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历代名人吟咏邛州杂诗辑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7-29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临邛元天观》元.张三丰
       注释:凡丁
       等闲钓罢海中鳌,一笑归来祖晋陶。花吐碧桃春正好,笋抽翠竹叶还高。
       心怀凤阙龙鳞会,身寓龟城马脚劳。何必终南论捷径,宦情于我似鸿毛。

       张三丰:名通。又名彭俊、全一、君宝、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君实、铉一、蹋仙、居宝、昆阳。号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今辽宁阜新人,一说今辽宁锦州市黑山县人。生于元.定宗二年(1247)年四月初九日子时。14岁考取文武状元,18岁担任博陵(今河北定州一带)县令。后辞官出家修道,拜火龙真人为师。入明朝后自称“大元遗老”、“大元逸民”。为道教学者、思想家、丹道学家,中国道教武当派开山祖师。
       嘉庆《邛州志》817p:“张三丰,沙陀国人,旧传张道陵后裔也。或曰天目(浙江西北部)人,名君宝,字元一。”
      《明史.方伎列传》:“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
       金末元初至明永乐时期显世。
       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号: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临邛元天观:位置在今西校场路邛崃三中校,始建于晋。唐代名天师观;元代称元天观。供奉道教创始人—天师道祖师张道陵。清代改名:天庆寺。民国时期由邓蜀才改建为:蜀才学校。清.嘉庆《邛州志》287p:“天庆寺本唐天师观。”
       张道陵本名:张陵(34-157),字辅汉,张良八世孙,江苏丰县人,于古临邛鹤呜山(唐属大邑)创天师道。
       张天师第六十五代后裔—张金涛 为天师府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诗题:张三丰在临邛元天观题诗,表述自已的行踪飘忽不定。
       等闲钓罢海中鳌:到海中钓大龟或大鳖不算一回事。等闲:平常。
       祖晋陶:效法东晋陶渊明隐居。祖,多义之一效法,承袭。
       心怀凤阙龙鳞会:心系皇宫受帝王召见。凤阙,指皇宫。龙鳞,指皇帝。龙鳞会,与帝王相会。《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触犯)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后因以“龙鳞”指人主。
       身寓龟城马脚劳:寓居在成都青羊宫,骑马来往于临邛之间。龟城,成都的别称。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頽。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省称:龟城。
       终南论捷径:比喻谋求官职的便捷途径。唐.卢藏用因早年求官不得,特意到终南山“隐居”并唆使人散布消息,引起唐玄宗的注意而召入宫,被司马承祯讽刺为:“终南捷径”,后成为成语。
       宦情于我似鸿毛:张三丰不屑于做官。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三丰像赞》明.逸名
       注释:凡丁
       若有人兮,出世匪常。曩自中土,移居朔方。奇骨森立,美髯戟张。距重阳其未远,步虚靖之遗芳。飘飘乎神仙之气,皎皎乎冰雪之肠。爰寻师而问道,岁月亦云其遑遑。既受诀于散圣,复续派于瓜王。全一真之妙语,契未判之纯阳。南游闽楚,东略扶桑。历诸天之洞府,参气化而翱翔。曰儒曰释,曰老曰庄。皆潜通其奥旨,乃怀玉而中藏。长绦短褐,至于吾邦。吾不知其甲子之几何,但见其毛发之苍苍。盖久从游于赤松之徒,而类夫圯上之子房也。

       匪常:非常。匪,通非。
       曩自中土,移居朔方:张三丰先祖原是南方人,后移居北方。曩,音馕。即从前,过去;朔方,北方。《尔雅》“朔,北方也。”
       奇骨森立,美髯戟张:张三丰身材高大,气质不凡。史载,张三丰“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距重阳其未远,步虚靖之遗芳:重阳节后不久,诗人游览临邛元天观时见到张三丰的题诗,因作《张三丰像赞》词。虚靖,指北宋道士张继先。借指张三丰;遗芳,留下的盛德美名。
       按
       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北宋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627)三十六岁羽化,葬安徽天庆观。
       而唐、宋、元、明时期的临邛元天观,应是供奉天师道第一代天师。因“元”字释义为:头、首、始。由此推知张三丰千里迢迢到临邛元天观题诗的原因。
       皎皎乎冰雪之肠:形容张三丰心胸坦荡明亮。
       爰寻师而问道:更换老师学道。爰,多义词。其一为变更、更换。
       遑遑:匆忙。
       既受诀于散圣,复续派于瓜王:张三丰开初向散仙领受禅旨得法,继而成为道教的出色人物。散圣,犹散仙。指道教中的正一教。
       全一真:道教分类有全真教 和 正一教。全真吃素,正一不忌口;全真蓄发,正一不一定留发;全真住庙,正一不一定在庙里;全真不允许结婚,正一可以结婚;全真不崇尚符咒,正一以符咒为主……
       契未判之纯阳: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相似。吕洞宾称为:纯阳子。
       东略扶桑:了解古代神话传说中栖息金乌(太阳)的东方扶桑树。
       曰儒曰释,曰老曰庄,皆潜通其奥旨:张三丰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教义。
       长绦短褐:粗布短衣上拴着长带子。绦,用丝线编织的带子;褐,初布短衣。
       至于吾邦:来我临邛地方。
       赤松之徒:修道的人。赤松子,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
       类夫圯上之子房:张三丰为张良第58世孙。张良,字子房。《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桥上),遇一老父,受《太公兵法》。”类夫,相似。

     附录
      
《张三丰传略》(见清.康熙《邛州志》154p
     “张三丰不知何许人,洪武中入蜀,侨寓环卫姜指挥家。寒暑惟一箬笠,笠甚大,即小户出入不碍。系铁线条,极工致,朝夕居一磐石上。曾取梅枝插土即生,花皆下垂,故成都夕年犹遗“照水梅”种焉。
       永乐中(1403-1424)游内江,寓明玉道人家,诡云(假称)庞姓,微示与异,尝履极险不坠,涉水无少濡。而玉(明玉道人)善符咒,多奇验,欲以授庞(三丰),庞笑曰:“我以道奉公,公乃以法授我耶?”乃作道法,会同疏一通兕之(注1)。居岁余,胡潆(注2)物色之,遂同玉(明玉道人)见胡,不知所终。
       或曰天目(浙江北部)人,名君实,字元一,居陕西宝鸡县。洪武末召见异之,赐以玉环。后至成都,寓青羊宫。月余,入鹤鸣山修炼,山有石鹤,鸣则有人成仙。三丰在山,石鹤复鸣,人咸惊异。居半载,往来于峨嵋山中,入天谷洞不出,年已三百余岁矣,后遂不知其迹。”
       注1、会同疏一通兕之,幻化出老子所骑的青牛。兕,音四。古代像犀牛的动物,相传为老子坐骑。
       注2、《明史.胡潆传》:“字源洁,武进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迁户科给事中,惠帝(建文帝)崩于火,或言遁去,帝(永乐)疑之,五年(1407)遣潆遍行天下州郡乡驿,隐查建文帝安在……卒年八十九岁。”

