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玄龙门阵] 《成都太阳历大发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读图112(图来自《百度图片·司母戊鼎》 )的部分图解提示: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

        ②金沙文物的部分命名与解释可能有瑕疵

       于新世纪之初发掘的成都金沙遗址,考古工作很快对“中心呈顺时针喷发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与四周呈逆时针飞翔的四只鸟”这一金箔文物,命名为“太阳神鸟”。于是,有人很主动地将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特别图案中十二道旋转的太阳光芒,去想象与古蜀的历法有关并尽量着急似地对外宣传;可惜,却将这一文物原本是在反映阴阳五行的十月太阳历,错误解释成了近似是阴阳合历的十二月历。几乎与之同时,又有人将金沙遗址铜立人像头戴十三道奇异光芒纹帽子的称谓,既向“太阳冠”名称意义去靠近,又朝着能表现有十三个月的历法方面去解释。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对以上两件重要文物的命名与解释,看似被社会普遍接受并众口烁金了,本书持两种态度:一是鼓励金沙的考古人员与文物工作者能将此地一些重要文物意义,向与古蜀历。

        对此类状况的出现法有关的方向去引导、去分析;即支持该研究朝这类方向发展。二是要指出在该研究中出现了方法不对而有大错,即所谓“太阳神鸟”与十二月历有关、所谓金沙铜立人头戴十三道光芒纹“太阳冠”与十三月历有关,皆有不伦不类之嫌——因为对这两者与历法有关的原有解释,均未说明十二月历与十三月历各自究竟属什么性质的这类关键内容。

        以上这两种有问题的解释、之所以被我们指出有错或有误差,是因他人的这类言论仅是从外观上获得,即只看金沙遗址“太阳神鸟文物”与铜立人像头戴十三道光芒纹帽子的“‘太阳冠’文物”,就从其有较直观的“太阳纹”表象中去粗糙地得到的;所以,容易让人主动按“象形、象意”方面去简单地分析,从而产生在表面上接近正确地联想而实质上并不科学的结果;因为对它们的命名与解释,皆未涉及到该两件文物本身可能蕴含什么样历法的本质关系,只是在表面上被原有的人们“看似有理”。

        1)这些“看似有理”的依据之一,影响着人们对成都金沙“太阳神鸟”进行正常的文化关注;而有人简单地从太阳神鸟图案有十二道旋转的太阳光芒,就去联想其与某种“一年共十二个月”历法有关的判断;是有问题的:

        在与“太阳神鸟”文物指示时代相符的商后期时期中,属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历法,却并不存在任何“一年共十二月”的恒定历法(现行推广的世界公历虽然是“一年共十二月”的阳历,却是来自古罗马的格里高利历;它是于民国初期才引进的外来历法、不是中国的本土历法,更不与“太阳神鸟”文物系指示着三星堆第四期的文化意义相关)。如果说有人要以为太阳神鸟图案有十二道太阳光芒而与中国“一年共十二月”的商代历法有关,则更是不了解在中国商后期阴阳合历中虽有类似“一年共十二月”的历法,它却要基本遵循“十九年七闰”阴阳合历的初级原则(本书本篇前一章、已介绍此原则的确定时间,是在东周的春秋晚期):在商代阴阳合历大致以十九年为一周期的循环中,在此十九年的一个周期内,必须安排七个“以十三月为一年的闰年”,其余十二年均是平年、才是“一年共十二月”的历法。由于商代阴阳合历“十九年七闰”的安排是硬性规定而必须遵守,即该规定就与将“太阳神鸟”文物能指示某种历法完全按“一年共十二月”安排的原解释,截然不同。

        2)这些“看似有理”的依据之二,影响着对成都金沙“太阳神鸟”的关注;简单地从太阳神鸟文物有四只围绕太阳光芒旋转的神鸟,就去联想“一年分为四季”的判断有关是有问题的:

        在中国历法史上,春夏秋冬四季概念出现的时间,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早,即并未出现在夏商时代,而是出现在中原的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人们知道: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两阶段,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两时期。作为比战国早的春秋时期,之所以要采用“春秋”二字命名其时期,就是鲜明地表明这一时期的历法使用习惯,在季节的概念上还未使用四季或与四季有关的四时用语;而是与夏商和西周一样,一年只分春秋(冷热)二季的。

