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平乐男人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 作者 林一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落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四 作者 林一阳

  
      两天后,府官指令邛州知州安排蔡承宗到平落镇的卢沟居住,由州府负责筹建造纸坊,利用当地的竹源造纸。
  知州派人护送承宗从邛州出发,往南四十里到达平落,天已近晚,他们在镇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饭后去“剑仙楼”茶馆喝茶,听当地人说起平落镇的来历:“这座场镇之所以叫‘平落’,主要源于‘平沙落雁’。因场镇中间那条十多丈宽的河流内浮出一片沙洲,每年大雁南飞、江波荡漾的日子里,都有成群结队的大雁飞来沙丘上落脚。它们时而扑打着长长的翅膀,展示着漂亮的羽毛;时而又在碧绿的江水中漫游嘻戏。这一队刚飞向万里长空,第二拨雁阵又排成‘人’字形飞来……。除了‘平沙落雁’这一奇观外,平落周围还群山环抱,围绕着中间这个平坦的盆地,盆中有水有落,是个肥沃的鱼米之乡,有利于人们聚落于此,这座场镇便被命名为‘平落’。平落是一个历史名镇,宋朝曾在这里建县,离镇上不远的骑龙山上建有‘城隍庙’以作纪念。
  “这条穿场而过的大河发源于天台山和龙脑河。相传当年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从南方丝绸之路返回时,因腾空而起,遥望着金华佛山,仙气缭绕;再看附近的平落镇山川秀丽,金鸡长鸣,人头攒动,榕树参天,顿生在此栖身之念。忽接如来旨意,令其在雅安晒经关附近隐身,化为‘白马泉’,龙头化作‘龙脑河’。从此,一根根绿色的水柱从白龙口中喷薄而出,一串串白色泡沫漂洒在水面上,顺流而下。江水波光叠翠,养育了两岸的人们,滋润着千年古树。这条河就称为‘白沫江’,成为平落镇的母亲河。”
  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加上当地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听得蔡承宗入了神。他似乎忘掉了旅途的劳顿,恨不得立马到平落各处走走看看,无奈天色已晚,只好歇下。次日饭后,他们一行人说笑着离开平落,往西走约一里路,就来到了他向往的卢沟。
  这卢沟是一条山谷,中间一条两、三丈宽的河沟,长年淌着从山谷深处流出的涧水,清澈见底。沟的一边平台上有条两尺来宽的石板路,蜿蜒起伏。进沟可见直立陡峭的“老鹰岩”,高约百丈,岩壁上长满了各色石花,好像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往前几里陡见一片突起的山崖覆盖着路面和沟谷,路过的人们要低头才能从山崖下钻过,故被当地人戏称为“牛钻洞”。前面不远,有几个刀削般的巨石赫然矗立在沟中,据说是杨天官当年的“试刀石”。再经过“两河口”,往右来到“狮子桥”,这里是卢沟的主要发源地,有一个较开阔的平台。从这里上山就是邛崃山脉的“鱼岩”,它是平落通往火井的主要通道。整个卢沟十多里长的深谷,处处景色壮观!山谷中住着二十多户人家,炊烟袅袅。两边山上竹林茂密,可谓竹海茫茫。阳光下绿风拂面,翠竹飘摇,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人在景中走,画随人而就。承宗边走边停,好像在欣赏一本厚厚的画册,出神地翻阅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将近一天才走完这十多里山谷古道。他惊叹“这卢沟好一派幽谷风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是我之居所也”!这位三十来岁、个头较高、长着一张长方脸的蔡承宗同娇妻、女儿入住在狮子桥。
  随着三声炮响,州府资助蔡承宗在狮子桥修建的造纸坊竣工了。所谓纸坊,就是在三尺多高的锅台上用木板围成一个高高的大圆甑,下面放置一口大铁锅,以煮竹篁之用,俗称“篁锅”。附近有几个大窖坑,较嫩的竹子(“竹麻”)放在窖里泡好后捞进篁锅,装一层竹麻加一层石灰,再加上和竹麻一样高的水。烧着山上砍来的木柴,燃着熊熊大火煮上十二天,由十六个青壮年男子站在篁锅上舂打竹麻。
  只见这十六个人头上盘起长长的辫子,身着对襟坎肩,扎着粗布腰带,浑身冒着汗珠,手握一丈多长的圆木“舂杆”。这舂杆少说也有几十斤重,但见他们站在一丈多高的篁锅口上轻松地挥舞着舂打三天,把竹麻打成料团。加上草碱煮上七天,直到把料煮白。然后装进牛拉的石碾中碾成纸浆,倒在石缸里加上花药粉,再用竹簾抄起纸浆层层叠好,直到半干后,一张张揭来晾起,在太阳下晒干便成了“纸”。最后用磨纸石磨好,就运到市场上出售。
  

发表于 2014-11-1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五 作者 林一阳

  
      一篁锅料可造八十担纸,价值在十两银子左右。这些纸打上“蔡氏纸业”的名号,大半运往成都销售,缓解了成都人用纸紧张的压力;留下一部份卖给邛州和当地人使用。
  蔡承宗就把这个作坊定名为“蔡氏纸坊”。并在纸坊中央供奉着造纸祖师蔡伦的塑像,就像教书先生和读书人敬拜孔夫子一样,将其奉若神明,每天清晨都要顶礼膜拜。还将每年的二月春分定为“蔡伦会”,所有纸匠都来参加祭拜蔡伦菩萨。
  由于蔡承宗待人宽厚,他虽远道而来,但他把每个造纸弟兄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每天管他们一顿午饭;不论纸的销售如何,每月都按时发工钱;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祖传的造纸术传给大家。弟兄们也把这个千里之外的东家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无论有啥困难都愿意向承宗摆谈,承宗对他们的求助也是有求必应,所有纸匠都乐于为这个东家吃苦耐劳。
  在整个造纸工序中,打竹麻是最费力的事,为了统一十六个人同时用力,由其中一人高声领唱“嗦依咗”,其他人则异口同声地喊道“嗬”!领唱人接着喊“嗦依咗嗬”、“哟嗬嗬”!“嗨呀嘛咗来”、“嗨呀咗”!“蔡伦先师把纸造来嘛”,“嗨呀咗”!“王母娘娘加药方来嘛”,“嗨呀咗”!“学生拿起做文章来嘛”,“嗨呀咗”!“武举闻名天下扬来嘛”,“嗨呀咗”!“嗨呀吗咗来”,“嗨呀咗”!“哎嗨哟嗬哟……”,“嗨—呀”,“嗨咗”、“嗨咗”……大家边唱边提起手中的舂杆用力舂打竹麻,那“噼噗”、“噼噗”的声音,好像是这首大合唱的打击乐伴音。
  每逢打竹麻的时候,这十六个人的嘹亮歌声,引得纸坊里所有的人,包括满山砍竹麻、扛竹麻的人也跟着吼起来。这么多人齐声高歌,就像是一支上百人的男高音合唱团在尽情演唱,那歌声回荡在深谷中,地动山摇,响彻云霄。就连那些路过的人也受到感染,不得不驻足聆听,并跟着节拍大声附和。随着人们的传唱,《竹麻号子》便成为一首山里特有的歌谣。
  随后,人们又把一些当地的山歌引进竹麻号子:“对面的幺妹想啥子”?“嗨呀咗”!“妹妹是在想哥哥吗”?“嗨呀咗”!“哥哥天天都想妹子来嘛”,“嗨呀咗”!“今晚约你见一面来嘛”,“嗨呀咗”!这男欢女爱的山歌融进号歌后,就使原始的《竹麻号子》变得格外有趣。
  更令蔡承宗兴奋的是,在这热闹非凡的劳动场面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竹麻号子》。这首歌虽然没有专门的乐工为它谱曲,甚至还带着浓重的乡土味道,但它却是劳动民众自己的歌,深受百姓的欢迎。听说十里八方的人们,只要会说话就会唱它。同时,它又能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只要高歌几声,再大的疲劳也会顿时消失。他在老家造纸时从没有过这样的情景,而现在似乎每天都生活在歌的海洋之中,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大家一起哼唱,甚至手舞足蹈地做起打竹麻的动作来。
  路人有诗赞道:昔日谷中杂草长,山高不见鸟飞扬。而今听得号歌起,遍地绿风吹纸坊。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六 作者 林一阳