       综述:
       张三丰生于元.定宗二年(1247)四月初九日,明.永乐五年(1407)尚寓居内江明玉道人家,当朱棣遣胡潆遍行天下州郡乡驿,隐查出逃的建文皇帝时,被“胡潆物色之”,从此不知所终,其在世时间为160年。

 楼主| 发表于 2022-7-3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君当垆》元末明初.瞿佑
       注释:凡丁
       一曲丝桐解误身,辞家奔走逐风尘。
       临邛市上旗亭侧,多少停杯送目人。

       瞿佑:(1347-1433)字宗吉,号存斋。今浙江杭州人,少有诗名。洪武初,由贡士荐授仁和训导、国子助教官、浙江临安教谕、河南宜阳训导、周王府长史。永乐间作诗获罪,谪戍今河北怀柔十年,洪熙元年(1425)赦还,以著述终年。著有《存斋诗集》、《闻史管见》、《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乐全集》和传奇小说集《剪灯新话》等20余种
       一曲丝桐解误身,辞家奔走逐风尘: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琴曲,改变了年青寡妇卓文君的命运,是夜与心上人驰奔成都。
       一曲丝桐,指《凤求凰》琴曲。古人削桐木为琴,以丝为弦,故名。
       临邛市:古临邛历史上共三处城池。
       汉唐时期的邛州治所设在西汉末年导江(都江堰灌区)卒正公孙述所筑的“公孙述城”中,为行政区;军事城堡为先秦时期蜀守张若所筑的“张若城”。位于“公孙述城”西边;工商业区则在秦始皇时设的移民区—即西汉“卓王孙宅”周边。
史载:“卓王孙宅在城南五里,基方十里。”所记为秦制五里,约合今制3.5里。
       汉唐时期,卓王孙宅周边发展成为人口密集的工商业区,有发达的码头港口和路网体系。明初,朱元璋征讨割据“公孙述城”称帝的明玉珍父子时,将“公孙述城夷其城堡”后,把县治所迁于原先的临邛镇处。
       甲骨文“市”字本义指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即:市场。《说文》:“市,买卖所之也。”《现代汉语词典》:“城市,指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旗亭侧:指今称的文君井街。唐代名:文君巷。宋代名:里仁街。街口设旗亭,街道上设酒市。街南是文君井,街北是司马琴台。陆游南宋.淳熙四年(1177)《文君井》诗:“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陆游诗注:“司马琴台与文君井确实两处,虽不远,亦不相连。里仁街旧名文君巷,井与台隔巷。”
       旗亭:
       1、指市楼,古代指挥和表示集市交易之地。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唐.白行简《李娃传》:“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
       2、指酒楼。因其楼外悬旗,故称旗亭。明.孟称舜杂剧《桃花人面.第一出》:“店舍无烟花满树,旗亭唤酒蚤凉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十七回》:“良朋相遇,岂可分途?何不到旗亭,小饮三杯?”
       《西汉彩绘陶旗亭》(网络图片)

       165891263418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8-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词《先民谣》汉.岷江古碑
       注释:凡丁
       岷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大饥不饥,蜀有蹲鸱。大旱不乱,蜀有广汉。

       汉岷江古碑:汉代都江堰古碑所记之词。见清.康熙《邛州志.古词》174p。
       岷阜之山,江出其腹:阜,山丘。引申为厚、大、多。岷江水系皆发源于岷山,邛崃火井江和白木江亦属岷江水系,统统入长江。
       四川通江李善济宣统二年春月《游青城联》: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
       帝以会昌:会昌,谓会当兴盛隆昌。
       相传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因帮助黄帝打败蚩尤而统一华夏,黄帝在青城山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统领五岳,后世称青城山为:丈人峰。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
       晋.左思《蜀都赋》:“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肹饗而兴作。”李逵 注:“昌,庆也。言天帝於此会庆建福也。”
       蜀有蹲鸱:蹲鴟,音登蚩。蜀地所产的大芋头,因状如蹲伏的鸱,故称。张守节释义:“蹲鴟,芋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秦破赵,迁卓氏。……诸迁虏……求近处,唯卓氏曰:‘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历史词典解释:“汶山,即今四川西北部之岷山。”
       大早不乱,蜀有广汉:汉高祖六年(前211)新增广汉郡。晋.常璩《华阳国志》:“分巴割蜀,以成健广。”为四川地区三郡(蜀郡、巴郡、广汉郡)之一。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以南,四川旺苍、剑阁、蓬溪以西,潼南、遂宁、新都以北,什邡、北川以东地区。
       先秦时期,李冰除主持修建都江堰外,还疏导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如“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布,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冰又通笮火井江经临邛,与蒙溪(发源太和天台山)分水白木江合”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按
       先秦时期的临邛县域包括今都江堰市及崇州、大邑、新津等地,故汉代的岷江古碑词收载于清.康熙《邛州志》中。
       亦不奇怪,西汉末年管理都江堰流域的导江卒正公孙述,要在先秦时期所筑“张若城”旁边新筑“公孙述城”,并于东汉建武元年(25)四月称帝,国号:成家。割据蜀郡共十二年。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天凤元年(14),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
       民国《邛崃县志.疆土志》42p:“秦始皇置临邛县时,县治即秦时蜀守张若(所筑)临邛城故地也。当时郡县未定,临邛疆土奄有(全部占有)今:崇(州)、新(津)、灌(县即今都江堰市)及大邑之地。”
       清.嘉庆《邛州志》84p:“大邑县汉蜀郡江源县(今崇州)地,唐咸享二年(671)析置大邑县属邛州。宋属临邛郡,元明属邛州。”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中曲八首.其八》明.夏缁
       注释:凡丁
       蒟酱唐蒙亦漫传,邛西曾不到张骞。
       柔花渍白夷桐布,巨节刳青濮竹船。

       夏缁:字幼青,号雪子,浙江嘉善县人,天启间诸生(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学生),刻有《西泠集》、《维摩集》、《孤望集》和《滇景系诗》。
       南中曲:夏缁描写南中地方景物的诗歌,共八首,此为之八。
       狭义的南中指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为三国蜀汉的一部分,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广义的南中泛指南方地区。《魏书.李寿传》:“封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根据诗句,夏缁描写的是狭义南中的景物。
       蒟酱:调味品。以蒌叶及其果实做成,有辣味。蒟,音举。
       唐蒙: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唐蒙出使南粤,获悉蜀地所产枸酱在夜郎地方出售,遂上疏议开通夜郎道,被武帝授为中郎将后置犍为郡,并发巴蜀卒修通“夜郎道”,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之一条的开拓者。
       漫传:如大水漫流般随处传说。
       邛西曾不到张骞:张骞未曾到过临邛以西的地方,但他凿空西域时,在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地方市场上,看到“匹值十千”的临邛土产细葛布,以及邛竹杖与蜀地产的蒟酱,说明南方丝绸之路早于北方丝绸之路,考古学家认为:南方丝绸之路商周时期便开通。
       柔花渍白夷桐布:用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永昌郡,古哀牢国……有梧桐木,其华(通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以覆亡人,然后服之及卖与人。”
       巨节刳青濮竹船:刳,音枯,意为剖开。濮竹船,古濮人发明的渡河用具—剖开竹子取表层青篾片编成后涂以桐油,今越南湄公河上的渔民仍在使用。
       《现代越南渔民的濮竹船》(网络图片)
        
