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平乐男人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 作者 林一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六十八 作者 林一阳




  光阴任苒,李继武已年过半百。他觉得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几十年光阴,自己很快就要老了,应该为大家作点善事,虽不说流芳百世,也应该让自己有所作为。他与三个儿子商量,“你们每人都经管着一个造纸坊,我现在无事可干,你们说咋办?”
  “爹爹劳累了几十年,现在理应和娘一起安度晚年才是正经”。三个儿子都说。
  继武感叹道:“其实每个人一生下来,不管他活一百岁、两百岁乃至千岁万岁都得要死,活过了一天就少一天,这就应了那句‘人活百岁皆是死’的老话,生老病死这条路没得哪个逃得脱。唉,我一晃也快老了,总不能就这样等死嘛。我时常在想,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活着就要做事,否则就活得没意思。我想在这有生之年,总要做点好事才对得起这一辈子。到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觉得爹妈老汉儿没有枉生我,我这几十年真正活得有滋有味的!”
  “不知爹有什么想法”?儿子们问道。
  “我今天的财富都是乡亲们帮我的结果,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家业”。李继武慢腾腾地说:“然而他们老的老了,病的病了,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十分艰难。我想在这花楸园建一个造纸坊,一方面用这里的竹麻就近造纸,方便范沟的人能就近干活;也便于我好就近管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要把造纸赚的钱全部拿来接济那些老纸匠。”
  “爹老是想到人家,那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哪个帮过你呢”?文祥不解其意。
  “哪个来帮我?你们清楚我倒闭的时候连工钱都发不起了,可没有一个纸匠离我而去,他们天天从家中带上口粮来造纸;乡亲们个个伸出援助之手,才帮我李继武一步步走出困境,他们还给我家送来了不少粮食和衣物,就连和我们相邻的叶家纸坊也先后赞助我几篁锅料。你们说要不是乡亲们鼎力相助,我还有今天吗?这么感人的事我能忘得了吗?如果说忘了,那我再遇到困难还会有人帮我吗?唉,患难显朋友,最难时才显出乡亲们对我的深情厚谊,让我深切地感到黄金有价,情义无价!我要把地方上这一家有难百家帮的好风气形成传统,发扬下去”。继武叹道:“有人说只有当官发财之人才算人上人,而我已年过半百,饱经沧桑,也不奢望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求做点力所能及的平凡小事,能帮助一部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也算惊天动地啊,恐怕也能算是人上人啊!”
  “爹爹教训得是。不一定打仗才算惊天动地,平凡之事也能惊天动地”!儿子们齐声说。
  继武继续说:“尽管如此,但人的天性还是记不住别人‘有恩于己’,而只记着自己‘有恩于人’。有人说要记仇的人才记情,这话也不一定对,因为一个人老是记仇,就必然被仇恨蒙住眼睛。我想你们应该相反:永远记住人家有恩于己,而不要只记得自己有恩于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六十九 作者 林一阳




  “爹刚说‘记不住别人有恩于己,忘不掉自己有恩于人’是人的天性,既是人的天性,你咋能要求我们改变呢?除非他是圣人还差不多”!文林似乎与继武唱起反调。
  “爹说得对,一个人如果只记住自己有恩于人,每天斤斤计较地想着人家如何报答你”。文国认真思考着:“一旦得不到人家的回报时,就会恨之入骨,这又如何与人相处呢?”
  “我以为最好是两者兼而有之。既要记住自己有恩于人,也要永远记住别人有恩于己”。文林表示了他的看法。
  文祥笑着说:“你们说的问题太深奥啦,我一句都不懂。不过我想人生还是少些怨恨好!”
  “我不认为天下有什么‘圣人’。”
  “你在说啥”?文祥和文国诧异地盯着文林。
  只听文林娓娓道来:“我说天下无‘圣人’,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肉体凡胎,世间上根本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所以每个人受到利益驱动,必然具有私心杂念。就拿皇帝来说,大家都说他的话是‘圣旨’,把他当成人世间最大的圣人。恰恰相反,我却以为他才是人世间最自私的人!为了皇权可以弑父篡位,不惜杀掉自己的兄弟,甚至连他的儿子都不放过!你们说他哪点是圣人?
  “再看每次王朝更替,他们的江山都是靠尸骨堆起来的。有多少人为他们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孤儿寡母需要安抚!然而他们坐稳江山后,就是父子兄弟间勾心斗角的争权夺位,又有谁见他们安抚过这些孤儿寡母呢?
  “再说,世间上有多少男人打着光棍,而他一个人却后宫三千。他拿这么多女人干啥?有的女人终生都没见他一面!还能说他是圣人吗?他还大言不惭地称自己的话为‘圣旨’,只不过借圣人的面纱来掩盖其虚伪而肮脏的内心罢了!皇帝如此,普通人就更称不上‘圣人’了。那么谁才称得上圣人呢?我看只有泥塑木雕的偶像。他们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利益纷争,真的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们说人世间又哪有这样的偶像呢?”
  文林刚一说完,文祥就激动地拍着手:“说得有理!这些话我听得懂。”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只在家中闲摆几句,谁说出去必招杀身之祸”!文林提醒大家。
  文国不解地问:“我看世间上的事不能一概而论啊。你说世间无圣人,那为什么圣人的话具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呢?”
  “你说得不错,世间上的确有人说话具有非常深刻的道理,比如人们常说的‘孔圣人’。因为他认真观察世间的事物,深入总结,他的话确实含有深刻的道理,有的还成为‘经典’,但我不认为他就是‘圣人’,最多算是一个‘智者’。因为他要生存,就必然要追求各种利益,必然会同其他人发生利害冲突,只不过他比一般人会权衡利弊罢了”。文林进一步分析说,“我也读过儒家经典,学过不少圣贤的话,但我对他们只能作出这样的评价。”
  文国又问:“既然你说世间无‘圣人’,那么哪些人才是好人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 作者 林一阳