  一年后,在这帮打竹麻的人群中,出现一个个子高大,国字脸形,浓眉大眼,身板结实,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的青年。他每天起得很早,一层薄雾还笼罩在山头,就听见他在山谷中吹响《龙船调》的笛声,音乐欢快而动听,那悠扬的笛声就像雄鸡唱晓,催得人精神焕发。傍晚时分,他又手握竹箫,吹起《春江花月夜》那优美的旋律,让人感到多么浪漫!
  他在领唱《竹麻号子》的时候,雄浑的男中音打动了对面山上一个天天割猪草的山妹子。这妹子生长在卢沟,受着这方水土的滋养,长着漂亮的水色。她十七、八岁,身高近五尺,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那两条粗黑的辫子披在肩后,黑眉下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嵌在白里透红的鹅蛋脸上,加上细长的颈项,高高的胸脯,修长的身材,全身透出一股青春的气息,虽不说是国色天香,但哪个男人见了都难免为之心动。人们都说打扮能遮人之丑,而她却最美不过素打扮,一身朴素而整洁的衣裳,虽不施脂粉,但那两个酒窝更逗人喜爱。
  姑娘喜欢听这笛声和歌声,听着、听着,经常出神。白天,她有空就到纸坊来找烧篁锅的张大爷,借此机会,悄悄观察领唱竹麻号子的小伙子,她一眼不眨地看着,边看边沉思;天黑后,她悄悄出来听箫声。这年春天,小伙子发现了她,大胆约她到一处较隐蔽的山沟里见面,姑娘第一次这样近地和男人接触,既向往又害怕,紧张得喘着气问:“你找我有啥事?”
  “没得啥事。我就是心头喜欢你,想和你说说话”。小伙子也有些紧张。
  闻到小伙子身上的汗味,姑娘羞答答地:“我从来没晚上出来过,要是别人晓得咋办?”
  “你不要怕。这是晚上,不会有人晓得”。小伙子掩饰着自己的紧张而给姑娘壮胆。
  两人虽没有并肩而坐,但也能听得到对方的心跳,也能揣摸得到对方的心意。
  “你是哪里的人我都不晓得,就约我出来耍,我好害怕啊”!姑娘感到不放心。
  “我姓王,叫王、王、王民武,家住湖北……”,说到自己的身世来历,小伙子不知为何变得吞吞吐吐:“官府要我们湖广人来填四川,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到平落,可不会、不会做这山区的活路。听说蔡东家在招人造纸,我便来学习、学习造纸为生。”
  姑娘认真听着,沉默不语。双手揉捏着辫子,想这第一次见面,哪敢相信他说的是不是真话:“哪个晓得你说的是真是假啊?”
  “我敢用性命保证没说一句假话!将来我还要在这里生活,如果骗你,就遭天打雷辟!”姑娘赶快用手捂住他的嘴:“不要说了,我相信你还不行吗?”
  双方沉默一阵后,王民武问:“那你叫啥名字呢?”
  “我姓张,名启芬,是本地一大姓人家的女儿”。姑娘十分羞涩。
  民武又问:“你家里还有哪些人呢?”
  “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因为家穷,我从小便在山里打柴、割猪草,走遍了周围十几里的山路。爹爹张作山,在蔡氏纸坊烧篁锅煮竹麻,母亲王氏在家中做家务活。”
  民武诧异了:“啊!原来那个烧篁锅的大伯就是你父亲,难怪你经常去找他”!这不由使他想起了那张被岁月之剑刻满皱纹的古铜色面庞,在烧篁锅时抽着叶烟的老头。
  “你说我爹爹咋样”?她急等着回答。
  民武不假思索:“我认为他是一个厚道人。”
  二更天了,王民武要送姑娘回家,两人静静地走着。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偷看这对大胆的年轻人。竹林中传来几声鸟叫,小路上飘来阵阵花香。
  他们就这样频繁而秘密的交往,相互之间产生了感情,启芬便隔三差五跑出去的与民武相会。这天晚上,启芬与民武分手后正准备推开家门,突然发现一个人影在她面前晃动,吓得她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可她毕竟是山里长大的姑娘,胆子自然要比一般人大些,一阵惊魂过后大着胆问:“哪个?”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六 作者 林一阳

  
      “是我”。启芬娘答道。
  听见是母亲的声音,启芬的惊吓渐渐消失了,随母亲来到了厨房中。
  虽然在不太明亮的灯光下,却也能见到母亲那张一贯和蔼可亲的脸上黑得挤水。沉默了好一阵,她的气虽消了一些,但仍然充满怒气地问:“启芬,你将才出去做啥?”
  由于是像偷汉一样偷偷去和民武会面,这秘密突然被母亲发现了,她的心不免“卟通”、“卟通”地跳动,一张脸顿时变得通红,支支吾吾地回答:“我、我出去转耍、转耍一下。”
  “哼,没得事转耍?你看你成天那落了魂的样子”!母亲一个手指指着她怒声吼道:“你认为我们不晓得是不?你一块女孩家家的,夜半三更跑出去跟那个打竹麻的外地人私订终生,也不怕乡亲们笑话你!”
  启芬顿时脸色通红:“笑啥嘛?娘!我们又没有私订终生,我只是喜欢他。”
  “你当真喜欢他?”
  “当真喜欢。”
  “你这鬼女儿”!母亲恨了她两眼,转怒为喜:“都喜欢他了,还说没有私订终生!”
  启芬跑到母亲背后,摇着母亲的双肩撤起娇来:“娘,我真的没有和他私订终生!”
  “好、好!没有就好,我怕你姑娘家家的不守规矩。按我们山上的风俗,没有明媒正娶就跟男人一堆耍,老年人会骂你不学好”!母亲听她说没有私订终生,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们咋骂我不学好嘛”?启芬反驳道:“那些规矩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们享受的,她们成天鞋尖小脚的坐在闺阁绣楼里,一切都有丫头服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我们这些贫家小户的女娃娃,不出去割猪打草、肩挑背磨又靠啥吃饭呢?既要出去做活,就要遇到男人,哪家又不是这样呢”?她见母亲无话可说,便娇嗔道:“娘,不晓得咋的?我不管是上山割猪草、打柴还是晚上睡觉,他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撵都撵不走!”
  “你的魂都被他勾走了,还好意思问咋的”!母亲忍俊不禁,“哎,你晓得他的根底吗?”
  启芬便把王民武的来由和他们两人的感情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母亲。
  “他一块外地人,你连他的家在哪里都不晓得,就那么相信他的话”?母亲又生了气:“地方上这些知根知底的小伙子喜欢你,你却傲起不答应,偏偏去找一个不晓得根底的人,闹得地方上都晓得了。要是将来他跑啦,我看你咋有脸见人,又有哪个男人还想要你呢?”
  “哎呀!娘,你咋那么多事”?启芬一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神态:“他一个大活人在这里,还有啥假的?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话我都相信他。即便他真的跑了,有人嫌我不是姑娘嫁不了人,那我就一辈子守到娘不嫁人;要说没脸活在这世上的话,大不了一死了之!”
  见到启芬那股八头牛都拉不转来的犟劲,母亲半气半笑:“你真傻到家了,哪有一辈子不嫁人的姑娘?人家不笑你才怪!”
  大凡普通人家的母亲在对待女儿的婚事上,一般都比较将就女儿。今天启芬的母亲本想阻挡她和民武的来往,但见她心意已定,也不好过份强求。她便到造纸坊去了解这王民武的为人,大家都说这小伙子不错,不喝酒,不打牌,尊重别人,和人相处得来。母亲倒很满意,但父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他认为民武是外地人,在这里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究竟是啥来历都不清楚;再说他连房子窝窝都没得,将来他们咋过日子嘛?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七 作者 林一阳

  
      王民武觉得近来这张大爷有点不对劲,不像过去每天上工都要跟我友好地摆些龙门阵,大家随和相处。而他最近总是铁着脸,连招呼他也爱理不理的,就在我心中多了几分威严,我甚至还有点怕他。但想到自己和启芬的关系,想到自己的未来,不管他对自己有何看法,都要硬着头皮同他友好交往。
  启芬告诉民武,她已向母亲公开了他们的关系。啊,原来张大爷晓得自己将要成为他的女婿,可能在认真考虑同意与否。民武想自己作为男人,便主动接触这张大爷,“大伯”、“大伯”的喊得让人十分舒服,还经常随启芬到张家不停地叫着“伯母”,母亲心头自然十分高兴。加上他那双勤快的手,看见两个哥哥做事,便上前帮忙,经常哥哥长、弟弟短的喊起。主动问伯母还有啥事没有做?很快就同张家人交上了朋友。
  “你这块二哥张启中仗势他读过几年书,认得到几块字,就做起一副假斯文的样子。他成天除了养花外,连油壶子倒在地下头都不抽一下”。母亲见民武帮启中浇花,便埋怨起来:“你不要动他的花,他的龟过场多得很!”
  一天晚上,张作山收工回家,看见民武正在帮着挑水、扫地,忙个不停,心里不由喜欢。民武见了他就热情招呼:“大伯回家了?您先坐,等会儿就吃饭”!张作山衔着烟杆坐在堂屋,心想民武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启芬娘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当晚老俩口商量,启芬的母亲说“我看民武这小伙子聪明又靠实,他是真心对启芬好,又会尊重全家老小,尽管他现在还没得房子,但将来肯定会有的。再说女儿嫁人是嫁的人,又不是嫁的钱。只要他对启芬实在就可以了!山里人图个啥,还不是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种庄稼过日子?”
  “嘿嘿,你倒说得简单,我问你,他们结婚后住在哪里”?张作山嗒了一口烟。
  老伴想了想,“结婚后,他们就住在娘家,等民武修起房子后再搬新家”。
  “住在娘家!你倒说得轻巧。我张作山有四个儿子,又不招郎上门,他们凭啥住在娘家”?张作山拼命反对,“有得嫁给外地人,还不如嫁块地方上老实本份的人过日子。”
  “可启芬不愿意嘛,看她那样子非王民武不嫁!你就这块独女,我说还是将就点算啦”。启芬娘帮着女儿打圆场:“哪个说有几块儿子就不兴女儿住在娘家?啊哟,这山上有儿子的人让女儿住在娘屋头的多得很。再说人家只是暂时住在娘屋头,又不是一辈子跟到你的!”
  “好、好、好,依你、依你!对不”?见老伴这样坚持,张作山也只好点头同意了。
  母亲找算命先生测了他们二人的生辰八字,双方八字完全相合,听了这话她喜在心里。再问到结婚的日子,先生掐着手指:“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还得寻庚起,丁壬壬寅顺水流”。因第二年是闰年不能结婚,只好择定当年腊月初八的婚期。
  离婚礼还有半年多时间,张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山里人没那么多讲究,随地取了些木料,请人做成家具,作为女儿的嫁妆。虽说张作山的子女多,日子过得紧,但毕竟就这一个独女,还得咬牙多置办些陪奁,以免别人说闲话,新姑爷也不会低看张家。
  张作山问老伴:“你就这样为他们办喜事,不怕别人戳你的背脊骨?”
  “啥事值得人家戳我的背脊骨啊”?老伴惊问。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八 作者 林一阳