        上述将见到太阳神鸟图案有四只飞翔的神鸟,就去联想其与“一年分为四季”有关的判断,具有张冠李戴或超越时代特征的混乱性;这样的判断,是不知道与太阳神鸟文物所在时代的历法真伪,只看有人说了“四只神鸟与四季”有关的外表会出错。这正是其“看似有理”、而实质错误的症结所在。

        本书认为:出现在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文物中飞翔的四只神鸟,绝不能代表该文物所在商后期或西周初期的时代、就有了四季划分;文物中的这四只神鸟,必有与原来解释而大相径庭的道理;只是该道理另行存在、以往既未被民众重视,而我们考古界又在“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判定上以偏概全。

        2、对古蜀神秘文物的命名与解释都应尽可能地去充实

        本书对“古蜀神秘文物命名”有重大疑虑的,就是上面“1”中已重点讲解三星堆遗址的“青铜辫索冠人头像”和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两文物。有关对后一文物的疑虑,将在第三篇再细讲。

        从前面分析金沙遗址铜立人像头戴“太阳冠”文物“路线图”的文化由来,已能依照其具有“三合一”的、“一物多能的文物”效果,认清它是从三星堆第三期文化到由金沙继承并发展为三星堆第四期文化的产物。因此,我们先建议对三星堆遗址中“由十道辫索组成的‘辫索冠’青铜人头像”的文物内涵,去突出还原其原有“太阳冠”含义的文物名称,并以此发展其解释。

        (1)改“青铜辫索冠”为“十月历青铜太阳冠”的意识条件渐已成熟

        不可否认,金沙人制作祭祀器物的传神技巧与工艺,是继承创造三星堆第二、三期文化的鱼凫人经验的;或者换句话说,由金沙人制作出反映与古蜀历法有关的“太阳神鸟文物”与铜立人像头戴十三道光芒纹帽子的“‘太阳冠’文物”等,一定是站在了鱼凫人的肩膀上,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新境界。如果说没有这样的继承关系,金沙人要制作出如此高境界的文物,是难以想象的。

        分析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头戴“由十三道太阳芒纹组成的帽子或‘头冠’被称为‘太阳冠’”的基础,完全可能与早在三星堆遗址一号坑(时间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之前)出土“梳着前后两排共十三绺细辫发发绺之女巫的扁高髻发式(见图18)”有关——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中能反映与“一年共十三个月历法”有关的文物,就是以这件来自三星堆一号祭祀坑的器物为代表。而后出土于二号祭祀坑(时间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之前)布满图案的玉璋文物(见图19)和青铜大立人人像底座(见图7、8),亦出现反映与“一年共十三个月历法”有关文物图案的文化接力〖这类接力的方式、比较隐晦〗;而这样的接力,又再被金沙人接着发展,制作出铜立人像头戴十三道光芒纹帽子的“‘太阳冠’文物”等。现在如果能将这些文物之间同类文化涵义串联起来分析,可能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因为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头戴的冠帽被称为“太阳冠”、已渐渐在文化界形成了一种公认的思维定势(图24、25和图65),这就势必影响着人们会尝试去追溯三星堆“青铜辫索冠人头像”文物(图41、66、68)中“辫索冠”的原意。因而笔者有了先按“金沙青铜立人头戴有十三道弧形芒状的逆时针帽圈,疑象征太阳光芒十三射,可称‘太阳冠’”的模式去追溯推导;再去联系三星堆遗址很特殊的“由十绺弧形辫索状头发逆时针构成的冠帽或旋涡形帽圈”,分析得出“青铜辫索冠人头像”的文物名称太简单,而且并不准确;所以,建议应当学习“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头戴由十三道太阳芒纹组成的帽子或‘头冠’被称为‘太阳冠’、并近似能反映‘一年十三月’太阳历”的简明意识,去联想着“三星堆遗址‘十绺辫索状冠帽’文物在当时,是可在鱼凫王朝就能指示‘一年十月’太阳历之初级标志”的——将三星堆“青铜辫索冠”文物改称“十月历青铜太阳冠”的理由,就在于此。

