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安全的城市
编者按: 5·12汶川大地震在全民抗震救灾、抢险救人、治理堰塞湖、开展灾后重建中过去了1个月,成都人民也在地震及余震的波及中度过了不平静的几十天。现在,成都人民仍心存疑惑:到底成都安全吗?本报特约多位专家为您权威解读讲述一个安全的成都!
中科院院士刘宝珺:
成都似一张结实的床架
在分析成都的安全保障时,刘宝珺院士说,成都市区和北川距离震中映秀分别为73公里和约90公里,前者无一房屋倒塌,后者却被夷为平地,正是因为成都地处稳定的扬子地块,而北川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就像中国和俄罗斯挨着,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一样。”刘宝珺院士在地震发生后,从不让家人在外搭帐篷露宿,他说:“我对我们的研究有信心,更希望所有人对成都有信心。”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曹俊兴:
成都所在的扬子板块 像个一动不动的大磨盘
曹俊兴教授说:在地球亿万年的地壳运动中,扬子板块像一动不动的大磨盘,不断受到青藏板块的冲撞,冲出了三条断裂带,成为地球聚集许久的能量“出气口”。
从地质地图上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两大板块的脾气不一样。青藏板块上布满了岩浆喷涌后形成的花岗岩,厚度在50-70公里之间,是个十足的活跃分子。亿万年间,它频频喷涌岩浆、地震、造山。相比之下,扬子板块就安静多了,它仅厚30公里,且少见花岗岩、火山岩等地壳运动活跃的副产品。
成都处于扬子板块以西最边缘,紧挨着青藏板块与龙门山断裂带,在后者的冲撞中向下凹陷,填集了大量泥沙、石灰岩等密度相对松软的沉积物。能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所以,成都不可能发生地震。
四川省抗震防灾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李琇:
成都不在震带,宜居城市相对安全
汶川大地震震中虽然在映秀,但都江堰、北川、青川等地都受到非常大的破坏,由此可见汶川大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层地震带的“带状分布地震”。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其中四川有8条,包括龙门山断带、龙泉山断带、甘孜-唐定-泸定断带、西昌等断带、松潘等断带、康定等断带、鲜水河断带等。而成都不处在任何地震带中,且距各地震带的位置较远,加之四川大部分地区都不是地震活跃地区,所以成都是相对安全、宜居的城市,市民大可放心居住。
2001年,国家重新颁布并实施了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规范明确了成都、汶川、北川等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 成都规定7度“抗震设防烈度”,意味着:如果本地区发生6度以下小地震,房屋不会损坏,不需要修理;如果发生7~8度地震,房屋会受到一定破坏,但不会倒塌,不会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发生9度以上大地震,房屋将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刘兴诗:
在地震面前,成都人不做“虚哥”!
对成都到底安全与否,刘教授作了详细分析。他说,回顾一下这次地震的整个过程,我们就知道:龙门山断裂带包括三条断裂带。引发这次地震的焦点,实际上是在中央断裂带上,也就是北川——映秀断裂带为主,以汶川境内的映秀为中心。地震波一面顺着横向断层,传播到这个横向断层的两个端点,汶川和都江堰。这两个地方正好是这条横向断层和龙门山断裂带另外两条断层,岷江断裂带和彭灌断裂带的交点,所以也造成了强烈灾情。一面顺着三条主要的北东-南西向的平行断裂带,继续向其延展方向传播,所以在中央断裂带上的其他地方也造成了巨大灾情。
沿着断裂带发生的地震传播,刘教授认为有一个“跷跷板”现象。在断裂带的南边一震,很快就会在北边强烈震动。当其沿着这条断裂带继续向北东方向传播,到达龙门山断裂带的北端,接近另一个巨大的地质构造,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时候。一阵阵地震波遇着阻碍,就会在四川的青川、平武,甘肃的文县,陕西宁强等地,发生连续不断的较强烈的反弹。甚至不排除陇南、陕西南角的其他一些地方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汶川、映秀发生地震后,影响厉害的龙门山镇、银厂沟、北川等地,基本上只是一扫而过。可是在断裂带的另一端,川陕甘边境持续不断发生中强等级的余震的根本原因。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传播来的一阵阵地震波,在这里遇着另一个东西向的秦岭构造带,受到了阻碍,当然就会激烈反弹,造成一次次强烈的余震了。
简单说,成都根本就不在发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内。即使距离很近,沿断裂带传播的强大地震波也不会传到这里造成灾害,完全不用担忧。
他还强调,地震波有“欺硬怕软”的特点。在山区遇着坚硬的岩石,会激烈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平原遇着结构稀松,孔隙度大的砂砾石层,就能够分散地震波的冲击,好像是一件保护性的外套,可以大大缓解地震波的冲击了。
成都市区和龙门山断裂带之间,隔着一片广阔的平原。厚达一两百米的松散砂砾石层,好像是一件可靠的“防护衣”,可以大大缓冲地震的影响,绝对不会造成重大的损害。
成都市区已经经受了8级地震的考验,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哥们,不要做“虚哥”,该做什么,照旧做什么。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队长董仁威:
成都是震不倒的风水宝地
这里指的风水宝地成都,是指成都的主城区,包括武侯区、温江区,以及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区、新都区、青白江区。
成都总体处于一个“U”字形的向斜构造之中,成都城区在中间,不处于任何易发地震断裂带。成都平原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因此,成都平原地质结构减震效果较好。成都平原板块很硬,地震释放的能量只能选择薄弱的方向延断裂带向北释放。成都平原不是地震活跃带,发生地震的几率很小,所以历史上周边大地震对成都造成的损失都不大。
历史上有关成都地震的记录还是较多的,但震级都不算高。在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以前,成都市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一般震级都在3级以下,这次,成都市区震波达到了历史上最高的5.6级。