  
      “啥事!我问你启芬他们的媒人是哪个”?张作山责怪起老伴来:“古话说得好:‘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你的女儿嫁人连块媒人都没得,别个不笑掉大牙才怪!”
  “哈哈哈哈……”老伴笑弯了腰,喘着气说:“哎呀,当真把肚皮都给我笑痛了。这几天忙得来倒忘了这件大事,幸好你提醒我呢”!老伴急得双手在大腿上一拍:“哎哟,老头子,你说他们哪来的媒人嘛?这都火烧眉毛了,我只得赶紧去给他们安块媒人”。她皱着眉想了想:“干脆就找地方上的王大娘算啦。不过她啃猪胯胯倒轻巧啊,连媒都没有说过!”
  “少废话了,你赶紧去找她”!张作山在板凳上敲着烟斗。
  虽然洞房花烛是人生的第一大喜,但对王民武来说,在这大喜之中,又添了几分苦恼。他想自己流落天涯,能在这里找个落脚之地,还能娶妻成个家。我一个外地人,一无居所,二无分文,连婚宴都在岳父母家操办,心中未免有些苦涩,常常一个人掉泪。他觉得自己作为男人,在岳父办婚宴时哪怕就是向别人借钱也该多少出点,表示一点心意。便向张家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作山说:“算啦,这次办酒席的钱由我们全部承担。”
  “我不好意思!堂堂一个男子汉,在岳父母家拜堂成亲,出点钱办酒席是应该的。”
  “啥都不说啦”。张作山抽了口烟:“你还年轻,既然晓得自己是块男子汉,就应该发奋。人只要发奋就迟早都会有发达的一天!我现在把女儿的终生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一辈子!你现在卖工挣的钱不多,但要留好。将来你们结婚后还要修房子、过日子,哪样不需要钱啊?”
  大伯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激发了一个男人奋发向上的信心。民武想大伯平常言语不多,今天却说出这番体贴入微的话来,真让人折服!于是向岳父母发誓:“民武在这里无父无母,岳父岳母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我保证将来一心一意对启芬好,也要对岳父母和几个兄弟好,以报答张家的深情厚谊!”
  民武接受了张作山的话。从此以后,他把工钱全部交给启芬,每天专心在纸坊干活,并下决心学习造纸手艺。承宗发现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对所传手艺细心领会,对细节问题不耻下问,很快学会了整个造纸技术,便对这个外地青年赏识有加,并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这天上午,承宗、民武正与一个五十多岁的纸匠正在纸坊商量造纸事宜,“东家,东家”,忽有一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进来说:“我们纸坊的两个装卸工在平落镇的码头上挨打了。”
  承宗和民武一惊:“是谁打的?”
  “是陶家的家丁打的。”
  “凭啥说是陶家人打的”?承宗问。
  “今天早上,我们运纸的船正在平落纸市的码头上装纸,陶家的人也在这码头卸盐”。来人说:“本来,我们的人根本没有撞住他们,但他们硬说被我们撞了,张口就骂,还有块人跑回陶家。一会儿,管家带着十几个家丁出来,一窝蜂冲到码头上,不问青红皂白,提起棍子就辟头盖脑的打我们,我们人少打不过他们,有两个弟兄被打得头破血流!他们打完就跑,我们把挨打的弟兄背到街上的‘百寿堂’医治,留下人照料,就急忙赶回来报信了。”
  承宗在桌上一拍,气愤地说:“这还了得!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陶家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毒打他人,还扬长而去,简直是逍遥法外”!他问道:“他家究竟有什么来头?”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九 作者 林一阳

  
      “据我所知,陶家祖上就是盐商,称得上平落的大户人家,不过他们还都是善良之辈。到了绍成这代,遇上一个马屁精管家,这人是捧、舔高手,他简单几句话就会把你的屁股舔得舒舒服服,还把你捧得云里雾里的;加上绍成那个三姨太更是人精,不晓得是几年前从哪个跑滩的戏班子头买来的戏子,说话的声音就像唱戏那样甜,她平时常跟管家眉来眼去的。陶绍成本来就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加上这二人一掺和,更是无恶不作。他倚仗祖辈的家业,称霸一方,妄图控制平落的水陆码头。他养着大批家丁,名曰看家护院,实际就是一帮打手。他一出门,家丁们前呼后拥,耀武扬威,那派头真不晓得大爷贵姓了,简直比一个知县大人还要威风!他只要看到哪个不顺眼,就大打出手。善良的民众慑于他的淫威,只好忍气吞声,又有哪个敢招惹他这条凶恶的地头蛇”?这个老纸匠向承宗介绍着陶家的情况。

  蔡承宗不解地问:“难道这些挨打的人就不找他姓陶的打官司吗?”
  “打官司?哼!哪个不晓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休进来’啊?他姓陶的只要向当官的塞点好处,那些受欺侮的百姓就是再有理也照样被几棍打下堂来”。这个年长的纸匠说。
  纸匠们得知这一消息似有物伤其类之感,他们立马拥到蔡家,高声吼着:“我们拼命也要为挨打的弟兄报仇!要不报此仇,说不定哪天我们去装船也要遭打!”
  王民武问:“咋报?”
  “现在就去还他们打回来”!一个纸匠激动地说。
  不一会工夫,所有纸匠的家属、亲友就集中在一起,五、六十人手提短棍、木棒,情绪激昂地向陶家冲去。
  蔡承宗见无法拦下大家,便同王民武商量处理办法。民武说,“看来只好我去走一趟了。”
  蔡承宗说:“我想你先去陶家找陶绍成谈,能谈好当然最好;如果谈不好,就去找平落镇的里长处理,哪怕到县衙、州府乃至成都府打官司我都陪他!你要耐心给弟们兄讲清楚,我会给他们讨回公道的,但大家千万不要莽撞打架,无论打住哪方的人都不好交待。”
  民武回家作了一些准备,骑上高头大马来到平落镇上,在纸市往上不到一里路的地方,抬头看见白沫江边有座豪华的宅院,旁边有棵高大的银杏树覆盖其上,宅院那朱漆大门的匾额上刻着“陶家大院”四个大字。
  纸匠们已将大门围住,大声叫骂着。王民武把蔡东家的话向大家作了转达,并对如何应对作了布置,大家才安静下来。
  王民武敲门通报后,又等好一气,大门兽头上的铜制门环才叮叮当当的响起来,管家开门将王民武请进屋,纸匠们便一拥而进,来给民武助威。
  “是哪个放这么多人进来的”?民武刚进院里,就听到有人吼着粗犷的声音喝问。
  管家抖着声音:“老……老爷,不是我、我要放他们进来,而是我去开门招呼王民武时,他们就一窝蜂从门口挤进来。因他们人多,我……我挡不住他们。”
  见这么多纸匠拥进大院,陶绍成已知其来意,不得不做做样子,便将王民武让到前厅的宾客座上,吩咐丫环给他递上叶烟,民武摆手表示不会抽烟,绍成又叫丫头为他沏茶。
  王民武上下打量陶绍成,年约四十开外,宽额尖脸,留着八字胡,小眼阔嘴,门牙外露。头戴镶了绿宝石的金丝绒六瓣瓜皮帽,身着黑色长袍,外套一件深黑色的对襟马褂。
  陶绍成根本没把这几十个纸匠放在眼里,量你几个‘山号子’也湧不起水!他翘着二郎腿的脚有节奏地抖动着,吐了一口烟圈说:“不知兄台今天带这么多人到我府上有何贵干?”
  民武不卑不亢地回答:“陶东家,因为今天蔡氏纸坊的两个装卸工被贵府家丁殴打一事,小弟前来向东家讨个说法。”
  “说法”!陶绍成冷笑道,“你要什么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 作者 林一阳