1659656096575.jpg
       按
       古濮人系来自东方民族的一支,迁徙至蜀地后定居在古临邛以西地区,与邛、笮等民族合称“西南夷”。所建濮国国君称为:濮君。地域广至四川会理县,今䢺江古称濮水,应是濮人生活的区域之—。
       濮水流域又有䢺国,汉武帝时,䢺国愿归汉降为镇,即今䢺江镇,濮水遂改称䢺水。濮人则迁蓰至长江中上游一带,逐渐融入当地民族。
       民国《邛崃县志》85p:“䢺水由䢺坝流来,即〈汉志〉之濮干水也,水源濮布(大邑大飞水)故又名布濮。今查源在雪山,布流涌出为布濮。”
       南宋.岳珂《贺李微之兼李工侍二首.其一》:“当时邛蜀起濮君,褒贬春秋赖洽闻(多闻博识)。”
      《华阳国志》:“越嶲郡会无(今四川会理县)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相如涤器图》明.唐寅
       注释:凡丁
       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今江苏省苏州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苏州府试第一,弘治十一年(1498)应天府乡试第一。弘治十二年以解元入京会试,因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入狱,后贬为浙藩小吏,此后游荡江湖,沉浸于山水诗画创作。其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人物画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体态优美;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书法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相如涤器图》:唐伯虎游历临邛文君井和司马琴台之后的创作画,诗句为题跋。
       琴心挑取卓王孙:唐伯虎认为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芳心的同时,还“琴心挑取卓王孙”,其眼光独到而有依据。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买酒临邛石冻春:唐伯虎说,在临邛酒肆喝到的酒品牌是“石冻春”。字面意思:在石库中经冬存放过的陈酒。辅证:明代邛州衙署就在文君井旁,衙署中设有仓廪、石库、仪仗库等。(见清.嘉庆《邛州志》141p)抑或,唐伯虎喝的酒是官方石库中存放过的老窖。
       按
       古人称蒸馏方法所得的白酒为“烧春”,因其酒精浓度大大高于直接发酵所得的醪糟酒。《唐国史补》载:“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剑南之烧春。”
       从前面数首古人吟颂邛州的诗中获知,宋代临邛酒品牌有瓮头春、一壶春、麴米春等,明代则有唐寅提到的:石冻春。
       狗监犹能荐才子: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新春》明.杨慎
       注释:凡丁
       开岁倏五日,升阳来初春。嘤鸣迥出谷,招提遥绝尘。
       折简枉明牧,广筵散嘉宾。灌坛河润旧,临邛车从新。
       登山复临水,乐事且良辰。持觞不惜醉,悁悒忽行津。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人,明.正德辛未(1511)状元,明代三才子之首,著名文学家,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卷入“大礼议”案被杖责流放云南,期间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三十年(1552)赦罪回四川编修《四川通志》和《全蜀艺文志》时,受邛州州官之邀主修《明.嘉靖邛州志》,收于《四川通志》中。1559年8月8日逝世后追赠:光禄寺少卿。追谥:文宪。
       民国《邛崃县志》19p:“杨升庵《全蜀艺文志》之刻,篇章全载,有似诗文总集,后来府厅、州、县志皆沿以为例,实非志例也,地志篇幅尤非史志可比,志艺文不便。”
       康熙《邛州志》〈儒行〉147p:“杨慎,新都人,正德辛未(1511)状元。嘉靖中至邛,有《游鹤山诗》刻石鹤山祠中;又因兵巡陆北川公请至书《坦上翁传》,亦刻石鹤山祠中。与举人王葵善,曾于新贤街置有宅舍。”
       其间夫人黄娥跟随,现今兴贤街197号名:升庵巷。应为历史名人旧居。
       诗题:《临邛新春》诗作于嘉靖三十年(1552)新春之际。当年杨慎赦罪回四川时候正值春节,邛州兵巡道—按察副使陆北川邀请其主修《明.嘉靖邛州志》并书写《坦上翁传》刻于学道街的鹤山祠中。
       按
       兵巡道,又称兵备道。明代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置按察使为其长官,一省又分为数道,道设“按察分司”,以按察副使、按察佥事任其职,掌分察府、州、县,称谓分巡道。其兼兵备职者,仍兼副使、佥事等衔。
       开岁倏五日,升阳来初春:这一年正月初五立春,杨慎心情愉快地到郊外野游。倏,音书。意为忽然。
       嘤鸣迥出谷:远处传来山谷中鸟的和鸣声。迥,音窘,释义为远。
       招提遥绝尘:远处有寺庙。招提,指寺院。绝尘,形容车辆奔走迅速。
       折简枉明牧:杨慎在车上回想当初收到陆北川公邀请函的情形。折简,指书札或信笺。枉,白费。明牧,贤明的地方长官。
       广筵散嘉宾:接风筵席上有众多嘉宾。广筵,盛大的筵席。
       灌坛河润旧:灌坛,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河润旧,指历史上地方官兴修的水利工程。
       宋.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字敦书 眉山人)墓志铭〉:“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而公以乾道三年(1168)正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按
       先秦时期,李冰在治理都江堰的同时,也治理了临邛火井江、白木江和南河,并兴修“俗所谓大南河第一堰”的“拦江堰”。(见民国《邛崃县志》96p)
     “然则,邛崃县水以䢺坝河(䢺江)、杨场河(斜江)为北条,以齐口水(南河)蒲口水(回龙河)为南条,是火井江之南河为中干矣,从流溯源,其水路皆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所通正开导。”(见民国《邛崃县志》86-87p)
       又“昔李冰壅(塞)江作堋(堰),开二渠(内江、外江)开二渠以沃野,蜀人堰水灌田之法即由此生。”(见民国《邛崃县志》93p)
       临邛车从新:地方官给杨慎配备的车骑和侍从辉煌、华盛。唐.温庭筠《鸿胪寺四十韵》:“锡宴得佳致,车从真炜煌。”
       登山复临水,乐事且良辰:正月初五立春之日,杨慎乘车出行,登山又玩水,真是赏心乐事。
       持觞不惜醉,悁悒忽行津:是日杨慎在郊外野餐畅饮后,心情特别舒畅。持觞:举杯。觞,音商,酒器;悁悒,忧郁;行津,中医理论,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释者
       根据“灌坛河润旧、临邛车从新、登山复临水、招提遥绝尘”句分析,杨慎当年立春日出游的地方,即今称的“南河坎”两岸。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岔驿》明 杨慎
       注释:凡丁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杨慎:(见前注)
       三岔驿,十字路:南宋.陆游《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记为三叉市,意为集市贸易之三叉路口处。明代社会稳定,人流量大增,原先的三叉口集市发展成十字型路口的驿站。
       三岔驿北通大邑、崇州、汶川;东通延贡驿、双流成都;南通蒲江、名山、雅安;西至临邛、芦山以远。
       三岔驿在今大邑县东南,唐代前属临邛县;唐.武德元年(618)属安仁县;元初并入大邑县。
       清.嘉庆《邛州志》121p:“安仁废县,唐置,《元和志》武德元年(618)割临邛、依政、唐兴(隆)等县(部分地方)置,贞观十七年(644)废,咸享元年(670)复置,《九域志》元初,并入大邑县。”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形容车水马龙,交通拥挤。拥盖,马车上有伞盖。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杨慎隐隐感叹大半生颠沛流离的命运。
       释者
       此诗应作于嘉靖三十年(1551),当杨慎赦罪从云南永昌卫(今保山)贬所回四川成都编修《四川通志》的途中。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雾中山》明.杨慎
       注释:凡丁
       悉堵灵波隔,兜罗色界分。禅生唐宝月,仙吏汉朱云。
       龙象偕新侣,鸳鸯偶旧群。诸天尘梦少,燕座勒清芬。