  “对啦,我以为世间上只有‘善人’和‘恶人’之分。善人积德行善,恶人则无恶不作。最终的结果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对善人的看法是,既要大恩不言报,又要知恩图报,做到‘舍利而取义’,不能见利而忘义,这才是真正的‘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圣人’。再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料的困难,如果你平时不帮助别人,当你遇到困难时,谁又来帮你呢?你帮别人,别人帮你,大家互相帮助,天下就太平了”。文林思考着说:“当然人世间的事是纷繁复杂的,光靠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你既然说善人是好人”,文祥追问道:“那智者是不是好人呢?”
  “也不一定,智者中也有善、恶之分”。文林回答道:“我看智者中的善人既聪明又善良,就是人们所称的‘圣人’。而智者中的恶人狡猾又狠毒,恰恰是善良之辈特别要提防的。”
  “可是如何区分一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呢”?文祥问道:“有的人说话很恶毒,一听就晓得他是恶人,这很好区分;而有的人嘴上善良,做事却很恶毒,你说这种人又咋分法呢?”
  “办法很简单”。文林告诉他:“区分一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不是只听他嘴上说得好听,而要看他做得好看。有的人说话做事都恶毒;有的人说话虽恶而做事善良;有的人说话做事都善良;还有一种人就是说话善良而做事恶毒,这种口是心非的人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我们分清了这几种人,在与人交往时就要加以选择,这就是‘交必择友’的道理。”
  “人人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咋没有看见过哪块善人得到了善报,而那些恶人做了那么多坏事也没有得到恶报还照样逍遥快活呢”?文祥好像也动起了脑筋。
  文国似乎想起了什么:“你们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二舅去年那件事好可笑!”
  大家盯着他:“他又做了啥子见不得人的事?”
  “倒也说不上见不得人,只是想起来又气人还笑人罢了。去年下冬,二舅对王以雄说:‘喂,我请你大年三十到我屋头吃年饭’。以雄认为他在开玩笑,二舅赌咒发誓:‘如果哄你就不是人。但你如果不来就不是人生父母养的’!结果到了年三十那天,以雄真去了二舅家。二舅母问他来做啥,他说‘张启中请我来吃年饭’。二舅母辟头盖脑的就骂了他一顿:‘你龟儿讨口子娃娃疯了是不?三十两夜的跑来吃啥饭’?以雄哭笑不得,只好骂骂咧咧地走了。二舅则躲在一边哈哈大笑。你们说他是智者呢还是小人?”
  大家听完后捧腹大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一 作者 林一阳




  “看来这二舅还真是一个很记仇的人哩”!文祥笑过后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记仇的人是不会记情的,我弄不清楚他对我们家是记情还是记仇?我也常劝他说记仇与记情都没得错,但真要拿给仇恨迷住了眼睛就一定会变成魔鬼,也就难免会干蠢事。”
  “仇恨迷住眼睛只是表面现象,被利益迷住了眼睛才是实质。你看他干的哪件坏事不是为了争夺利益呢?他对我们家是记情还是记仇都不重要”。文林沉思一阵说:“我想说世间上没得无缘无故的爱,也没得无缘无故的恨。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互利关系而成为朋友,又因利害冲突而成为仇人,整个人类包括动物都是如此。情因利生而为爱,仇由害起而成恨,人们之间的一切恩怨情仇都是由利害得失引起的。不过这利害关系又因一定的条件而互相转化,世间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利害关系,人间也就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他笑着问文国:“不知文国以后还要上他的当吗?”
  文国笑着说:“当时年轻不懂事,现在我再也不会上他的当了。三哥说得对,不管干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去想,也就不会上当了,在队伍上面对那么多战友和敌人我都没有上过当。”
  “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还没认真想过,但至少同意文林的看法”,继武端着茶边喝边说:“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肯定不是善人!你们知道,我刚逃亡到这里,要不是蔡东家搭救了我,让我安家立业,说不定我还成了孤魂野鬼,但你们看我是咋报答人家的?在我的有生之年,绝不忘记这些有恩于我的弟兄,你们将来也不要忘记大家对我们的真情实谊。只有以恩报恩,乡亲们才会永远和我们一条心!就像文林说的,我们虽不是圣人,但起码也应该做个善人。你们想,我们一家如果不多行善举,那家业衰败后还能再崛起吗?文国到军队上去当兵能立功升官、平安归来吗?难道这还不是善有善报吗”?他扫了三个儿子一眼:“凭我这一辈子的经历认为:我们手艺人就该虚心学习,随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有碗饭吃;而做生意的人却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只要不昧良心也无可厚非。但不管你哪类人在为人处事方面都该宽宏大量,该吃亏的地方就要敢于吃亏,根本不能斤斤计较甚至两两计较。因为这就像打牌和下棋一样,你一个人算得太精了,每盘都赢人家,哪个还敢陪你玩呢?同样你在人世上时时处处都算计别人,一点都不给人家余地,哪个还敢和你打交道呢?你们三兄弟全都长大了,我只要求你们必须以善为本,随时随地都要揣着一颗善良的心,多做对人有益的事。不得存半点害人之心”!至于说到张启中,他便心情沉重:“你二舅以前干了那么多坏事,最终还是受到坐牢的惩罚。我想这就是恶有恶报的结果!当初王以雄没有受他的挑唆来烧我的纸料,没想到他现在还在记恨人家,专门找机会拿人家开心!你们说这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呢?算啦,像他这样心胸狭窄的人就不值一说了”。说到这里,继武沉吟一下,“人们总是以为人情可以有多种方式相报,比如有情人之间不一定要恩恩相报,还可以忘掉恩情或者恩将仇报;而仇就只能以一种方式相报,那就是‘有仇不报非君子’,以仇还仇。我却以为人们之间的情只能以恩相报,而仇不必还之以仇,可以以恩报仇。就拿你二舅来说,据说他坐牢回来后改掉了恶习很多,我想给他一条出路。虽不能再让师爷,但可让他来纸坊当个保管。”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二 作者 林...




  儿子们齐声回答:“我们永远记住爹的话,处处以德报怨。但哪个来经管新建的纸坊呢?”
  “你们三兄弟还按原来的安排:文祥经管蔡家原来的纸坊,文林就管我家的第一个纸坊,文国经管我家的第二个纸坊。你们三兄弟既要各显神通,又要互相合作,共同把‘李氏纸业’搞好。不准哪个出问题”!继武作了周密安排:“至于我要办的这个纸坊,就由我自己来管。如果需要你们出力时,我晓得通知你们。”
  “只要爹招呼一声,我们立即照办”!三个儿子都表示。
  有诗评说:我说世间无圣人,为人善恶两分明。家人纵论人生事,试看李家再飞腾!
  
  李继武起早贪黑,同老伴一起天天在工地上干,他们在李家大院附近建起一个新纸坊,又在卢沟也增建了一个。他又同文林一起研究改进造纸技术,造出一种新式的“对方纸”。纸质非常细腻,既可当作生活用品,也可以用来打纸钱,还可以用来书写和绘画。
  新技术实验成功后,李家所有纸坊都使用了新法造纸,基本淘汰了过去的火草纸。
  新建的纸坊开工以来,继武怕给造纸弟兄的工钱多了,可能和其他三个纸坊产生矛盾,还是照原工钱给他们。他把钱集中起来扶持穷苦的纸匠,扶持那些失去了劳动力的老纸匠;还有他当初买竹林时向人家承诺“有困难就找我”的李抠门,他虽然年老了没有劳动能力,生活非常艰苦,但他还真固直,从来都没找过继武,继武也就每年给他送去五两银子的帮助。嗨,这张启中当了保管后还真与过去不一样,时时处处都从纸坊的利益着想,无论何人都不敢从纸坊拿走的一样东西。开始,人们都为李继武敢于大胆使用他而感到惊讶,现在才觉得继武还真慧眼识人。张启中与小金花的私生子长生也被安排在文林的纸坊造纸,他干活能吃苦,头脑也灵活,一点都不像他爹那么坏。一年多后,继武还让他当了打竹麻工序的负责人。
  

