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玄龙门阵] 三星堆祭祀坑群鸟瞰图大致呈北斗遗迹与成都太阳神鸟金箔是可合为天文文物研究...[已转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蓝色背景的文字    之所以可以反映13月历,是因为此13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在上古社会共创三种太阳历法中最早的太阳历,或者可以说这是人类太阳历童年时代中的第一种太阳历。此13月太阳历,是古夷人创造的第一种人体历法,由刘尧汉(生前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属于彝族人的第一个荣誉学部委员)于1985年出版《中国文明源头新探》第50页第二章“五、人体历法”单独介绍:“一个月二十八天,一年十三个月共三百六十四天”的历法。这种“一个月二十八天”的历法,实际上就是以妇女月经“二十八天”为同期的历法,它本当直称为“月经历法”,最为贴切;但把它作为标题,或许令人有“粗俗”之感,我才把它称为“人体历法”,似较文雅。

        解释图24蓝色背景四处文字与13月历的关联:①“反7与反6(也可以是正6)和为13”文字,突出象数的数字“13”,与13月历的历法名称,直接相关。②“29个圆点与13月历有关”,这其中的“29”与13月历所取妇女月经周期平均值28天很接近,而这个周期的天数可左右到29或27天,都属正常值。       理由是因“23”,可“代表妇女月经周期平均值28天、除去平均经期5天后的卫生洁净天数”,为23天。

        (2)绿色背景的文字    之所以可以反映18月历,是因为有关三星堆文化中18月历的发展,估计经历过“19(小)月历与18月历”的两个阶段:

        ①此历,以人有二十根手指与脚趾之和为“20”的数,作一月日期的基数。古人将一年有360多天时间分配到每月二十天的十八个月后,历法中总要剩下几天,这就是“第19(小)月”:本文中既表现在图24左侧图说文字 “……常作为第19个月(小月)……”又在图22、图23中针对青铜神兽尾巴上巨大的凤尾纹图案,以图解文字“青铜神兽的尾巴有19个凤尾纹”的内容;还可与图21相配合理解。

        ②因18月历与之前的13月历对运用“回归年”或“太阳年”周期为365.24219879日或365日5小时48分46秒的规律认识不够:13月历中的“回归年”为364日,18月历中的“回归年”为365日;既造成中国第一个太阳历之13月的周期与“回归年”差一天多时间,又导致在18月历中第“19(小)月”的时间既与天象不符,又与18月历每月时间应为二十天的规定不合。为克服“19(小)月”是紧随粗糙的13月历后所出现“年的周期不太准确与历法命名不贴切”等问题,则出现将13月历原只认识一年364日发展为365日、后又将原第“19(小)月”的内容改称“过年日期”,才产生了相对而言较先进的“18月历”。

        然而,正式18月历却依旧没有年的置闰,仍属于不太成熟的历法。再后来,古蜀人对太阳历的编制有了基本正确运用“回归年”或“太阳年”周期(见《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正文第2页末行“为365.2425日,此与太阳年或回归年密近”,精确性只差约0.003日——约3300多年,才误差一天)和安排四年一闰的闰年,便产生了更先进的十月太阳历;运用时间至迟从鱼凫王朝(对应商代中期)到金沙王都(从商末到西周初)的数百年,并在中华西南地区的白族、布依族和彝族中流传至今;尤其以彝族对18月历和10月历的保存相对完整,并分别建有18月太阳历纪念碑和10月太阳历文化园。

