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国重”给惹的祸!
你若因窘迫而感到痛苦,
便试着披上那件忍耐的服装,
这才是宽畅的襟怀哟,
千万别向人们诉苦,
因为头颅不会比鸡蛋更硬朗…….
---------------摘自“鱼翁和魔鬼的故事”
一.感慨无言:
这是一个喜欢造神的国度。当决策者们终于发现那“最最伟大”给民族带来无尽的沉重之后,于是,某些地方又兴起了“造山”运动,名曰:“包装”效应。刹那间,一座座丰碑开始拔地而起……
就这样,一个许许多多孩子还根本还读不上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一个西部边缘地区的普通中学,被一层层的包装了起来,终于踏入了国家重点中学的行列,——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统共都才有一千所啊,光彩得真的有些眩目了!
二.议题由来:
那还得从历史说起,S中学80年代初便被省里评为了“省级重点中学”,我也在这个年代之始踏入了她的大门。那时候真是没说的,老师们刚刚走出了劫难和困惑,农民、知青迈出了大学的门槛,又进入了铁铁的工作岗位,感激还来不及呢!
没有市场经济的诱惑,几十元津贴便可兢兢业业奋斗一生,于是便有了红楼上的感人的故事,便有了我80年代便让学生们计算机全省夺冠的历史。在没有防盗门阻隔的平房里,相互串门,排队饭菜,品尝人生的甘苦,这是我记忆犹新的80年代啊。
这个“省重”是毫无虚假的“省重”,是贫民版的“省重”,但她实实在在的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希望,——这个总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憨厚的民族。
国家也把发展教育列为众望,拨来了资金,修起来当时第一流的实验大楼,征地修缮运动场,改善办学条件。良性循环下,渐渐S学校成为了当地的名牌,孩子以能上该校为荣,教师以能分到该校为幸,除了教学质量的无可挑剔,还有努力勤奋的那一班人马,当然,该校的奖金课贴也成了其他兄弟学校眼中及其慕羡的目标。
三.历史述说:
90年代来了,新世纪来了!这个需要用极大的信心,去重新审视面对的时代,一个轰轰烈烈剧烈变革的伟大时代。
S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逸夫楼、多媒体、还有那些逐渐增多的豪华汽车,任何人都可以领略到这一流学校气派和大家风范,当我们学校已经步入网络时代时,一墙之隔的另一所学校,学生们还用5英寸盘痛苦的调动着286那逝去的时侯!我们的学校确实在坚实的进步着,那些年年追逐着,“愿意”出以高价的家长们,使学校财源大增,每年以数百万递增。但凉山还是依然贫困着,当普九还是国民一个艰巨的任务的时候,泡沫经济反映进我们的校园,就如达克斯神剑,是永远高悬在我们的头顶的苦难。
当学校达到顶级的时候,就有人在大会上算了这样一笔帐,如果我们学校扩大一倍,收入将会每年以千万的数级增加!一个纯粹的“鸡生蛋蛋变鸡”奇迹!“要致富办教育”就这样歪曲的被理解了!当然,这还得创造出一个“国重”的奇迹!因为这样才有扩大建制的理由。
市场经济就这样融入了S学校,“教育产业化”思绪开始冒头。但事情总有些愿违;那高耸的学生宿舍根本就不适应本身就来自城内、就近入学的学生们,管理也成了极大的难题,新建的学生食堂更抵挡不住墙外个体户飘香的诱惑,这踌躇满志“第二次收入”成了失败的第一步,但千万之巨的投入毕竟成了心病!S学校开始赤字。
如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运作,学校还是大有前途的,那个比S校晚起步却奋起直追的学校就是样板。偏偏我们要建立一个跨世纪工程,要脱离本部,建立“初中生源基地”,这是违背教学规律走向市场的第一步!靠吃学生发展永远是失败的根源!老师们似乎已经看见了那些倒闭的国有企业,哪些痛苦的下岗工人的潜影。
不是么?SS大道征地计划受阻,兼并市内一所中学流产(也许这些都只是虚晃?),S中学在市场的钢丝上摇摇晃晃走了几步,那雄心未酬志不休之慨,到也让人激动不已,我明显的感到一股大跃进年代过来的人那种气势,当年,我家隔壁的墙上就画有:“一步跨向共产主义”的巨幅标语画像。
学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国重”运动。最明显的口号是:一人高喊:“SS创国重”,另一人就会习惯性的举起右手回答:“我是主人翁”!国家是“稳定压倒一切”,而S校却是:“国重压倒一切”!
