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玄龙门阵] 《成都太阳历大发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模仿三星堆特定人物正面像之头顶“十月太阳历(以十绺呈现逆时针麻花状发辫表示)·辫索冠”的标志;即以采用相反地、改为直接头戴“从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射十三道光芒”的“太阳冠”方式,去更加直观的效果。进而庄重与连续地达到了演绎古蜀国曾创造有“十三月太阳历·妇女月经历法”的目的。这就是三星堆文明由金沙文明所继承的典型例证之一(金沙文明在历法方面,只明显继承了三星堆十三月历和十月历的物证,但现在我们还未找到与十八月历有关的金沙文物)。

        戴太阳冠的金沙铜立人以“太阳冠”去表达蜀人创制历法经历的方式,并不是金沙文明的原创;“图66:三星堆头顶‘十月历’标志人头像”的奇特发式,应当是被图65反映金沙铜立人在用“太阳冠”进行特殊表现时、所借鉴的原有发式之对象。 】

        金沙铜立人的文化特质多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有关,这是学界的共识。但三星堆大立人在三十年前被发现时,因遭三千多年前的破坏而断为两节、原发式未牟保存信;因而,我们现在只能估计该大立人的发式为笄发,像图42、43的蝴蝶结。

        为弄清金沙铜立人的“太阳冠”发式究竟与“图18三星堆青铜跪坐人像头顶着扁高髻似作‘十三月历’标志”的发式、或与“图66:三星堆头顶‘十月历’标志人头像”的奇特发式有何关系,需要我们针对“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人像文物缺乏能确认的发式”之疑惑,去专门梳理出三星堆遗址鱼凫人编结头发的基本发式;以便于从中发现古蜀人既有与商代相似“以发为辫”的发式,更有“以发作冠”的发展(“图66可能是在‘图18’基础之上去以发作冠、将高髻发式的发辫发展为一种‘发冠帽’”的典型)。这样的发展,目的意义在于去体现着具有“衣冠王国、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去借以张扬古蜀国创制有系列太阳历法的文明风尚。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图41:耳穿三孔头戴十绺辫索冠头像”中“耳穿三孔”的特征,这是三星堆青铜人像雕塑群中唯一有这种“耳朵‘穿三孔’”特征的人头像。该人像的发辫粗壮、留有短鬓;其双耳较圆,大耳轮廓中穿有三个圆孔、上面的一圆孔比下面的两圆孔要小点;这个“人耳穿三孔”的唯一性,恰好印证着《淮南子·修务训》“禹耳叁漏,是谓大通”的巫的灵性记载( 《百度百科》:耳三漏,亦作“耳参漏”,谓两耳各有三孔。旧传为圣人的异相……禹耳三漏:传说大禹有三个耳朵眼儿);而不是有人解读为此人重在讲其“蒜头鼻子”或《三星堆》画册第25页称“11. 青铜辫索冠人头像……颇具土著风格”之类似被轻视的特征。   

        其次,此“头戴十绺辫索冠头像”或“青铜辫索冠人头像”的用语,却因“辫冠”或“辫索冠”的称谓,能反映出一种文化的指向性情况:反映三星堆人有将长头发编织成有规律、含有一定绺数的“辫索冠”发辫,再发展成“冠帽”的用途。其具体的辫发形式,大致是“先将头发在右侧耳后挽梳成含有一定绺数的、长麻花状的发辫,再盘头一周;将辫梢压于辫根下而索住,让整个长发辫箍成近圆形的发冠戴在头上”。这大概就是三星堆鱼凫人的“辫冠·辫索冠”。  

        第三,图66:三星堆头顶“十月历”标志的人头像,是从俯视该人头像时才可清晰见到其“麻花辫盘发”的“十辫冠”特征;这里“十绺辫索冠 ≈ 十月太阳历”的初级表达,是采用“以麻花辫中一定量的发绺数量(分叉的头发按规律交叉一下、即为一发绺),拟按某一历法需要的月份总量、去安排其发绺的数量”。这样的方法与结果,均是在对三星堆人原有“以发为辫”传统之上,发展为“以发作绺、作冠”的新表达方式。这样的新表达方式,既是三星堆人的一种文化创造,又被后续者金沙文明的青铜小立人以头戴“太阳冠”的方式所继承。