  在继武五十多岁那年,玉麦苗刚长出来,就遇烈日炎炎。一清早,焦辣辣的太阳就晒得人睁不开眼睛。一个多月没有下过一滴雨,玉麦苗干得用火都点得燃,焦黄枯死;稻田也干成了拳头大的裂口。人们心急火燎地到庙中烧香跪拜“白龙太子”菩萨,并给菩萨穿上最好的衣服,敲锣打鼓地从庙中把菩萨抬到县城,进行一番击鼓撞钟的求雨仪式后,再把菩萨抬到自己的家乡,让沿途百姓纷纷前来上香,拜神求雨。然而天上只下了几滴小雨又云开雾散。
  继武焦急地说:“天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大地都要冒烟了。看来短时间内是不会下雨的,再这样下去,今年的庄稼肯定减少收成。百姓们又吃什么?为了不误农时,从现在起所有纸坊停工,把纸匠们集中起来,轮流挑水浇灌纸匠家里的玉麦苗,生活照常由我开支。”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三 作者 林一阳




  纸匠们通过近一个月的抗旱,保住了已经种下的玉麦正常生长。大家感动地说:“要不是李东家这样做,我们今年只有饿死!”
  “我们的庄稼虽然保住了,可是东家却损失了很多钱。”
  “李东家贴起饭钱帮我们抗旱,我们只有积极造纸,为东家弥补损失!”
  纸匠们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活,李继武却有了意见:“弟兄们,你们不能这样做。你们累垮了身子,一来我对不住大家,二来非但不能弥补我的损失,反而影响造纸。大家该休息的还是要休息,不要操劳过度。只要乡亲们能够保住收成,解决了吃饭问题,我那点损失算啥?”
  干旱过后三个月,一场猛烈的大风将快要收割的玉麦吹断。这一旱一风,眼看就要到口的早玉麦收不起来,平落和下坝的一些民众无法生活,跑到李氏纸坊来讨饭。起初,几个讨饭的人和造纸弟兄们一起吃饭,不到半个月时间,讨饭的人就增加到几十个。管家问继武咋办?他说:“咋办?我当年在逃亡的路上也讨过饭。既然大家来到这里,就是瞧得起我李继武,相信我能救他们的命。我别的不敢说,粗茶淡饭总是要让大家填饱肚子的!”
  “难道李东家也逃亡过吗”?讨饭的人们问。
  “乡亲们,我李继武也是穷苦出身”。继武第一次向人们公开介绍自己的身世:“家中四、五个弟兄我最小,按理说应该受到父母的特别照顾,可他们都年老多病,无力照看我。最大的哥哥几乎可当我的父亲了,照长哥配父的说法,他们应该负起供养父母和小兄弟的责任,但他们不但不管我,几个嫂子还天天骂我,说我一个人沾完了父母的光。我才十多岁,就出去卖工养活自己,挣点小钱回家给父母请医问药。遇到清军入关,我刚葬好父母,就参加了反清复明的队伍,后来随队逃亡到了这里。这些话我从来没有向别人说过,包括我的家人。其实这段艰苦的生活,对我的一生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是炼就了我百折不挠的性格,遇到困难从不畏首畏尾;第二是养成了我终身节约的好习惯,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几瓣用。当然,为了能填饱乡亲们的肚子,我李继武是不会吝惜的。”
  继武倒像拉家常一样轻松谈起自己的艰苦身世,可这些讨饭的人们却听得默默地掉泪。
  李氏纸坊外面搭起一个大粥棚,由启芬负责每天供应讨饭的人吃喝。
  讨饭人见到继武便扑地跪下,一人领头:“感谢李东家救我们一条命”!大家异口同声:“感谢李东家的救命之恩!”
  “但我们不能白吃东家的饭,看我们能为东家做点啥事?请东家安排”。讨饭人如是说。
  李继武把跪下的人扶起来:“乡亲们说哪里话!咋叫白吃?而今受灾,大家都有困难,我李继武只要还过得去,就要让每个乡亲都有饭吃。只是吃得不好,还请大家谅解!”
  李继武让这些人每天饭后参加纸坊的劳动,没有技术的干体力活,帮助砍竹麻、扛竹麻,没有体力的干轻微活,帮助揭纸、晒纸。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四 作者 林一阳




  纸坊中每天要供应几十人的生活,虽是粗茶淡饭,但开支也很惊人。启芬便找继武商量:“相公,现在天干,粮食涨价,家中快缺粮了。这讨饭的人还有增加的势头,你看咋办?”
  “咋办呢?日子总得要过”!继武表示着坚定决心,“难怪我看你这几天的饭煮得越来越少,这样不好。你想这些人都是家中开不起舀才来找我们讨饭的,说明人家看得起我们,我们就不能让人家失望,更不能把人家饿死在这里。就是在粥中多加些菜蔬,也要度过这灾荒!”
  启芬十分焦急:“你倒说得好听!那要是把煮粥的米都吃完了呢?”
  “把米吃完了,就熬玉麦粥。在玉米粥里加些菜蔬,无论再困难也要坚持度过这一关”!继武镇定自若。
  启芬为难了:“这灾荒还有多长时间呢?”
  “这得问天老爷了!目前只有过到哪里算哪里”。继武停了一下,“现在孙孙们都长大了,你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天天把这些人的生活管好,也算你在烧香拜佛做好事嘛!”
  这天中午,一个讨饭的小伙子在打粥时说:“这粥咋清汤寡水的,粮食越来越少了?我们根本就吃不饱,无法帮东家干活!”
  其他几个青年也跟着闹起来。掌勺舀粥的人大声说:“你们要饭的,要吃得多好呢?”
  “要饭的咋啦?要饭的不是人吗”?几个青年同时围了上来。
  掌勺的大声吼道:“东家每天供你们吃喝,把我们的生活都降低了。你们还比我们恶,简直是蛮不讲理!”
  “饭是东家供我们的,又不是你供我们的!何况我们天天都帮纸坊干活,又不是白吃的。咋叫蛮不讲理”?围着闹的青年越来越多。
  当中有几个急躁的人准备动手打掌勺的,掌勺人也举起勺子准备还打,双方剑拔弩张。
  讨饭中一个年龄较大的人上前拦住这几个青年:“大家不要闹了!今年天这么干,粮食这么贵,李东家每天供给我们这么多人吃喝容易吗?再说,如果不是李东家,哪个愿意管你的死活啊?”
  “不要嫌清汤寡水的,也不要嫌里面的菜多了,关键时候只要有碗粥喝就能救活一条命!今年的年辰不好,天气这么干。朝廷都没有管我们,李东家凭啥要管我们的吃喝?我们根本没得理由对人家挑三拣四的”。另外几个年龄大点的也跟着劝说。
  一个中年妇女说:“我们困难,李东家就不困难吗?大家应该知趣点。”
  李继武接到张启芬传来的消息,立即赶到粥棚处,见大家平息了。讨饭的人们正在喝粥。他就对掌勺的说:“今年天干造成乡亲们生活困难,大家才到这里来讨口饭吃。哪个又能保证他一辈子不遇上困难呢?说句难听的话,你们如果没有在我的纸坊干活,很可能也像他们那样。因此,我要求你对大家的态度和气一点。如果再这样对待大家,我就不客气了!”
  “东家,我们知错了,今后再也不这样对待人家了”。掌勺的人向继武作揖认错。
  讨饭的人们:“算啦,灾荒年辰大家心情都不好。我们也有错,请东家不要再吼他啦!”
  李继武仔细看了每个人碗头的粥,的确是菜多粥少。他想这些人同纸匠一样参加劳动,没有吃饱肚子,咋能干活呢?他大声宣布:“从今天起,把粥棚撤了!”
  “啊”!所有讨饭的人听了继武这话都大吃一惊。他们认为刚才闹事可能惹东家生气了,从此不管我们啦。几个闹过事的年轻人跪在继武面前:“我们年轻不懂事,惹东家生气了,请东家原谅我们。我们再也不敢胡闹了!”
  “我生什么气啊?上苍尚有好生之德,我咋能见死不救呢”?继武笑着解释:“我说从今天起把粥棚撤了,让管家把讨饭的弟兄姐妹分到各个造纸坊去,大家和纸匠们同锅搅食,同吃同做,粥棚中掌勺的这些人也分到各个造纸坊去煮饭。以后就不再分什么讨饭的人了,大家都是我纸坊的兄弟姐妹。你们觉得如何?”
  人们全部跪下:“李东家,我们遇上您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李东家,您救民于水火,真是活神仙!我们祝福你长命百岁,子孙后代福禄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五 作者 林一阳