  
      “陶家的家丁今天把蔡氏纸坊的装卸工打伤了,别的我不敢要,只要把他们的伤治好,这不为过吧”?民武压抑着激动的情绪。
  绍成摇头晃脑:“治伤的事好说,给你们点银子不就行了吗?但你们从此不得再在我的码头上停船装纸了!”
  “此话怎讲?我们本来就在自已修建的码头上装卸,并没有占用陶家码头”。民武理直气壮,“这——没有冒犯陶东家吧?”
  “码头是蔡东家修的不假,但那地盘却是我的。”
  民武据理力争:“蔡东家当初修建码头时,可没人说是你的地盘啊!”
  “就算当初没有说过,现在说就迟了吗?哼”!绍成带着几分怒气。
  “陶东家,事情恐怕不这样简单,你现在凭什么说是你的地盘?”
  绍成火了:“你不管凭啥说是我的地盘,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要说才一个码头,老子哪天不高兴了,还会把他蔡氏纸坊的地盘变成我的”!他恶眉恶眼的站起来,指着王民武:“哼,你晓得平落坝的堂子有多深,称过自己几斤几两没有?你有啥资格敢来质问我陶某!”
  “哼哼,连州府征用的地都可说成你的,果然口气不小”!民武语气平静:“我不管他堂子好深!既然东家委托我来谈判,这就是我的资格!如果谈不好,找平落的里长公断就是了。”
  陶绍成哈哈大笑:“你的资格!不要说你了,在平落这块地盘上,他蔡承宗又能算老几?还给我说什么公断,比他有来头的我见多了!要说找里长解决,那里长敢来给我断不?虽不说县衙、州府是我陶家开的,但要说打官告司还不是我一句话就摆平的事”!他因大笑而呛得咳了几声,喝了一口热茶,清了清嗓子:“至于你们的人挨打,那是他们撞了我的装卸工,挨打活该!我认为还打轻了,下次如果敢在这码头上出入还要打重点,直到打死为止!”
  对陶绍成的傲慢无礼,天井头站着的纸匠们个个磨拳擦掌,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再听见绍成这般狂妄的话语,他们手中的棍棒愤怒地打得地板“噼哩砰啷”的响,大声喊着:“挨打活该?天底下没得这本书卖!”
  一纸匠举起右手,高声呼喊:“打了人就该医!”
  “打了人就该医”!其他纸匠也跟着呼喊。
  这纸匠又喊:“为挨打的弟兄报仇!”
  全体纸匠高喊:“为挨打的弟兄报仇!”
  几十个纸匠愤怒的喊声惊天动地,似乎连大院房顶上的瓦片也都震动了,绍成感到不寒而慄:“王兄台,你赶紧把这些山民招呼住!”
  “为什么”?王民武假装不知。
  陶绍成的语气又强硬起来:“在我陶府不许有人大呼小叫!”
  “啥叫大呼小叫”?纸匠们高声质问。
  “老子们就不肯信你陶绍成无法无天,哪个敢不医治挨打的弟兄,我们就要还他打回来。今天老子们先抖你*的骨头”!纸匠们的情绪又激动起来,几个纸匠边说边冲向陶绍成。
  刚才听到纸匠们的呼喊,陶绍成还以为是几个山号子在发疯;现在看着这些愤怒的纸匠朝自己冲来,陶绍成才感到他们真要动手了。他急忙喊道:“来人啊!”
  管家答应:“在。”
  “家丁们到哪里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一 作者 林一阳

  
      “家丁们都在后堂吃酒,他们一个个互相表功,正闹得开心”。管家在绍成耳边悄声说。
  绍成“嗯”了一声,管家会意地去找家丁,纸匠们一拥而上,把他挡着。有个纸匠在管家脸上打了一耳光,其他人朝他举起木棒:“打死他狗*!就是他带人打我们弟兄的。”
  管家吓得浑身发抖,颤抖着声音喊:“老、老、老爷,快、快救我!”
  其他弟兄举起木棒冲向陶绍成。
  陶家发生这样的局面,陶绍成也始料不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他狡猾地想到好汉还不吃眼前亏呢,等这件事过后,我再慢慢收拾你们这帮*!于是急忙招呼大家:“兄弟们,有话好说,大家千万不要激动!我陶绍成答应为他们医伤就是了,一切看在我的面上,不要为难管家。”
  纸匠们还要往前冲,王民武站起来说:“请弟兄们坐下,有事与陶东家慢慢商量。”
  陶绍成立即命人搬来几根长条木凳,招呼纸匠们坐下。纸匠们嘲弄道:“看来陶老爷是条啥都不认的好汉,不过还算聪明的认得我们手头的木头棒棒!”
  “我们这些‘山号子’坐不起陶老爷的板凳,只求陶老爷亲自到医院看望挨打的弟兄”!纸匠们愤怒地说。
  “哎,我们要相信陶东家的话,陶东家可是一言九鼎的人”!民武轻描淡写地说:“对啦,我还忘了转告陶东家一句话:知府当年安排蔡东家到卢沟来造纸,就是为了解决成都用纸。如果蔡东家不能按期把纸运到成都,要是知府大人怪罪下来,大家可都吃罪不起啊!”
  一听他说知府要纸,绍成不免感到几分害怕;又想这些纸匠不见我动身是不会撒兵的,于是赶忙放下手中的烟杆说:“我一定去看望,一定去看望。那两个弟兄一定是误会了才挨打的,刚才我的话说过头了,请大家不要在意,也请王兄台把我的意思转达给蔡东家”。他叫管家拿三十两银子揣着,“还请兄弟们为我带路,我们一起去看望这两个弟兄。”
  民武和纸匠们一起,带着陶绍成来到镇上的“百寿堂”诊所,找到这两个受伤者。绍成买了一些水果和糖饼等东西看望他们,代家丁为他们赔了不是,并押上二十两银子在诊所,要求用最好的药医治两个伤者,如果钱不够再补,直到医好为止。他又给伤者每人五两银子,要他们尽量买些补品营养身体;还说等他们痊愈后,再给他们每人五两银子的误工钱。这举动多么仁至义尽!
  走出百寿堂,陶绍成拱手与民武道别,王民武嘲弄地问:“陶东家,我们今后可以在码头上装卸纸捆吗?”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陶绍成满脸堆笑。
  民武一行人离开后,管家在绍成耳边小声说:“老爷,老爷,您今天咋咽得下这口气?”
  陶绍成恶狠狠地嘣出几个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懂什么”?然后气呼呼地回家把管家责骂一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二 作者 林一阳

  
第二章
  
  这件事还得从十天前说起,那天陶绍成和管家在商谈家务时,三姨太来到客厅,由于这三姨太一直受宠,陶绍成与人谈论大事小事都不迴避她。谈完正事后,大家起身准备离开,管家忽然说:“老爷,您晓得卢沟狮子桥有个造纸的蔡承宗吗?”
  “蔡承宗咋啦”?绍成又坐下问。
  管家说:“他的纸坊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好,眼看就要成为大户啦!”
  “你这么一惊一乍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造他的纸,我卖我的盐,他成不成大户又与我何干”?绍成不耐烦地说,“何况当地有人造纸,我包盐用纸还方便了呢!”
  三姨太忸怩作态:“哟!老爷,这平落坝除了你而外,是不应该再有第二个大户啊!”
  “那我有啥办法不要人家当大户呢”?绍成有些不耐烦。
  “老爷有所不知,他蔡承宗一个外地人,都能到这里来出头的话,那你这德高望重的陶老爷,今后在平落坝说话还有人听吗”?管家机灵地眨着眼睛:“再说他在江边修码头的地还是我们陶家的呢!”
  “不管他有再多的人出头,平落坝还是我陶绍成说了算”!陶绍成想了半天也弄不明白蔡家码头的地为何是自己的,便诧异地问:“哎,哪个说那块地是我们陶家的?”
  管家认真地说:“老爷莫非忘了吗?那是您五年前从张家手头夺过来的嘛。”
  好像再没有比四处争夺地盘更让陶绍成感兴趣了。只要他看准的地方,便千方百计的巧取豪夺,甚至不惜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放过一寸土地!这些年他究竟从别人手里夺了多少地盘,恐怕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在他看来,弱者本不该拥有财物,包括土地和漂亮的女人,因为他们没有守护能力,与其被强者无情地夺去,还不如当初就没有!而自己作为一个强者,掠夺弱者的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只要有吃的就大起肚子吃,我陶绍成活了这么大岁数,只看过那么多饿死的却没有看到过一个胀死鬼!因这世道本身就是弱肉强食,说穿了就是人吃人的世道,它会使弱者更弱,强者更强。就拿我陶绍成来说,现在还仅仅是平落坝的强者,离我毕生的追求,成为整个邛州或川西的强者还相距甚远。不要看有些人现在说这说那的,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相信所有骂过我的人都会反过来为我唱赞歌,因为天下历来都是强者的天下,谁见过弱者得到天下呢?这就是“胜则王候败则贼”的道理,赞歌总是颂扬王者的!今天一听那地盘是自己的,他忽然兴奋了,管家的话正中他的下怀:“啊,啊!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既然是我的地,就不允许别人来占用!他蔡承宗连招呼都不打就敢在上面修码头,是该好好教训他一下,使他晓得‘马王爷还有三只眼’呢!”
  管家给三姨太使个眼色,他们认为这把火已经点起来了。
  忽然,绍成的二叔父进屋来了,因他刚从门外经过,听到管家和三姨太的话,怕他们挑起绍成再和别人发生事端,搞得陶家不得安宁,于是就进来劝说:“绍成,天下那么多地方,你一人是占不完的。我看差不多就算了,为人不要太贪了!”
  管家晓得这个二叔父是个和事佬,怕他把绍成那刚鼓起的气泄了,赶快给他灌起迷魂汤:“哪个不晓得陶老爷踏一脚,平落坝的地皮都要抖三下!无论凭家底,还是凭本事,历来这里都只有陶老爷一个人说了算,绝不允许再有第二块人来叽叽喳喳的分庭抗礼!”
  “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还不快滚”!二叔发火了。
  “二叔,我是该滚,只是老爷还没有叫我滚呢”!管家一面向陶绍成点头哈腰,一面又趾高气扬的对二叔说:“我咋敢滚嘛?”
  三姨太对二叔很不服气:“这二叔咋开‘黄腔’啊?有事大家商量嘛,咋说哪个有份,哪个没份呢?大家都是为陶家的事操心嘛。”
  “既然是陶家的事,就不需要你来多嘴!这些年来,你们把绍成挑唆成啥样了,你们也该去听一下外面的人是咋评论我们陶家的”?二叔怒火冲天,指着绍成说:“你不要把脑壳长在别个的肩膀上啊!”
  绍成见二叔发火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大声斥责管家和三姨太。
  管家不高兴地说:“‘人活一口气,佛活一炷香’。老爷,我们把您看成英雄,跟了您这么多年,难道您就甘心被蔡承宗取代吗?”
  绍成一语双关:“陶家的事我心头有数,你不得多嘴”!他把管家和三姨太一起轰走了。
  又对叔父说:“二叔,你不要相信他们的话,我保证不会乱来的!”
  二叔父见绍成把管家和三姨太两个祸根赶走,也就放心了。
  十天后,便发生了殴打蔡氏纸坊装卸工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三 作者 林一阳