       杨慎:(见前注)
       诗题:杨慎接受雾中山开化寺住持题写《雾中山开化寺碑记》的邀请,前往雾中山游览找感觉。
       雾中山:又名大光明山、天诚山。主峰海拔1638米,方圆数十里,号称七十二峰。位于大邑县城北雾山乡境内,西距县城25公里。山有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的佛教寺庙,系由印度高僧摩腾 和 竺法兰两位尊者,经南方丝绸之路来古临邛县选址创建。
       汉明帝刘庄以佛光普照之意敕赐寺名:大光明普照寺。仅晚于我国第一座汉传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六年。东晋时更名为:显应寺;明宣宗时更名为:开化寺。鼎盛时期“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可数。”
       明末,雾中山寺庙群落尽毁于张献忠之乱。
       1962年,以“大光明山”命名的“邛崃县光明公社”(包括天宫庙和西岭雪山等)整体划属唐.咸享二年(671)析置的大邑县。
       1992年8月,大邑县人民政府批准按照规划重修开化寺、接王亭、莹华殿等,并由峨眉山高僧普观大师任住持,果章大师任监院,将遗址开放作为佛教活动点。
       按
       恰巧应了杨慎在《雾中山开化寺碑记》中所引用元初的〈伽胡佛谶语〉(预言)即:“此山三百年后兵燹劫空,香火断绝。七百年后重新建造,轮奂(屋宇高大众多)复宏。”(见清.嘉庆《邛州志》1060-1061p)
       悉堵灵波隔:塔子建在水边。悉堵,即塔子。
       兜罗色界分:布局恰到好处。兜罗,收拾。
       禅生唐宝月:祠寺中供奉有唐朝诗人宝月像。宝月,生卒年月,籍贯生平皆不详。
       仙吏汉朱云:祠寺中还供奉有汉代朱云像。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仙吏,比喻职位高的大臣。旧时,中央王朝称为天朝,天朝的大臣故称仙吏。
       龙象偕新侣:寺庙中不仅有罗汉像,还有如朱云、宝月一般的人物像。龙象,龙与象。因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佛教借喻诸阿罗汉中最大能力者。
       鸳鸯偶旧群:雾中山有一处鸳鸯池。唐.李商隐《鸳鸯》诗:“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诸天:指佛教众神。
       尘梦:尘世的梦幻。
       燕座勒清芬:杨慎坐下来题写《雾中山开化寺碑记》和《天国名山坊》联: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
       燕座:燕通宴,即闲坐、静坐。
       勒:勒石。
       清芬:美名、美景。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言诗《雾中山盘陀石》明.杨慎
       注释:凡丁
       昨过灵灯净土,兹长云顶磐陀,三百六十飞升,八万四千窣坡。
       诸峰须弥纳芥,众水阿耨多罗。何处昭涛清转,似滨渔山梵歌。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人,明.正德辛未(1511)状元,明代三才子之首,著名文学家,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卷入“大礼议”案被杖责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保山),期间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三十年(1551)赦罪回四川编修《四川通志》和《全蜀艺文志》时,受邛州州官之邀主修《明.嘉靖邛州志》,收于《四川通志》中。1559年8月8日逝世后追赠:光禄寺少卿。追谥:文宪。
  

       诗题:杨慎回四川后接受雾中山开化寺长老题写《雾中山开化寺碑记》的邀请,经过实地考察,对雾中山环景有了总体的印象而作此诗。
      

       昨过灵灯净土:昨天从寺庙中过来。灵灯,寺院中的长明灯;净土,没有被尘世污染的地方。
       兹长云顶磐陀:山顶上滋长出一块巨大不平的岩石。兹,通滋。
       三百六十飞升:佛门中有许多修炼成佛的。三百六十,表示多而全的数字。
       八万四千窣坡:佛教中有许多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的佛塔。八万四千,表示多而全的数字;窣坡,窣堵坡的简称,即佛塔。窣,音苏。
       诸峰须弥纳芥:雾中山的七十二峰皆如须弥山,但都可以容纳在一粒芥子中。
       须弥山在印度,既高且广。“须弥纳芥”为佛家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比喻小中有大,有容乃大。譬如读书破万卷的人,知识都贮存在“脑海”中一样。芥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种子,全国各地皆产。
       成语“芥子纳须弥”故事
       唐.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是不可能的吧?”
       智常:“你真的‘读书破万卷’吗?”
       李渤:“我何止读万卷书啊!”
       智常:“你读的万卷书在哪里呢?”
       李渤:“都保存在脑海中。”于是恍然大悟。
       众水阿耨多罗:众水无上,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阿耨多罗,梵语的译音。意为无上。
       何处昭涛清转:这是什么地方,大水如此碧绿透彻,还发出阵阵涛声?
       似滨渔山梵歌:好似从渔山上寺院里传出的诵经声。梵歌,和尚念的经卷,系用梵文写成,因每个梵文都有音调,朗读时像唱歌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明.杨慎
       注释:凡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人,明.正德辛未(1511)状元,明代三才子之首,著名文学家,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卷入“大礼议”案被杖责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保山),期间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三十年(1551)赦罪回四川编修《四川通志》和《全蜀艺文志》时,受邛州州官之邀主修《明.嘉靖邛州志》,收于《四川通志》中。1559年8月8日逝世后追赠:光禄寺少卿。追谥:文宪。

       临江仙:词牌名。杨升庵流放云南期间经泸州码头有感而作。当他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时,顿起“是非成败转头空”感慨,不由叹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后用于《廿一史弹词.说秦汉》开场词;明末清初,毛宗岗点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时引用《临江仙》作开篇词;1994版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用为片头曲歌词,由谷建芬作曲,杨洪基演唱;2008年12月16日,《三国演义》片头曲被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自比饱经风霜的老渔人和樵夫看透了尘世。渔樵:渔人和樵夫。
       江渚:江中小洲,亦指江边。渚,音主。
       一壶浊酒:醪糟酒,既混浊,又微酸。杨慎借以比喻当时心中的酸楚。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云居寺》明.王廷简
       注释:凡丁
       扁舟乘兴到幽林,谷口春深万树森。陟磴凌虚呼皓月,披襟跌坐趁繁阴。
       闲云出岫新人目,倦鸟归林惬我心。读遍词宗悬彩笔,不妨荒谫一赓呤。