  李继武扶起跪在前边的一些年龄大的人说:“请大家站起来,乡亲们这样做折煞我了”!他不紧不慢地说:“最近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地狱里的人每人都拿根勺子,抢着舀东西吃,人人却长得面容枯瘦;而天堂里的人同样每人拿根勺子,但他们舀起粮食彼此互喂,人人精神焕发,红光满面。难怪人们只想上天堂,都怕下地狱。大家想一想:为啥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而地狱里的人却面容枯瘦呢?我以为这就是‘互助友爱’与‘各自为己’的区别吧!”
  讨饭的人们在思考着李继武的话。
  继武接着说:“我说句真话,突然增加这么多人的生活,我也有困难,可能生活开得不好,大家会有意。不过,请大家原谅。我李继武再困难,也要和乡亲们一起度过这难关!”
  人们异口同声:“李东家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爷爷,我们现在学会了揭纸,长大后就来您的造纸坊干活哈”!一个小男孩噘着嘴说。
  “我爹说天干都饿不死手艺人”。另一个小孩也跟着说:“李爷爷教我们学会造纸的手艺,就不会挨饿了。”
  继武笑着说:“你们乖!爷爷教你们造纸,长大后才有出息”!他一只手扶着一个小孩。
  在朝廷的赈灾粮发下来之前,李继武就这样挺过了两、三个月,没有饿死一个人。
  有人觉得不解,“你凭啥这样做?你救了这些人,他们能记你的恩吗?”
  “我做善事不需要人家记住我,我相信人都是善良的。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虽没有发达,但只要天下有人受苦,我就要救济他们,这是人生之善举!”
  “你要兼济天下,天下之大,你一个李继武能兼济得了吗?”
  他却认为“是的,我有何能力兼济天下呢?但我只要尽一个人的绵薄之力就行了。”
  所有百姓和讨饭灾民从心里视李继武为恩人,他的作法真正实现了“兼济天下”的理想。受到了邛崃知县的表彰,并由县衙层报到邛州知州、成都知府直至四川督抚衙门,各级官府以告示表彰。
  当人们称颂他德高望重时,他却一笑置之:“啥子德高望重啊?只有无私才能有德。而我一个凡夫俗子,遇事先为自己打算,虽在追名逐利中从没瞒昧过良心,也为大家做过点好事,可与我恩公舍生救人的大恩大德比起来,最多不过一点小德而已,咋敢妄称德高望重?”
  

  李文国当兵时与军士们相处得很好,当军官后也经常关心他们,战场上他总是冲锋在前,享乐在后,同军官、军士们结下了牢不可破的生死情谊。平叛战争结束后,他虽退役回家,但仍然惦记着朋友们的生计,于是向他们去信,建议他们做纸的买卖,并推荐了自家的纸。这些人在当兵时就曾听说“李氏纸业”的纸质很好,现在知道“李氏纸业”就是文国家的,大家都认为文国确实为他们提供了一条生财之道,纷纷当起了纸商,前来买李家的纸销售。这“李氏纸业”就在其他省份就逐渐打开了销路。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六 作者 林...




  由于外地纸商都是驾着马车来运纸,而这卢沟、范沟的路太窄,马车无法通过。继武立即请人将路扩宽几尺,以便运纸的马车通过,纸坊外天天停满马车,好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
  一个纸匠奔跑进屋,喘气高喊:“管家,门口来了个广东省的纸商,东家叫你快去接待!”
  这管家三步并作两步赶到门口去接待外省纸商。
  下午,管家来到继武房中:“东家,今天要给江苏省的纸商装十马车纸,您看咋安排?”
  当天傍晚,管家急匆匆地跑进文国的房间:“少东家,一个浙江省的纸商说跟你是当兵的朋友,我们不敢怠慢,就……”
  还没等管家把话说完,文国就急切地问:“他在哪里?”
  “就在门外。”
  文国立即跑出李家大院的龙门外,上前去互相拥抱在一起。一阵寒喧后,文国将他迎进屋内盛情款待,叙说他们当年在战场上结下的生死之情和别后的生活。
  第二天,文国给他装了整整一车纸,这位朋友坚持要付钱,文国说:“我们多年不见了,这车纸绝不要你的钱,你先运回去打开市场后,来买第二车时我才收钱。”
  双方在一番推让之后,文国硬要把钱放在他的车上。
  