犹如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贴的是比尔语句的更进一步:“我们永远落后只有12个月”。到处是大标语,到处是看不明白的国家研究性课题开展的玄虚,非凡热闹的第二课堂,各种乐队演出,老师捐书给图书室凑数,各科室狂造多年来的各种纪录,我也“有幸”的用计算机模拟了历年来学生们的成绩假账。 那几栋“有碍观瞻”的教学楼,又花费了几十万被统统贴上了漂亮的瓷砖。领导们来来往往,帱躇满志。银行批贷款,政府移红线、公安赶农民,——要征地60多亩,修体育馆、游泳池,综合楼…..,我们可怜贫穷的西部啊,那些山上的彝族大众好些还没脱离温饱呢,当然如果自己有钱的话、或者贷款不还的话。
老师们得到鼓舞和鞭策常常是:“国重收费标准要大大提高”、“国重老师的收入要大大增加”、“国重能使我们成为名校、名师!”……..
“国重”终于批下来了!老师们却并未欢欣鼓舞,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庆祝仪式也没有,急急忙忙的到是那市中心的大幅广告,——为那“联办”的民办“贵族学校”打的招生广告!啊“国重”,你经受得起如此的沉重吗?
老师们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是,那几百学生本来都该名正言顺是归我们S中学的呀!国家不用花费一分钱(学校反而会收入几百万),教室容纳得下,老师一个不缺,质量一点不差!却偏偏花费上亿的代价,征用200余亩上好良田,天天用公车把这些老师接到十公里以外去上他们几十年同样上过来的课!虽然目的是办校老板为了向家长们收取更高额的费用,但与公办学校一起狼狈,更在这荒脊贫穷之地,有良心的人唯有叹息之分。
那些工薪之家,哪些底不厚实的家长们苍凉的摇着头,唯有把目光投入那些曾经不削一顾其他学校。更可怜使我们那些曾经有一线希望靠此“脱贫”的农民,他们的子女进这个门槛看来永远也只是个梦了。
四.现状的困惑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S学校的大多数教师便陷入了莫名的烦恼之中。当然包括笔者,且罗列如下:
1. 初中部被整体砍除,上百名初中教师面临“下岗”的境地(编制超标100多人);
2. 优秀教师(包括高中部的),被大量选派给了那个挂学校招牌的民办中学(名曰:贵族学校,而这两个学校之间除了老板,至今老死不相往来),以至学校名声、质量节节败退给那些以前从来不屑一顾的二流三流学校;
3. 而作为救命稻草的的高中部生源因“自创”民办学校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加上州内、市内的高中利用这个空档发展起来强大竞争力,S学校的存亡危危可亟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已经传出贵族学校三年后高中要招生,不然200多亩地盘其等闲视之)!
4. 为达到那些苛刻的国重的标准,学校又是装修又是征地,让原本还算富裕的学校,刹那间债务累累(达数千万),收入减少当然人心不稳,跳槽人员急剧增加;
5. 原来为了创造国重而搞的那些花架子,弄虚作假霸王硬上弓的东些,什么“XX信箱”、“心理课堂”,“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艺术团队”、“鹿鸣班……”统统烟消云散 ,刚花了几十万贴上瓷砖的百万教学楼、实验楼大楼就要撤掉贷款重修,这可是今后几十年生计希望哪,“按揭”般的负担沉重的压在了教师们肩上,人人心里都在淌血。
6. 学校牌子,“国重”招牌据行家估计,应不少于2个亿,现在统统给他人作了嫁衣裳,如若为创收,牌子卖了也还罢了,但起码今年更同类学校比,就少收入400万!而按照比列合同,三年后,那民办学校才可能给学校年“贡献”50万!这赔本留血的买卖哟…….
7. 学校年年人来人往;领导视察、参观学习,送礼赞助等等,国人历来作为“精神粮食”,聊以自慰。现在统统被拦截在了那边“贵校”,母校到渐渐的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哪些精英们,由于有了新的去处(包括将来落叶归根的宝地),一心不能二用,自然精力也难得分了些出来。
五.争鸣到底
当然最后我要是说明的是,质然反对民办教育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我想说的是:“喂!伙计,要嘛你真刀真枪的跟我们比划,用你们的财力,用你们的优势。为什么打着我们的牌子来给抢饭碗呢,我们公办教师活得够辛苦的了啊”。
还有山区的教育发展,教师的本分,人民的期盼,这些自然不用我喋喋不絮了。
大跃进般到来的“国重”啊!你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实惠?
欢迎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