        从《楚雄彝文化网》等查阅到“源于人类童年的18月太阳历”:继彝族10月太阳历之后,又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神秘历法——彝族18月太阳历于在云南楚雄州被发现,发祥于大姚县昙华乡的“中国彝族18月太阳历”,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观察、发现、总结出来的计时规律,属自然历与太阳历。它把每年定为365天,分为18个月,每个月分为20天,一年的最后五天作为“祭祀日”或“禁忌日”;此历以物候的形式存在,每个月又以花草、虫鸟、禽兽等动植物命名,把18个月的划分与大自然物候变化相联系;它的形成融入了天文、地理、自然等科学知识,在当时就能以物候表象较为准确地记述和客观反映气象变化特征的物候表象,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989年5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员朱琚元、实习研究生杨凤江等人到武定县万德乡自乌乡进行民族调查时,从彝族世传星占师雍子明处调查到,他已故的父亲、老星占师雍光河曾遗传下18月太阳历,过去这里的历代星占师使用这种历法进行占星活动,从而初步在田野调查中找到了中国彝族18月太阳历的神秘踪迹。1990年3月下旬,著名彝族学者刘尧汉在大姚县昙华乡丫古埂彝族村,发现或早于夏商前的夷(彝)族18月历,考证了此彝历比彝族的10月历更古老。18月历的发现,对揭示中国文明的传播有重大意义,已引起重大反响。
据研究证明,18月历产生于远古氏族部落时代。彝族18月历划分一年为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5天“祭祀日”,全年365天。彝族18月历是一种自然历,从内容上看,18月历没有明确的季节性,但已包括自然的物候现象:一月风吹月,二月鸟鸣月,三月萌芽月,四月开花月,五月结果月,六月天干月,七月虫出月,八月雨水月,九月生草月,十月鸟窝月,十一月河涨月,十二月虫鸣月,十三月天晴月,十四月无虫月,十五月草枯月,十六月叶落月,十七月霜临月,十八月过节月——在这18月历中一个月每日的名称,是用彝族创世神话的过程来命名。
刘尧汉、朱琚元等人结合《彝族天文学史》第167页末段“……玛雅人的太阳历……每月二十天,一年十八个月,合计三百六十天,另有五天的‘无用日’,放在年末,也常作为第19个月(小月)计算”;从而合著《中国彝族和墨西哥玛雅人的十八月太阳历法》。该论文,发表在《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4期第62-66页;既揭示着彝族十八月历产生历史的久远而比十月太阳历古老,又扩展研究太阳历文化延伸而与美洲墨西哥玛雅人的十八月历相对应。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3)紫色背景的文字    之所以可以反映10月历,是因为该青铜神兽脚下底座特有的图案,从三层含义上反映其必与10月历有关:

        ①该底座中近似“己”字的字影轮廓,各自相对独立。在每个独立图案的内部,均分布10个乳钉纹圆点,这首先是在以象数‘10’”,在张扬着或传播着“10月太阳历”。

        ②本文以上的青铜神兽文物,均是对青铜神坛文物在修复中的复制品,都是放大了很多倍、而且还是将青铜神坛下部原两只青铜神兽相拥而聚在一起的形态(见后面图26、图27),分开为各自独立站立的青铜神兽文物;所以,人们要了解青铜神兽文物的原貌,还应当看青铜神坛的修复品。

        ③从青铜神坛修复品的底座,可了解其原件椭圆的基座,应当有36个由近似“己”字的字影图案组合为一整体;因每个“己”字的字影图案格均有10个乳钉纹圆点,即青铜神坛修复品的底座,或供两只青铜神兽站立的椭圆基座 “己”字轮廓,能模拟“一年360天”的基本时间。

        (4)红色背景的文字    是概括着青铜神兽的特殊身份,具有能代表古蜀古夷人共同崇拜太阳历之“年”的历法意义,十分吉祥——此创新之说,可发千古之覆的理据有:

        三星堆遗址出土其“年”的文物,是大耳朵的“独角兽”,是有阴、阳(半年)之分的华夏年节的一对吉祥物。这一对吉祥物在夏商时已经出现,可能属于神州大地上最早的“年”的形象,寄寓着三星堆古人按古夷人传统,创造了由两个半年组成其全年太阳历的美好愿景:

        青铜神兽有壮实的身躯,便于踏地而行,长着类似于能耕地之牛的短蹄(彝族称“地牛”);它,生长着植食动物的长嘴,无张开血盆大口威胁人类;它,头顶独角,象征正义,其明显呈钝角状的犄角,不是屠杀的武器;它,巨大的眼睛可巡视六路、巨大的耳朵可聆听八方;它,巨大的翅膀与尾巴,表示这一吉祥的生灵能循环于天地之间——这正是古蜀古夷人期待的丰收之年……可惜,如此“年”的一对吉祥物,既被历史忘却;更在三星堆政权被灭后,被中原文化渐将曾辉煌的古蜀“年”形象、进行本末倒置地颠倒……