        在“图65:金沙遗址出土戴太阳冠铜立人”之标题中的“太阳冠”,已不再是三星堆遗址铜人头像那种“将头发编织成‘冠帽’之‘冠’”。估计,铜立人的此青铜“太阳冠”,可能已属“假发”类的“冠帽”;但是,它仍可能是在吸收“图41和图66”通过表现自己独特发式、去演绎“古蜀人对本族编制不同历法类型所含不同月份采用不同数量的发绺相区别”之灵感再现。从图25中,可见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像的脑后、有精心打理过的三股长发辫经背部下垂到臀部。此铜立人像,既然已有三股长发辫垂到臀部,就难以再用自己剩余的头发、去织出“能比拟辐射有十三道大弧度太阳光芒的太阳冠”了。

        因为金沙遗址出土戴太阳冠铜立人“脑后存在三股长发辫经背部下垂到臀部”并交织为一体的发辫状况,可能还寓意有“古蜀历法体系一共创制有三种历法”的含意(这三种历法,按顺序是“十三月历、十八月历、十月历”——它们,均是古蜀人在不同时期创造其太阳历体系中的不同历法,可简称“古三历”);所以,此位戴“太阳冠”的金沙铜立人、除在多个外表特征皆相像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之外,又特别以“头戴‘辐射有十三道大弧度太阳光芒’的太阳冠”方式,去超越在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对“十三月历”的表达、仅隐匿在其底座有“四个‘7()’之和或之积为‘28’的数字”图案中;则金沙铜立人头戴“‘十三道光芒’的太阳冠”,能在商后期到西周就又一次对于古蜀国创制有“十三月历”的知识、进行了某种新意义地张扬……

        上段分析金沙“铜立人的此青铜‘太阳冠’……可能是在吸收‘图41和图66’通过表现自己独特发式、去演绎‘古蜀人对本族编制不同历法类型所含不同月份采用不同数量的发绺相区别’之灵感再现”的内容。此分析,现仅只具有一种可能的价值;因为另外还有一种,即金沙“铜立人的此青铜‘太阳冠’……可能是在既吸收‘图18’在三星堆首次出现分出13绺头发特定扁高髻所表现的‘13发绺’之后,又吸收了‘图41和图66十绺麻花状辫索冠’的特征”,方成功树立将三星堆头顶“十三月历”或“十月历”两种发式标志特征相综合后,采用了新的独特发式,形成了金沙铜立人头戴“能比拟辐射有十三道大弧度太阳光芒的太阳冠”之假发特征,让人称奇。 】

        (3)“青铜跪坐人像”是指示古蜀十三月太阳历的初级标志物

        回查,本书“图18:三星堆青铜跪坐人像正面图与‘脚上套袜’的侧视图”。

        读者咋一看,本章重点是揭示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身份和行为之谜,为何要在此处又要为另外的三星堆文物列一个小标题,是否这一文物与解读青铜大立人之谜有关?对此,我们肯定地说“有关”并指出:凡有利于认识青铜大立人之谜团的揭示内容,均可纳入本章相应地大或小的专题中予以研讨。