        (2)用“十月历青铜太阳冠”名称替代“青铜辫索冠”的旧名可以直截了当

        我们看待三星堆遗址“十绺逆时针辫索状头冠青铜人头像’文物”的更名条件,在意识方面有条件与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头戴十三道逆时针芒纹‘太阳冠’文物”相对应地应用;即金沙文物“十三道逆时针芒纹‘太阳冠’”的称谓意义,对三星堆“青铜辫索冠人头像”文物原名改称“十月历太阳冠”的新名,可解释其存在“十绺与十三道、逆时针与逆时针(都是从头顶上观察图66和图65的发式方向)、‘辫索状头冠’与芒纹‘太阳冠’”的对应是肯定的,是具“相近、相同或相似”之有效仿照意义的。

        这两者文物出土的遗址,虽然分别是三星堆与金沙,却因在它们在地域和时间上相近与文化上亲缘,具有能成为内涵典型相似文物的关键所在。

        认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文物,它们之间还存在“以特定发型有多少绺发辫的数量、去表现某种历法月份”的思路相配套;因而有了将“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头戴十三道顺时针芒纹‘太阳冠’、能反映‘一年十三月’太阳历”的一般意识,去与“三星堆遗址辫有十绺逆时针弧形辫索状头发的青铜人头像、可指示‘一年十月’太阳历”相比较,具有能仿照“人类社会的冠帽,可能以特定发型的产生而起源;其中有多少绺辫发数量,是构成原始发型向原始冠帽发展的图案基础;亦皆可能具有去表现构成特定历法之月份”的用途含意;所以,我们认为目前不仅改“青铜辫索冠人头像”为“十月历青铜太阳冠人头像”的理由已渐成熟,而且为突出该人头像的特殊文化特征,这样的改名还能以简明方式,直奔主题。

        这种直奔主题为某文物进行正名的改称实践,能体现“在跨文物类型之间、在跨遗址归属之间找寻同一文化内涵的文物共性”,是在意识上可行与实践中可靠的。这样的“想象、推理、联想”,都具有合理性,学者们不应在面对同类问题(《金沙遗址博物馆》画册第52页“铜立人像”文物对此文物的称呼,已在图65中改为“戴太阳冠铜立人”;而类比《三星堆》画册第25页“青铜辫索冠人头像”文物旧名,有着更名为“十月历青铜太阳冠人头像”需要)的思考中,顾此失彼。

        过去无人建议更改三星堆“青铜辫索冠人头像”的命名,是因为三星堆的文物多数太神秘了;因而形成“文物被考古命名后,别人怎么称呼、大家跟着称呼”的人云亦云。这样的现象在《图解三星堆•金沙专项文物群:成都太阳历大发现》的本书面前,笔者建议应当有所区别、或有所突破(如:对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也建议更名为“蜀夷十月太阳历金箔”)。


        【趣味阅读:本书从两个方面,介绍对“‘三星堆’地名由来之谜似与‘三’有关”的探索

        一方面,介绍他人已有的探谜:本书第一篇第一章《发现“三星堆”地名有必要重新考释》,考究着“三星堆”的地名文化。其第一节《“三星堆”地名的由来已有多样解释》,引用有推测的六种由来:一是据考古命名,让该地名接近其遗址古文化现象为原则。二是推测遗址所在地三星乡,与原地名中兴(星)乡相交织。三是此地西汉雒县治有三个奇怪:①汉初广汉称“雒城”,疑与发源于广西、云南一带“雒文化”之源有关;②“雒城”崇拜太阳鸟,这与云南西畴县汤果村疑是《山海经》中“日出汤谷”的文化扩散有关联;③骆越人“雒(巫)文化”在“雒城”,发展为上古“傩(倮罗)文化”的一部分。四至六是揽括此第一节“1、现有关于‘三星堆’地名由来的几种说法(其一……有三个长约两、三百米的圆丘状土地,传说这是玉皇大帝从天上撒下的三把土,落在马牧河的南岸,变成了三颗星,故称‘三星堆’;其二……三星堆的‘堆’与猎户座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的排列是对应的;其三……三座……连结成一线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故名三星堆)”。

