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古蜀古夷创造“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专项文物群超百项大发现
一、天数一体的三星堆青铜神坛与《三星堆数字》优秀载体之青铜神兽
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共出土了三件青铜神坛残件,它们在埋藏于坑内之前,无一例外被敲碎成了碎片。由于这类具有“社稷坛”意味的青铜神坛考古价值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已完成了对蜀人先民祭拜天神之礼器文物的初步修复。仅举已修复的一件青铜神坛为例,其残件碎片就有100多块;文物修复家历时两年,才将神坛成功修复并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出。
从本文标题可以看出,我们研究三星堆的青铜神兽与青铜神坛的文物意义,并不以考究蜀人先民祭拜天神之“社稷坛”的意味为主,而是在选择针对三星堆专题文物进行别开生面地研究中,发现了至少由三件文物组成的文物群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在它们的各自纹饰中,既有由不同图案隐约呈现出与阿拉伯自然数字以独立方式表现出的相似图案,可分为多组不同形式、能反映“0~9”共十个完整自然数的数字序列;又有部分由多个象数的“数”,组成另有含义而呈现连体数的“象数”……当将这些像数字的纹饰或图案,按其“象形”或“象意”去理解、去当作可能代表数的字符解读时,它们竟能体现着被代表数字所表达“某数”的意义——这就揭示出一种有规律的现象,或存在某种逻辑关系;表现着这些特定、像“数”的符号即“象数”,与某种或很多种传说留在彝族文献中、存在古蜀文物里,能指示与太阳历天文知识而相关。
这里被称为“有规律”,是因为如果你不能识别这些特定纹饰或图案背后的意蕴与数字有关,那么,它们表达的、就只是某种纹饰或图案表象意义为止;一般而论,就不能解读出可能会与“数”有关的新意。
这里被称为“存在某种逻辑”,即当你努力在三星堆青铜神坛(含青铜神兽)、青铜大立人和玉边璋这三件专题文物的特定纹饰或图案背后意蕴中,在能识别出某个自然数字后,很可能会接着在该整幅图案中连续读出其它、剩下的多个不同的自然数字或全部的单一字符;当你面对着这三件文物某图案中设想有可能与某种天文或历法相关时,就可能领悟其某些可以意会的逻辑并且表达出来。就目前而言,笔者已针对这三件文物进行实践,能推测出属于各自、有一定指向的、与太阳历法相关的“数字式”逻辑关系。
冯时研究员2003年2月26日在《百家讲坛》讲《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时指出:天文学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大致是处在同一个时期,所以天文考古学的研究,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从天文学的角度去探讨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新的途径。对于这一新途径,冯时先生已经运用在对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龙虎墓的考古解读与引导之中、并大有见地。本文与本书将多处引用此考古经验,皆可为之借鉴。
本文或本书的要旨,要将古蜀、古夷至迟于夏商时期已创造有太阳历体系却被历史遗忘三千多年的部分经历,去用文物图解、用证据补充、用事实说话;去实践着将专题的天文考古与文物考古,引入对到三星堆文化和文物的创新研究中。现先向读者介绍以“三星堆青铜神兽与青铜神坛”为文物对象,解析对具体事物能体现“天数一体”这类过程的理解:当我们把一些看似不太相关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时,一些意想不到的推测细节便产生出来,供学者共同面对并经再探讨后,去做出小结、推动更深入地研究与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