  继武安排好纸的供应后,召集儿子们商量,“这纸在省外卖得越来越多,光靠现在这几个纸坊造纸根本供应不上,我还真想再在卢沟和范沟建它几个纸坊,你们认为如何?”
  “爹,您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折腾啥?我们平时多造点纸就行了”。文祥关心着老人。
  文林反驳道:“我认为爹的想法很好。你看现在纸的销路很旺,我们是该再建一些纸坊。再说将来这纸只会越销越好,我们只有把纸业做大,才能适应纸市的需要。”
  “将来的事谁说得清楚啊?我看还是让爹多休息,爹、娘长寿,就是我们兄弟的福气”。文祥很不服气。
  文林深思熟虑:“我以为这纸业的总趋势肯定是要扩大的。如果说爹娘的年纪大了,就不再劳累二位老人家,由我们三兄弟出力来修建纸坊。”
  文国:“文林哥说得对,我们是该再增加纸坊,但我也同意让爹娘安度晚年,长命百岁!”
  继武捋着他那银色胡鬚,笑了笑:“傻小子,长命百岁是靠休息得来的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这人天生就是贱命,只有做起事来身体才好,耍反而要耍出毛病来。人一辈子无非就几十年光阴,我们虽不能使时光倒流,但总不能让时光白流。当初蔡东家相信我能把纸业做大,才让我继承他的纸业,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才增加了几个纸坊,根本不适应纸市发展的需要。文林读的书多,有见识,他的话是对的,我们不能只看到这几个纸坊就满足了,这几个纸坊算什么?只能算是‘小作坊’。蔡东家之所以要把这纸业交给我?就是因为我能理解他的梦想,能够继承他的衣铱,会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在这里建起‘大纸坊’!”
  “那么如何才能建成大纸坊呢”?儿子们问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七 作者 林一阳




  “如何建成?看来我是不行喽”!继武谈着他的设想:“只有依靠你们弟兄几个,利用卢沟、范沟的竹源不断地发展,随着造纸技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看将来在这方圆百里的地方至少会有上百家纸坊出现。到那时就能把小作坊变成“大纸坊”,使竹源得到充分利用,人们的生活也会随着纸业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好!”
  “那我们就努力去实现蔡东家和爹的梦想”!文祥第一个表示同意。
  李继武向儿子们作了安排:“这次建纸坊,我不要你们出钱,但你们也知道,爹到花甲之年了,要靠你们三兄弟出力,各人把你们的时间安排好,每人轮流帮爹干三天。”
  文祥三兄弟同声说:“我们听从爹的安排。”
  几个月后,两个新的造纸坊建在李家大院下面的范沟,又是几个月过后,卢沟也新建了两个。这两条沟水源充足,竹源茂盛,而且也方便纸的运输,正是建纸坊的好地方。一年后,李继武又坚持在卢沟建了四个纸坊,在范沟建了两个。他天天守在纸坊,三个儿子轮流帮他,纸的产量较高,纸质也好。
  一年后,李继武考虑儿子们各人都经管着一个纸坊,事情很多,长期轮流帮他不是办法。他同三个儿子商量:“现在我家共有十五个造纸坊,我把这些纸坊和三个石灰窑分别交给你们经管,你们三弟兄各自管理五个纸坊和一个灰窑。儿子们,质量是‘李氏纸业’的灵魂。我不管你们出多少纸,都必须保证高质量的纸上市。希望你们既要各自管好,又要相互协作,一定要保证纸的质量永久不衰!”
  

  李继武终生只娶有一个妻子。而今,文祥聚妻蔡氏并两妾,生了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二女儿嫁到刘家,生了一儿一女。文林聚妻刘氏,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文国聚妻王氏,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每到过年时节,光这三个儿子、五个儿媳,一个女儿和女婿,十五个孙子、六个孙女,一个外孙子、一个外孙女,三十三个人围着他们老俩口,好不热闹!真正实现了他业大人旺的愿望。
  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院的房子自然有些拥挤。于是他决定扩建大院,在儿子们的支持下,又用了几年时间,紧接中院修起了北院、南院和配院,整个大院分为三个院落,七个天井,一百四十九间房屋。这么多房子依山相连而起群落,鳞次栉比而显居次。其外观雄伟大气,气势逼人;经过内部那一道道精巧布局的正门、侧门,使各个院落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贯,简直就是一座座环环相扣的院落群。由于独特的建筑结构,每个房间都通风透光,步入其间,似有一种“天人合一”之感。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八 作者 林一阳



  大院扩建后,李继武想到自己曾是一个逃犯,能有今日之人财两旺,完全是上苍的眷顾,应该好好感谢上天。他经常告诉儿子们:“人生只要过得去就行了。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你们一定要搞好自己的事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念想;但又要淡泊金钱,不要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这绝不是我李家的家风!”
  他常教育子孙们“做事要对得起苍天,不能昧良心,宁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爹爹,我总在想,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一切都受着‘风、云、雷、雨、雪’这五气之影响,天地间的东西养育着人们,可也有些东西毒害着大家,人类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倾轧,这就是天道。人既不能改变天道,就只能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听说皇帝在北京也筑有‘天坛’、‘地坛’,作皇家祭拜天地之用;我们平民百姓虽不能和他相比,但也可修个‘祭天台’,供我们全家人每年祭天所用”。文林向他建议:“我想祈求上天风调雨顺是普天之善事,并不违反朝廷律令,应该不会受到朝廷的干涉。”
  李继武认为此法甚好:“这才是读书人说的话”。
  于是请阴阳选址,将“祭天台”选定在大院后面的山顶上的大池旁边。传说这是王母娘娘与众天女洗浴的咸池,池上祥云朵朵,霞光四射的时刻就是天女降临沐浴之时。站在池旁,真的是“一览众山小”;环顾四周,“风景这边独好”。阴阳则说:“这里晨观旭日东升,霞光满天,一片勃勃生机,浮现眼前;夜赏万家灯火,阑珊闪烁,处处烟火人间,尽收眼底。”
  随即请人采石,筑成一个九丈长宽的平台,平台正中凸起一个三尺高的小台,台上留有多个插香、烛和燃烧纸钱的圆孔,小台中央立一九尺高的擎天石柱,正中刻着一个“天”字,此台名曰“祭天台”。
  李继武六十大寿这天,他没有大办寿宴。早晨起床沐浴斋戒,换上白色汗衫,衬托着他那苍苍白发和银色的胡鬚,格外精神。子孙们和周围乡亲祝贺寿喜后,他把全家人带到祭天台上。让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排成一排,长子的儿女们排成一排,三子和四子的儿女们排在后面,女儿的儿女们排在最后。自己和张启芬排在前面,他大声宣布:“全部跪下”!将启芬为他点燃的香、烛接过来,虔诚祭拜插在台上,点燃纸钱。他的头往右一甩,将发辫甩正披在肩后,面对刻有“天”字的石柱,高声诵唱:
  “苍天之高,以生万物,日月星辰,同出其中。大地之厚,以载万物,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生我育我。顶天立地,男儿本性。李氏继武,祭拜天地。皇天后土,佑我子孙,世世代代,永生不息。我李继武已满花甲,在有生之年,将奋斗不息,为民造福,以谢皇天后土眷顾之恩!
  下民李继武携全家子孙虔祭。”
  全家人在祭天台上随着他“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的口令,向苍天磕了三个头。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七十九 作者 林一阳