        另一方面,笔者也发展了几种推测:一是图2的图内注解,此图若在马牧河南岸与遗址北侧之间,标出此地原有“三个黄土堆”位置则更好;本书推测图中的黄土堆原在祭祀坑与“三星堆”三字的附近,或“三个黄土堆”与两祭祀坑似能合并为“北斗七星”地象;二是图116图内注解“一号坑、二号坑疑位于图3‘斗魁’中间,而‘三个黄土堆’位置、仿佛在图3②中的‘三星’处”;三是这里有特殊的“地理(古蜀人编《十月历》以此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36°为准)、天象(符合蜀地信仰北斗的“三星”只呈直线分布,指斗魁与斗杓间的“天权-开阳”这三星)”特征,让鱼凫人在此建城建都建神殿;四是古蜀到三星堆主人的鱼凫王朝时已为第三个朝代,其文物多突出信奉于“三”的吉祥数而表现为“飞翔的‘三趾鸟人’”,如图72、132;五是图115“三星堆博物馆大门与以三‘堆’拱起的建筑群背景、似在画龙点睛而突出‘三星’古意”,该图内有文字注释——我们建议将此大门“两低一高之三‘堆’建筑”的格式,反向改建为“两高一低之三‘堆’建筑”的格局,其布局宜指向两大祭祀坑或博物馆所在地……以该地的地象人为建筑物之造型,去符合于星空中北斗天象并叠加的巫术想象;六是由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与青铜神兽这两类文物,皆能以丰富的图像语言,能从两个特有的“语图”角度,呈双重隐喻古蜀人创造有“古三历 (十三月历、十八月历、十月历)”;所以,方在图72“三星堆飞翔的‘鸟人’”图内、注解此鸟人为“三趾鸟人”,从而对“古三历”太阳历的形成和图86体现古蜀人建构“天界-人界-地界之‘三界’”的神话宇宙观,予总结;七是体现在本书第二篇标题《三星堆文化隐含蜀夷(彝)太阳历(古三历)体系大格局的灵魂——这在本书上册中,为最重要的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册

                    第三篇  三星堆两个专项青铜文物为十月太阳历提供了科技和民俗的证据

        三星堆与金沙两遗址的地域相邻、时间相近、文化相通,且“皆有表现蜀夷(彝)十月太阳历”实物的全新证据。这类文物的证据功能在两个遗址中各自的表现方式,是有区别的:
先以三千多年前三星堆遗址属商代中期和晚期的实物分别作为基础,一揽子表现有古蜀国太阳历体系之“古三历历法系统”的全部类型(既依先后顺序含有“十三月太阳历、十八月太阳历和十月太阳历”这三种历法,又由此构成“三合一的‘古三历’太阳历体系”,从而最终定型于成熟的十月太阳历);然后,再延续到属于商后期至西周初期,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文物之中——该金箔实物以精湛的构图和镂空方式,演绎出中国最早体现阴阳五行历或天干十日历或十月太阳历相结合的物质高级状态;此状态在铸成了该项经典文化科技艺术品之后不久,便被周初社会中不明原因的历史尘埃所湮没,从而完整地持续沉睡在成都平原上、长达两千多至三千年。
此“太阳神鸟”实体物品,在公元21世纪初于成都金沙遗址重见天日而成为文物后,其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价值便在五年间毫无修饰地得到了升华;使该原件迅速地被全国考古界和文化界推荐、评选,由国家文物局公告认定,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唯一标志的核心图案。从此,千古留芳。
支撑三星堆与金沙两遗址表现“蜀夷(彝)十月太阳历”文物的基础,是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出土有六个大小不同的同类物件)和青铜神树(出土有八棵高低不同的同类物件)两组文物系列(均属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前者以多层次结构与多角度演绎能力,构成了丰富多彩“支撑蜀夷(彝)十月太阳历”之“十日科技”的基础;后者则以青铜神树寓意有古老的“十日文化”、原原本本地体现出这就是古蜀十月太阳历历法由来的民俗基础——只是这样的“十日科技”与“十日文化”在古蜀被灭国之际,渐渐由后来从中原传来“十日神话”的文化环境所湮没。
作为金沙遗址镂空的“太阳神鸟”文物,是从另一种科技加民俗的角度,去借鉴了三星堆遗址青铜太阳轮(图113、116)、青铜神树(图121 )加“象征三星堆‘十月太阳历’标志的青铜人头像”(指图41、66、68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三星堆唯一的一尊“耳穿三孔、以十绺麻花状表现‘青铜辫索冠’人头像”)这三件文物价值之上;才有“太阳神鸟”金箔的横空面世。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三星堆“青铜太阳轮”是古蜀十月太阳历历法由来的科技基础