        传说一:年兽,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恶魔。从先秦至清,历代神话、志怪、传奇、逸事笔记,如《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均无记载。此“恶魔”说辞的由来,有三种可能:1、年兽只是近现代人结合春节爆竹驱邪等风俗杜撰传说,以讹传讹;2、年兽为某地乡土传说,现代人妙笔生花,经网络传播而广为流传;3、确有古老典籍或文物古迹记载,只是目前还未找到。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大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屠杀武器。屠杀结束后,年兽会吃掉所有人的头颅。为了防止有人诈死或侥幸逃脱,年兽假装离开村子后折回来屠杀幸存者,甚至让村子发生剧烈的晃动。人们利用年兽的两大弱点,放爆竹(会吓走年兽),贴春联(以驱赶年兽的进攻)。

        传说二: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5、对“年兽有害”的反思

        据《百度百科》介绍:古代典籍里,并无名为“年兽”的怪物。

      “年”字甲骨文“上禾下人”(查图66),取禾谷成熟、人负禾之义,就是说的五谷成熟。

        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寓义“谷禾丰稔(有‘庄稼成熟’之义)”。《谷梁传》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有年,就是收成好,大有年就是大丰收。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三二六页,对古老“年·秊”的注解为:“谷孰也。尔雅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者,取禾一孰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秊’”。至今“年成”等词语,还保留着这个含义。

        “年”在农业中的意义,可衍生出谷物成熟的周期,也就是地球公转一周的那个“年”。《尔雅·释天》里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都是用具体的事件来指代抽象概念——岁、本来指木星(岁星),祀、指的是祭祀周期,而年、就是温带地区谷物一熟。

        过年的习俗几千年来一直在演变,放爆竹、贴春联、沿袭为当今过年最普遍的活动,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深远地影响世界各地。关于它的起源和意义,我们需慎重考据、认真地思考、正确地判断。

        《百度百科》认为:过年的本源,在于“喜悦”、“庆贺”,放爆竹、贴春联,本源于“事天地”、“敬鬼神”。过年时节中国人既欢呼雀跃,又敬天畏人(鬼),此为应有之意。以前的人们可以杜撰出什么“年兽”,但我们绝不应该将情节设定为“吃人”、“侥幸”(而且从逻辑上来说贴个对子、恐吓走怪兽也说不通),因为这事关乎到中华文化的根源……“年兽”,最好是个益兽。“吃人的年兽”、“恐怖的氛围”、“愚蠢的做法”、“劫后余生的侥幸”,这种以讹传讹,不利于弘扬正能量。

        我们推测:古老“年(秊)”的神圣形象;可以指某位肩负着系统演绎创造有太阳历体系之历法大师的重任,是古蜀社会送旧迎新、企盼象征着邦国农牧业丰收之“年(秊)”的聚焦点。

        如今,在研究三星堆青铜神兽的形象与“天数一体”的内涵时,涉及到独角青铜神兽能以新发现的文物意义,去增加其自身的文化新形象;能以华夏年节最早吉祥物的解读,改变中国春节习俗的观念与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紧接上面段落】 即改变并丰富着中国春节习俗的观念与方式——这与中国文明起源之一相关的文化因子,或能体现在古蜀三星堆”年兽 ≈ 彝族所称其先民爱戴的‘土牛’”的身影之中。

     这一由古蜀文物特定造型在青铜神坛中的青铜神兽,即该独角神兽以自身神一般的形体与纹饰(长着吃草的大口,犁地的足蹄、强壮的身躯),体现着它是吉祥、勤劳,人类的朋友之生灵。我们称其古夷人之“土牛” ≈ “中国年兽之祖”,欢迎大家评说。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青铜神坛文物修复后能凸现《三星堆太阳历·三星堆数字》的综合意象

        在三星堆博物馆之青铜馆一楼3号展室,我们看到了修复后、像一“配套工程结构”的青铜神坛。

      这里的场景,既有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的一面,又有能更换为臣民在完成祭天仪式后可尽情欢乐的另一面;生动体现着“皇天后土  人神共舞”……

        1、青铜神坛是“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多面多能的祭祀共体

        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兽并非作为单件文物出土的,而属复合表现“天、人、地”青铜神坛文物中之“地”的主体部分而存在。该整体神坛文物,被誉为三星堆最为神秘的青铜神器之一。

        在青铜神坛文物中,既包含着“三星堆数字(以‘美术’或‘艺术’形态表现有‘0、1、2、3、4、5、8、9’共计8个不同的自然数,以乳钉纹线条形态表现有‘6、7’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又全面展现着反映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的这三种太阳历;更神奇还演绎有“小数加法或乘法运算”与“小数”结构的效果,光大着对18月历和10月历这两种太阳历的数据支持。