  
      张家上下忙着筹办婚事,转眼就到了办酒宴的时候,川西民间称酒宴为“九碗”,意思是宴桌上摆着方方正正的九碗菜。他们合计一下,按山里人的习惯,一家有事,九里不烧锅。不管哪家过事,周围几里路的人,全家都来吃九碗,家里就不烧锅做饭;再按一张方方正正的八仙桌坐八个人计算,五十桌刚好够。于是向远亲近邻发出请帖,请大家前来吃九碗。
  “走,吃九碗喽!我们几个月都没有吃过肉毬,肠子都生铁锈啦。快到张大爷家打牙祭啊!哈哈……”
  一个娃娃高喊:“等到我!我的肠子还是上锈啦。”
  “快点嘛”!一群娃娃活崩乱跳地拍手喊着。
  结婚的前一天张家像娶儿媳一样,张灯结彩,办了“花夜”。川西人结婚办九碗家家都要兴花夜,主要吃猪的血旺汤、回锅肉等小菜、素菜。
  张作山向乡亲们宣布:“我不是招郎上门,因王民武在本地无房,他们就在我家拜堂,婚后也暂时住在我家。”
  乡亲们明白张作山的意思。
  结婚当天,天下着蒙蒙细雨。张家杀了几头肥猪,办了五十桌酒席。前来祝贺的乡亲们,以户感礼送钱,家境好点的感送铜钱,困难的则送玉米、小麦或黄豆,张作山站在礼房前,向乡亲们拱手作揖,表示道谢。
  张家堂屋的神龛上贴着新写的“张氏堂上列代远高曾祖裨神位”的红纸黑字龛文,神牌下的条桌上点着两只大红蜡烛。所有门上贴着红色的“囍”字。
  上午巳时,婚礼开始。两位年长的司礼先生分别站在堂屋门口的八仙桌两旁呼喊:“吉辰已到,升炮!新郎、新娘入华堂,行三跪九叩礼!”
  他们没打轿子,只请了平落镇的乐队,在鼓乐和鞭炮声中,新郎牵上系着新娘的红彩,在当地找一对多子多孙的长寿、结发夫妻作“开揖大人”陪伴,从天井慢慢步入张家堂前。王民武今天头戴黑色礼帽,帽上插了两支宫花,身着长袍,胸前佩戴着大红绸花,格外英俊。张启芬头顶着大红盖头,身着红色的新娘盛装。在新郎新娘行走时,司礼先生分别高喊道:“吉日良辰,天地开张。一对新人,今日成双。白头偕老,福禄安康!”
  待新郞、新娘来到堂前,他们又一人一句高唱道:“东方一朵紫云开,西方一朵紫云来,两朵紫云来相会,新郎新娘拜堂来。一拜天地”!开揖大人分别扶上新郎新娘面对天井,跪地拜天。只听司礼先生高喊:“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司礼先生喊道:“恭维张府堂上历代远高曾祖”!“二拜祖宗”!随着这呼喊,开揖大人将新郎新娘扶转身来,面对堂屋的祖宗神牌,跪拜家神。又听司礼先生高喊:“恭请张府高堂大人入座”!张作山夫妇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坐在堂屋门口,接受一对新人的跪拜。“三拜高堂”!“夫妻对拜”!新郎、新娘二人转身相对,互相作揖对拜。
  “拜堂已毕,新郎、新娘入洞房”!一对聪明可爱的“金童玉女”双手捧着大红蜡烛走在前面,开揖大人随着他们将新郎、新娘扶入洞房。
  两位司礼先生同时高声呼喊:“天长地久,地久天长,恭贺张府喜气洋洋!”
  洞房内布置简单,只放些崭新的床、帐、箱、柜等物。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四 作者 林一阳