        第一节    青铜太阳轮文物是指示古蜀人创制十月太阳历的天文仪器

        1、需要认识“青铜太阳轮”与十月太阳历有天文联系

        本书以夹叙夹议《百度百科》对青铜太阳轮(或“太阳形器”)文物的方式,做系列介绍:

        (1)《百度百科》对青铜太阳轮介绍内容颇多,本书的“叙”只摘要其“首”、“尾”概况

        夹叙——首:青铜太阳轮,出土于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状若车轮,现存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6件青铜轮形器,其中的一件,直径85厘米左右,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古人塑造的太阳……这件以青铜的实物形态来表现太阳的却是很少见的,这些太阳轮上均有小孔,估计是要把它们钉挂起来,作为太阳的象征接受人们顶礼膜拜的。青铜太阳轮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神秘性的器物,其用途和象征含义一直众说纷纭,有释为车轮的,有释为盾牌饰物的,有释为陈设物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

        夹叙——尾:只是个火炬。背面有凹槽可以放燃料,周边和中心有孔洞可以吊起来。

        夹议——青铜太阳轮器圆周边缘的五孔洞和圆中心的一孔洞,我们认为都不是用于让其能“钉挂起来”或“有孔洞可以吊起来”;因为该文物表面存在的六个孔,只是供从表面认识青铜太阳轮的每一个小孔洞均各拟一过年、过节日、以充实该物件能在演绎十月太阳历之十个太阳月含有360天之后、还需有“5~6天”表现为过年过节日的时间——360天 + 5天 = 365天,即十月太阳历的平年时间;360天 + 6天 = 366天,即十月太阳历的闰年时间。另外,该文物的背面虽有凹槽,不一定要在凹槽内放燃料而让青铜太阳轮像火炬一样去在祭祀中燃烧——此凹槽很浅,不适宜在其中放置燃料;凹槽很浅的实用意义,在于减轻青铜太阳轮本体的青铜耗材;减少了重量,也便于搬运。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针对《百度百科》对“青铜太阳轮介绍”这第一部分内容的看法,虽大致同意“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的表面内容,却更要为这一句表面内容做补写:因为有关三星堆青铜太阳轮文物意义在“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介绍时,仅涉及外表与极小部分的用途;而它的本质作用,具有既可做天文测量仪,又可能是确定三星堆地名中拥有“三星”一词或含有“星(押韵于‘兴’)”字而进行天文与巫术含义的交织;系半人半神文化在此地相互渗透的标志物。

        本书前面“图3:北斗七星由‘斗魁(斗形的主体)与斗杓(斗柄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已就三星堆这地方原有三个黄土堆大致呈直线颁布的状况,分析其疑“按北斗七星中‘开阳、玉衡、天权’这‘三星结合部’呈斜直线排列形状而命名”,做了初步研讨(见图中注解“②蜀地认识北斗中的‘三星’呈直线分布:指斗魁与斗杓的‘天权-开阳’三星”)。

        本书指出:在三星堆两大祭祀坑附近的“三个黄土堆”,疑是三千多年前鱼凫人在此营建城池、宫殿、宗庙、神殿时,将“人造的三个黄土堆”、想象为“代表北斗七星”的斗柄,作为“将天体之象征、寄寓为地物”的所在地;即针对这三个黄土堆,去设定北斗星神坐落在人间的基本位置。