       王廷简:邛州人,嘉靖三十年(1552)以举人身份参与新都太史杨慎主持的《邛州志》修纂。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60名,赐同进士出身。初知江陵(今湖北荆州)时,即抗权相严嵩之命,得劣移(贬官),后历升广西副使、简官按察使,所在有惠政。方壮年勇退,家居三十余载,虽晋阶二品,屡荐不出。因令德懿行,乡里则之(榜样),从祀乡贤。著有《惊愚笔记》。(主要根据《邛州志》145p整理)
       云居寺:清.康熙《邛州志》63P:在“州城南六里,上有呼月亭,为游玩之所,多名公吟咏。”
       呼月亭:清.康熙《邛州志》61P:在“州城南云居寺旁,凭高望远,景最轩豁,为四时游玩之所,上多名人吟韵。”
       民国《邛崃县志》113p:“云居寺始建于元,胜于明,旧名广福寺,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今名。山上有呼月亭,今无亭而有塔,名曰云居塔。”
       扁舟乘兴到幽林,谷口春深万树森:从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见前注)下的季筏子子渡口乘船过河,即云居寺山的谷口。
       民国《邛崃县志》145p:“大南河季筏子为第一渡,此渡通南山北坝。上游葫芦湾、仙人洞、大鱼村、石灰包,小渡。”
       陟磴凌虚呼皓月:攀登上云居寺山的呼月亭中。陟磴,音志凳。意两脚交替沿山而上;凌虚,凌驾云霄;呼皓月,云居寺山有呼月亭。
       跌坐:像佛像的坐姿一样,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
       闲云出岫:云气从山中出来。岫,音秀。山或山洞。
       读遍词宗悬彩笔,不妨荒谫一赓呤:读过许多诗坛、词坛泰斗歌颂云居寺景色的佳作后,依然以浅薄的知识咏赞云居寺。词宗,词坛泰斗;彩笔,生花之笔;荒谫,荒疏、浅薄。
谫,音剪。;赓呤,继续咏赞。

 楼主| 发表于 2022-8-15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卓王孙宅》清.姚兰全
       注释:凡丁
       王孙蹟已零,何处访门庭?废址犁春雨,荒邨照夜星。
       懋鹑殊失計,苔辟口口口,好事臨邛客,攔街置瓮亭。

       姚兰泉(?-1779)字栽亭,号秋塘,今上海南汇周浦人。廪贡生,善书法,尤工小楷,亦好诗,曾遍游名山大川,著有《秋塘诗草》等。清.乾隆四十年(1775)成为四川学政吴省钦(今上海南汇人)的幕僚。
       民国初年,上海南汇姚氏家族后人姚永年将姚兰泉游历记事诗《秋塘诗草》收入《周浦小志》初稿中,红四方面军从《周浦小志.秋塘诗草》中的〈秋塘蜀道诗〉中,了解到成都周边的双流、崇庆、邛崃、名山、雅安等地的关隘、道路、古迹、人物、风俗、历史等信息,对红四方面军在邛崃建立革命老区 以及1935年11月百丈关战役 和 1949年12月二野在邛崃、蒲江打响的成都战役,无疑提供了参考。
       现该书已列为红色文物经过辑录后出版,其中上卷含:《成都雨发》、《晚抵双流》、《渡洋马河》、《卓王孙宅》、《文君井》、《仙人洞》《名山百丈关》《雅安金鸡关》等诗。在《卓王孙宅》诗中,姚兰泉对“卓王孙”有独到的见解。
       参考图片
        
007a565154fe51d7b0f06a4bfd29866.jpg
       b037b91530486c4a2af1a9aae7586fe.jpg

      (1949年,姚养怡先生辑编《周浦小志》稿本,现由上海市浦东党史办方志部工作人员将手稿整理、点断、标注现代标点,以简体横排形式出版。)
       王孙蹟已零:卓王孙的历史事迹已经凋敝。蹟,简化字为迹;零,古作霝。引申为雨、霜、露等降落,又引申为零碎不整。
       废址犁春雨: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早已开垦为田地。明《一统志》:“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基方十里,耕者往往得铜钱。”成语:“一犁春雨”指春季开犁耕种时春雨普降。
       关于“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基方十里。”
       西汉临邛城为:秦筑“张若城。”在西河西边的喻坎以南,距卓王孙宅五里(秦制,约合今制3.5里)。因卓王孙先祖为河北赵地人,秦始皇灭赵国时,随同其它富户流放到蜀地临邛,被安置在移民区—即今临邛镇。因张若城是军事城堡,秦制长二里,宽一里,不可能将这些流放的人安置在军事城堡中!
       荒邨照夜星:明初,朱元璋征讨据西汉末年所筑“公孙述城”(在今君平广场为中心)称帝的明玉珍时,将“公孙述城”夷为平地。
       明.成化十七年(1481),新的临邛城选址“基方十里”的“卓王孙宅”,明末,经过张献忠屠城后,临邛城破坏严重,人民死蓰,临邛城成为一片荒村。
       清.康熙《邛州志.户丁》86p:“国朝康熙二年清丈,户,一百六十六户。丁,一百四十七丁。”(明万历年间 户无考,丁,五千五百九丁半)
       清.康熙《邛州志.田地》90p:“国朝康熙二年清丈,田一百四十—顷七十六亩,地七十七顷九十亩。”(明万历年间 田四千二百八十八顷七十亩)
       按,荒邨,即荒村。“邨”是“村”的异体字,意思和读音一样。
       懋鹑殊失計:无论怎么说,卓王孙与邓通“通假”铸造五铢钱货币是死罪,因为这种行为扰乱了国家货币政策和市场秩序。
       通假,意为互相借用,假手他人。
       懋,意为勤奋努力。又同茂,即盛大;鶉,多义。1、鹌鹑。《淮南子.時則訓》:“田䑕化爲鶉。”又《畢萬術》:“蝦蟆得爪化爲鶉。”再,鶉同鷻。即雕;殊,死罪当殊。《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失計,错误的计谋。
       按
      《史记》〈佞臣列传〉载:“邓通,蜀郡南安(今乐山市)人也,以濯(摇)船为(宫中)黄头郎,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觉而之渐(登)台,以梦中阴目(悄悄看)其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悦)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沫浴,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次),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文帝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铜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矿)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蜀锦),故王孙赀(资)累巨万,邓通钱亦布天下,则是卓之富,又借之于邓也。”
       译成白话文
       邓通与卓王孙协议,以每年收取千匹蜀锦的代价,将汉文帝特批给邓通的严道(今雅安荥经)铜官山采矿权 和 铸币权交与卓王孙,卓王孙遂将“铜官山麓买为陶铸之所”,以邓通的名义大量铸造五铢钱流通于天下。
       明《一统志》卷七十:“邛州铜官山在县城东南八里,史记卓氏之先,求远迁致之临邛,即山铸铁,即此山也。”
       据《荥经县志》载:“县东北三十里,前后聚之间,东临(盐)道底,铜山之顶也,即邓通铸钱处。旧名邓通城,今名宝子山。”
       而
       西汉时的严道地方,隶属蜀郡临邛县,故古史皆载“铜官山在临邛”,铜官山麓(今十方堂)则被“卓王孙买为陶铸之所。”
       关于铜官山
      《汉志》:“严道,属蜀郡。邛来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王莽曰:严治。”故曰:严道。
       严道又称:盐道。音同字异,意思亦殊,指:古时候运盐之道。
       因
       古临邛的盐井,在先秦时期就被李冰所开凿,计有十所(见《蜀王本记》)。东汉时的“临”字,通“盐”字和“监”字,故当时的“临邛”又称“盐邛”或者“监邛”。
       这条古时候从临邛运输食盐至滇、藏之道路上,有今称的芦山、荥经、汉源,此三处皆有大型铜矿,离邛崃最近的芦山县大川铜厂河,至今仍在开采铜矿。
       上述地方,在地广人稀的汉文帝时期统称为:铜官山。划属蜀郡临邛县。因为先秦时期的巴蜀地方只有江洲(今重庆)、成都、临邛、郫县四座城池。故清代临邛人罗衡斋绘《川南第一桥图》时,依据史实将“铜官山”标注在“云居寺”旁。
       参见《川南第一桥图》清.罗衡斋
         微信图片_20220109100445.jpg
       好事臨邛客,攔街置瓮亭:临邛人好追寻历史,也尊重历史,将街道拦腰截断建了一座瓮亭,表示这儿曾经是卓王孙住过的地方。攔,拦的繁体字。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4p:“瓮亭,州治西。明时城中掘得二瓮,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秦汉时期的籀文》(网络图片)
          1660525856181.jpg
       按
       旧时县级以上城市的营建标配三庙即:城隍庙(祭祀护城的隍神)、文庙(祭祀孔子)、武庙(祭祀关羽)。
       明.永乐十四年(1416)朱元璋降邛州为邛县时,所修的“邛县城隍庙”在今称的善恶坝(谐音常绿坝)地方。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县复升为邛州后,于明.隆庆三年(1569)所建的“邛州城隍庙”在前城关粮站处。
       清.嘉庆《邛州志》216p:“邛州城隍庙,在州治西(学道街原白衣庵旁),明.隆庆三年(1569)建,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洲黄复生重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州段以信增修。”
       邛州城隍庙座北朝南,庙前一条街名:三步一石街。后简称:三步石街。此街原先直通西街,当发掘出卓氏钱瓮后,州人将三步石街拦腰截断建了一座瓮亭,并将唐代的水亭扩大,从而在池塘上建桥通往西街,此塘后称:日池。即文脉堰“一脉灌三池”的首池。
       日池以南称为:塘口巷。清末民初,有一寡妇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养大,殁后其子不肖,众邻里凑钱为其立牌坊一道,因无名,曰:新牌坊。建国后,塘口巷更名为:新牌坊街。
       《邛州城隍庙平面示意图》制图:聂葆光
          166052617966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子夜四时欢歌》明•邓云霄
       注释:凡丁
       欢向临邛去,经年不寄书。
       还及浮瓜节,初看燕乳雏。

