袖手哦新诗,清寒愧雄浑。
       屈宋死千载,谁能起九泉。中间李与杜,独招湘水魂。
       自此竞摹写,几人望其藩?兰苕看翡翠,烟雨啼青猿。
       岂知云海中,九万击鹏鲲。更阑灯欲死,此夜与谁论?

       陆游:(见前注)
       白鹤馆:驿馆。汉代称为:都亭。位置在今南街口至东街粮食局以西,旁边即:司马琴台。
       都亭为都邑中的传舍,郡县治所则置都亭。秦法,十里一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相如往舍都亭。
       北宋《方舆胜览》载:“白鹤馆中,有文与可(即文同,北宋画家,曾三仕邛州)所作怪木竹石真迹,号:墨林。”
       清.康熙《邛州志.驿递》53p:“白鹤驿在州治南,久经奉裁。”
       竹当风雨夜,松声波涛翻:诗句铨释了“都亭驿”更名“白鹤馆”的原因,是南宋时白鹤馆规模很大,内有园林松竹,并且栖居有白鹤。
       清末,白鹤馆改建为民居,建国后成为邛崃县百货公司所在地。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百货大楼挖地基时,曾经发掘出古代园林中的“小桥流水”遗迹。
       无晤言:无人相对谈话。
       廓然:空旷寂静。
       吏卒:白鹤馆中住宿的驿递、官兵、胥吏、衙役。
       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
       九泉:犹黄泉,即阴间。
       李与杜:李白和杜甫。
       湘水魂:杜甫在前往岳阳的船上去世,属湘江水系。
       几人望其藩:有几人达到李白和杜甫的境界?藩,《集韻》“音翻。籬也。”《疏》:“樊圃之藩也。又域也。”
       兰苕看翡翠:苕,音条。兰苕,即兰花。唐.杜甫《戏为六绝句》:“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青猿:毛黑色的猿猴。古诗中常提及邛州地方有猿类生活。如后蜀.惠坚《三过邛州》句:“文君何处井,残月听啼猿。”宋.顿起《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句:“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玃,即猿猴。
       九万击鹏鲲:鹏鲲,鹏鸟与鲲鱼。比喻有雄才大略的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邛》宋.陆游
       注释:凡丁
       卓府寻儒相如去,未饮文君酒肆垆。
       海棠正至羞红日,初飐花色不忆悲。

       陆游:(见前注)
       卓府:即卓王孙宅—卓文君的娘家。唐《元和郡县图志》等载:“卓王孙宅基方十里。”换算成正方形即十平方里(秦制),系包括卓家的田地和冶铸、陶器生产、码头运输等产业所占土地面积总和。
       而卓府却在今称学道街与书院街之间的西街段北边。今称:瓮亭公园。
       唐时,卓府开辟为:水亭。设楼台亭阁,供文人聚会或饯别场所,沿至宋代。
       有唐.唐求《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诗为证: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闗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连天逺,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明.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讨伐在“公孙述城”(唐、宋、元邛州城)称帝的明玉珍父子时,将“公孙述城夷其城堡。”并将“邛州降为邛县”划属嘉州(今乐山市)管辖。
       永乐十四年(1414),县官门仲昌将水亭一带圈做邛县县城,将县治所设于此。建设过程中发掘出“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的“卓氏钱瓮”两个,其“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明成化十七年(1481),临邛城扩大至今知范围,邛县复升为:邛州。州治所短暂在前南街小学,后将原邛县治所改建为州治所,县治所则迁至鼓楼之北。州治所之北所建城隍庙称为:邛州城隍庙。城隍庙前原“三步石街”直通“新牌坊”至西街。
       清康熙时,州牧戚延裔将“州治左”的“瓮亭”更名为:翠屏阁。作为业已消失的临邛八景之一的《翠阁秋阴》代景点。翠屏阁后迁金龟山。
      (以上从清.康熙和嘉庆《邛州志》以及民国《邛崃县志》中梳理)
       明.成化时期始建的临邛县衙,历经明清和民国时期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发为“海宁”房产。
1936年,民国政府将“邛州治所所在地”辟建为“新公园”时,为了弄清楚古瓮亭下是否真有“卓氏钱瓮”,张志和将军安排国民党21军145师唐式遵部卒在亭子四周进行试探性发掘,果见古瓮埋于亭下,于是回土填实。
       同期,民国政府将清代的州衙卖与刘俊卿与赵某(二人为郎舅关系)合作开“大众食堂”饭馆,营业至1950年。
       系赵某之父,先买下位于今棉花街口的议事厅(明代的土司分守台),转卖之后再买邛州州衙。
       民国初,将东街清代守备衙门(现称衙门巷门牌号:209-215)卖与张继成开“继成旅店”至1956年公私合营,现为民居;将兴贤街口始于汉、唐的都官衙门—明代的:上川南道衙门。清代的:把总署。卖为民居;将白鹤馆和司马琴台旧址卖后改建为街坊。
       1950年,新公园更名为:人民公园。
       1986年,人民公园更名为:瓮亭公园。
       文君酒肆:即西汉“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处。今称的文君街,早年名:文君巷,宋代时名:里仁街。街北即司马琴台 和 白鹤馆。
       海棠正至羞红日:陆游于乾道七年(1117)八月入临邛,正是海裳果“羞红”成熟的季节。
       初飐花色:初春的风吹拂海棠花枝颤动的样子。飐,音展。风吹树枝而颤动。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邛州谯门》宋.陆游
       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口张。
       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攀跻忽至此,倚柱眩欲颠。
       车马细如蚁,纷纷衢路间。嗟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
       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向来出处际,不愧咫尺天。
       风吹哦诗声,十里摇西山。悬知老僊翁,为我一粲然。

       陆游:(见前注)
       谯门:城门上用以望远的高楼。
       张四郎:仙人张远霄。《续文献通考》“邛州南十里白鹤山张四郎祠,盖神仙者流。山下碑甚古,字画不可识。郡人云:‘四郎所立,以御魑魅,救疾疫。’后人能辨其字者,则可学仙。”
       按
     “邛州南十里白鹤山”,宋代的邛州城即西汉时筑“公孙述城”,在龙兴寺以北,该城座北向南,十字型主街分为南、北、东、西区,东西街一线以南即州南。因并列的先秦时期所筑“张若城”和唐代“建昌营坝”为军事禁区,故去“白鹤山张四郎祠”需绕道计十里,而今人从“明清临邛城”至鹤林寺是直路,仅三公里。
       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形容宋代邛州城城楼高大雄伟,登上三重谯门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攀跻:
即攀登。跻,音基。
       倚柱眩欲颠:亦形容宋代邛州城城楼高峻。
       车马细如蚁:邛州城为南方丝绸之路首城,远望路上车马和行人如蚂蚁列队行走。
       衢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嗟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陆游感叹百姓忙于生计而整年奔波。
       澹荡:悠闲自在。
       咫尺天:形容天与人的距离很近,仿佛伸手可及,亦形容邛州谯楼很高。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风吹哦诗声,十里摇西山:风吹林海如波涛翻滚,好像摇动了十里之外的西部群山。
       老僊翁:僊,今写作仙。指神仙张四郎—张远霄。
       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按
       此诗所记为研究宋代邛州城市风貌,以及南方丝绸之路繁忙景象的珍贵史实。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