  “哎,李亲家,我的老朋友,开始散步啊”!刘先文在对面山上大声喊道。
  李继武在这边山上高声回应:“来啊!”
  由于继武和刘先文把家务交给了儿子们经营,他们天天早晨顶着白发坚持锻练身体。
  清明节这天清晨,两亲家正摆着龙门阵散步时,突然飘来一股茶叶的清香,原来是那株明朝年间的老茶树发出了嫩芽。先文随手摘了一些回去,认真研制,泡进茶杯,香气袭人。他赶快叫人把这老树的所有嫩叶采摘回家,拿出他的看家本领,把树尖上的叶子和其他部位的叶子分别制作好后,送了一些给继武,要他用土罐密封,分开保管。
  这天恰遇知州和知县到李家大院拜访继武,他用大院后面的泉水,在砂壶里烧到鱼眼,拿出家中上好的茶碗,给州、县大人泡上刘先文制作的清明茶。大人们端起茶碗,用碗盖轻轻拨开浮着的茶叶,喝了一口茶水,在口中品了一阵才吞下去,异口同声地叫道“好茶!”
  知州说:“今年又到送贡品的时候了,知府大人正为该送什么东西发愁。兄台也是花甲之人了,且见多识广,烦请点拨几句。”
  “大人说得是,我们正为知府大人着想,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知县也帮着腔。
  继武若有所思,突然兴奋地站起来,拍手叫道:“嗨,我想今年就用这‘花楸茶’进贡,不知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知州、知县同时在桌上一拍:“好!这是一件好贡品,我们就把这‘花楸茶’推荐给知府大人,由他老人家去抉择。”
  继武将茶树顶尖的茶叶交给知州大人,知府以当地“土特产”的名义写上标签送到北京,进贡给皇上。康熙皇帝品了这花楸茶后,惊呼:“世间还有这等好茶!哎呀,真是天下第一圃呵!”
  “天下第一圃”、“花楸贡茶”由此而得名。居住在花楸园一带的刘家把这“天下第一圃”经营成历代贡茶。
  时人有歌唱道:纸业盛歌天下唱,贡茶美誉谁能当?却道卢沟风景好,花楸无处不春光!
  
  继武想上天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了。自己来此落足,繁衍子孙,如今这么多子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将来这些子孙之后,孙而子,子而孙,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我已算是独树一枝,成为一代祖宗。应该为这些子孙的辈份列出排行,便于李家子孙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忘记自己的祖宗是李继武,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以辈份确定尊卑长幼,避免乱伦。于是从他的“继”字辈开始,顺着“文”字辈立了三十代排行。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八十 作者 林一阳



  在他的主持下,“李氏宗祠”很快修建起来,并将辈份刻在祠堂内的石碑上。有了祠堂,子孙们每年清明节回家扫墓,祭祀祖先好有个集中之地。
  祠堂大门的对联是:“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流万派水同源。”
  正堂柱上的楹联是:“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建起祠堂后的第一年清明节,也是李继武的生日,儿女们张罗着要给老人家办一台丰盛的生日宴。李继武坚持不办酒宴,全家人集中到李氏祠堂过寒食节。他似乎感慨地说:“我这一生经历过艰难困苦,也经历过荣华富贵。”
  文国双手奉上一块点心:“爹!您老人家先吃点东西。”
  “你不要打断,让我把这两句说完”。继武接过点心:“我一生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全家,还对得起周围的父老乡亲。我虽没读过《四书》、《五经》,不懂儒家经典,但我晓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现在就给我李家立个规矩,文林要把它记入《宗训》:‘凡我子孙后嗣,必须要有德有才:既要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尊长爱幼,与人为善;凡创业必须以诚信为根本,质量求生存,无论是艰难还是发达;都要以节约为本,不得张扬。还要认真读书,学习文化,增长才能’。要是上天能再给我几年时间,我将在这里办所学堂,让我的后辈儿孙们和周围乡亲都有学可上,读书以明理,‘治以修文化人心’嘛。儿子们,建成大纸坊的愿望我已穷尽毕生精力都没有实现,那就只有交给你们,或者通过你们的后人再一代代的努力去实现吧”!他停了一下,继续说:“我死以后,后事安排一切从简,不得铺张”!话音刚落,他突然倒地,被子孙们抱起,已经归天。享年七十有一。
  文祥三兄弟为父亲操办了隆重的后事。在李家大院停灵七天后,移柩到李家祠堂,停放一个月。择日厚葬于祭天台侧。
  儿子们为他立了一丈多宽的大石碑。碑上刻着各种花饰,碑的正中竖排刻写“故显考李公讳继武大人之墓”,正文左边的小字是“清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初一日立”,正文右边的小字“祀男李”下面从右至左并排“文祥、文林、文国叩立”。两侧的楣石上分别刻着“克绍”、“箕裘”。正中上方的额石上从右至左刻着四个大字“李氏祖宗”,两边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是:
  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勤奋一世
  贫贱不移坚韧不拔贤德终生
  文林撰写的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他父亲继武的一生。
  李家一代祖宗继武就这样走了,他已完成了上天赋予的使命,带着承宗与他那尚未实现的美好憧憬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是物质吗?是的,有物质,但更确切地说是精神,是那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治家严谨,经得起富贵、耐得住贫寒的中华民族之精神典范,这精神将激励他的子孙们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不懈奋斗,永不止息……
 (上部连载完)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八十一 作者 林一阳




下    部

  
第十六章

  

  四十来岁的李成祥是李氏祖宗继武的第十一代玄孙,而今在平落镇开了一家“水月堂”饭馆。他和镇上的盐商佟进章来往较密,经常到“佟家大院”去作客。
  说起这佟家大院,就是清初的陶家大院,因陶绍成吃了官司后,几房姨太太跟人跑了,儿女们也不知去向。可怜当年一座沸沸扬扬的陶家大院,到而今却是蛛网密布,野草丛生;有人说常听见一些鬼哭神嚎的惨叫声,而满街的人却说那是陶绍成作恶太多,该遭的报应!
  真是无巧不成书。两百多年后,就有一个叫佟进章的人从乐山来到平落坝做盐业生意,几年间便发了大财。当他准备在平落镇买房定居时,有人建议他把陶家大院买下来,说当年陶家住在这里有万贯家财;有人却说陶家大院的风水已败,叫佟东家千万不要买这座废宅。进章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不这么看,在听了几种不同说法后,就找上流的风水先生认真察看,这先生似乎成竹在胸:“佟东家,《地理》书上说,‘自古来风水轮流转:大地基六十年一转,小地基三十年一转’,所以才有‘三十河东四十西’的说法。佟东家,你看这陶家大院的风水本来不错,门前有山水环抱,背后有群山围绕,按‘山主人丁水主财’的说法,应该算是人丁兴旺、家财万贯的大地基。陶家已败两百来年了,东家是聪明人,你从上元甲子仔细推到下元甲子不就清楚了?如果你决定买这座院子,我保你人丁兴旺,日进斗金,更发大财!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只要诚心待人,积德行善,就不愁富贵了。”
  进章听了风水先生的话,灿烂的笑容挂在那张瘦削的脸上,他掀了一下头上的金瓜帽,决定把陶家大院买下来,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改建了一些布局,重新刷上漆水,把大门上的陶家大院换成了黑漆镏金的“佟家大院”。一年多后,这座宅院又恢复了往日的豪华。
  李成祥一进佟家大院就不停地翕动鼻翼猛吸着兰草的芳香,又扫视着满院的桃红李白,绿柳黄花。高声笑赞道:“哈哟—,佟兄这里鸟语花香,春色满圆,这大院硬是装点得气派!我们一进门就像进了皇宫一样,心头好舒服啊”!他突然表情一转:“不过—”
  “李东家有何见教”?佟进章见他话里有话,便问道。
  成祥笑着说:“见教不敢。我只是觉得我们商人天天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辛苦一辈子,虽有好房子住,不愁吃穿,但我们还是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
  “咋低下啦”?佟进章问。
  李成祥满腹怨气:“朝廷的官员和军队靠我们养活,而他们却按‘士、农、工、商’把我们分成最低等。骂我们是‘奸商’,说我们毫无诚信,还把我们踏俗成‘两只眼睛八张口’,靠尔虞我诈发财。连绸缎都不准我们穿!你说这、这咋不低下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八十二 作者 林一阳