       邓云霄:今广东东莞人,字玄度。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诗题:“子夜吴歌”系六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为晋代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此首填词属夏歌。
       欢向临邛去,经年不寄书:临邛地方人居环境很好,一整年都乐不想家。
       还及浮瓜节,初看燕乳雏:又到一年一度的初夏,看到乳燕都在学飞准备回南方了,不由得想起了广东老家。
       按
       浮瓜节:1、指农历初夏的六月间;2、借指夏日游宴。
       成语“浮瓜沉李”,意为以冬藏之冰雪所化之水浸泡瓜果,做为消暑食品。
       魏文帝(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韩翃《送蓨县刘主簿楚》:“寒水浮瓜六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唐.杜甫《解闷诗十一》:“翠瓜碧李沉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都人伏天于风亭水榭,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绍,通夕而罢。”
       释者:
       通过此诗,可了解明代时的临邛人,也用冬季收藏的冰雪“冰镇”瓜果消暑。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赴荥经即事》明.范钫
       注释:凡丁
       昨向金鸡驰驿路,又循铁水问泸津。
       口音纠葛应犹昩,魋结文翁尚未训。
       瓦屋四时云似幕,天全三伏雪如银。

       范钫: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明代藏书楼藏—天—阁主人范钦侄儿,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进士,万历三十七年(1609)任邛州佥事,分领建昌兵备道。
       邛州佥事:相当于建昌兵备道副指挥使,正四品。
       建昌兵备道:建昌,今称西昌。汉初的“邛都国”。汉武帝设置为:越嶲郡。唐懿宗时被“蒙诏”占领,呼为:建昌夷。改叫:建昌府、建昌郡。元朝设置:建昌路;兵备道,明朝在边疆及各省要冲地区设置的整饬兵备的按察司分道。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故又称为:建昌卫。
       明代兵备道设在兴贤街今称的:都官祠。
       诗题:再去建昌兵备道管辖的荥经办事。即事,马上要解决的问题。
       昨向金鸡驰驿路:昨天经过金鸡驿
。金鸡驿在今雅安金鸡关。
       又循铁水问泸津:顺着攀枝花段金沙江的支流,寻找诸葛亮当年五月渡泸的津渡—泸津。《水经注.卷三十六》:“(金沙江)又东北至犍为朱提县西为泸江水。有泸津,东去县(堂琅县)八十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
       铁水,攀枝花多铁矿,现代释义“铁水”为含铁离子较高的热矿泉水。又,现代人研究,诸葛亮“五月渡泸”的“沪水”在今攀枝花市境内。
       口音纠葛:唐代称的“建昌夷”为三星堆人的族群之一邛都国人。汉武帝元鼎六年(111)从临邛地方迁至后称的建昌。
           邛都国人即今称的彝族人。彝族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范钫与之交流感到困难。口音,地方语言特征的话音;纠葛,如藤蔓缠绕一般纠结。
       魋结文翁尚未训:魋,同椎,音追。
魋结,又作椎髻。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买)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椎髻箕踞”为成语,范钫借以描述当时的彝族人头上无冠,只绾一个锥形的发髻,两腿像八字形分开席地而坐。他认为:彝族人未接受过西汉教育家文翁的启蒙教育。
       然而
       保留至今的彝文文献中,其“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学者刘志一教授认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创时期,可能有一万年以上。”并称古彝文是“世界文字的始祖。”彝族学者朱琚元亦认为:“彝族传统文字,与约九千年前的贾湖刻符之间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故
       现代考古中,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上符号,用彝文能释读其内容。而今称的包括彝族人在内的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表》网络图片
        
1660776870347.jpg
       《文献中的彝文》网络图片
        
1660776964857.jpg
      
       瓦屋四时云似幕,天全三伏雪如银:瓦屋山,在今眉山市洪雅县;天全县今属雅安市,东与芦山县接壤,南连荥经县,西接泸定县、康定市,北邻宝兴县。
       释者:
       根据诗意,明代的建昌兵备管辖范围包括今称的:眉山市、雅安市、西昌市 以及 攀枝花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田道中》明.蔡文范
       注释:凡丁
       西风萧瑟见田庐,处处青山绿水居。赛社客来成市肆,斜阳鸟去识村墟。
       银丝鲤鲶池边斫,秋亩蹲鸱雨后锄。漫说邛崃真沃土,倦游人早似相如。