        (1)彝族学者对三星堆青铜神坛的专项研究有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6的图解提示:彝族十月太阳历研究学者老板萨龙,于2014-09-14在《彝族人网》发表了《以彝族毕摩文化解读三星堆青铜神坛》的论文。其整体的图示内容简洁、分界清晰;其解读内容既体现了古蜀人的神话宇宙观,又将神坛的立体实物模型物质形态进行了分界示意;我们到访了该学者,真是值得学习。

        延伸青铜神坛地界中“两只青铜神兽脚下基座轮廓‘可能是一椭圆轮廓’”的推理:这两只神兽,是站在模拟10月太阳历一年基本时间的年轮圈上(这个“年轮圈”上分布着36个“以10个乳钉纹”表示近似“己”字的字影轮廓,就具有以“10”的象数,指示着10月太阳历一年基本时间之内涵的逻辑性);若图26青铜神坛底座是反映“古蜀太阳历中认识‘年在宇宙空间的运行轨迹’系接近正圆的椭圆”造型属实,则增添着证明此文物年轮圈上环绕的两只青铜神兽,是华夏上古“年之独角兽”或“阴阳年兽”的最早实物象征之二(因为青铜大立人则可能是同类具有这样的最早实物象征之一、在下文再涉及其此象征的解读)。

        与商代中晚期同期的三星堆鱼凫人,用青铜神坛或青铜神兽的器物,模拟着“年兽·阴阳二神”的年轮路线是一椭圆;此状况若属实,是有重大意义的:将三星堆“年的椭圆路线”形态相比世界“地球公转椭圆轨道”定论,早了约三千年——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发表有关“行星运动三定律”时,才向全世界公布:“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科学定律。

        青铜神坛底座的青铜神兽,作为太阳历法之“年”的象征;其年兽的形象,像是吃草地牛或地牛;大嘴而无利齿、并不凶恶。此两神兽可拟世间的阴阳二神,一正一反、昂首挺胸、平行站立;似能以耕牛的寓意,催生着万物的循环动势、能经天纬地、生生不息【图中添注的三朵云彩,为3个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1的图解:看“每只青铜神兽线绘图案脚下基座”,均有17个近似“己”字的轮廓(基本与神兽脚下图1~图17共17个“己”字的椭圆相对应);但在对应此椭圆的一半轮廓中,却因有弧形曲线的缘故、而让若在平面图形中应有18个近似“己”字字符,却只有17个近似“己”字字符;即隐匿了一个近似“己”字轮廓。观察此状态,两只青铜神兽脚下的椭圆底座虽已近正圆形,却仍是个大椭圆;则会产生此条件下能造成仅从一面角度看,就只能观察到两只青铜神兽脚下的椭圆底座各只有17个“巳”字的字影轮廓。据此,若能调整观察两青铜神兽角度而力争完整的认知其兽脚下的椭圆,就能发现各有一个“巳”字的字影轮廓在该椭圆弧形曲线中被隐匿;如果能补充式全面观察两只青铜神兽的脚下“己”字轮廓,按理说就应有36个“己”字。因每个“己”字含10个乳钉纹、每个乳钉纹拟一日;则36个“己”字的乳钉纹,可拟一年360日,能指示十月太阳历在一年中基本时间的年轮(三星堆博物馆大型青铜神坛摆在光线昏暗的青铜神殿高处,观众无法靠近观察;笔者数次考察馆内展览的其它青铜神坛,其底座的纹饰依旧模糊、也看不到细节。现敬请馆内人员考证本段“36个‘己’字”的推测,是否正确)。谢谢再版时补充。】

        (三)“三星堆数字”是服务“三星堆太阳历”的基础并建构三种太阳历大格局

        本文以疑三星堆原创有“三星堆数字”的命题,分别举证承载“三星堆数字”的三件四类多组文物。先讨论以纹饰和图符方式如何显现其“三星堆数字”系列;文中在引入这些数字并进行部分计数、算术时,重点先介绍了从三星堆青铜神兽-青铜神坛多面多能的文物共体中,寻觅反映古蜀在夏商时代就另行创造有三种太阳历系统的多重文物依据。这些探讨与列举中的多彩情节,通过图说该“多面多能共体文物”具有的图像可感性、生动性、多样性、曲折性与演绎手法的精当性、鲜明性、民族性、独创性等,可建立起一系列能首尾贯穿的历史场景或文化图景,可当作证明古蜀古夷共创三种太阳历法之历史脉络的文物证据。这些物证,属于天文考古的范畴;其实践,既可给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又可在求解三星堆之秘中获得新钥匙;力图翻过以往困惑三十多年的坎,去探索新的考古价值、去对艺术增加新的审美感等。