  “商人咋啦?要是没有商人,那外地的东西又咋运得进平落?当地产的东西又咋运得出去卖呢?就拿你们成都来说,本来就不产盐,不是我们把它运到这里,你们又哪来的盐吃呢?再拿你们平落产的纸和茶叶来说,要是没有商人把它们运出去又咋变得成钱呢?唉!说这话的人咋连无商不活的道理都不懂啊?正是这些商人们成年累月辛辛苦苦地把各地产的东西盘来盘去,才使大家有吃有穿,甚至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穿什么就有什么”!进章有些生气地摇摇头,见成祥没有话说,便邀他到开满桃花的后院喝茶。
  还不等成祥的屁股完全落座,那张结实的凳子就发出了“嘎嘎”的叫声,他那凸出的肚子只能半躺在靠椅上才觉得舒服一些。这肥胖使他感到难受,连坐在凳上都要喘气,但人们却羡慕他这两年发福了,也有人说他那是喝多了酒长的酒膘。不管咋说,这副身板还是与茶几对面佟进章那瘦削的身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进章从桌上的烟盒中拿出一支早已裹好的叶烟递给成祥,再拿一支栽进自己的烟斗中。这是个铜制烟斗,上面接了一根长长的香木烟杆和玉石烟嘴。他咄燃纸捻上的火把烟点燃,眯着眼睛簌簌簌地吸了一大口,再“呼、呼、呼”地吐出长长的烟雾,在嘴边左右抹了一把,斜躺到靠椅上,伸展着双腿,食指弯曲着把烟杆压在半握的左手。
  李成祥也掏出他那根铜制烟杆儿点燃叶烟,二人便吞云吐雾起来。
  成祥鼓着那双略微外挺的眼睛看进章的烟叶燃了好长一截,那柱白色的烟灰一直不倒,又看自己所抽的也是如此。他慢吸了一口,回味道:“今天的烟这么好,不知是哪里产的?”
  “往天你抽过的是我们四川的什邡烟,今天这是一个生意上的朋友从云南带回来的”。进章又抽了一口,盯着成祥问:“味道如何嘛?”
  成祥仔细看了一眼:“说句真话,往天的烟味道十分不错,今天这烟的灰色和味道更好”!他微笑着说:“佟兄,不过我听说这买好烟的人不一定抽好烟,抽好烟的人又不一定买好烟。像这云南烟是天下出名的好烟,但抽得起它的人又有几块是自己掏钱买的呢?好多人托人办事还不是要拿好烟好酒去送人,你说这人的地位有多重要啊”!说着又“呼、呼、呼”地深吸了几口,恨不得把这些烟雾全部吞进他的肚子,连一点也舍不得让它跑掉!
  进章接着他的话问:“李东家,你刚才说我们商人的地位低下不知在翻哪朝的皇历”?他闪亮着眼睛,以高亢的语调说:“难道你没听说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划分就已改变了,哪里还分士农工商?早都分为‘三教九流’,我们商人已经成为‘上九流’了。”
  “何为‘上九流’”?成祥不解地问。
  

发表于 2015-9-1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真有这回事嘛?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木 发表于 2015-9-13 18:03
以前真有这回事嘛?

当然有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八十三 作者 林一阳




  佟进章说:“这上九流嘛”,他掰着手指边数边说:“是一流皇帝二流官,三流举子四医仙,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我们商人都已划成上九流了,咋还说低下呢?”
  “照你这样说来,我们商人都成了上九流,那哪些人还是下九流呢”?成祥进一步问。
  进章慢慢道来:“现在的下九流嘛:‘一流戏子二流吹,三流王八四流龟,五流剃匠六池子,七推八抬九娼妓’。这九种行业才是社会的最底层,连袍哥都不准加入,所以称下九流!”
  成祥的手在大腿上一拍,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佟兄,照你这样说来这世道还真变了,我们商人再也不受官府的气啦”!他把烟斗里的烟蒂吸得干干净净的,喝了一口茶,又摇了摇头:“但我们还是不如做官的地位高。我们虽然是上流中的第七等,而官员则是第二等,还是排在我们的前面。就拿我的侄儿李大鹏来说,他是一名知府,地位随便咋说都比我们高!”
  “李大鹏是你的侄儿”?佟进章感到有些诧异。
  成祥噘着嘴想把进章吐出的烟雾吸进肚里。进章见他那副没有过足烟瘾的馋相,心中好笑一阵后,只好又顺手递了一支给他。他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便摇头晃脑地开始款摆:“是呵,我们李氏家族的祖先李继武从清初就是造纸出身的,在卢沟和范沟建了好多造纸坊。他从康熙年间开宗以来传至第九代、十代上,已发展到一、两千人,在邛州各地甚至成都地区都有我们李氏的后裔,这李大鹏就是继武的第三子李文林的后代。相传李文林本是个远近出名的大善人,买纸的人向他赊欠,他从不拒绝;借钱借米的人只要向他开口,他有求必应;一些家庭实在困难的人还不起欠账,他也从不问人家要;每到逢年过节还要拿一些钱救助地方上特别贫困的人。因他一脉人丁兴旺,子孙最多。又因文林死后葬到了好风水,”
  “好风水”?一听到“风水”二字,佟进章即来了精神,不得不打断成祥的话而发问。
  “卢沟是由大、小两条沟合流而成的。小沟里面的锅圈岩下有个黑凼子,凼中的水很深,一根大树子直梭下去都不见树尖!文林死后,他的儿子们请了个高手艺的阴阳先生来安葬。这阴阳先生在择日举行安葬仪式时,采用了‘奇门遁甲’的方法,选定‘鲤鱼上树蛇打鼓,人戴铁帽即入土’作为入葬吉时。人们五更时分就出殡把棺木抬到黑凼子山上的坟地里等,将近中午时分,还不见这些东西出现,大家不免焦急起来:‘这山上哪来的鲤鱼?更谈不上鲤鱼上树了’。骂这阴阳没得真本事,不晓得是哪里跑来的骗子!而这阴阳却始终坐着不动,默默地掐着时辰。天刚中午,忽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到平落赶场回来的人们先后路过此地,一个人买口铁锅回家,因遇大雨,便把锅翻过来顶在头上遮雨;还有一人把手头的鲤鱼挂在树枝上,坐在岩腔头躲震雨看热闹。见到这些,阴阳仍旧稳坐不动。突然一声鼓响,原来是一根脚蛇子打在抬丧敲过的锣鼓上面。阴阳先生急忙站起高喊:‘时辰到’!所有孝子贤孙们全部跪在坟前,只听阴阳口中念念有词,向他们撒出盐、钱、米、豆,举行‘入葬’仪式,接着壅土。更为神奇的是这坟刚葬好三天,坟园上头就开始垮山,这些泥巴几乎把那么深的凼凼填平了,这座坟自然也就垒了很高”。成祥嗒了一口烟:“你说这算不算好风水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八十四 作者 林一阳