       蔡文范:字伯华,江西新昌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除刑部主事。出为湖广学使,升广东参议。有《缙云斋稿》、《甘露堂集》,此诗为代表作。
       诗题:稻田横跨道路两边。古临邛半山半坝,地理优越,坝区有都江堰支渠和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水网体系。
       西风萧瑟见田庐,处处青山绿水居:临邛地方风景独好,从西山吹来的凉风拂动林木,处处可见绿水环绕的田舍。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赛社客来成市肆:旧俗每年春节或农闲,村社皆组织祭祀活动,地方政府主办物资交流大会,寺庙则有庙会,民间相与欢庆。
       例如
       金龟山凤朝寺的会期是正月初八至初十,其时周边的蒲江、彭山、眉山、丹稜、洪雅、名山、大邑、崇州、新津、温江、双流、彭山,乃至成都市、青白江、郫县、彭县、什邡等地信众以及客商皆纷纷赶往,山下的田地、路边、空处皆人山人海,成为各地方名小食、药材、竹编、百货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市场和观赏戏剧杂耍的场所,寺中供应的斋饭摆放达数百桌。而在“送子观音”殿中的“抢童子”活动尤其热闹。
       斜阳鸟去识村墟:夕阳晚照也别是一番景致。
       银丝鲤鲶池边斫,秋亩蹲鸱雨后锄:农家在池塘边剖银白色须的鲤鱼或鲶鱼,晚餐打算用新挖出的芋头来一个红烧。斫,音啄,用刀砍;蹲鸱,音登蚩,今称芋头,邛崃的土特产。
       《史记》:“卓氏之先,赵人。秦破赵,卓氏夫妻推辇而行,曰‘吾闻岷山之下,凶年以蹲鸱为粮,不复疫疠(瘟疫)。’遂家临邛,即山铸铁。”
       漫说邛崃真沃土:漫说,别说。其实是想说;沃土,肥沃的土壤。
       倦游人早似相如:倦游的人,早年间都和相如一样有报负,奋斗和进取。倦游,谓仕宦无定,使人厌倦。宋.苏轼《哨遍•为米折腰》:“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鹤林寺》明.马西回
       斯文遗迹近诸天,古洞荒祠共俨然。禅偈月高僧入定,讲堂松冷鹤惊眠。
       浮屠灯火三千界,洙泗源流五百年。曾是先朝单诏至,白云独自满前川。

       马西回:明代四川省宪副,即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的简称,相当于现代省级公、检、法机关副职,正三品。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别无详考。
       鹤林寺: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八十五高僧记》“南齐高何二师,不著名氏,延兴中(公元494年)自明州象山别其师游蜀。师曰遇明则住,二师到邛,升高远览,夜见群峰火云四起,赫然有光。因访父老,则曰‘四明山也’。始悟遇明而止矣,遂卓锡于山阴。”因山林中栖息白鹤,故名:鹤林寺。山阴,即山的北面。山南为阳,而山北为阴。
       斯文遗迹近诸天:白鹤山中的古文化遗迹多而且品味很高。斯文,指文化或文人和有修养的人;诸天,本指佛教众神,后泛指天界、天空。
       宋.魏了翁《邛州鹤山营造记》:“白鹤山自随唐及今,庵院凡十四所,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西岩翠屏,万竹之景,皆山中胜处。”
       古洞荒祠共俨然:古洞,指西汉胡安点校《易经》的点易洞。荒祠,明代县人席丰所建的胡安祠,在大佛像旁边。祠联:会心在河图洛书上;托迹于山林泉石间。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此外还有翠屏阁、点易书院、北宋.常公谏议常安民 和 南宋.魏了翁读书台等遗迹。
       清.康熙《邛州志》61p:“翠屏阁,州西七里,白鹤山西岩寺左,汉胡安先生创立,阁前山势峭壁,殊为胜览,宋陆务观(陆游)有‘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之句。其阁久废,故址犹存。
       明.万历五年(1577),州守鞠文谷新建点易书院、修露亭、建梅竹轩、恢复翠屏阁。洞侧有明.天启进士杨伸书《滴露研朱》(注“朱”原字石旁)四字摩岩石刻。”
       禅偈:佛教禅师所做的偈颂,五言或七言的韵文,以四句为一偈。
       入定:禅定。僧人修行时端坐闭眼,心神专注。
       讲堂:指西汉胡安讲《易》场所。
       点易洞旁的今“琴台森林大酒店”仓库内,有一间约宽3.5米、深4.5米、高3米的石厅,高大宽敞明亮,应是西汉胡安先生“聚徒授易”之处。另外有数个俗呼的:蛮洞子。胡安先生或可作生活起居之用。
       浮屠灯火三千界:佛教认为,佛国的世界是由小千、中千、大千组成的,不是这个大千世界是三千个。浮屠,泛指佛教。包括佛陀、和尚、寺庙、佛塔;三千界,三千大千世界的省称。
       洙泗源流五百年:《洙泗源流》是一部书名。该书考述孔门弟子二十余人至子思而止约五百年。相传孔子在家乡曲阜的泗水和洙水河畔讲学,意诣儒家的源头来自洙泗河畔。《四库全书序》认为:该书“仅自唐、虞讫孔门弟子二十余人至子思而止,未及孟子,盖不全之本……篆刻拙恶,朱色犹新,盖庸陋书贾所赝托也。”
       曾是先朝单诏至:曾经师从胡安受《易》的司马相如,因为狗监杨得意的推荐,被汉武帝诏令到长安拜为中郎将,继而建功立业。单诏,单独宣诏。
       晋.陈寿《益都耆旧传》:“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明《易》、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术,相如从之受(易)经。”
      《蜀中广记》及《方舆胜览》亦分别记:“司马相如从胡安先生受《易》于此。”
       白云独自满前川:西汉.胡安创建的翠屏阁在南河边上,此处白云闲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十六〈舆地〉》:“翠屏阁前,山势峭立,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今据实地考,这段地段的东南面,为高耸横亘的木鱼岗,即上述诗文所指。”

附录注释
      《鹤林寺.和马宪副韵》明.石修
       登临清梵仰诸天,法界当空更坦然。飞鸟声随曲间落,山僧偈傍野云眠。
       藕池风静须怀古,石塔春深不记年。望借上方吟弄处,呜珂尤自振前贤。

       石修,号五残斋主人,好诗文,为马西回幕僚或下属。别无详考。
       诗题:从“和马宪副韵”说明,马西回当时为四川省宪副,否则对马西回一无所知!
       法界:即佛界。
       曲间:山水弯曲处。
藕池风静须怀古:《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十一.邛州》:“州西白鹤山,宋魏了翁兄弟读书于此,其前有芙蓉洲。”即世称之“西湖”,位置在幽居寺东边。
       石塔春深不记年:指白鹤山的宋代砖塔,过去称:西塔。明末毁于战乱,清.道光年间复建时,见有“宋徽宗年号”的砖。
       上方:此处指上级马西回。
       呜珂:指显贵者所乘马以玉为饰;也指居高位者。
       前贤:前代的贤人和名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临邛诸生》明.郭庄
       注释:凡丁
       秋风彩笔试群雄,巴蜀千章雅颂同。汉代抡才推狗监,清时文运属蚕丛。
       欲求华国蓝田玉,重辟真儒白鹤宫。桂向半帘看战蚁,闲将题品兆非熊。