        过去,我们不知道在三星堆文物中蕴藏有能揭示三星堆太阳历体系的文物价值,自然不知道在研究三星堆文化时需将天文考古的思考,引入到对三星堆文物的考究中;所以,由本书在前面文章中多次提到、1984~1986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位学者研究彝族太阳历的《彝族天文学史》等“三书”时,就存在只有推测与听说、或只有年代不久的文献与传说,却严重缺乏能前延到夏商时期的文物;因为没有年代合适的文物佐证这“三书”言说其太阳历来自上古的正确性,一直是《彝族天文学史》等探索中的巨大缺失。

        这样的缺失,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不利局面,能继续下去吗?可以改变吗?

        万分有幸,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的上古太阳历,在考究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博物馆中被我们直觉地强烈感悟到:这里有三件文物,具有通过天文考古方式能将其文物背后隐含的“天数一体”之宝贝挖掘出来——先解剖青铜神坛与青铜神兽内存的象数与天文知识,就成了首选的课题研究。

        回首由本文寻觅到“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的专项文物群,这些依据原是古蜀古夷先民在迈向文明而穿越时空所表现的超常智慧,在以往面对震惊中外的三星堆两大祭祀坑出土文物之惊讶中,却有人操之过急想予以破解。例如:曾想象“青铜大立人空心握拳的姿势像数字‘0’”、曾称“青铜太阳轮为‘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曾说三星堆之“三堆黄土”对应于猎户座腰带中δ、ε、ζ的三颗星……然而,很遗憾在三星堆大发掘三十余年的今天、仍旧存在的这些零星猜测既似乎未有突破,反而却让其猜测留下了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

        面对由上述尴尬形成的文化缺憾与思想困惑,需要产生革命性、转折性解析三星堆文物与文化的考古变革;面对这类出神入化的古蜀文化物象与古蜀文史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作为观察者或听音者或思考者的我们,有幸走进了三星堆、金沙与凉山州的各自博物馆,去进行自选的专项考古学习与考察:

        考古学是重实证的学科,它主要是依靠地层学来确定文物古迹的年代、依靠器物学来确定出土物的文化属性。成都平原上三星堆遗址是经科学考古并定论为夏朝晚期与商代的遗址,以三星堆第二、三期文化为主;成都市金沙遗址是经科学考古并定论为商末至西周的遗址,以三星堆第四期文化为主;这两处遗址的出土文物,都属三星堆文化。凉山彝族自治州奴隶社会博物馆,是搜集彝族散落的文物而建立起来一个突出夷(彝)民族古今文化属性的民族博物馆(其中与三星堆文化有关的文物疑多为衍生物)。

        考古,是一门值得投入毕生精力的学问和事业。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指出,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这里的“实物”,就是传统考古学的对象,包括遗迹和人类遗物两大类,或可统称为“遗存”的一部分。在20世纪,各种科技手段并未全面应用到考古学中,遗存往往是考古学唯一研究的对象。

        随着21世纪的科技进步推动着考古学理论不断丰富,“天数一体”的新方法等已经让考古研究的对象不断扩展。无考古学作证据的观点,只能是推论或理论;推论系合理假设,属学术探索;但作为推论的价值,不论是结论、或与得到文物支持后的考古学定论之意义相比较,还是属低一个层次而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们坚信:科学理论可作为逻辑证明的论据,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论据与标准,运用的价值不同。

        我们坚持:考察古蜀的太阳历应以文物为主,其次才是对文献的运用;文献与文物,需了然孰轻孰重。

        对古蜀三星堆文物进行“数字科技与历法科技(天数一体)”这两个专项的系列知识进行探究性、图说式考古,既坚持“要有真凭实据、而非听人说、只看文献”之类的论据与标准,又坚守要证明任何民族文史的悠久,都须建立在有年代学和地层学基础之上的文物为据;若面对口说无凭的传言,则当不足为据。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1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