        我们推测青铜大立人是三星堆青铜群雕文物的女王与巫师大首领,表现在该大女巫手下的某个下级女巫首领的文物,只要存在可体现与大首领有潜在文化的特殊联系,面对这样有关联性的文物,对于研究人员而言皆是不得轻易放弃的;即凡是有利于考古,同系列不同个体(青铜器、陶瓷器、金器、木器、玉器、石器、铁器等)的文物、同遗址不同系列的文物、不同遗址不同系列而同地域的文物、不同遗址不同系列不同地域而同形制的文物……只要两个重要的古文物有一点点“同”的成分,就都可能有蛛丝马迹关系的存在而应依序纳入分析筛选的对象;这才是严谨考古的态度。图18所称“用身体语言演绎历法的铜人像”,其学名是“青铜跪坐人像”。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铜跪坐人像的外来特征倒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仔细观察其发式,与“椎髻”或“扁高髻”又有些不同。从造型神态看,似乎有惊恐不安怒发冲冠的意味,是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中都很少见的奇异发式。可谓是古蜀能工巧匠在造型艺术上的一种独创,在未有更确切的名称之前,暂以高髻称之。 】

        本书将有关资料与图67和图18结合,发现该青铜人像是一位距离分娩期不远的特殊女巫:

        首先,认同三星堆发掘简报中称这种发式为扁高髻。此扁高髻发式,疑类似上古女性的发式之一(高髻,是中国古代妇女常表现为相对高贵的发式,又称“峨髻”,是对髻式呈高耸状的称谓)。
  
        其次,在图67与图18中,该青铜人像两腕各戴二镯,突出了“手腕戴镯”作为妇女常见装饰外貌的特征。

        再次,该跪坐人像“宽脸、方颐,双手扶膝、坐姿”的妇女,可能是一位发了体并怀孕的女巫形象(此跪坐者明显地“脚上套袜”而显现在衣着上对自己有相应地“御寒”保护——“双手扶膝,坐姿”,这也是广义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此下级女巫的文物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一号坑,时间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400年,比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坑的青铜大立人(时间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要早约两百年;她可能是鱼凫王朝初期某位女王的亲信(不是指该青铜大立人所在时期活着的这个鱼凫女王、而指她的前几辈先王),担负着当时要以自己专门蓄留有“独特的13绺细辫发高髻作为标识”,去辅助鱼凫王朝初期某女王在祭祀北斗(当时可能是穿着鞋、袜在祭祀,而非跣足踩斗)中,专门去演绎妇女月经历法即13月太阳历的效果;这尊青铜跪坐人像,也许模拟着距临盆分娩不久的孕妇,因长时间参加祭祀而身体有些吃不消了;使得她脸面突出表现为痛苦地特征。因此“圆眼,正视前方,张口露齿,神态严肃”或“惊恐不安”(商代晚期的古蜀鱼凫女王之青铜大立人要演绎妇女月经历法时,已可利用同时期青铜神坛下方两只青铜神兽“从胸口、经前肢、腹部到臀部皆有乳钉纹表现‘十三月历’”的文物、而不再利用原一号坑的这尊青铜跪坐人像之女巫人像——人像很小,不宜在祭祀大典中表演节目,故而可能以放在神殿中供奉为主)。

        其四,看看此人胸部、腰部外貌的正面图、背面图与侧视图,尤其从侧视图能看到明显用了较宽的条带在进行大面积束胸束腰的状况……在此需要将本书图17与“图18:脚上穿鞋的青铜跪坐人像”进行对比:此图17,是“戴着双尖的武士帽,束腰,穿鞋……”的男性,其束腰的装饰只用了较窄的条带,即仅仅只为了便于行动而束腰,其腰部本身也健壮适度。在《三星堆》画册第19、20、21页的画页名称,其学名都是“青铜跪坐人像”;画册第19画页的人物就是本书图18的内容,后两幅图都是武士图而相像于“本书图17”。这两幅武士分别为“高度12.4厘米、宽5.86厘米,高度13.3厘米、宽5.54厘米”都有“正视图和侧视”图,图中都是用较窄的条带束腰(图17)。将它们与图18比较,差异就显露出来了:图18“青铜跪坐人像,高度14.6厘米”,虽无宽度的测量,却一眼可见其胸部、腰部均较宽;这尊青铜跪坐人像所用条带不仅束腰,而且束胸。从图中可清楚看到这类自腋窝下就大面积“束胸”,是特指旧时年轻女子常有的行为。如此推测:图18高度14.6厘米的“青铜跪坐人像”既应是女性,又可能是孕妇;所以,具有其雍容身躯的体态(相邻的图17高度12.4厘米、宽5.86厘米的“青铜跪坐人像”是位男性,而且肯定是一位武士)。