        网民“蓝色的海星”拍摄有《成都三星堆,5千年前失落的文明——“青铜馆”》图片集,在其专门的配文中,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总体构思奇妙。透过由启功题写“三星堆博物馆”门匾之后,能看到十分别致地背景:--螺旋形由下而上盘绕的地面,终极构成“堆”拱的建筑群体,形象地表达“三星堆”的含义;顶部直插苍穹的三角支架有似通天之梯----连接天地、沟通人神;180 度高悬于三角架上硕大的三个青铜纵目面具,成为三星堆博物馆的独特标志。象征古蜀人极目远眺,重新审视今天的世界。这种空间立体的另类造型,令人有先声夺人、过目不忘之感。

        我们先赞赏三星堆博物馆大门艺术化表现为“堆”而拱起的建筑群体,赞美其“直插苍穹的三角支架有似通天之梯”的艺术造型。然而,在赞赏与赞美这样的表象之后,却既认为“这两低一高之三‘堆’建筑,宜形象模仿为北斗七星中间之‘开阳(亮-建筑物可次高)、玉衡(亮-可最高)、天权(暗-宜最低——北斗七星的亮度中,天权星最小,它是一颗三等星)’这样的两亮一暗之‘三星’,才更符合此‘三星’在天文中的实际星等(图3中、有主要的亮度区别)”;更叹息这里原有三座长约数十米至百米、高约5米至8米,连结成一直线分布在马牧河西岸东、南、西三面台地上的“三个黄土堆”,在“两锄头挖出‘三星堆两坑文物大发现’”的1986年及之后,被人为地在后续开发与发掘中、让其具有北斗天文象征意义之“三个黄土堆”的地理痕迹在此地基本被消失……

        还好,现实中三星堆博物馆大门的背景,出现了仿佛呈直线分布的“三堆”拱着的建筑群体,既拟“‘三星’星体”,又有了以三角支架复合出多个“三角形”的数理象意;即有着从文化、科技和艺术三方面相结合的景物,赋予了古蜀文明之广度和深度的多重意涵——以朦胧美的方式,将三星堆遗址与多样化文明相关联。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4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古蜀人编十月历以三星堆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36°为准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冬至日是夏商周三代中历法中最重要的时节

        战国之前,中国无 “二分二至”的现代名称。现在的冬至日,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及之前,皆称“日南至(表示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或“日短至(表示这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之后半年的白天会相对一天天地变长)”。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时节(在夏商与西周、指八个节令或时令,在东周才有四时之节、之时节的发展);这八个时节,再逐渐发展为二十四气。中国记载二十四气而与现代名称完全相同的古籍,是汉初的《淮南子》。《淮南子》之后,才由賨夷(在诸葛亮《后出师表》中仍有称“賨夷”的记载——见 图6)后裔、属“倮罗”的古夷人大天文学家落下闳(或与彝族先民有蛛丝马迹的族源文化关联),在其所主编的、由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中,改二十四气为二十四节气并分为两组。

        因为有关“冬至”的时空特征,已在尧舜时期被古人重视与测量。从历法理论上讲,夏商周三代的历元,必然继承与发展着对冬至日(“日短至”或“日南至”)的测量与应用,而不存在放弃。

        在夏(共470年)商(共510年)周(西周共275年、东周共549年)三代主要时段中(除去东周),最重要的节令、时节或“气”,就是冬至。

        在夏、商、西周上千年的中原文化中,一年只分春秋二季。此一年分两季的旧法到了东周战国,才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才出现季节性的四时之节。

        是春秋战国引起的社会大变革,才使得中国的历法由此大步地向前迈进。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借托于圣人名下的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正月之不同;所以,历法中又称“三正”或“三正论”。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或阴阳历正月或夏历的一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是把历法中一年十二个月和天上的十二辰联系起来)不同,季节的划分也就不同。

        对“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的解释,历代开国君王为表示“受命于天”,都要来一次“改正朔”、“易服色”;即有了“夏历以寅为正,殷历以丑为正,周历以子为正”。秦献公时(公元前366年)又借托颛顼,首创了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秦制《颛顼历》(有闰月之年,将闰月安置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至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才在全国通行。