       随着支客师一声高唱:“各位客人请坐好,主人家的人手少。八人坐一桌,坐好就开席”!乡亲们各自寻找座位入坐,酒宴随即开始。
办九碗的大厨房中,摆着各种大锅、大缸、砂罐和竹制蒸笼,下面燃着红彤彤的木炭,每个锅、缸、罐中分别装着川西民间盛宴的香、酥、烧、墩、膀、笋、糯米饭、渣面子、粉丝汤等九种菜肴。张家在平落镇上请来一位主厨正忙碌地操办着酒席,地方上那个经常办九碗的厨子在帮厨中悄悄观看今天这主厨的手艺。
    这“香”指“香碗”,厨师以猪的内脏和猪舌、火腿、响皮为原料,掺水煮上八分火,切成片摆在碗底,放上红白萝卜与调料,在蒸笼里蒸好,揭开笼盖后,再把晶莹透明的高汤舀到每个菜碗里,盖上一个大碗端到桌上,把碗翻过来揭开,香气飘逸,故称“香碗”。“酥”是用肉丁裹着鸡蛋清调和的麦面在油锅里炸好,加上姜炖,撒上葱花,吃起来酥脆香甜,故名“酥肉”。“烧”,把猪的肝、腰和大肠加上豆辦、香料炒到半熟,掺上水烧,加些时令鲜菜,香味扑鼻。“墩”是把肥猪肉切成小墩清沌。“膀”则用猪膀或后腿加上香料煨好,再用舂好的姜汁、豆辦、葱花、糖和醋,炒好后泼在上面,香味可口,故称“姜汁膀”。当地的特产“牛尾笋”,切成小片加上姜、葱煨成“灌笋汤”。还有红糖和猪油、菜油混合制作的红色糯米饭,上面盖上八片夹砂肉。另有红苕裹上糯米、籼米粉蒸制的“渣面子”。最后,再端上一碗用豌豆制成的粉丝汤,加上黄花、木饵和姜、醋,粉丝如雪,酸味犹长。整个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熏天。
    掌厨师将各种菜舀在大斗碗中,放上长条形的托盘,端盘的人把菜托到每桌之间,再由桌旁站着下套的人分别把菜送到各桌。九大碗菜按照荤、素顺序,三碗一排,像斗口一样方方正正的摆在八仙桌上,故称“九斗碗”。
    大家喝着当地叶烧坊酿造的“卢沟春”酒,互相推杯换盏,你一言,我一语,好不高兴。
    地方上一些妇女和娃娃们吃九碗有“包墩子”的习惯,晕菜刚端上桌就被他们五抢六夺地捻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青菜叶中,吃完九碗后带回家里,第二顿再慢慢地吃。
    这一桌坐的全是娃娃们,肉墩刚端上桌,水轩娃儿就抢先捻了一个墩子放在自己的青菜叶子头。他见碗头还有,再伸手去捻第二块时,“啪”!被人在手上打了一筷子,他赶快把手缩回,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比他年龄稍大的娃娃打的。
    水轩娃儿两眼盯着他,只听他吼道:“每桌才八块墩子,一人只有一块,你的那份已经捻了,还要抢嘴捻第二块。哪个不吃腾给你捻呢?你看你口头衔到、手头捻到、眼睛盯到、心头还想到,就是八辈子没有吃过肉的人,都没得你娃娃那样餸(音送,方言馋的意思)!”
    “喂,水轩娃儿,你家大人感过礼没有?你狗日的是不是来‘赶野席’(不感礼白吃)啊?我们给张大爷说,吆你龟儿‘赶野席’的娃娃儿滚”!另一个娃娃大声喊。
    水轩娃儿才挨了筷子头,又听人骂他餸,还说他“赶野席”的话必然伤心,他用手背遮着眼睛“嗷、嗷、嗷”地哭了起来,鼻涕洒满了他的衣服,着实可怜,他哭喊着说:“老子赶不赶野席又关你啥事,咹?老子抢嘴又没有吃你的!”
    这吵闹声惊动了张作山,他赶过来问清来由后,高声说道:“你们不要闹了,娃娃们。张大爷办得起九碗就不怕你们来吃!如果菜不够就去舀,保证每块人都吃舒服”!这些人虽穷,但无论哪家办九碗都喜欢穷大方把面子绷足,宁愿给你吃个够,也不愿你背后说闲话。
    人们正吃得起劲,只听支客师高唱:“请叔爷长辈们注意!现在接受新郎、新娘的拜谢,准备丢拜钱啦!”
    张启芬的长辈们一听到呼喊,便跑到堂屋门口将铜钱丢在木盘里,钱的多少虽不相等,但“哗”、“哗”之声不断,好不热闹!新郎、新娘站在旁边向每个长辈磕头行礼。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木盘里“哗嚓”一声,有人高喊“祝一对新人白(百)头偕老”!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蔡东家丢的拜钱。支客师立即报出:“蔡承宗东家给拜钱一百”!新郎、新娘立即向蔡东家鞠躬致谢,他又到礼房感了一百铜钱的礼。张作山夫妇也赶上前来:“请蔡东家宽坐,稍次另摆一桌。”
  蔡承宗却说:“我今天来喝喜酒,在座的人多数是我造纸坊的弟兄,平时很少与他们一起吃饭。今天借贵府一会,同大家喝个一醉方休!”
  乡亲们拉来让去,蔡承宗随便找一个座位坐下。
  新郎、新娘双双端着酒杯,与入座各位乡亲敬酒。
  男人们喝得满面春风,女人娃娃们吃得兴高采烈。有祝福他们夫妻白头偕老的,有夸奖新郎能干的,有赞美新娘漂亮的,一句句祝福之话不绝于耳。
  按当地的规矩,新婚三天无大小,就是在刚结婚的三天,无论大伯、小叔,都要和新娘开过火的玩笑,特别是新婚之夜,更是难于避免。但因张启芬是本地姑娘,又成亲在娘家,加之张家在当地又是大姓,很多人都称她是姐姐或妹妹、姑妈、更有叫姑奶奶或姑老祖的,哪敢乱开玩笑?因此,闹洞房就只是走走过场,或叫启芬唱首情歌,或与王民武对唱。
  三更后,客人们陆续散去,王民武才正式与张启芬举行真正的新婚之事。在大红烛光下,新郎揭掉新娘的盖头,高唱一声:“娘子,相公来也”!边说边上前抱起新娘亲嘴亲脸,急忙宽衣解带:“现在我们俩就是真正的夫妻了!”
  新娘不好意思,羞答答地说:“相公,轻点,人家可是黄花闺女啊!”
  “我晓得”。新郎气息急促地回答。
  两人渴望已久,干柴烈火,男欢女爱,如胶似膝。直到鸡叫头遍才入睡。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后,张启芬生下了一个男孩。娃娃出生满三天要“烧三张”起名字,王民武本想按他的真实姓氏给儿子取名,但又考虑再三,还是按王姓将儿子取名叫王小强。夫妻俩虽然住在岳父家里,大家关系非常融洽。
  小强还不满两岁,民武和启芬的一个女儿王晓姝已出生。这晓姝刚一岁半,第三个孩子王小林又出生了。当正要给小强找启蒙教师读书时,第四个孩子小国也出生了。
  由于王民武有文化,能打算盘会做账,承宗安排他担任了纸坊的“账房师爷”。通过处理装卸工挨打的问题承宗已看出了民武的能力,所以他外出时就要民武帮助管理纸坊。从此,王民武成了蔡承宗的得力助手,薪水也长了。
  要过年了,蔡东家考虑民武拖着四个娃娃,家庭十分困难,便给他买了一套礼服,还给了他二十两银子的赏钱,他说什么也坚决不要:“东家已经很对得起我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要东家的银两!”
  “我赚钱还不是靠你鼎力相助,总不能赚了钱就把你忘了嘛”!蔡承宗深情地说。
  王民武再三推让:“东家说哪里话来?帮东家是我民武的本份。东家不要光顾赏我,而应该奖赏那些为纸坊出力的弟兄们!”
  “我自然会奖赏他们,但你更该受到重奖”。承宗真诚地说。
  蔡承宗见他再三谢绝,只好把银子分成四份,给他的四个儿女作压岁钱。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六 作者 林一阳

  
  大清王朝建立后,天下得到安定,彻底改变了张献忠剿四川时人们只想逃命,不敢上街的局面。受朝廷富民国策的指引,百姓们恢复了农桑,百业兴旺。平落镇的长庆街、福惠街、台子坝和江西街的各种市场又逐渐活跃起来。特别是蔡承宗在卢沟建起造纸坊后,平落镇河对面的纸市得到恢复。白沫江两岸的几个码头上停靠着不少运货的船、筏,人们将纸捆从纸市附近的水码头上装船运往邛州或成都等地,整个集镇日夜繁华。
  “开水未曾开,开了就提来”!纸市附近白沫江边的“剑仙楼”茶馆,不分昼夜,拥挤不堪。说书的津津有味,听书的座无虚席。堂倌们手提长嘴铜壶为茶客们掺水,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三月十一,平落的城隍庙会和六月初六金华山拜大佛时更是热闹非凡。周围几十里的蒲江、名山和雅安等川西十多个县的民众都要赶来,将近上万人来参加活动,纸商们很早就要准备大量的纸,为供应这些活动之需。
  狮子桥和卢沟两边山上的一百多户人家,原来都靠刀耕火种生产,过着非常艰苦的日子。很多人的房子修来住烂了都没得钱装板壁,还有很多人户一家人打伙穿条裤子,当然说打伙穿条裤子,并不是说别人就光屁股,而是说一家只有一条像样点的裤子,谁上街就该谁穿,回家后赶快脱来放好,以便下一个赶场时穿,就连十多岁的娃娃穿着屁股露在外面的裤子也不笑人。有的人家三、两月甚至半年才能吃上一顿肉,称为“打牙祭”,大人刚把煮好的肉捞到菜板上,边切边被家里的小娃娃抓来吃了。偶尔有人上街进一顿馆子,至少要在全村人面前津津乐道地说上三天,以示炫耀,那说的人和听的人全都不停地吞着口水。一遇灾荒之年,家家都靠野菜充饥,“水芹菜”、“鹅脚板”、“蕨鸡苔”等野菜就是这里的家常便饭。
  自从蔡承宗在卢沟建起了纸坊,有的人当上了造纸匠,挣到了钱,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那些不会造纸的人就背纸到平落、邛州去卖,然后背碱和石灰回来,虽然肩挑背磨苦一点,但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有山林的人家靠卖竹子也有一笔收入。整个卢沟的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穷了,过年时节,多数人家都能宰上一头肥猪,他们把半肥的猪肉煮好后,切成肉片,加上豆辦、酱和蒜苗一起炒,这四川“回锅肉”的独特香味飘得很远,哪一家吃肉都瞒不过周围乡亲。剩下的薰成腊肉、制成香肠或香肚,以作春节时吃。吃的好了,穿的自然也不错,每人过年都要穿上一套新衣服。家家都要燃放鞭炮,充满了喜庆气氛。
  每逢岁末年初,卢沟山上总要飘上两、三天鹅毛大雪,这飘飘洒洒的大雪,正如诗中所说“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那原始森林般的竹子和树枝上,全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条,满山遍野都是一片白色。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是小娃娃们最高兴的时光,他们三三两两地在雪地上堆起高大的雪人,然后用爆竹将其炸开,双手拍着、跳着、喊着。这几天纸坊放了假,人们或在家里,或走亲串户,烤着木柴燃烧的火,围炉饮酒,烹茶细谈,讨论着瑞雪兆丰年,盼望在新的一年能增加更多的收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七 作者 林一阳

  
       近年来,各地相继建起了一些纸坊,满足了成都纸市,知府终于松了一口气。尽管如此,他仍要承宗供给成都一定数量的纸。由于纸价上涨,承宗还清了州府底垫建造纸坊的资金。
  又过了两年,承宗在狮子桥盖起了一座豪华的四合院,中间有个很大的天井,一条八尺宽的小沟把卢沟的流水引到天井正中的大水池里,池里堆着造型很好的石山。院中凤尾森森,流水潺潺。一座修建精致的小桥横跨沟上,据说这叫“小桥流水人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放上刚从成都买来的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和几把雕花椅子,漂亮极了。在新房的落成典礼上,成都知府和邛州知州、邛崃知县等各级官员应邀前来祝贺,镇上和卢沟的乡亲们都来庆贺,蔡承宗带上王民武早早的到平落镇上去迎接府、州、县官员,还有平落镇的里长等人作陪,蔡承宗高唱:“欢迎各位大人前来赏光”!官员们:“祝贺兄台新房竣工之喜”!进入卢沟后,官员们坐着轿子,蔡承宗和王民武穿着雪白的汗衫骑马相随,将官员们迎进蔡承宗的新房,场面非常热闹。
  大家吃过乔迁之宴后,蔡承宗又特备酒席,邀府、州、县官员视察了纸坊,他客气地说:“要不是大人当年帮助我建造纸坊,蔡承宗何有今天?”
  “当初帮助你修建纸坊是知府大人的指令,你建起纸坊,方便百姓用纸,发展本州经济,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知州大人呷了一口茶,“你兄台是在成都第一个采用竹子造纸的,充分利用了竹源,应予表彰。”
  饭后,蔡承宗同王民武把官员们送到平落,大家说了很多客气话才分别。
  