  “都说阴阳是本书,好田好地拿来葬他的老祖宗。唉,哪个阴阳会真心为你选好风水啊”!进章感叹道,“照你这么说来,你们李家祖先既然葬了这样的好风水,那结果又如何呢”?
  成祥挪了挪他那肥胖的身子:“唉,不管有再好的风水还是逃不过‘富不过三’的怪圈。前几代还算富裕,到第十代上就出了一个败家子抽起‘鸦片烟’,将家中所有山林、田地全部卖光,唯独剩下一个造纸坊,都因他那三个儿子坚决反对才没有卖掉。但他把纸坊给了最小的儿子成辉,大儿子成江和老二成明自然就靠租种员外的土地和帮成辉造纸过日子。
  “李成辉夫妇中年得子生下一男,取名‘大鹏’。以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名大海、大鲲。
  “按辈份李成辉是我的堂兄,而且脉系很近,他的儿子李大鹏自然就是我的侄儿了。据说祖宗的好风水就发在了大鹏这娃娃身上,他从小读书过目不忘,二十刚过,经科举考入进士,吏部将其放任知县。在任三年,因秉公办事,官声很好,很得上司赏识。通过层层举荐,吏部将他升为中州知府。你还别说,这娃娃为人处事还很有我们祖宗的遗风哩!
  “喂,听佟兄的口气,莫非你也认识我的侄儿李大鹏吗?”
  成祥不晓得在好多人面前演说过这段话,这是他与人打交道的一张王牌。因为一说到有个当知府的侄儿,就好像自己的地位也陡然上升,似乎人家也会把他当成老太爷一般敬重。今天他在佟大盐商面前重复这段话时,还特别强调了脉系很近,好像他就是李大鹏的父亲,让你感到他有多么高贵的血统,那一字一板的神情,甚至让你以为他就是知府!最后还假装惊奇地补上一句“莫非佟兄也认得我的侄儿李大鹏吗”?演讲完后,他轻轻点着那架起的二郞腿,微微张着两片衔着烟嘴的嘴唇,露出两个黑黄的门牙,那双笑眯的眼睛盯着佟进章,只等他对自己高看十分。
  谁知进章仍然斜躺在椅子上,微眯着两眼慢慢吸烟,右手的几个小指在椅子的扶手上很有节奏地轻轻敲着,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好像完全没有听见成祥刚才那一番精彩的炫耀,似乎对成祥那显赫的家族没有丝毫的兴趣!
  成祥心头毛焦火辣:你姓佟的无非就是仗着摸得够门路才卖盐赚了点钱嘛,看你那副很不得了的神情,好像连我那当知府的侄儿都不放在眼里啦。姓佟的,不怕你娃娃今天整起这傲不扯扯的样子,要晓得你瞧不起的不是我啊,而是他李大鹏!姓佟的,你要明白啊,有钱人是怕有权人的啊!你不是住在原来陶绍成的房子里吗,那你就好好给我等着,我一定要让我的侄儿抓住机会整你一把,非把你整得像当年的陶绍成那样倾家荡产不可!等你尝到金钱必须向权力低头的滋味儿时,把火筒大根的鼻涕哭出来都没得人理你!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平乐纸王的传奇故事)连载之一百八十五 作者 林一阳




  这佟进章敢于从乐山到平落来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当然不是李成祥一般的土老肥,自然对官场之事略知八、九。一听成祥提起大鹏,他说:“我虽然没见过李大鹏,但有关他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他做官正直,深得百姓拥戴。但他脾气过于耿直,没有韬略,想当清流却又不会为官,被逼无奈,只好辞官回乡!”
  一听这话,成祥感到自己一直打的这张王牌突然间丢了,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晕倒在地!当他镇静过来,还是不相信地问:“不会啊!我的侄儿知府都当得来,又不是憨包儿,咋会轻易辞官回乡呢?佟东家,我说你编书的本事也太好了”!他看了一眼佟进章的表情,觉得人家不像是说假话的模样:“如果不是你编故事哄我,那就肯定是以讹传讹。”
  “传讹了!咋会传讹呢?让他辞官还是轻的,没有革职丢监就算对得起他了”。进章笑着说:“这是我亲自听说的。如果不信,十天以后李大鹏就会回来了,到时候你直接去问他!”
  “我不相信,打死我都不相信”!成祥脸上那肥厚的肌肉崩得更紧了,他使劲摇着头:“想我侄儿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既已进入官场,自然晓得为官之道,咋会轻易辞官呢?”
  “兄台也未免迂腐了点,你认为光会读书就会做官吗”?进章冷笑一声:“做官的学问深得很哩!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已把官场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啥子学问”?李成祥把头凑近进章,两眼紧盯着问。
  进章喝了一口茶,捋了一把八字胡,慢腾腾地说:“啥子学问?你看这大清王朝当官的,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捐班出身的,只要你进入官场,就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必须顺着上意;二是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上面建立一套严密的关系网;三是要有驾驭百姓的本事,即治理能力。只有做到这三条,特别是第一条,你的官才能做得长,而且步步高升!”
  “你说要顺上意,如果他说错了也不能纠正吗,那整错了事又该哪个负责呢?”
  “纠正”?进章大声说:“不晓得你有好高的资格和好大的本事敢纠正上司?我告诉你,上司的话永远都是对的,哪怕是错的你也必须照办!至于责任嘛,只要你照他的话去办他就会为你担当。如果你不知深浅去反驳上头,就算你说得再对也没得人敢为你鼓掌,上司还以为你驳了他的面子,随时都会找机会报复你;如果照你的说法整错了,立马轰你下台不说,甚至还会丢监、杀头!所以官员们个个都会明哲保身,心头明知上峰错了,口头也不敢说,下来还只能照办。哪有人敢说半个‘不’字?”
  “原来当官的只顾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一心只想顺着上头的意图往上爬,根本不愿为百姓说话,这……这岂不成了奸臣吗?这些官员只识君王,不识百姓,不晓得老百姓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难怪他们做事一点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啊”!成祥似乎恍然大悟。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