        以表示“始皇帝受命于天”而正式编制的秦(始皇)《颛顼历》,行于秦朝至西汉《太初历》的问世(前104年)前的年间,而后弃之,即共行一百十七年。

       继夏商周秦四历之后(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代,还出现有影响不大的黄帝历与鲁历,曾合称“古六历”),汉武帝启用以賨夷落下闳为主编于公元前104年编制出阴阳历性质的《太初历》,才首次将先前由《淮南子》记载二十四气发展为二十四节气、区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两组,以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第二个节气为“中气”,构建了“十二节月”;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了一年四季。《太初历》的每个月,分配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若遇到无中气之月,便置闰月,以调节《太初历》以年为单位存在阴历年与阳历年的时间差异,从而完善在该阴阳历整体地自我调节功能之中。

        本书第二篇在引用有关“山西襄汾陶寺城址遗址现场”的内容中,通过介绍该遗址内出土了一件能测量“二分二至”四个特定节令而兼有“圭、表”双重功能的漆杆(图48)和与之配套的玉琮游标圭尺(图49),证实了上古智者在掌握对圭表的利用中,首先是通过观测表的日影变化测定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与定方向,进而再测定夏至(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之至)与二分(日夜分)的配套数据,以尽可能准确方式,计算太阳回归年的长度等。

        中国古人认识二十四气(节气)的大致足迹是:有“尧都平阳”之称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遗址出土了兼有“圭、表”双重功能的漆杆和与之配套的玉琮游标圭尺,能证明当时已能测量“二分二至”四个特定时节;战国的《吕氏春秋》,首次记载了“四立与二分二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时节;到汉初《淮南子》首次全面记载二十四气,实现了将中国战国由陕南秦巴山区劳动人民发明的二十四气予以完整的文字保存。

        是汉武帝颁布由賨夷或賨叟或巴賨(賨人、板楯蛮夷)之后裔落下闳主编的《太初历》,实现了将《淮南子》首载的二十四气同在汉武帝时期、遂向汉初二十四节气的大转变;将原有“二十四气的基本发明”在汉代正式升华在《太初历》历法之中及其发展至今,成为能传播向世界的“二十四节气大发明”;因而《太初历》主编落下闳,可登上被后世称为农历真正的鼻祖之位。

        因《太初历》的出现,才构建了“十二节月”。因十二节月确定的岁首自《太初历》之后改变甚少——仅有王莽(14年)和魏明帝(13年)一度改用商正建丑、唐武后(15年)和肃宗(5年)一度(总共才47年)改用周正建子;所以,后人在《太初历》后的两千多年间,不断地按“十二节月”的月序,编排出多样的《二十四节气歌》;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等等,强化了在“十二节月”指导下排列的二十四节气名称新顺序(后面《表六》中排列的十二月份,实质就是按“十二节月”安排的;其起点由《淮南子》以冬至日为首的方法,在《太初历》中改为以立春为首;即提前了一个半月)。

        需注意: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歌》中编排顺序,是受“十二节月”的月序制约,方出现始于立春、止于大寒的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名称排列。

        然而,此二十四节气名称和顺序,在本质上却属于次生状态而不是原生原样。《二十四节气歌》中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与《淮南子》首次全面记载二十四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原生原样的顺序,出现了约三个节气顺序的空间调整、产生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差别;使得原二十四气之首的“冬至”在《二十四节气歌》中,已属近尾端之列。这似乎将冬至的价值大大缩水而小于立春的节气,更小于至今才百余年历史的春节作为农历的年节意义。

        本书强调: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它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具有专用性质、并不是全面的历法)。认识冬至或“二分二至”、或“二十四时节·二十四气·二十四节气”时,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记冬至是夏商周二十四气(节令、时令)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所以,在《太初历》出现之前,冬至一直居所有节气(节令、时令、时节、气)之首。

        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古人以圭表方法立杆测影,即认识历法时要多选在冬至日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回答两个理由和一个依据。理由是:①选择冬至日立杆测影,物影最长,最易测量准确;②选择冬至日,因太阳直射点纬度能确定,以此可计算任意观测点当地的纬度。
依据是:中国已知第一天文观测点“尧都平阳”之山西襄汾陶寺城址遗址,首要观测的是冬至。因该地出土的彩色漆杆上鲜明地“蓝、黑、红三色区段”至少有44节,能推定此文物既能测冬至日影、又必是以测量冬至日影为主(否则该木杆就不需去表示如此长的影长——回查图47),进而再含有一并在一年中能测量当时已知的、很多的其它时令的功能。