  蔡承宗有一个貌若天仙的妻子,他们在原籍生有一个女儿,到卢沟造纸的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女儿,蔡夫人在生第二个女儿时得了病,承宗到处寻医问药,但由于医疗技术实在落后,要不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的“四物汤”过去,就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各三钱的“逍遥散”过来,这些药方吃得蔡夫人一看到药就想吐,还是没有根治,最终留下病根。这几年,她的病情加重,那么多妙手也只能眼鼓鼓的盯到却无法使她回春。临死时,她叫人从纸坊找回蔡承宗:“相公,我要走了,你要好好照顾两个女儿!”
  承宗的眼泪直往下流:“贤妻,这么多年来帮助我开办纸坊,照管女儿。你我情深意切,不能丢下我就走了,让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活在这世上!”
  妻子的眼泪从脸颊上流下,“我晓得自己的病”,喘了几口气,断断续续地说:“相公,自从我们成婚以来,这么多年,你没有三妻四妾,对我感情深厚!可我没有给你生下儿子,是我对不起你。我走后,你一定再娶一个能给你传宗接代的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听到这样的话,蔡承宗泪如雨下,“今生有你就满足了,你走后,承宗绝不再娶”!说完,蔡夫人就走了。
  蔡承宗为妻子举行了隆重的丧事,亲自披麻戴孝。整个卢沟人都来参加葬礼,将妻子厚葬于狮子桥附近。
  
  由于天下太平,纸价近来又看长。承宗想卢沟两边峰峦迭嶂,一面是大碑山连着道佐乡的寨沟、另一面的花楸山又与下坝乡的范沟相连,看着这绵延百里的山区,全是茂密的竹林,无论再建多少个纸坊都有取之不尽的竹源。而人们对纸的需求量则相当大,川西民间除了各种庙会外,还有七月初一至十五各家要给祖宗“烧袱子”,就像人间寄信一样,在纸钱的封面上写着某某“考”、“妣”或某“公讳大人”、“某氏孺人”收用,并写上“祀男”某某或“祀孙”某某叩,表明这是谁烧的袱子。这是家家户户都必须办的一件大事。另外,七月十五赏孤,家家又要烧大量的纸钱。自己一个纸坊造的纸除了供应成都外,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看着前来买纸的人们经常吵架,他也无能为力。他想这么好的销路,这么多的竹源,不增加纸坊确实可惜。思考再三,他认为增加纸坊是必然趋势。可是由谁来帮建这个纸坊,建起来后又由谁来管理呢?不由使他想起了去年夏天王民武带人抢救纸坊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八 作者 林一阳

  
       那是蔡东家建起纸坊后第四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承宗因到邛州办事,委托民武在家管理。中午时分,造纸弟兄们正在吃午饭,突然天上下起瓢泼的大雨。真是“易涨易退山溪水”,山洪一下爆发,铺天盖地的洪水将纸坊周围的竹捆冲走,并冲进篁锅的灶堂,如果将火淹熄,就会使一锅纸料报废。民武见状,不容多想,立即高喊:“弟兄们,山洪冲走了纸坊的竹捆;大水如果淹熄篁锅里的火,这锅料就会报废。现在蔡东家虽然不在,但他平时待我们不薄,我们不能眼看他的财产遭到损失,我想和大家一起赶快抢救!”
  “民武,抢救竹麻要紧,你就赶快安排吧,我们大家都听你的”!纸匠们异口同声。
  王民武沉着地安排道:“现在由八个弟兄把还没有冲走的竹捆扛来挡住篁锅的灶门,堵住冲进灶堂的大水,这里由张启祥大哥负责。其余的三十个弟兄随我去打捞被冲走的竹捆!”
  他把纸匠们分成两个人一拨,很快就打捞了几十捆竹麻。可河中还有很多冲走的竹捆,他便安排大家继续打捞。一个时辰后,水面上还飘着没捞起来的十来捆竹麻,有的弟兄说:“民武,大多数的竹麻已捞上来啦,你还是休息一下。这洪水还有再涨的趋势,如果为捞竹捆而把人冲走麻烦就更大啦!”
  “请大家把捞上岸的竹捆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我再带些人继续打捞。一定要确保蔡东家的竹麻不受损失”!王民武果断地说。
  他精选了十来个身体好,又会游水的纸匠再下水打捞。他们按照民武的做法,各人抓住一捆竹麻,顺着水流方向飘着,一只手借着水力推着竹捆,另一只手拨水往岸上游。
  王民武正抓住一捆竹麻往岸上推,由于水流十分湍急,他反复推了多次也没把竹捆推到岸边,随波逐流地被冲了一里多远。忽然,一个波浪辟头盖脑的打来,他呛了几口水,险些被波浪打到河中间矗立的一个大石头上,恰遇河弯处一棵树子挡住竹捆,才幸免于难。在被纸匠们连人带竹救上岸后,已经昏倒在地。
  大家帮他把呛进肚里的水吐出来后,他喘着气说:“不要管我,先看弟兄们是不是安全,再看看竹捆都转移好没有”?纸匠们在转移竹捆时,他又急忙赶去看篁锅灶堂的水堵得如何。启祥正同纸匠们在篁锅前用竹捆堵着洪水,直到洪水退潮后,民武带着他们把灶堂清理干净,继续烧燃篁锅,终于保住一锅纸料没有报废。
  承宗回家后,纸匠们把民武的作法告诉了他。他十分感动,一定要奖赏民武,而民武则无论如何都不收这谢礼,他要东家奖赏那些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承宗想民武帮我管理造纸坊,在洪灾面前,居然没有让一捆竹麻冲走,还保住了篁锅里的纸料没有报废。他能舍生忘死地抢救我的财产,说明他不是把金钱看得比命还重的人;而把别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有舍生取义之心,实乃当今义士也!另一方面,也看出他对纸匠们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和非凡的指挥才能。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蔡承宗通过几天的反复考虑,根据王民武的一贯表现,最后决定他就是最佳人选。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十九 作者 林一阳

  
  这天,王民武被人叫进蔡家客厅:“东家找我有事吗?”
  蔡承宗把自己考察的纸业销售、竹源情况、增加纸坊的打算和人选等向他作了详细介绍,最后说,“我通过反复考虑,你就是最好的人选!”
  “东家,我咋行呢?请您另外考虑别人吧”。民武两眼发直。
  “就是你!我通过多年的观察,你很诚实,头脑也灵活,是把传承发展造纸业的好手。我肯定没有选错人!”
  “我没有建纸坊的经验。如果辜负了您的一片心意,对大家都不好。”
  承宗肯定地说:“经验是积累的,你跟我干段时间,就不愁没有经验了。”
  “东家,我们非亲非故,您凭啥这么信任我呢?”
  承宗拍着民武的肩:“民武,你我都是外地人,在这里萍水相逢,是我们前生的缘份。一见到你,我就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这是人生大喜之一。你想,我们到这深山老林的卢沟来生活很不容易,大家应该互相照顾。人们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国时,刘、关、张桃园结义,以成就帝业;而我们两人联手,虽不敢说成就帝业,但可成就纸业嘛!凭你我多年相交,我发现你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仁人君子:为了使我的财产不受损失,竟然置生命于不顾,又不为金钱所撼动,像你这样的大义之人,还不值得我信赖吗?你在同大户斗争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请问不和你这样的义士交朋友,又该和谁相交呢?我们虽没有结拜,但却比结拜还亲!你定是帮我成就纸业的第一人”。承宗说得真切,“兄弟,你看这卢沟像原始森林一样的竹子,不拿来造纸岂不可惜?加上眼前这纸的行情,我们总不能永远只有一个纸坊吧!我们的纸业要发展,就必须再建一个纸坊,以后还要建更多。你说我一个人管得过来吗”?他越说越激动:“我需要你的帮助,你也需要我的支持,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会使纸业继续发展,我想将来在平落、下坝和周围的道佐等乡肯定会出现‘大纸坊’的局面!”
  听着、听着,民武也跟着激动了!
  人们不会想到,承宗一席话,其梦多辉煌。历经两百载,终成大纸坊。
  承宗接着说:“纸坊建起后,你就帮我管理。如果管好了,利润多了,你也有一份;即使亏了,由我来承担”!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你经营纸坊所赚的钱,我分两成给你,等你赚够我建纸坊的成本时,这个纸坊就归你了。想一想,如何?”
  民武算了一下:“几年后,你等于给了我一个纸坊。”
  “是的,只要你干得好,创造了利润,给你一个纸坊又有何不可?有功就该受奖嘛!”
  “东家,……我始终觉得不太好。我真不能要你的纸坊”!民武谦让着说。
  “为什么不要”?蔡承宗大声说:“只要产生了效益,我就要奖励你。你要好好的干,如果你真的得到了纸坊,就证明我们在发展纸业的大道上前进了一步。虽然纸坊是我给你的,但这绝不是我对你的施舍,而是你自己干出来的!希望你心中不要存有半点受我施舍之意。”
  “等我考虑两天再答复您”。王民武心里没底。
  当天晚上,民武把这事告诉几个舅子和岳父母。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家都觉得可以,认为这是蔡东家瞧得起你王民武,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呢。
  “我认为不行”!等大家发表了意见后,张启中则另辟蹊径。
  每个人都诧异地盯着他:“为啥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二十 作者 林一阳