        其五,这位女性的“青铜跪坐人像”为何“穿短裤极短,仅能兜裆蔽羞”——看看图67最右侧背面图中的短裤、即“犊鼻裤”,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丁字裤”或“相扑裤”;的确只能兜裆蔽羞。这一极为奇特的“丁字裤”服饰既然客观存在,就一定有适用性;此裤能不顾及避羞而重在适用的服饰,是为了方便孕妇能及时生产。那么快要生孩子的她,有何理由要在祭祀大厅或在广庭大众场合中成为唯一的一个不衣冠楚楚的祭祀者?能与之对应的理由,就是她作为某鱼凫女王的亲信,因其蓄留着“以13绺细辫发去显现由鱼凫女王在祭祀中所演绎妇女月经历法即十三月历”的标志性发式,去与图69、70能显现妇女月经周期的“28细辫~22细辫”等多位独辫发的青铜人头像相配合;因而该女巫成为在商朝中期的古蜀祭祀中,需要为女王演绎太阳历法而不可缺席的配角。这就是“丁字裤”女巫用特殊行动,支持着原鱼凫女王主持祭祀、演绎历法所需要的配合与默契。

        据《百度知道》介绍:犊鼻儿裤也称犊鼻裤、犊鼻恽(裈),是古代人对两腿有裆裤或者短裤的叫法。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2-2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认为:出现在古蜀国与商代同期之际的三星堆女巫,能穿上犊鼻裤,这却比中原人穿着同类的裤衩要早了近千年。

        其六,青铜物质在古蜀国是稀有的与重要的物质,只用于铸造王者、巫师、武士、祭祀供奉者等和有灵性的神物、宗庙神器、兵器、炊具、饮具、酒具等,不会将宝贵的青铜去为奴隶或俘虏塑像(古蜀的金沙遗址就出土有用石器为奴隶或俘虏塑像的12件文物)。有人将此“青铜跪坐人像”之孕妇人像称为奴隶或俘虏,是比较牵强地。因为有关文论对这里出现的“犊鼻裤 ≈ 丁字裤”事实(图68中最右侧的图),多数是进行了隐匿而无解释;这既会让人生疑,又与这尊青铜跪坐人像“头发从前向后梳,再向前卷,上有发套,似作扁高髻……脚上套袜,两腕各戴二镯,双手扶膝,坐姿”所具有的实际面貌多数相悖、犹如将“富贵”的体态形容为“俘虏或仆役”而大相径庭。
其七,现在进入此单元内容的关键识别,需要了解该青铜跪坐人像作为女性发式的表现,很特别:她的“头发从前向后梳,再向前卷,上有发套,似作扁高髻”,具有上下两排的发式。

        笔者在此,要从另一角度揭示该特殊的“扁高髻”发式,具有“以十三绺细辫发特定组合的发式表示另类‘人体历法’(古蜀人依照师法自然或近取诸身的理念,直接按妇女月经周期大致以二十八天的数量为一月天数,将一年分十三个月、共三百六十四天,另在平年加一天或闰年加两天,作为过年日)在一年中所含有的月份数量,即用‘前排6绺、后排7绺共计13绺细辫发’的发式(前排细辫发中处于最左、最右两端的各一绺鬓发,或按“耳旁边的鬓发在留发梳辫中、可相对不计入细辫发统计数字”的方式处理)——这是在与“图41:耳穿三孔头戴十绺辫索冠头像”一样,处理着“鬓发”;以暗示“一年共十三月的历法”。