        2、三星堆特有的“地理、天象”特征让鱼凫人在此建城建都与祭祀地

        “尧都平阳”所在地山西陶寺城址遗址的文物,证实此时已能测量“二分二至”四个以上的时节。后来中原夏商时期的天文观察,必定继承了尧、舜时代已有的天文技能。其间,中原的这一天文技能也可能传入古蜀,使得鱼凫人在三星堆城池、宫殿、宗庙、神殿等建设中,都有了能够参照的条件。而掌握这一技能的鱼凫大巫师,因是古蜀或古夷(彝)的高级知识分子,是蜀夷(彝)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半人半神或半巫的大巫师是最先掌握这方面的人文,就是《鶡冠子·夜行》所言“天、文也,地、理也”并突出地利用天文,在古蜀创造了像三星堆这样特色的人文。

        本书推测:三星堆自成体系的祭祀与器物,应当先以天文历法为重点、为基础,再结合成都平原的富庶和当地特有的地貌与天象,由鱼凫智者才明显地创造了古蜀神秘荣光的人文……

        在中外上古社会中,任何一个族群或古国对于自己的城池、宫殿、宗庙或神殿等场所的建设,都是一件件很大的事。按古蜀鱼凫王朝盛行巫术去建设祭祀场所的特色推测,执政者依照祭奠祖先要“择时择地”的惯例,先确定需选择某处“当地冬至日太阳高度36°”的天文、天象基本条件,又选择处于高地而近水的风水环境,加上广汉故地鸭子河畔的平地上有“呈直线分布三个黄土堆(我们拟为北斗七星中呈三角形分布的‘玉衡、开阳、摇光’之三星——回查图3的图中注释②,而在广汉当地传说中,却传播为北斗七星中呈直线分布的‘天权、玉衡、开阳’之三星)”的地理地貌特征;这些都与古蜀人北斗崇拜和当地地貌相近乎,从而三星堆遗址旧地能几乎同时满足“择时择地”的双重吉兆;故鱼凫人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在“天文地理是一家、风水地理是一家”的古老习俗中,决定在鸭子河畔修建都城与宗庙、神殿等类型的祭祀场所……这就是三星堆人学习前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结合古蜀文明的特别实践及其文化发展结果。

        三千多年前,古蜀鱼凫人中的她们与他们,在观察天道(太阳周年的回归运动与北斗绕北极星周年转动一圈)运行规律、在认知地貌(地物分布与物候变化特征)和人文思考中,设想能实行将天与地这二者关系相协调;便试着将天、地之道相结合而执天之行,去不断适应、总结、提高认识水平;因而在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古蜀人创造了十三月太阳历、十八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以及能反映这些历法特征的器物、在三星堆文物中已形成系列),做出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古蜀人的青铜太阳轮形器与青铜神树等青铜神品属于国家的重器)、以体现鱼凫人面对现实举重若轻的生存理念和时空基准(选择了以三星堆古地作为自己的宗庙、城池、宫殿、神殿等所在地并在此编制有独立创新的太阳历法体系等)——这些三星堆文物以及后来出现在金沙遗址中的同类古蜀文物,在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原本占据有很多重要的地位,却一直未有人对这方面内容去进行系统与科学地揭示、去赢得共识,去走出神州大地,去面向世界的人类社会与文化殿堂而张扬……

        管窥古蜀文明,社会期待有新考古收获能促进这样的揭示与张扬,祈盼能重点以天文地理的双向切入,去对1986年在此掘出两大祭祀坑之大发现所可能依附的条件做出多种推测性还原,以更进一步展现出古蜀创造了特有的人文……这样的期待,实际上早已烙印在我们于2015年底参观三星堆博物馆而在其青铜器馆时的领悟之中:此馆第三展厅,为“皇天后土、人神共舞——祭祀大典”,指认着三星堆有古蜀的神兽、神坛和神殿;第四展厅,为“矗立凡间、沟通天地——群巫之长”,显现着这里是半人半巫或半人半神的神巫环境;第五展厅,为“千载蜀魂——奇绝的宗庙神器”,指认着三星堆有古蜀的宗庙之物……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