       郭庄:字还一,徽县(今属甘肃省陇南市)人;清.康熙《邛州志》载:“四川学道,陕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以庶吉士授御史。隆庆辛未(1571)巡案四川,有富民胡里七者,黄缘权右,放债网利,设水牢以锢民,有司莫问,郭庄得实捶杀之。蜀人感德,图像祀之。
       诗题:郭庄任四川学道时给临邛诸生出的考题,要求考生依照原韵进行和诗。
       学道,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主持四川省教育工作;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秋风彩笔试群雄:鼓励参试的诸生发挥想象力,别交白卷。秋风彩笔,将秋风比作彩笔,用于点染斑斓的世界,描绘多彩的人生。
       雅颂:《诗经》由〈风〉〈雅〉〈颂〉组成,〈雅〉又分〈大雅〉、〈小雅〉,合起来是四部分。宋.苏轼回辽使的绝对(下联):“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汉代抡才推狗监:汉代识人才者,当首推狗监杨得意。抡才,亦作抡材,即选拔人才;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典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清时文运属蚕丛:巴蜀的文运始于蚕丛时期,即今称的“三星堆文化”,而蚕丛一世是“三星堆人”的始祖,始于黄帝时期。如果按李白《蜀道难》夸张说法是:“尔来四万八千岁,蚕丛开国何茫然!”(原意但非原句)清时,指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欲求华国蓝田玉:准备在蜀地寻找人才作储备。华国,华阳国,指蜀地;蓝田玉,中国四大明玉“蓝田、和田、岫玉、独山玉”之一。比喻人才。《汉书.地理志》:“蓝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重辟真儒白鹤宫:希望邛州再出一个像魏了翁一样的大儒。白鹤宫,指鹤山书院,由南宋.魏了翁始建于邛州白鹤山下,明.正德年间首迁至学道街北,后再迁书院街。真儒:真正的儒者,犹大儒。魏了翁称为:真儒。
       桂向半帘看战蚁:将窗帘卷起对着月宫,看谁蟾宫折桂。战蚁,郭庄将考生比作一群战斗的蚂蚁,优胜劣汰。
       宋.宋庠《郡斋无讼 春物寂然书所见》诗:
       阁铃无响昼辉迟,短发山巾尽日欹。
       战蚁群行开蛰后,暝禽相语欲栖时。
       闲将题品兆非熊:看谁出现好的兆头。兆非熊,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唐.胡曾《咏史诗.渭滨》:“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2-8-24 08:35
《试临邛诸生》明.郭庄
       注释:凡丁
       秋风彩笔试群雄,巴蜀千章雅颂同。汉代抡才推狗 ...

更正:
“中国四大明玉”应为:中国四大“名”玉。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崇嘏》明.冯梦龙
       注释:凡丁
       珠玑满腹彩生毫,更服烹鲜手段高。
       若使生时逢武后,君臣一对女中豪。

       冯梦龙:(1574-1646)今江苏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

       黄崇嘏:今邛崃市火井镇人,约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卒于五代十国前蜀.王衍乾德六年(924)。其父黄侍郎为官晚唐使君,殁后,崇嘏女扮男妆,千里迢迢护送其父灵柩回原籍安葬,守孝期间,因路过天然气自燃造成的山火地带,被诬为纵火犯关进邛州大牢,恰遇蜀相周痒在邛州军政长官的府署中,周痒问明后当堂释放,并荐兼官成都府司户参军(正七品)。
       按
       唐五代时,“府”为“道”之下、“县”之上的地方行政官;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始设成都府,辖今绵阳、德阳、简阳、资阳、仁寿、邛崃、崇州、茂县等地。
       清.嘉庆《邛州志.玉溪编事》912p:“蜀相周庠者,初在邛南幕中留司府事。时临邛县送失火人黄崇嘏,才下狱,便贡诗一章曰:‘偶离幽隐住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向深笼。’周览诗,遂召见。称乡贡进士,年三十许,祗对详敏。即命释放。
       后数日献歌,周极奇之,召于学院与诸生侄相伴。善棋琴,妙书画。翌日,荐摄府司户参军。颇有三语之称,胥吏畏伏,案牍丽明。周既重其英聪,又美其风采。在任将逾一载,遂欲以女妻之。
       崇嘏又袖封状(以袖掩口)谢,仍贡诗一篇曰:‘一辞拾翠碧江涯,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扳椽,永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周览诗,惊骇不已,遂召见诘问。乃黄使君之女,幼失覆荫,唯与老奶同居,元未从人。周益仰贞洁,郡内咸皆叹异。旋乞罢,归临邛之旧隐。”
       同《志》927p:“崇嘏墓在州西七十里陈家坝南高山上,因崇嘏葬地,遂名为:崇嘏山。讹为:铜鼓山。其坟生铁熔铸,隐见不常,人每于无心中见之。坟甚高大,亦有碑碣,见则家有喜庆。康熙初犹有石坊在路旁观音阁外,字迹漫灭,坊已摧残。父老皆云:‘女状元黄崇嘏坊也。’今无存矣。”

       诗题:《黄崇嘏》诗出自明.冯梦龙著《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故事摘要
       五代蜀汉时,有一个女子,姓黄名崇嘏,是西蜀临邛人氏。生成聪明俊雅,诗赋俱通,父母双亡,亦无亲族。时宰相周庠镇蜀,崇嘏假扮做秀才,将平日所作诗卷呈上。周庠一见,篇篇道好,字字称奇,乃荐为郡掾。
       地方凡有疑狱,累年不决者,一经崇嘏剖断,无不洞然。屡摄府县之事,到处便有声名,胥徒畏服,士民感仰。
       周庠首荐于朝,言其才可大用,欲妻之以女,央太守作媒,崇嘏只微笑不签。周庠乘他进见,自述其意。崇嘏索纸笔,作诗一首献上。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袍居郡掾,永抛鸾镜画娥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坚然白璧姿。幕府若教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庠见诗大惊,叩其本末,方知果然是女子。因将女作男,事关风化,不好声张其事,教他辞去郡掾隐于郭外,乃于郡中择士人嫁之。
       后来士人亦举进士及第,位致通显,崇嘏累封夫人。
       后人有诗赞云:
       珠玑满腹彩生毫,更服烹鲜手段高。若使生时逢武后,君臣一对女中豪。
       其中
       珠玑满腹彩生毫:形容黄崇嘏很有文采。彩生毫,成语“梦笔生花”出处: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444~505),今河南民权人,六岁能诗。传说早年时曾梦见自己的笔尖开出五色花朵,醒后才思泉涌,文采飞扬。
       更服烹鲜:指黄崇嘏女扮男妆参与政事。《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
       若使生时逢武后,君臣一对女中豪:冯梦龙对黄崇嘏恰如其分的评价。
       另外
       清.临邛人熊维芳在《语话堂诗集.崇嘏山》诗中,亦盛赞黄崇嘏才名:
       西山云气涌高岗,生长深闺姓字香。千古才名高卓女,一官文篆遇周庠。
       井溪素觅清心水,幕府空留坦腹床。白璧无瑕姿皎皎,前生明月在池塘。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