  
      “还问为啥!你们只朝安逸的方面想,只想到几年后蔡承宗就会给民武一个纸坊,但你们想过他的真正目的吗?我想他是要民武替他打一辈子长年”。启中嗒了一口烟,眨着眼睛慢思慢想地说:“蔡承宗多么狡猾的人,民武跟他非亲非故,他咋会平白无故地给民武一个纸坊,天底下又哪有那么安逸的事嘛?他提前把纸坊头赚的钱支得干干净净,到年底结算时哪还有利润分给你啊?所以你不管干得再好也是替他作嫁衣裳!这就是我说不行的原因。”
  “二哥不必多说了,蔡东家不是你想像中的人,而是一言九鼎的人,不会赖这点小账!就算人家从自己的纸坊头支钱也是正常的,虽然把钱支走了,但账还在”。民武坚信不疑:“我这个人宁愿别人负我,也绝不负别人。即便就像你说的不给我纸坊,我也没有蚀本吃亏,咋叫为人作嫁呢?再说人家需要嫁衣,而你又靠作嫁衣为生,那为人作嫁本身就成了你的饭碗,这又有何不可?何况你还要作得精细漂亮才有人请你做,要是没人请你又靠啥吃饭呢?”
  “嗬哟,曹操还说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看来我妹夫比曹操还伟大哩”!启中的话里带着几分讥讽。
  “不管他曹操还是刘备,我只晓得民武说得对”!张作山质问张启中:“老二,你都二十多岁了,早到了成家的年岁,可你还天天日白亮幌的到处逛,你说一辈子人有几个二十几?”
  “我不耍又整啥嘛”?启中有些不服气。
  张作山教训道:“整啥子?地方上那么多小伙子都在造纸,你去学点造纸的手艺行不?学会以后就帮蔡东家,挣到钱也好成个家。”
  “帮他,我才不得去帮人啊!不要说我现在不会造纸,就是我会造了也不得去帮他啊”!启中摇摇头,哼了哼鼻子。
  大哥启祥问道:“做手艺挣钱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又为啥不去帮人家呢?”
  “卖工挣钱吃饭,只有傻瓜才想得出来”!启中眨着眼睛反驳大哥:“你想一块纸匠一年要帮东家赚好多钱,而他才给你几个工钱呢?无非给你点渣渣你还安逸慌毬,还得意地说靠手艺挣钱!其实大头的钱都落进了他的腰包,他倒成了财主,你整一辈子还不是个穷光蛋!”
  “不卖工又咋办呢?莫非你还当得起东家吗?我说你娃娃说话咋从来不给脸商量啊!不要说你当不起东家,即便就是当了东家也要想买主瞧得起自己的东西,才能赚得到钱嘛。再说你当不起东家就得老老实实去卖工,不然你又靠啥生存呢”?张作山有些发火:“人家东家出本钱办纸坊为了啥子,难道不该赚钱吗?要是东家都没有赚到钱,那他又拿啥来发给你呢?不晓得你脑壳头咋尽装一些奸猾而不聪明的想法?你想人总得要挣钱吃饭,要是大家都像你这么奸猾,把啥都算尽了,天天耍起又吃啥子呢?”
  “不是我算得太尽,而是你看天底下有几个卖工的人发财了嘛”?启中十分气恼:“大家都说财主会赚钱,请问哪个财主又不赚卖工人的钱呢?你们横顺说我奸猾,其实真正奸猾的人是那些东家。人家把你们的脑髓挖来吃了,给你塞坨豆渣在脑壳头,还有更毒的连豆渣都舍不得给你塞坨!你还倒转说他好。”
  “你那么聪明咋解不穿这点啊?要是世间上没得东家,那你连卖工都找不到地方!是的,天底下每块人都想发财,但发财有那么容易吗?大部份人还不是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你不要说东家赚你的钱,我劝你还是好好去看下山上那些动物:再大块的草食动物都不会吃块蚂蚁;而肉食动物哪怕再小也敢吃牛马那样大的动物。这就说吃草的只会吃草,吃肉的永远吃肉,哪个都改变不了。你是卖工吃饭的命,就不要跟东家比。你倒天天想发财啊,可你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一个打不成兑窝的石匠咋发得了财呢?我也算把你供大啦,不可能管你一辈子”!张作山越说越生气,在桌子上敲着烟杆吼一阵,“我同意民武去帮蔡东家管纸坊。”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二十一 作者 林一阳

  
       第二天,王民武表示同意东家的意见,但希望东家能从各方面加以帮助。承宗一拍桌子:“好!民武,你真爽快,我肯定帮助你!”
  王民武单腿跪在蔡承宗面前,右手捂住前胸,低头称“恩公。”
  承宗赶快将他扶起:“哎!不要这样,你我之间只能以兄弟相称。”
  民武随即带上东家的钱和几个舅子、地方上的亲友到邛州购买建造纸坊的材料。在离第一个纸坊较远的地方修建新纸坊,山上木匠、石匠多,一个月就建起了新的造纸坊。他同样在纸坊中央供上蔡伦的塑像,天天跪拜。
  
  人们都说“十麻九作怪,越麻越自在”。这地方上就有个王麻子,名叫王以雄,在蔡氏纸坊当纸匠。他最不喜欢穷人发财,也瞧不起没得钱的人。当他听说蔡东家要给王民武一个造纸坊,便心生嫉妒,于是同纸匠们说:“他王民武一个外地人不过在这里上门,凭啥要那么张狂?不要以为得了个纸坊就那么得意。我去找东家,保证喊蔡承宗把纸坊收回来!”
  “你这话就不对了。外地人就该欺吗?人家得不得纸坊又与你啥相干?既然东家把纸坊给他了,你恐怕没得本事喊东家收回来啊”!人们知道他心头难受,便以蔑视的口气说道。
  听大家说他没有本事争,王以雄更不服气:“王民武有啥功劳,凭啥能得到一个纸坊?这蔡东家的眼睛又没有瞎!不信你们就看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如何。”
  “哈哈,还三寸不烂之舌”!人们嘲笑道:“你这是吃饱了没得事干!你看蔡东家对王民武那么好,你争得赢人家吗?再说是你的东西别个争不起走,不是你的你想争也争不到!”
  “争不到也要争嘛”!王以雄说得斩钉截铁,“这不是争得赢争不赢的问题。要是不争他王民武就干捡一个纸坊,所以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跟他争!”
  “即使蔡东家把纸坊收回来也不会拿给你嘛”!看来大家也不喜欢王以雄得到纸坊。
  “我不想要纸坊”,王以雄气势汹汹:“但我得不到的东西他王民武也休想得到!”
  “王民武究竟哪些地方得罪了你,你咋这么恨他”?在场的人十分不解。
  “他并没有得罪过我。但我见不得他小人得势的样子,找东家收回纸坊只想出口恶气!”
  于是王以雄来到蔡家挑拨、讨好:“东家,你咋白给王民武一个造纸坊啊,你晓得他在背后咋骂你的吗?”
  “他骂我什么”?蔡承宗感到奇怪。
  王以雄欲言又止,腻了半天才说:“我给您说了,您可不要告诉他啊。他这人表里不一,厉害得很!你忘了他几次辞赏的事吗?大家都认为他不是真心辞赏,而是在收买人心!”
  “人家这不是收买人心,而是淡泊名利,古话说淡泊以明志嘛”。承宗反问道:“你刚才说大家都这样认为,究竟有多少人这样认为?你说人家在收买人心,那他为啥要收买人心,又在收买哪些人的心,还有他收买人心干啥?你能回答我这些问题吗?恰恰相反,我以为他大功不计赏,才是真君子!”
  王以雄左顾右盼,把嘴伸到东家耳边,压低声音:“他说这个纸坊是他凭本事干出来的,你看他好狂啊!今后连您这东家都不放在眼里喽。”
  “哈哈,我以为你有何事?原来是为纸坊而来。告诉你,我已在二月春分就当着蔡伦菩萨把纸坊交给了王民武”。承宗听出了以雄来找他的意图,冷笑两声后坚决地说:“这纸坊是我的,我愿给哪个就给哪个,别人无须干涉!不过,我不带任何私心,一直坚持两条标准:只要他是君子我就给他;只要他有能力管好纸坊我就给他。俗话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民武是个坦荡荡的君子,绝非被钱遮住眼睛的势利小人。我的原则是只交君子,不交小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