        这一特殊处理方法举例:以回查“图41:耳穿三孔头戴十绺辫索冠头像”正面图为例——在该“十绺辫索冠”下方至双耳之间,有一圈头发围绕成箍;笔者为之标记有“鬓发”注释、它就不属“十绺辫索冠”之内(这一标记也在前面俯视的图66中,表现在三星堆头顶“十月历”标志的青铜人头像“十绺辫索冠”之下的阴影区内,有时隐时现的“鬓发”。图68,再次标记“鬓发”,并在图解中予以强调)。
 楼主| 发表于 2023-2-2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读图66、68(图来自《百度》 )的部分图解提示:该《三星堆服饰文化探讨》文章第6页要段“盘发,头发向后梳理分辫编结,然后盘结于头顶,以笄穿插固定。例如二号坑出土的A型青铜人头像(图九),即为发辫盘于头上的形态,可以看出发际线齐至耳根,发辫粗壮,留有短鬓。”对此“留有短鬓”,笔者在配图中以方框文字表达式、加入了晋·左思的诗句:“鬓发复广额,双耳似连璧。”另有“短鬓不计入……”的注释。

        特别强调此“短鬓(发)”有两个意义:它不属“头戴十绺辫索冠”之列,只是为“十绺辫索冠”垫底的头发;它也可作陪衬的头发,缠绕在 “十绺辫索冠”之下、但不计入其“绺”的数量。 】

        其八:本书对三星堆“青铜跪坐人像”之女巫称为“鱼凫女王的亲信”,这是一种创新说法。理由有此女巫与鱼凫女王是三星堆青铜人像雕塑群唯一能在注重其手上戴镯所体现的特有服饰中,表现出有其共性的——此一号坑出土的青铜跪坐人像双手腕间各戴有两个手镯,为窄条圆环状。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大立人人像双手腕部也各戴有三个手镯(见图8的“手镯”),为扁条形圆环状(也有人对此纹饰以为是长袖袖口边沿,但是对此纹饰的理解因为大立人双脚腕部各戴一只脚镯(见图8的“脚镯”),这就与原就戴有的手镯形成了对应与可能)。此“青铜跪坐人像”之女巫以所戴手镯,与青铜大立人之女王所戴手镯的特征,同具有珍贵性质而相近乎,这既是证明此女巫属原有鱼凫女王之亲信的信物,更证明此女人非奴隶或战俘的身份、而是特别的巫师。

        其九,三星堆“青铜跪坐人像”之女巫“面目狰狞”的原有说法可以破解,先请跳跃式查后面的图89:在三星堆青铜神殿中,复制了许多参加传神活动的人像雕塑群,其中就有多个相像于“青铜跪坐人像”之女巫——她们就是“宽脸,方颐,云雷纹竖直方耳,耳垂穿孔,圆眼,正视前方,张口露齿……头发……上有发套,似作扁高髻……脚上套袜,两腕各戴二镯,双手扶膝,坐姿。”但是,她们皆面目一新而并非狰狞,原来是图18或图67该女巫人像在受到后人毁坏神殿时的打击而破损了脸面,造成两处大伤痕,大大地影响了女巫文物的面容,方显出“狰狞面貌”;所以,后面的图91复制了18个(横排有8个,左右竖排各有5个)这样的女巫,跪坐于神坛下方第二级神殿上;这些参加祭祀的同类女巫们,呈现出雍容华贵、发福富态;其外表就像慈母,而非狰狞。

        犹如图18已有注释那样:此女巫梳着扁高髻,后排向上卷曲的头发有七绺,前排直立的头发有六绺,共十三绺;前排头发近双耳的两侧各有一“鬓角(指耳朵前边长头发的部位)发辫”,应当不作“绺发”计入。这是否属考古史上的新内容,有待探讨(如果说要将这里“前排头发两侧表示各一‘鬓发角’的发辫”作为“绺”计入,此女巫的扁高髻发辫则共有“13绺  + 2绺 = 15绺 ”。这样的“15绺 ”数字对于以发辫之绺表示其历法多少个月传统文化,就无适应性了;因史上无“15月历”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